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最新重磅研究进展(完整版)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2024年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2024年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2024年指南一、前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约有2.5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据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患者及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管理等方面的权威建议。

二、预防2.1 疫苗接种2.1.1 乙型肝炎疫苗概述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

乙型肝炎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包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2.1.2 疫苗接种对象我国推荐对以下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新生儿- 儿童和青少年- 成人- 乙肝病毒暴露者(如家庭内接触者、性伴侣等)2.1.3 疫苗接种程序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3剂次,分别为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

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应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检测。

2.2 乙肝病毒暴露后的预防乙肝病毒暴露后的预防主要包括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2.2.1 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暴露者立即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以提供即刻的保护作用。

2.2.2 主动免疫对乙肝病毒暴露者启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程序,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未达到免疫保护水平(HBsAb<10mIU/ml),应加强免疫一剂乙型肝炎疫苗。

三、诊断3.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HBV DNA定量、肝功能指标等。

3.2 临床诊断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 肝脏活检证实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证据- 持续或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四、治疗4.1 治疗原则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及抗纤维化治疗。

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一、乙肝治疗药物的现况
1、干扰素类:干扰素是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时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增强 人体的抗病毒能力。在乙肝治疗中,干扰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病毒药物,通过 抑制病毒的复制,帮助恢复肝功能。然而,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且常伴有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2、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是一类直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如拉米夫 定、阿德福韦酯等。这类药物起效快,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然而,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耐药性。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是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目前,糖尿病的分型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年轻人和儿童中,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不 足,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成年人中,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多由胰岛素抵抗和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需要综合治疗。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联合治疗和新老药物的组合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 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 孕妇和肝病终末期患者的治疗也需要特别,因为这些人群在药物治疗上面临更 高的风险和挑战。
此外,从预防角度出发,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 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 率,从而减少乙肝的传播和影响。
3、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的抗病毒能 力。目前,一些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二、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GLS4:甲磺酸莫非赛定(GLS4)是一款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 制的HBV衣壳抑制剂。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显示,该 公司已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IIIa期临床试验, 以评估GLS4胶囊/利托那韦片联合核苷类药物与核苷类药物单药相比,在慢乙 肝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GLS4的临床试验成功,将为乙肝治疗提供 一种全新的策略。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HB V i n f e c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T DF i n n a Y v e a n d t r e a t e d p a t i e n t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i t s e f f e c t o n c i r r h o — s i s .F u r t h e r mo r e ,t h e s a f e t y o f T DF t h e r a p y i s a s s e s s e d .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T DF h a s l o w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a n d h i g h s fe a t y ,wh i c h p r o v i d e s a
t h e r a p y .A mo n g t h e n u m e r o u s N A s , t e n o f o v i r d i s o p r o x i l f u m a r a t e( T D F )s t a n d s o u t f o r i t s h i g h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i f c a c y ,l o w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
ir f s t— l i n e dr ug or f CHB t r e a t me nt .
a n d wi d e d i s e a s e s p e c t r um a ga i n s t s e v e r a l t y p e s o f c h r o ni c CHB t h a t c a n n o t b e c u r e d wi t h NAs .Th us,TDF ha s be e n wi de l y us e d f o r c l i ni c a l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肝脏功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乙肝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由于对乙肝病毒的认识有限,诊断技术不够先进,很多乙肝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乙肝的了解逐渐深入。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在急性感染期,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清除病毒,从而实现自愈。

然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长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损害肝脏细胞。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质地变硬,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而肝癌则是乙肝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功能检查等,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乙肝感染的状态和肝脏的受损程度。

近年来,乙肝的治疗也有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干扰素则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但使用时可能会伴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肝移植手术。

然而,肝源的短缺和手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在乙肝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基因治疗旨在通过修改病毒基因或患者的基因来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

预防乙肝同样至关重要。

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和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疗常用要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近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进展综述慢性乙型肝炎(CBH)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错综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1,2]。

在中医学中“慢性肝炎”归属于“黄疸”、“急黄”、“瘕瘕”、“胁痛”、“郁证”、“臌胀”、“积聚”、“虚劳”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

然而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故中医药治疗乙肝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

现就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近几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CBH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认为CHB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情志、酗酒、过食肥甘厚味、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侵人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

毒邪是否能致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虚弱、疫毒(湿热夹毒)外侵、气滞血瘀引起正虚邪恋。

正气虚弱之人遭到毒邪攻击时,抵抗力不足致使毒邪进入人体,并易居肝脏,致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进而血脉瘀阻。

