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复习资料(全)
育种学期末复习
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
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形成原因
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历史文化悠久
第四节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一、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
1、征集
2、考察
3、引种
二、种质资源的保存
1、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
2、种植保存
3、种子保存
短期库、中期库、长》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种质资源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种质资源(或称基因资源、遗传资源):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亦即对园林植物品种改良和栽培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和。
二、种质资源的范围
三、种质资源研究的单位
群体个体性状细胞基因
(二)远缘杂交的分类
精卵结合型:
非精卵结合型:
二、远缘杂交的作用和意义
(一)远缘杂交的作用
(二)远缘杂交的意义
三、远缘杂交的特点
(一)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二)远缘杂种的不育性
(三)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广泛性
(四)远缘杂种的杂种优势
四、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及其原因:
1花粉在异种植物的柱头上不能发芽;
第五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
一、种质资源的研究
分类学性状的研究
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观赏特性的研究
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
抗逆性
适应性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研究
二、种质资源的评价
第六节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
1直接利用
2间接利用
3潜在利用
第四章引种驯化
第一节引种驯化的概念与意义
《植物育种学》第二章种质资源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二章种质资源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1.种质资源:2.作物起源中心:3.原生起源中心:4.次生起源中心:5.初级基因库:二、选择(20)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什么是育种成败最为关键的一步?()A.育种的技术B.原材料的选择C.育种的目的D.育种的时间2.下面不属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重点的是()A.广泛收集B.妥善保存C.运输管理D.深入研究3.下列不属于哈伦对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发展的是()A. 土生型B. 半土生型C. 单一中心D. 多中心4.下列不是种质资源的类型的是()A.一级基因库B.二级基因库C.三基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5.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A.大麦、小麦的变种类型及其多样B.陆地棉、玉米、甘薯、番茄C.木薯、花生和凤梨D.花生、可可、橡胶树6.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收集和保存B.创新和利用C.鉴定D.回收7.地方品种的特点()A.具有对当地生态条件高度适应性B.具有较好的丰产性C.具有栽培作物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D.不良性状遗传率高,多于杂草共生8.主栽品种具有的特点()A. 具有对当地生态条件高度适应性B.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C. 具有栽培作物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D. 不良性状遗传率高,多于杂草共生9.野生种质资源的用途()A.可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转移进入作物B.培育新品种或进行有关进化论研究C.优良基因的供体D.作为育种的基本材料10.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主要方法不包括()A.分子标记法B.基因工程C.生物信息学分析D.化学分析11.中期库保存环境是什么()A.布袋B.密封玻璃瓶C.密封(真空)D.棕色玻璃瓶12.长期库保存的温度为()A.20℃B.4℃C.-10℃D.-50℃13.初级基因库和次级基因库最大的区别是()A.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基因间能否转移C.亲缘关系的远近D.杂种结果不明14.种质资源的研究不包括()A.基因组学B.分子标记C.聚类分析D.化学分析15.智利中心()A.木薯、花生和凤梨B.花生、可可、橡胶树C.普通小麦D.陆地棉、玉米、甘薯和番茄16.不是次生起源中心标志的是()A.无野生祖先B.有新的特有类型C.有大量的变异D.有大量的显性基因17.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具有的特点为()A.具有某些特点而不能成为品种,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
第2章 种质资源资料
❖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
❖ 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 ❖ 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教授—植物学 家
现代月季的分类:
❖ 现代月季是指1867年自世界上第一个 杂种茶香月季培育出来后所培育出来的品种。 目前,全世界现代月季品种已超过2万个, 而且数目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指栽培植物的
种质资源为
种和品种多样 性的集中地区。
野生植物的种、 变种多样性的
集中地区。
何如此丰富、 多样?
