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阅读练习及答案
《超重》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超重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
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④于是,我看见母亲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⑤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的脸上,因出汗而显出些许的斑纹。
【练习】2020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9课报任安书同步练习及答案
【关键字】练习一、语段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谨再拜。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思垂空文以自见垂:使流传B.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规律C.曼辞以自饰曼:随意的D.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际:关系解析:选C。
曼:美。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是非乃定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会遭此祸,惜其不成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解析:选D。
D项,都是连词,表假设。
小升初语文常考10篇文言文知识详解+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常考10篇文言文知识详解+练习题—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未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符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坑》练习及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坑余凯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
”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
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 a 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b 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
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
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里和农村。
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在高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做好每一道阅读理解题,有利于我们提高学习成绩。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一)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
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
“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
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
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
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
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
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
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
”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
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
”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
”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
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
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
家门前的禾场上排列着一行行的谷簟,在阳光下曝晒着田里新收割来的谷粒。
芙蓉花盛开着。
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竹箩——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1022(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之无,而能为之备。
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
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
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越州赵公救灾记》)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B.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C.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D.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知越州,越州知州。
知州是官名,宋初州本有刺史,别命京官知军州事,以分知州权柄,后罢刺史,专用知州,总治州郡政事。
B.“前民之未饥”中“前”作状语,意为在……之前,与《项脊轩志》中“前辟四窗”中的“前”用法相同。
C朔,古代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之后的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如“戊申晦,五鼓”。
D.“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中“为”意为修筑、修建,与《<老子>四章》中“凿户牖以为室”的“为”含义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越大旱,赵公来到越州,在饥荒还未到来之前,就亲自带领属官到各个县调查了七件事情,并谨慎地准备应对。
B.文章通过一连串的数量词,如“二万一千九百余人”“四万八千余石”“一升”“四千一百丈”等,充分反映了赵公出色的救灾成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贞观政要》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贞观政要》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五)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
(10分,每小题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着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敞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②存:抚恤。
③耽:沉溺。
④敞:通“蔽”。
⑤九重:深宫之内。
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饿其体肤饿: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3)犹割股以咦腹股: ▲ (4)若耽嗜滋昧嗜: ▲2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划2处,2分)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23.翻译下面句子。
(2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24. [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
[甲]文强调润国家兴盛内要有“▲” ,外要有“▲”;[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___▲ ' ,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
中小学语文文言文《忠雅堂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小学语文文言文《忠雅堂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
十八,归先府君①。
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
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
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