当湿热毒邪进入机体,最易损害肝脾,患者多呈土衰木旺。

因为,脾为湿土之脏,土性易为湿,脾运不健,最易生湿,湿邪也最易困脾;肝具风火之性,湿遏气机日久,肝郁不畅,湿邪借肝经气火之力内郁化热[3,4] 致湿热内生。

湿热内蕴,气化枢机不利,若不能及时清除于体外,发生质变,即可成毒;湿热蓄积日久,又可人血入络,出现热郁血瘀征象,或湿淤互结;湿热淤毒邪伤肝,瘀阻肝络、三焦不能通调,或热伤阴血,或木郁土壅、湿困伤脾,肝病及肾,出现水液运行障碍,加重湿浊潴留。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床 抗 乙型 肝 炎 病 毒 治 疗 。但 是 在 临 床 继 续 应 用 的 几 年 后 遇 到 了越 来 越 多 的 治 疗 问 题 , 其 是 核 苷 ( ) 似 物 治 疗 C 尤 酸 类 HB
大利米兰 ) , 于 T 上 关 DF治 疗 C HB 的 多 家 报 道 引 起 了 广 泛 的 关 注 , 为 该 次 会 议 的 亮 点 之 一 。本 文 就 在 这 次 会 议 上 有 关 成 T F治 疗 CHB的 最 新 进 展 作 一 介 绍 。 D
得十分迫切 。

替 诺 福 韦 酯 治 疗 慢 性 等 _ 报 道 , 德 国 和 荷 兰 共 1 a 6 l 【 J 在 5个
新 型 核 苷 ( ) 似 物 一 一 诺 福 韦 酯 (e oo i dspo i 酸 类 替 tn fvr i rxl o
届 欧 洲 肝 病 年 会 ( 3d An u l e n f h u o e n A se — 4 r n a Met g o t eE rp a so i i a t nfrte td f h i r AS 2 0 . . 32 0 . . 7 意 i u yo eL v ,E I, 0 8 4 2 — 0 8 4 2 , o o h S t e
结果发 现 T DF对 HB 野 毒 株 和 Y V MDD变 异 株 均 有 较 好 的 抑
制作用 , 目前 已 被 批 准 用 于 治 疗 合 并 HI 感 染 的 C V HB, 尚 但
未 获准用于单 一 C HB 的 治 疗 , 过 有 关 TD 不 F用 于 治 疗 单 一 C HB的 Ⅲ期 临 床 研 究 目前 正 在 进 行 中‘ 。 临床 治 疗 C HB的耐 药 性 问 题 呼 唤 新 的具 有 较 好 作 用 的新 型 核 苷 ( ) 似 物 的 进 一 步 研 发 和 推 广 。在 近 日召 开 的 第 4 酸 类 3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 (2023年更新版)要点汇总指南概述本文档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的要点汇总,基于2023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诊断- 对于疑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

分级和评估- 使用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和肝功能评估的综合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级和评估。

- 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达到持久的病毒学和临床反应,减少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风险。

- 推荐首选药物为核苷类似物或核苷酸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 对于肝功能较差或肝纤维化较重的患者,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可能更有效。

治疗监测- 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和肝功能指标测定,以评估治疗效果。

- 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肝酶和肝功能衰竭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动态变化。

治疗终止和后续- 对于达到持久病毒学和临床反应的患者,治疗终止时应定期进行随访,并关注肝癌风险。

- 对于未达到治疗目标或重复治疗后仍复发的患者,应重新评估治疗策略,并考虑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案。

预防和注意事项- 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 对于合并其他肝病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应谨慎选择治疗策略,并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 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这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的要点汇总,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请在具体治疗时仔细阅读完整指南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包括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抗病毒作用、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有了不少进展,现综术文献资料如下。

1 对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慢乙肝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满、便溏、胁痛等,常见体征为肝区叩痛、肝脾肿大。

中医药在改善这类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

罗氏[1]以柴胡疏肝散配合六君子汤治疗时症状改善率达91%以上,体征改善率70.0%以上。

张氏[2]疏肝健脾活血汤、苗氏[3]复方当归愈肝散、胡氏[4]加味丹栀逍遥散、钟氏[5]当飞利肝宁胶囊、郝氏[6]加味甘露消毒丹、齐氏[7]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等均显示能有效治疗慢乙肝,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均在85%以上,对体征的改善率为70~90%,说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相比西药而言,有改善症状体征的明显优势。

