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

随堂巩固(一) :
1、下列地点一年内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是 A.(23°26‘N,1°W) B.(23°S,141°E) C. (6°S,170°E) D. (24°N,41°W)
2、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 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2)、变化规律:
读图思考:
正午太阳 高度由北 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 递减。
在图a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读图思考: 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 度由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 侧递减。
读图思考:
在图c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递减。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 北递减。源自热带终年炎热
南 温 带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黄赤交角(23°26′)决定: ①太阳直射的范围:23°26′N——23°26′S间 ②回归线的度数(23°26′) = 黄赤交角的度数 极圈 的度数(66°34′) = 90-回归线的度数
若黄赤交角变大到30°,则:热带、寒 带、温带范围如何变化?
66034′N
随堂巩固四季更替23266634s有太阳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黄赤交角黄赤交角23232626决定决定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
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 是一地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四季更替
北温带的国家: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A. A
B. B
C. C
D. D
3.拟定房屋旳朝向
为了取得最充分旳太阳光照,各地房屋旳朝向与正午太阳 所在旳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 ,太阳往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应朝 南 南回归线以南 ,太阳往北升到最高处,即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应朝 北
日落
日落

北南

日出
北半球
日出
南半球
4.拟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αH
6.拟定楼间距、楼高
以我国为例,建房时,为确保各楼整年都有阳光照射, 两楼之间旳最短距离与楼高旳关系应满足: L≥h×cotH (h为楼高,H为冬至日本地旳正午太阳高度)
1.如图是局部区域经纬网及太阳高度等值线(A和B)示意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M旳地理坐标为:(_5_0_°__w__,__2_0_°__s)
正午太阳高度旳变化规律和计算
学习目的:
1 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旳概念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旳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
3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旳变化在生产生活中旳应用
(一)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旳概念
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 地平面 旳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
白天: h>0 晨昏线上: h=0 晚上: h<0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球上有极夜现象旳范围是 70°N及其以北地域 。
(3)图中,等值线B旳数值应为 50° 。
(4)有关经线X度数旳论述,正确旳是( B )
A.为10°W B.位于10°W 以东 C.为60°W D.位于10°W 以西
四季旳划分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旳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旳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旳过渡季节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 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

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

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二讲地球运动(高三一轮复习)第四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教学过程】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情境导入]展示正午太阳高度图、40°N附近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轨迹图,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并思考其应用、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

【总结归纳】①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②也是一天中影子最短时的太阳高度③也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除南极点)影子朝正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南极点)影子朝正南时的太阳高度。

④也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或者说是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⑤既然12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那么0时的太阳高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有极昼的时候)[典例解剖(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1、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米。

据此完成下列(1)~(2)两题。

(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以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B、四层东部C、五层西部D、七层东部(2)此后一个月内()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广东省进入雨季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云南省昼短夜长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正午和其它时间日影长短和方向的不同,实际考查的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密切相关的知识,所以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要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很重要。

分析:(1)此地在中纬度,当南侧的甲楼阴影恰好遮住北侧的乙楼三层中部时,应为当地的正午12点,即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

隔25小时再次观测,说明观测时间为第二天的13时,太阳位于当地南偏西的位置,故甲的阴影朝向东北,13时甲楼阴影比12时稍长,所以选B项。

(2)此后一个月应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冬季,此时,应为澳大利亚小麦的收获期。

正确答案是D答案:(1)B (2)D提问:1、地球上的昼夜状况与太阳高度的关系?2、极昼切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极夜切点极夜切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二者的区别?[诱导点拨]昼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小于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都等于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知识讲解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2)季节变化规律3.(1)季节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二、经典高考试题1.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答案 A2.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1)~(2)题。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23°26′
46°52′ 66°34′ 43°08′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
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
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 区,正午太阳高度一 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 22日前后),一次最小 值(6月22日前后)。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 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其以 南地区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外)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 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 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一年有两次最大(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 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 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 小值(夏至、冬至) 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 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 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如图所示。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 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3º 26´N 0º
夏至 春分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23º 26´S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 区,正午太阳高度一 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 22日前后),一次最小 值(12月22日前后)。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刻的高度,它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可以反映太阳辐射
的强弱。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在正午,太阳的高度从低到高,随着时间的推移,
太阳的高度也会不断增加,直到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最终回到最低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受到季节、纬度和时区的影响。

在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冬季最低;在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冬季最高。

此外,纬度越高,正午太
阳高度越低;时区越晚,正午太阳高度越高。

正午太阳的高度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

太阳的高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并且受到地球的转动和倾斜角的影响。

在正午,太阳的高度在地球上的同一地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大致如下:
在冬季,太阳的高度较低,在早上升高,在中午到达最高点,然后在下午逐渐下降。

在夏季,太阳的高度较高,在早上升高,在中午到达最高点,然后在下午逐渐下降。

但是,由于地球的倾斜角和转动方向的变化,太阳的高度会在一年中发生较大的变化。


冬季,在北半球,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较低,而在南半球,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较高。


夏季,情况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对气象学、农业、水文学、气候变化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辐射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改善水文环境,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总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它受到季节、纬度和时区的影响,对气象学、农业、水文学、气候变化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知识整合]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在一日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点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深度思考]1.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如下图中各点旗杆日影长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图中是夏至日,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是直射点)。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

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越长

半 年
秋分~冬至
冬至日
冬至~春分
昼渐短,夜渐长,纬度越高,
昼越短
长昼
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极圈内 短
全部为极夜

昼渐长,夜渐短,纬度越
23
高,昼越短
探究1: 读夏至日地球日照图,观察各地正午太阳
高度的数值有何变化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春、秋分日时有何变化 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时又有何变化规 律?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
③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④每年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
时。
26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地点随季节变化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春分、秋分:赤道为最大值,向南、北逐渐递减
24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 阳 光
南极
a 3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

