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僻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3)模仿口技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口技》这篇文言文。
(2)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表演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口技》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口技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口技表演道具:口技面具、乐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4.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语文《口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能够运用口技进行简单的表演和实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口技观察力和模仿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口技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勇气,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口技》选文:《口技艺人表演口技》。
教材:口技艺术教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难点:口技表演的实践和技巧运用,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口技表演的视频或邀请口技艺人现场表演,引起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对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模仿口技艺人表演,培养口技观察力和模仿力。
3.3 小组合作与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选择一段口技表演进行练习和准备。
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口技表演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合作伙伴的表现,给出建议和鼓励。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口技表演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段口技表演进行观看和分析,写出口技表演的心得体会。
5.2 课堂拓展教师可以邀请口技艺人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口技艺术。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口技艺术教程。
口技表演视频资料。
6.2 教具口技表演道具。
视频播放设备。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观察与模仿学生通过观察口技艺人的表演,学习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口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所复习的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七年级也需要运用灵活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被动为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2、品味精彩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复习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精彩语句。
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自主复习,为更好地理解复习内容做准备。
授课过程准备行囊(字词复习)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着时空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来一次惊险的的旅游。
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一家人还在睡梦中,这一危急时刻,是真是假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一起体验一下吧!哦,对了,出发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自我检查(1)给下列划横线字注音。
呓yì语齁hōu声? 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篇8教材分析《口技》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文化生活”,五篇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领会作家对“文化艺术”的感悟。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在导入教学后,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归纳文学常识、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重点1、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法:导入新课——指导阅读——拓展练习学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拓展练习媒体应用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能较好地辅助教学。
情境设计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
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样发出悦耳的音符。
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
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
不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口技》。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1、指导学生了解《虞初新志》及林嗣环。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容易读错的字,扫清朗读障碍。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4、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5、能让学生简要概括总结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6、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7、指导小组完成自主导学(见学案)及拓展练习。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
这,又是一种享受了。
(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
)三、整体感知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
2、朗读课文。
⑴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几(jī)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è)⑵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2024年《口技》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年《口技》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口技》的基本内容,背诵课文。
1.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1.3学习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意识。
2.2通过课堂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2培养学生尊敬传统、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1.2学习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掌握口技表演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表演的背景和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对口技表演的了解和感受。
2.课堂阅读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2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4.课堂讨论4.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口技表演实践5.1教师示范口技表演,讲解基本技巧。
5.2学生分组练习,尝试表演口技。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口技》。
2.搜集有关口技表演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口技表演的特点和技巧,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但在口技表演的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课文原文:口技口技者,京市中奇技也。
一日,闲游于市场,适见一人,身怀绝技,众皆惊异。
其人自称:“吾能以一口之声,模拟百鸟之鸣,又能模仿人间百态。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 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 学习并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教学设想1.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懂,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本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
其中有学生不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查工具书或由教师讲解。
2. 反复朗读,熟悉课文,背诵第(2)段。
3.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4.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朗读流利。
一课时一。
导入(一)简介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文描绘的是一场口技表演,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可分两个阶段: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的情景,摹拟发生火灾,救火的情景。
明确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如何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和听众的反映进行描写,来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
二。
朗读课文(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除课本注释中的注音外,还应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障(píng) 犬吠(fèi) 惊觉(jué)叱(chì) 伸颈(jǐng)倾侧(qīng)几欲先走(jī)(二)注意以下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朗读时正确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句中停顿)1. 会|宾客在宴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 遥闻|深巷中犬吠4.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5. 忽|一人大呼“火起”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 虽|人有百乎?8. 又夹|百千求救声?(三)学生自读或全班齐读三。
