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600 ×7 +200×(2+7) =4200 +1800 =600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6000米。
200 × 2+(600+200) ×7 =400 +5600 =600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6000米。
720 ÷(40+50)
=720 ÷90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答:经过8时相遇。
=291(千米)
答:两车开出3时后相距291千米。
510÷(45+50)
=510÷85
6天 <8天 =6(天)
答:8天能修复这段公路。
(45+40)×8
=85×8
=680(米) 680米

510米
答:8天能修复这段公路。
乙票卖的张数:
(2300-30 ×50 ) ÷10 =(2300-1500 ) ÷10
答:第2组比第1组多植树20棵。
12-8 =4(时)
80 ×4 +40×(2+4) =320 +240
8-6 =2(时)
40 × 2+(80+40) ×4 =80 +480
=560(千米)
=560(千米) 答:两个车站相距560千米。
(158+126 )÷2 =284÷2 =142(元)
158-142 =16(元)
125×64 = 125× 8 ×8 =1000×8 =8000
102×36 =(100+2)×36 =100×36+ 2×36
(100-4)×25
=100×25-4×25
=2500- 100 =2400
=3600+ 72 =3672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例1(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例1(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问题解决例1(一等奖创新教案)问题解决(相遇问题)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问题解决例1,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形成解决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能运用画图分析问题;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联系旧知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

这个问题与原来学习的行程问题,有什么区别呢?(PPT出示例题图)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宫,余刚每分走75米,苗苗每分走60米,经过5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师引导:对了,以前学习的是一个运动对象,在这里变成了两个运动对象。

题目中还提到了,两人同时出发,5分后在少年文化宫相遇,我们把这种问题,通常叫做相遇问题。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二、探究新知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分析,(出示线段图)方法一:余刚和苗苗两家,分别在少年文化宫的两侧,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往少年文化宫走,5分后相遇,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余刚和苗苗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也就是说,余刚5分走的路程+苗苗5分走的路程=两家相距的路程。

(课件演示)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反馈。

余刚5分走的路程=余刚的速度×时间,苗苗5分走的路程=苗苗的速度×时间综合算式是:75×5+60×5 算出两家相距675米。

这种思路可以归纳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等于相遇时的总路程,课件显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方法二: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继续观察线段图,发现:由于他们同时出发,直到相遇,说明他们行走的时间相同,那我们还可以先算出,余刚和苗苗一分共行多少米,也就是他俩的速度和,75+60=135米,5分后相遇,就相当于他们一起走过了5个75+60米,综合算式列为:(75+60)×5,最后等于675米。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2、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3、师徒两人工作147个零件。

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每时做18个。

师傅做27个后,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4、剑兰花每支18元,水仙花每支85元,李阿姨买8支剑兰花和1盆水仙花。

付出250元,应找回多少元5、一条跑道长60米,我每次跑7个来回,我每次跑多少米6、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00米,平时走12分。

一天他有急事,平均每分比平时多走15米,这天小强用多少分从家走到学校7、胜利小学四年级有25个小组,每组4人。

(1)如果每人植树8棵,一共植树多少棵(2)如果四年级共植树90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8、某公园:成人票40元/人;儿童票半价。

两种票各买14张。

一共需要多少钱9、每张桌子65元,每把椅子35元。

够买40套桌椅要多少元10、冰酷寒饮部的牛奶雪糕:批发60元/箱,批发3元/支。

李阿姨批发3箱牛奶雪糕,每箱30支。

如果按批发价所有卖完,能够赚多少钱11、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

余刚每分走75米,苗苗每分走60米。

经过5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偏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时行52千米,两车开出3时后相距多少千米1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40米。

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14、两辆货车运化肥,小货车每次载重3吨,大货车每次载重6吨。

如果两辆车都运了24次,共运化肥多少吨15、少先队员植树,第一组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二组平均每人植树13棵。

