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及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及施工技术要求作者:许建兵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2年第11期文/ 许建兵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是在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用水泥代替部分矿粉,经冷拌、冷铺、碾压后形成的一种以柔性为主兼具刚性的半柔性路面材料。
符合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使用的各种组分材料,均适用于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
一、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过程水泥与乳化沥青2种胶结料混合后在电镜的观察下相互之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其复合是一种物理复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中由于水泥代替部分矿粉,水泥与乳化沥青中的水相发生了水化反应,水化产物主要为氢氧化钙﹝Ca(OH)2﹞和C-S-H凝胶,水化产物中还含有其他晶体物质,例如钙钒石等。
乳液微滴破乳成膜与水泥水化产物的生成同时发生,破乳成膜作用包裹水泥颗粒,推迟了水泥的水化进程。
呈网状和簇状的水泥水化产物与少量未水化的水泥熟料及沥青胶浆,通过物理混合互相交织,生成水泥沥青胶浆。
除水化产物以外,胶浆中没有明显的新晶体物质生成。
胶浆中水泥的含量较低,水化产物也较少,胶浆中存在部分没有水化的硅酸二钙(2C a O·S i O2)水泥熟料组分。
这是由于2CaO·SiO2与水反应相对缓慢和沥青微滴吸附包裹水泥颗粒,阻碍了水分和水泥的接触,推迟和妨碍了水化进程,但2CaO·SiO2与沥青胶结料之间发生物理吸附作用,增加沥青胶浆的粘度,起到与矿粉的相似作用。
二、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工程特性1. 性能改善在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替代矿粉,水泥在水的作用下水化,水化作用加速了乳化沥青的破乳。
与普通沥青胶浆相比,水泥沥青胶浆粘度增大,内聚力和粘结力提高,水泥沥青胶浆与矿质集料界面之间的微观结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界面的粘结力得到提高,同时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混合料的早期强度也得到提高。
由于水泥与乳化沥青一起充当结合料,同时由于水泥具有活性成分,又是老化沥青混合料的辅助再生剂。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可编辑修改ICS 93.080.30 P 66 备案号:DB32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报批稿)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可编辑修改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符号及代号 (3)5 总则 (3)6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4)7 材料 (5)8 再生混合料设计 (8)9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11)10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17)11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22)12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24)附录A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材料取样与试验分析 (26)欢迎下载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金海、吴春颖、曹荣吉、李锋、卢勇、丁武洋、叶勤、李豪、曾辉、朱浩然、郑炳锋、吴昊、蔡海泉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代号、总则、原路面调查与分析、材料、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和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路面的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注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DB32/T1246-2008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沥青乳化注意事项

沥青乳化注意事项聊城市汇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沥青乳化设备在投产前,应根据设备性能和生产不同类型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制定和设计合理的乳化工艺。
聊城市汇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沥青乳化设备是根据生产经验制定的,再经过试验和试生产确定下来的。
其乳化工艺包括生产流程、原料配方、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内容。
一、沥青乳化生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温度要求沥青及水的温度是乳化工艺中较重要的一个工艺参数。
沥青要达到很好的流动状态需要有较高温度;乳化剂在水中溶解、乳化剂皂液活性的提高、水和沥青界面张力降低,等需要皂液处于一定的温度。
同时乳化沥青生产后的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将引起水的沸腾,综合这些因素,选择沥青加热温度为120~140℃,皂液温度为55~75℃,乳化沥青成品温度不高于85℃2、皂液的工艺配方要求根据所需的皂液类型选择乳化剂、添加剂的工艺配方,制定适宜的乳化剂水溶液。
在乳化沥青的生产过程适当加入添加剂,对乳化沥青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氯化钙,起着催化和提高乳化沥青稳定性作用。
乳化剂、添加剂的用量应符合参数要求,乳化剂的含量为7‰,用量少了,将影响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用量多了,乳化剂的成本提高,造成浪费。
制配乳化剂水溶液的配方很多,其工艺也有很多差别。
在乳化剂的品种选用上应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乳化剂类型和品种很多,价格也不同,乳化剂的含量高,价格就高;含量低,价格就低。
当使用的乳化剂是不同的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类型时,乳化沥青生产的各个部分都应该予以清洗,若不清洗,多种乳化剂混合使用,会造成生产的乳化沥青稳定性差,容易破乳。
3、油水比要求沥青和乳化剂水溶液的流量按比例控制是生产合格乳化沥青的重要工艺参数。
聊城市汇通公路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初级沥青乳化设备中通常采用通过调整沥青泵和乳化剂水溶液泵电机转速达到控制乳化沥青的油水比,在生产中主要通过调整沥青泵和乳化剂水溶液泵的电机转速来控制沥青和水的含量。
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要求乳化沥青冷拌再生是指把原路面的旧面层翻松、破碎过筛后,掺入一定数量的乳化沥青,按实际情况和要求,也可加入一定数量的新矿料和再生剂,拌合后将其摊铺在具有足够强度和平整度的基层上,再碾压,使其恢复到黑色路面性能的路面施工工艺,该冷拌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热拌沥青混合料无法具备的优点.不仅避免石矿资源的过度开采,破坏环境,而且避免大量废弃的沥青混合料长期堆存带来的各方面污染。
