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辐射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核辐射防护知识- PPT课件
封好食品 勿饮海水淡化水
•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 内或冰箱里。事先没 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 清洗再放入容器。不 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
• 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 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 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严防死守五官
• 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 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 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 布料等捂住口鼻,减 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核辐射带来怎样的危害?
资料来源:互联网(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依据)
核辐射后症状
• 1、恶心和呕吐 • 恶心和呕吐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剂量越多, 这些症状出现越早。收到辐射后一个小时开始呕吐的人极 有可能会死亡。有时放射病起初让人感觉不好,然后开始 感觉好多了。但通常会“潜伏”几小时、几天,甚至是接 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伴有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 2、自发性出血 • 放射病可引起鼻腔、口腔、牙龈和肛门出血。它可以很容 易引起人们的磋商和内部出血,甚至吐血。这些问题发生 的原因是辐射耗尽了体内控制出血的血小板。 • 3、出血性腹泻 • 辐射“瞄准”体内细胞迅速繁殖,这细胞该行倡导。放射 病的原因主要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级 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 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 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核泄漏· 影响 据共同社报道,爆炸前,核电站反应堆附近曾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每小时释放的辐射量达1015微 西弗特,相当于平常人1年所能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国内某核电站专家解释称,核泄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 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人类如果感染核辐射,会产生的症状有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并增 加细胞癌变、DNA变异、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核辐射量化值 1微西弗特等于1次X光照 人体每年至多承受 1000微西弗特的放射性物质 ●名词· 微西弗特 核辐射的单位,即使少至2微西弗特,也会使人体面临一定几率感染核辐射 ●链接 次要影响 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洋,随日本暖流向北汇集,或会造成北海道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 核泄漏· 流向 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日本暖流为顺时针流向,一旦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水,极有可能随日本暖流流向 北美洲及北太平洋地区。 最高级 第7级 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 诺贝利核事故。 当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30人当场死亡,超过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那次核泄漏 事故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致使320多万人受核辐射。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培训课件ppt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和分析,以便了解辐射状 况和趋势,为采取相应措 施提供依据。
个人剂量监测与记录
监测设备
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 标准的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以便实时监测个人剂量 。
监测周期
根据工作性质和辐射状况 确定合理的监测周期,确 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记录与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建立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存储、转移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 全可控。
放射诊疗设备定期检测与维护
确保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稳定,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因设备故障或老化导致 的辐射泄漏。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 规程,正确使用放射诊疗设备,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辐射泄漏 。
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 ,如DNA损伤、癌症和遗传疾 病等,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是必要的。
良好的辐射安全防护可以降低 辐射危害的风险,提高放射医 学实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历史与发展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自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电离辐射危害认识的 深入,防护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01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指在放 射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 受电离辐射危害的过程。
02
它包括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有效 的屏蔽和防护设备、正确的操作 程序以及安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 。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放射医学辐射安全防护是保障 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的 重要措施。
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演示课件核医学科辐射防护-53e38aec9fd4
02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的工作流程设 计、安全设备的使用、个人防护 装备的配备以及严格的监管和管 理制度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核医学科涉及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 果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如辐射损伤、癌症等疾病。
有效的辐射防护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 险,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 康安全。
03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
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确保核医学科的各项工作符合国
