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酶学性质研究

酶学性质研究

1.6 酶学性质研究(1)pH 的影响:分别测定粗酶液在pH3.0、4.0、5.0、6.0、7.0、8.0下的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pH 值;将粗酶液用上述pH 缓冲液稀释后,45℃水浴保温4小时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2)温度的影响:分别在40~95℃下测定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温度;将酶液在40~9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 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3)金属离子的影响:在酶液中分别添加各种金属离子,使其浓度为4 mmol /L ,然后测定酶活力。

2.5 纤维素酶粗酶液酶学性质2.5.1酶反应的最适pH 值和酶的pH 稳定性粗酶液在不同pH 值下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pH 值下处理4小时后测得的相对酶活示于图11。

结果表明,CMCase 在pH 3.5~4.5有较高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 值为4.0;β-Gluase 在pH 4.5~5.5酶活力较高,最适反应pH 值为5.0,同样方法测得FPA 最适反应pH 为5.0。

可见,该菌株所产的各组分纤维素酶是酸性酶。

图11表明,该菌产CMCase 在pH3.0~6.0的范围内,β-Gluase 在pH3.5~5.5的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0%以上,说明该菌株所产酸性纤维素酶可在较宽的pH 值范围内保持其酶活力的稳定性。

2.5.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酶的热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直接进行酶促反应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60 min 后于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下测得的相对酶活(以4℃保存的酶液活力为100%)示于图12。

结果表明,CMCase 、β-Gluase 及FPA 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5℃。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pH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temperature ( o C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图11 pH 值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Fig.10 Effects of pH value on Cellulase activity andstability 图12 温度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activity andstability of cellulase图12表明,温度低于60℃时,CMCase和β-Gluase能保持90%以上的酶活性,酶液在80℃下保温1小时,CMCase仍保持10%的活性,70℃热处理1小时,β-Gluase活性仅损失60%。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Folin-酚法测碱性蛋白酶酶活原理
Folin-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其磷钼酸盐-磷钨酸 盐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而呈蓝色反应(钼蓝和钨蓝的混 合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色深浅与含酚羟基氨基酸 (酪 氨酸)的量成正比,通过比较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后 和未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的反应酶液的OD680值,可 以推断出该种金属离子是该酶的激活剂还是抑制剂。
(4)反应结束时加入10%三氯醋酸溶液2 ml(终止反应) , 立即摇匀,静置10 min。
(5)各取上清1.5ml于EP管中,6000rpm,离心1min 。取上 清1ml于试管中,各加入0.4 mol/L Na2CO3溶液5ml及 福林一酚试剂1 ml,置于40℃显色15 min 。
(6)测定OD680值 ,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空白试验时,先加三氯醋酸溶液,再加入酶液和 底物,同样测定OD680值。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一.目的与内容
目的:学习研究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的方法,并通 过几种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 活力的影响,筛选出该酶的某些抑制剂和激活剂。
内容:1.几种金属离子Ca2+、Ag+、Cu2+、Hg2+和 Mg2+对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2.洗衣粉对枯 草杆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洗衣粉对酶活力的影响: (1)分别在pH 7.0和pH 10.0酶液中加入洗衣粉(反应液
终浓度为0.03%)。 (2)混合液和pH7原酶液、 pH7空白(共4支)于25℃下放
置20 min。 (3)测酶活力,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五.注意事项
1.实验中,以先加TCA的酶液为空白,以原酶液试管为 标准液,对其操作应与实验试管同步一致。

PH、金属离子在溶菌酶提取过程中对酶活性的影响

PH、金属离子在溶菌酶提取过程中对酶活性的影响

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PH、金属离子在溶菌酶提取过程中对酶活性的影响作者姓名徐萧苟真汪磊指导教师刘秀丽学科专业生物技术系别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号2007221121 20072211022007221115提交论文日期2011年6月2日PH、金属离子在溶菌酶提取过程中对酶活性的影响徐萧苟真汪磊指导老师:刘秀丽(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本实验采用盐析法从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通过在提取过程中施以不同的PH和加入不同的金属离子,来测定其对提取的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酶活性在PH6.0-6.5最强、且在5-7范围内较稳定;金属离子中Na+、K+对其活性有轻微激活作用。