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而且延长可施工季节;同时能够改善施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确保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满足设计要求,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要求,现将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 施工准备1。
1 下承层表面清理在再生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应清扫下承层表面的杂物和浮料,如有泥土还应清理干净。
1。
2 洒透层油透层油浇洒应保证规定的洒布量,做到均匀喷洒.表面无花白,遗漏部位用人工补齐;过量多余沥青材料应用人工刮除.喷洒的透层沥青干凝后,即可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也可以喷洒乳化沥青,喷洒量为纯沥青用量0。
2~0。
3kg/㎡.2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运输车的数量,应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综合确定。
运输车辆的车厢内应清洗干净,防止污染混合料。
每辆汽车在装料前在车厢侧板和底板喷洒少量隔离液进行润湿,避免混合料粘结车厢板,但不得有余液积聚车厢底部。
拌和机向车厢内卸料时,应从车厢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料,每次汽车应至少移动两次位置,以减少混合料离析现象。
汽车运输混合料时,必须用不透光的棉被或厚帆布严密覆盖住车厢,防止混合料见光破乳、污染、中途遭受雨淋,影响混合料施工质量或造成浪费。
装满混合料的汽车,不得随意中途停留,必须保证直接将混合料送到现场,等候摊铺。
汽车在卸料前方可撤除覆盖物,在等待其他车辆卸料的过程中,不能撤除覆盖物。
卸料时,汽车在后轴轮胎与摊铺机接触前10-30cm处停车,严防撞击摊铺机.此时汽车应挂空挡等候摊铺机推动前行。
乳化沥青

第一部分: P或者B(喷洒施工或拌和施工)
第二部分: C或者A(阴离子或阳离子乳化剂)
第三部分: 1~3表示不同用途
种类
用处
PC-1 PA-1 表面处治及贯入式洒布用
贯入洒布用
PC-2 PA-2 透层油用
PC-3 PA-3 粘层油用
BC-1 BA-1 拌制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稳定剂 作用:节省乳化剂用量,增加机械及泵送稳定性,提高乳化稳定性 和贮藏稳定性,增强与集料的粘附性,防止乳化设备腐蚀,延长乳 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分类 – 有机稳定剂 与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复合使用有良好的作用。 – 无机稳定剂 增强乳液微粒周围的双电层效应,增大电位,增强颗粒间的相 互排斥力,缓解颗粒间的凝结速度,提高乳化能力,改善乳液 的稳定性,增强与骨料的粘附能力。
集料物理-化学作用 乳化沥青中带电荷的微滴与不同化学性质的集料接触后作用。
机械的激发作用 施工过程中压路机的碾压和开放交通后汽车的行驶,机械力。
第二节 乳化沥青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一、乳化沥青的分类
壳牌沥青手册(英国BS434(9984))分类(三部分) 第一部分:A或者K表示(阴离子或阳离子乳化剂) 第二部分: 1~4表示破坏速率或稳定性,数字越大,稳定性越高 第三部分: 4 0~70表示乳化沥青的含量 例:K1-70
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
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乳化剂的亲水亲油作用使得乳化剂在沥青微滴周围形成具有一定强 度的稳定的界面膜。
双电层的稳定作用 亲油基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亲水基伸入水中,使得沥青微滴表面 带电荷(阳离子乳化剂带正电荷,阴离子乳化剂带负电荷),沥青水界面上的电荷层结构,一般为双电层分布(吸附层,固定在沥青 界面上 ,电荷与微滴电荷相反;扩散层,由吸附层向外,电荷向水 介质中扩散。
DB12_T822-2018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ICS93.080.20P 66天 津DB12市地方标 准DB12/T 822—2018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high adhesion road epoxy emulsified asphalt2018-09-25发布2018- 10- 25 实施,>t,—*_刖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赛英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交通科 学研究院、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李忠、李传宪、袁立顺、杨志伟、栾红霞、李茂顺、纪姗、杜月宗、满俊勇、张洪宇。
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i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路用高粘结力环氧乳化浙青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道路结构层之间设置的粘结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CJJ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JC/T 975道桥用防水涂料JTG D50公路浙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20公路工程浙青及浙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F40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 epoxy emulsified asphalt for tack coat为提高层间粘结力而撒布的环氧乳化沥青薄层。
3.2水性环氧树脂water soluble epoxy resin指环氧树脂以微粒、液滴或是胶体形式分散于水相中形成的乳液。
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JT∕T 1330-2020

目㊀㊀次…………………………………………………………………………………………………………前言Ⅲ………………………………………………………………………………………………………1㊀范围1…………………………………………………………………………………………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1………………………………………………………………………………………………3㊀术语和定义1…………………………………………………………………………………………………4㊀一般要求2…………………………………………………………………………………………………5㊀技术要求2…………………………………………………………………………………………………6㊀试验方法3…………………………………………………………………………………………………7㊀检验规则6 8㊀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8…………………………………………………………………………………Ⅰ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1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技术要求㊁试验方法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等要求㊂本标准适用于沥青路面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的生产㊁检验和使用㊂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B/T191㊀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26 2007㊀油沥青纸胎油毡GB/T9174㊀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0808㊀纸巾纸JTG E20㊀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㊀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㊀fog