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教育 读书笔记
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dd575b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9.png)
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1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
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
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让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每个人的优点各有不同,应针对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年龄特征来因材施教。
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考虑的,只有这样考虑幼儿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比如说:大班的语言活动看图讲述《一只袜子》,这是一节看图讲述活动,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内容,并注意到细节部分,这也是考虑到大班幼儿要重点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连贯的表达自己所看的图片等。
因每个幼儿的能力各有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希望他不仅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还需丰富故事的内容,说出好听的词语。
这部分的幼儿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用鼓励的语言去让她们自己发现图书细小的部分,给予较少的指导语;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要她能够连贯的说出故事内容即可。
备课时老师要给予多点指导语言。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知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中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课程标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幼儿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3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44481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5b.png)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3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的作者是陶继新,该书主要讲述了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那么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欢送大家阅读!本学期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的老师有幸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掩卷沉思,我们对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当我们沉浸在工作的海洋时,我们常常会忘了或者说远离了一种感觉——幸福。
而这种感觉恰恰是我们最应追求和依赖的东西。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飘向大地,恩赐于宽容的人们。
”如果学会宽容,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加广阔;如果抛弃计较,那么人生才能永远快乐。
书中陶老师也用一些经典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一点。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关系不太和谐等,陶老师告诉我们在这些时候要学会宽容,谅解冲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
宇宙浩渺无涯,人之生存其间,特别是与人相识相处,是一种天地机缘。
因此,必须珍惜。
我们每一个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一定要有容人之量,对人宽容。
让步和忍耐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顾全大局。
鲁迅先生诗云:“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吟诵品味。
让我们记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个好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用宽容的心和无限量的爱心去启发、引导他们,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把铁锻成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宽容并不是纵容,宽容也不是对学生的过错无原那么地袒护,而是以我们博大的胸怀去鼓励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发奋成材。
作为老师,幸福感更多专业成长和事业的成功。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成长开展必要的外部条件、环境因素,二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成长的内部要求。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cc7e4c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f.png)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读后我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不知所向。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六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
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
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
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
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
幸福力教育读书笔记
![幸福力教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585b9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9.png)
幸福力教育读书笔记As I delved into the pages of the book "The Power of Happiness Education," I couldn't help but feel a sense of deep resonance with the author's words. The insights shared in the boo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fostering happiness in our lives struck a chord within me.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true fulfillment comes not from external achievements or possessions, but from cultivating a positive mindset and finding joy in the simple moments of everyday life.在我深入阅读《幸福力教育》这本书的页面时,我忍不住感受到作者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深深的共鸣。
这本书中分享的关于培养幸福感的洞见让我产生共鸣。
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满足感并非来自外部的成就或财富,而是来源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的简单时刻中找到快乐。
The author's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gratitude in cultivating happiness particularly resonated with me. I realized that taking the time to appreciate the blessings in our lives, no matter how small, ca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overall well-being. Gratitude allows us to shift our focus from what is lacking to what we already have, fostering a sense of abundance and contentment.作者对培养幸福感中感恩的作用的强调让我产生共鸣。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88579df46527d3250ce048.png)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山卫英作者:(美)内尔·诺丁斯精彩片段摘要:1.人们渴望找回一种积极的生存体验,期待在情感、关系以及共同的生活场址中重建人类共同栖身、依寓的精神家园。
