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作业答案1-2 曹志刚(部分)

合集下载

最新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很重要)

最新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很重要)

通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12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34 3.7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题图3.7中的放大器增益K ,不用滤波器即可实现抑5 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67 解:8tt Af b aK t A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t A t f b t A t f K a t S c c c c c c DSB ωωωωωωcos )(2)(]cos )()[(]cos )([]cos )([]cos )([)]cos )(([)(2222222222⋅+++-=--+=--+=9令 02=-b aK ,则a b K /2=10 t t bAf t S c DSB ωcos )(4)(=1112 3.13 用 90相移的两个正交载波可以实现正交复用,即两个载波可分别传输13 带宽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基带信号)(1t f 和)(2t f ,而只占用一条信道。

试证明无失14 真恢复基带信号的必要条件是:信道传递函数)(f H 必须满足15W f f f H f f H c c ≤≤-=+0),()(16证明:)(]sin )([)(]cos )([)(21t h t t f t h t t f t S c c *+*=ωω17)]}()([)()(){(21)(2211c c c c F F j F F H S ωωωωωωωωωω--++++-=18 以t t C c d ωcos )(=相干解调,输出为 19 )(*)()(t C t S t S d p =20)]}()2([)2()(){(41)]}2()([)()2(){(41)]()([21)(221122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F F j F F H F F j F F H S S S c c c c c c c c p -++++++--++--=++-= 21选择适当滤波器,滤掉上式中c ωω2±项,则22)]()()[(4)]()()[(41)(21c c c c d H H F jH H F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23 要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必须24⎩⎨⎧=++-+=-常数)()()()(c c c c H H H H ωωωωωωωω 25此时可恢复)(1t f 。

第三次作业答案 曹志刚 通信

第三次作业答案 曹志刚 通信

1. 载波电话通信系统中每个基群包含12个话路,其频率范围为60-108kHz ,如图1(a )所示。

(1) 若对它采用低通抽样,求最低抽样频率,并画出抽样信号频谱图。

(2) 若对它采用带通抽样,求最低抽样频率,并画出抽样信号频谱图。

(3) 对两种抽样方法做说明。

解:(1)低通抽样时:min s f = 2H f = 216kHz 。

抽样信号频谱图如图1(b )所示。

(2)带通抽样时:因为H f =108kHz ,B = 48kHz ,所以n = 2.则min s f = 2H f /n = H f = 108kHz, 抽样信号频谱图如图1(c )所示。

(c)-216-276(b)-216-276-324-324(a)图12. 设模拟信号m(t)的上限频率为H f ,现以周期性抽样信号∑-kkT t q )(进行抽样,且满足1/T = s f ≥2H f ,试:(1) 求自然抽样时的抽样信号)(t m N 及其频谱M N (f)表达式,并画出其产生模型; (2) 求瞬时抽样时的抽样信号)(t m I 及其频谱M I (f)表达式,并画出其产生模型。

(3) 对两种抽样进行比较。

解 (1)自然抽样时[])()()()()()()()()(t q t t m t q kT t t m kT t q t m t m T k kN *=⎥⎦⎤⎢⎣⎡*-=-=∑∑δδ式中,∑-=kT kT t t )()(δδ,)(t q 为一个抽样脉冲。

因为∑-−→←ns s T nf f f t )()(δδ,)()(f Q t q −→←于是)()()()()()()()()(s ns s n s s s n s s Nnf f M nf Q f nf Q nf f f M f f Q nf f f f m f M -=⎥⎦⎤⎢⎣⎡-*=⎥⎦⎤⎢⎣⎡-*=∑∑∑δδ(2-1)产生模型如图2(a )所示。

(a)(b)图2(2)瞬时抽样的产生模型如图2(b )所示。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通信原理实验报告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时钟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2、熟悉各种数字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二、实验内容1、熟悉CPLD可编程信号发生器各测量点波形。

2、测量并分析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三、实验仪器1、通信原理0 号模块一块2、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1、CPLD数字信号发生器,包括以下五个部分:①时钟信号产生电路;②伪随机码产生电路;③帧同步信号产生电路;④NRZ码复用电路及码选信号产生电路;⑤终端接收解复用电路。

2、24位NRZ码产生电路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速率可根据输入时钟不同自行选择,帧结构如下图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路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