如果两个组都有10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植树多少棵16、一辆客车以每时40千米的速度从汇东车站早上6时出发,一辆小轿车以每时80千米的速度从双凤车站早上8时出发。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评课稿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评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评课稿为西南师范大学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课程的评价,主要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对该课程的评价,旨在优化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和方法; -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问题解决。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时长本节课的教学时长为45分钟。

2.4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 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讨。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解释他们的思路和过程。

5.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3.1 合作学习法本课程采用合作学习法,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分享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本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营造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的动机。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3 讨论交流法本课程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分享思路的方式,加深对问题解决的理解。

教师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四、学习资源4.1 教材本课程使用西南师范大学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为教材。

解决问题专项训练(四年级下册西师版)

解决问题专项训练(四年级下册西师版)

1、.动物园推出“一日游”的活动两种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现在有成人4人,儿童6人!要去游玩,想一想怎样买票最省钱?2、.准备了100元钱够不够?3、科技馆的门票价格如表。

向阳小学六年级95名学生准备前去参观。

算一算,共需多少元?4、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航行多少千米?5、一辆小汽车5小时行驶450千米,一辆大货车4小时行驶40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些?快多少?6、一辆汽车从沈阳开往大连,4小时后行了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3小时才能到大连.沈阳到大连有多少千米?7、南京到北京的公路长840千米,一辆汽车从南京开往北京,每小时行70千米,行11小时后,还剩多少千米?8、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9、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600千米,每小时行60千米,行车3小时后加快速度,每小时行80千米,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10、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1、小明和小芳同院,小芳上学每分走50米,12分到学校,小明上学每分比小芳多走10米,小明几分到学校?12、从甲城到乙城的公路长3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9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城去乙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13、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80千米,剩下的要20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14、小东看一本故事书,12天看了84页,照这样计算,小东23天一共能看多少页?15、小明每分钟走78米,大剧院到学校的路程是小明家到学校的3倍.(1)小明14点钟从家里出发,经过15分钟走到了学校,请问小明家离学校多远?(2)小明家到大剧院的路程是多远?如果小明14点从家出发,什么时间能够到达大剧院?16、AB两地铁路长1345km,由A地开往B地的列车平均每时行92km,已知行了609km.照这样的速度,列车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掌握数学表达式的书写规范。

-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 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导入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

- 案例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分配等,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

2. 案例教学(15分钟)-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 小组合作(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掌握程度。

-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 课后练习题- 小组合作材料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 在小组合作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安全注意事项- 在使用教学资源时,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伤害。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 问题解决︳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问题解决”。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问题解决的概念,例如: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商品,计算总价等。

2. 讲解新课:(1)介绍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检验方案。

(2)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画图法、列举法、假设法、逆向思考法等。

(3)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基本步骤和策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请学生根据导入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策略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检验方案。

2. 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画图法、列举法、假设法、逆向思考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数学问题,并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策略进行解决。

(2)教材课后习题第1、2题。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和策略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4问题解决|西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4问题解决|西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西师版(2014秋)第二单元第4课时问题解决一、填空。

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火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算式是:()。

【解答】(86+102)×5=940(千米)或86×5+102×5=940(千米)。

【解析】已知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火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列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求两车每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用加法,即:86+102=188(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乘法,即:188×5=940(千米)。

另一种方法:先求出甲列车5小时行多少千米,用乘法,即:86×5=430(千米);再求乙列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也用乘法,即:102×5=510(千米);最后球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加法,即:430+510=940(千米)。

2.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由相隔18千米的两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算式是:()。

【解答】(54-18)÷(7+5)=3小时。

【解析】已知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其实两人真正相隔的是(54-18)千米。

求两人的速度和=7+5=12(千米);两人由相隔18千米的两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即:(54-18)÷12=3(小时)。

3.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经过18小时两车途中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算式是:()。

【解答】(75+69)×18=2592(千米)。

【解析】已知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加法,即:75+69=144(千米);再求经过18小时两车途中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乘法,即:1445×18=2592(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七问题解决2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七问题解决2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七问题解决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操练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速度。