——P22.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偶然习得,但是许多东西常常可以。
就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黏附于我们,就像我们在田间行走时“喜欢嗡嗡声”一样。
在教育上应该有许多免费的礼物,在学习领域中有许多没有目标但却充满欢乐的遨游。
——P283.存在主义的分析认识到了受难的意义,把苦难放在了一个可以取代生活中的荣誉的地位上。
苦难和麻烦就像生死一样属于生活。
要想不破坏生活的意义,所有这些东西都不能从生活总去掉。
……只有在苦难的白热状态下,生活才能产生。
——P344.苦难不是要去宣耀,不是要给它一个“尊贵的位置”,而是应该被排除、减少、减轻。
应给予受难者以帮助和安慰,而非对之存有疑心。
在自然灾难造成的痛苦背后并没有目的,没有理由对故意施于苦难的行为给予认可。
——P485.当我们说孩子有接受学校教育、训练、吃素食、多睡几个钟头的需要时,这是指那些我所称的“推断的需要”。
孩子们很少表达这种需要,尽管成人可以在个人身上找到某些标志,这些标志使我们把那些需要区分为明示的和推断的成为可能。
——P606.杜威认为,最优秀、最明智的父母需要一种最大限度地适合儿童个体的教育。
——P87{7.如果平等意味着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当的教育,那么,期望每个孩子都有相同表现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按照仿佛所有孩子在学业方面都是同一水平的原则来行动,坚持相同的学业标准,我们已将我们的目的抛在脑后。
——P828.如果我们要真的把幸福当做教育的目的的话,我们就应该为教学确立不同的指针。
我们应该伴随学习和差异学习以更多关注。
——P116 9.美德最好要在强健、快乐的关系中来学习。
很少有幸福的孩子会变得粗暴、残忍。
——P15310.马丁·布伯所说的“所有真正的生活都是相遇。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5a7ff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0.png)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书籍,作者提倡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自律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作者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很契合。
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等等,都让我深感认同。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我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幸福感的人。
总之,《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对于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更好地掌握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8d21ca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3.png)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幸福与教育的书,感触还挺多的。
书里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它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这让我开始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以及那些教育在我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所产生的影响。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害怕考试。
每次考试前,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我爸妈呢,对我的成绩特别在意,考好了,就给我买好吃的,带我出去玩;考不好,那家里的气氛可就紧张啦。
我当时觉得,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让爸妈高兴,自己也才能幸福。
可现在想想,那时候对幸福的理解太狭隘啦。
真正的幸福,怎么能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呢?在学校里,老师们总是强调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难道就是教育的全部吗?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户外活动。
我们去了郊外的一个农场,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金黄金黄的,美极了。
我们一起在田里奔跑、玩耍,还亲手种下了一些小树苗。
那一天,我感受到了一种从心底里涌出来的快乐,那种快乐不是因为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因为和小伙伴们一起亲近大自然,一起体验生活的美好。
后来上了中学,学习压力更大了。
每天都在为了中考、高考拼命。
那时候,觉得幸福就是能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
可是当我真的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却发现幸福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如期而至。
我开始迷茫,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书中还提到,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
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是特别会生活。
他喜欢画画,经常在课余时间自己创作一些小作品。
他还喜欢做饭,每次做了好吃的,都会邀请我们去品尝。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快乐的能力。
再想想我自己,好像一直在被外界的标准和期望推着走,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教育不应该只是让我们成为学习的机器,而应该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幸福。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读书笔记高峰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读书笔记高峰](https://img.taocdn.com/s3/m/d965c9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4.png)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读书笔记高峰一、幸福教育,到底啥样?哎呀,我一直琢磨这幸福教育呢。
就像在黑暗里找宝藏,幸福教育就像是那最闪亮的一颗。
你看啊,书里说幸福教育不是光看成绩,就好比种果树,只盯着果子结得多不多,却不管果树长得健不健康,那哪行呢?老师和学生之间,得像朋友似的。
我就想起我上学那会,有个老师整天板着脸,上课就像机器人读稿子,我们心里可不得劲儿了。
幸福教育里的老师啊,得像春风,吹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心里暖洋洋的。
二、教育中的爱与尊重在幸福教育里,爱和尊重那可是顶重要的。
这爱和尊重啊,就像阳光和雨露,缺了哪样,这花花草草(学生们)都长不好。
书里提到一个例子,有个学生成绩不好,还调皮捣蛋,好多老师都头疼。
可就有一位老师,他没有嫌弃这个学生,而是去了解他为啥这样。
原来这孩子家里有些特殊情况,他渴望被关注呢。
这老师就像一个知心大哥哥,给他关心,尊重他的想法。
慢慢地,这孩子就变了,成绩也上去了。
你说,这要是在那种只看重分数的教育里,这孩子不就被放弃了吗?这难道不是幸福教育的力量吗?三、学习的乐趣学习不应该是苦哈哈的事儿,幸福教育里的学习,那得充满乐趣。
我记得我表弟,以前一提到写作业就愁眉苦脸,跟个苦瓜似的。
可后来他去了一个新学校,那里的老师用游戏的方式教数学,把数学题当成小怪兽,让学生们当勇士去打败它们。
这就像把苦药包上了一层糖衣,吃起来就不苦了。
书里也说,当学习像探险一样有趣的时候,学生们就像小蜜蜂发现了大片花海,一头扎进去,还会觉得累吗?肯定不会啊。
四、家庭与幸福教育家庭在幸福教育里也是不能少的一环呢。
这就像盖房子,学校是大梁,家庭就是那些小柱子。
我邻居家的小孩,他爸妈特别重视他的教育。
每天晚上都会陪着他一起看书,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
这小孩啊,在学校里就特别自信,像个小太阳似的。
书里说家庭要是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积极的教育环境,就像给孩子的心灵装了一个小马达,让孩子在幸福教育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远。
五、教师的角色转变幸福教育要求教师的角色得变一变。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摘抄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a2e00c8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2.png)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摘抄
幸福教育是一种重塑价值体系的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和思想,让学生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幸福教育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掘快乐和幸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出色。