表1 我国园林植物占世界总数
❖ 四:保护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目前,世界或我国种质资源面临的困难: 1. 主栽品种的基因型单一化使品种对不良环
境的抗性适应性消弱。 2. 无意识的抛弃资源。 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一些野生种濒临灭绝。
❖ 分类如下:杂交香水月季;丰花月季 ; 壮花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灌木月季; 小姐妹型月季。
2.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 ❖ 种质:遗传物质,又叫遗传质。 ❖ 种质资源:指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
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并能表达的 遗传物质的总称。又称携带遗传物质的载体、 基因资源。
考察。 ❖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收集保存蔬菜种质资源,截
❖ 至2005年,我国已保存蔬菜种质近4万余份, 居全球第四位。其中,国外引进1万余份。
❖ 二:我国种质资源的收集概况
❖ 2005年3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投资1.48亿元建设。
❖ 目前已收集8444种,74641份(株),其中 中国特有植物种占1339种2826份,珍稀濒危 植物73种190份,英国的204份,来自19个 国家的586份种子。
种质资源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种质:2、种质资源:3、可持续发展:4、野生植物资源:5、植物演化:6、植物引种(plants introduction )7、种植资源考察8 、种质资源搜集:9、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10、种子寿命:11、种子活力12、物候期:13、等候线图:14、植物种质资源的主权:15 核心种质:16、聚盐性植物:17、泌盐性植物18、逆境:19、植物初生起源中心:19、病情指数:20、血清学反应:21、生态型演化:判断正误1、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分两大类,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
2、达尔文遗传变异学说的核心是:动植物在生存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变异,这种获得性变异能够遗传,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使植物得到生存及被人们利用。
3、影响种子寿命的贮藏条件主要是水分和温度,所以在种质保存时温度越低越好。
4、《粮食和农业植物种质资源国际条约》(ITPGR)中着重强调了农民权利,在ITPGR新的解释中,农民权利包括传统知识保护权、平等分享利益权和决策参与权。
5、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我国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可以转让的。
6、UPOV 公约旨在确认各成员国保护植物新品种育种者的权利,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符合一定的标准)有排他的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交纳一定的费用。
7、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Sovereignty rights)是指各国基于国家主权在其领土(领土、领海、领空以及沿海国家的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内,享有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养护等权利。
8、我国现行的《专利法》将科学发现、动物和植物品种排除在可授予专利的范围外,而动物和植物品种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按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9、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其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也各有差异,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引种,其耐寒性、适应性程度: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宿根草本。
10、植物检疫的对象包括害虫、杂草等有害物质。
种质资源学试题及答案
种质资源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种质资源是指:A. 植物的遗传物质B. 动物的遗传物质C. 植物和动物的遗传物质D.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 增加农民的收入D. 维护生态平衡答案:C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不包括:A. 低温保存B. 干燥保存C. 化学保存D. 组织培养保存答案:C4. 种质资源的鉴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形态特征鉴定B. 生理特性鉴定C. 遗传特性鉴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A. 杂交育种B. 基因编辑C. 传统选育D. 人工授粉答案:D6. 种质资源库的主要功能是:A. 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B. 提供种质资源信息C. 促进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换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流通常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互惠互利B. 平等交换C. 单向转移D. 保护知识产权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种质资源评价的内容?A. 适应性评价B. 产量评价C. 抗病性评价D. 颜色评价答案:D9. 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随机收集B. 有计划、有目的的收集C. 只收集稀有种质D. 只收集高产种质答案:B10. 种质资源的基因库通常指的是:A. DNA库B. 种子库C. 细胞库D. 组织库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种质资源的保护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原地保护、异地保护、法律保护12.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需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技术创新、制度创新13. 种质资源的鉴定包括________鉴定和________鉴定两个方面。
答案:形态、遗传14. 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种质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
种质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之为生物资源的核心。