4. 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乘法口诀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七、课后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在“探究新知”环节中,教师首先应该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能够自然地引出乘法口诀的应用。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水果摊的问题:“如果一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你想买5个苹果,那么你需要支付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看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专项练习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专项练习

第二单元问题解决专项练习
1.水果店购进苹果25箱,购进的梨是苹果的6倍少30箱。

水果店购进的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箱?
2.超市购进娃哈哈和雪碧两种饮料,购进的娃哈哈有460瓶,是雪碧的3倍多10瓶。

超市购进的雪碧饮料有多少瓶?
3.一种蛋糕有大盒和小盒两种包装。

大盒蛋糕每盒8元,小盒蛋糕每盒6元。

一天,这种蛋糕共卖了254元,这种蛋糕最多卖了多少盒?
4.有82千克食用油,分装在两种规格的桶中出售,大桶可以装5千
(1)最少可以装多少桶?(2)最多可以装多少
桶?
5.“奶飘香”饮料有大瓶和小瓶两种规格。

昨天,“奶飘香”饮料共卖了325元。

“奶飘香”饮料最少卖了多少瓶?
6.剧场有甲票座位和乙票座位各100个,甲票30元/张,乙票20元/张。

本场收入2300元,
最多卖出多少张票?
7.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开凿一条长2400m的隧道,甲工程队每天开凿37m,乙工程队每天开凿43m。

两个工程队分别从隧道两端同时开工。

完工时乙工程队比甲工程队多开凿多少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是关于运动和位置的数学模型。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或多个物体或人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相对位置。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关注的是物体或人在某个时间段内所走的距离。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距离三个基本概念。

1. 基本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距离 = 速度× 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
2. 典型问题:一个自行车手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骑行,他需要多少小时才能骑行50公里?
3. 解题方法:使用上述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关于两个物体或人在同一直线上朝对方移动,并在某一点相遇的问题。

1. 基本概念:相对速度,即两个物体移动速度的差异。

2. 典型问题:甲和乙两辆火车从两个城市同时出发,朝对方行驶。

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

它们需要多少小时才能相遇?
3. 解题方法:首先确定两物体移动的总距离,然后根据相对速度计算所需时间。

练习题
1. 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300米,从家到学校有1500米,小明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2.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思维拓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思维拓展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姓名:1、小明和小强两人集邮,小明集邮45枚,小强的集邮枚数比小明的5倍少20枚,两人一共有邮票多少枚邮票?2、一桶油36元,这桶油连桶重7kg,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油连桶重4kg,每千克油多少元?3.王老师和李老师相对而行,王老师每分邹52米,李老师每分走48米,如果他们走了10分正好相遇,那么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如果他们走了10分,还相距50米,那么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如果他们走了10分交错而过,又相距50米,那么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4、乌龟、马、牛和狗4只动物的年龄之积为100000,已知乌龟125岁,马25岁,牛8岁,狗的年龄是多少岁?5、一共有25个小组,每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植树活动?(两种方法)6、甲数是3.8,乙数是38,在它们的末尾都填上两个零,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7、有24箱故事书和26箱科技书,每箱装的书都是24本,一共有多少本书?如果每箱书的售价都是36元,付1500元够吗?8、李华和王明同时从学校出发,李华向东走,每分走35m,王明向西走,每分走40m,几分后两人相距300m?9.姐妹俩在周长1050m的环形湖堤上跑步,她俩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姐姐每秒跑4m,妹妹每秒跑3m,150秒后两人会相遇吗?10、两辆客车同时从相距1040km的两站相对开出,经过8h相遇。

其中,一辆客车每时行55km,另一辆客车每时行多少km?1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km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时行45km,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h,5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时行多少km?12、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450km 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时行40km,小轿车每时行50km,几时后两车相距90km?(计算两车还未相遇时需要的时间)13.有块菜地(如图,单位:m),求这块菜地的面积。

14.两个修路队从山的两边修一条长164m的山洞。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3解决问题练习卷四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3解决问题练习卷四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2.3解决问题练习卷四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解答题1 . 100kg小麦能够磨面粉84kg 。