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注】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③铨:作者蒋世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戚和乡邻。
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家益.落②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①母即抱铨行.一室中②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①先府君苟有过.②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①听而后止.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世人无贤不肖》练习及答案
(五)文言文阅读(15分)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
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
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
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
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
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
”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
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
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释】①詈(lì):骂。
②坐:犯罪。
③抶(chi):笞,鞭打。
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
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
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
⑥烛:洞察。
①法:规范,准则,模范。
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2)其人骂至五里许.(▲)(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4)必能寡过.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
(3分)(①▲)遇仇家欲嫁祸,(②▲)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③▲)动。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
(5分)▲▲【答案】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15.被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16.①富儿②仇家③之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
HSK标准教程(6上)练习册-录音文本及答案
HSK标准教程(6上)练习册录音文本及答案第一单元生活点滴第1课孩子给我们的启示一、听力第一部分第1-5题:请选出与所听内容一致的一项。
现在开始第1题。
1. 妈妈不在家,明明像个小绅士,把阿姨迎进门,跑到桌子前,费力地踮起脚尖,倒了一大杯凉茶,郑重地捧到阿姨面前。
阿姨别提多感动了,接过凉茶,瞬间,暑气已经消散了一半。
2. 露西来到我家。
早餐我准备了包子和小馄饨,孩子们边吃边聊,滔滔不绝。
吃完早饭,露西对我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美味佳肴,非常感谢您!”我瞬间被露西的赞美感动了。
3.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显然,过分地溺爱、过度地保护、天天督促他们埋头在书本堆里死读书都是错误的。
大家知道,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约束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这样的教育一定不会成功。
4.我很喜欢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勇敢、聪明,能分清好人与坏人,他用超人的本领守护他的师傅和弟兄们,就像我们生活里的警察,抓坏人,帮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这就是《西游记》给我的启示。
5. 当孩子告诉父母“我感到难受”“我很失望”时,粗心的父母往往会一笑了之,甚至会说:“小孩子,有什么可失望的。
”这就是现今多数父母存在的问题,他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第二部分第6-10题:请选出正确答案。
现在开始第6-10题。
第6-10题是根据下面一段采访:男:张老师,我最近拜读了一些您在杂志上发表的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章,很受启发,很多家长也想借今天的机会向您请教一些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我就开门见山了,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女: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要让孩子自己设定做事规则,然后自己遵守,大了,要懂得自己承担结果。
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让他们自己建立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的作用只是引导他们,在旁边鼓励他们,告诉他们错在哪儿。
好的生活习惯是一点一点建立的,要给他们时间去坚持。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内外阅读对比练习【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注】卫鞅:即商鞅。
孝公:指秦孝公。
商:古代地名。
至行:贯彻到底。
讳:避忌。
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
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 皆以美于徐公咨臣以当世之事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能谤讥于市朝欲传于商君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赏不私亲近8.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9. 用“/”为【乙】文中画直线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10. 在甲、乙两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
齐国在国外取得了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国则很快取得了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
(2分)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7.(2分)D8.(4分)(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2分)(2)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把(他)任命为丞相。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坑》练习及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坑余凯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
”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
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 a 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 b 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
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
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里和农村。
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
2024年新课标1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及真题解析
酒泉、张掖( )以( )备( ) 胡。及( )贰师击匈奴[注],陵
酒泉、张掖(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 “于”)以(表目的,来)备(防备) 胡。及(等到)贰师击匈奴[注],陵叩
叩头自请曰:“臣所将( )屯边 头自请曰:“臣所将(率领)屯边(戍
(
)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 (希望)得(能够)自(亲自)当(率
立( )为右校王,与 权)。
卫律皆贵用事( )。
卫律常在单于左右( ); 卫律常在单于左右(身边的近 陵居外,有大事乃( ) 臣);陵居外,有大事乃(才)
入议( )。 三月,遣李 入议(商议)。 三月,遣李广
广利将( )七万人出五 利将(带领)七万人出五原,
