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能作燃料——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缘故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2.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3.硅和储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已知储原子序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5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 B.硅、锗均属于金属元素,能导电C.①为32 D.硅元素、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铂元素的符号为Pt B.铂属于非金属元素C.铂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8 D.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5.1g5.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B.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氢原子和氯原子保持氯化氢的化学性质D.原子和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7.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一种原子D.属于一种元素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金刚石、冰水混合物、石油B.氮气、氧气、纯碱C.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D.钢、氧化镁、空气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四种粒子代表的物质中共有两种具有可燃性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10.锶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湿衣晾干C.石蜡熔化D.辣椒剁碎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的生理盐水B.冰水混合物C.雪碧饮料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B.检查气密性C.量取9.5mL酒精D.液体取用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B.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D.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可以排放到江河里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6.人们常说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与哪种气体物质的排放有关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天然气7.矿泉水瓶上都标有一些矿物含量,其中“钾、镁、钠、钙”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8.长跑后小腿酸痛是因为剧烈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乳酸(C3H6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D.葡萄糖和乳酸所含分子种类相同9.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关于硅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Si 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10.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①分子的数目①元素的种类①物质的总质量①物质的种类①原子的种类()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11.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很小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12.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荷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0B.128C.208D.28813.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14.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都是黑色固体15.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最佳方法是A.通过澄清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炭粉C.将混合气体点燃D.通过灼热的CuO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2.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A.明矾B.活性炭C.石子D.细沙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氧气的验满C.取固体药品D.倾倒液体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葡萄酿酒C.冰雪融化D.酒精挥发5.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说法合理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会发光、放热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通过加压降温,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NO2C.N D.SO2 7.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8.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Ru B.原子序数为44C.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 g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49.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变成了新的分子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D.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10.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别装于Y 形试管的2 个支管,管口系牢小气球,将 2 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

观察到a 燃烧,b 和c 不燃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只提供热量B.a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b 与c 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D.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11.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B.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D.木材着火,用水扑灭12.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石墨有滑腻感、导电性、还原性和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C.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D.lg金刚石和lg石墨与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同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B.一氧化碳与氢气具有某些类似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的是CO有毒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用燃烧法D.古代字画经久不褪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B.节日燃放烟花C.铁片在铝片上刻画D.食盐的研碎4.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木炭B.活性炭C.石灰石D.金刚石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可作为切割玻璃的是()A.半导体硅片B.铁C.石墨D.金刚石6.人们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食物被消化吸收C.风力发电D.酒精挥发7.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B O2、CO2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C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A B.B C.C D.D8.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制取二氧化碳C.收集氢气D.收集氧气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属于空气污染物D.氧气不易溶于水10.空气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航空航天、医疗急救等领域B.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C.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有关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都有毒B.石墨的导电性能很好,属于金属单质C.冬天用煤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D.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12.下列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用铅制铅笔芯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C.用炭黑制环保炭包D.金刚石用作玻璃刀13.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一、图二所示,其中澄清石灰水足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五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五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五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结论正确的是A .生成物有两种分子B .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5B .甲和乙为反应物C .丙可能是催化剂D .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23.工业上生产尿素【22CO(NH )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错误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2NH +CO CO(NH )+H O 一定条件D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4.关于下列反应 Na 2CO 3+HCl=X+NaCl ,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CO3B.Na2CO3俗称小苏打C.Na2CO3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HCl是胃酸的主要成分5.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加热高锰酸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可能是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c 与d 的质量比为15:13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X 的值等于57.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D.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8.某物质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个数不变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10.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0g水受热后变成100g水蒸气B.蜡烛受热融化,冷却后质量不变C.10mL的水中加入10mL的酒精,所得酒精溶液体积小于20mLD.纸张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张的质量小11.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如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专练21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专练21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专练2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要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其比较见下表所列:(1)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区别①氧气充足:完全燃烧;①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

(2)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燃料燃烧不充分的危害①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①产生大量的CO 等物质,污染空气。

要点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 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2. 煤的燃烧(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或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

另外煤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烟尘。

(2)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①引起河流、湖泊等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①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①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3)酸雨的防治:①尽量少用含硫燃料;①含硫燃料经脱硫后再使用;①除去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再排放;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要点四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 乙醇(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 2H 5OH 。

(2)化学性质:易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3)用途:燃烧产物基本不污染环境,可为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提供燃料。