seal material with emulsion mastic由乳化沥青㊁改性剂及其他添加剂和细集料等组成的,用于沥青路面养护的材料㊂3.2㊀乳化沥青混合物㊀asphalt emulsion mixture由乳化沥青㊁改性剂及其他添加剂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材料㊂3.3有效物含量㊀effective content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中减去水分和易挥发物质后的质量与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总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㊂3.4砂当量㊀sand equivalent将强活性试剂和细集料(如天然砂㊁人工砂㊁石屑等)试样装入试筒,并通过往复振荡进行强力清洗,使黏性土或杂质与集料分离并产生絮凝,测得试筒中沉淀物顶面高度与絮凝物顶面高度,计算两者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㊂1JT/T1330 20204㊀一般要求4.1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应能有效降低路面的渗水系数㊂4.2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应用后路面的抗滑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的抗滑要求㊂5㊀技术要求5.1㊀乳化沥青混合物乳化沥青混合物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㊂表1㊀乳化沥青混合物的技术要求5.2㊀细集料5.2.1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中细集料宜采用金刚砂㊁石英砂㊁玄武岩等石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㊂表2㊀细集料的技术要求5.2.2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中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㊂表3㊀细集料的级配筛孔尺寸(mm)通过相应筛孔的质量百分率0.30.0755.3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各组分按照施工配合比混合后,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㊂2JT/T1330 2020表4㊀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的技术要求6㊀试验方法6.1㊀乳化沥青混合物与粗集料黏附性6.1.1㊀试验准备试验用仪具与材料要求如下:a)㊀试验用仪具应按照JTG E20中的T0654准备;b)㊀粗集料为玄武岩㊂6.1.2㊀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㊀将玄武岩粗集料过13.2mm㊁19mm筛,取粒径13.2mm~19mm㊁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粗集料5颗,用纯净水洗净,置于温度105ħʃ5ħ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㊂b)㊀将粗集料用细线或金属丝系好,悬挂于支架上㊂c)㊀按照施工时乳化沥青混合物与水的配合比混合制成试样,经1.18mm滤网过滤,取300mL倒入烧杯㊂d)㊀将粗集料放入试样中浸泡1min,然后将粗集料悬挂在室温中放置24h㊂e)㊀将粗集料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㊂f)㊀浸煮3min后,将粗集料从水中取出,冷却2min,然后放入一个盛有纯净水的纸杯等容器中,在水中观察粗集料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按JTG E20中T0616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等级评定其黏附性等级㊂6.1.3㊀试验结果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颗粗集料,并由2名以上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㊂6.2㊀筛上剩余量(筛孔尺寸1.18mm)筛上剩余量(筛孔尺寸1.18mm)试验应按照JTG E20中的T0652进行㊂6.3㊀表观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试验应按照JTG E42中的T0328进行㊂6.4㊀吸水率吸水率试验应按照JTG E42中的T0330进行㊂6.5㊀砂当量砂当量试验应按照JTG E42中的T0334进行㊂36.6㊀细集料的级配细集料的级配试验应按照JTG E42中的T 0327进行㊂6.7㊀旋转黏度(25ħ)6.7.1㊀试验准备试验用仪器应按照JTG E20中的T 0625准备㊂6.7.2㊀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㊀将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各组分按照施工配合比在温度为25ħʃ3ħ的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保存备用,宜1h 内进行试验㊂b)㊀仪器应用前应检查水准器气泡是否对中㊂c)㊀根据估计的黏度,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不同型号转子所适用的速率和黏度范围,选择相应的转子㊂d)㊀将试验环境温度调整至25ħʃ3ħ,将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倒入1000mL 烧杯中,将烧杯和转子安装在黏度计上,降低黏度计,使转子慢慢沉入材料中直至没过转子上的刻度线㊂e)㊀将转子速率调整至20r /min,开动黏度计,观察读数,使扭矩读数控制在10%~98%范围内㊂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应改变设定的转子速率㊂f)㊀观测黏度变化,当读数在1min 内稳定在小数点后一位(即0.1Pa㊃s)时,每隔60s 读数1次,连续读数3次,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㊂g)㊀如果扭矩读数不在10%~98%范围内,应更换转子或调整转子速率重新试验㊂6.7.3㊀试验结果6.7.3.1㊀同一种材料至少平行试验2次,2次测定结果符合重复性试验允许误差的要求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㊂6.7.3.2㊀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不超过平均值的3.5%,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不超过平均值的14.5%㊂6.8㊀有效物含量6.8.1㊀试验准备试验用仪具要求如下:a)㊀天平:称量6kg,感量不大于0.1g㊂b)㊀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能控制在135ħʃ3ħ㊂c)㊀薄膜烘箱试验试样盘㊂6.8.2㊀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㊀将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各组分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㊂b)㊀称取试样盘质量m 1,在试样盘中倒入50g ʃ1g 试样m 2,精确至0.1g㊂c)㊀将盛有试样的试样盘放入预热到135ħ的烘箱中,让水分或溶剂充分蒸发,放置3h 后,每隔4JT /T1330 202020min 从烘箱中取出称量,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则认为达到恒重㊂d)㊀将试样盘从烘箱内取出,在室温下冷却10min 后称取质量m 3,精确至0.1g㊂6.8.3㊀试验结果6.8.3.1㊀有效物含量按式(1)计算,保留1位小数㊂W =m 3-m 1m 2ˑ100%(1)式中:W 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有效物含量;m 3 蒸发后试样盘与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g);m 1 试样盘质量,单位为克(g);m 