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比较(2)

合集下载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不同处理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不同处理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两本会计类权威的书籍,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后面简称CPA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教材(后面简称资格考试教材)《财务管理》,对此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有差异甚至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例如彭海颖结合案例给出的结论是资格考试教材的做法更好并做了相关的分析,而卢洁琼同样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CPA教材的做法更胜一筹,只是没有分析此法优于彼法的原因。

两本权威会计类考试教材,由于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分析不同可能导致的决策结果大相径庭,这个争议给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带来了不少麻烦。

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试给出个人的见解,兼与前辈商榷。

一、更新设备是否是一个的特定方案资格考试教材把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看作是一个“售旧购新”的特定项目,而CPA教材里假设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买新设备是两个互斥的项目,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CPA教材里的这个假设是在运用平均年成本法时列出的。

那么为什么两本教材有看似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其实,在这一点上,两本教材的看法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再接着来看另外一些假设就不难理解了。

二、项目计算期是否必须相同资格考试教材里假设更新改造后的项目计算期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项目计算期相同,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况(比如项目计算期不同),而CPA教材里并没有如此特别的规定,而是分项目计算期不同以及项目计算期相同两种情况分别加以分析。

三、计算方法是否相同资格考试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只给出了一个方法:差额分析法,认为固定资产更新是一个“售旧购新”的过程,所以直接比较“售旧购新”增加的现金流出及增加的现金流入,求出差额的净现值或者差额的内涵报酬率即可。

CPA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在投资寿命期不等时采用平均年成本法,在投资寿命期相等时采用差额分析法。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基本概念2.更新决策的步骤3.更新决策的解题技巧4.实际应用举例篇1正文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基本概念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现有固定资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或技术更新的情况下,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现有设备,还是购买新的设备。

这个决策需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性能、市场需求等多个因素。

二、更新决策的步骤1.评估现有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周期;2.预测新设备的寿命周期和性能;3.计算更新设备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4.评估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5.做出决策。

三、更新决策的解题技巧1.了解市场需求: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了解市场对新设备的需求,以便更好地评估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2.评估设备的寿命周期:在评估现有设备和新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寿命周期,以便更好地评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3.计算成本:在计算更新设备的成本时,需要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便更好地评估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4.选择合适的决策模型:在做出决策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决策模型,例如悲观模型、乐观模型和等可能性模型,以便更好地评估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四、实际应用举例假设一家公司需要更新其生产线上的生产设备,现有设备和新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更新决策。

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了解市场对新设备的实际需求,以及现有设备和新技术之间的差距。

此外,还需要计算更新设备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

篇2 目录I.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背景II.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III.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优缺点IV.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实践应用篇2正文一、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背景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其更新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保持竞争力。

然而,固定资产更新也涉及到财务、技术和组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ppt 22页)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ppt 22页)
=营业收入(1-税率)-营业成本(1-税率)+ 折旧
=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折旧) (1-税率)+折旧
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1-税率)+折旧
=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 折旧×税率
四、考虑所得税与折旧因素的 投资决策
(一)应考虑的因素 1.继续使用旧设备应考虑的因素 旧设备变现价值 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 每年折旧抵税 大修成本 残值变现收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
1.使用旧设备现金净流出量的现值
(1)使用旧设备的使用成本现值之和10000×8年 年金现值系数
(2)使用旧设备发生的大修理成本的现值 8000×4年复利现值系数
(3)旧设备的现时转让价19000
(4)旧设备翻新成本10000
减:残值的现值4000×8年复利现值系数
2.使用新设备现金净流出量的现值
税后利润=税后收入-税后成本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税率)
二、折旧抵税
抵税额=折旧额×税率
三、税后现金净流量=税前现金净流量-所得 税=(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所得税
=营业收入-成本-所得税+折旧
=税后利润+折旧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税率)】+ 折旧
2.更换新设备应考虑的因素 设备投资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 每年折旧抵税 大修成本 残值变现收入 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 (二)、决策:选现金流出总现值低的方案
•例如某企业拟更新设备,资金成本10%, •所得税税率33%,旧设备目前变现价值10000元 •其他资料见下表:

再议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现金流量计算方法比较

再议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现金流量计算方法比较
这里 , 有必要提醒一下 ,P C A教材里的 试教材假设 的“ 售旧购新” 特定 方案还
为 了方便 ,我们假设 固定资产更
这个假设是在运用平均年成本法时列 是 C A认为的两者是互斥方案 ,资格 新发生在年初 ,即项 目计算期 的起始 P 出的。那么为什么两本教材有看似截 考试教材和 C A教材都给出的是差额 点在年初。对资格 考试教材的处理方 P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假设现金流入 然相反 的看法呢?其实 , 在这一点上 , 分析法, 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可是 法 , 在这里 , 我们直接 都是发生在期末或者是纳税都是在期 两本教材 的看法并 没有什么不 同, 我 根据彭海颖 的分析 (
这样假设 完全符合财务管理 们再接着来看另外一些假设就不难理 借用彭海颖老师对项 目寿命期相同的 末发生 ( 解了。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计算分析 ,不再 的假设 以及纳税规定)又因为这里的 ,
二、 目计算期是否必须相同 项
另举例分析)按照两种教材给出的现 理财分期是“ ” 自然 “ , 年 , 年末 ” 就成了
三、 计算方法是否相 同
1 .固定资产 变现损失减税或变现 收益增税的影响确认时点不 同。资格 考试教材在计算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
资格考试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更新 税或变现收益增税时,认为纳税影响 管理》 对此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 决策只给出了一个方法 : , 差额分析法 , 是在期末 , 应该调整期末的现金流量。 方法 ,导致计算结果有差异甚 至是得 认为固定资产更新是一个 “ 旧购新 ” 如果有建设期 , 售 则在建设期第一年末 , 出完全相反 的结论。例如彭海颖结合 的过程 , 以直接 比较 “ 所 售旧购新 ” 增 如果没有建设期 ,则在运营期 的第一 案例给出的结论是 资格考试教材 的做 加 的现金流 出及增加 的现金流入 , 求 年末 , 即不管有无建设期 , 都应该是在 法更好并做 了相关的分析 ,而卢洁琼 出差额 的净现值或者差额 的内涵报酬 第一年末确认 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税 同样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 C l P A教材的 率即可。C A教材对 于固定资产更新 额( P 即作为“ 旧购新 ” 售 第一年末 的一 做法更胜一筹 ,只是没有分析此法优 决策在投资寿命期不等时采用平均年 项现金流入量 )或者变现收益增税额

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题

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题

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题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题【导言】在企业经营中,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企业长期发展、资产投资和运营效率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为主题,探讨这一领域的例题和相关理论知识,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原理和方法。

【正文】一、案例分析某企业于2012年购置一台设备,预计可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率为10%,购进价为500万元。

到2017年底,根据市场价格,同类设备的购买价格已经提高至700万元。

现在企业需要决定是否更新该设备。

请你结合财务角度,给出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建议。

解析:根据此案例,我们可以采取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评估。

我们计算设备的净现值(NPV):根据净现值的计算公式:NPV = 初始投资 + 现金流量的现值 - 货币资金计算得到净现值为:NPV = -500 + 140 + 90 + 60 + 30 + 30 - 700 = -850(万元)根据净现值的判断标准,若NPV>0,则更新设备;若NPV<0,则不更新设备。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净现值为-850(万元),即NPV<0,所以建议不更新设备。

我们计算设备的内部收益率(IRR):内部收益率是使净现值等于0的折现率,通常我们比较IRR和资本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因为该企业没有提供资本成本,所以我们可以以企业平均资本成本作为参考值。

计算IRR,得到结果为40%,则根据内部收益率的判断标准,若IRR>资本成本,更新设备;若IRR<资本成本,不更新设备。

所以根据以上计算结果,IRR=40% > 资本成本(假设为20%),建议更新设备。

二、理论知识在上面案例分析中,我们涉及到了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两种评价方法: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这两种方法在企业的资产更新决策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原创版4篇】目录(篇1)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和原因2.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考虑因素3.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4.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案例分析5.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注意事项正文(篇1)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和原因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指企业在面临固定资产更新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更新固定资产,以及如何更新固定资产的过程。

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生产效率:新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2.减少维修费用: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维修费用,新设备可以降低这些维修费用。

3.提高产品质量:新设备往往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4.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新设备通常更加环保和安全,可以降低企业环保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考虑因素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新旧设备成本:新设备的购置成本和旧设备的残值回收额需要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更新固定资产。

