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最新版
高二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应用
![高二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d3431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2.png)
高二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应用一、基础知识归纳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内、外电路①内电路:电源两极(不含两极)以内,如电池内的溶液、发电机的线圈等.内电路的电阻叫做内电阻.②外电路:电源两极,用电器和导线等.外电路的电阻叫做外电阻.(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①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②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有:Ⅰ.E=U外+U内Ⅱ.I=(I、R间关系)Ⅲ.U=E-Ir(U、I间关系)Ⅳ.U=E(U、R间关系)2.闭合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注意:U不一定等于IR.(纯电阻电路中U=IR,非纯电阻电路中UIR)(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路端电压随总电流的增大而减小.②电流为零时,即外电路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E.在图象中,U-I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③路端电压为零时(即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Im=(短路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在数值上等于内电阻.(3)纯电阻电路中,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的变化关系.①外电路的电阻增大时,I减小,路端电压升高;②外电路断开时,R,路端电压U=E ;③外电路短路时,R=0,U=0,I=Im=E/r.3.电动势与路端电压的比较:电动势路端电压U物理意义反映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情况反映电路中电场力做功把电能转化成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情况定义式E=,W为电源的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U=,W为电场力把正电荷从电源外部由正极移到负极所做的功量度式E=IR+Ir=U+UU=IR测量运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用伏特表测量决定因素只与电源性质有关与电源和电路中的用电器有关特殊情况当电源开路时路端电压U值等于电源电动势E4.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关系(1)电源的总功率:P总= IE =IU+IU=P出+P内(2)电源内耗功率:P内= I2r =IU=P总-P出(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U=IE-I2r=P总-P内(4)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P出=IU外=IE-I2r=-r(I-)2+,当I=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出=.P出-I图象如右图示.5.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2R=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电阻(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输出功率为Pm=.当R=r时,即I=E/2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P出=.P出-R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P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R1和R2,不难证明r=.由图象还可以看出,当Rr时,若R增大,则P 出增大;当Rr时,若R增大,则P出减小.注意:对于内、外电路上的固定电阻,其消耗的功率仅取决于电路中的电流大小.5.电源的效率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功率之比.即=100%=100%=100%对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100%=100%=100%由上式看出,外电阻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6.电路的U-I图象右图中a为电源的U-I图象,b为外电阻的U-I图象.两者的交点坐标表示该电阻接入电路时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该点和原点的连线为对角线的矩形的面积表示输出功率;a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大小;b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当两个斜率相等时,即内、外电阻相等时,图中矩形面积最大,即输出功率最大(可以看出此时路端电压是电动势的一半,电流是最大电流的一半).二、重点难点突破一、闭合电路中的能量关系1.电源的功率、电源消耗的功率、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功率、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EI或I2(R外+r).2.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都是指IU或IE-I2r或I2R外.3.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是I2r.4.整个电路中有P电源=P外+P内.这显然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闭合电路中的具体体现.二、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问题分析解答这类习题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电路的外电阻如何变化.说明:(1)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2)若电键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总电阻增大;若电键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减小.(3)在右图所示分压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可以视为由两段电阻构成,其中一段与用电器并联(以下简称并联段),另一段与并联部分相串联(以下简称串联段);设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灯泡的电阻为R灯,与灯泡并联的那一段电阻为R并,则分压器的总电阻为R总=R-R并+由上式可以看出,当R并减小时,R总增大;当R并增大时,R总减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分压器总电阻的变化情况,与并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反,与串联段电阻的变化情况相同.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3.由U内=I内r,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4.由U外=E-U内,确定电源的外电压(路端电压)如何变化.5.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6.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三、电路的故障分析1.常见的故障现象断路:是指电路两点间(或用电器两端)的电阻无穷大,此时无电流通过,若电源正常时,即用电压表两端并联在这段电路(或用电器)上,指针发生偏转,则该段电路断路.如电路中只有该一处断路,整个电路的电势差全部降落在该处,其他各处均无电压降落.短路:是指电路两点间(或用电器两端)的电阻趋于零,此时电路两点间无电压降落,用电器实际功率为零(即用电器不工作或灯不亮,但电源易被烧坏).2.检查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电压表检查法: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以用电压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通过对测量电压值的分析,就可以确定故障.在用电压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电压表的极性正确和量程符合要求.电流表检查法: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测量电流值的分析,就可以确定故障.