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一)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一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善长口技(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同“座”,这里指在坐的人)(二)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2)、(3)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口技表演,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口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难点:对口技表演的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口技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口技表演有更深入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口技表演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口头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口技欣赏和分析方面的进步。
4.2 小组评价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为学生提供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口技》选文。
5.2 视频资源经典口技表演视频。
5.3 网络资源相关口技艺术的网站、论坛和博客。
5.4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口技艺术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口技表演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2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口技表演场馆或与口技艺术家交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口技艺术的热爱。
6.3 创意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口技表演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设计(通用3篇)
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设计(通用3篇)七年级语文《口技》教案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二、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
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
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
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介绍作者,范读课文,讲析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入新课。
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
二、课题。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三、作者介绍。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正音正字(先请同学查字典,然后上黑板注音):宴( )屏障( )少顷( )吠( )曳( )叱( )少舒( )撤( )六、指导学习第一段课文(先请同学朗读并翻译,然后由教师补充讲解):“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位擅长表演口技的艺人。
这句总领全文,“善”字,通贯全篇,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京:这里指北京。
《口技》教案(4篇)
《口技》教案(4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理解文言词语,学习摹状的说明方法;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侧面描写的运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侧面描写的作用;古今词义、用法的异同。
教学性质:讲读课。
简要的步骤如下:(一)介绍“口技”,导入新课。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三)思考问题,分析课文,并注意文言知识点。
1.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2.第1段交代了什么,作用何在?3.文章怎样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的?4.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各是什么?由同学朗读,体会意境。
5.结尾有何特点?6.本文侧面描写的作用何在?(四)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串讲知识点。
(五)归纳写作特点。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作业。
语文《口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用法。
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理解能力,让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译全文进行自学,若有不会之处,小组内合作解决。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合作探讨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口技是一种用口头摹拟表演的艺术,是一种传统技艺,就是“用嘴学叫声”如虫鸟呜叫,火车进站等。
今天学习的就是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板书课题。
)2.生阅读注释。
(出示课件l。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听录音,完成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2。
)1.注意停顿,然后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解决。
3.通译全文,达到疏通文意。
4.全文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
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三、合作探讨1.小组内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指导全班学生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总体把握文章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感知“善”字在全文的统领作用。
教学设计表演激趣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
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一张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可真是叹为“听”止。
这就是我国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
洛桑如此,那林嗣环笔下的那位口技艺人和他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把握读音。
教师范读。
朗读过程中设“陷阱”(故意读错),学生在教师朗读过程中挑错误,加以改正。
2.讨论学习,了解大意。
学生讨论口技艺人表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哪些语言来判断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找出标志时间推移的副词及不同阶段场景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时间副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故事情节: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场百象感知语言,领悟特点。
学生从描写中找出每一个场景刻画了哪些声响,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
教师明确:(具体声响略)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三个场景声音变化情形:小——大——小——大。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当我们观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教师在学生发言后引导: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师生讨论得出结论:最精彩的表演=最复杂的内容+最简单的道具+最热烈的观众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找课文中原句来印证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
教师协助归纳:内容梦中惊醒: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夫叱。
渐入梦乡: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
火场百象:大呼、齐哭、百千大呼、齐哭、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无所不有)。
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观众反应表演前: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梦中惊醒: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
《口技》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口技》这篇课文;(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3)了解口技这一传统表演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口技表演,提高审美能力;(3)运用口技技巧,进行创意表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口技》;(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3)了解口技这一传统表演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口技表演技巧的理解和运用;(2)如何评价和欣赏口技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口技这一传统表演艺术;(2)学生观看一段口技表演视频,感受口技的魅力。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口技》,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欣赏与评价:(1)教师播放几段口技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2)学生谈谈自己对口技表演的感悟和评价。
5. 创意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尝试运用课文中所学的技巧;(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口技》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口技表演的短文;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概述:本节课将继续深入解读《口技》课文,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能够运用口技进行简单的表演和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运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口技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口技》选文阅读,了解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分析口技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点。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口技》。
相关视频资料:口技表演视频。
图片资料:口技表演的图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入话题:介绍口技的历史和发展。
展示口技表演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口技》。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口技的特点和技巧。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口技表演,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有关口技的问题。
分析并评价给出的口技表演视频,提出改进意见。
4.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课后拓展学生课后进行口技表演的练习和创作,提高口技技巧。
学生可以参加口技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口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检查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况。