Mn2+、Mg2+对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影响,Ca2+、Cu2+、Fe2+、Zn2+使溶菌酶活性下降。

关键词:盐析蛋清溶菌酶;酶活性;影响因素;金属离子;提取;PHPh, Metal Ions In Mind The Enzymes Are Extracts Of The Enzyme ActivityXuxiao gouzhen wanglei(Gans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07 classes inQingyang 745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egg white lysozyme PH, metal ions on enzyme activity levels.Methods: egg white lysozyme i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r by changing the PH by adding various metal ions the size of the different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results of the activity of egg white lysozyme was observed enzym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activity of the strongest in the PH6.0-6.5 and was stable in the range 5.0-7.0; metal ions in the Na +, K + activation of its activity slightly. Mn2 +, Mg2 + had no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lysozyme, Co2 +, Ca2 +, Cu2 +, Fe2 +; Zn2 + is the activity of lysozyme decreased. Conclusion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that acid extraction of lysozyme as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 metal ions for their activity and reduce the effectKeywords :out truffles are an enzyme ;enzyme activity ; factors influencing Metal ion; extraction;pH;0引言溶菌酶(Lysozyme),正式名为N-乙酰基糖胺酶(N-lhexosaminodase),属胞壁质酶(muramidase), 有称N-乙酰胞壁质酶,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而具有杀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等功效,在食品工业、医疗、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附答案及解析)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附答案及解析)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实验原理(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反应原理②鉴定原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2)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①反应原理(用反应式表示):2H 2O 2――――→过氧化氢酶2H 2O +O 2。

②鉴定原理:pH 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速率,可用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O 2的生成速率。

2.实验步骤和结果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点一:“梯度法”探究酶的最适pH(1)设计思路(2)设计方案例一、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

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 mL 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

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 ℃、25 ℃、35 ℃、45 ℃、55 ℃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根据蓝色深浅来推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__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力影响的研究
纤维素酶的活性往往受到金属离子的影响,因此研究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及机制十分重要。

研究发现,铝离子,铁离子,锆离子和钴离子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有紧密关系。

一般情况下,金属离子可以抑制纤维素酶活性,铝离子最明显,其抑制作用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强;而钴和锆在低浓度时可以激活纤维素酶活性。

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纤维素酶的活性,比如直接作用在酶上,导致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其活性;另外,金属离子可以与底物(纤维素)结合干扰底物和酶之间的作用,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另外,它还能结合抑制剂,抑制酶的活性;最后,金属离子可以结合酶体,破坏酶体,而导致很大程度上降低酶活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纤维素酶活性,因此,为了确保其高效率使用,需要在添加金属离子的前后,注意检测其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确保其最佳活性条件,可以获得最佳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有利于取得满意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

金属离子对牛小肠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金属离子对牛小肠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参照 唐 云 明 ( 1997 ) 的 方 法 以 20 mmol/L 的 pNPP为底物 ,将 ALP加入不同 pH 值缓冲液中 ,于 37℃条件下反应 , pH选择范围 7. 0~12. 0,测定其酶 活力 。最适温度的测定同上 ,将酶液在最适 pH、不 同温度条件下 (20~60℃)测定其酶活力 。 1. 4 金属离子对牛小肠 AL P的影响
activity (U /mg)
正丁醇抽提 ( Extraction with n2butyl alcohol)
0. 35饱和度硫酸铵 ( 0. 35 (NH4 ) 2 SO4 )
0. 7饱和度硫酸铵 ( 0. 7 (NH4) 2 SO4 )
ZHANG Ying, YU Tong, ZHAO Xin2p ing3 , GAO Ju
( School of L ife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B io2resources and Eco2environment M inistry of Edu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参照酶活力测定方法 ,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 不同浓度的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无机 盐溶 液 , 加入 100μL 酶液和 100 μL pNPP,用 Tris2HCL 缓冲液补 足至 2 mL ,于最适温度下反应 10 m in,用 1 mL 浓度 为 1 mol/L NaOH 终止反应 ,在 405 nm 处测定光吸 收值 ,以无金属离子反应体系为对照 ,计算各种金属 离子存在下的酶的相对活力 。选用的效应物分别为 N aCl、KC l、M gSO4 、CaC l2 、N iSO4、CoC l2 、M nSO4 、 CuC l2 、ZnSO4 、CdC l2 、Pb (NO3 ) 2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实验步骤和结果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序号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加入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60 ℃热水(5分钟
2
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沸水(5分钟) 冰块(5分钟)
)
1 mL(5分钟 3 加入等量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1 mL(5分钟) 1 mL(5分钟)
)
4
产物总量也不会1 2增3加4 5
解析
答案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蛋__白__质__或__R__N_A, 其特性有__高__效__性__、__专__一__性_(答出两点即可)。
12345
解析
答案
(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溶液的pH调至 预设 pH后再 滴入,
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
过氧 化氢