2.设备使用寿命:企业需要评估新旧设备的使用寿命,以确定更新设备的最佳时机。

3.设备运营成本:企业需要比较新旧设备的运营成本,包括能源消耗、维修费用、人员培训等方面。

4.税收政策:企业需要了解税收政策对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如折旧抵税等政策。

5.资金状况: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资金状况,以确定是否具备更新固定资产的能力。

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净现值法:通过比较新旧设备投资的净现值,判断是否更新固定资产。

2.年金净流量法:通过比较新旧设备投资的年金净流量,判断是否更新固定资产。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适用于新旧设备投资额不同的情况,通过计算差额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判断是否更新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案例分析假设某企业有一台旧机床,其购置成本为 30 万元,已使用 3 年,目前市场价值为 5 万元。

第50讲_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

第50讲_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

厂I 齐遂畫・的设备应考、虑年金净流量最大的方 案;替换盘置的设备应 选样年营业现金流入* 应作为毎年营运 j 成本的抵减。

丿存一如舉不老虎各方案的营业现金疔、 入莖变动,只比较各方案的现金流 出呈,把年金净流艇原理计篡的等 额年金流出■称为年金曲本.扩建重董方枭所增加的营业现金流入可 Q (作为现金流出量的抵减.丿i3-设备重置方案运用年金战本方式决 策时.应考璋的现金流■主要有;厂残值变价收入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残 值变价收入现值与原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二)寿命期不同的设备盧置用年金净潦・法决策 姜求选择F 金成本最低的方鬼0新设备是购价,、/即原始投资飾新旧 新1日 1日设备目前市场设备设备 悄值是旧设备的 卡目前残值 萱■成本或变现 市场 变偷5血丿价值新I 日 设备 的年 运蒼 成本即年付 现成本._.)始投资額的差甑務为&资净8L 丿在特疋年金成本锐,各年营 运威本相等‘=(原皓投资额-殁值现金流现值)/年无所得税、 每年营运 成本相等曾现值系费年营运成51日抵税J年金咸存’项薦賦原始投资额-残值收入X 辽利现信系散+ X 律汀运应木现们残值现金流二会计残值*残员尖抵税年金现俏系数年金成本=頰始投资额-残值现值} /無金现值系数★年营运成本【例题• 2017年多选题】运用年金成本法对设备重置方案进行决策时,应考虑的现金流量有()。

A •旧设备年营运成本 B.旧设备残值变价收入 C •旧设备的初始购置成本 D •旧设备目前的变现价值【答案】ABD【解析】设备重置方案运用年金成本方式决策时,旧设备应考虑的现金流量主要有:①旧设备目前市场价值;②旧设备残值变价收入;③旧设备的年运营成本,即年付现成本。

【例题•教材例题】安保公司现有旧设备一台,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准备予以更新。

当期贴现率为 15%有关资料如下表:单位:元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原价 3500036000 预计使用年限 10年 10年 已经使用年限 4年 0年 税法残值 5000 4000 最终报废残值 3500 4200 目前变现价值10000 36000 每年折旧费(直线法)3000 3200 每年营运成本105008000要求:(1) 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影响,企业是否要更新设备? (2) 假设所得税税率为 25%企业是否要更新设备? 【解析】(1)不考虑所得税因素①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由于不考虑所得税,且每年的营运成本相同)=(原始投资额-残值收入X丄<][)(] D.E50CIX 〔¥/¥,丄話,爲)复利现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年运营成本= +10500=12742.46 (元)159^ itr )② 新设备年金成本= +8000=14965.92 (元)4-年金戚本计算公式条件下若考虑所得J③由于购买新设备的年金成本大于继续使用旧设备,因此该企业不应更新改造。

第37讲_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

第37讲_固定资产更新决策(2)

(二)寿命期不同的设备重置决策1.扩建重置的设备更新后会引起营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变动,应考虑年金净流量最大的方案。

年金净流量=2.替换重置的设备更新一般不改变生产能力,营业现金流入不会增加,替换重置方案的决策标准,是要求年金成本最低。

年金成本=教材【例6-15】安保公司现有旧设备一台,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准备予以更新。

