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合集下载

DZ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19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目录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 (1)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 (2)5 原始地质编录中的手图与清图 (2)6 代号及编号方法 (3)6.1矿区代号或分队(项目、课题)代号 (3)6.2编号方法 (4)7 原始地质编录的检查验收 (5)7.1提交资料目录(表2) (5)7.2原始编录的检查验收工作 (5)7.3检查验收单位 (5)7.4检查项目及验收标准(表4) (6)8 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 (6)9 地质填图的原始地质编录 (8)9.1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 (8)9.2地质填图时对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 (8)9.3 整理 (8)9.4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9)10 坑探工程的原始地质编录 (9)10.1总体要求 (9)10.2探槽的原始地质编录 (10)10.3探井的原始地质编录 (10)10.4坑道的原始地质编录 (11)I10.5老硐的原始地质编录 (11)11 钻孔的原始地质编录 (12)12 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 (13)12.1采样原始地质编录的要求 (13)12.2 编号 (13)12.3探矿工程中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 (14)13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管理 (14)13.1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保管程序 (14)13.2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修改 (14)13.3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使用 (14)II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地质观测与编录规范

地质观测与编录规范

地质观测与编录规范(一)地质编录基本要求1. 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全面。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2. 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原始地质资料和数据应按规定要求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

3. 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对应、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用字规范。

4. 原始地质编录应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量具、和绘图工具。

量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报告应与原始地质编录一同归档上交。

5. 原始地质编录时,可先作野外手图。

手图上可简化某些要素,用临时代号、简单的注记等代替;待进行室内整理时,再按要求转绘成清图,清图即作为原始资料保存。

(二)钻孔原始地质编录1.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在钻探施工现场通过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2. 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3. 编录人员应根据勘查区设计报告编写“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并在工程施工前交与钻探施工人员。

4. 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核对钻探原始记录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岩矿心≥10cm回次总长(m)等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岩心箱编号和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顺序是否颠倒,岩心是否用清水冲洗等;岩心签上面填写的数据是否齐全、准确,和钻探原始记录班报表上的数据是否一致;岩心采取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并配合施工单位搞好质量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5. 地质编录时,应记录钻探原始记录班报数据,由浅入深,依次将每一个回次编号、起止孔深、进尺、岩心长、残留岩心、采取率等记录在“钻孔原始记录表”的回次进尺及岩矿心栏目内。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第一章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

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

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

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

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

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

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

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原始地质编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DZ T0078-93)A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DZ T0078-93)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实行一施工头(面)一记录本,记录本封面注明采掘头面名称,若一本不能记录完,必须在封面注明第一本、第二本等,记录本次封面必须注明顾桥矿地测科,注明联系电话号码,记录本前5页预留,作为记录测点坐标(拐点、特征点必须标明)、巷道设计情况(设计巷高、巷宽、断面等)及工作面参数、设备安装情况等。

1、记录本必须有编号以及页码,发放登记、回收登记,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2、记录本必须妥善保管并保持整洁,不得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严禁撕页。

3、调查日期:注明年、月、日。

4、调查人:必须写全名。

5、巷道拨门、拐弯、变坡、过断层及其他需要画平面图的,必须画平面示意图(上北下南),并标明测点、巷道名称、坡角及断层控制等相应要素。

6、原始记录画图(平、剖、断面图)必须基本按比例画图,不能随意乱画,内容要全面,标注要规范,图面要清晰明了。

7、距离(退尺):用测点控制,掘进、开拓头XX(测点)→YY.Ym,采煤面用退尺点控制(轨、运顺退尺)。

8、新做的钻场、硐室、地质孔、水泱、测压孔位置压力以及与地质有关的内容等必须及时调查、记录(包括平剖面图)上图。

9、调查内容:按以下要求顺序记录。

(一)采煤面:①工作面位置必须注明轨、运顺退尺点及退尺距离,不能用上下口控制。

②正常情况每10台支架调查一个点(采厚、倾角、丢顶底煤情况),即6#、16#、26#……,遇构造、破顶底、夹矸等异常情况明要加密调查(一般5台支架调查一个点)。

③采高一律采用量活柱方式,采高按活柱+死柱计算(12/24、18/38、21/42型支架死柱分别按1.3、1.9、2.2m计算)。

④厚度损失必须注明,即工作面跟顶、底情况,丢顶、底煤情况。

⑤采煤工作面无论正常与否,必须画剖面图,在剖面中注明跟煤层顶、底或丢顶煤、底煤情况,采高、倾角、破岩及过断层情况等,剖面图内容要全面,图面要清晰明了。

⑥工作面破顶底须注明其厚度,夹矸必须注明其位置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特征层必须注明。