幸福教育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作为一种全面的教育形式,幸福教育要求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幸福教育进行努力。
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社会参与和领导能力,构建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社会。
幸福教育始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幸福教育强调跨学科与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成长。
幸福教育是一种以学生幸福为核心的教育形式,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社会,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繁荣共同努力。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0dd0136561252d380eb6e95.png)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读书笔记近来,我读完了朱永新教授撰写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书,细细品来,感慨颇多。
此书是朱教授献给汶川地震中逝去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在阅读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朱教授所做的一切,都缘自于他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生活应该是近来,我读完了朱永新教授撰写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书,细细品来,感慨颇多。
此书是朱教授献给汶川地震中逝去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在阅读时我深切地感受到朱教授所做的一切,都缘自于他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完整的。
”每位教育者都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给了学生幸福与快乐,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只拘泥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进步,给学生带去关怀,送上温暖,努力为学生排解忧愁,增添信心,在愉悦自己的同时又快乐学生,岂不两全其美?一、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马卡连柯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
” 联想到如今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深思,学校给学生带来幸福的体验了吗?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了吗?当下的教育,学生课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如何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更精彩,幸福感更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为幸福而教育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
”我们的教育应该面向生活,取材于生活,拓展于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艰辛,感受生活的成功。
“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这是朱教授提出的又一精辟的观点。
是的,学生只有才,而缺乏德,这是教育的悲哀。
所以教师要注重个性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为他们架设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人人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在追求知识,享受幸福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美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024年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2024年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91a5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1.png)
2024年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自从进入2023年以来,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转折点。
读完有关2023年幸福教育的书籍后,我深深地被书中的理念所触动,也对未来教育的前景感到无比期待。
首先,书中对于幸福教育的定义给了我全新的视角。
幸福教育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心理健康、情感培养、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
幸福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和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好地应对。
同时,书中还重点强调了教育和幸福的紧密联系。
幸福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标,通过提供有益的教育环境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幸福。
教育应该是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内在价值的实现,而非简单的功利追求。
这种思想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强调了对于每个学生个体幸福的追求。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班级环境在幸福教育中的重要性。
幸福教育注重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班级应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载体,孕育出共同进步和互助的氛围。
这让我想起了过去学校中往往存在的激烈竞争和单向评价的问题,幸福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加积极和融洽的学习环境。
读完有关2023年幸福教育的书籍后,我被其中的理念所启发,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幸福教育的引入,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内心力量和生活幸福感。
幸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商,这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尽管我对幸福教育充满了期待,但我也意识到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
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体制往往难以适应幸福教育的要求,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其次,幸福教育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负责实施和指导,这也需要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进行重大改革。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37fcf70975f46527d3e1bb.png)
浅尝幸福之源——《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这个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让我有幸拜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感动了我,真的像品尝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那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着,滋润着我心灵的深处。
让我感觉真正走近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字里行间流落着从容淡定,平易亲切;包含着慷慨大气、恢宏深刻的思想。
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那一句句警言箴语,那一段段经典释义,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
这本书收录陶继新老师的三部分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