LED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五、实验框图六、实验步骤1、观测时钟信号输出波形。

信号源输出两组时钟信号,对应输出点为“CLK1”和“CLK2”,拨码开关S4的作用是改变第一组时钟“CLK1”的输出频率,拨码开关S5的作用是改变第二组时钟“CLK2”的输出频率。

拨码开关拨上为1,拨下为0,拨码开关和时钟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按如下方式连接示波器和测试点:启动仿真开关,开启各模块的电源开关。

1)根据表1-2改变S4,用示波器观测第一组时钟信号“CLK1”的输出波形;2)根据表1-2改变S5,用示波器观测第二组时钟信号“CLK2”的输出波形。

2、用示波器观测帧同步信号输出波形。

信号源提供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同步信号,在点“FS”输出,一般时钟设置为 2.048M、256K,在后面的实验中有用到。

按如下方式连接示波器和测试点:启动仿真开关,开启各模块的电源开关。

将拨码开关S4分别设置为“0100”、“0111”或别的数字,用示波器观测“FS”的输出波形。

3、用示波器观测伪随机信号输出波形伪随机信号码型为111100010011010,码速率和第一组时钟速率相同,由S4控制。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钱亚生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章.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钱亚生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章.

• 实用电路:下图给出了一种实际中常采用的预加重和 去加重电路,它在保持信号传输带宽不变的条件下, 可使输出信噪比提高6 dB 左右。

预加重网络与网络特性 去加重网络与网络特性 41
改善门限效应的方法 P 95 在某些应用场合,如空间通信中,对调频 接收机的门限效应十分关注,希望在最小 信号功率时仍能满意地工作,这就要求出 现门限效应的转折点尽可能地向低输入信 噪比方向扩展 反馈解调器和锁相环技术,就是改善门效 应的两种常用方法 他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减小鉴频前的等效 带宽,从而提高鉴频前的等效信噪比,因 此,能在比通常鉴频法更低的输入信噪比 下,才出现门限效应,即扩展了门限值
§4.7 小结 以调频为例,分析了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窄带调频系统,与调幅相
似,相干解调 调频系统的分析 调频系统的产生和解调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加重与去加重网络 43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调制 方式 AM 传输带宽
设备复 杂程度 简单 中等 主要应用 中短
波无线电广播 应用较少
近似
SSB SSB VSB fm 略大于复杂 复杂 短波无线电广播、话音 频分复用、载波通信、 数据传输 电视广播、数据传输
中等 超短波小功率电台(窄 带FM );调
频立体声广 播等高质量通信(宽带 FM ) 44。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一章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及每章总结(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第一章

《通信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 )(25.3105.01)(log 2bit E I ==)(97.8002.01)(log 2bit X I == 题解:这里用的是信息量的定义公式)(1log x P I a =注:1、a 的取值:a =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bita =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nita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哈特莱2、在一般的情况下,信息量都用bit 为单位,所以a =2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方法一:直接代入信源熵公式:)()()()()(E H D H C H B H A H H ++++=516165316163881881441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524.0453.083835.0++++= 符号)/(227.2bit =方法二:先求总的信息量I)()()()()(E I D I C I B I A I I ++++= 516316884log log log log log 22222++++= 678.1415.2332++++= )(093.12bit =所以平均信息量为:I/5=12.093/5=2.419 bit/符号题解:1、方法一中直接采用信源熵的形式求出,这种方法属于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得平均值,得出结果的精度比较高,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去计算2、方法二种采用先求总的信息量,在取平均值的方法求得,属于算术平均法求平均值,得出结果比较粗糙,精度不高,所以尽量不采取这种方法计算注:做题时请注意区分平均信息量和信息量的单位:平均信息量单位是bit/符号,表示平均每个符号所含的信息量,而信息量的单位是bit ,表示整个信息所含的信息量。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b 25.3105.0log E log E 1log 222E =-=-==P P I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b A P A P I A 241log )(log )(1log 222=-=-==b I B 415.2163log 2=-= b I C 415.2163log 2=-= b I D 678.1165log 2=-=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

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Bd 100105213B =⨯⨯=-R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2)平均信息量为比特977.1516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11200 Bd 5*10B B R T -===习题1.5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96log 961*4832log 321*16)(log )()(log )()(22264121+=-=-=∑∑==i i i i Mi i x P x P x P x P X H=5.79比特/符号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000*5.795790 b/s b R mH === 。