种质资源既包括野生的天然生物资源,也包括人工繁育培育的农作物、果树、蔬菜及树种等。
种质资源的定义有多种,广义上种质资源泛指与生物体有关的一切遗传物质,狭义上指能用于植物育种和植物遗传改良的全部生物遗传物质。
二、种质资源的分类与特点1. 分类(1)按来源不同,种质资源可分为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品种种质资源、地理种质资源等。
(2)按形态和功能不同,种质资源可分为种子、嫩枝、幼苗、花药、花粉、受精卵、幼胚、胚乳、根、茎、叶、果实等。
2. 特点(1)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涵盖了各种生物的遗传成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适应性广泛:不同的种质资源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态可塑性。
(3)耐性抗病:一些野生种质资源中富含耐病性、耐逆性等重要的抗性基因。
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保护和管理好种质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建立健全的种质资源库:建立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种质资源库,对各种生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鉴定。
2. 加强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
3. 建立生物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生物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推动生物资源现状调查:加强对各类生物资源现状的调查工作,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种质资源的利用种质资源的利用是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潜在优势,促进农业生产、改良品种、改良品质的必然要求。
种质资源的利用涉及到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微生物遗传资源以及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资源等。
生物资源的利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新品种选育:利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育具有抗逆性、高产性和抗病性的新品种。
种质资源复习资料(全)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观赏植物、观赏植物种质的概念,及观赏植物7个气候型的花卉特点和代表种。
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总称。
观赏植物种质: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观赏植物的遗传物质的总称,包括具有各种遗传差异的野生种、半野生种和人工栽培类型。
气候型花卉分布特点代表花卉种属热带气候型不耐寒一年生花卉,热带花木类鸡冠花、凤仙花、紫茉莉、长春花、大岩桐、凤梨科、竹芋科、热带兰等墨西哥气候型(热带高原气候型)春植球根花卉大丽花、晚香玉、球根秋海棠、百日草、万寿菊等沙漠气候型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芦荟、十二卷、仙人掌、伽蓝菜、龙舌兰等大陆东岸气候型(中国气候型)温暖型部分喜温球根花卉不耐寒的木本、宿根花卉百合、石蒜、唐菖蒲、马蹄莲等山茶、美女樱、非洲菊等冷凉型较耐寒的宿根花卉菊、芍药、铁线莲、鸢尾等大陆西岸气候型(欧洲气候型)耐寒性一二生草本部分宿根花卉三色堇、雏菊、勿忘草、紫罗兰、毛地黄、丝石竹、剪秋罗等地中海气候型秋植球根花卉风信子、郁金香、仙客来、水仙、小苍兰、君子兰、羽扇豆等寒带气候型耐寒性花卉及高山花卉龙胆、雪莲、点地梅、绿绒蒿等2、掌握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其研究意义。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研究其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起源与演化、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方法、种质搜集与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1)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监测(2)观赏植物资源搜集与保存(3)观赏植物资源引种与驯化(4)观赏植物资源鉴定与评价(5)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6)观赏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1)观赏植物资源是生物多样(2)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生态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和意义。
3、掌握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
范围:包括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玉林和北海、云南西双版纳、闽南沿海地区、台湾南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流域的墨脱及察隅谷地。
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3、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4、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5、外地种质资源: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各种新类型、各种突变体或中间材料。
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断)。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金粟兰)和(腊梅)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 354 )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就地种植保存)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金花茶)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作物种质资源学复习题
作物种质资源学(期末复习题)1.简述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的取样策略。
(1)作物野生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要以“居群”为单位采集;(2)居群内有亚居群分化的,每个亚居群都要取样,亚居群内随机取样;(3)取样原则:在不影响该居群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尽量多取样。
但不同作物野生种取样居群数和单株数都有差别;(4)野生资源的居群取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不能机械照搬理论,目的是能把该居群携带的各类基因都能包含在内。
