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古诗二首
全诗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 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 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
海面上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浩浩:形容广大辽阔。
萧瑟的野草花在朱雀桥边盛开, 一抹惨淡的残阳洒在乌衣巷。 当年这里曾经是车水马龙、热闹繁 华的交通要道,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 花”。一片衰败苍凉的景象。
昔日繁华已 旧时王谢堂前燕, 不复存在 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飞在王导谢安住所里那高高殿堂的燕 子,如今已飞上了平常百姓人家那低矮的房梁。 事实上,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 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作者抓住 了燕子有栖息旧巢的特点,用“旧燕”唤起读 者想象昔日乌衣巷的繁荣、王谢家族的显赫, 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二字, 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岸边的沙也是广袤无涯。
海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
于是使得沧汐不断冲击 着海岸,巨大的力量能够使海岸不断发生变 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 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诗的最后 两句感叹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在这样大浪 淘沙的天地间,就算是浩瀚的东海,都会变 成桑田,又何况其他的万事万物呢?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 乌衣巷在金陵南门朱雀桥(也就是现在的南 京东南,秦淮河南岸)附近,东晋时王导、 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刘禹锡《乌衣巷》的翻译赏析
刘禹锡《乌衣巷》的翻译赏析刘禹锡《乌衣巷》的翻译赏析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禹锡《乌衣巷》的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刘禹锡《乌衣巷》的翻译赏析篇1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文解释】朱雀桥畔长满了野草,到处盛开着一簇簇的野花。
黄昏时刻,夕阳西下,乌衣巷内一片幽暗。
那些曾经在王导和谢安的高楼华屋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飞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词语解释】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桥名,离乌衣巷很近。
王谢:指东晋大臣王导和谢安。
寻常:平常,普通。
【诗文赏析】朱雀桥旁、乌衣巷里曾一度是高门望族的聚集之处,如今时过境迁,昔日繁华已如落花流水不复存在了。
全诗抒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诗人选用了意蕴深刻的意象:野草、斜阳,其中最具匠心的是「飞燕」的形象,燕子彼时飞入侯门,如今那侯门深宅已成了百姓家,飞燕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全诗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古诗今译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名句赏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这是诗人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
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金陵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演出了无数历史故事,唐代诗人游览金陵,最易引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过去栖息在王、谢豪门雕梁画栋上的燕子,现在都飞到普通百姓的房子里去了。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乌衣巷一带的萧条景象,只写野草、夕阳、燕子,唤起了读者的想象,从侧面暗示了乌衣巷的衰落,而历史兴亡之感也就在乌衣巷的今昔对比中表达出来,笔调含蓄蕴藉,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古诗《乌衣巷》译文及赏析
乌衣巷刘禹锡〔唐代〕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此前尚未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句专题
古诗句专题一、句子1、【原文】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释义】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2、【原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释义】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3、【原文】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清平乐》【释义】“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风景这边独好”,在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后可以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只有勇于追求,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4、【原文】吃一堑,长一智。
【释义】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5、【原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转》【释义】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6、【原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
——毛泽东7、【原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释义】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8、【原文】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赠友人三首》【释义】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二、古诗1. 房兵曹胡马【唐】杜甫【原文】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北师大版
1《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2《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3《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浪淘沙》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5《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6《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7《过分水岭》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9《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0《冬景》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乌衣巷古诗意思
乌衣巷古诗意思
《乌衣巷》这首古诗的意思是:在朱雀桥边,野草野花肆意生长,夕阳的余晖此时正映照在乌衣巷口的断壁残垣上。
从前在王导、谢安、晋相等那些世家大族家中筑巢做窝的燕子们,如今却飞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中。
全诗原文如下: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主要是静景,利用“野草花”、“夕阳斜”这些物
象,烘托出一派荒凉、衰败、惨淡的气氛。
后两句则写的是动景,通过对燕子转移筑巢的画面描写,展现出一种前事尽散,物是人非之感,也表现出诗人对此番景象的无限感慨。
作为一首咏史怀古的代表诗作,《乌衣巷》这首诗全诗都为写景,诗人巧妙的将燕子这一物象当作历史的见证者,表达出荣华富贵难以永保,沧海桑田的现实,全诗言浅却意深,余味无穷。
《乌衣巷》全诗翻译赏析
《乌衣巷》全诗翻译赏析《乌衣巷》全诗翻译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衣巷》全诗翻译赏析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译文] 旧时豪族王谢堂前的燕子,到如今都飞入普通百姓家。
[出自]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2.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3.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后二句诗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贵族的辛辣讽刺。