三篇讲演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作为教师、作为个体的自我应该怎样充盈自己、完善自我,思考自己的职业责任感与生存价值。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讲演录中,共分九讲,分别是: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第二讲《读书走向:取法乎上》;第三讲《诵读内容:古今中外经典》;第四讲《疏离浮躁,淡泊名利》;第五讲《读书教学相得益彰》;第六讲《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第七讲《读书与思考同行》;第八讲《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第九讲《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
这九讲按主要内容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大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首先,为什么要读书?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他主张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称之为文化存款。
只是没有存到银行里,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了,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
我们应该不断用读书来充盈自己,且要读经典名著,用经典文化来内化自己。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
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
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反思自己这几年来,几乎没怎么读书,难怪在这段时间里,常常感到自己教书力不从心,不而知所措了,这也许就是自己的储蓄用完了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02d3da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a.png)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书中提出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建议和观点。
以下是我读书之后的一些笔记:
第一,要有一颗幸福的心。
教师是学生的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从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善良的心,心里要有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培养学生的正面思维、负面思维和行为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智慧和精神支柱。
第二,要有教育的激情。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教育的激情,对学生负责,有责任感,有耐心,以及一颗慈悲的心。
第三,要学习管理的技能。
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但学生的行为也需要教师的管理。
教师必须学会有效的管理技巧,比如沟通技巧、激励技巧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
第四,要培养自我,在自身修养和专业技能上都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更高,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五,要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可以参加学生的比赛、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让他们受到一种有力的鼓励,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幸福。
总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求我们必须有一颗幸福的心、充满教育激情、有良好的管理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幸福教师。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9eb3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a.png)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3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1幸福是什么?很难有准确地定义。
其实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己来衡量的。
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
十年前,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体验我的老师那种幸福。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人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
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
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
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才是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要有表率作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意识,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定要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做一名无愧于“春蚕”、“蜡烛”美喻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和腾飞的事业投入实际的工作中去!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2我有幸拜读了美国教育哲学和约翰·杜威研究学会前任主席内尔。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d392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a.png)
《做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做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1第一次捧读《做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我便被这个醒目的书名吸引了。
何为幸福?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一口气读了近百页,自己觉着读得畅快淋漓。
这实在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令人不舍放下,里面的每个故事都值得深思,值得回味,读来心情时而沉重,时而欢喜。
感谢这本书,感谢书中每一个动人的情节,感谢每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
每当静静读起这本书时不禁扪心自问:作为教师,我们幸福吗?教师,真的能收获职业的幸福感吗?很庆幸,我看到了这本书,让我能够重新回顾和审视自己的事业。
书中的话打动了我,触动了我心灵深处一根根细细的弦,我听到了幸福的呼唤。
最让我动情的是,上学期的毕业前夕,我刚刚在班上发了火,然而,孩子们在写给我的纸条里却没有对我的怨恨。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真心与真情,有请求我原谅他们的调皮行为的,有向我保证要努力学习的,有表达尊敬与爱戴的还有……心中有种莫名的情愫在蔓延,眼中止不住的热泪滚滚而落……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似一股甘甜的清泉绵延不断地翻涌。
突然,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原来,我是幸福的,只是幸福被一些表象所掩盖,需要用心去细细品味。
做幸福的的教师,要懂得去享受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舞台,只有享受上课,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快乐,一起拼搏的我们,无形中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与烦恼。
待多年之后,桃李满园,我们将收获其他人无法得到的幸福!当我和孩子们在教室第一次遇见,就决定了我们这一年通过学习桥梁的陪伴。
我们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我认为其基调就是陪伴。
我想让每一个学科融入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想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它们,热爱它们。