1000kg 小麦能够磨面粉多少千克?要磨 84 吨面粉需要小麦多少吨?2 .一本故事书有94 页,第一个礼拜小东看了29 页,第二个礼拜他看了38 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3 .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计划每日修200 米, 3 天能够修完.实质每日修了150 米,实质用了多少天?4 .某服饰批发商铺一件衣服65 元,一条裤子35 元,做服饰买卖的王阿姨批发了6 套,共用去多少元?5 .客货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城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10 千米,最后两车在距离中点30 千米处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6 .一座有9层的楼房,每层的台阶数都相等, 小明从 2 楼走到 4 楼一共走了36 个台阶 , 小明从 1 楼走到 9 楼 ,一共要走多少个台阶?7 .调皮家距学校850m,他以每分钟60m的速度往学校走,在他距学校730m处时,他妈妈发现他没有带文具盒,于是以每分钟90m的速度追赶。

调皮的妈妈需要几分钟能追上调皮?8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 5 小时后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 .一只蜗牛爬行米需要小时,照这样计算,这只蜗牛爬行 1 米需要多少小时?10 .上海到广州的海上航线长是1690 千米。

一艘客运轮船从上海出发,驶向广州,均匀每小时行50 千米。

(1)轮船 15 小时行了多少千米?(2)这艘轮船离广州还有多少千米?11 .在计算41×25时,小明将41 拆分红 40 和 1,分别与25 相乘。

这是依照()。

A.乘法联合律B.加法互换律C.乘法分派律12 .甲乙二人共同加工一批机器部件,甲每小时加工15 个,乙每小时加工12 个, 6 小时正好达成任务。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经典练习及答案(共六套)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经典练习及答案(共六套)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应用题经典练习一(附答案)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

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

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

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

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

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

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

从学校到家多远?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

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

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

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答案详解】1、定价款+加印款=共付款共付款÷学生数=每张照片款33+2.3×(34-4)= 共付款=102(元)每张照片款=102÷34=3(元)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120×[(580-80×6)÷(120-80)]=300(千米)本题也可以通过设x来求解3、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跑步的路程150×[(2300-80×20)÷(150-80)]=1500(千米)本题也可以通过设x来求解4、每榨1千克豆油所需豆子×豆油的千克数=所需黄豆数(84÷12)×120=所需黄豆数=840(千克)5、绳子的总长- 第一、二段= 第三段绳子的长(38.7+41.6+39.7)÷2-38.7=第三段绳子的长同理可求其它两段的长。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例2(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问题解决例2(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问题解决例2(一等奖创新教案)问题解决(合作做工问题)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问题解决例2,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形成解决合作做工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前后知之间的联系;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合作做工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一个修路队每天能修路50m,工作6天后,他们修路多少米师:这是一个工程问题,每天能修路50m,表示这个修路队的工作效率,6天是工作时间,要求6天后他们修路多少米,就是求6天的工作总量。

因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所以用50×6可以算出,工作6天后,他们修路300米。

2.小明和小芳从相距1040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几分,两人相遇?师引导: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因此,要求相遇时间,用总路程÷速度和,即可。

出示算式:1040÷(70+60)=1040÷130=8(分),答:经过8分,两人相遇。

师点拨: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各自的速度,就知道了速度和,这是已知总路程和速度和求相遇时间的问题,是相遇问题的的一种变式。

二、探究新知(一)获取信息、明确问题课件出示: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m长的公路,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用两只手比画两个工程队修路的过程。

(二)分析问题师:对比复习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明确:复习题是行程问题,而例2是两个工程队修路的工程问题。

但这两道题都是知道总的路程(工作总量)和两人(或两队)的速度(工作效率),求他们的相遇时间(修复完这段公路的时间)。

师:要求“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梳理解决策略:一是比工作时间,二是比工作总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问题解决(最值问题)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问题解决(最值问题)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问题解决(最值问题)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最值问题的概念,知道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意义。