地质编录要点

地质编录要点
8 照相
重要地质现象、采样位置及槽探 全貌应有摄像、照片等音像资料,按照 要求填写音像记录表,照片另附页粘贴 在编录之后(或统一装订到编录之后)。 照片要进行编辑,注明矿区、工程号、 照片标号等。
Zk476孔395 米处石英细脉
31号脉西 侧)反倾现 象
Zk476孔第46项 岩心,325米331米
8 采样
按照采样要求进行二分之一劈心法取样,并采取工程原生晕样品。
9 编录检查
检查编录内容是否齐全、样品标注 位置是否正确、文字与实际情况是否吻 合等。
10 编录修饰及完善
回到室内后,绘制柱状图,进行文字 修饰。待结果返回后填写分析结果及进 行二次编录。
为综合研究提供 素材;避免漏矿
五 钻孔资料整理
2、宽为腰 线宽度,深 记录两壁深 度。
3、“平 均”、 “总方 量”、 “质量” 栏只在最 后一页填 写。
四、钻探原始地质编录程序及注意事项
四、钻探原始地质编录程序及注意事项 基本分为10个步骤:
1检查钻孔施工记录
2整理岩矿心
3 记录回次数据
7 采样
6划样
5地质描 述
4分层及记录
8 照相
9编录检查
5 地质描述
应在仔细观察岩矿心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观察岩矿心中的矿层(矿 化层)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及分层界线等。
a 岩矿石定名 一般以一个分层为单位,名称应能反映出岩矿石的颜色、构造、结 构、矿物成份及矿化等基本特征。定名时,要根据分层中岩矿石种类、 主次及分布特点定名,有以下几种情况: a) 分层岩性基本上只有一种,可单一定名。 b) 分层中出现两种以上岩石呈互层状产出,可复合定名。 c) 分层中出现次要岩石夹层,复合定名。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的记录格式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专门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的观测结果。

这些观测结果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

因此,要分外爱惜野外记录簿,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的格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应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楚,方便自己和他人阅读。

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

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的字迹或线条不容易散开,从而便于及时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的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的则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

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

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部分,每部分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内容。

野簿的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开展,记录下路线上每个观察点上的观测内容。

每条路线的开始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楚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

每个观察点要填写和描述的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所有的观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用“TS”或“No.”等为前缀的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观察点位置可以根据地质图或附近标志明显的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

例如,图6-7-1的TS02号点的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公路拐弯处”。

每个观察点的位置和编号都需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观察点的布置一般选择重要的地质界线,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接触界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

观察点上,要尽可能地详细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的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状和规模等多方面。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一、背景介绍固体矿产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矿产资源,国家自1992年开始实施《固体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颁布实施《固体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与管理条例》。

其中,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是固体矿产资源规划的基础工作之一。

二、编录目的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对探明的固体矿床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记录,形成一份全面、准确、可靠、科学的档案资料。

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为固体矿产资源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已知的固体矿床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可以得到这些床位在地质特征、储量分布等方面的详尽数据,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 为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已知固体矿床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到这些床位的矿物组成、矿体结构、成因类型等信息,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 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固体矿产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编录工作可以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4. 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地质、地球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

这些数据可以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编录内容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背景包括区域地质背景、构造背景等信息。