2 对化验指标的治疗效果中药有健脾养肝、清热化湿、化瘀解毒的功效,在治疗慢乙肝时常用汤剂、散剂、口服液、或静脉注射治疗。

唐氏[8]自拟白叶柴虎汤、封氏病毒消、罗氏[1]柴胡疏肝散、胡氏加味丹栀逍遥散、胡氏[9]自拟方归芍复肝煎、郭氏[10]肝泰丸、焦氏[11]苦参碱与丹参注射液、金氏[12]芪苓柴虎汤、覃氏[13]复方黄根液治疗慢乙肝时,TBIL、ALT、AST、A/G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在80~96%之间,甚至有报道100%的患者ALT及AST恢复正常。

3 抗病毒的效果乙肝病毒清除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由于难以有效清除病毒,导致乙肝慢性化,引起肝硬化等。

有不少学者的中药治疗慢性乙肝时,经过3个月左右治疗,能使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

唐氏白叶柴虎汤使HbeAg和HBV-DNA转阴率达57.0%和43.1%。

封氏病毒消HBsAg转阴率13.3%(8/60),抗-HBs转阳率15%(9/60),HBeAg转阴率23.3%(14/60),抗-HBe转阳率13.3%(8/60)。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于洁;黄玉仙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年(卷),期】2012(012)001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项重大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全球大约有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演变为CHB.在亚洲的某些地区,HBV的慢性感染率可高达9%~12%[1].据预测大约40%~50% CHB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如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及肝细胞肝癌(HCC)[2],且其肝脏相关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2倍[3],因此CHB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有研究证实血清HBVDNA持续升高与肝硬化、HCC的发生密切相关[4].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于洁;黄玉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3.2;R978.7
【相关文献】
1.替诺福韦酯治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进展 [J], 颜悦蓉;冯继红
2.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J], 官毅红
3.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徐瑾
4.新药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J], 关霞
5.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研究进展 [J], 白萧萧;东冰;高红艳;徐光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全文版指南(2023)一、前言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为了提高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水平,降低疾病负担,本指南依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关心自身健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二、预防2.1 疫苗接种主动免疫:推荐新生儿、儿童和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疫苗接种程序为0、1、6个月。

被动免疫:对于暴露于HBV的个体,如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完成乙肝疫苗的接种。

2.2 血液和器官传播预防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

对于器官移植等高风险人群,应在移植前进行HBV筛查,术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2.3 性传播预防提倡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对于HBsAg阳性的个体,应避免与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三、诊断3.1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肝功能指标(ALT、AST、ALP、总胆红素等)和凝血功能指标(PT、APTT等)。

3.2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胆道等情况。

CT、MRI: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等。

3.3 组织学检查肝脏活检:评估肝脏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等。

四、治疗4.1 抗病毒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注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

4.2 保肝治疗保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水飞蓟素等。

4.3 抗纤维化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抗纤灵冲剂、扶正化瘀胶囊等。

4.4 肝衰竭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

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考虑肝移植。

五、康复与随访5.1 康复治疗肝功能减退患者应加强休息,避免劳累。

JClinTranslHepatol:Newswitch治疗乙型肝炎新研究成果发表

JClinTranslHepatol:Newswitch治疗乙型肝炎新研究成果发表

JClinTranslHepatol:Newswitch治疗乙型肝炎新研究成果发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降低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来延长预期寿命。

最近在开放获取的J Clin Transl Hepatol (《临床与转化肝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临床医生提出了有关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降低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来延长预期寿命,及目前Peg-IFN治疗中国患者的未解决的临床治愈问题的治疗策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对象系NAs经治并出现良好的病毒学应答,采用序贯Peg-IFNα治疗48周或96周,观察HBsAg转阴的疗效,同时分析药物剂量、疗程、不良反应、患者基线HBsAg水平、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New Switch 研究内容及设计思路New Switch 是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把现有的两类药物(核苷酸类似物和长效干扰素)有机的、有效的结合起来,让一部分患者获得临床的治愈,追求的是HBsAg的清除。

(1)研究的设计此项研究是全世界第一个以HBsAg清除为目标的,即以临床治愈为目的而设计的研究。

在部分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患者达到一定效果的基础上换用长效干扰素去治疗,去实现HBsAg的下降,最终实现HBsAg的清除。

此项研究中分别试验了换用干扰素 1 年和换用干扰素2 年的治疗,均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2)国内和国际的影响该研究目前已经完成,其结果连续在亚太肝病年会、欧洲肝病年会和美国肝病年会三大国际会议上做了大会报告。