在用电流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正确和量程符合要求.欧姆表检查法:当电路中断开电源后,可以利用欧姆表测量各部分电路的电阻,通过对测量电阻值的分析,就可以确定故障.在用欧姆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切断电源.试电笔检查法:对于家庭用电线路,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试电笔进行检查.在用试电笔检查电路时,一定要用手接触试电笔上的金属体.3.常见故障电路问题的分类解析(1)给定可能故障现象,确定检查方法;(2)给定测量值,分析推断故障;(3)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推断故障;(4)根据故障,分析推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三、典例精析1.闭合电路中的功率问题【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50V,电源内阻为1.0,定值电阻R 为14,M为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电阻为2.0.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电压表的读数为35V.求在100的时间内电源做的功和电动机上转化为机械能的部分是多少.【解析】由题设条件知r和R上的电压降之和为(E-U),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I=A=1.0A所以在100内电源做的功为W=EIt=501100J=5.0103J在100内电动机上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部分是E=IUt-I2rt=(1.035100-122100)J=3.3103J【思维提升】(1)正确理解闭合电路的几种功率.(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析闭合电路的有关问题是一条重要思路.【拓展1】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为1,保护电阻R0=0.5,求:(1)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输出功率P出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R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3)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解析】(1)由电功率公式P出=()2R外=,当R外=r时,P出最大,即R=r-R0=(1-0.5)=0.5时,P出ma某=W=9W(2)这时要把保护电阻R0与电源内阻r算在一起,据以上结论,当R=R0+r即R=(1+0.5)=1.5时,PRma某=W=6W(3)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因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所以R最小时,PR0最大,即R=0时,PR0ma某=W=8W【拓展2】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图中的a、b、c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图线b表示输出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B.图中a线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C.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A=PB+PCD.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一定为1∶2,纵坐标之比一定为1∶4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例2】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移动时,判断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解析】先认清电流表A测量R3中的电流,电压表V2测量R2和R3并联的电压,电压表V1测量路端电压.再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主干电路上的一些物理量变化.P向上滑,R3的有效电阻增大,外电阻R外增大,干路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至此,已判断出V1示数增大.再进行分支电路上的分析:由I减小,知内电压U和R1两端电压U减小,由U外增大知R2和R3并联的电压U2增大,判断出V2示数增大.由U2增大和R3有效电阻增大,无法确定A示数如何变化.这就要从另一条途径去分析:由V2示数增大知通过R2的电流I2增大,而干路电流I减小,所以R3中的电流减小,即A示数减小.【答案】V1示数增大,V2示数增大,A示数减小.【思维提升】当电路中任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将引起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都随之发生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判断此类问题时,应先由局部的变化推出总电流的变化、路端电压的变化,再由此分析对其他各部分电路产生的影响.3.电路的故障分析【例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触片P移到不同位置时测得各电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序号A1示数(A)A2示数(A)V1示数(V)V2示数(V)10.600.302.401.2020.440.322.560.48将电压表内阻看做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做零.(1)电路中E、r分别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R1、R2、R3为定值电阻,在这五个物理量中,可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求得的物理量是(不要求具体计算) .(2)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解析】(1)先将电路简化,R1与r看成一个等效内阻r,r=R1+r,则由V1和A1的两组数据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由A2和V1的数据可求出电阻R3;由V2和A1、A2的数据可求出R2.(2)当发现两电压表的示数相同时,但又不为零,说明V2的示数也是路端电压,即外电路的电压降全在电阻R2上,由此可推断RP两端电压为零,这样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若假设R2是完好的,则RP一定短路;若假设RP是完好的,则R2一定断路.【答案】(1)E、R2、R3 (2)RP短路或R2断路【思维提升】知晓断路、短路时电压表的示数表现是解答故障类电路题的关键.【拓展3】如图所示,灯泡A和B都正常发光,R2忽然断路,已知U 不变,试分析A、B两灯的亮度如何变化【解析】当R2忽然断路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A灯两端的电压增大,B灯两端的电压降低,所以将看到灯B比原来变暗了些,而灯泡A比原来亮了些.易错门诊【例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6.3V,内电阻r=0.5,固定电阻R1=2,R2=3,R3是阻值为5的滑动变阻器.按下电键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错解】将滑动触头滑至左端,R3与R1串联再与R2并联,外电阻R==2.1I=A=2.4A再将滑动触头滑至右端,R3与R2串联再与R1并联,外电阻R==1.6 I==3A【错因】由于平时实验,常常用滑动变阻器作限流用(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串联),当滑动头移到两头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将最大或最小,以至给人以一种思维定势:在没有分析具体电路的情况下,只要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在它的两头,通过的电流是最大或最小.【正解】将原图化简成如图所示.外电路的结构是R与R2串联、(R3-R)与R1串联,然后这两串电阻并联.要使通过电路中电流最大,外电阻应当最小,要使通过电源的电流最小,外电阻应当最大.设R3中与R2串联的那部分电阻为R,外电阻R为R=因为两数和为定值,两数相等时其积最大,两数差值越大其积越小.当R2+R=R1+R3-R时,R最大,解得R=2,R大=2.5因为R1=2R小==1.6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I小=A=2.1AI大=A=3A【思维提升】不同的电路结构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分配状态.电路分析的重要性有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画出不同状态下的电路图,运用电阻串联、并联的规律求出总电阻的阻值或阻值变化表达式是分析电路的首要工作.看过的还:。