通信原理1-7章作业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1-7章作业参考答案
4 10000 2
10kHz f 10kHz 其它
第3章
随机过程
1.下图中的 X t 是均值为零的平稳遍历随机过 程,已知其自相关函数是 R .
X
X t
延迟T
+
Y(t)
1、求X(t)、Y(t) 的平均功率。 2、写出X(t)、Y(t)的双边功率谱密度的计算 公式。
3 11. 解:根据第6章等概双极性矩形脉冲序列 功率谱密度求解算法,可得: P Tb Sa fTb 根据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互为傅里叶变换对,可得: 1 R Tb 0
Tb Tb
3 13 解: 1 1 PX 0 PX 0 PX 0 0 2 2 又由于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互为傅里叶变换对,则可认为 频谱相卷,时域相乘。因此相关函数为:R X cos 0
j 1 i 1 m n
[ P y1 P y2 P y3 P y4 ] P x1 y1 log 2 P x1 y1 3P x2 y1 log 2 P x2 y1 1021 1 1021 1 log 2 10 0.033 3 1024 1024 1024 所以:C = max H X H x y 1.947
c
0 x1 A cos 2 f c ti 其它
ti
0 x2 A cos 2 f c ti 其它
1 f xi x2 A cos 2 f c ti 0 f xi x1 f xi x2
不是严平稳
j 2 f

通信原理-习题及答案.(DOC)

通信原理-习题及答案.(DOC)

一、填空1、单音调制时,幅度A不变,改变调制频率Ωm,在PM中,其最大相移△θm 与Ωm_______关系,其最大频偏△ƒm与Ωm__________;而在FM,△θm与Ωm________,△ƒm与Ωm_________。

1、在载波同步中,外同步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内同步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一种差错控制编码的可用码组为:0000、1111。

用于检错,其检错能力为可检;用于纠正位错码;若纠一位错,可同时检查错。

3、位同步信号用于。

1.单边带信号产生的方式有和。

2.设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H,则单边带信号的带宽为,双边带信号的带宽为,残留边带信号的带宽为。

3.抽样的方式有以下2种:抽样、抽样,其中没有频率失真的方式为抽样。

4.线性PCM编码的过程为,,。

5.举出1个频分复用的实例。

6.当误比特率相同时,按所需Eb /no值对2PSK、2FSK、2ASK信号进行排序为。

7、为了克服码间串扰,在___________之前附加一个可调的滤波器;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失真的波形直接加以校正,此滤波器称为时域均衡器。

1、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8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为3000B,则该系统的信息速率为。

2、在数字通信中,可以通过观察眼图来定性地了解噪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在增量调制系统中,当模拟信号斜率陡变时,阶梯电压波形有可能跟不上信号的变化,形成很大失真的阶梯电压波形,这样的失真称为。

4、为了防止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在相干解调时出现“倒π”现象,可以对基带数字信号先进行,然后作BPSK调制。

1、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和,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前者用有效传输带宽衡量,后者用接收端输出的衡量。

2、对于一个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可以用实验手段通过在示波器上观察该系统的 来定性的了解码间干扰及噪声的情况。

3、 2ASK 的功率谱由 和 两部分组成,其带宽为基带信号带宽的 倍。

清华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清华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课后答案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00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9.4 解:0 1 1 0 1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AMIHDB3 B3zs B6zs9.13 解:9.14 解:(2)发送:8已调基带信号信号接收:调制信号基带信号9.17s Mb Lf R L L s Mb f R sMb f R sMb R b b b b /2log 4 7)12)(4(/67.05.11)3(/38log )2(/1)1(22==∴=∴=-≈====调相。

,调制方式可为调幅或其带宽正好是的升余弦滚降频谱信号电平信息,所以可采用单位符号应传输所需传输速率信道带宽kHz bit kHzR kHz kHz kHz f b 482.0831204860108)1(=∴==-=α单极性NRZ)2(N SQ P b =双极性NRZ )(N S Q P b = 多进制 双极性(M 为奇数:取0,+/-A, …..; M 为偶数:取2A ±。