2.简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意义。
种质资源面临的问题:(1)遗传多样性丧失严重(老旧品种为新品种所取代,环境恶化,极端环境条件的危害,古老农家种正在丧失(生境的改变),城市、交通及水库等建设)(2)遗传一致性的危险(遗传基础单一造成的病害大爆发)(3)保存资源已发挥重要作用(拯救农业生产,促进了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培育未来新兴品种的物质宝库)①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②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③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④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3.简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主要途径及其原理。
原生境保存是指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繁殖保存,如自然保护区等。
非原生境保存指种质资保存于原生长地以外的地方,主要有:种质库保存,主要有长期库,中期库,备份库等田间保存:主要为种质圃保存离体保存:主要有试管苗种质库,超低温保存等4.种质库的种子贮藏与一般农业上的良种贮藏有何不同?种质库的种子贮藏:1)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包括生活力检测,破除种子休眠,种子干燥,种子的密闭包装技术。
2)种子贮藏过程中安全保存技术包括生活力、活力检测,种子寿命预测及种子衰老预警,遗传完整性检测,繁殖更新技术。
3)种子保存质量标准与管理技术。
农业良种贮藏:1)真空贮藏。
把种子放在真空、密闭、低温的环境下。
2)干燥器贮藏,把种子放在纸袋或布袋中,装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容器内,然后加盖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只限于少量良种保存。
种质资源试题答案
种质资源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种质资源的定义是指什么?A. 生物遗传材料B. 植物遗传材料C. 动物遗传材料D. 微生物遗传材料答案:A2. 下列哪个机构是负责全球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国际组织?A.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B. 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CGIAR)C. 国际植物保护联盟(IPPC)D. 国际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GRPI)答案:B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低温冷藏B. 干燥保存C. 土壤埋藏D. 液氮保存答案:C4. 种质资源的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遗传多样性B. 生态适应性C. 经济价值D. 所有以上方面答案:D二、填空题1. 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__________、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粮食安全2. 植物种质资源的分类通常包括野生种、__________、改良种和特殊遗传材料。
答案:地方品种3. 在种质资源的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遗传漂变和__________现象的发生。
答案:遗传污染4.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__________和管理办法。
答案:法律法规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种质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种质资源是农业遗传改良的基础,通过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
同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描述种质资源评价的一般流程。
答:种质资源评价通常包括收集和整理种质资源、进行初步的农艺性状评价、分子标记分析、抗病性和抗逆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评价活动,可以筛选出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为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
3. 阐述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答:种质资源保护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措施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实施就地和迁地保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开展种质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整理版-改动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 1. 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 良种:常说的良种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
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
3. 种质资源:即携带种质的材料或载体的总称。
即携带种质的材料或载体的总称。
4. 引种: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
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
5. 无性系: 指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植物利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的群体。
指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植物利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的群体。
6. 无性系品种: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的一类品种。
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的一类品种。