(4)制法: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可制得乙醇。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5)车用乙醇汽油:将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为防止饮用)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训练 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训练 1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高频考点通关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颜色变化B.放出气体C.生成其他物质D.有发光、放热的现象3.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证据的是()A.有气体产生B.有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4.判断碳酸钙“溶解”在稀硝酸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碳酸钙固体质量减小B.液体质量增大C.有放热现象D.产生能让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5.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①酸或碱溶液改变了石蕊试液的颜色②防毒面具中活性炭吸附毒气③铜丝作导线导电④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下列实验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B.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C.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D.浑浊天然水的过滤7.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粮食酿酒C.汽油挥发D.木炭燃烧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饭菜变馊B.粮食酿酒C.蔗糖溶于水D.燃放鞭炮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铁粉用作食品脱氧剂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氧气供给呼吸D.干电池中,石墨用作电极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氢气用于充灌气球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炼钢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也可以消除人类,还可以实现之间的转化。

科学家就是通过使物质发生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1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有放热、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可能不是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举例说明:。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200题专练 填空题(含答案)

202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200题专练 填空题(含答案)

期末总复习考点必杀200题专练02(填空题)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__。

(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O S Se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ft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

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

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相同。

【答案】(1)离子(2)得到34 最外层电子数【解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填离子。

(2)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②由图可知,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也为34,故填34;由图可知,硒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所以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2.用化学符号表示:(1)镁离子______(2)两个氮原子______(3)两个氧分子_____(4)硫酸根离子_____(5)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6)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______(7)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_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答案】(1)Mg2+(2)2N (3)2O2(4)SO42-(5)(6)C (7)CO (8)Al 【解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来解答。

(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O2可表示2个氧分子;(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5)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在指定元素的正上方标注其化合价,故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6)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其化学式为C;(7)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差异,该变化是A.水沸腾B.铁生锈C.酒精挥发D.瓷碗破碎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液体药品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3.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到水。

水是一种。

A.元素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氧化钠B.金属铜C.金刚石D.干冰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红磷B.蜡烛C.木炭D.铁丝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B.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部分杂质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密度比空气大B.CO2不能燃烧C.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D.CO2不支持燃烧9.已知FeTiO3中钛的化合价为+4价,则铁的化合价为A.+2B.+3C.0D.+110.“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可用作H7N9消毒防疫,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帕拉米韦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B.帕拉米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C.帕拉米韦中有51个原子D.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gA与适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9.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3g B.9.5g C.8g D.4g12.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的Z、W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8:17B.Y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C.该反应共涉及2种单质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1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分子构成的物质14.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倡导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诗句的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

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 )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4.2022年5 月12 日是我国第14 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 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6.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7.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