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 与李陵将( )三万余骑 追汉军,转战( )九日。
及(像担心赶不上,指极力,不
( ),而抑( )称
遗余力),而抑(又)称道(赞
道( )李广于不绝, 美)李广于不绝,以(表目的,
以( )奖( )其世 来)奖(褒奖)其世业(世代勋
业( )。
业)。
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 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 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 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 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 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 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 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 以奖其世业。
谓( )其孤军支( ) 军支(做动词, 抗拒 、抵挡)虏
虏( )而无援( ), (敌军)而无援(援军),则(那么)
则( )以( )步卒( ) 以(率领)步卒(步兵)五千(定语
五千( )出塞( ), 后置)出塞(边塞),陵自炫(炫耀)
陵自炫( )其( )勇 其(自己)勇(勇敢),而非(不是)
( ),而非( )武帝 武帝命(命令)之不获(允许)辞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一生物学问、现象与人类亲密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已具备肯定的试验力量,大局部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深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展:学问:1)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亲密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问。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像程度来进展的。
力量:1)增加动手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如进展“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2)熟悉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进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提倡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良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表达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特殊要留意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正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问的发生和进展,培育学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力量,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进展的学生活动。
谏逐客书练习题及答案
C.“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 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 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
D、逐客是 " 藉寇兵而责盗粮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认为,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和秦昭王四位君主都依靠客卿,使 秦国富裕强大。以此看来,客卿并没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
B.文章指出,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用,那么不是秦国出产的器物 也不能用,甚至连江南的金锡、西蜀的丹青也不能用了。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 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李斯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道理劝说 秦王,希望他不要赶走客卿,而加多敌国的力量。
13、下列各句中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各国的人士对秦国所做的巨大贡献。
B.本文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
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 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 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汉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 .矣 过:错
错过刘心武阅读答案
错过刘心武阅读答案《错过》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三、学习难点: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
四、设想:1、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能正确而流利地朗读课文。
(2)收集整理作者刘心武的相关资料(生平及作品)(3)以小组为单位,课前交流自身"错过"的经历,谈自己的体验。
2、设想: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
教学中,要结合议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的特点。
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
3、学法设想:4、课时安排:一课时。
5、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
五、学习过程:(一)名言欣赏结合实际导入新课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
(二)走近作者--刘心武1、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2、师稍作补充。
1、介绍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知识: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其中一种形式可以议论;可以叙事。
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作为文艺性政论文学习,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2、师生讨论文章的结构,明确并板书: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先生,您认错人了”有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只招聘高学历的人。
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看到他后,非常兴奋,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问道:“你不是XXX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者心里一震:“他认错了。
”虽然承认自己有XXX的学历对应聘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
我没有到美国研究过,我只有XXX的学历。
”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1)短文第2自然段的语病有两处。
第一处是“很大的”,应该在“很”前加上“非常”;第二处是“条件很非常苛刻”,“很”和“非常”重复,可以改为“条件十分苛刻”。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第一位应聘者。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认识他;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他对应聘者的诚实回答很满意。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应聘者的品格,第二关考的是业务。
5)读了这篇短文,我们应该明白,坦诚做人很重要。
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欺骗别人,否则即使得到工作,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
只有踏实做人,靠真本事来奋斗,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人士。