2. 矿床基本情况包括矿床名称、类型、规模等信息。

3. 矿床特征包括岩性特征、脉型特征、石英脉特征等信息。

4. 矿物组成包括主要和次要矿物组成及含量分布等信息。

5. 矿体结构包括主要和次要脉型、矿体形态、矿体分布等信息。

6. 成因类型包括成因类型、成因机制等信息。

7. 矿床储量包括矿床总储量、可采储量等信息。

8. 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对矿产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内容。

四、编录规程为了保证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编录规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1. 编录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要求对从事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出了资质要求,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原始编录规范

原始编录规范

岩金矿山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及工作细则一、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重要性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的重要途径,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山综合资料的整理,矿山资源量的计算,矿山能否按计划连续供矿,企业能否健康发展。

二、原始地质编录主要内容1、素描图:用简易的皮尺、罗盘、钢卷尺等工具,测绘坑道及采场内以矿体为中心的各种地质现象,并将其按一定比例绘制到坐标纸上。

2、文字描述:在素描图的下方用规定的格式叙述岩矿石地质特征及各种地质现象。

3.、布置样线:样线布置要尽量垂直矿体走向。

沿脉巷道在顶部布样,视矿体暴露情况,可在一壁布样。

穿脉巷道在一壁腰部布样。

样线长度一般为1米,低于1米厚的矿脉可按实际矿脉厚度布置样线。

根据矿体上下盘蚀变强弱应在矿体上下盘各布0.3—1米长的样线。

4、实物标本:根据实际需要,可采集有代表性矿石、蚀变岩及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

5、在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以及各种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能与素描图互相取长补短。

三、坑道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1、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坑道工程布置情况及各生产工作面工作情况。

进入长时间没有生产的工作面,要严防缺氧或炮烟中毒。

2)、检查坑道内测量点是否齐全,若有毁坏,应及时补设测量点。

3)、编录工具要准备齐全。

所需工具如下: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测绳(皮尺)、钢卷尺、计算器、数码相机、三角板、量角器、文件夹、坑道平面图、坐标纸(35*25cm)、铅笔(2H)、小刀、橡皮、文具盒、红油漆、照明灯具、样品袋、样品签、标本签等。

2、编录格式1)、编录纸采用35*25cm坐标纸。

2)、相邻两个测点为一个编录段,每张编录纸只编一个编录段。

3)、比例尺采用1:100。

4)、坐标纸上方明确标明所编录地段准确位置,标清起始点和终止点测点编号及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5)、编录纸下方要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对围岩、矿体及构造地质特征进行简单叙述。

地质编录规程6.28(2)

地质编录规程6.28(2)
3.5.2.2 含矿层及矿(化)体的分层 对不同的含矿层,不同的矿体、矿化类型、含矿岩石、矿石工业品级及蚀变类型都应进行划分。分层之后,还要对矿(化)体部分按取样长度规定及矿体内部结构划出采样位置。 在分层确认的基础上,在现场用油漆标注各种岩、矿体分界线及断层、裂隙界线,并加注矿区统一拟定的代号,使其醒目,便于投影作图和记录。 3.5.2.3 无矿化岩层的分层 要求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变化特征进行分层。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将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具明显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岩性层或岩相带等。对于重要的构造界面,如断层的位置、性质、断层面(带)特征等也应进行划分、描述。 在具体编录中无论是文字记录或是作图,都要求对图上宽度大于1mm,长度大于3mm的不同岩性层进行划分。
3.5 观察、分层与布样 3.5.1 地质观察: 编录人员都应该认真参加地质观察。对地质现象的观察研究要认真、细致、全面、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大小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 地质观察应运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理论,观察岩石中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及其变化,确定岩石名称;观察岩石的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及含量、蚀变程度、蚀变分带等以及与矿化的关系;观察矿(化)体厚度、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目测含量)等;观察断裂、裂隙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特征及宽度、断层性质、切割矿体程度等,目的是详细划分不同的岩性层、掌握蚀变或矿化(体)赋存位置、成矿有利因素、矿体破坏情况等。
3.6 绘图 地质编录的原始图件分为素描图及非素描图两类。以其编图过程又可分为手图及清图。 3.6.1 素描图类 探槽、探井及坑道必须在现场绘制纸质工程素描图 素描图必须绘于方格米厘纸上:素描图应绘于质量符合要求的方格米厘纸上,图纸精度以方格米厘纸精度为准。 素描图应参照实际勾绘地质体形态:在选择工程素描的投影点时,要求能基本控制地质体的大致形态:呈直线形态的界线,只需在直线的两端各选一个点投影,然后连接两点即可;呈弧形线的界线,投影点选择至少三点,两端及中间弧顶一点;波浪形界线,投影点可全部选择在波峰顶上或选择在波谷底处,再用钢卷尺测出波峰至波谷距离,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断层破碎带或地质透镜体,投影点的选择,要以能控制住破碎带宽度、断层面形态和透镜体的尖灭端或膨大部份为原则。并参照实际形态勾绘。