航母的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硅原子核外共有14个电子B.硅元素位于第二周期C.硅是一种金属元素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8.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是化学学科对提升核心素养做出的独特贡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模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③ B.②④⑤C.③④⑥ D.③⑤⑥2. 若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A.溶质质量减少 B.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溶液质量减小 D.溶剂质量不变3.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Cu(NO3)2C.AgNO3D.Fe(NO3)34. (2019•沐川县一模)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过滤倾倒液体检查气密性加热液体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混合物、干冰、液氢 B.石油、天然气、氧气C.生铁、过氧化氢、金刚石 D.硫酸、熟石灰、金属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物质性质用途A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干燥剂B 盐酸挥发除铁锈C 氩气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保护气D 氧气助燃急救病人A.A B.B C.C D.D7.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铜离子﹣﹣Cu+2B.2个氢分子﹣﹣2HC.氧化铝﹣﹣AlO3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Cl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10. 图书馆中的重要书籍着火,可以采用以下哪种灭火器()A.干粉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D.以上三种都可以11.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12.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A.降低白磷的温度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 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13.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4. (2019•广州校级一模)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是()A.CuSO4溶液 B.H2SO4溶液C.FeSO4溶液 D.HCl溶液15. (2020•漳州模拟)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5分)16. 有经验的鱼民在进行长途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已知过氧化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2O2,则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若过氧化钾与水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2K2O2+2H2O═4K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请说出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长期存活的理由:17. 道路除雪的过程中融雪剂起着很大的作用,某公司出售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①该融雪剂一定没有的成分是.②该融雪剂中的组成可能为:(Ⅰ);(Ⅱ).③写出上面实验中肯定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18. 填写化学用语(1)钙元素(2)三个铜原子(3)两个五氧化二氮分子(4)3个亚铁离子(5)氧化镁中镁元素+2价(6)氯化铁.19.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1)干电池中的黑色电极是.(填化学式)(2)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3)生活中用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4)用纱网分离茶叶与茶水,是应用化学原理中的.(5)燃放焰火时五光十色,原理是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Cu(NO3)2,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O2+4X,X的化学式为:.(6)现在很多家庭使用的燃料是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其主要成分(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7)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节能减排”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一份努力,请你就如何做到“节能”或“减排”写出一点建议:.20.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1)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发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在盛有稀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用胶头滴管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上述试管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2)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1. 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是植物光合作用所用的原料.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D是.(3)写出反应④ 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满分25分)2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气休.清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标注仪器①的名称是;(2)若用A、C装置制取并收氧气.需要在①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用A、B组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A装置的导气管a端应该与B装置导气管的(b或c)瑞连接;(4)连接好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23. 2020年冬天至2021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4)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24.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值得来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赤铜中主要成分Cu2O的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赤铜和木炭粉反应)(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反应生成的气体A的成分进行研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玻璃管中的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图3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其化学方程式为,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上述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4)另一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反应生成的固体成分进行了研究.①甲同学说是铜、锌合金.乙同学说可能是金.其他的同学否定了乙同学的猜测.其理由是.②为测定该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则: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0.1%)③有的兴趣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液漏斗与试管间的橡胶管仅有使液体顺利下滴的作用B.若实验中稀硫酸不足,可以拔下分液漏斗上方的橡皮塞添加C.该测定还需要的数据是样品质量和此温度、压强下氢气的密度D.实验结束时,需冷却至室温并将量气管缓缓下移至两侧液面相平再读数(5)拓展延伸①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5所示,则: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b.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c.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d.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②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图6,(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2Cu+2H2SO4+O22CuSO4+2H2O).a.溶液A和固体C都含有两种元素,过程Ⅱ、Ⅲ中的分离操作是.b.请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计算题(1小题,共20分)25.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1)尿素[CO(NH2)2]中碳、氢、氮、氧的元素质量比:(2)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3)多少克硫酸铵与60g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当?参考答案一. 1. C 2. B 3. A 4. C 5. C 6. A 7. D 8. B 9. B 10. B 11. B 12.B 13. A 14. A 15. C二. 16. ﹣1;CaO2;2CaO2+2H2O═2Ca(OH)2+O2↑;过氧化钙跟水反应有氧气生成,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17. ①CuSO4.②NaCl、MgCl2(或NaNO3、MgCl2);NaNO3、MgCl2(或NaCl、MgCl2).③MgCl2+2NaOH═Mg(OH)2↓+2NaCl.18. (1)Ca (2)3Cu (3)2N2O5 (4)3Fe2+(5)O (6)FeCl319. (1)C;(2)活性炭;(3)煮沸;(4)过滤;(5)NO2;(6)CH4+2O2CO2+2H2O;(7)多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20. (1)红色;由红色变为紫色;(2)产生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21. (1)分解反应;(2)H2O,CuO;(3)H2+CuO Cu+H2O.三. 22. (1)锥形瓶;(2)催化作用;2H2O22H2O+O2↑;(3)b;(4)气密性.23. (1)肥皂水.(2)过滤.(3)加热煮沸.(4)它们在云层中变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结成小雨滴.24. (1)+1(2)2Cu2O+C4Cu+CO2↑;(3)③:C【实验求证】: 氧化铜;变浑浊;CO+CuO Cu+CO2;【实验反思】: 大于.(4)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② 67.5%;③CD;(5)①D;②a.过滤; b.Zn+H2SO4═ZnSO4+H2↑.四:25. 解:(1)尿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14×2):16=3:1:7:4.(2)30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30g××100%=14g.(3)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x×100%=60g××100% x=132g.故答案为:(1)3:1:7:4;(2)30g尿素中含氮元素14g;(3)132g硫酸铵与60g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复习专用填空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复习专用填空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姓名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的基础。

——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发现并编制出表。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 )7、绿色化学是:。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概念:物理变化——的变化。

例: 、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的变化例: 、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变化,无则是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化学变化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出和。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包括:、、、、、、、、、、、、等。

化学性质:。

、、、活泼性、、腐蚀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层(分别是、、)。

2、产物:和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的烧杯(现象:)水——在上方罩的烧杯(现象:有出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⑶白烟:能重新燃烧。