实现了中国大陆地区同一个研究在肝病领域的「大满贯」,得到了国际上高度的认可和关注。

适宜患者群与治疗策略制定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临床治愈的患者<3%。

而NewSwitch 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48 周有15% 以上的患者能够获得HBsAg的清除。

而 2 年的治疗,有超过 20% 的患者能够获得HBsAg 的清除。

更为重要的是,在部分非常适合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会进一步增高,甚至达到 30%~50%。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指南2024年解读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指南2024年解读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广泛传播和高致病性的特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4亿人慢性感染HBV,其中我国约占1/3、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进程缓慢的病情,但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为了规范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指南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指导意见:1.全民免疫接种:指南强调了乙肝疫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出生儿童和易感人群。

全国范围内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也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达到和超过了国际标准。

2.临床干预:指南鼓励医疗机构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水平,特别是在病毒学和免疫学方面。

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肝炎病毒相关标志物等指标,以及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等。

3.药物治疗: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肝功能状态,可以选择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和肝保护治疗等不同方案。

这些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等。

4.并发症的防治:指南详细介绍了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包括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等。

对于有肝癌高风险的患者,还提出了定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的建议。

5.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南强调了慢性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防范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知识。

提倡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如媒体、学校、社区等,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体来说,2024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指南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它提供了规范和系统的指导,对于我国乙肝疫情的控制和在患者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疫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期待未来的指南能够更加精准和高效地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

彻底治愈乙肝最新研究报告

彻底治愈乙肝最新研究报告

彻底治愈乙肝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慢性乙肝患者数量庞大,给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担。

近年来,尽管抗病毒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无法实现彻底治愈,患者需长期服药,且存在病毒耐药等问题。

因此,研究彻底治愈乙肝的新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研究围绕乙肝病毒的清除策略展开,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靶向病毒复制周期中的关键环节,联合应用新型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有望实现彻底治愈乙肝。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这一联合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范围限定在慢性乙肝患者,重点探讨新型治疗策略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本报告将系统呈现研究过程、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及结论,以期为乙肝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简要概述了研究的背景、重要性、研究问题、目的与假设以及研究范围与限制,以下部分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乙肝病毒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乙肝病毒的治疗应从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抗原及调节免疫应答等多方面入手。

现有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但单独使用难以实现彻底治愈。

前人研究主要发现,长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然而,存在的主要争议或不足包括:病毒耐药问题、停药后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对现有药物反应不佳等。

针对这些不足,研究者开始探讨新型治疗策略,如联合用药、免疫调节治疗等。

在联合用药方面,研究发现,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病毒清除率,降低复发风险。

此外,针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如病毒进入、复制、包装及释放等,新型药物研发也取得一定进展。

然而,这些研究仍存在样本量有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

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

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

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

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最新进展最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的综述摘要:乙肝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毒性传染病,已知有超过2.5亿人正在受到疾病的侵袭。

虽然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显著,但由于病毒具有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的特点,疫苗的普及程度还需要继续提高。

此外,三价和四价乙肝疫苗并不总是能够在慢性感染者中消除病毒。

因此,发展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这篇综述文章将概括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说明正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的新药。

关键字: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临床试验1. 引言乙肝是一种使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

它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常常附着在感染者的肝脏中。

HBV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

由于病毒是在细胞内复制,其治疗十分困难。

然而,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患者可以进入缓解期或完全摆脱病毒。

这篇文章将对当前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综述,并且考虑正在进行的新药临床试验。

2. 目前上市的抗病毒药物2.1 恩替卡韦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乙肝的”黄金标准”,它既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可以减轻症状。

尽管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和胃部不适。

2.2 阿德福韦阿德福韦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且在临床工作中没有复制性的发生。

该药可以直接降解病毒复制,同时对患者进行保护。

其副作用相对较低,包括轻微的肝功能异常。

2.3 他达拉韦它达拉韦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乙肝。

它与其他抗病毒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来抑制病毒复制。

在不良反应方面,它可能会导致一些心血管副作用。

2.4 依法韦伦依法韦伦是一种治疗乙肝的新药,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在细胞内的复制来缓解症状。

在临床试验期间,它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并且是高度有效的。

它的主要副作用是血液生成下降,但这可以通过减小药物剂量以及调整治疗计划来减轻。

3.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3.1 LeflunomideLeflunomide是一种已上市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单磷酸阿糖腺苷医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单磷酸阿糖腺苷医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单磷酸阿糖腺苷医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DNA病毒慢乙肝单磷酸阿糖腺苷(arabinofuranosyladeninemonophosphate,Ara-AMP)是阿糖腺苷(Ara-A)的单磷酸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