2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㊂6.8.3.2㊀同一种材料至少平行试验2次,2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4%时,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㊂6.8.3.3㊀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8%,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1.6%㊂6.9㊀表干时间6.9.1㊀试验准备试验用仪具和材料要求如下:a)㊀石油沥青纸胎油毡(以下简称油毡)应符合GB 326 2007中Ⅲ型的规定,圆片直径为286mm ʃ5mm㊂b)㊀刮板:橡胶刮片,长300mm 或涂布器㊂c)㊀纸巾应符合GB /T 20808的规定㊂d)㊀其他:计时器㊁搅拌棒和烧杯等㊂6.9.2㊀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㊀将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中各组分按照施工配合比在温度为25ħʃ3ħ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并根据实际施工喷洒量均匀地涂布于油毡上㊂b)㊀将制备好的试样于温度25ħʃ3ħ㊁相对湿度50%ʃ5%的环境中水平放置,记录试验开始时间t 1㊂c)㊀静置2h 后,每隔15min 用棕褐色纸巾轻轻按压试样表面,检验其表面的干燥状况㊂当纸巾上看不到水渍印迹时,记录此刻为试验结束时间t 2㊂6.9.3㊀试验结果6.9.3.1㊀表干时间按式(2)计算,保留2位小数㊂t =t 2-t 1(2)式中:t 表干时间,单位为小时(h);t 1 试验开始时间,单位为小时(h);t 2 试验结束时间,单位为小时(h)㊂6.9.3.2㊀同一种材料至少平行试验2次,2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5h 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㊂6.10㊀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1d)6.10.1㊀试验准备试验用仪具和材料要求如下:5JT /T 1330 2020JT/T 1330 2020a)㊀油毡圆片,直径286mmʃ5mm㊂b)㊀湿轮磨耗仪应满足JTG E20中T0752的技术要求㊂c)㊀天平:称量6kg,感量不大于0.1g㊂d)㊀水浴:温度控制在25ħʃ1ħ㊂e)㊀烘箱:带强制通风,温度控制在60ħʃ3ħ㊂f)㊀其他:烧杯㊁搅棒㊁涂布器和刷子等㊂6.10.2㊀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㊀将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各组分按照施工配合比在温度为25ħʃ3ħ的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保存备用,宜在1h内进行试验㊂b)㊀将油毡平铺在操作台上,将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按照施工时洒布量均匀地涂布于油毡上㊂c)㊀将试件放入60ħʃ3ħ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时间宜不少于16h㊂d)㊀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冷却至室温,称取油毡及试件的总质量m1,精确至0.1g㊂e)㊀将试件放入25ħʃ1ħ的水浴中浸泡㊁保温24h㊂f)㊀把试件从水浴中取出,放入湿轮磨耗仪试样托盘中,往试样托盘中加入25ħ的水,使试件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到试件表面的深度不少于6mm㊂g)㊀把装有试件的试样盘固定在磨耗仪升降平台上,提升平台并锁住,此时试件顶起磨耗头㊂h)㊀开动仪器,使磨耗头转动300sʃ2s后停止㊂每次试验后转动磨耗头上的橡胶管以获得新的磨耗面(用过的面不应使用),或换上新的橡胶管㊂i)㊀降下平台,将试件从盛样盘中取出冲洗,然后放入60ħ烘箱中烘至恒重㊂j)㊀从烘箱中取出试件,冷却至室温,称取油毡和试件的总质量m2,精确至0.1g㊂6.10.3㊀试验结果6.10.3.1㊀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按式(3)计算,保留1位小数㊂WTAT=m1-m2A(3)式中:WTAT 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m1 磨耗前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m2 磨耗后试件质量,单位为克(g);A 磨耗头胶管的磨耗面积,由仪器说明书提供,单位为平方米(m2)㊂6.10.3.2㊀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㊂当试样数目n为3㊁4㊁5㊁6时,k值分别为1.15㊁1.46㊁1.67㊁1.82㊂一组试件个数宜不少于3个㊂7㊀检验规则7.1㊀检验分类7.1.1㊀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5㊂6表5㊀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 2乳化沥青混合物乳化沥青混合物与粗集料黏附性 5.1 6.1+-筛上剩余量(筛孔尺寸1.18mm)(%) 5.1 6.2++3细集料表观相对密度 5.2.1 6.3++ 45 6细集料吸水率(%) 5.2.1 6.4++砂当量(%) 5.2.1 6.5++细集料的级配 5.2.2 6.6++78 9 10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旋转黏度(25ħ)(Pa㊃s) 5.3 6.7++有效物含量(%) 5.3 6.8++表干时间(h) 5.3 6.9++湿轮磨耗试验磨耗值(1d)(g/m2) 5.3 6.10+-㊀注1: + 表示需要检验的项目; - 表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㊂㊀注2:出厂为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成品时,出厂检验只进行7㊁8㊁9项㊂7.1.2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㊀正式生产后,原料㊁配合比㊁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㊀正式生产时,每半年进行1次检验;d)㊀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㊀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㊀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㊂7.2㊀组批㊁抽样和判定规则7.2.1㊀组批7.2.1.1㊀以乳化沥青混合物和细集料两种材料出厂时,乳化沥青混合物同一类型㊁同一型号10t为一批,分批至最后剩余不足10t的作为一批;细集料同一类型㊁同一型号5t为一批,分批至最后剩余不足5t 的作为一批㊂7.2.1.2㊀以乳化沥青类薄浆封层材料成品出厂时,同一类型㊁同一型号10t为一批,分批至最后剩余不足10t的作为一批㊂7.2.2㊀抽样产品检验以批为单位,检验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总量均不少于5kg,经搅拌均匀后分成2份密封好,1份送检,1份封样保存㊂7.2.3㊀判定规则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表5的要求时,则判定为合格㊂如有任一项不符合表5的要求时,取封样保存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的复检,复检全部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㊂7JT/T1330 20208㊀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8.1㊀标志8.1.1㊀包装箱外表面标志应符合GB /T 191的规定㊂8.1.2㊀外表面标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㊀生产单位名称㊁地址;b)㊀产品名称;c)㊀生产日期㊁批号;d)㊀产品净质量与包装后的总质量;e)㊀包装箱尺寸;f)㊀防火㊁防潮㊁防雨淋标志㊂8.2㊀包装8.2.1㊀包装应符合GB /T 9174的规定㊂8.2.2㊀包装内应附:a)㊀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上应标明产品的类型㊁适用范围㊁安全加热温度和施工工艺等㊂b)㊀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合格证明㊂c)㊀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应有本标准要求的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检测结果㊂d)㊀保质期㊂8.3㊀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接近烟火,应防受热㊁雨淋㊂8.4㊀储存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应存放于干燥的场地内,避免日晒㊁雨淋㊁沾污和划伤,保持外包装完好无损㊂避免接触腐蚀性气体和液体,远离易燃物质㊂8JT /T1330 2020。