7. 自交系品种: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的可用于生产的群体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的可用于生产的群体8. 杂交种品种: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9. 遗传力:广义—基因型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狭义—基因型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基因型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10.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1. 异花授粉植物: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构成的一个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又在主要经济性状相对一致而保持遗传平衡的异质群体。
传平衡的异质群体。
12. 有性杂交育种:经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过程经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过程13. 组合育种: 又叫常规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在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05883园林育种学》0910复习资料(黄)
《园林育种学》(5883园林本科)09年10月复习资料第1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
2。
保护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意义?答:①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②是不断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③为适应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发掘更多的种质资源.3.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特点:①物种丰富②分布集中③特点突出;形成原因:①地形复杂②气候多样③历史文化悠久.金粟兰、腊梅、泡桐为我国独有植物。
4.种质资源根据其来源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各自特点如下:①本地品种资源是育种工作最基本的基因资源,对当地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取材方便;②外地种质资源是由国内外其他地区引入的品种或类型,反映了各自原产地区的自然和栽培特点,在育种工作中是改良本地品种的重要材料;③野生种质资源是指野生的花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性基因,但经济性差;④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指经人工杂交和诱变产生的变异类型,有些可能不符合花卉生产需要,但往往具有某些特殊性状的基因,可做进一步育种的种质资源。
5。
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①根据收集的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收集的对象,,包括类别和数量。
在普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步骤、针对性的进行;②收集范围由近及远,首先考虑珍稀濒危种的收集;③种苗的收集应遵照种苗调拨的规定,注意检疫,登记、核对。
6.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植株种植保存法、组织培养保存法和种子贮藏保存法3种。
①就地保存法——选择基因最丰富的地段,利用原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尽一切力量保持种质资源处在最佳状态.稀有种、濒危种,尤其木本植物的保存多用此法,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
就地保存的特点?优点是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费用较低,缺点是易受自然灾害。
②异地种植保存法——即在异地建立种质保存基地.可分级分类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国家级、省级以综合种质资源保存为主,地方以专类种质资源保存为主。
03--第 三 章(96) 种质资源
容易。多是同一种内的材料。
2、次级基因库:此类资源间的基因转移是可能的,但存在
一定的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必须借助特殊的 育种手段才能实现基因转移。多指种间材料或近缘野生种、
近缘属植物。
3、三级基因库:亲缘关系更远的类型,彼此间杂交不实,
物,包括马铃薯的特有栽培种,烟草、马铃薯、海岛棉。
8a、智利中心:花生、木薯、凤梨等。
8b、巴西-巴拉圭中心:花生、可可、橡胶树等。
瓦维洛夫八个中心概况
◆瓦维洛夫认为,这8个中心在古代由于山岳、沙漠 或海洋的阻隔,其农业都是独立发展的。所有农
具、耕畜、栽培方法都不同。
◆每个中心都有丰富而有价值的植物和多样性的变 异,是植物育种者探寻新基因的宝库。
◆从欧美国家引进的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奥罗 等,曾直接在我国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较好的苹果品种:红星、国光、青香蕉、红玉、 印度青、红富士、新红星等都是从国外引进并直接利用的 优良品种。
② 作为选择育种的基本材料
外地品种引入后,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品种 的遗传性可能发生变异,因此,可作为选择育种工作 的优良材料。 Eg: 棉花育种中 ,
4、西亚中心:土耳其、伊朗的西北部、外高加索、土库曼
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苜蓿、无花果、石榴、黑麦、葡萄等。
5、地中海中心: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和北非地区。
甜菜、粒用豆类、洋葱、大蒜等。 6、埃塞俄比亚中心: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和厄立特里亚山区。 小麦、大麦的变种、亚麻(磨面用)、豌豆等。
7、南美和中美中心:墨西哥南部、安的列斯群岛 玉米、甘薯、陆地棉、番茄等。 8、南美(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中心:有多种块茎作
种质资源试题及答案
种质资源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种质资源是指()。
A. 植物的遗传物质B. 动物的遗传物质C. 植物和动物的遗传物质D. 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材料答案:D2. 种质资源的保护主要通过()实现。
A. 收集和保存B. 研究和利用C. 繁殖和改良D. 杂交和育种答案:A3. 种质资源库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遗传材料B. 进行科学研究C. 保存遗传材料D. 进行品种改良答案:C4. 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是指()。
A. 在原产地以外的地点保存种质资源B. 在原产地保存种质资源C. 在实验室内保存种质资源D. 在温室中保存种质资源答案:A5. 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主要目的是()。
A. 确定种质资源的分类地位B. 了解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C. 评估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D. 确定种质资源的保护级别答案:B6. 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