10.4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22张PPT) 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0.4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件 (共22张PPT) 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fb4f4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c.png)
一、欧姆定律
★理解:
U I=
R
A.“同一段电路”“同一状态” B.变形公式
U IR R U I
一、欧姆定律
同一段电路
I1
U1 R1
U1 I1 R1 U1
I2 R2
U2 S
U I=
R
I2
U2 R2
U2 I2R2
R2
U2 I2
一、欧姆定律
同一状态
I1' R1
R2
U1'
求“I”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个导体的电阻是6Ω,通过它的电流 是0.4A,若要测量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 应选用电压表(如图所示)的哪个档位?
求“U”
解:根据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
R=6 Ω
I=0.4 A
U=?
表达式 代入数据(单位) 结果(单位)
U IR 0 .4 A 6 2 .4 V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回顾: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R
P
R一定,I ∝ U
U一定,I
∝
1 R
V S
I= U R
一、欧姆定律
1.内容: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2.表达式: I = U R
➢ U:电压——伏特——V ➢ R:电阻——欧姆——Ω ➢ I:电流——安培——A
★一段导体的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 它的电流是0.5A;如果在它两端加3V 电压,通过它的电流多大?
求“R”
同一段电路 同一状态
解:根据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
I=0.5 A R
【法1】
U=2 V I' R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5d63e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f.png)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篇)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范文第1篇(1)能依据试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洁的计算。
(3)能依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通过依据试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概括力量。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育同学规律思维力量。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同学学会由旧学问向新问题的转化,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创造和发觉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宏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同学努力学习的乐观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忱。
4、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5、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范文第2篇高中物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主要是围绕定律的推导和定律的应用这两个问题绽开的。
教材在设计中意在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从理论上推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规律及断路短路现象,将试验放在同学思索与争论之中。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特提出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分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详细应用,培育同学推理力量;二是,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育同学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力量;三是,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试验,培育同学利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四是,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培育同学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280e66a98271fe910ef934.png)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2.(2012菏泽)小军采用图4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 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 和10Ω 的电 阻做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 点间的电阻R由5Ω 更换为10Ω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 阻器应该(
答:应该串联一个2Ω 的电阻。
例5: 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三个电表 的示数如何变化? P
A
V1
示数变小 ____;
R2
V1
示数变小 ____;
示数变大 ____。
R1
S
V2
V2
A
分析:
R2 ↑→ R ↑→I↓= I1 ↓ = I2 R1一定 U1 ↓
U不变 U2 ↑
课堂小结
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
D.电压表示数变小
A
S
4.(2013•黑龙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把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各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B
)
5.(2013威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 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
U1= IR1=0.1A×10Ω =1V U2= IR2=0.1A×50Ω =5V
U1
U2
R1
R2
U 1 R 1 串联分压比例式: = U2 R2
U
U1
U2
R1 R2 (1)电源电压U=3 V,电阻R1=1 Ω ,R2=2 Ω ,则 U1=___V 2 。 1 ,U2=___V (2)U=27V,R1=1Ω ,R2=2Ω ,则U1=___V 9 ,U2=___V 18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新课件教育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新课件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86301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2.png)
燃料的有效利用
1.锅炉的效率
(1)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
作锅炉的效率。表达式为 η= Q有效 x100% , 其中η表示锅
Q总
炉的效率,Q有效表示有效利用的热量,Q总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
出的总热量。
(2)现代化大型锅炉的效率可达90%以上,而普通锅炉的效率一
• 数值上 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 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 那么,对 R = U / I 能否说明导体 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 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有的还与温度有关。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热值