乳化沥青每平方用量规范要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乳化沥青每平方用量规范要求篇一:沥青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工艺标准3.1沥青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标准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透层、粘层与封层施工。
2编制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xx)《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xx《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xx《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905-9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及要求1.沥青等材料已检验、试验完毕。
2.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2材料准备及要求1.乳化石油沥青(1)乳化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乳化石油沥青可利用胶体磨或匀油机等乳化机械在沥青拌合厂制备,乳化剂用量(按有效含量计)宜为沥青用量的0.3%~0.8%。
制备乳化石油沥青的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乳化剂水溶液的温度宜为40~70℃,石油沥青宜加热至120~160℃,乳化剂沥青制成后应及时使用,存放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2.液体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使用前应由试验确定掺配比例。
3.煤沥青(1)煤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有关规定。
(2)煤沥青使用期间在储油池或沥青灌中储存温度为70~90℃,并应避免长期储存。
经较长时间存放的煤沥青在使用前应抽样检测,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
4.集料(1)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的矿料要求,颗粒状集料(大于1㎜)应选用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耗的砂石集料。
(2)稀浆封层所需集料适宜用矿渣、碎石,不适宜用轻质材料、页岩及泥岩等。
对于小于5㎜的细集料,应选用坚硬、干燥、洁净、无泥土和有机杂质,级配适当、砂当量不低于445%的石屑或砂。
国家标准《道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解析

/Feature Report速递24 国家标准《道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解析文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张红春背景:解决微表处、稀浆封层材料问题据统计,我国在已建成的道路中,每年约有120万公里道路需要预防性养护,每年约75万公里道路需要中修。
随着全寿命理念的推广,预防性养护在道路养护中占据重要的比重。
目前最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是微表处、稀浆封层,这些常规的微表处、稀浆封层表处技术存在两方面问题。
首先,由于开展预防性养护时未处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深层病害,导致微表处、稀浆封层寿命短。
其次,由于微表处、稀浆封层材料本身的问题,用于沥青路面时存在易脱落、开裂、起皮等,寿命只有1年左右;对于水泥路面,常规的微表处、稀浆封层表处技术基本上无法使用,主要原因是常规的微表处、稀浆封层与水泥路面黏结性差,实施后很快破坏,寿命不到3个月。
为推广和实施路面20年不大修的理念,研究和推广长寿命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该标准主要解决第二个问题。
性质:产品标准该标准为“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一般只包括产品的性能,不包括设计、施工等内容。
因此,该标准紧扣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原则上不包括其他如路面结构设计、混合料设计、施工相关的内容。
注重于控制结果,这点与技术规范有所差别。
当前正在推进标准改革,国家标准原则上不再涉及工程标准,工程标准由行标、地标和团标承担。
总体思路是先编国家产品标准,确定主要技术指标,随后进行行标、地标和团标。
范围:各等级道路沥青和水泥路面建养《道路用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属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适用于各等级道路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修和新建工程,尤其适用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施工。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除可做为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胶结料外,还可做为各等级道路的防水层、黏结层使用,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各等级路面的磨耗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处理,桥头跳车快速修复,各等级道路的新建及中修项目,是我国道路养护中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SBS乳化沥青的制备技术

SBS乳化沥青的制备技术摘要:SBS改性乳化沥青具有保护环境,施工便利,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好,耐疲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等优点,在路面维修与养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由于SBS改性沥青粘度较高,使其存在难以乳化和储存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
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乳化方式,考察了制备过程中SBS质量分数、乳化剂种类、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剂皂液pH值和油水比对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最优条件。
结果表明,SBS质量分数3.0%,乳化剂C加入量2.0%,乳化剂皂液pH值2.0~3.0,油水比60:40时,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较好。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乳化:性能分析近年来,我国公路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高速高等级公路的发展,但由于传统“重建轻养”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开放交通后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严重等原因,使一些高等级公路早期损坏较严重,因此,对新建公路项目的投资将趋于缓和,今后公路建设的重点是对现有路面的维护和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