A. 农业生产B. 工业生产C. 科学研究D. 环境保护答案:A7. 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
A. 随机性B. 代表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答案:B8. 种质资源的繁殖技术包括()。
A. 种子繁殖B. 无性繁殖C. 组织培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不包括()。
A. 就地保护B. 迁地保护C. 离体保存D. 灭绝保护答案:D10. 种质资源的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
A. 资源共享B. 技术交流C. 人员培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种质资源的分类包括()。
A. 植物种质资源B. 动物种质资源C. 微生物种质资源D. 遗传材料答案:ABC2. 种质资源保护的方法包括()。
A. 就地保护B. 异地保存C. 离体保存D. 基因库保存答案:ABCD3. 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形态特征B. 生物学特性C. 生理生化特性D. 遗传特性答案:ABCD4. 种质资源的利用领域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掌握观赏植物、观赏植物种质的概念,及观赏植物7个气候型的花卉特点和代表种。
2、观赏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总称。
观赏植物种质: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有效表达的观赏植物的遗传物质的总3、掌握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其研究意义。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以观赏植物为主要对象,研究其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起源与演化、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方法、种质搜集与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1)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监测(2)观赏植物资源搜集与保存(3)观赏植物资源引种与驯化(4)观赏植物资源鉴定与评价(5)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6)观赏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1)观赏植物资源是生物多样(2)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3)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生态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和意义。
4、掌握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
范围:包括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玉林和北海、云南西双版纳、闽南沿海地区、台湾南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流域的墨脱及察隅谷地。
其中以西双版纳、海南、台湾的热带地区面积较大,最具有代表性。
5、了解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形成:1)17世纪起,英法俄美纷纷来华搜集野生花卉,几乎踏遍整个中国;2)英国亨利威尔(EH. Wilson ):《中国—园林之母》;3)许多著名植物园都辟有专门的中国植物部分:爱丁堡皇家植物具原产中国的活植物1500多种;邱园(有近一半墙园植物来自中国,其槭树园有近50种槭树来自中国)发展:1)20世纪以来,有关观赏植物的书籍难以计数;2)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制定园艺法规,出版花卉书籍;3)美国:花卉栽培技术专著《保尔红皮书》(Ball Red Book);4)我国:《中国珍稀野生花卉》;《中国梅花品种图志》(陈俊愉,1990)、《中国梅花》、《中国菊花》、《中国兰花》、《中国杜鹃花》、《云南山茶花》、《中国花经》、《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
国外研究现状:(一)重视植物资源的研究工作设置研究机构,颁布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法规或条例,出版世界性野生植物研究刊物。
如:美国国家种质资源体系;西欧“欧洲作物遗传资源保存与交换共同体”;印度植物种质资源中心机构:国家植物遗传资源局。
(二)重视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美国:1991年,国家野生花卉研究中心;几乎一半以上的州利用野生花卉美化环境。
英国:邱园植物基因库(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英国研究保护野花协会(1987年)我国研究现状:(一)观赏植物的资源调查(1)区域型资源调查与收集(2)专类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二)观赏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亚高山观赏植物资源引种繁育基地深圳仙湖植物园:国际苏铁迁地保存中心(三)观赏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四)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直接利用较高观赏价值、适应性较强、资源蕴藏量较多的野生花卉,如红花檵木(原产湖南) 。
(2)杂交育种可提高商品花卉的品质,如菊花(3)森林游憩与生态旅游与良好的植被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用于旅游产业的整体开发。
(4)其它应用除了可用于观赏,还可药用、食用、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蜜源、饲料、固沙、杀虫。
5、了解特有植物的形成机制、研究意义。
形成机制:1)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外部因素---地貌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海洋岛屿隔离等内部因素----自然杂交、自身遗传变异等研究意义:1)研究物种分化、特殊环境中植物的适应性等的良好材料。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特有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
3)特有植物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体现了该地区地质、气候、人文等特点,而且多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因此它是不可多得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6、了解海南特有观赏植物各生活型的生境特点及各生活型的代表种。