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 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
进行操作。
定期对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进行审 查和更新,确保其始终能反映当
前的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
演示课件: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概述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技术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案例分析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定义
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是指在核医学 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 消除放射性物质对工作人员、患 者和公众的潜在危害。
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定期监 测和控制,确保符合国家和国 际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
问题。
02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技术
辐射防护材料和技术
辐射防护材料
用于屏蔽放射性物质,减少对人 体的辐射剂量,常见的有铅、混 凝土、铁等。
辐射防护技术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如 使用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等, 提高辐射防护效果。
05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的工作流程设 计、安全设备的使用、个人防护 装备的配备以及严格的监管和管 理制度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核医学科涉及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 果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如辐射损伤、癌症等疾病。
有效的辐射防护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 险,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 康安全。
03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
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确保核医学科的各项工作符合国
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 项,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
进行操作。
定期对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进行审 查和更新,确保其始终能反映当
前的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
演示课件: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概述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技术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管理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案例分析 •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定义
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是指在核医学 领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 消除放射性物质对工作人员、患 者和公众的潜在危害。
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定期监 测和控制,确保符合国家和国 际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
问题。
02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技术
辐射防护材料和技术
辐射防护材料
用于屏蔽放射性物质,减少对人 体的辐射剂量,常见的有铅、混 凝土、铁等。
辐射防护技术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如 使用高分子材料、纳米技术等, 提高辐射防护效果。
05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方案).ppt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档
11
2、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分类 根据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
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
放射源分类
核素名称 Ⅰ类源
241Am 125I
131I
68Ge 99Mo
≥6E+13 ≥2E+14 ≥2E+14 ≥7E+14 ≥3E+14
描述随机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有效剂量的关系是: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组织器官权重因子
精品文档
7
核医学辐射防护
(一)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防护
临床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通称放射性药物,一般来说半 衰期较短,能放射γ或β射线,物理状态多为液态,少数为气态。
放射性药物是用于人体内开展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或生物制剂。可分为诊断用药物和治疗用药物两部分。前者约占 全部放射性药物的95%。
精品文档
5
辐射剂量学概念
1、放射性活度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素衰变的次数。1贝 可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
国际单位:贝可(Bq)。 旧单位:居里(Ci)。 换算关系:1 Ci=3.7ⅹ1010 Bq 比放射性活度(简称比活度): Bq /g, Bq /ml
2、照射量
核医学的辐射与防护健康科普PPT【25页】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射率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的
距离防护是最简 单的防护方法
屏蔽防护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律, 达到减少射线量的目的
屏蔽防护是最根本 的防护方法
医学药品核注射后
检查项目
骨静态显像 (50人平均) 心肌灌注显像 (50人平均)
甲状腺显像 (50人平均)
肾动态显像 (50人平均)
ICRP 规定在孕期内胚胎和胎儿接受的剂 ≤1mSv ICRP规定妇女怀孕腹部表面 (下躯干)的剂量≤ 2mSv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当量剂量限值≤1mSv 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连续5年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不得超过50mSv
不同危害可能减少的生命天数,医疗辐射危害不大,不必恐慌
危害 抽烟 心脏病 癌症 超重15% 酗酒 车祸
测量控制区内的表面污染情况,有污染的地方要做屏蔽处理并做好标记 处理病人排泄物或污染过的床单,应穿戴一次性手套、放入专用塑料袋内 物理师测量活度小于0.15mR/hr(~1.3μSv)按照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并及时
洗手------防止内照射 —防止内照射、黏在皮肤上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剂量限值
18F-FDG显像 (20人平均)
离开NM时 一臂距离 (mGy/hr)
0.018
0.035
0.005
0.006
0.014 (体表1m处)
受到10mGy照射 所需时间(hr)
556 286 2000 1667
714
对SPECT-CT(99mTc核素)检查,药物注射48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对PET-CT(18F核素)检查,药物注射24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医疗辐射 (单次吸收10mSv)