乳化沥青是优良的路面建设和养护材料,在道路养护领域会越来越发挥其主导作用。
由于生产及应用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多生产和使用相对易生成的普通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的低温性能较好,但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较低,对高温稳定性改善不明显,不宜在炎热地区使用,且所用的改性剂价格昂贵,加入量大,生产成本高[1-3]。
SBS改性乳化沥青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具有SBR改性乳化沥青无法比拟的粘结强度及弹韧性,抗高、低温耐裂等优异性能,而且生产成本较SBR 改性乳化沥青[4-5]。
随着道路施工环保节能的日益高涨及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SBS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6]。
由于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存在很大差异,这使得对外掺剂和乳化工艺要求较高,且随着SBS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乳化难度加大,因此制备高性能又稳定的SBS改性乳化沥青对外掺剂和工艺条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沥青技术指标

A:沥青:上下面层均采用SBS类改性沥青(I-C),下封层采用AH-90级道路石油沥青,透层采用PC-2型乳化沥青,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PCR 型),其技术要求见下表:SBS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试验项目规范标准I-C 备注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延度5℃,5cm/min(cm)≥30软化点TR&B(℃)≥55运动粘度 135℃(Pa*s)≤3闪点(℃)≥230溶解度(%)≥99离析软化点差(℃) 2.5弹性恢复25℃(%)≥65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1 针入度比25℃(%)≥60 延度5℃(cm)≥20基质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试验项目规范要求备注针入度(25℃,100g,5s)(0.1mm)80-100针入度指数PI -1.5-1.0延度15℃,5cm/min(cm)≥100延度10℃,5cm/min(cm)≥30软化点(环球法)(℃)≥44闪点(coc)(℃)≥245含腊量(蒸馏法)(%)≥2.2溶解度(三氯乙烯)(%)≥99.5薄膜加热试验163℃ 5h质量损失(%)±0.8针入度比25℃(%)≥58延度10℃(cm)≥8乳化沥青主要技术指标试验项目规范要求乳化沥青PC-2 改性乳化沥青PCR 破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1.18mm筛上残留物(%)不大于0.1 不大于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 1-6 1-10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8-20 8-25蒸发残留物残留物含量(%)≥50 ≥50溶解度(%)≥97.5 ≥97.5针入度(25℃,100g,5s)(0.1mm)50-300 40-120 延度15℃(cm)≥40延度5℃(cm)≥20软化点(℃)≥50 集料粘附性,裹附面积≥2/3 ≥2/3。
70号沥青

1、沥青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沥青采用A 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是在A 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的基础上,掺加SBS 改性剂,改性剂剂量应由试验确定,建议用量4%~5%。
透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注:1、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2、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3、储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 ,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 的稳定性。
4、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储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5、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2、集料本路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由片块石、卵石及砾石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制成,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施工时宜先在料场开采符合要求的石料,不宜采用酸性材料(如花岗岩),经验收合格后,再加工成路面用集料。
所加工成的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用于轧制破碎的砾石必须采用粒径大于100mm 的颗粒,用于加工碎石的材料必须做压碎值等试验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为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本设计要求上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6mm,下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9mm。
粗集料是指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 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细集料是指天然砂或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矿料,粒径为2.36mm~0.075mm。
细集料如采用天然砂,砂应洁净、坚硬,砂的细度模数宜为3.0~2.3,杂质含量不大于3%。
填料是指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
乳化沥青

第三节 乳化沥青性能检验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增加的检测项目
低温延度 粘韧性、韧性 检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弹韧性效果,是改性沥青的重要 指标之一。 灰分 取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试样加热燃烧成炭质,再放 入高温炉中,使炭质全部成灰,称其质量计算出其灰分。
第四节 乳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不同用途的乳化沥青,各有其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3. 乳化沥青的制备 乳化工艺
包括生产流程、配方(外加剂)、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 主要流程:
乳化剂水溶液的调制:水中加入需要数量的乳化剂和稳 定剂,使其在水中充分溶解,水温一般60-80℃。
沥青加热:加热温度根据其品种、牌号、施工季节和地 区而定, 一般为120-150 ℃ 。 沥青与水比例控制:通过流量计,严格控制加入比例。 乳化常用设备:胶体磨或其他同类设备。 沥青乳液贮存:注意沥青乳液稳定性,避免破乳。
谢 谢!