【定义】1kg(1m某3)种燃料 (燃完气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q)。
【公式】 q=Q/m 燃气:q=Q/V
【单位】 J/kg
J/m3
【辨析】热值大小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 无关 。
【意义】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热值表】观察热值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一定不同 B.汽油的热值在任何情况下都比柴油大 C.热值大的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2kg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的热值还是3×107J
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 ,保护我们的环境
1.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集中供热; 3.改用气体燃料,普及煤气和天然气; 4.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新能源。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质的热值跟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关 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D.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
![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8a93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a.png)
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一、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表明,在恒温条件下,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安培(A)表示。
电压是电势差,也就是电荷在电路中的高低压差,用伏特(V)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 = V / R。
三、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用欧姆(Ω)表示。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 = V / R。
这意味着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四、电阻的影响电阻的大小对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重要影响。
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电压也随之减小。
而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加,电压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电阻对电流的流动产生了阻碍作用。
五、电路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在电路中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的大小。
这对于电路的设计和故障排除非常重要。
六、电路中的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包括一个电源和一个电阻。
如果我们知道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值,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的大小。
假设电源的电压为12伏特,电阻的值为4欧姆,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为12伏特除以4欧姆,即3安培。
七、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这对于电路的设计和故障排除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欧姆定律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c824ea964bcf84b8d57b7d.png)
二、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 1.由U=E-Ir I U :I U ▪ 2.两种特殊情况 ▪ (1).断路 I=0,U=E ▪ (2).短路 R=0 U=0 I=E/r ▪ 注意:短路电流很大,绝对不允许将电源两
端用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
三、几种典型问题
▪ 1.电路动态变化问题 ▪ 2.纯电阻电路计算 ▪ 3.非纯电阻电路计算
的电动势E= V,电池的内电阻r= 。 1996年,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合作研制的太阳能汽车,是以太阳能电池将所接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而提供给电动机来驱动
的,设车上太阳能电池接受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S=8m2,太阳光照射时能向外提供U=120V的电压,并对车上电动机提供I=10A的电流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R=4Ω.
电阻为R=4Ω.
Ω (1)该太阳能内阻r=1 ,则该
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是多大? (2)该太阳能电池的输电效率是 多少? (3)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8、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 用久了以后,灯泡发红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 池没电了”,有人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 节新电池和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某同学为了检验 此人的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了下面实验: (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分别测量新 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将测量结果描绘如图 乙所示的U-I图像,由图线可知,先电池电动势E1= V,内阻r1 ;旧电池电动势E2= V,内阻 R2= 。
V,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W。
5、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 V为理想电压 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时,电压表读 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时, 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be32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b.png)
02
CHAPTER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
电阻的定义
总结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属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电路中,电阻的阻值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为欧 姆(Ω)。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和 导线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
步骤2
设定电阻值。根据实验需求设定电阻箱的电阻值。
步骤3
测量电压、电流。开启电源,分别测量并记录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步骤4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的数据,分析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目录
CONTENTS
• 欧姆定律的公式 •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 • 欧姆定律的应用 • 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 • 欧姆定律的推广与拓展
01
CHAPTER
欧姆定律的公式
定义
01