过酶








关键点拨
1.实验材料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 (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 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 验结果。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 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本身分解也会加快, 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长句应命题探究 答突破简答 题
如图为不同条件下,某酶促反应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1.若表示的是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③是不加催化剂, ②是加无机催化剂,①是加酶,这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酶具有该特性的原理是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显著降低化 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促反应影响因素

酶促反应影响因素

酶促反应影响因素酶促反应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高于酶的最适活性温度,会加速酶分子的活性,而酶活性过高则可导致酶烧伤或破坏,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所以保持合适的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酶浓度:酶浓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反应中酶与底物之间的接触次数,当酶浓度增加时,酶与底物越多,接触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自然越快,反之,当酶浓度过低时,反应速率就变慢。

3. pH值:pH值也会影响酶促反应,每种酶都有自己最适宜的pH值,若pH值过高或过低,酶活性可能会下降,甚至在一定的极端条件下可能造成酶的解离,因此需要控制反应的pH值。

4. 辅助因子:对于一些特定的酶,还需要加入某些激活剂或辅助因子,才能促进反应,引起酶活性。

例如,维生素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它们可能和一些酶结合形成介质型酶,影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

5. 抑制剂:在生理反应过程中,也需要抑制酶的活性,而一些有机分子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

抑制剂的效果受其类型、浓度和pH值等影响,如果抑制剂的浓度过高,将会完全抑制酶活性,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

6.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都会影响酶促反应,氧化剂可以促进酶的反应速率,而还原剂则可以降低酶的反应速率。

例如,苯酚可以作为氧化剂加速酶促反应,而过氧化氢则可以作为还原剂,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

7. 金属离子:一些金属离子也可以影响酶的反应速率,其中锰、铜、铁等离子可能介导酶的正向活性,而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铝等离子可能起抑制作用,降低酶的反应速率。

因此,温度、酶浓度、pH值、辅助因子、抑制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等都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实验室工作者可以在有效控制这些条件条件的基础上,改善反应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获得更佳的实验结果。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

因此,一切对蛋白质活性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酶的活性。

酶具有蛋白质样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可由温度、离子发射、氧化剂、还原剂、光、酸、碱和有机溶剂, 生物作用等因素对其变性和降解, 酶的变性会引起其催化活性(即在特定的系统和条件下的反应速度) 的丧失, 现代分子学认为变性就是对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的破坏, 下面从十一个方面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团,这时,酶与底物结合最容易;当偏高或偏低时,其活动中心只带有一种电荷,就会使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值是酶催化反应的重要环境条件, 酶是两性化合物, 其上分布着许多梭基和氨基等酸性、碱性基团, 对酸碱度极为敏感, 最适值因酶、底物的不同而异, 过酸和过碱时均会引起酶变性,从而降低酶活性, 导致反应速度下降, 酶反应速度最大的值是最适值,此时酶的活性最大。

、酶的浓度和底物浓度酶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当酶的浓度较小,底物浓度大大高于酶,则酶的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的浓度继续增加到一定值以后,其反应速度并不加快。