实验和临床均证明它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DNA多聚酶(DNAP)与核糖还原酶,并能掺入病毒的核苷酸链抑制其延长,达到抑制DNA病毒复制的目的。

它能抑制多种DNA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牛痘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多种动物疱疹病毒和少数致癌RNA病毒等。

现介绍近几年有关Ara-AMP药理和临床研究情形并重点介绍Ara-AMP 医治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新进展。

一、药理学研究(一)抗病毒机制Ara-AMP要紧作用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

Ara-AMP进入细胞后,通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及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其抗病毒活性要紧由Ara-ATP所引发,Ara-ATP与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竞争地结合到病毒DNAP上,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

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来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它还抑制病毒DNA结尾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活性,使Ara-AMP掺入到病毒DNA中,并连结在DNA链3′-OH位置的结尾,从而抑制了病毒DNA的合成。

因此Ara-AMP既是病毒DNAP活性的抑制剂,又是病毒DNA合成的终止剂,双重抑制病毒的复制,有效地达到抗病毒作用。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Ara-AMP静脉点滴或肌内注射后,可被血液和组织中腺苷脱氨酶代谢为阿糖次黄嘌呤(Ara-HX),因此血液浓度专门快下降。

Ara-AMP的峰时:肌内注射3小时,静脉点滴为30分钟。

血浆半衰期(t1/2)为±小时。

Ara-AMP在各组织中浓度不同,在肝、肾、脾浓度最高,骨骼肌、脑内浓度低,脑脊液内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35%~5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最新重磅研究迸展(完整版)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Z AASLD )年会已于本月16日圆满闭幕。

作为目前全球最权威的肝脏病学会议之一,AASLD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病学专家以及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大家汇聚云端,分享和探讨肝病学领域的突破性硏究成果,尤其是在慢性乙型肝炎(CHB )领域,这些最新硏究进展为未来的HBV治疗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本届AASLD年会上的重要研究
真实世界数据全面验证TAF在各类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TAF在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强效、高耐药屏障一直是各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用药准则,在我国最新《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⑴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S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 )以及恩替卡韦(ETV )被推荐为CHB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在本届AASLD年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团队报告了在初治CHB患者中TAF S TDF或ETV治疗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壁报779 )O
研究共纳入了116例初治CHB患者,根据患者意愿,有29例患者接受了TAF 治疗,43例患者接受TDF治疗,44例患者接受ETV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48周的随访,在此期间未观察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TAF可获得与TDF和ETV相当的抗病毒疗效,且在病毒抑制率(83.3% vs. 78.1% vs.
78.6%, P=0.871 )及ALT 复常率(81.5% vs. 79.4% vs. 72.4%,P=0.692 ) ±TAF 似乎更有优势。

TAF可改善NA经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得益于核苜(酸)类似物(NA )的出现,很多CHB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NA治疗药物,让CHB患者看到了临床治愈的希望。

不过最近也有硏究表明,即便经一线抗病毒治疗, 也仍有1/5的患者病毒无法转阴而是维持在低病毒血症水平。

由于CHB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对于经治患者而言,选择哪种NA ,抗病毒效果和安全性更佳呢?
在本届AASLD年会上,就有不少学者对经治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1. 首先是一项多国家、前瞻性的硏究队列(壁报811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在经治CHB患者中,由其他NA转换为TAF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涵盖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年CHB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在转换到TAF治疗之前,都曾接受过至少一年的其他NA治疗。

其中199
例患者接受过ETV治疗,62例患者接受过TDF/ 阿德福韦酯(ADV )治疗。

真实世界数据:经治患者转为TAF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Bmo4eGFR;ALT:
完全病毒学抑制(CVS )
基线
基线 12月
随着时间eGFR 的变化
转换TAF 后,在维持病毒学抑制的同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结果显示,基线接受ETV 治疗的患者,在转换TAF 治疗12个月后, 病毒抑制率显著上升,而基线接受TDF/ADV 治疗的患者,在转换TAF 治疗12个月后,在维持完全病毒学抑制的同时,生化学应答(男性/ 女性ALT<35∕25∪∕L )也有所升高,从基线时的74.2%升高至84.2%o
2. —项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壁报798 ),长期接受ETV 治疗的患者在 转换TAF 治疗后,病毒抑制率显著提升。