)格雷编码方式普通二进制编码----------------=-------------=-∙-=s b s n nb s P nP P M N S Q MM P 1P )12(22)13)(()1(22 2L-1电平的部分响应信号])(134[)1(2222NSL Q L L P s --=π1)75.4101)(6==>⨯=-ααQ 2)75.4101)(6==>⨯=-ααQ 3)36.444/6.4)(18332==>=-=>=N S NSP P b s 4) ])(1434[4)14(2222N S Q P s --=πs b P P L L 324712==>==>=-而或s b P P 21=S/N(DB 值): 45.125(16.44),22.6(13.5), 444.36(26.4), 194.6(22.9) 9.181)25.4=α S/N =18.06 合12.57dB 2) ])(83[NSQ P b = S/N = 48.16 合16.83dB 3)s b P P 32= S/N = 90.3 合19.56dB9.23解:序列的三条性质。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

N 16QAM n0 B 12
2400
11.3 解:
gD D4 D2 D 1
r1D D6 modgD D3 D 1 r2 D D5 modgD D3 D2 D r3 D D4 modgD D2 D 1
D6 D3 D 1
GD
D
5
D3
D2
D
D 4 D 2 D 1
(2)发送:
8 电平 基带信号
升余弦 滚降滤波器
线性调制
已调 信号
接收: 调制信号
解调器
抽样判决
基带信号
9.17 单极性 NRZ
Pb Q( S 2N )
双极性 NRZ 多进制 双极性
Pb Q( S N ) (M 为奇数:取 0,+/-A, …..; M 为偶数:取 A 。。。)
2
Ps
2(M 1) Q(
1 sin2f B
3 fb
6
10 20
1
sin
6f B fb
6
10 20
f B 932.98Hz B 2 f B 1865.97Hz
f S 1200Hz
第十章 10.26 解:
Pb ,16 PSK
1
2
Q
2Eb
sin 2
105
n0
16
2ES sin 2 4.122
M
(S
N
)
M
3
2
1
)
Pb
2n 2(2n 1)
Ps
普通二进制编码
Pb
1 n
Ps
格雷编码方式
2L-1 电平的部分响应信号
Ps
2(L2 1)
Q[
L2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答案(很重要)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答案(很重要)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答案(很重要)通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3.7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题图3.7中的放⼤器增益K ,不⽤滤波器即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解:tt Af b aK t A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t A t f b t A t f K a t S c c c c c c DSB ωωωωωωcos )(2)(]cos )()[(]cos )([]cos )([]cos )([)]cos )(([)(2222222222?+++-=--+=--+=令 02=-b aK ,则a b K /2=t t bAf t S c DSB ωcos )(4)(=3.13 ⽤90相移的两个正交载波可以实现正交复⽤,即两个载波可分别传输带宽相等的两个独⽴的基带信号)(1t f 和)(2t f ,⽽只占⽤⼀条信道。