探槽野外原始地质编录

探槽野外原始地质编录

野外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一、现场编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基本内容观察研究并记录探槽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记录现场的观察研究手段,包括数字、文字、图像等。

2.原则要求(1)编录人员要认真细致、全面地研究地质现象,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2)现场编录随着施工进展应及时进行。

(3)编录的文图必须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4)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的精度、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须符合规定,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5)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载质材料优良,图表用80克以上的纸张,幅面尺寸185×260mm或2n倍(n=0、1、2......)。

(6)记录时用防水墨水或2H绘图铅笔。

(7)编录时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表格。

使用的术语、代号、编码应符合GB9649的规定。

图例应符合有关标准及地勘单位根据矿区特点做出的规定。

二、人员职责分工探槽编录组一般由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采样工2—3人组成。

1.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负责地质观察、分层、布样、文字记录,要求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2.绘图员职责:协助组长工作,主要分工素描图及其它适合兼任的工作。

3.测手职责:主要分工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人员不足时可由组长或作图员、采样工兼任。

三、室内物品准备工作1.组长准备:地质挎包、讲义夹、坑探工程基线记录表、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照相记录表、文具盒、罗盘、放大镜、照相机及胶卷、地质锤。

2.作图员准备:小图板(一般规格60*45cm)、坐标纸(一般规格50*35cm)用量按照下列办法计算:绘图坐标纸张数=拟编录探槽长度(m)×作图比例尺÷坐标纸长度(m)例:拟编录探槽长120m,作图比例尺1:100,座标纸长0.5m,则张数=120m×1/100÷0.5=2.4张将备用的全部座标纸用图钉固定在图板上,准备好三角板、量角器、三棱尺、文具盒、2H铅笔数支、铅笔刀、橡皮擦等。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下称《规程》)是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用于规范和指导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文件。

下面将按照条理清晰的方式,详细解析《规程》的内容。

1.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规程》旨在规范固体矿产勘查中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地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适用范围包括固体矿产勘查各个阶段,包括地质勘查、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环境勘查等。

2.编录的基本要求:《规程》对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包括地质资料的命名规则、内容标识标志、数据格式和编录单位等。

编录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地质数据进行正确、完整编录,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重要勘察成果的编录:《规程》对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重要勘察成果的编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重要勘察成果包括地质图、工程地质剖面、垂直深层岩体等关键数据。

编录人员必须按照标准格式进行编录,并在编录中详细描述各项数据的性质、地点和时间等重要信息。

4.编录中的质量控制:《规程》对于地质编录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包括对编录人员的素质要求、编录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编录结果的审核等。

质量控制的要求旨在提高地质编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失误。

5.编录结果的保存与运用:《规程》强调了对编录结果的保存与运用的重要性。

编录人员要按照规定将编录结果存档,并根据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

编录结果的运用要注重数据的共享与继承,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6.编录培训与质量评价:《规程》还提出了对编录人员的培训与质量评价工作的要求。

编录人员应接受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对编录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以不断提高地质编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的条文清晰,对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地质原始记录格式及编录要求2014年7月一、一般要求: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

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

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

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

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

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3 / 74 / 7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第一节一般要求第11条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

一般要求如下: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字迹清晰、表达确切、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三、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四、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第二节煤系地层观测第12条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对于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作重点观测。