白烟是:。

烟是:;雾是:。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鸡蛋变臭D.水结成冰2.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易挥发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C.钨丝熔点高D.金刚石硬度大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药品气味B.滴加液体C.连接仪器D.点燃酒精灯4.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B.甲烷、过氧化氢溶液C.糖水、水银D.铜、冰水混合物5.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食盐水C.水蒸气D.自来水6.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氧气C.氮气D.水蒸气7.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50mL 酒精与5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隙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9.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质子上C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会形成原子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11.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钙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钙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gC .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0D .补钙剂中加入的是钙单质1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A .元素B .分子C .原子D .单质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混合物:天然气、石油、液态氢B .化合物:甲烷、酒精、一氧化碳C .单质:金刚石、石墨、煤D .氧化物:冰、干冰、可燃冰14.在222X+3O 2CO +2H O 点燃,依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 为( )A .C 2H 2B .C 2H 4 C .COD .CH 415.乙酸乙酯325(CH COOC H )是一种香料原料,下列关于乙酸乙酯说法正确的是A .乙酸乙酯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B .乙酸乙酯属于混合物C .乙酸乙酯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CO 2和H 2OD .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16.下列关于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CO 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 .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 CO 中毒D .自然界消耗 CO 2 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7.下列有关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CO有毒,CO2无毒B.CO和CO2均能通过碳燃烧产生C.CO2和C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OD.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18.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分类复习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分类复习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单选题1.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电热器取暖2.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3.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物种减少D.体积膨胀4.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C.用量筒量取10mL液体时,先倒入接近10mL的液体,后用胶头滴管补至刻度线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5.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酒精挥发C.电灯发光D.气球爆炸6.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A.倒入废液缸B.放回原试剂瓶C.交回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制作烟幕弹D.液氮温度低–保护粮食瓜果8.下列有关称量的读数不合理的有()A.用10mL的量筒量取5.0mL的水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钾C.用量筒取55.0mL的水D.用托盘天平称取5.04g粗盐9.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功能材料研究④生命过程探索()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水蒸气B. 空气C. 食盐水D. 汽油2. 在实验室中,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A. 氢氧化钠B. 氯化钙C. 碳酸钙D. 硫酸铜3. 下列哪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4.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盐酸溶液B. 硫酸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碳酸溶液5. 下列哪种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 燃烧反应B. 光合作用C. 碘与淀粉反应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

()2. 铁与稀硫酸反应硫酸亚铁和氢气。

()3. 碘遇淀粉试液变蓝是因为碘分子进入了淀粉分子中。

()4. 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

()5.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物的质量总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 金属与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______。

3.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______来检验水中是否有氯离子。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

5.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2. 简述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3. 简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4. 简述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5. 简述中和反应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下列反应中物的质量。

铁 + 硫酸铜→ 硫酸亚铁 + 铜已知铁的质量为5.6g,硫酸铜的质量为16g,求的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

2. 某溶液中含有5%的氯化钠,取10g溶液进行实验,计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3. 10g水在0℃时密度为0.9998g/cm³,求该温度下10cm³水的质量。

4. 下列反应中,哪个物质是氧化剂?2H2 + O2 → 2H2O5. 下列反应中,哪个物质是还原剂?Zn + 2HCl → ZnCl2 + H2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2、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 B.34.8g C.32.7g D.18.5g3、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 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A.36:19 B.12:43 C.24:31 D.13:42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5、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6、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7、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8、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9、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1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Y、Z、X D.Z、Y、X3、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4、“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5、《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7、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练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有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判断依据)。

(4)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伴随有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导电性、导热性、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等。

(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的量减少,和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4、检验气体: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的木条伸到瓶,木条,证明是(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
(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证明是(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三.化学基础实验
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左盘物品的质量=右盘物品读数+游码读数
(4)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

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固体以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

②“三不”:、、。

C、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D、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放回原处。


(2)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手紧贴,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3)物质的加热
A、加热固体时,试管,试管受热时先,再。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

(4)蒸发的注意点:
在加热过程中,用不断搅拌(作用:)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a、可燃物要求:药品足量,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是固体(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有水流进瓶中,
流入水的体积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

d、结论:空气是;O2约占1/5,可支持;
N2约占4/5,不支持,也不能,不易溶于水
e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气, 量不足,瓶内气体未冷却至室温,导气管中还剩余小部分的水。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原因: 。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原因: 。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 、 、 )和 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 ,改善 ,使用 ,工厂的废气经 过后才能排放,积极 、 、 等 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1
)氧气: (如潜水、医疗急救)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等,重要用途: 、氮肥等
(3)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的总称)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重要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霓虹灯等。

二.氧气
1、氧气的检验:将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 若木条 ,则瓶内气体为氧气。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 。

三.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
固液常温型)
实验室制氧原理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3、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 、步骤: — — — — — — (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b 、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 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 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