2.能够正确运用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检验答案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最值问题1.知识点:•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能够应用这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找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运用这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这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首先,教师可以用一些课前活动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的学习,比如说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预测这些物品的最大和最小值等。

2.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最值问题。

告诉学生最值问题的概念、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意义。

第二步:示范1.请一名学生上来,让他/她站在教室中央,询问全班同学他/她的身高。

然后将这个最大/小值解释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最值概念的基本含义。

2.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例子来演示如何找到最值。

第三步:锻炼1.让学生组成小组,寻找一些物品(比如说教室里的椅子),并分别测量它们的高度和尺寸。

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这些物品的最大和最小值,然后告诉全班。

第四步: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题目中的最大和最小值。

2.让学生交换答案并进行讨论。

3.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第五步:检验1.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2.教师随机抽样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所得到的答案,并让他们互相核对。

3.在回答正确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奖励或表扬。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正确分类和解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和最小值。

•是否能够运用检验答案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问题解决 (1)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问题解决 (1)


这两道题有什么
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给出两者的速度
和所行时间,求的都是两
者所行的路程和。
不同点: ①两者同时从不同地点出发,相对而行,经过一定的时间相遇。 ②两者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经过一定的时间拉开距离。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相背问题计算方法: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和×时间=路程
我每分走60米。
余刚
苗苗
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1 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 经过5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 相距多少米?(余刚每分走75米,苗苗每分走60米。)
:同一时刻 :同一地点遇到 :相互间的距离
你能画线段图 表示题意吗?
1 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 经过5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 相距多少米?(余刚每分走75米,苗苗每分走60米。)
答:上海到武汉的长江航线长1075千米。
2.王丽家在学校的东面,何川家在学校的西面,两人 同时离开学校回家,王丽每分行70m,何川每分行 80m,经过12分两人同时到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

( 70 + 80)×12
= 150×12
= 1800 (米)
何川
王丽 答:他们两家相距1800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相背问题解决方法: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路程
两人1分走的路程(两人的速度和): 75+60=135(m) 两家相距的路程: 135×5=675(m)
综合算式:
(75+60)×5 =135×5 =675(m) 答:他们两家相距67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1、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 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2、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 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3、师徒两人工作147个零件。

徒弟每时做12个,师傅每时做18个。

师傅做27 个后,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4、剑兰花每支18 元,水仙花每支85 元,李阿姨买8 支剑兰花和 1 盆水仙花。

付出250 元,应找回多少元5、一条跑道长60 米,我每次跑7 个来回,我每次跑多少米6、小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900 米,平时走12 分。

一天他有急事,平均每分比平时多走15 米,这天小强用多少分从家走到学校7、胜利小学四年级有25个小组,每组 4 人。

(1)如果每人植树8 棵,一共植树多少棵(2)如果四年级共植树900 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8、某公园:成人票40 元/人;儿童票半价。

两种票各买14 张。

一共需要多少钱9、每张桌子65 元,每把椅子35 元。

够买40 套桌椅要多少元10、冰冰冷饮部的牛奶雪糕:批发60元/箱,零售3元/支。

李阿姨批发3箱牛奶雪糕,每箱30 支。

如果按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11 、余刚和苗苗约定同时从自己家出发去少年文化宫。

余刚每分走75 米,苗苗每分走60 米。

经过 5 分两人正好在少年文化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乙车每时行52 千米,两车开出 3 时后相距多少千米1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45米,乙队每天修40 米。

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 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14、两辆货车运化肥,小货车每次载重3吨,大货车每次载重6吨。

如果两辆车都运了24 次,共运化肥多少吨15、少先队员植树,第一组平均每人植树11 棵,第二组平均每人植树13 棵。

如果两个组都有10 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植树多少棵16、一辆客车以每时40千米的速度从汇东车站早上6时出发,一辆小轿车以每时80 千米的速度从双凤车站早上8 时出发。