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故事通过文字传送到众多人的面前,让自己的风采都展现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会定期讲评作文和周记,这样一来就会激励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创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每每这时,我都倍感幸福!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b577ec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0.png)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教师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更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幸福的成长。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提升自我,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在我阅读中,我发现了一本关于教师幸福的书籍,书中记录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成长历程和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并从中摘录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首先,教师要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教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领域,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才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对学习的渴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只有让学生全面发展,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另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他们的需求和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契合的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成长。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改进和突破的方法。
反思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从而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同时,教师也需要寻找机会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从中汲取营养,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总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关注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需要持续反思和成长。
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只有真正热爱这个事业,并付出实际行动,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而努力。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525a5c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5.png)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幸福与教育是两个人生重要的主题,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教育则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
通过读书笔记的摘抄和个人感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幸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实现幸福。
读书笔记摘抄:1.教育是幸福的基石。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格和情操。
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人们才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2.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享受。
物质条件的改善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感,但真正的幸福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种内心的满足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只有懂得知足和感恩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3.教育需要关注整个人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而忽视了情感、社交和身心健康的培养。
一个得到全面教育的人才能够拥有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态度。
人们常常把幸福寄托在外部条件的改善上,但其实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态度,是对生活的积极认同和乐观面对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需要通过教育去培养,教育可以教会人们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
个人感悟:经过对读书笔记的摘抄和反思,我深深地感到幸福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现代社会,教育被普遍理解为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其实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整体素养和个人品质。
只有经过全面的教育,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只取决于物质的满足。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而这种心态需要通过教育去培养。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如何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就需要对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ab8d8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b.png)
幸福教育教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幸福教育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幸福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幸福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满意的教育成果。
其次,幸福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开展各种兴趣班和俱乐部活动,我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幸福教育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同时,我也会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最后,幸福教育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情商,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各种情绪和情感。
我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更加坚定了幸福教育的重要性。
幸福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情感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幸福,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9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e32b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2.png)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9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1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看了这本书,感觉陶先生心胸开阔,对人生有独特的理解。
在这本书里,陶先生吸收经典精华所渗透的幸福感无处不在。
作为普通教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找到教师职业的快乐,才能让自己更快乐?与陶先生相比,我们能谦虚淡泊名利吗?我们对一切都包容了吗?我们有善待他人的高尚精神吗?仔细想想,没有,真的没有。
于是我们不时感叹工作的劳累,心灵的疲惫,甚至抱怨命运的多变。
这样的心态怎么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幸福的生活呢?《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还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
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自然会成为他享受快乐的重要舞台。
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你会和学生一起苦,一起乐,你会少一些教学中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学生的成功和对你的真心回报。