必要时,还需采取化石、煤(岩)标本和样品,进行化验和测试。

为了对比和陈列,每一个矿井应保存一套完整的煤系标本。

第13条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表3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原始地质编录工作规定(试行)原始地质编录是矿山生和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是搜集地质信息和研究地质体各种特征的重要手段,是矿山进行综合地质研究的依据,是布置勘探工程和指导矿床开采的基础依据。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在现场认真及时进行,要客观、准确、全面收集岩矿地质信息和及时提交图件清晰、文字简练、图文统一的原始资料。

工作质量要求应按照《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和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的规定执行,结合公司矿山生产实际及资源勘查工作需要,补充制定本规定。

一、现场地质编录主要内容及要求1、坑道原始地质编录方法采用腰线平面填图法进行编录,石门、沿脉工程要求作腰线平面图,穿脉要求作平剖面填图,以左壁为主,在矿体构造复杂地段补充掌子面素描图;井筒作四壁展开素描图。

所有原始素描图比例尺为1:200,并在1:200素描图中同时加作1:500缩图,在缩图中要求测点字迹清楚。

2、地层岩石编录的主要内容(1)岩石的产状。

(2)岩石的颜色:以岩石的新鲜面颜色为准。

(3)结构:如隐晶质、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 (粗、中、细)等。

(4)构造:如致密块状、角砾状、鲕状的、豆状、流纹状、层状构造(厚层、中厚层、薄层)等等。

(5)岩石成分:组成矿物的种类、颜色及其性质,区分主要物质及次要物质,各种物质分布变化范围,胶结物的性质,变质程度。

(6)岩石的名称:大致定出岩石的组成物质及其含量,然后根据结构、构造的特征定出名称。

(7)接触面的产状要素。

(8)准确划定所揭露的地层层位。

(9)风化程度:性质,围岩蚀变、溶洞、形状、大小、其中的残存物的种类。

3、构造的编录内容(1)断层:、断层的位置、断层的产状要素及破碎带幅宽、角砾的成分、大小形状排列方向、胶结物等。

滑动面的颜色方向,断层上下盘岩石受构造影响后的变化情况,断层性质。

(2)节理:所有节理应有产状要素和分组。

(3)褶皱:褶皱种类、产状要素、倾没方向及岩性等。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是针对固体矿产勘查工作所制定的一项规程,对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的原始地质数据的采集、整理、编录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DZT 0078规程进行介绍。

一、规章目的与适用范围DZT 0078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固体矿产勘查中原始地质数据的编录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适用于所有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二、编录内容要求1.勘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勘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和构造地质情况3.地质调查的范围和方法4.地质调查中发现的矿产资源类型、质量和分布情况5.地质调查中的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描述6.地质调查中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7.地质调查中的矿石和岩石样品分析结果8.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地貌和地貌发育特征描述9.其他相关原始地质数据三、编录要求和流程1.勘查单位应按照DZT 0078规程的要求,制定原始地质数据采集计划,确定数据的采集范围、方法和流程。

2.勘查人员应按照规程要求,采集准确可靠的原始地质数据,并备有相应的采集记录和资料。

3.采集到的原始地质数据应经过初步整理,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经过初步整理后的原始地质数据,应进行编录,按照规定的格式和顺序进行有序的编排。

5.编录完成后,原始地质数据应进行归档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查找性。

四、数据共享和保密1.数据共享是DZT 0078规程重要的原则之一,勘查单位应鼓励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以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但是,由于原始地质数据中可能涉及商业机密和国家秘密,对于涉密数据应进行保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五、规程的监督和检查1.地质勘查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2.勘查单位应配合地质勘查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规程的检查,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纠正。

总结起来,DZT 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是为了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数据的采集和管理而制定的一项规范。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引言固体矿产是指地壳中的固态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能够通过开采和加工获得的矿产。

为了规范固体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制定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程的内容和实施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一、编录目的和范围1. 编录目的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的目的是收集、整理和统计有关固体矿产资源的地质信息,为固体矿产资源的评价、开发、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

2. 编录范围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的范围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如铁矿石、铜、铝、铅、锌等)、非金属矿产(如石灰石、石膏、盐、石墨等)以及其他固体矿产资源。