4.寻常:平常、普通。
【韵译】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诗意〉野花在朱雀桥边遍地盛开著,乌衣巷口夕阳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与凄凉,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
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飞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简析]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
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
“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
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
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
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
“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乌一巷的古诗
乌一巷的古诗
乌一巷的古诗,是唐人诗人刘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如下。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话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了平常百姓人家。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当时的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常考古诗译文
1.《冬景》(宋)苏轼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之时!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
4.《过分水岭》温庭筠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前边就是分头之处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
5.《乐游原》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6.《鹿柴》王维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7.《乌衣巷》刘禹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门望族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8《浪淘沙》白居易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海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使得沧海演变桑田。
9《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
10《房兵曹胡马》杜甫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
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王维,刘禹锡。
小学语文《乌衣巷》说课稿
——小学语文《乌衣巷》说课稿赏诗豪怀古润童心馥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执教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变化”单元语文天地中的一首古诗——《乌衣巷》。
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是诗人刘禹锡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二句借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这首诗并非是教材中的主体课文,但是,由于它具有怀古诗的很多特点,是学生学习怀古诗、理解怀古诗和掌握这类古诗阅读方法的不二之选。
所以,我特地选择它和孩子一起进行深入的学习。
古诗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本首诗的学习者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但是他们的对于古诗的本体知识储备还是很少的,多数局限于一些诗句背诵和部分诗人的简单生平。
对于专一分类的古诗比如怀古诗、边塞诗、田园诗等等进行专项阅读时,往往难以做到更加细微的把握,从而造成对古诗理解的障碍。
在小学高段能就专一门类古诗阅读给孩子们进行渗透,我想对学生学习古诗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它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方面的知识和人生的体验的同时,也是借助语言文字而进行的一次幸福的精神之旅。
结合以上对教材、古诗和学生学情的思考,我这样设定了教学目标:1.诵读诗句,在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对节奏、押韵的理性认知,进一步把握古诗形韵的特点。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借助对“乌衣巷”“朱雀桥的描写”对“野草”、“夕阳”、“燕子”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表现的沧桑的巨变的手法,从而把理解和把握怀古诗的特点,为以后学习同类古诗打下基础。
3.了解怀古诗的特点,体悟诗情,让学生感受世事盛衰乃自然之道,体会诗人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复杂心情。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实现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选用讲授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刘禹锡《乌衣巷》译文及赏析《乌衣巷》唐诗鉴赏
刘禹锡《乌衣巷》译文及赏析《乌衣巷》唐诗鉴赏《乌衣巷》是有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
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乌衣巷》唐代: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译文及注释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乌衣巷》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北师大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乌衣巷原文及赏析
乌衣巷原文及赏析乌衣巷,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篇,堪称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杰作。
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悲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忧虑。
下面将对《乌衣巷》进行原文欣赏,再深入分析诗意,赏析其艺术特点。
《乌衣巷》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首先,诗名《乌衣巷》字面上给人一种阴暗、冷寂的感觉。
作者通过巧妙地选用乌衣巷这个景点来表达他对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触动与关注。
接下来,作者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描绘了桥边的野草花与夕阳倾斜的乌衣巷口,展现了一种朴素而悲凉的背景氛围。
通过这样的描绘,读者不难感受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景象中蕴藏的伤感与无奈。
随后,诗中出现了一个对旧时王谢家堂前燕的描写,这是对当时社会中贵族阶层的寄托和企盼。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洗礼,曾经辉煌的王谢家堂前燕已逃离了高耸的宫殿,飞入了普通人的家园。
通过这一形象描写,刘禹锡展示了社会阶层变动和人生悲欢离合的主题,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
夜晚的风雨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更替与沧桑的变迁,每一片花瓣的凋落都代表着生命的瞬息和无奈。
这两句短而有力的描述,通过简洁的语言提醒着读者世间万物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悲凉情怀。
在艺术特点上,乌衣巷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诗人刘禹锡以细腻的笔触,以客观的视角呈现了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通过对乌衣巷的描写,以及王谢家堂前燕的形象表达,读者能够清晰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贫困百姓的关注,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此外,《乌衣巷》采用了较为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描写方式。