两车中午12 时相遇,汇东车站和双凤车站相距多少千米17、王兰有158 元,李丹有126 元,她们各买了一个价格相同的包。

她们两个的钱合在一起刚好可以买两个。

李丹应还王兰多少钱18、兰兰和亮亮要完成297 张图片的设计任务。

兰兰每天能设计15 张图片,亮亮每天能设计18 张图片。

他们10 天后能完成任务吗19、两辆货车同时从一个商场出发,向背而行。

一辆车每时行42 千米,另一辆车每时行48 千米。

经过多少时间,两车相距270 千米20、爷爷奶奶今年估计能收200 千克梨,还养了23只母鸡,一只母鸡一年约产蛋8 千克。

爸爸每月给他们300 元赡养费。

如果鸡蛋每千克8 元,梨每千克 5 元的售价计算,预算爷爷奶奶今年的收入是多少21、用 1 根长30 厘米的细铁丝围成三角形。

(1)如果围成 1 个等边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2)如果围成 1 个底边长是8 厘米的等腰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腰长是多少厘米(3)能围成一个两条边长分别是16 厘米和9 厘米的三角形铁框吗22、1 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是 5 厘米,另一条边是 4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3、100 千克小麦能加工75 千克面粉。

1 千克小麦能加工多少千克的面粉24、如果把10 万张相同的宣传卡片一张一张的相连成“长龙” ,你知道这条长龙能排多远吗(一张卡片的长为米,宽为米。

)25 、松树和柏树能分泌杀菌素,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

1 平方米的松柏树林每天能分泌杀菌素克,10000 平方米的松柏树林每天能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26、明峰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85 米,宽58 米的长方形。

如果把长方形的长、宽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画在纸上,图纸上长方形的长、宽各应画多少厘米27、有一面墙每行有16块砖,每列有9块砖。

每块瓷砖长30厘米,宽20 厘米。

这面墙的面积是多少28、在一个湖面的四周插彩旗,每隔 4 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80 面,湖面一周的长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29、一种棉纱1千克可织布米,这种棉纱 1 克可织布多少厘米30、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26 厘米,一边的长为16 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31、等腰梯形的周长是23 厘米,上、下底分别长 3 厘米和 6 厘米,求它的一条腰长是多少32、小丁按照2个红球、 4 个蓝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挂在墙上,这串气球中的第1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39 个气球是什么颜色33、2010 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有电冰箱台,比2005 年增加台,2005 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有电冰箱多少台34、2009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亿人次,2010 年比2009 年增加了亿人次。

2010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多少亿人次35 、7 号运动员跳了米, 4 号比7 号少跳米,9 号比 4 号多跳米。

9 号运动员跳了多少米36、抗旱服务队计划灌溉1000 平方米的农田,第一天灌溉了平方米,第二天灌溉了平方米。

两天后还要灌溉多少平方米37、7 号选手的专业得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总分分。

8 号选手专业得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

谁的总分高高多少38、小田同学第 1 天读故事书21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读 1 页。

(1)小田前 3 天共读书多少页(2)小田这 3 天平均每天读书多少页39、农资公司第 1 天卖了210 袋化肥,第 2 天卖了140 袋化肥,第 3 天与第 4 天共卖了330 袋化肥。

平均每天卖了多少袋化肥40、大巴车第1时行驶94 千米,第2时行驶86千米,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照这样的平均速度行驶3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41、四一班的平均得分是分。

四二班 5 位裁判给出的得分分别是分、分、分、分、分。

那个班的平均分高高多少42、今天共运42 筐苹果和38 筐梨;苹果和梨每筐都是25 千克。

(1)今天共运来苹果和梨多少千克(2)如果每千克苹果7元,每千克梨 5 元;今天运来的苹果和梨全部卖完,可以买说少元钱43、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出发,货车42千米/时,客车68 千米/时;经过5时相距多少千米44、合兴镇去年开荒造林,种桃树75 万平方米,每万平方米种350 棵;种梨树75 万平方米,每万平方米种610 棵。