二、编录内容和步骤1. 编录内容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包括固体矿产资源所在地区的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储量估算、产量统计、开采工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

2. 编录步骤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收集收集与固体矿产资源相关的地质调查、采样、化验、地质探测、勘探开发等工作的原始数据,包括地质资料、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岩心分析数据、采样数据等。

(2)数据整理与归档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固体矿产资源数据库,包括地质图件、数据库、文献等。

(3)信息编码与记录对整理和归档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记录,确保固体矿产资源的地质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信息系统建设根据固体矿产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对地质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和应用。

三、编录要求和标准1. 编录要求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要求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和可靠,确保固体矿产资源的地质信息和数据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同时,编录要跟踪最新的科技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编录标准和技术。

2. 编录标准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要素标准包括对地质背景、岩性、构造、矿化脉系和产状等地质要素的详细描述和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 0.1 ﹤ 0.01
岩石名称
滚圆 的
未滚 圆的
粗砾 岩
粗角 砾岩
砾岩
角砾岩
细砾 岩
细角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 砂岩 粘土岩
二、沉积岩描述的基本内容:
1、碎屑岩类应描述颜色,碎屑可见成分、分选性和滚落圆度,胶结物成分及
胶结类型,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结核与包裹体成分,大小的形态,
第三章
矿井地质观测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 11 条 矿井地质观测应该做到及时、完整、准确、统一。一般要求如下:
一、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薄上;记录薄应统一
编号,妥善保存。
二、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6、 记 录 巷 道 内 的 钻 场 、 硐 室 、 临 时 水 仓 、 泵 坑 、 沉 淀 池 的 位 置 、 尺 寸 等 。 记 录 打 钻 情 况 或 其他 与 地 测 工 作 相 关 的 一 些 内容 。 ( 注 : 当 一 个 掘 进 头 需 要记 录 的 内 容 较 少 时 , 本 页 可以 记 录 其 他 掘 进头的观测情况。)
煤层掘进的巷道内,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应不小于表
4 的规
定。遇地质构造时,可适当加密观测点,以反映煤层变化的实际情况。
煤层稳定性 观测点间距
煤层观测点间距
稳定煤层 ﹥50~≤ 100
较稳定煤层 ﹥25~≤ 50
表4
不稳定煤层 ﹥ 10~≤ 25
极不稳定煤层 ≤ 10
第 15 条 煤层观测点心观测描述内容:
本。
第 13 条 为统一岩石命名和观测描述内容,特作如下规定:
一、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见表 3)。
碎屑岩的名称及粒度分级标准
表3
级别

