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岁出门远行》
屏南第二中学郑德雄
一,教材内容分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位先锋派作家正式登上文坛。这是高中教材中唯一的一篇现代派小说,学生可从中窥见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些艺术特点。本篇小说篇幅不长,极富个性。情节荒诞,荒诞中蕴含真实;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是作者用来诠释主观感觉的符号;语言上独创、新鲜,叙述极其简单,趋近虚无,所有这些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使得作品的寓意解读更加丰富多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特点,通过解读富有象征意味的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旨。感受、品味、鉴赏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结合练习题讨论“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开放对话,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内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自己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对比阅读,理解余华小说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屏南二中的学生,农村中学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设备收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2)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交流,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比较适合。
(3)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4)学生在以前学过小说,掌握一些小说阅读技巧和方法,鉴赏小说也有一定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激趣策略:联系学生自己生活经历感受课文内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问题激发策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高一语文第一册语文版教材。
2、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3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的。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你们联系自身情况,谈谈自己第一次出门远行经历和感受。《十八岁出门远行》也是讲述一个18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你们感受会一样吗?外面世界是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呢?
(学生结合自身谈感受和体会)
(二)作者简介
学生叙述,教师补充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2.学生概括情节内容情节:
问路、盼车、拦车――搭车――抢车――驻车
(故事的起点)(故事的延续)(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愉快兴奋孤愤无援温暖希望
(四)合作探究
讨论1:“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讨论2:探究小说中荒诞性情节描写及其作用。
讨3: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五)总结
对余华小说特点总结(学生发言)
七、教后反思
导入新课学生联系自己谈感受,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作者
简介,师生交流共同完成,避免单一介绍,培养学生自主完成能力,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其概括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讨论问题合作探究,使学生能更多地进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有更多的学生能
够练习表达,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小组间的交流更有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语言能力,最后总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了解先锋派小说特点。不足地方学生程度不一,讨论时没能把握好重点,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复述故事情节没有抓住重点,而是对内容概括,不够生动描述。总结时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