当期贴现率为15%,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的影响,其他有关资料如表6-14所示:表6-14安保公司新旧设备资料金额单位:元旧设备新设备原价3500036000预计使用年限(年)1010已经使用年限(年)40税法残值50004000最终报废残值35004200目前变现价值1000036000每年折旧费(直线法)30003200每年营运成本105008000【解析】继续使用旧设备现金净流量:(1)初始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或-变现收益纳税)]=-10000(元)(2)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10500(元)(3)终结回收现金流量=最终残值+残值净损失抵税(或-残值净收益纳税)=3500(元)旧设备年金净流量=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0000-10500×(P/A,15%,6)+3500×(P/F,15%,6)]/(P/A,15%,6)=-12742.56(元)旧设备年金成本=-旧设备年金净流量=12742.56(元)。

购置新设备现金流量:(1)初始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36000(2)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8000(3)终结回收现金流量=最终残值+残值净损失抵税(或-残值净收益纳税)=4200新设备年金净流量=[-36000-8000×(P/A,15%,10)+4200×(P/F,15%,10)]/(P/A,15%,10)=-14966.16(元)新设备年金成本=14966.16(元)因为旧设备的年金成本低,所以应当继续使用旧设备。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分析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分析
6000
6
0.565
3390
7.残值净收益纳税
(6000-4500)×40%=(600)
6
0.565
(339)
8.营运资金收回
11000
6
0.565
6215
净现值
-
-
-
(79309.2)
决策:
购买新机床的总现值=-79309.2(元)
保留旧机床的总现值=-74907.3(元)
说明使用旧机床比新机床节约现金流出现值为4401.9(74907.3-79309.2)元,因此应该继续使用旧机床。
0
1
(11000)
表6-11新旧设备资料单位:元
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
原价
84000
76500
税法残值
4000
4500
税法使用年限(年)
8
6
已使用年限(年)
3
0
尚可使用年限(年)
6
6
垫支营运资金
10000
11000
大修理支出
18000(第2年末)
9000(第4年末)
每年折旧费(直线法)
10000
12000
【例题•计算题】乙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现有一套设备(以下简称旧设备),已经使用6年,为降低成本,公司管理层拟将该设备提前报废,另行购置一套新设备,新设备的投资于更新起点一次性投入并能立即投入运营,设备更新后不改变原有的生产能力,但营运成本有所降低,会计上对于新旧设备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净残值等的处理与税法保持一致,假定折现率为12%,要求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现金流量

财务成本管理(2020)考试习题-第06讲_投资项目资本预算(2)-闫华红

财务成本管理(2020)考试习题-第06讲_投资项目资本预算(2)-闫华红

【考点二】更新决策更新决策甲公司试图在两种不同的传送带系统中作出选择。

系统A价值720000元,有4年的寿命,需要210000元的年税前运行成本。

系统B价值960000元,有6年的寿命,需要130000元的年税前运行成本。

两个系统都是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没有残值。

所得税税率为25%,折现率为8%。

要求:(1)如果系统老化后无法更替,公司应该选择哪个系统?(2)如果系统老化后可以更换,公司应该选择哪个系统?【答案】(1)如果从两个不再重复的项目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是选择净现值较大的项目。

系统A的净现值:每年相关的营业现金毛流量=-210000×(1-25%)+(720000/4)×25%=-112500(元)净现值=-720000-112500×(P/A,8%,4)=-720000-112500×3.3121=-1092611.25(元)系统B的净现值:要求:(1)如果不考虑所得税和通货膨胀,计算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2)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税法规定的残值率为10%,如果考虑所得税,不考虑通货膨胀,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计算该设备的经济寿命。