砂 粉 粘
粗砾 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砂 土
碎屑大小(毫 米) ﹥ 100
﹥ 10~≤ 100 ﹥2~≤ 10 ﹥0.5~≤ 2
﹥ 0.25~≤ 0.5 ﹥ 0.12~≤ 0.25
物成分,与稀盐酸的反应等。
三、沉积岩层描述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层理类型和特征,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
等。对于煤层对比困难的矿区或矿井,应系统收集有关相—旋回结构分析的基础资
料。
第三节 煤层的观测
第 14 条 井巷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凡井
筒、石门和其它的穿层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作为观测点进行观测;在沿可采
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
二、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结构、煤质、煤和围岩的 接触关系、围岩岩性特征,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 界线积累资料。
第四节 地质构造的观测 第 17 条 观测描述断层,应围绕确定其性质、断距和断裂结构面的力学属性来 进行。其观测描述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侧伏角。 二、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和充填、胶结情 况。必要时,可采取定向标本,对断裂构造岩进行岩组分析。 三、断层两翼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 伴生和派生小构造。 四、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皱的组合特征。 五、断层与煤厚变化等的关系。 第 18 条 观测和描述褶皱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褶皱枢纽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 二、褶皱两翼煤、岩层和褶皱轴面的产状要素。 三、褶皱与煤厚变化、顶板破碎等的关系。 第 19 条 对构造裂隙,应观测描述主要裂隙组的发育方向、发育程度,并选择 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裂隙率的测定和统计;观测裂隙面的形态、宽度、充填成分 和充填程度,为确定裂隙的力学性质,裂隙与断层、褶皱的关系积累资料。 第 20 条 对陷落柱应观测描述其形状、大小和陷落角,充填物的岩性、层位密 实程度和含水性以及陷落柱附近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等。 第 21 条 对煤系中的岩浆岩体,应观测描述其岩石名称、结晶程度、矿物成 分、结构构造、产状和形态、侵入层位、对煤层厚度和煤质的影响,为确定侵入中 心、方向、范围、与构造的关系积累资料。
一、当巷道揭露煤层全厚时,每个观测点应观测煤层厚度、各煤分层厚度,夹
石层厚度、岩性和坚硬程度;当巷道不能揭露煤层全厚时,应按表 4 规定的间距探
测煤层全厚。
二、在层位难以判断,煤层对比困难时,还应仔细观测各煤分层的宏观煤岩成
分和类型;煤的光泽、颜色、断口、软硬程度、脆韧性、结构构造和内生裂隙的发
育情况;煤层中所含结核与包裹体的成分、形状、大小、坚硬程度及其分布特征
一、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 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 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 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 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 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 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 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 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 3 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 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 三章 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 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 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等。
三、煤层的含水性。
四、煤层的产状要素。
五、煤层的顶底板特征,其中包括:伪顶、直接顶、老顶和伪底、直接底等的
岩层名称,分层厚度,岩性特征,裂隙发育情况及其与煤层的接触关系等。必要
时,应采取岩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第 16 条 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和遭受冲刷时,必须注意观测以下内容:
一、出现古河床冲刷时,必须观测冲刷标志,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
附图区域
回采工作面原始记录格式