作者运用了排比句法,将桥边野草花、巷口夕阳斜进行对比,表达了一种冷暖交融的感觉。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原文赏析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原文赏析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词赏析:《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
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乌衣巷古诗译文注释
乌衣巷古诗译文注释乌衣巷,古诗中的一处地名,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译文和注释。
夜雨寄北,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晚下着雨,思念之情寄往北方,如同铁马踏过冰河,进入梦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亮的月亮何时才会出现?我举起酒杯询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晚是哪一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着风回到故乡,但又担心那琼楼玉宇的高处寒冷无法承受。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舞玩弄着清晰的影子,何等美好,仿佛置身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绕过朱阁,低头看着美丽的窗户,照亮那无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不应该有怨恨之情,为何事情总是在分别时才变得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们有悲伤和欢乐,有离别和相聚,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些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完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们能够长久地相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亮的月光。
这首古诗通过描绘乌衣巷的夜雨和明亮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人通过对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向往和对离别的痛苦。
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地相伴,即使身处千里之遥,也能共享明亮的月光。
这首古诗以其深情和意境的描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古诗的译文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诗歌的意义和情感,增强了阅读的体验。
总之,乌衣巷古诗通过对夜雨和明亮的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首古诗以其深情和意境的描绘,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译文和注释,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增强阅读的体验。
乌衣巷的解释和译文
乌衣巷的解释和译文
嘿,你知道乌衣巷吗?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啊!乌衣巷,就像一个
隐藏在时光深处的神秘宝盒。
乌衣巷位于南京,它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记忆。
你想想看,就好像
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诗句里描绘的场景,多有画面感呀!朱雀桥边长
满了野草野花,那景象,不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吗?而乌衣巷口呢,夕阳斜斜地照过来,哇,那氛围,真的太绝了!就好像一幅古老
的画卷在你眼前缓缓展开。
据说啊,以前这里曾是东晋时期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的居住地。
那时候的乌衣巷,该是多么的热闹繁华呀!来来往往的都是达官贵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坐着豪华的马车,想想都让人惊叹!这就好比
现在的那些繁华大都市的核心地带,充满了喧嚣和活力。
可是随着时
间的流逝,一切都变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
在豪门大族堂前嬉戏的燕子,如今也飞到了普通百姓的家里。
这是多
么让人感慨啊!这就好像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星,后来也过上了平凡
的生活。
乌衣巷就像是一个历史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我觉得乌衣巷真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
又有现实的亲切感。
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感受它,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条巷子,更是我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一
个窗口啊!你难道不想去亲自感受一下乌衣巷的独特魅力吗?。
乌衣巷的解析
乌衣巷的解析《乌衣巷》的解析如下:这首诗描绘了乌衣巷的今昔对比,通过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事如梦的感慨。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读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
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灸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最新的小学古诗词鉴赏《乌衣巷》.doc
最新的小学古诗词鉴赏《乌衣巷》
古诗词鉴赏乌衣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1.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2.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
3.王谢:指东晋时代王导和谢安两大贵族之家,乌衣巷是这两大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后二句诗写出沧桑变化的事实,自然成为对豪门贵族的辛辣讽刺。
4.寻常:平常、普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飞 入 寻 常 百 姓 家 。
旧 时 王 谢 堂 前 燕 ,
乌 衣 巷 口 夕 阳 斜 。
朱 雀 桥 边 野 草 花 ,
1、乌衣巷:在南京,晋代的王导、 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 淮河。 3、寻常:平常。 4、旧时:晋代。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 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 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 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 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 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 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着。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 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 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 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 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 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南宋时期,建康城曾一度得到恢 复和发展,“商品繁盛,民殷物阜”。人们又在倾圮的王、 谢故居上重建“来燕堂”。其址在乌衣巷东,建筑古朴典 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士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 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胜地。目前这里是一小狭窄的 小街,住的依然是“寻常百姓家”,只是小街两侧的铺面 房都开成了民间工艺品店,中外游人在此可以观赏和购买 到各类工艺品。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 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联想到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 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再想到如今这里野草 丛生,荒凉残照。不由得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抒发诗 人内心的感慨。
诗意: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 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 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