试证明⽆失真恢复基带信号的必要条件是:信道传递函数)(f H 必须满⾜W f f f H f f H c c ≤≤-=+0),()(证明:)(]sin )([)(]cos )([)(21t h t t f t h t t f t S c c *+*=ωω)]}()([)()(){(21)(2211c c c c F F j F F H S ωωωωωωωωωω--++++-=以t t C c d ωcos )(=相⼲解调,输出为 )(*)()(t C t S t S d p =)]}()2([)2()(){(41)]}2()([)()2(){(41)]()([21)(221122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F F j F F H F F j F F H S S S c c c c c c c c p -++++++--++--=++-= 选择适当滤波器,滤掉上式中c ωω2±项,则)]()()[(4)]()()[(41)(21c c c c d H H F jH H F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要⽆失真恢复基带信号,必须=++-+=-常数)()()()(c c c c H H H H ωωωωωωωω此时可恢复)(1t f 。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通信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R m () E [ c o s (c t 1 ) c o s (c t 2 ) ]
E [ c o s (c t1 )c o s (c t2 ) ]
1
2 E { c o s [c(t1 t2 ) 2] c o s [c(t2 t1 )]}
1 2E {co s[c(t1t2)2 ]}1 2co sc
1-10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传信率为2400b/s, 接收端在 0.5h 内共收到 216 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 的误码率 Pe,
解:系统的码元速率为
Rb2400bit/s
RBlogR2bM1200Baud
0.5h 内共收到的码元数为:
1 2 0 0 0 .5 3 6 0 0 2 1 6 1 0 4
sS S B (第t) 51 2 章m 课(t)c 后o s 作ct业1 2m 解ˆ(t答)sin ct
5-3 已知调制信号 m ( t) c o s ( 2 0 0 0 t) c o s ( 4 0 0 0 t) ,载波 为
c(t)cos104t ,进行单边带调制,试确定该单边带信号 的表示式,并画出频谱图。 解:单边带信号的表示式为
输入噪声的第功率3谱章密课度:后Pn作(f)业n 20 解, 答f
3-8 一个中心频率为fc、带宽为B的理想带通滤波器如 下图所示,假设是 均值为零、功率谱密度 为n0/2 的高斯白噪声,试求:
H( f )
B
B
fc
0
f fc
⑴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⑵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
⑶ 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第1章课后作业解答
1-4 一个由字母 A、B、C、D 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 一个字母用 二进制脉冲 编码,00 代替A, 01 代替B,10 代 替 C,11 代替 D ,每个脉冲宽度为 5ms ,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钱亚生,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钱亚生,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S P ( )
1 H VSB ( C )[ F ( C ) F ( )] 4
1 H VSB ( C )[ F ( ) F ( 2C )] 4 1 F ( )[ HVSB ( C ) H VSB ( C )] 4 1 [ H VSB ( C ) F ( 2C ) H VSB ( C ) F ( 2C )] 4
载波信号: t) Acos(wct θ c ) c(
幅度调制 频率调制
线性调制 非线性调制
相位调制
调幅:
c(t) f (t) cos(wct θ c )
主要内容:原理,频域分析和性能分 析
5
内容
模拟线性调制
1. 常规调幅 (AM) 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DSB-SC) 3. 单边带调制(SSB) 4. 残留边带调制(VSB)
1
FLASH演示
20
21
DSB小结
优点:
功率利用率较高(与AM相比)。
缺点:
解调复杂。DSB信号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 波来恢复调制信号,需采用相干解调。 节省了载波功率,但频带与AM信号同,是 调制信号带宽的2倍。 应用: FM立体声中的差信号调制,彩色TV系统中 的色差信号调制,以及正交调制等。
功率谱密度函数
2 A0 1 AM ( w) [πδ ( w wc ) πδ ( w wc )] [ f ( w wc ) f ( w wc )] 2 4
13
功率分配
功率组成
PAM
载波功率 边带功率
2 A0 f 2 (t ) Pc Pf 2 2
Sy(w)
Sy(w)
频率搬移
wc

通信原理部分答案

通信原理部分答案

通信原理部分答案第⼀章绪论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优缺点:1. 抗⼲扰能⼒强;2. 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 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模拟通信容易的多,以话⾳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加密,解密处理;4. 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的信号⼀致,都是⼆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也便于⽤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通信⽹的管理,维护实现⾃动化,智能化;5. 设备便于集成化、微机化。

数字通信采⽤时分多路复⽤,不需要体积较⼤的滤波器。

设备中⼤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规模和超⼤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功耗低;6. 便于构成综合数字⽹和综合业务数字⽹。

采⽤数字传输⽅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

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话务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缺点:占⽤信道频带较宽。

⼀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

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数字通⾏系统的模型见图1-4 所⽰。

其中信源编码与译码功能是提⾼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进⾏模数转换;信道编码和译码功能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扰能⼒;加密与解密的功能是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数字调制和解调功能是把数字基带信号搬移到⾼频处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同步的功能是在⾸发双⽅时间上保持⼀致,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有序,准确和可靠的⼯作。

1-10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有哪些?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涉及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标准性、可维护性等。

其中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主要性能指标,在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可⽤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同样的消息⽤不同的调制⽅式,则需要不同的频带宽度,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率来衡量。

通信原理曹志刚

通信原理曹志刚

备课笔记---易志强第六章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要求掌握:●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原理和方框图,差值信号、预测信号、重建信号的含义,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预测增益;●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ADPCM的原理和特点。

64kb/s(8kHz的抽样频率,8比特的PCM编码)的A律或者 律的PCM编码获得广泛的应用,但PCM信号占用频带要比模拟通信系统中一个标准话路带宽(3.1KHz : 300~3400)宽很多倍,传送64kb/s的数字信号的最小频带理论值为32kHz(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语音编码的目的在于:以较低的码率获得高质量编码。