由于上述关系,过大的增加用曲量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金属离子某些金属离子对酶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例如 , ,等离子通常可以显著增加一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 相反地, 金属离子对酶也可能起抑制作用, 例如同样对葡萄糖异构酶, , , , , 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催化活性的作用, 重金属离子如 , 等,对蛋白质具有变性作用, 故在酶洗液中应竭力避免铜、铁、铝等重金属离子进入, 应尽量在生产中避免使用铜器等设备, 或用赘和剂封锁, 但钾、钠、镁等重金属离子对酶影响不大。

、物理因素许多物理因素和紫外线, 放射线, 超声波等都可能引起酶的失活。

酶在存放中易失活, 一般酶最宜储存温度为。

℃至℃ , 一年内失活率, 冷冻干燥是保存酶制剂的一个好方法, 但也有一些酶经不起冷冻, 如梭肤酶。

在生产操作时, 尤其是搅拌酶溶液时形成的大量泡松散差,性。

酶失活的常见原因

酶失活的常见原因

酶失活的常见原因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催化剂,在许多细胞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酶失活是指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这可能导致生物体内许多代谢通路受到干扰。

酶失活的常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酶失活的常见原因之一。

酶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活性最高,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构象和稳定性会发生改变,导致酶活性下降或丧失。

例如,高温可以引起酶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无法正确地与底物结合或催化化学反应。

2. pH值变化:pH值变化也是酶失活的常见原因之一。

酶对于特定的pH值有最适活性,在最适pH值下酶的构象和电荷状态最为稳定。

当pH值偏离最适范围时,酶的酶活性会降低或丧失。

例如,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以改变酶的电荷状态,干扰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或催化反应。

3. 金属离子的作用:许多酶活性需要金属离子的辅助。

特定的金属离子可以协助酶与底物的结合或直接参与催化反应。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金属离子浓度会影响酶活性。

例如,金属离子的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毒性效应,从而使酶活性下降或丧失。

4. 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一些蛋白质结构改变也会导致酶失活。

蛋白质的结构对酶的活性至关重要,任何能够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的因素,如化学物质、热力学变化等,都可导致酶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5. 抑制剂的作用:一些物质,称为酶抑制剂,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

酶抑制剂可通过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或混合性抑制等方式发挥作用。

例如,某些药物或毒素可以与酶结合,阻止底物结合或催化反应,从而导致酶活性的丧失。

除了上述几个常见原因外,酶失活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氧浓度、离子浓度、辐射和酶自身的突变等。

因此,了解酶失活的原因对于澄清酶催化反应机制、寻找酶特定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以及设计和改造酶都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文献综述酶活性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酶活性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金属离子、底物浓度和抑制剂等。

本文综述了这些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机制。

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分子的运动速度和碰撞频率。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些临界值时,酶活性会开始下降。

这是因为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酶分子的三维结构,使其失去功能。

pH值也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酶具有最适pH值,即在该pH值下其活性最高。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与其所在环境的酸碱度有关,对于不同的酶来说,最适pH值会有所不同。

在酶活性最适pH值之外,酶的活性会显著下降。

金属离子是酶活性的重要辅助因素。

许多酶需要金属离子的辅助才能发挥活性。

金属离子可以与酶分子结合,形成活性位点,促进底物与酶的结合以及反应的进行。

一些金属离子,如锌、镁和铁等,对于酶活性的维持和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底物浓度也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的活性会增加,因为有更多的底物分子与酶分子发生反应。

然而,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临界值时,酶的活性会趋于饱和,无法再进一步提高。

抑制剂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抑制剂可以以可逆和不可逆的方式抑制酶的活性。

可逆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解离,而不可逆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无法解离。

抑制剂可以通过与酶结合阻碍底物与酶的结合,或者破坏酶分子的活性位点来抑制酶的活性。

总之,温度、pH值、金属离子、底物浓度和抑制剂等因素都可以对酶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机制可以为酶的应用和调节提供基础。