【答案】使用4年:0时点现金流量=-10000元;1-3时点现金流量=04时点现金流量=3800元年平均成本=[10000-3800×(P/F,12%,4)]/(P/A,12%,4)= 2497.32元使用5年:0时点现金流量=-10000元;1-4时点现金流量=05时点现金流量=2800元年平均成本=[10000-2800×(P/F,12%,5)]/(P/A,12%,5)= 2333.36元使用6年:0时点现金流量=-10000元;1-5时点现金流量=06时点现金流量=1000元年平均成本=[10000-1000×(P/F,12%,6)]/(P/A,12%,6)=2309.04元使用7年:0时点现金流量=-10000元;1-6时点现金流量=07时点现金流量=-1000元年平均成本=[10000+1000×(P/F,12%,7)]/(P/A,12%,7)=2290.26元因为第7年的平均年成本最低,所以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7年。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预计还可使用6年,其年维修费用为4800元,若目前出售可作价8000元。现在市场上有一同类
性能优良的新机器,售价50000元,预计使用10年,估计残值3000元,年维修费用为2200元。
企业要求的设备投资报酬率至少要达到12%。要求做出现在是否更新旧设备的决策。
6
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AC旧
= [8000 + 4800 × (P/A, 12%, 6) − 800 × (P/F, 12%, 6)]/(P/A, 12%, 6)
原来的年平均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8
固定资产经济寿命的决策就是选择最佳淘汰旧设备的时间,即最优更新期。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
运行成本比较低,但随着设备的逐渐陈旧,性能变差,各种费用(如保养费、修理费、能源消耗
等)会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减少,占用资产上的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也逐渐
减少,即固定资产的持有成本会逐年减少。因此,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增加,运行成本逐年
= 10878.58(元)
年均成本旧设备低于新设备,所以继续使用旧设备在经济上较有利。
7
▪ 注意运用年平均成本法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年平均成本法是将继续使用旧设备和
更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因为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使用年限不同 ,因此不能将
NPV和IRR作为方案抉择标准。二是,年平均成本法的假设条件是将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
= (8000 + 4800 × 4.111 − 800 × 0.507)/4.111
= 6647.34(元)
新设备的平均年年成本AC新
= [50000 + 2200 × (P/A, 12%, 10) − 3000 × (P/F, 12%, 10)]/(P/A, 12%, 10)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决策方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这里计算的是差量税后净现金流量——使用新设备与使用旧设备税后净现金流量之差,即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税后净现金流量。

【注意】假设债务资金为 0。

)零时点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1(收入))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2净现金流量(建设(-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1期为 0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注:第一项也可以表述为“增加的净利”】)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3-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 1 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决策方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注意】(1)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净损失(净收益)减税(纳税),在没有建设期时发生在第一年年末。

(2)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3)在计算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的公式中, 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不应当包括“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

)(建设期为 0(4)旧设备的年折旧不是按其原账面价值确定的,而是按更新改造当时旧设备的变再除以预计可继续使用年限计算出价净收入扣除假定可继续使用若干年后的预计净残值,来的。

尚可使用年限旧设备的年折旧=(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旧设备预计净残值)/【提示】本类题目应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决策,而这种方法要求年限相等,在此假设下:应当当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决策原则进行更新;反之,就不应当进行更新。

另购置一套新设备来替换它。

5 年的旧设备,取得新设某企业打算变卖一套尚可使用【例】80 000 元;到元;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为95 000 元,其变价净收入为180 000 备的投资额为第 5 年末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届时的预计净残值相等。

【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比较

【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比较

【例题•单选题】在设备更换不改变生产能力且新旧设备未来使用年限不同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应选择的方法是()。

(2015年)A.净现值法B.平均年成本法C.折现回收期法D.内含报酬率法【答案】B【解析】对于使用年限不同的互斥方案,决策标准应当选用平均年成本法,所以选项B正确。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为增加产能,拟于2019年末添置一台新设备,该设备无需安装,预计购置成本300万元,根据税法相关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3年,净残值率5%。

甲公司现需确定该设备的经济寿命,相关资料如下:经典题解【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制冷设备,目前准备投资汽车项目。

在确定项目系统风险时,掌握了以下资料: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β值为1.05,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投资汽车项目后,公司将继续保持目前50%的资产负债率。

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则本项目含有负债的股东权益β值是()。

A.0.84B.0.98C.1.26D.1.31【答案】A【解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β值为1.05,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所以,该β值属于含有负债的股东权益β值,其不含有负债的资产的β值=股东权益β值÷权益乘数,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1-60%)=2.5,所以,其不含有负债的资产的β值=1.05÷2.5=0.42;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的β值可以作为新项目的资产的β值,再进一步考虑新项目的财务结构,将其转换为含有负债的股东权益β值,含有负债的股东权益β值=不含有负债的资产的β值×权益乘数=0.42×[1÷(1-50%)]=0.84。