核医学基础与放射防护-医学辐射防护学教学课件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ICRU)
• 1928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组织“X线和镭的防 护委员会”
• 1950年成立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光子,它们的不同之处:γ 射线来源于核内能量释放,而X射线为核外电子 跃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
• 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及其度量
核衰变是随机性的,单位时间衰变的原子核数目与核 的总数成正比,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遵循一定的规律而 减少。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T1/2):指放射性核素的 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台SPECT • 1975年 研制了第一台PET
放射防护方面
惨痛的代价 Marie curie和女儿均死于放射引 起的白血病
20世纪初的镭(Ra)事件 多次核事故以及核灾难的发生
放射防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 1913年德国首先成立伦琴学会发布了有关指南
• 1925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放射学大会,并成 立—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影像医学、核医学和放射医学三 个不同的研究和应用方向难以截然分 开,共同点均为利用核技术在医学领 域中进行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工作均需要进行放射防 护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发展简史
核医学方面
• 1895年 Wilhelm Roentgen发现X线
• 1896年 Henri Becquerel发现放射性核素
A Z
X
AX
Am Xate
核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的概念
• 1928年成立了第一个国际组织“X线和镭的防 护委员会”
• 1950年成立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光子,它们的不同之处:γ 射线来源于核内能量释放,而X射线为核外电子 跃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
• 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及其度量
核衰变是随机性的,单位时间衰变的原子核数目与核 的总数成正比,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遵循一定的规律而 减少。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T1/2):指放射性核素的 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台SPECT • 1975年 研制了第一台PET
放射防护方面
惨痛的代价 Marie curie和女儿均死于放射引 起的白血病
20世纪初的镭(Ra)事件 多次核事故以及核灾难的发生
放射防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 1913年德国首先成立伦琴学会发布了有关指南
• 1925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放射学大会,并成 立—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影像医学、核医学和放射医学三 个不同的研究和应用方向难以截然分 开,共同点均为利用核技术在医学领 域中进行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工作均需要进行放射防 护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核医学与放射防护发展简史
核医学方面
• 1895年 Wilhelm Roentgen发现X线
• 1896年 Henri Becquerel发现放射性核素
A Z
X
AX
Am Xate
核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的概念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人员培训与资格要求
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实践案例
典型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案例
案例一
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案例二
核医学成像中的辐射防护 措施
案例三
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2. 使用适当的屏蔽设备和防护 器材,降低辐射对操作人员和 患者的影响。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
06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放 射性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
辐射监测技术的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辐射监测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针对核医学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标准将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医护 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不断增 加,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 剂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和国际标准。
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
01
02
03
04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
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用和 存储,防止意外泄漏和事故。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放射性操作规程,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辐
射风险。
防护设备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口罩、眼镜、防护服等,确
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防护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资格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足 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实践案例
典型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案例
案例一
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案例二
核医学成像中的辐射防护 措施
案例三
放射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 辐射防护
2. 使用适当的屏蔽设备和防护 器材,降低辐射对操作人员和 患者的影响。
3.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其对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
06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未来发展
核医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放 射性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广泛, 为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多选择。
辐射监测技术的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辐射监测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辐射防护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针对核医学技术的发展,辐射防护标准将不断制定和完善,为医护 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增加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不断增 加,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 剂量进行监测,确保符合 国家和国际标准。