第四节 乳化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四、透层、粘层和封层
透层 为了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 青等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 形成油膜。 粘层 为增加新旧沥青路面结构层之间、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沙 石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封层 为了封闭路面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沥青混合 料薄层。 上封层: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 下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乳化沥青的优点
提高道路质量 扩大沥青适用范围
节约能源
优点
节省材料
延长施工季节
减少环境污染,改 善施工条件
第一节 乳化沥青的制备、分裂和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基础知识及生产技术

基础知识一、沥青乳化剂分类1、按电荷分:①阳离子乳化剂②阴离子乳化剂③非离子型乳化剂2、按破乳速度分:①快裂型②中裂型③慢裂型(慢凝、快凝)我公司生产的802(中裂型、不需调酸); 803(慢裂慢凝型、需调酸) ; 801(慢裂快凝型、需调酸)二、乳化沥青1、乳化沥青的组成:①沥青②乳化剂③水(井水,自来水)④盐酸(需要时)⑤稳定剂(需要时)2、乳化沥青制备:是将沥青热融后,通过乳化剂(水溶液)和机械的作用,使沥青以细小的颗粒分散在一定量的水中而形成的沥青乳液。
乳化剂水溶液也称为皂液生产时皂液温度60-70℃,沥青温度130-140℃,皂液温度和沥青温度之和不能大于200℃.3、改性乳化沥青:①加胶乳(SBR)分內掺和外掺:生产乳化沥青时胶乳加在皂液里或直接进入胶体磨的为内掺;加在乳化沥青里搅拌的为外掺。
②直接用SBS改性沥青乳化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生产乳化沥青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机械分散法具有效率高,速度快,产量大,调节控制容易等优点,因而在乳化沥青生产中广为采用。
所谓机械分散法,是依靠机械的强力搅拌作用力,把沥青液相剪切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乳化剂水溶液中,成为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
一般习惯上把用来完成沥青乳化所需的全部装置称为乳化沥青生产设备,把沥青液相粉碎的机器称之为乳化机。
沥青乳化不仅需要专用的生产设备,而且要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下才能完成。
通常把沥青,乳化机,水从初始进入生产设备到乳液成品输出的这一全过程及每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称之为乳化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生产配方,温度控制,油水比例控制等内容。
一般应根据乳液技术要求,乳化剂性能,沥青性能,水质,设备性能,生产规模,施工要求等技术条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初步确定乳化工艺,然后在生产设备上试生产。
检验和修正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工艺,补充试验室无法确定的其它工艺问题,最后得到正式用于生产的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乳化沥青生产过程一般分为沥青配置,乳化剂水溶液配置,沥青乳化和乳液储存四个主要工序。
pc-2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pc-2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1.1 沥青材料
PC-2乳化沥青采用优质道路沥青作为基础沥青,其性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
1.2 乳化剂
乳化剂是制备乳化沥青的关键原料,应选择具有良好乳化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乳化剂。
1.3 添加剂
根据需要,可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以改善乳化沥青的性能,如增稠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乳化沥青制备工艺
2.1 预热
将沥青加热至预定温度,保证其流动性。
2.2 乳化
将加热后的沥青与乳化剂、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混合,通过乳化机进行乳化。
2.3 调配合比
根据需要,调整乳化沥青的配比,以获得所需的性能指标。
2.4 储存稳定
将乳化沥青储存一定时间,确保其稳定性。
三、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3.1 外观与颜色
PC-2乳化沥青应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棕黄色,无明显的颜色不均和颗粒状物。
3.2 粘度与流动性
PC-2乳化沥青应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以确保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沉淀或结块现象。
3.3 蒸发残留物含量
PC-2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保证其耐久性和路用性能。
3.4 贮存稳定性
PC-2乳化沥青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四、乳化沥青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4.1 应用范围
PC-2乳化沥青适用于道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的防水层、粘层、封层等施工环节。
同时,也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护和修复。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拌和试验、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
工程上施工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
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
2、当用于填补车辙时,BRC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提高至不低于55℃。
3、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时也可选用1d。
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
沥青5d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臵的储存罐内,并不断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
4、当改性乳化沥青或特种改性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储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0656进行-5℃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要