此外,不同酶对这些因素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具体的酶来说,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记录
项目 底物 (/ml) 加入的 纳氏试剂 实验现象 pH和蒸 (/ml) 馏水 (/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2、酶的活性受底物的特异性的影响 、
• 步骤 • 1、向四支10ml试管,分别标号1,2,3,4 • 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的蒸馏水, 1%淀粉液,1%蔗糖液, 0.1%尿素液 • 3、向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大豆尿素酶溶 液五滴,轻摇后静置3分钟 • 4、向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纳氏试剂2ml, 摇匀。 • 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材料:
器材: 控温水浴锅(每个实验室3个),制冰机, 电磁灶,不锈钢锅,白瓷板,试管、滴管、 移液管(1-2ml) 试剂: 蒸馏水,1%淀粉液,1%蔗糖液,0.1%尿素液, 大豆尿素酶溶液,0.1%CuSO4,0.1%HgCl2, 0.1%NaCl,1M NaOH,0.5M H2SO4,纳氏 试剂,班氏试剂,各种pH缓冲液:5.0;6.8; 8.0
实验原理:
•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成氨和 二氧化碳 • 新鲜大豆中含有较高活性的尿素酶,可以水解尿素生成 NH3 • CO(NH2)2 + H2O ------ 2NH3 + CO2 • 尿素养在尿素酶作用下,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生成碳酸胺, 在NaOH环境下生成Na2CO3和NH3、NH3与纳氏试剂作 用,生成棕黄色碘化双汞胺 尿素酶 NaOH • CO(NH2)2 + H2O ------------ ( NH4 )2CO3 -----------NH3 • NH3 + 纳氏试剂(HgI2.2KI) -----------NH2.Hg2I3 (棕 黄色)
酶活性的影、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激活剂 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酶 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不会影响酶活性,但可以 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 • 纳氏试剂(Nessler)是指一种利用红外-可见分 Nessler 光光度法原理用于测定空气中、水体中氨氮含量 的试剂。 • 碘离子和汞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会与氨反应生 成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波长420nm左右 会有强烈的吸收。而生成的这类红棕色胶态化合 物的量会与其溶液的吸收值成正比,可用测试反 应液的吸收值而测定氨氮的含量。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2、掌握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作用结果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酸性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中,植物的种子、霉菌、肝脏和人体的前列腺中。

它对生物体核苷酸、磷蛋白和磷脂的代谢,骨的生成和磷酸的利用,都起着重要作用。

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

磷酸酶的作用与激酶的作用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将磷酸基团加到对应底物分子上。

本实验选用绿豆芽作材料,从中提取酸性磷酸酯酶。

以人工合成的对硝基苯磷酸酯(NPP)作底物,水解产生对硝基苯酚和磷酸。

在碱性溶液中,对硝基酚盐离子在405nm处光吸收强烈,而底物没有这种特性。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激活剂。

无机离子和一些金属离子对酶有激活作用,可以作为酶的激活剂。

其中钾离子是酸性磷酸酯酶的一种激活剂,它在酶与底物之间起了桥梁作用,形成了酶—金属离子—底物三元复合物,从而更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部位的结合。

而氯离子和钠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没有什么影响.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对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实验用品:1、仪器:恒温水浴箱、试管架、试管、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吸头、滴管、移液枪、移液管2、试剂:1.2mmol/L NPP 100ml 、0.3mol/L NaOH250ml 、酸性磷酸酯酶、pH5.0的柠檬酸缓冲液1000ml 、2mmol/L FeSO4 、2mmol/LCuSO4、MnCl22mmol/L 、MgSO42mmol/L、 KCl 2mmol/L EDTA、实验步骤:调零FeSO4CuSO4MnCl2MgSO4 EDTA KCl空白对照0 1 2 3 4 5 6 7NPP(ml) 1 1 1 1 1 1 1 1酶液(ml) 1 1 1 1 1 1 1 1 金属离子(ml) 1 1 1 1 1 1 1 1NaOH(ml) 3 3 3 3 3 3 3 3 注:反应均在37度水浴箱中进行,0号管先加入1.0mlNPP后保温15分钟,然后加入NaOH 3ml,混匀后再加酶液1ml,在波长405nm处观察OD值,以0号管调零实验结果调零FeSO4CuSO4MnCl2MgSO4 EDTA KCl空白对照试管号0 1 2 3 4 5 6 7OD(abs)0 0.6840.3091.2620.3570.3410.3420.284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图标如下:实验作业:以各金属离子为横坐标,A405纵坐标,绘制不同金属离子与酶活力曲线,观察金属离子与酶活力的关系,分析哪些是酶活性激活剂,哪些是酶活性抑制剂。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是指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后对酶催化反应的
影响。