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6.2 评估方法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口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口技技巧的应用。
口技表演:评价学生的口技表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6.3 评估内容学生对口技历史、表演技巧的掌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口技》教案(语文版)(共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口技》教案(语文版)(共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口技》教案(语文版)《口技》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背诵全文。
(2)学会正面与侧面烘托的写法(3)能理解本文条理清晰的结构,首尾照应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意(2)学生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教师点拨,提高翻译能力。
(3)通过演读,体会具体生动的侧面描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2)理解清晰明了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品味具体生动的描写,把视觉文字转化为听觉并加以想象场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录制洛桑学艺的录音带或其他的口技录音学生准备:查阅口技的相关资料,交流预习中的问题教学方法质疑法,演读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第一课时(一)“表演”激趣,导入新课请学生概括什么叫口技?你能表演一段吗?这节课看听清代作家林嗣环写的〈〈口技〉〉,你一定会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读顺文字(1)教师朗诵《口技》,对“少顷”“许许”等多音异读的字,有意读错。
引起学生的注意。
(2)学生齐读——个读——分段读。
生生评价,教师纠正读音。
2读通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在小组内口头交流翻译。
(2)质疑问难。
生生,师生交流难词难句。
(3)以“读《口技》我仿佛听到或看到——”的句式说话。
(4)齐读全文 3自读探究:(1)口技人表演的故事有哪几个场面?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2)你通过哪些词语判断了解情节发展的?(3)师生对话,教师点拨。
(4)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对照找出三个场景的相关内容,在书中圈点勾划。
并分析声音的特点场景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议论听众反应梦中惊醒远近、外内小大、分合渐入梦乡大小、密疏火起百象少多、简杂(5)教师小结声音由小——大——小——大,由简单到复杂。
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三篇
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三篇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三篇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扮演,表示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保守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一段),交代口技扮演者和扮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和开演前的气氛。
这局部是下文记叙精彩扮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扮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扮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扮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扮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
再根据这次扮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扮演者是在幕后扮演。
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扮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
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扮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
这局部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扮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扮演。
第二局部(第二段至第四段),写扮演者的精彩扮演和听众的反应。
这局部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扮演的两个局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和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扮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和宾客对口技扮演的由衷赞叹。
口技扮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
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
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
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
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
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扮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七年级下册《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难点: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口技的课文。
口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通过模仿各种声音,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2.自学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分享一下。
生1:我觉得课文描绘的口技表演者技艺非常高超,能够模仿各种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
生2:我注意到课文中的描写很细腻,作者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师:很好,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课文中的这些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语言特色。
4.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生1: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特色:“于是,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仿佛”这个词,让人感觉就像真的在现场一样。
生2:我找到了这句话:“表演者一张嘴,就能把听众带入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一张嘴”,形象地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
师:很好,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到位。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5.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技艺的?(2)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从这篇课文中收获了什么?6.小组汇报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通过模仿各种声音,展示了自己的技艺。
比如,他能够模仿鸟鸣、虫鸣、人声等。
生2:我们小组发现,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初一语文《口技》公开课教案三篇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扮演,表示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保守民间艺术的魅力。
全文可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一段),交代口技扮演者和扮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和开演前的气氛。
这局部是下文记叙精彩扮演的铺垫。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扮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扮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扮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扮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
再根据这次扮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扮演者是在幕后扮演。
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扮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
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扮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
这局部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扮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扮演。
第二局部(第二段至第四段),写扮演者的精彩扮演和听众的反应。
这局部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扮演的两个局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和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第一层(第二段),写扮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和宾客对口技扮演的由衷赞叹。
口技扮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
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
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
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
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
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扮演达到第一个高潮。
第二层(第三段),写扮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和宾客的情绪变化。
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
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蒙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
这一层,表示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
第三层(第四段),写扮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和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
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
气氛骤然变化。
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示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示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
至此,口技扮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
第三局部(第五段),写扮演结束时的情景。
再次交代扮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扮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