很多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不利因素,都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和感恩来弥补。
但是要让学生感激你,你必须学会感激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职权管理学生,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人说得好:今天的我们,所有的优点都是以前老师表扬的,我们的缺点大部分都是当时老师批评的。
所以,一个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学会欣赏学生。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多给他们鼓励,让他们一直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他们掌声;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时候,做他们最好的欣赏者。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读书笔记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3e4a2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读书笔记五指山市畅好中心学校黄雪燕,此时此刻,我们将从这里出发,从现在出发,开始踏上新的人生征程,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行走在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光阴里,行走在人们所注目的未来期盼中。
从今天开始的每一天,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将既会影响和改变着现实,也将会影响和改变未来;将既会影响和改变着学生,也将会影响和改变着自己。
“我不为终点而行,而是过程,为了旅程我远行,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
”罗伯特·斯蒂文森的诗,多么契合此时此刻我们的意味和心境。
路在,风景便在;脚在,行走便在;心在,梦想就在。
漫漫的人生岁月中,如何走得更加充实、幸福?如何走得更加快乐、美好?如何走得更加从富有意义和价值?一、将学习进行到底按理说,大家都具有相当的学历,都拥有相应的文化与学问,如果我们的职责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每个人不但能够胜任,而且有可能绰绰有余。
然而,我们的使命既要传道,又要授业,还要解惑,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名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动态的,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如果以不变的知识去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去应对一个个富有十足个性的学生,其如果将会误人子弟。
要做到不误人子弟,不被教育对象炒了鱿鱼,则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教师一直被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担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职责,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魂”。
这个“魂”就是要有常用常新的教育思想,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要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要想不让自己的教育思相老化,不让教育观念过时,不让教育手段落伍,其最有效的办法和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学习。
过去讲:“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权桶水。
”但是在知识、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知识、新名词、新技术层出不穷,且不说这一桶水已不够用,随时都有可能被舀干,就是这一桶水本身,如果长期不更新,必将成为一桶死水、一桶废水。
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通过学习,源源不断地给自己“注水”,以提高这“一桶水”的容量和质量,使之汇成细水长流的源头活水,聚成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与教育》读书笔记
山卫英
作者:(美)内尔·诺丁斯
精彩片段摘要:
1.人们渴望找回一种积极的生存体验,期待在情感、关系以及共同的生活场址中重建人类共同栖身、依寓的精神家园。
——P2
2.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偶然习得,但是许多东西常常可以。
就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黏附于我们,就像我们在田间行走时“喜欢嗡嗡声”一样。
在教育上应该有许多免费的礼物,在学习领域中有许多没有目标但却充满欢乐的遨游。
——P28
3.存在主义的分析认识到了受难的意义,把苦难放在了一个可以取代生活中的荣誉的地位上。
苦难和麻烦就像生死一样属于生活。
要想不破坏生活的意义,所有这些东西都不能从生活总去掉。
……只有在苦难的白热状态下,生活才能产生。
——P34
4.苦难不是要去宣耀,不是要给它一个“尊贵的位置”,而是应该被排除、减少、减轻。
应给予受难者以帮助和安慰,而非对之存有疑心。
在自然灾难造成的痛苦背后并没有目的,没有理由对故意施于苦难的行为给予认可。
——P48
5.当我们说孩子有接受学校教育、训练、吃素食、多睡几个钟头的需要时,这是指那些我所称的“推断的需要”。
孩子们很少表达这种需要,尽管成人可以在个人身上找到某些标志,这些标志使我们把那些需要区分为明示的和推断的成为可能。
——P60
6.杜威认为,最优秀、最明智的父母需要一种最大限度地适合儿童个体的教育。
——P87
7.如果平等意味着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当的教育,那么,期望每个孩子都有相同表现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按照仿佛所有孩子在学业方面都是同一水平的原则来行动,坚持相同的学业标准,我们已将我们的目的抛在脑后。
——P82
8.如果我们要真的把幸福当做教育的目的的话,我们就应该为教学确立不同的指针。
我们应该伴随学习和差异学习以更多关注。
——P116
9.美德最好要在强健、快乐的关系中来学习。
很少有幸福的孩子会变得粗暴、残忍。
——P153
10.马丁·布伯所说的“所有真正的生活都是相遇。
”这句话是对的。
春天使我们
与他人、植物相遇,使我们房子的外表焕然一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可爱的、遮蔽我们的中间区,还给我们以前进的信心。
——P168
11.玩直接有助于学习,尤其对小学儿童而言更是如此。
所有老师应该注意到学习中玩的效能。
——P240
12.最好的家庭和学校是幸福的地方。
生活在这些幸福地方中的成人会认识到教育(和生活自身)的一个目的就是幸福,他们也会认识到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
在理解什么是“在幸福中成长”时,幸福的孩子们将会快乐地抓住他们的幸福机会,将会增进其他人的幸福。
显然,如果孩子们要在学校获得幸福,他们的老师也应该是幸福的,而我们常常却忘记了这一明显的关联。
——P255
读书感悟:
利用假期,翻阅了内尔·诺丁斯的《幸福和教育》这本书,作者全方位地给我们阐述了“幸福”这一主题。
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本真意涵何在?这是作者幸福教育观的根本支撑,她认为:“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
”整本书,作者不仅对幸福内涵进行探寻,还对幸福的来源做出了分析。
她认为幸福来自人类生活的三大领域——私人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和职业领域。
我们总是强调教育的“平等”,要求我们要平等对于每一个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对“平等”又有了自己全新的理解。
我们总习惯地给每一个孩子一样的“起跑线”,一样的“终点”,却忽视了每个孩子个体上的差异。
内尔·诺丁斯教授认为:“如果平等意味着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当的教育,那么,期望每个孩子都有相同表现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按照仿佛所有孩子在学业方面都是同一水平的原则来行动,坚持相同的学业标准,我们已将我们的目的抛在脑后。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幸福,但是却只给他们一条道路,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标准动作,当大部分孩子已经到达终点的时候,还有一部分还在这条路上,气喘吁吁,拼尽全力……当他们终于也到达终点的时候,还有幸福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把“幸福”作为目的,那么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到达“幸福”的道路是千千万万的。
回想我们自己的课堂,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目标,相同的课后作业,相同的考核机制……于是,在我们的眼里就出现了“差生”。
如果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分层的课后作业,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是不是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变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