金属离子可以促进酶的催化活性,增加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改变酶的构象,增强酶的稳定性和抗蛋白酶降解性。

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有所不同,如锌离子和镁离子对多种酶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而铜离子和铁离子则对少数酶的催化活性有一定影响。

此外,金属离子还可以在酶的催化反应中发挥辅助作用,例如铁离子在血红蛋白中的作用就是辅助氧气的运输。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对于生物体的代谢、免疫、生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的影响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内切酶和外切酶活性的影响

1 实验
11 原 料和 试剂 .
纤 维素 酶 ( 色木 霉 产 ,C1 ,上海楷 洋 生物 有 限公 司 ;纤维 素 酶 ( 绿 ) 真菌 产 ,C ) 2 ,北 京 博仕 奥有 限 公司 ;纤 维素 酶 ( 曲霉 产 ,C ) 3 ,上海 博 奥生物 科 技有 限公 司 。
乙酸 ,葡萄 糖 ,A R试 剂 ;DNS ( , 二 硝基 水杨 酸 ) P试 剂 。 35 . ,C
收 稿 日期 :2 1-60 0 10 7 作 者简 介:张洪鑫 (9 9 ) 1 8 一 ,女,硕 士研 究生 ;主要研究方 向:纳米纤维 素的制各 。 {通讯作 者:陈小泉,男,副教授 ;研 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 与在造纸 中的应 用。x c e e@su. uc qh nn ct d . e a
为 1 14 . 8 ,最 低 为 09 1 ;C 的相对 酶 活 0 . 2 2 4
蜒 避 霞

._ B

._ C

D ・ F ● G 一 ● H 一

1一 E

变 化在 O94  ̄ 1 2 6之 间 ;C .96 . 2 0 3的相对 酶
活 为 O9 4  ̄ 1 2 6 . 9 . 0 。对 于外 切 酶来 说 ,相 7 0 对 酶活 也 只是 在 09 8  ̄ 1 1 1 间变 化 。 .6 8 . 8 之 0 对 于 外切 酶活 而 言 , 在 03mgmL时 . /
纤维素 是 自然 界 中最丰 富 的可 降解 的天 然高 分子 有机 物质 , 用 纤维 素酶 分解 转化 纤维 利
素 是 纤维 素利 用 的有效 途径 。 维素 酶 是将 纤维 素水解 成 纤 维二 糖和 葡萄 糖 的一组 复 杂酶系 纤 的总称 ,又 称 纤维 素酶 系 。它们 协 同作用 ,分 解 纤维 素产 生寡 糖和 纤 维二糖 ,最终 水解 为葡 萄 糖 【。而 对于 纳米 纤维 素 的制 备就 要使 酶解 尽可 能地 发 生在 无 定形 区 ,避 免 纤维 素完 全水 1 ] 解 成 葡萄 糖 。x 射线 衍射 分 析显 示 ,内切 酶 作用 于纤 维 内部无 定 形区 ,切 断纤 维素 链 ,但不 能分解 结 晶纤 维素 ;外切 酶单 独 存在 时 ,破 坏 结 晶的 降解 力 也不 强 ,只有 当 内切酶 和外 切酶 共 存 时 ,才对 纤维 素链 产 生强 烈破 坏 。分离 外切 酶 和 内切 酶 的设 备 比较 昂贵 ,过程 复 杂 。在 生物 体众 多 的酶 系 中,有一 类 酶需 要 由金属 离子 或 者金 属配 合物 激活 其 生物活 性 ,它们 与 酶

实验三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三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掌握酶活测定方法及了解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淀粉可被淀粉酶水解生产葡萄糖,麦芽糖等。

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虽然该作用没有普遍规律可循,但绝大数种金属离子具有显著抑制大多数酶活性的功能,在抑制程度上存在差异。