核医学实践中的辐射防护
01
02
03
04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
确保放射性药物的安全使用和 存储,防止意外泄漏和事故。
操作规程
制定严格的放射性操作规程,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降低辐
射风险。
防护设备
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 、口罩、眼镜、防护服等,确
放射防护ppt课件
核医学中的主要危害因素
• 放射性药物 • 放射性药物为非密封源,在放射性药物制备、分
装、注射、储存及转运等过程中,会在其周围形 成辐射场,对工作人员及公众造成外照射。 • 我国多数地方99mTc、18F标记诊断用药为核医学 科自行制备,采用钼-锝发生器生产99mTc核素, 回旋加速器生产18F核素,然后将放射性核素标记 到所需的各种配体上形成放射性药物。
11
• 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患者便形成了移动的辐射源, 工作人员在诊治过程中会受到患者的照射。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患者在等待显像分布的 过程中,可能会到处走动或者去做其他非放射性 项目医学检查,增大了周围环境的不必要照射; 此外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呕吐物均具有放射 性,而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因此,核医学候诊 区应与公共活动区域隔离,必须配有专用候诊室、 洗手间等。
7
• 核医学治疗通常称为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 素要求半衰期相对较长,便于射线较长时间作用 于病灶。
• 体内靶向治疗是将放射性药物口服或注射到患者 体内,放射性药物参与人体特定的生物过程,浓 聚在靶器官,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直接照射 靶器官,以达到治疗效果。
8
• 定位施放治疗是将放射性药物直接施放在靶器官, 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直接照射靶器官,以达 到治疗效果,根据施放的方式,定位施放分为敷 贴治疗、粒子植入治疗。
27
一、核医学诊断检查的正当化 诊断检查的正当化,意味着一次必需的
诊断检查。患者接受这种诊断检查和伴随 的辐射危险相比更为重要;回避这种诊断 检查意味着出现的危险将大于预期的辐射 危险。
28
核医学正当性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 常规进行的核医学诊疗,当取得新的或重 要证据并需要重新判断时或出现了技术和 方法可以替代该技术时,应对其重新进行 正当性判断。若有同等功能的非放射诊断 技术方法,应首选非放射的技术方法。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技术发展与展望
03
拓展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应用领域
将核医学辐射防护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放射治疗、放射成像等,拓展其应用范围和价值。
01
深入研究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机制
深入探究辐射与人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02
发展个性化、精准化的辐射防护方案
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辐射防护方案,提高防护效果和适用性。
健康指导与建议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
建立完善的员工健康档案,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根据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辐射剂量数据,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建议,促进员工身心健康。
个人剂量监测与健康管理
05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临的挑战
辐射防护技术的局限性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CATALOGUE
目录
核医学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措施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实践应用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展望
01
核医学辐射防护概述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定义
核医学辐射防护是指在核医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免受放射性物质的伤害。
在核医学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放射性气溶胶的产生和排放,如使用密闭的容器存放放射性物质、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等。
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
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气溶胶,降低对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
减少放射性气溶胶的产生和扩散
根据放射性废物的性质和来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焚烧等,以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处理难度。
核医学中应用辐射源的辐射防护与安全事故响应计划ppt课件
18
医疗应急
联系RPO,要求特殊指导。 在尽力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扩散的情况下,医疗工作者应该着 手应急救护,但是:
• 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口腔, • 应急组所有人员应该穿上不渗透的防护手套。
应当通知医疗人员参加处理放射性病人的培训
19
医疗应急
如果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时,对辐射防护的考虑不应该阻止或延误 挽救生命,然而,应留心下面的预防措施:
26
错误给药-授乳病人
起作用的因素 技术人员疏忽,忘了按标准的问题列表进行
询问
启动事件 131I被给予授乳的母亲
27
错误给药-妊娠病人
一个43岁的女性病人被安排了甲状腺扫描。. • 早晨她到了核医学科并告诉技术人员她试图怀孕,但是没有
证据表明已经怀孕。 • 技术人员误解了病人,并说服她接受检查。 • 后来发现,她处于妊娠的早期阶段,接着流了产。
以安全评价辨识的事件为基础,持证人应当准备应急程序[BSS V.2–6] ,其中至少应说明:• 可预见的事件和事故以及处理它们的措施;
• 负责采取行动的人,包括完整的联系方式; • 每个工作人员在应急程序中的责任(核医学医生,医用物理学家,
核医学技术人员等);
11
• 执行应急程序必需的设备和工具; • 培训和周期性演练; • 记录和报告制度; • 避免病人、医务人员和公众不必要辐射剂量的紧急措施 • 防止有人进入受污染区域的措施; • 防止污染扩散的措施。
核医学中应用辐射源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事故和应急响应计划
1
目的
掌握导致事故照射的危险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事故照射和吸取教训的个案研究。
2
内容
• 安全评价 • 事故的预防和吸取的教训
医疗应急
联系RPO,要求特殊指导。 在尽力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扩散的情况下,医疗工作者应该着 手应急救护,但是:
• 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口腔, • 应急组所有人员应该穿上不渗透的防护手套。
应当通知医疗人员参加处理放射性病人的培训
19
医疗应急
如果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时,对辐射防护的考虑不应该阻止或延误 挽救生命,然而,应留心下面的预防措施:
26
错误给药-授乳病人
起作用的因素 技术人员疏忽,忘了按标准的问题列表进行
询问
启动事件 131I被给予授乳的母亲
27
错误给药-妊娠病人
一个43岁的女性病人被安排了甲状腺扫描。. • 早晨她到了核医学科并告诉技术人员她试图怀孕,但是没有
证据表明已经怀孕。 • 技术人员误解了病人,并说服她接受检查。 • 后来发现,她处于妊娠的早期阶段,接着流了产。
以安全评价辨识的事件为基础,持证人应当准备应急程序[BSS V.2–6] ,其中至少应说明:• 可预见的事件和事故以及处理它们的措施;