一共种这两种树多少棵45、王老师和李老师相对而行,王老师每分走52 米,李老师每分走48 米。

(1)如他们走了10 分正好相遇,两位老师出发地相距多少米(2)如果他们走10 分交错而过,又相距50 米,两位老师出发地相距多少米(3)如果他们走了10 分,还相距50 米,那么两位老师出发地相距多少米46、买5张桌子和9把椅子,要1440元; 3 把椅子的钱正好是1张桌子的钱。

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47 、某动物园海洋表演馆共有甲票座位30 个,每张票价15 元;乙票座位200 个,每张票价10 元。

如果一场表演门票收入1800 元,那么这场观众最少多少人48 、聪聪买一本360 页的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0 页,这样看了9 天后,改为每天看15 页。

他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这本书49、某车间计划一周加工406 个零件,前 2 天加工了96 个。

剩下的零件每天加工多少个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周末不休息)50、小明和小刚要做600 个零件,小刚每小时做15 个,小明每时做20 个。

小刚做了8 小时后,余下的由小明完成,小明在做多少时能完成任务51、余刚和苗苗约定8 点同时从自己家去学校,8:15 的时候他们正好在学校相遇,余刚每分钟走70 米,苗苗每分钟走60 米。

余刚和苗苗家相距多远52、师傅和徒弟一天的生产任务是446 个零件,师傅每时生产45 个,徒弟每时生产38 个① 、师徒两人合作 4 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② 、师徒工作 4 时候后,余下的由徒弟一人完成,还要工作多长时间53、“六一”节快到了,王老师为班上跳舞的同学买30 套服装一共花了540 元钱,其中衣服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两倍,每件衣服和每条裤子分别需要多少钱54、某商场购进一批风扇,每台风扇的进价是230 元,售价是250 元,这批风扇全部售完后盈利680 元,这批风扇有多少台55、7 月15 日,两个工程队从山的两边同时开工挖一条4200 米的隧道,甲工程队每天挖24 米,乙工程队每天挖26 米,10月1日前这两个工程队能否完工5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 千米,7 小时可以到达,从乙地原路返回,每小时行7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甲地57、到动物园去参观,四年级一班去了42 人二班去的人数是一班的 2 倍少16 人, 三班去的人数比一班与二班去的总人数少28 人,三班去了多少人58、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76 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年级的 2 倍少14 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59、王老师要出去学习8 天,每天往返一次,单程车票要 6 元,如果买月票需要75 元,王老师买月票划算吗如果只开 5 天会呢买月票划算吗60 、去年植树节、四年级一36 人共植树432 棵四年级二班34 人每人植树12 棵,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61 、有120 人乘车参加学校组织的防火宣传,现有两种客车,大客车每辆车载42 人,收费每辆150 元,小客车每辆载18 人,收费70 元,怎样包车花费最少62、学校计划买25 个笔记本和20 只钢笔,每只钢笔的价格是每个笔记本的两倍,学校共付了360 元钱,每个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元63、甲乙两地相距54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48 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时行32千米。

两车同时相对开出 5 时后还相距多少千米64、机床厂制造一批机床,原计划25 天制造600 台,实际提前 5 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65 、甲乙两车要运920 吨货物,甲车每次运16 吨,乙车每次运20 吨,甲车运了10 次后,剩下的由乙车来运,乙车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66 、铜博县2005 年-2007 年修建农村寄宿制小学情况如下表2)、平均每所寄宿制小学投入资金多少万元67、(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台(2)汽车厂全年应生产消防车222 台,下半年平均每月应该生产多少台,才能完成全年的任务68、小剧院贵宾票座位60 个,每张票价20 元,一般票座位170 个,每张票价10 元,本场戏一共买票2000 元,(1)那么观众最少有多少人( 2 )那么观众最多有多少人69、飞机每分钟飞行1800 米,3小时20 分钟可以飞行多少千米70、玩具厂要生产玩具24000 个,原计划32 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50 个,实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71、装订车间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25 页,可以装订60 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