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作者:————————————————————————————————日期:
[组图]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的异同
发来源:《中华建筑报》
摘要: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拱肋、飞扶壁,以及高高的垂直线条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际,创造出一种神圣的感觉。
哥特式教堂充满了宗教的气氛,当光线射入深深的内部空间时,从五彩的玻璃中投射下来的光线更渲染了教堂宗教的气氛。
而穹隆、纹样、彩色玻璃工艺等则借鉴了阿拉伯建筑风格。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
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发轫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风格发展而来,文艺复兴时期获得继承发展。
主要建筑是天主教堂,也影响到普通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世纪~15世纪,法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相互争胜。
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新的框架结构增强支撑顶部的力量,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4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
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得到大量运用。
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
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
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
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
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
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
这些窗户既高又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致。
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十字平面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阿拉伯国家大都是伊斯兰风格建筑,其基本特性是:外观变化丰富。
设计手法最奇巧的当是伊斯兰建筑。
欧洲的古典式建筑虽然端庄方正但缺少变化的奇妙之
处;哥特式建筑虽然高耸挺拔,但优雅不够。
印度建筑只是表现了宗教的狂热。
然而,伊斯兰建筑概是奇想纵横,庄重而富变化,雄健而又不失雅致。
说其横贯东西、纵贯古今在世界建筑中而独放异彩也不为过。
穹隆最具特色。
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必常以穹隆而夸示。
这和欧洲的穹隆相比,风貌、情趣完全不同。
欧洲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说雄健但乏优雅。
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味十足。
另一个特色是开孔。
所谓开孔即出入口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或是马蹄拱形或是多叶拱形。
亦有其它形式,如正半圆拱形、圆弧拱形。
还有纹样特色,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纹样之冠。
其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
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是由于脱胎换骨之法完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
植物纹样,当初主要是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
说到几何纹样,那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现出了无限变种,与几何纹和花纹结合更构成了特殊的形态。
并且以一个纹样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即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样。
另外还有文字纹样,即由阿拉伯文字图案化而构成的装饰性的纹样,用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上,文字多是古兰经上的句节、信仰、知识和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建筑很多都表现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
清真寺宣礼塔往往很高,有一两个突出的阳台,那是宣礼员所站的地方,以召唤穆斯林去做礼拜。
塔最初时,是矮墙方形的石塔。
最终,一种通用的塔被设计出来,它的底层是方形的,第二层变成多边形,后又成为圆柱体的塔身。
在形式上,它或是冠以浮圆顶或锥形顶。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宣礼塔的高度就已超过70米。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是中国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
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
该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历史。
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
教堂属“哥特”式建筑,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
1863年6月28日是天主教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并命名为圣心大教堂。
教堂建筑正面一对巍峨高耸的双尖石塔,高插云霄。
石塔中间西侧是一座大时钟,东侧是一座大钟楼,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堂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
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
伊斯兰教自唐宋传入中国以后,为了适应各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建筑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交融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演变,在中国民居建筑的历史大背景下,既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又融入了阿拉伯民居文化的色彩,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民居文化。
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汉族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至于那些散、杂居地区的穆斯林民居,则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民居文化特征,以努力缩小与其他民族的差别,求得彼此易于接近,利于同他们和睦共处。
这也说明了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