通常吧话路速率低于64kb/s的语音编码方法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是语音压缩中复杂度较低的一种编码,可实现在32kb/s的码速率上达到64kb/s的PCM数字电话语音质量。

ADPCM的基础为DPCM。

6.1 DPCM(差分PCM)PCM对每个样值波形都独立编码,需要较多位数来表示,因此比特率高。

DPCM利用抽样信号在相邻抽样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存在很大冗余度的特性,对相邻样值的差值而非样值本身进行编码,用较少的比特数表示差值,反映样值的变化。

若量化间隔不变(即量化噪声不变),则信号传输带宽将被压缩;若仍然用原来的比特数对差值进行编码,则将提高量化信噪比。

实现差分编码的方法之一:根据前面k个样值预测当前时刻样值,也称预测编码技术。

那么编码信号变为当前样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值,仅对差值进行量化编码并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接收的预测误差来修正当前的预测值。

编码器解码器DPCM系统原理框图x:表示当前的信源样值;n1ˆkn i n i i x a x-==∑:预测器的输出; ˆn x :预测器输入,同时也是重建语音信号(针对接收端); n n n e x x =-:预测误差,量化器的输入; qn e :量化器输出,量化后的预测误差;n c :量化后的预测误差被编码成二进制序列。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_曹志刚_答案

通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题图中的放大器增益K ,不用滤波器即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解:tt Af b aK t A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t A t f b t A t f K a t S c c c c c c DSB ωωωωωωcos )(2)(]cos )()[(]cos )([]cos )([]cos )([)]cos )(([)(2222222222⋅+++-=--+=--+=令 02=-b aK ,则a b K /2=t t bAf t S c DSB ωcos )(4)(=用ο90相移的两个正交载波可以实现正交复用,即两个载波可分别传输带宽相等的两个独立的基带信号)(1t f 和)(2t f ,而只占用一条信道。

试证明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的必要条件是:信道传递函数)(f H 必须满足W f f f H f f H c c ≤≤-=+0),()(证明:)(]sin )([)(]cos )([)(21t h t t f t h t t f t S c c *+*=ωω)]}()([)()(){(21)(2211c c c c F F j F F H S ωωωωωωωωωω--++++-=以t t C c d ωcos )(=相干解调,输出为 )(*)()(t C t S t S d p =)]}()2([)2()(){(41)]}2()([)()2(){(41)]()([21)(22112211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F F j F F H F F j F F H S S S c c c c c c c c p -++++++--++--=++-= 选择适当滤波器,滤掉上式中c ωω2±项,则)]()()[(4)]()()[(41)(21c c c c d H H F jH H F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要无失真恢复基带信号,必须⎩⎨⎧=++-+=-常数)()()()(c c c c H H H H ωωωωωωωω 此时可恢复)(1t f 。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和作业答案40页PPT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和作业答案40页PPT
通信原理课后习题和作业答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作业答案第1题若对某一信号用DSB 进行传输,设加至接收机的调制信号()m t 之功率谱密度为2()0m m mm mf n f f f P f f f ⎧≤⎪=⎨⎪>⎩试求:(1)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 (2) 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功率;(3) 若叠加于DSB 信号的白噪声具有双边功率谱密度为2n ,设解调器的输出端接有截止频率为m f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那么,输出信噪功率比是多少?解:(1) 设DSB 已调信号()()cos DSB c s t m t t ω=,则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为22222111()()cos ()(1cos 2)()()d 2222m m i DSB c n f S s t m t t m t ct m t Pm f f ωω+∞-∞===+===⎰ (2) 相干解调,乘以同频同相的载波信号后,信号为21()cos ()cos ()(1cos )2DSB c c c s t t m t t m t t ωωω==+ 经过低通滤波器后,输出为1()()2o s t m t =输出功率为211()428m m o i n f S m t S === (3) 调制信号频谱在[,]m m f f -上有值,其他频率为零,已调信号在[,]c m c m f f f f ±-±+上有值,其他频率为零,所以解调器前端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为[,]c m c m f f f f ±-±+输入噪声功率为02222i m m n N f n f == 经过低通滤波器后白噪声为窄代白噪声,可表示为()()sin ()cos s c c c n t n t t n t t ωω=+其中(),()s c N t N t 为独立同分布随机过程,均值为零,方差为σ。