7、了解海南特有兰科植物、苦苣苔科植物、冬青属植物、紫金牛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开第二章1.栽培作物起源中心有哪些学说?各有何特点?2.我国的观赏植物资源的分布有哪些特点?云南、四川、新疆(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栽培)蔷薇属云南、四川、西藏杜鹃浙江、江西、四川(野生),浙江、湖南、江西、安徽(栽培中心)(中国为起源和栽培中心)山茶华北和东北耐寒花卉:贴梗海棠、蜡梅、丁香属、冬青属全国大部分地区松科、柏科、杉科、木兰科、杨柳科、樟科、壳斗科水生花卉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之处;武汉(近代荷花品种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荷花全国大部分地区;北京植物园和武汉植物园(收集栽培中心)睡莲仙人掌科及多浆类植物海南岛西南部部分地区仙人掌属、龙舌兰属,及大戟科的光棍树、佛肚树、霸王鞭长江以南景天科3. 观赏植物的遗传学起源途径有哪些?(1)同源多倍体: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所组成的多倍体。
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极端的气候变化或者强的光照辐射有关。
(2)异源多倍体:由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杂交形成的多倍体或远缘杂交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多先进行种间杂交,再进行染色体加倍,形成可育的异源多倍体。
(3)嵌合体4. 观赏植物演化的途径和方向有哪些?(一)野生观赏植物到栽培观赏植物的演化垃圾场野生:人类从野外采集果实、根茎和幼嫩的茎叶时,把种核、根株扔到栖息地附近,被扔弃的种核、根株遇到适宜的温度、水分、土壤和光照便长出新的植株。
属于无意识的人工繁殖现象。
管理野生:人类为方便采集野生食物而清除无用植物,保留某些有用植物。
(二)栽培观赏植物的演化5. 观赏植物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原生中心:系统发育学概念,也叫初生中心是指某栽培植物种或变种的原产地,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次生中心:系统发育学概念,也叫次生基因中心,是指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当到一定范围时,在其边缘地区又会因作物本身的基因突变、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许多变异类型、由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也有4个特点即: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起源中心:栽培学概念,是指品种集中诞生的地方。
分化中心:栽培学概念,第三章观赏植物的分类与命名1. 哪类形态特征对观赏植物的分类非常有用?宏观的形态学特征:根、茎、叶、花、果。
微观的形态学特征:表皮细胞特征、子房形态、花粉形态、染色体特征。
保守性状:形态性状和解剖构造一般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
如花粉、种皮、花序、脉序。
适用于属或属以上的分类阶元。
非保守性状:形态性状和解剖构造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
如叶的大小、形状。
适用于种或种以下水平的分类,观赏植物的分类常用。
2. 什么是观赏植物的二元分类法?特点如何?二元分类法创建人:陈俊愉、周家琪含义:在一个分类系统中使用两个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基本原理:将同一种或同一变种起源的品种,不论是一个种的变种或一个种的染色体加倍所成的多倍体,均列为一个品种系统。
再按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依次分列各级分类标准。
主要特点:(1)品种演化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以品种演化为主。
(2)(2)品种分类的前提性标准是种源组成。
(3)(3)花形、花色常为主要分类标准,叶色、枝姿等常作为分类条件。
随着对观赏植物微观结构研究的逐步深入,辅助分类条件也可逐步增加。
(4)(4)分类中使用的性状大多是便于观察的定性型性状(如花色)和便于测量的定量型性状(如花瓣数)。
梅花的品种分类就是采用典型的二元分类法。
从种源上看,为蔷薇科李属梅亚属的植物。
再按枝条生长姿态将梅花分为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3类,3.依据生活型、观赏特点、生态习性分别可将观赏植物分为几类?4.按观赏植物的生活型分类按观赏特点分类:(1)观花类(2)观叶类如:蕨类、天南星科(3)观茎类如:仙人掌类、竹类(4)观果类如:紫金牛类(5)观姿类如:雪松、龙柏按观赏植物生态习性分类:类型代表植物备注生态因子热量热带观赏植物热带兰、桫椤类、仙人掌类、凤梨类、龙舌兰类亚热带观赏植物榕属、变叶木、红桑温带观赏植物芍药、牡丹、郁金香、石蒜、紫罗兰寒带亚寒带观赏植高山花卉5.什么是品种?观赏植物品种名称的书写规范如何?品种(cultivar):为某一或某些专门目的而选择的,具有一致、稳定和明显区别的性状,而且经采用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性状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些植物的集合体,是栽培植物的主要分类类级。
品种名称的构成和书写规范:(1)栽培植物品种的名称是由它所隶属的属或更低分类单位的正确名称加上品种加词共同构成;(2)品种加词中每一个词的首字母必须大写,品种的地位由一个单引号(‘…’)将品种加词括起来表示,而双引号(“…”)和缩写“cv.”、“var.”不能用于品种名称中表示加词;(3)为了区分种名(属名和种加词)、品种群名称和品种加词,种名按照惯例采用斜体,品种加词则采用正体。
因此,品种加词至少应该与属的名称相伴随。
如:山茶花“香粉红” Camellia japonica cv. Fower Peach(×)银翠秋海棠Begonia‘Silver Jewel’(√)密叶朱蕉Dracaena deremensis‘Virens Compacta’(√)第四章1、掌握物候期的含义及进行物候观测的注意事项物候期:指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生活史中各种标志性形态出现的时间,是自然界周期季节性变化的明显象征。
物候期观察注意事项:(1)观测人员应固定,常年进行此项工作。
(2)物候观测应随看随记,不应凭记忆,事后补记。
(3)各物候期观测项目繁简依试验要求而定,记载方法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且记清每一物候期的起止日期。
(4)观察要细致,注意物候的转换期。
同时注意气候和管理技术等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
(5)选择品种正确、生长健壮、有代表性的植株3-5株进行观测。
如株间差异大,应按类选树进行全株观察。
(6)根据不同树种发育阶段情况调整观测频率,在开花、展叶期每天观测1次,萌动、新梢开始生长、叶变色、果实种子成熟和落叶期应每2d观测1次。
(7)物候观测应连续数年,一般至少连续3年。
(8)观测物候期的同时,要记录气候条件的变化,应该记录观测时的气温、降水、风力、风向、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
3、掌握积温、活动温度、有效积温的概念积温概念: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积值。
活动温度---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长发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更能表征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