• 负责采取行动的人,包括完整的联系方式; • 每个工作人员在应急程序中的责任(核医学医生,医用物理学家,
核医学技术人员等);
11
• 执行应急程序必需的设备和工具; • 培训和周期性演练; • 记录和报告制度; • 避免病人、医务人员和公众不必要辐射剂量的紧急措施 • 防止有人进入受污染区域的措施; • 防止污染扩散的措施。
核医学中应用辐射源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事故和应急响应计划
1
目的
掌握导致事故照射的危险情况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事故照射和吸取教训的个案研究。
2
内容
• 安全评价 • 事故的预防和吸取的教训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 与评价
核医学科 张军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目录
一、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二、辐射计量学概念 三、核医学科概述 四、核医学辐射防护 五、临床核医学评价要点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前者带正电荷, 后者不带电荷。
α衰变: 释放α射线 β衰变:释放β射线,常见核素: 131I 、89Sr、32P。 正电子衰变:发生湮没辐射,产生方向相反的双γ光子(511keV)。常用 核素:18F γ衰变: 释放γ射线。常用核素:99mTc、 131I 电子俘获:释放特征X线、 γ射线、内转换电子和俄歇电子。125I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Ⅴ类源
≥1E+4 ≥2E+6 ≥2E+6 ≥1E+5 ≥1E+6
射线装置分类表
装置类别
医用射线装置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3、比释动能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3、吸收剂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际单位为戈瑞(Gy), 不能直接测量。吸收剂量=照射剂量×换算因子
4、当量剂量
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单位为希沃特(Sv), 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当量剂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
5、有效剂量
即权重活度=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操作性质修正 系数。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组别
极毒组 高毒组 中毒组 低毒组
核素
210Po、226Ra、241Am、239Pu 90Sr、60Co、210Pb、210Bi 125I ,131I、67Ga、89Sr、天然U
18F、99mTc、235U、238U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1、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根据所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的权重活度大小将工作场所分为三级。
见下表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
分级
日等效最大操乙
2E+7~4E+9
丙
豁免活度值以上2E+7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权重活度(等效操作量)等于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乘以核素毒性权 重系数所得的积除以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所得的商。
2、原子核的表示方法
131I ,18F,99mTc,32P
3、核元素的分类
1)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均相同。 2)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如123I,125I ,131I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核能态不同如99Tc, 99mTc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4、原子核的衰变方式
描述随机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有效剂量的关系是: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组织器核官医权学科重辐因射防子护
核医学辐射防护
(一)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防护
临床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通称放射性药物,一般来说半 衰期较短,能放射γ或β射线,物理状态多为液态,少数为气态。
放射性药物是用于人体内开展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或生物制剂。可分为诊断用药物和治疗用药物两部分。前者约占 全部放射性药物的95%。
Ⅱ类源
241Am 125I
131I
68Ge 99Mo
≥6E+13
≥6E+11
≥2E+14
≥2E+12
≥2E+14
≥2E+12
≥7E+14
≥7E+12
≥3E+14
≥3E+112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Ⅲ类源
≥6E+10 ≥2E+11 ≥2E+11 ≥7E+11 ≥3E+11
Ⅳ类源
≥6E+8 ≥2E+9 ≥2E+9 ≥7E+9 ≥3E+9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1、放射性活度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素衰变的次数。1贝 可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
国际单位:贝可(Bq)。 旧单位:居里(Ci)。 换算关系:1 Ci=3.7ⅹ1010 Bq 比放射性活度(简称比活度): Bq /g, Bq /ml
2、照射量
是指在离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受照射的量,国际单位为库仑/千克 (C/Kg)。与放射源的活度大小和距离有关。照射剂量可以测量。
毒性因子
10 1 0.1 0.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依据管理的需要将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三区,即控制区、监督 区和非限制区。
控制区: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可能超过 年限制3/10的区域。如分药室、治疗病人床位等。
监督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不超 过年限制3/10的区域。 候诊病人床位、注射候诊室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非医用射线装置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加速器(非医用) 能量大于100MeV的加速器 工业探伤加速器 辐照装置加速器 安全检查加速器 工业用X射线CT机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衍射仪 兽医用X射线
(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受到外照射辐射危害的同时,由于放射性核 素的表面污染或挥发及其他原因,有可能把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造成内辐射危害。因此,核医学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既有外照射, 可能也有内照射。对外照射的防护依然根据时间、距离和屏蔽防护 的三种基本方法减少受照剂量。对内照射的防护一方面要按操作制 度认真操作,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非限制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不 超过年限制1/10的区域,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梯、走廊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2、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分类 根据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
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
放射源分类