所以222222()[()sin ][()cos ]s c c c n t E n t t E n t t ωωσ=+=解调后噪声为1()()2o c n t n t =所以211()[()]44o o c i N n t E n t N ===故,输出信噪功率比为4o m o S n N n = (也可以先算出输入信噪比,再乘以制度增益)第2题设调制信号()m t 的功率谱密度与题1相同,若用SSB 调制方式进行传输(忽略信道的影响),试求:(1)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 (2) 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功率;(3) 若叠加于SSB 信号的白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2n ,设解调器的输出端接有截止频率为m f 的理想低通滤波器,那么,输出信噪功率比是多少?(4) 该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G 为多少?解:(1)设SSB 已调信号 t t mt t m t s c c SSB ωωsin )(ˆ21cos )(21)(±= 则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为⎰=⨯==m f m m mmi f n df f f n t m S 0282241)(41(2)相干解调之后,接收机的输出信号)(41)(0t m t m =,因此输出信号功率 32)(161)(2200m m f n t m t m S === (3) 相干解调时,输出噪声功率44100m i f n N N ==因此输出信噪功率比00084/32/n n f n f n N S mm m m == (4)由以上分析可得,4,400i i NN S S ==,该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为 1//00==ii N S N S G第3题设备接收的调幅信号为t t m A t s c m ωcos )]([)(+=,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其中()m t 的功率谱密度与题1相同。

若一双边功率谱密度为02n 的噪声叠加于已调信号,试求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

解:在大信噪比,即)()(t n t m A i >>+的情况下,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为 )()()(t n t m A t e c ++≈其中()m t 为有用信号,噪声分量)(t n c 是解调器输入噪声的同相分量。

故有⎰===mf mm m m fn df f f n t m S 020222)(m i c f n B n t n t n N 002202)()(==== 因此解调器输出信噪比000422/n n f n f n N S mm m m ==第4题采用包络检波的常规调幅系统中,若噪声功率谱密度为Hz W /)105(2-⨯,单频正弦波调制时载波功率为100kW ,边带功率为每边带10kW ,带宽滤波器带宽为4kHz 。

(1) 求解调输出信噪比;(2) 若采用抑制载波双边带系统,其性能优于常规调幅多少分贝?解:(1) AM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为10010410521010)(3230200=⨯⨯⨯⨯⨯==-B n t m N S (2) AM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为550)(212)(022=+=Bn t m A N S AM ii故常规调幅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 112550110==AM G 而抑制载波双边带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 2=DSB G 则dB G G AMDSB41.1011≈=(采用10log ) 因此抑制载波双边带系统优于常规调幅系统10.41分贝第5题设一宽频率调制系统,载波振幅为100V ,频率为100MHz ,调制信号()m t 的频率限制于5kHz ,22()5000V m t =,500Hz/V f k π=,最大偏频75kHz f ∆=,并设信道中噪声功率谱密度是均匀的,为3()10W/Hz n P f -=(单边带),试求: (1) 接收机输入端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H ω;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4) 若()m t 以振幅调制方法传输,并以包络检波器检波,试比较在输出信噪比和所需带宽方面与频率调制系统有何不同?解:(1) 根据题意可知系统的调制指数为max max 75155FM f D f ∆=== 由卡森公式得调制信号的带宽为max 2(1)2(151)15160kHz FM FM B D f =+=⨯+⨯=载波为100MHz ,所以信号所处的频率范围为0.16100MHz MHz 2±。

由此可得接收机的输入端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应为,99.92MHz 100.08MHz()0,K f H ω⎧<<=⎨⎩其他 其中K 为常数。