欧姆定律定义:在电路中,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02
公式表达:I=U/R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 frac{U}{R}$。 如果数据符合公式,则说明欧姆定律是正确的;如果数据不符合公式,则说明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 差或错误,需要重新进行实验。
05
CHAPTER
欧姆定律的推广与拓展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是指在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位差成正比, 与全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定律是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 推广,适用于任何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的运用
![欧姆定律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d9b4ca5fbfc77da269b140.png)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 都大 。 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的导体的 长度 。 R串= 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 各串联电阻之和)。 n个相等的电阻R串联,总电阻R串=nR 。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 都小 。 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 横截面积 。 1 1 1 + = R1 R2 R并 (并联电路总电阻 的 倒数 等于各并联电阻的 倒数之和 )。 R 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R并= n 。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 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 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U=220V, I=0.18A 解:__________________
V A
U I R 得 根据 _______
U 220V R= I = 0.18A =1222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甲、乙分别接入电压比是2∶1的电路 中,已知它们的电阻比是2∶3,则通过它们的 电流比是 ( D ) A.1∶1 B.2∶1 C.4∶3 D.3∶1 解:据题意 U甲∶U乙= 2∶1 ;R甲∶R乙= 2∶3 根据
U I= R
解得: I甲∶I乙= 3∶1 注意:甲和乙电压与电阻的对应关系不要出 现错误。
1222Ω 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3 已知电压、电流,求电阻
有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2V,通过它的电流是 30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解: U =12 V ;I =300mA=0.3A U I 根据 R 得 RU I = 12 V /0.3A = 40 Ω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8cc29b71fe910ef12df8fb.png)
1、已知: 2、求: 3、解: 4、答:
电压规律:U= U1= U2
U 1 I1
U2 I2
L U
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
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 数为0.5A,已知灯L的电阻为20Ω。则
R
A V S
考点分析:
电阻R的阻值为多大?灯L两端的电压
为多少伏?电源的电压为多大?
❶:欧姆定律的应用 ❷: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规律 解题过程: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U I R
串联电路电流、电
I总
U1 I1
U 2 I2 I总 U 2 I2
U
电流规律: I总= I1= I2
U
电流规律: I总= I1+ I2
电压规律:U= U1+ U2
1、已知: 2、求: 3、解: 4、答
U 1 I1
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
后,电阻R两端电压为3V,流过电阻 的电流为为0.5A,灯L的电阻为10Ω。
I总
U2 I2
则电源电压为多大?流过灯L的电流为
多少安?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大?
U
考点分析:
❶:欧姆定律的应用 ❷: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规律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的应用》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欧姆定律的应用》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f5480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36.png)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
Rx=
U I
2.电路图:
UV
IvA I
Rx Ux Ix
Rp
1)外接电流表
测量值偏小; 测量小电阻。
U V
IA
Rx Ux UA
Rp
2)内接电流表
测量值偏大; 测量大电阻。
二、伏阻法测电阻
1.定义: 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量 未
知电阻的方法,称为伏阻法。
V
Rx
R0
3. 等效法测电阻
2. 安阻法测电阻
V
R S1
Rx S2
R0 I0 A Rx Ix A
RR′ S1
A
Rx S2
课堂练习
在图中的四个电路中,已知R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值,能根据已 知条件和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求出电阻Rx值的是( )
Rx R
V S
R
Rx
A S
R A
Rx
S
R Rx
VS
A
B
C
D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U-U0 U0
R0
三、安阻法测电阻
1.定义: 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 未
知电阻的方法,称为安阻法。
2.原理: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都相等。
3.电路图:
4.表达式:
因为Rx和R0并联,则
IxRx =I0 R0
Rx=
I0 Ix
R0
R0 I0 A Rx Ix A
三、安阻法测电阻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576a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f.png)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欧姆定律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公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2.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 实验方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控制电阻不变。
例如,选择一个定值电阻R,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I。
多次改变电压值,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分析数据发现: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控制电压不变。
例如,先连接一个定值电阻R_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用电流表测量电流I_1;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_2、R_3等,每次更换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为U,分别记录对应的电流I_2、I_3等。
分析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 欧姆定律的理解- 同体性:I、U、R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例如,不能用一个导体的电压和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来计算通过第三个导体的电流。