记录区域
日 期 : 2011.1.15 观测 :
袁 凌晖 记录 :
地 点 : 13151下 工 作 面
1、 与 测 点 发 生 联 系 , 记 录 上 下 切 口 位 置 。 以 及 上 下 切 口 提 、 落 巷 等 情 况 。 如 : 下 4 点 向 里 35.2m 为 当 日 下 切 口 , 上 3 点 向 里 67.3m 为 当 日 上 切 口 。 上 切 口 落 巷 1.3m 。 2、 记 录 切 巷 内 的 探 煤 情 况 和 扒 帮 控 制 煤 墙 帮 打 顶 打 底 及 构 造 发 育 情 况。 其 中 探 煤 记 录包 括 探 煤 点 的位 置 、 顶 煤 厚度 、 底 煤 厚 度和 切 巷 高度 。 在 左 页 编录 切 巷 素 描 示意 图 。 示 例 如 下 : 下 切 口 向 上 15m 处 , 巷 下 沿 底 , 巷 高 1.7m , 巷 上 探 3.5m 见 顶 ; 下 切 口 向 上 45m 处 打 底 0.3m , 巷 高 2.2m , 巷 上 探 1.3m 见 顶 ; 47m 处 打 顶 1.5m , 巷 高 1.9m , 巷 下 探 2.2m 见 底 , 该 处 发 育 一 正 断 层 , 产 状 : , 落 差 约 2.5m 。 51m 处 巷 上 沿 顶 , 巷 高 1.9m , 巷 下 探 1.0m 见底 。 3 、 记 录 切 巷 的 坡 度 资 料 。 一 般 10m 左 右 打 一 次 坡 度 , 遇 到 坡 度 变 化 较大 时 , 要 进 行加 密 。 示 例 如 下 : 下 切 口 向 上 0~15m 段 , 巷 道 坡 度 +3 度 。 15~25m 段 , 坡 度 +6 度 。 25~32m 段 , 坡 度 -3 度 。 32~45m 段 , 坡 度 -5 度 。 4、 记 录 切 巷 淋 涌 水 情 况 , 包 括 淋 涌 水 点 的 地 点 、 位 置 、 涌 水 方 式 和 涌水 量 等 。 记 录工 作 面 上 下 付巷 原 出 水 点 涌水 量 变 化 情 况( 该 项 也 可记 录 到 水 文 专项 记 录 本 上 )。 6、 记 录 切 巷 及 上 下 付 巷 内 的 钻 探 情 况 或 其 他 与 地 测 工 作 相 关 的 一 些 内容 。
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况等。
2、粘土岩类应描述颜色,混入成分,固结程度,滑腻感,断口开头可塑性,
吸水变软或膨胀特点,附舌性,岩石的构造,所含化石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结核与
包裹体的情况等。
3、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应描述颜色,主要成分及杂质成分,硬度,岩石的
结构和构造,所含化石、结核或包裹体情况,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方向性和充填
附 图区 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记录区域
日 期 : 2011.1.15
地点:
观测: 袁凌晖
记录:
.1 13151 下 付 巷
1、 与 测 点 发 生 联 系 , 记 录 迎 头 位 置 。 如 : 下 4点 向 里 35.2m 为 当 日 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2、 主 要 记 录 迎 头 煤 岩 层 的 颜 色 、 岩 性 、 结 构 、 空 间 位 置 、 厚 度 、 产 状 , 断 层 面 的 位 置 、 产 状, 上 下 盘 的 岩 性 情 况 。 若 是煤 巷 进 行 探 煤 时 , 记 录 两 帮 顶 底 探 煤 情况 。 控 制 煤 岩 层 空 间 位 置 时, 要 以 巷 道 的 一 些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线 或 点为 参 照 物 , 常 用 的 有 工 字 钢、 木 支 护 架 棚 巷 道 的 棚 梁 顶 面 , U型 钢 架 棚 巷 道的 棚 腿 ( 或 卡 揽 ) 顶 面 ,岩 石 巷 道的拱基线等。 示 例 如 下 : 1、 煤 巷 存 在 顶 底 煤 时 : 迎 头 左 帮 巷 下 沿 底 , 右 帮 卡 揽 向 下 3.5m 见 底 , 巷 中 巷 上 探 2.3m 见 顶 。 2 、 煤 巷 存 在 打 顶 打 底 时 : 迎 头 左 帮 卡 揽 向 上 0.5m 为 煤 顶 , 向 下 0.8m 为 煤 底 , 右 帮 卡 揽 向 下 0.2m 为 煤 顶 , 向 下 1.5m 为 煤 底 。 煤 底 板 为 灰 黑 色 砂 质 泥 岩 , 产 状 为 : 。 顶 板 为 浅 灰 色 中 细 粒 砂 岩 。 3. 岩 巷 时 : 迎 头 左 帮 拱 基 线 向 上 0.5m 为 L9 灰 顶 , 向 下 0.8m 为 L9 灰 底 , 右 帮 拱 基 线 向 下 0.2m 为 L9 灰 顶 , 向 下 1.5m 为 L9 灰 底 , L9 灰 垂 直 裂 隙 发 育 , 并 充 填 方 解 石 脉 , 局 部 结 晶 程 度 较 好 。 L9 灰 底 部 为 一 层 厚 0.3m 的 煤 线 , 再 向 下 为 灰 黑 色 砂 质 泥 岩 , 顶 部 为 浅 灰 色 中 细 粒 砂 岩。 3、 针 对 煤 巷 : 记 录 迎 头 退 后 的 顶 底 煤 补 探 情 况 和 两 帮 扒 帮 控 制 的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或 构 造 发 育情 况 , 包 括 补 探 点 的 位 置 和探 煤 情 况 或 扒 帮 点 的 位 置 和 扒 帮 情 况 。针 对 岩 巷 : 记 录 迎 头 退 后 的两 帮 岩 层 和 构 造 发 育 情 况 。 遇 到 构 造 时需 在 左 页 编 录 两 帮 素 描 图 。 4、 记 录 巷 道 的 坡 度 资 料 , 打 坡 度 时 要 与 上 一 回 的 记 录 保 持 延 续 , 并 与测点发生联系。 5、 记 录 巷 道 淋 涌 水 情 况 。 包 括 淋 涌 水 点 的 地 点 、 位 置 、 涌 水 方 式 和 涌水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