(注意:在调频系统中,最大频率偏移和带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设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为f()cos[()d ]FM c s t A t k m ωττ+∞-∞=+⎰则该点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22100500022i A S ===33()1016010160i n FMN P f B -==⨯⨯= 故500031.25160i i S N == (3) 根据调频信号解调器输出信噪比公式(教科书87页公式4-109,4-110)得:22222f 2323330max 3()3100(500)5000375008810(510)o o S A k m t N n f πππ-⨯⨯⨯===⨯⨯ (注意:有同学利用公式4-11423(1)FM FM FM G ββ=+计算输出信噪比,该公式成立的条件是调制信号为单频,不适用于本题)(4) 采用振幅调制方式传输()m t 时,则所需带宽为max 210kHz 160kHz AM FM B f B ==<=采用包络检波器输出信噪比为2330()500050037500101010o o o AM o AM FMS S m t N n B N -⎛⎫⎛⎫===<= ⎪ ⎪⨯⨯⎝⎭⎝⎭ 因此,调频系统信噪比的增加是以增加带宽为代价的,反之,调幅系统带宽的减少是牺牲信噪比的结果。

第6题已知调制信号3()2sin(410)(V)m t t π=⨯,它所产生的调角波具有()sin[()]m c s t A t t ωϕ=+形式,试做下列各题:(1) 若它是FM 波,且要求最大频率偏移4410rad/s ωπ∆=⨯,求,,F m B K 及FM 波表达式;(2) 若它是PM 波,且要求最大频率偏移4410rad/s ωπ∆=⨯,求,,P m B K 及PM 波表达式;(3) 若m ω增大为原先的2倍,而保持m A 以及F K 或P K 不变,再计算FM 波、PM 波的带宽。

由此可说明什么?解:(1)43max41010(rad)410m ωπωπ∆⨯===⨯3m 2(1)2(101)21044(kHz)B m f =+=⨯+⨯⨯=44m 410210(rad/(s V))2F K A ωππ∆⨯===⨯对于FM 波 3()()10cos(410)F t K m t dt t ϕπ==-⨯⎰ 所以3sin[10cos(410)]FM c s A t t ωπ=-⨯ (2)43max41010(rad)410m ωπωπ∆⨯===⨯3m 2(1)2(101)21044(kHz)B m f =+=⨯+⨯⨯=maxmm5(rad/V)P mK A A ϕ=== 对于PM 波 3()10sin(410)t t ϕπ=⨯所以3sin[10sin(410)]PM c s A t t ωπ=+⨯(3) 此时3m 810rad/s ωπ=⨯,m 4kHz f = 对于FM 波,m F K A ω∆=不变432(1)2()2(210410)48(kHz)m m B m f f f =+=∆+=⨯+⨯=对于PM 波,max m P m K A ϕ==不变32(1)2(101)41088(kHz)m B m f =+=⨯+⨯⨯=由此可见,对于FM 波,带宽B 与调制信号频率m f 间关系不大;尤其是对于宽带FM (1m )情况,有2B f ≈∆与m f 无关。

另一方面,对于PM 波,带宽B 则与调制信号频率m f 成正比。

第7题已知窄带调频信号为FM ()cos sin sin c c c c m s t A t A t t ωβωω=-,求: (1) ()s t 的瞬时包络最大幅度与最小幅度之比; (2) ()s t 的平均功率与未调载波功率之比; (3) ()s t 的瞬时频率。

解:(1) FM ()cos sin sin c c c c m s t A t A t t ωβωω=-FM [cos sin sin ]c c m c A t t t ωβωω=-)c A t ωϕ=+所以()s t的瞬时包络最大幅度为A ,最小幅度为c A ,故()s t 的瞬时包络最大幅度(注意:窄带调频经过一系列近似,所以包络不是1:1,但FM β很小,接近与1:1) (2) 未调载波功率为212c c P A =()s t 的平均功率为2FM (cos sin sin )s c c c c m P A t A t t ωβωω=-FM 2222222FM cos sin sin 2cos sin sin c c c c c m c c m A t A t t A t t t ωβωωβωωω=+-FM 222111cos 2cos 2cos 2cos 2024c c c m c m A A t t t t βωωωω=+--+-FM 2221124c c A A β=+ 所以()s t 的平均功率与未调载波功率之比为FM2112s c P P β=+ (3) 信号为窄带调频,所以sin(sin )sin cos(sin )1m m m t t t ωωω≈≈FM ()cos sin sin c c c c m s t A t A t t ωβωω=-FM cos cos(sin )sin sin(sin )c c m c c m A t t A t t ωωβωω=-FM cos(sin )c c m A t t ωβω=+所以,瞬时频率为FM FM d(sin )cos d c m c m m t t t tωβωωβω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