- 同时性:I、U、R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因为导体的电阻可能会随温度等因素变化,如果不是同一时刻测量的值,就不能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1. 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算电流:已知电压U和电阻R,根据I=(U)/(R)计算电流。
例如,一个电阻R = 10Ω,两端电压U = 20V,则通过电阻的电流I=(U)/(R)=(20V)/(10Ω)=2A。
- 计算电压:已知电流I和电阻R,根据U = IR计算电压。
例如,一个电阻R = 5Ω,通过的电流I = 3A,则电阻两端的电压U=IR = 3A×5Ω=15V。
- 计算电阻:已知电流I和电压U,根据R=(U)/(I)计算电阻。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0b99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6 V;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2 V。则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B.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通过R1的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为2∶1
(1)电源电压。
解析:(1)当开关 S 闭合,S1 断开时,电路为 R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 I= 可
得电源电压 U=I1R1=0.4 A×15 Ω=6 V。
答案:(1)6 V
(2)为保证电路安全,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
解析:(2)当开关 S、S1 均闭合时,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C
)
A.在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 I=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电流表量程为 0~0.6 A,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I 最大=0.6 A;
因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
的电阻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干路电流也最小, 最小 = =
则电流表的最小示数 I 最小=I1+ 最小 =0.12 A+0.4 A=0.52 A,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7a88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a.png)
• 公式:I = U / R
•
I —A—这段导体的电流。
•
U—V-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
R—这段导体的电阻
• 注意事项:
• 定律中I、U、R注意同时性和同体性。
• 公式变形的含意:U=IR表示一段导体的两端电压等 于I与R的积。R=U\I表示一段导体的电阻是定值,
等于U与I的比值,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
即0.2A / I2 = 10Ω / 20Ω
I2 = 4A
I = I1+I2 = 0.2A + 0.4A = 0.6A
典型练习:
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 = R2 = R3 = 20Ω ,当S1、 S2都断开,电 流表示数是0.3A,求: 1)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V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电阻上的电压(电流、保护)。
2处、于连右接实端物时。,开关应是 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的滑片应
阻值最大处
串联电路
电
I1
I2
路 I R1
R2
图
S
电流的 特点
电压的 特点
I = I1= I2 U = U1 + U2
电阻的 特点
R = R1+ R2
电压(流) U1/R1=U2/R2 分 配 or U1/U2=R1/R2
R1
A
R2
U = 6V
图2
R1
A
R2
U = 6V
图2
解析:从图可知,S断开时,电路中的
电阻只是R1, 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6V, 流过R1的电流I1=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1=U1 / I1=6V / 2A=3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于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 埃朗根 。
1811年毕业于埃朗根大学并取得哲学博士学 位,
1854年7月6日在慕尼黑逝世。
欧姆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电路定律,
著作:《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为了纪念他在电路理论方面的贡献,电阻单 位命名为欧姆。
二、欧姆定律表达式
求:R
解:根据 I=U/R 得
R=U/I
= 12 V /0.3A
= 40 Ω
答:这个电阻的阻值是 40Ω 。
例 3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 7.2 Ω ,通过的电流为 0.5A 时才
能正常发光,要使其正常发光,应 加多大的电压?
已知:R = 7.2 Ω ; I = 0.5 A
求:U
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 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 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 体的材料、长度、横截 面积,有的还与温度有 关。
四、小结。
五、作业: P 29 1、2、3 题。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时间如此猝不及防, 生命如此仓促,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勇敢,以不张扬的姿态,将自己活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才是最大的成功。试问,你有多久没有靠在门槛上看月亮了,你有多久 没有在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乘凉了,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心生感动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了?与命运的较量中,我们被迫前行,却忘记了来时的方
解:根据 I = U / R 得
U=IR
= 7.2Ω ×0.5A
=3.6V
答:应加3.6V电压.
欧姆定律的变形式:
R=U/I U=IR
对 R = U / I 它表示的是电阻在
数值上 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 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那么,对 R = U / I 能否说明导体的 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 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求:I = ?
解:根据I=U/R 得 I =220V / 880×103 Ω = 0.25 ×10-3A
= 0.25 m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是0.25 mA。
例 2 :有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12V,通过它的电流是300mA, 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已知:U =12 V ;I =300mA=0.3A
I=U/R
公式中的单位:U 伏(V)、 R 欧(Ω )、I 安(A)
三、欧姆定律计算
例 1 、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
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 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 ,氖 管的电阻 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 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已知:U = 220 V R=880KΩ = 880×103 Ω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1、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 2、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及欧姆的生平介绍: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