求没有颗粒、不结块。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离子
子(+)
慢裂 快裂或中裂 慢裂或中裂 阴离子(-) 0.1
慢裂 慢裂 非离子 0.1
.1 2~30 10~60 55 45~150 2~10 10~25 50 50~200 1~6 8~20 50
1~6 8~20 50 97.5
2~30 10~60 55
1~6 8~20 50
7.5 50~300
实验项目
单位 PC-1
阳离子 喷洒用 PC-2 PC-3 快裂 慢裂 快裂或中裂 阳离子(+) 0.1 2~10 1~6 8~20 50 97.5 50~200 50~300 40 2/3 / / 45~150 1~6 8~20 50
破乳速度 离子电荷 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 大于 粘度 蒸 发 残 留 物 恩格拉粘度计E25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针入度(25℃) 延度(15℃),不小于 s %
40
/
1 5
1 51Βιβλιοθήκη 510~25 5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 积不小于 与粗、细集料拌和试验 水泥拌和试验的筛上剩余, 不大于 常温储存稳定性 1d,不大于 2d,不大于 %
1 5
品种及代号 阴离子 拌和用 BC-1 慢裂或中裂 PA-1 快裂 喷洒用 PA-2 PA-3 拌和用 BA-1 非离子 喷洒用 PN-2 拌和用 BN-1 T0658 T0653 T0652 2~30 10~60 55 97.5 45~150 40 / 均匀 2/3 / / / 均匀 / 2/3 / 3 50~300 40 / 60~300 T0622 T0621 T0651 T0607 T0604 T0605 T0654 T0659 T0657 T0655 试验方法
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技术交底

审核人
×××××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8
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工程
部位名称
路面工程
工序名称
乳化沥青粘层
施工单位
××公司
交底日期
2010.5.16
交底内容:
路面各沥青结构层间均需要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的浓度不小于 50%,洒布量: 0.3~0.6L/m2。 一、作业条件
1、下承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
2、乳化沥青原材料经试验合格。 3、施工区域交通已封闭。 二、施工方法、工艺
使用高压水枪对路面下承层进行清洗,以使下承层顶面洁净,确保层间的粘结。喷洒粘层油前还应
做好遮挡防护人工构造物的准备工作,以免污染。
2、粘层油洒布 (1)采用东风多利卡沥青洒布车(载重量 6t)将改性乳化沥青运至现场并进行洒布施工。 (2)在粘层油洒布前,要确保作业面干燥,潮湿时必须等干燥后才能撒布。粘层油必须洒布均匀, 洒布车喷洒时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使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边角部位可采用机动或手喷的沥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
T 0659
水泥拌和试验的筛上剩余 不大
%
-
于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 不大于
%
1
5d 不大于
5
T 0657 T 0655
表注:[1] P 为喷洒型,B 为拌和型,C、A、N 分别表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 [2]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3] 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 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 标; [4]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 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 也可用 1d 的稳定性; [5]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 T 0656 进行-5℃低温贮存稳 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6] 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 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子电荷
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
T 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不大于
%
0.1
0.1
0.1
T 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2-10
1-6
1-6
2-30
2-10
1-6
1-6
2-30
1-6
2-30
T 0622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
10-25
8-20
8-20
10-60
10-25
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分类
品种及代号
适用范围
阳离子乳化沥青
PC-1
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
PC-2
透层油及基层养生用
PC-3
粘层油用
BC-1
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
阴离子乳化沥青
PA-1
表处、贯入式路面及下封层用
PA-2
透层油及基层养生用
PA-3
粘层油用
BA-1
稀浆封层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用
非离子乳化沥青
T 0604
延度(15℃),不小于
cm
40
40
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不小于
2/3
—
2/3
—
2/3
—
T 0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
均匀
-
均匀
-
T 0659
水泥拌和试验的筛上剩余不大于
%
-
-
-
3
T 0657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 不大于
5d 不大于
%
1
5
1
5
1
5
T 0655
8-20
8-20
10-60
8-20
10-60
T 0621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
50
50
50
55
50
50
50
55
50
55
T 0651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97.5
97.5
T 0607
针入度(25℃)
dmm
50-200
50-300
45-150
50-200
50-300
45-150
50-300
60-300
PN-2
透层油用
BN-1
与水泥稳定集料同时使用(基层路拌或再生)
试验项目
单位
品种及代号
试验
方法
阳离子
阴离子
非离子
喷洒用
拌和用
喷洒用
拌和用
喷洒用
拌和用
PC-1
PC-2
PC-3
BC-1
PA-1
PA-2
PA-3
BA-1
PN-2
BN-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破乳速度
快裂
慢裂
快裂或中裂
慢裂或中裂
快裂
慢裂
快裂或中裂
慢裂或中裂
慢裂
慢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