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分析-财务管理

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分析-财务管理

3000 240 =1404.14(元) 2.577
B.购买新设备方案
平均年成本 13000 40 PVIFA(8%,20) PVIFA(8%,20)
13000 40 PVIFA(8%,20) 13000 40 PVIFA(8%,20) PVIFA(8%,20)
=1364.10(元) 显然,应该选择购置新设备
先描绘差额法下的现金流量图:
27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1000
差额的现金流量图
再计算这个系列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1-16
三、固定资产更新的决策
◆3、不同原因的更新分析
(3)陈旧引起的固定资产更新。
NPV 2000 PVIFA ( 10%, 10) 700 PVIF ( 10%, 10) 11000 2000 6.1446 700 0.3855 11000
动力费 维修费 最终残值
方案① 方案② 现有设备 购置小设备 购置大设备 2700 4400 7800 8 10 10 300 75 80 320 45 880 660 50 1560
问:如果该企业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6%,应 选择哪个方案?
1-9
分析:也是假设两个方案设备的预期生产能力相同, 要进行方案的取舍,也是要比较两种方案的平均年成本。 已知方案①的年成本由两台设备组成:原有设备和小的 新设备,需要将两个设备的平均年成本加起来再与方案 ②的平均年成本比较就可以取舍了。 方案①: 旧设备年运行成本=300+75=375(元)
1-7
显然,在资本成本率提高时,企业不应该更新设备。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资本成本越高,投资就越 保守。银行提高利率,就会有更多的货币流向银行,投 资的成本也会很高,从而抑制企业投资的总规模;与此 相反,降低银行利率会刺激资金转向投资企业。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二) 决策指标的实际运用.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二) 决策指标的实际运用.

找到资本限量范围内的最优组合的方法 1、列出资本限量内所有可能的组合。 2、计算所有可能的项目组合的加权平均 获利指数和净现值。 3、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

投资组合
初始投资额
加权平均获利 指数
净现值
167500 164700 146500 88000 85000 100000 129000
B: Rr=b QB 0.12 0.44 5.28%
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4.A : Ki 6% 1.8% 7.8%
B : Ki 6% 5.28% 11.28%
5.评价项目
A : NPV 2000 P / F,7.8%,1+3000 P / F,7.8%, 2+2000 P / F,7.8%,3 5000 6033.37 5000 1033.37>0

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A:E1=2000,E2=3000,E3=2000 B: E1=0,E2=0,E3=4000 (2) 计算各年现金流量的标准差 A:d1=707.11,d2=632.46,d3=387.30 B: d1=0,d2=0,d3=1581.14 (3) 计算各年现金流量的变化系数
Qt= d t Et
——投资开发时机的选择问题
投资与回收 固定资产投资 80万元 营运资金垫支 10万元 固定资产残值 0万元 资本成本 10%
90 (NPV=226)
收入与成本 年产销量 2000吨 现在单位售价 0.1万元 6年后单位售价 0.13万元 付现成本 60万元 所得税税率 40%
126 (NPV=197)

资本限量决策—净现值法
1.计算所有项目的净现值,并列出每个项目的初 始投资额。 2.接受NPV≥0的项目,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则说 明资本无限量,决策过程完成。 3.如果资金不能满足所有NPV≥0的项目,就要对 第二步进行修正,修正的过程是:对所有项目在 资本限量内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然后计算出各 种组合的净现值总额。 4.接受净现值合计数最大的一组项目。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2.决策方法3.更新决策的影响因素4.决策的优化篇1正文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解题技巧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现有固定资产寿命周期结束或接近结束时,决定是否购买或租赁新的固定资产,以最大化其投资回报的过程。

在进行更新决策时,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固定资产更新的目的和要求。

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其他原因?只有明确了更新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影响更新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技术进步、企业战略等。

在制定决策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最后,我们需要掌握决策的方法和工具。

常见的决策方法包括折现现金流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等。

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决策分析,以便得出最佳的投资方案。

二、决策方法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有多种决策方法可供选择,包括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投资项目和投资规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

三、更新决策的影响因素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技术进步、企业战略等。

市场需求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销售周期,技术进步是指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企业战略是指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

这些因素都会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决策的优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技术进步等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2.考虑投资风险: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考虑投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篇2 目录1.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和目的2.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影响因素3.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解题技巧4.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决策流程5.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注意事项篇2正文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和目的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现有固定资产即将报废或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决定是否购买或租赁新的固定资产。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1、差额分析法 通常按照“新设备-旧设备”的方向计算ΔNCF
扩建与更新的区别
扩建:独立项目的取舍决策,即扩建与维持现状的差额分析,扩建不影响现有资产的继续使用,只是在现有资产基础上的规模扩大。

更新:互斥项目的优选决策,即使用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之间的差额分析,使用新设备则必须放弃现有旧设备。