100 渎80
> 40 ° 20
此前接受过—— 此前接受过
92
90 88
86
84
82
89
89 89 一
P=O.01
盲—
'一P 二 0∙°2
86 86 86
基线 6月 12月
15-18 月
<→-经ETV 治疗Y- 经TDF/ADV 治疗
90
研究纳入了 425例此前接受ETV 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6年)的CHB 患者,在转换为TAF 治疗96周后,完全病毒学抑制率得到了显著提 升(92% vs. 97% )。

完全病毒学抑制
转为TAF 治疗后,患者的病毒学抑制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3. —项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真实世界硏究数据显示(壁报814), 经TDF 治疗的患者在转换TAF 治疗后,ALT 、谷草转氨酶(AST )水 平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 )都得到了改善。

研究纳入了 60例经TDF 治疗的患者,在转换TAF 治疗后平均随访 21个月。

结果发现,在转换TAF 治疗后,这些患者的ALT 、AST 水 平得到
Oo
92
P 值指与转换时比较
Q 二 0.03
96
P=O.02
97
J E S - O ^V
<z □ >8H ≡80 60 40 20
386/420
367/384 174/179
基线
48周 96周
了明显的改善,到48周达到峰值(ALT和AST改善率均为88% )。

此外f与基线相比f转换治疗96周时,APRI评分<0.5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81.7% vs. 93.3% ),研究者表示,APRI评分的改善与ALT水平显著相关。

4(壁报812 )104例NA经治患者(其中接受ETV单药/TDF单药/NA 联合经治分别67/25/12例)转换TAF24周后全部维持完全病毒学应答,其中TDF经治患者转换TAF后血磷水平显著升高(P二0.014 ), 作者认为TAF可能是CHB患者的首选药物。

5.(壁报791 )研究按照欧洲肝脏硏究协会(EASL )指南⑵中符合转换治疗的标准,将146例经TDF治疗(中位治疗时间118个月)的CHB 患者,转换为TAF治疗。

这些患者昔遍年龄较大(平均值为69 岁),且存在多种合并症,其中还有65%的患者存在ADV暴露史。

研究结果显示,转换TAF治疗后病毒和生化应答维持稳定,转换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尿阳-微球蛋白与肌肝比值(UBCR )较基线得到了明显改善(658mg∕g vs. 31 5mg∕g )。

这提示,即使在暴露过TDF/ADV 的老年患者中,TDF转换TAF治疗后也能迅速改善患者近端肾小管功能。

ETV在真实世界中的耐药率显著升高
本届AASLD年会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硏究发现,在临床实践
中,ETV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壁报792 )。

研究从2011-2017年1837例出现NA耐药的患者中进行筛选,并对其中72例存在ETV耐药的患者进行不同方案的挽救治疗。

这些患者被分成ETV和ADV联合挽救治疗组(25例)、TDF单药挽救治疗组
(27例)和ETV和TDF联合挽救治疗组(20例)。

研究结果显示,ETV耐药率从2011年的 6.04%±升到2017年的 1 5.02%o在48周病毒学抑制(HBV DNA不可测)方面,ETV+TDF 联合治疗与TDF单药疗效相当。

因此,研究者认为ETV耐药逐渐成为NA 耐药中的主要问题Z TDF单药治疗可作为ETV耐药的首选挽救冶疗方案。

更加积极地启动抗病毒治疗
我们知道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及时有效地
进行CHB管理可以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 L 其中积极启动抗病毒治疗,扩大接受治疗人群以便更多患者实现长期
获益是CHB临床管理的必然趋势。

本届AASLD年会上的几项硏究均支持CHB患者应更加积极地启动抗病
毒冶疗。

1.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壁报776 )Z未达到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慢性HBV感染者HCC发生风险高达1 5%o
研究纳入了1915例CHB患者,其中1361例患者接受了NA治疗,539例患者未接受治疗。

结果显示,在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5%(79 例)进展为HCC。

且在该硏究队列中,进展为HCC的患者中有44% 在基线有代偿期肝硬化且检测不到HBV DNA (未达到2018 AASLD 指南⑶的抗病毒治疗适应证),所有患者均ALT> ULN O提示,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来降低HCC发生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2•首尔大学国立医院的硏究发现(壁报808 ),在自发HBeAg血清学转换之前,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可能会降低非肝硬化患者的HCC 发生风险。

研究纳入了9143例接受ETV或TDF治疗至少六个月的患者,硏究的主要终点是观察这些患者发生HCC的情况。

硏究结果显示,在中位5.1年的随访期间,共有916例(10% )的患者发生HeC。

基线HBeA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