三、材料与试剂
(1) 0.5%淀粉;(2)DNS;(3)金属离子;(4)酶液
四、实验步骤
(1)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75 ml,再加入不同的离子0.25 ml
(Fe3+、Co2+、K+、Cu2+),各种金属离子终浓度为5mM,在室温下
放置
(2)淀粉酶活性测定
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产生相当于1 µmol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所有测定均设3个重复,取平均值。

经金属离子处理后的淀粉酶(4种),在50℃下测定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同下(2)酶活测定。

五、结果与分析
以为处理的酶活作为对照,说明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做出柱形图。

六、思考题
酶生物合成的模式类型及其特点?。

影响酶活性实验报告

影响酶活性实验报告

影响酶活性实验报告影响酶活性实验报告引言:酶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蛋白质,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活性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酶溶液、底物溶液、酶抑制剂、pH缓冲液、实验器材等。

2. 实验方法:首先,准备不同浓度的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并将它们分别加入试管中。

然后,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pH值等,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混合,观察反应时间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混合,观察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活性较高,反应时间较短;而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酶活性明显下降,反应时间延长。

这表明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酶蛋白结构的变性,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混合,观察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酶活性较高,反应时间较短;而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下,酶活性明显下降,反应时间延长。

这表明pH值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改变酶蛋白的电荷状态,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

3. 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将酶抑制剂加入酶溶液中,观察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酶活性,使反应时间延长。

这表明酶抑制剂能够与酶结合,阻断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温度、pH值和酶抑制剂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pH值能够维持酶蛋白的结构稳定,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提高酶活性;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会导致酶蛋白的变性,降低酶活性。

此外,酶抑制剂能够与酶结合,阻断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实验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本实验只考察了温度、pH值和酶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而实际生物体内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酶活性,如金属离子、共价修饰等。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摘要:对黑龙江省大庆市采油二厂采油矿区附近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表明:该油矿附近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Cu、Pb、Ni、Zn 和 Cd污染。

土壤酶活性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加剧呈降低的趋势。

相关分析表明,样品中Pb全量的平均值为163.58mg/kg,DTPA态Pb含量的平均值为60.67mg/kg,均都明显的超过了农田土壤的正常范围,属于重度污染,。

其中Pb和Cd两种重金属的DTPA态和全量对土壤酶活性相关性最为显著,均对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四种土壤酶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而对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影响不大。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积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是人类及一切陆生动植物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缓解污染的自净能力,但是如果这种自净能力达到一定的限度,即进入土壤系统的污染物总量超过了系统本身的耐受限度,就会导致土壤本身污染的发生[1]。

土壤在受到污染之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例如土壤板结、肥力降低、土壤被毒化等。

在受污染土壤上生长的生物,从生长、吸收、积累和富集土壤污染物后,就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这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易察觉,同时土壤污染物毒性较强,受到污染后一般很难修复[2]。

我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107ha,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

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超过1.0×107t,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3]。

土壤中土壤酶的活性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所以土壤酶是土壤中很重要的存在成分。

土壤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仅仅受到其自身的特性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土壤pH值、水分含量、空隙度、温度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外源物质加入(尤其重金属),都直接影响酶的活性。

尤其是重金属能强烈地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分布,改变土壤的微生态。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

1、钙镁离子影响胰酶活性胰蛋白酶属于钙蛋白酶。

在金属酶中,它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金属离子通常为活性中心,钙离子对胰蛋白酶有稳定作用在金属激活酶中,它们松散地结合,但金属离子却是酶活性的激活剂。

2、25%胰蛋白酶和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的区别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一种金属螯合剂。

一般和胰蛋白酶配合使用。

原因在于,钙,镁等金属离子会降低胰酶活力,故在使用胰酶消化液时要配合加入EDTA。

它可以螯合这些离子,消除对胰酶的抑制。

3、用血清终止胰酶的反应如果是含钙镁的hanks液,对细胞是没有影响的,可以用来洗涤细胞的,因为钙镁离子能为细胞内酶系统的活化提供条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但是不能用来配制胰酶,因为钙离子和镁离子存在会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金属离子与酶活性中心的活性基团结合形成化合物,从而导致酶的活性下降,甚至是血清,蛋白质的存在都会降低其活力,所以常用无钙镁离子的D-HANKS液配制,需要终止消化作用时,可加血清或含血清的培养液。