核素名称 Ⅰ类源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4、原子核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和活度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① 物理半衰期(T1/2):固定不变 ② 生物半衰期(Tb) :推算,不能测量 ③ 有效半衰期(Te) :可测量 公式: Te= T1/2 Tb(T1/2+ Tb) 常用核素的物理半衰期: 131I 8天; 99mTc锝 6小时;18F 110分钟;125I 60天;
核医学科 张军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目录
一、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二、辐射计量学概念 三、核医学科概述 四、核医学辐射防护 五、临床核医学评价要点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前者带正电荷, 后者不带电荷。
α衰变: 释放α射线 β衰变:释放β射线,常见核素: 131I 、89Sr、32P。 正电子衰变:发生湮没辐射,产生方向相反的双γ光子(511keV)。常用 核素:18F γ衰变: 释放γ射线。常用核素:99mTc、 131I 电子俘获:释放特征X线、 γ射线、内转换电子和俄歇电子。125I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Ⅴ类源
≥1E+4 ≥2E+6 ≥2E+6 ≥1E+5 ≥1E+6
射线装置分类表
装置类别
医用射线装置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3、比释动能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3、吸收剂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际单位为戈瑞(Gy), 不能直接测量。吸收剂量=照射剂量×换算因子
4、当量剂量
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单位为希沃特(Sv), 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当量剂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
5、有效剂量
即权重活度=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操作性质修正 系数。
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
组别
极毒组 高毒组 中毒组 低毒组
核素
210Po、226Ra、241Am、239Pu 90Sr、60Co、210Pb、210Bi 125I ,131I、67Ga、89Sr、天然U
18F、99mTc、235U、238U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1、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分级和分区 根据所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的权重活度大小将工作场所分为三级。
见下表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
分级
日等效最大操乙
2E+7~4E+9
丙
豁免活度值以上2E+7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权重活度(等效操作量)等于计划的日最大操作活度乘以核素毒性权 重系数所得的积除以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所得的商。
2、原子核的表示方法
131I ,18F,99mTc,32P
3、核元素的分类
1)核素: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均相同。 2)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如123I,125I ,131I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核能态不同如99Tc, 99mTc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4、原子核的衰变方式
描述随机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有效剂量的关系是: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组织器核官医权学科重辐因射防子护
核医学辐射防护
(一)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防护
临床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通称放射性药物,一般来说半 衰期较短,能放射γ或β射线,物理状态多为液态,少数为气态。
放射性药物是用于人体内开展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或生物制剂。可分为诊断用药物和治疗用药物两部分。前者约占 全部放射性药物的95%。
Ⅱ类源
241Am 125I
131I
68Ge 99Mo
≥6E+13
≥6E+11
≥2E+14
≥2E+12
≥2E+14
≥2E+12
≥7E+14
≥7E+12
≥3E+14
≥3E+112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Ⅲ类源
≥6E+10 ≥2E+11 ≥2E+11 ≥7E+11 ≥3E+11
Ⅳ类源
≥6E+8 ≥2E+9 ≥2E+9 ≥7E+9 ≥3E+9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1、放射性活度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素衰变的次数。1贝 可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
国际单位:贝可(Bq)。 旧单位:居里(Ci)。 换算关系:1 Ci=3.7ⅹ1010 Bq 比放射性活度(简称比活度): Bq /g, Bq /ml
2、照射量
是指在离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受照射的量,国际单位为库仑/千克 (C/Kg)。与放射源的活度大小和距离有关。照射剂量可以测量。
毒性因子
10 1 0.1 0.01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依据管理的需要将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三区,即控制区、监督 区和非限制区。
控制区: 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可能超过 年限制3/10的区域。如分药室、治疗病人床位等。
监督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不超 过年限制3/10的区域。 候诊病人床位、注射候诊室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非医用射线装置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加速器(非医用) 能量大于100MeV的加速器 工业探伤加速器 辐照装置加速器 安全检查加速器 工业用X射线CT机 X射线探伤机
X射线衍射仪 兽医用X射线
(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
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受到外照射辐射危害的同时,由于放射性核 素的表面污染或挥发及其他原因,有可能把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造成内辐射危害。因此,核医学工作人员受到的照射既有外照射, 可能也有内照射。对外照射的防护依然根据时间、距离和屏蔽防护 的三种基本方法减少受照剂量。对内照射的防护一方面要按操作制 度认真操作,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或减少放射性核素摄入体内。
非限制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照射剂量一般不 超过年限制1/10的区域,如工作人员办公室、电梯、走廊等。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2、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分类 根据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
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
放射源分类
核素名称 Ⅰ类源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4、原子核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和活度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① 物理半衰期(T1/2):固定不变 ② 生物半衰期(Tb) :推算,不能测量 ③ 有效半衰期(Te) :可测量 公式: Te= T1/2 Tb(T1/2+ Tb) 常用核素的物理半衰期: 131I 8天; 99mTc锝 6小时;18F 110分钟;125I 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