2、现金流出总现值比较法
现金流出总现值=初始投资现值+各年运行成本现值合计-最终回收额的现值
3、平均年成本法
1.平均年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P/A ,k ,n )
2.使用平均年成本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1)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

(2)假设前提是将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3.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平均年成本的应用
4、共同年限法
假设投资项目可以在终止时进行重置,通过重置使两个项目达到相同的年限(最小公倍寿命),然后比较其净现值(合计),亦称重置价值链法。

5、等额年金法
假设项目可以无限重置,并且每次都在该项目的终止期,等额年金的资本化(永续净现值)就是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的等额年金=净现值/(P/A,k,n)。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步骤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步骤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步骤:第一步,进行更新决策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说来,设备更换并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

更新决策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出。

即使有少量的残值变价收入和折旧费用等税前支付的非付现成本的抵税收益,也属于支出的抵减,而非实质上的流入增加。

在现金流入相同时,我们认为投资成本(现金流出)的现值较低的方案为好方案。

在现金流入量相同的情况下,有两种计算现金流量的方法:方法一,分别计算新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方法一,分别计算新旧设备的现金流出:②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出量的计算公式为:建设期税后净现金流出量为0;使用期内每年税后净现金流出量计算公式同更换新固定资产的计算一样。

第二步,由于没有适当的现金流入,无论哪个方案都不能计算其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此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其他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

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当新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相同时,计算项目现金流出总现值(投资成本总现值),选择现金流出总现值较低的项目;②当新旧固定资产的可使用年限不相同时,必须计算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选择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较低的项目。

(一)可使用年限相同的更新决策【例17】某公司考虑用一台新的、效益更高的设备来代替现行的旧设本题有两种分析方法。

第一种方法:分别计算新旧设备的净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出现值,进行比较优选。

计算过程如下:(1)计算两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出量(2)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的总现值:第二种方法:利用新旧设备的差量净现金流量分析,计算差额净现值。

(1)计算两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出量(1)计算两方案的各年净现金流出量(2)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的总现值(2)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的总现值【例19】某企业有一旧设备,原值为30000元,年运行成本3000元,使用年限10年,已使用5年,尚可使用5年,如果继续使用,要在头两年年初大修2次,每次大修理费为8000元,4年后报废无残值。

如果用40000元购买一台新设备,年运行成本2800元,使用年限9年,不须大修,8年后残值为4000元,更换新设备时旧设备的变现收入10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机,每月预计支出工资5500元。

此外,每月预计还需支出油料费12000元、停车费1500元。

假设大客车在月末购入并付款,次月初即可投入使用。

工资、油料费、停车费均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2)如果租赁,汽车租赁公司可按甲公司的要求提供车辆及班车服务,甲公司每月需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25000元,租金在每个月月末支付。

(3)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的月资本成本为1%。

要求:
(1)计算购买方案的每月折旧抵税额、每月税后付现费用、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

(2)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购买方案的每月折旧抵税额=300000×(1-5%)/(5×12)×25%=1187.5(元)
每月税后付现成本合计(工资、油料费、停车费)=(5500+12000+1500)×(1-25%)=1425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的账面价值=300000-300000×(1-5%)/(5×12)×10=252500(元)
10个月后大客车的变现净流入=210000+(252500-210000)×25%=220625(元)。

(2)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300000+14250×(P/A,1%,10)-1187.5×(P/A,1%,10)-220625×(P/F,1%,10)]/(P/A,1%,10)=[300000+14250×9.4713-1187.3×9.4713-220625×0.9053]/9.4713=23649.23(元)
租赁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25000×(1-25%)=18750(元),由于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大于租赁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所以,甲公司应当选择租赁方案。

【点题】本题主要考核租赁与自行购买的决策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1)题干明确“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将办公场所由市区搬到了郊区。

新办公场所附近正建一条地铁,可于10个月后开通。

为了改善员工通勤条件,甲公司计划在地铁开通之前为员工开设班车,行政部门提出了自己购买和租赁两个方案。

”由此可知该租赁属于经营租赁,不属于融资租赁,因此应该按照经营租赁的思路来决策,即按照项目投资决策的思路来决策;(2)题目要求“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月成本,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购买方案还是租赁方案并说明理由。

”我们一般平时熟悉计算购买方案的税后平均年成本,而按照题目的要求就需要灵活变通。

本题难度较小,中规中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