4、培养胚胎时,为什么要加石蜡油?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水被蒸发掉,胚胎培养时,液体很少,只有几十微升,一定要注意防止水分被蒸发掉,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死亡。

而细胞培养时则不加石蜡油,培养细胞时,培养皿中液体很多,蒸发少许,对细胞影响不大。

而且胚胎培养时,胚胎只有10几个,而细胞培养时细胞有很多。

5、几种血清的主要成分:血清:1.牛血清为主、成分:离子、葡萄糖、胆固醇、磷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睾丸酮、初乳素、胰岛素等)多种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等活性物质;2.小牛血清(6个月内) 含丰富胰岛素。

3.新生小牛血清雌酮、雌三醇、睾丸酮较丰富。

4.胎牛血清胎球蛋白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2、掌握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作用结果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酸性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中,植物的种子、霉菌、肝脏和人体的前列腺中。

它对生物体核苷酸、磷蛋白和磷脂的代谢,骨的生成和磷酸的利用,都起着重要作用。

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

磷酸酶的作用与激酶的作用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将磷酸基团加到对应底物分子上。

本实验选用绿豆芽作材料,从中提取酸性磷酸酯酶。

以人工合成的对硝基苯磷酸酯(NPP)作底物,水解产生对硝基苯酚和磷酸。

在碱性溶液中,对硝基酚盐离子在405nm处光吸收强烈,而底物没有这种特性。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激活剂。

无机离子和一些金属离子对酶有激活作用,可以作为酶的激活剂。

其中钾离子是酸性磷酸酯酶的一种激活剂,它在酶与底物之间起了桥梁作用,形成了酶—金属离子—底物三元复合物,从而更有利于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部位的结合。

而氯离子和钠离子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没有什么影响.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对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实验用品:
1、仪器:恒温水浴箱、试管架、试管、分光光度计、
比色皿、吸头、滴管、移液枪、移液管
2、试剂:1.2mmol/L NPP 100ml 、0.3mol/L NaOH
250ml 、酸性磷酸酯酶、pH5.0的柠檬酸缓冲液
1000ml 、2mmol/L FeSO4 、2mmol/LCuSO4、
MnCl22mmol/L 、MgSO42mmol/L、 KCl 2mmol/L EDTA、实验步骤:
调零FeSO
4
CuSO
4
MnCl
2
MgSO
4 EDTA KCl
空白
对照
0 1 2 3 4 5 6 7
NPP
(ml) 1 1 1 1 1 1 1 1
酶液
(ml) 1 1 1 1 1 1 1 1 金属离
子(m
l) 1 1 1 1 1 1 1 1
NaOH(m
l) 3 3 3 3 3 3 3 3 注:反应均在37度水浴箱中进行,0号管先加入1.0mlNPP后保温15分钟,然后加入NaOH 3ml,混匀后再加
酶液1ml,在波长405nm处观察OD值,以0号管调零
实验结果
调零FeSO
4
CuSO
4
MnCl
2
MgSO
4 EDTA KCl
空白
对照
试管号0 1 2 3 4 5 6 7
OD
(abs)0 0.68
4
0.30
9
1.26
2
0.35
7
0.34
1
0.34
2
0.28
4
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图标如下:
实验作业:
以各金属离子为横坐标,A405纵坐标,绘制不同金属离子与酶活力曲线,观察金属离子与酶活力的关系,分析哪些是酶活性激活剂,哪些是酶活性抑制剂。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OD值对比可知,保证在适宜的温度、pH等外界条件下,再加入1ml 2mmol/L浓度的各种金属离子溶液,对酸性磷酸酯酶的活力均有激活作用。

它们对酸性磷酸酯酶激活作用的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MnCl2、FeSO4、MgSO4KCl、EDTA、CuSO4。

可以看出,重金属对这种酶的激活作用比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