阅读文章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初读文章,了解大意,然后理解每个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并归纳XXX,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结合中心谈体会。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捐赠父亲眼睛角膜后,女儿XXX的表现让她深刻领悟到父亲留给她的远不止一副角膜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爱的伟大。
1) 听从——遵照;自豪——引以为荣;领悟——体会。
2) (①) 自豪,引以为荣。
(②) 因为作者遵从了父亲的遗愿。
《错误》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下边小题。
错误——中国故事常有的初步张晨风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郑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漂亮的错误”几十年来像一根名笛,不知被多少人吹响。
历史上的周瑜雅擅乐律,即便喝了酒以后,仍旧能够辨出乐工弹奏的音乐的错误。
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
”后代的诗人多事,成心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不时误拂弦。
”真是无穷机趣,描绘抚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成心多弹错几个音,害他屡次回顾,风流倜傥的周郎哪里想到自己竟掉进了抚琴素手甜蜜的圈套。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忧如是那抚琴女子在略施妙策,是好心而漂亮的——想一想假如不错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顾呢 ?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需了。
假如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等戏曲,不要感觉怪异,假如不错一次,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恰恰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
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好的数量,特别精确正确,能够刚才补好残天。
女娲既是神明,她内心实际上是理解的,但她有意要让一直正确的自己错一次,要把一直聪明的手段错一点。
“正确”,不过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剩余的石头,终究会怎么样来回人间,进出虚实,而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错误,于是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因为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往后的通灵宝玉。
整个一部《红楼梦》,本来恰好不过数学上的差错而滑移出来的轨迹,而且逐渐演绎出一连串荒诞幽眇的情节。
世上的错误常常不漂亮,而漂亮又凡是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漂亮的错误”才能够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铸错则和希腊神话故事“潘多拉的盒子”有些近似,都是忍不住好奇,去窥伺人类不应研究的神奇。
但相较之下,洪太尉翻开“伏魔之殿”又比潘多拉翻开“盒子”复杂得多。
他走完了三清殿,到了右廊后一所去向,发现了一座神奇的建筑:门缝上交织贴着十几道封纸,上边高挂着写着“伏魔之殿”四个字的牌额,听说从唐代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身再贴一层封条,锁孔里还灌了铜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过错
①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
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
童年的过错一般不会影响人生轨迹,但是会在心灵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②常言道,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大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些淘气,都会给大人制造些麻烦。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一不小心用石块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
父亲知道后,对我进行了严厉的训诫。
他先给我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然后拿出铜戒尺,在我的手掌上打了三下,最后给我约法三章:第一,不许偷东西;第二,不许说谎话;第三,不许说脏话。
当时,我非常认真地做出了承诺。
我哪知道,这三条看似简单的戒律其实是极难达致的人生境界。
③在我十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一家四口的生活仅靠母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因此我基本上没有零花钱。
有时,一些同学买零食,我只能看着,心里挺羡慕的。
有一天,我在家中的大衣柜里找衣服,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崭新的一毛钱的人民币,我在手里拿了一会,感受了一下钱的声音,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
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突然,我的心底升起了一个念头——拿一张去买零食。
我马上就否定了,并且为自已有这种邪恶的念头而感到脸红。
但是,那个念头很快又回来了。
我什么事情也干不下去,那个念头总在我心头缠绕,甩也甩不掉。
我开始说服自己,那信封里一共有十几张呢,妈妈也不一定知道一共有多少张,我拿一张,妈妈不会知道的。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又打开了柜门,用颤抖的手,从那个信封里抽出一张。
放进了自己的衣兜里。
④那天下午,我去商店买了一毛钱的青杏,还很得意地分给同学两个。
晚上,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但是妈妈并没有发现。
过了两天,一切平安无事,我的心里踏实了。
又过了几天,我又忍不住去拿了一毛钱,买了一根冰棍和一卷果丹皮。
就这样,那个邪恶的信封天天在诱惑着我,而我天天在和那个信封的诱惑斗争着,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败下阵来。
终于有一天,我把那个信封里的钱拿光了。
这时,后悔和恐惧一下子来到我的面前。
以前,当我从信封里拿钱的时候,虽然也有过害怕的感觉,但似乎并不明显。
现在,看着空信封,我感到了真实的恐惧。
也许,我应该向妈妈承认错误,但是,我没有那个勇气。
我一直是个乖孩子,我怎么能变成一个“小偷”?一想到这两个字,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我开始安慰自己,妈妈可能已经忘记那个信封了,就让这件事悄悄过去吧。
但是,空信封怎么处理?思来想去,我把它扔进了纸篓。
我一心希望母亲能够忘记它。
那些日子,我天天提心吊胆,生活在后悔和恐惧之中。
⑤母亲终于发现了。
那天晚上,她的脸色很沉重,使我产生了一种不祥之兆。
她先把哥哥找去,悄悄说了一阵话,然后把我叫进屋去,问我有没有看见一个信封里的钱。
看着母亲的眼睛,我没有勇气撒谎,就都承认了,并且拿来了那个空信封。
我低着头,等待着母亲的训斥乃至责骂,恨不能钻到地
缝里去。
但是,母亲没有骂我——母亲是从不骂人的,也没有严厉地训斥我。
她沉默了很久,叹了口气。
语音沉重地问我还记不记得父亲的教诲,又让我复述了一遍父亲给我立下的三条戒律。
我哭了,母亲也哭了。
后来,她对我讲了许多话,但始终没有提到那个会刺痛我心的“偷”字。
她说:一个人犯错误,往往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人不怕穷,就怕没有志气……母亲的这些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底。
⑥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从人性的修养与成熟过程来讲,童年做错事是(甲)的;青年做错事是(乙)的;中年做错事是(丙)的;老年做错事是(丁)的。
因此,人生的过程就应该是不断修正过错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另外,对待过错的态度也是人生成败的一个要素。
成功者主要关注自己的过错,失败者主要关注他人的过错;成功者容易宽恕他人的过错,失败者容易宽恕自己的过错;成功者善于在过错中完善自我,失败者则往往在过错中怨恨他人……(选自2009年5月5日《中国周刊》新第1期)1.本文标题的作用一是_________;一是_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作用是_________。
3.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4.从全文看,“我”的心路历程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5.将“失常、经常、非常、正常”分别填在结尾段甲、乙、丙、丁的空缺处。
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①写作的对象(话题)②行文的线索③全文的铺垫2.议论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3.心理活动真实再现“我”的经历与成长过程。
4.懵懂(单纯)变化(反复)懂事成熟5.正常经常非常失常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