北极 23°26′
太 46°52′ 阳 90° 光 43°08′
66°Hale Waihona Puke 4′ 0°b 6月22日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探究3:
夏至日(6月22日 )时, 地球上任意a、b、c、d四点 中,哪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哪 些点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北回归线及其以 北的地区H正达一年中 最大值 (2)赤道以南各纬度 H正达一年中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包括纬度变化规律和季
节变化规律。

一、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可以从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具体来说,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1。

二、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以下是具体的季节变化规律:
1、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因此这两日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
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3、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
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必修一1.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必修一1.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日变化 A、南北极点上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没有变 化,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0 12 24 时间
B、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天之中是有变 化的,一天之中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 午太阳高度。
太 阳
90°


90°




0 0:00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 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 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 阳的方向。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 (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b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 (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d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 化幅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幅度的 范围是23°26′到46°52′之间
B、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90 °-(当地纬度
- 23°26′)
b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值=90 °-(当地纬度 +23°26′)
c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46°52′
A 40°N
23°26′N
15°N
B

23°26′S C
40°S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
A、南北回归线之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90°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90°-最大纬度 差= 90 °-(23°26′+当地纬度)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 =23°26′+当地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推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2、常见图表:直角坐标统计图例1、图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A.90°N~23°26′N之间B.90°S~23°26′S之间C.22°N或22°SD.40°30′N或40°30′S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A.终年高温多雨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规律拓展:(1)极昼的最低纬度上: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为直射点纬度的两倍;如:直射20°N,极昼的最低纬度为70°N,H=90°-| 70°-20° | =40°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46°52′XY H(2)极昼地区一天中最小太阳高度角 (0:00子夜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极昼的最低纬度(3)出现极昼的某地,当天其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两倍.(4)影子长短变化规律与应用—楼房间距的设计4、计算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与太阳能热水器调整问题解题关键:正午太阳与集热板垂直集热效果好;α角与H互余; α =当地纬度与当天直射点的纬度差;α角一年内的变化范围:北半球为例夏至最小--与冬至最大。

(2)影子长度的计算:三角函数tgH=X/Y知道物体高度求影长 Y=X/tgH知道影长求物体高度 X=tgH.Y例1、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图2,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 α = 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

据此回答3-6题。

微专题: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微专题: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节气 春秋分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赤 道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
冬至日
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结: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能热水器 的倾角调整
水箱
集热管
α
H
调 节 杆
a+H=90º
0 H=90 -纬度差(所求地纬
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的纬度间隔) 同减异加
沾益二中(25°N) 25°N
25°N - 23°26´N 春分日、秋分日
23°26´N
25°N - 0°
夏至日
25°N + 23°26´S

冬至日
23°26´S
求沾益二中(25°N)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 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0° 春分日:H=90°-( 25° N - 0° )= 65°
5.楼间距问题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
• 在我国,纬度低的地方楼间距小些,
纬度高的地方楼间距大些。
(6)热水器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 阳能,应不断调整 太阳能热水器与楼 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线与受热 板之间成直角。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 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关系为: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26′N 夏至日:H=90°-( 25°- 23° 26´ N)= 88° 26´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0° 秋分日:H=90°-( 25° N - 0° )= 65°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ppt课件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ppt课件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 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 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
正午太阳 高度角
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 x=20×cot 30°=34.7 m。黄赤交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
春 分 3月21日前后 夏 至 6月22日前后 秋 分 9月23日前后 冬 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由 赤道 向
0° 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 23°26 ′N
由 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 由 南回归线向 23°26′S 南北两侧递减
楼间距

房 高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同纬取“-”,异纬取“-”
热水器仰角
地面(或楼顶)
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 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 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3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等长 春分
昼 短 于 夜
昼 渐 长
冬至 昼最短
昼渐长,昼 >夜
北半球为例
昼渐短,昼<夜
昼最长 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 面的夹角(h)
h
地平面
昼半球:h>0°,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上 h 晨昏线:h=0°,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 夜半球:h<0°,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 正午太阳高度(H): 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当地地方时12︰00的太阳 高度。
例1.(10浙江文综)读右图, 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 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 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 M点的纬度范围是( A )
L1
L2
α β
M
A.3°N~3°S B.6°N~17.5°N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的推导: 如图,A为太阳直射点, 纬度为δ;B纬度为φ,B 与A位于同一经线,即B 时值正午。求B的正午太 0° 阳高度HB。
HB=90°-∠1 =90°-∠AOB =90°-(∠COB-∠COA) =90°-(φ-δ) (同半球相减)
N
B 1
φ O
δ
A
C
S
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B
N 60° 30° 0°
H=0° H=30° H=60°
30°
H=90°
S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60°
N
H=0°
H=30° 如图,已知太阳直射赤道, 30° H=60° 则有: 30° 0° H0°=90° H=90° H30°=90°-30°=60° H60°=90°-60°=30° S H90°=0° 结论:⑴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⑵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直 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⑶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是北半球冬至日。
(三)四季的产生
●原因 ►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季节表现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较长、太阳较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较短、太阳较低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明显地区 ►中纬度地区。
(三)四季的产生
(四)五带的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规律: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 回归线之间的 最小 太阳直射时 最大
总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
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026′ B.59026′ C.66034′ D.360
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增到最大时,可能发生的是
A.天山雪线的位置最高
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冻
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罗马地区高温干燥
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可 以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026′︱= 30034′),进 一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026′。
2、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呢?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 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二:在球面上画正午太阳高度
北极
B
B点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
B点的纬度

阳 光
线
三: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 图(见课本24页)
问题:请分别求证两幅图中的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 计说算明。:图中的δ表示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φ表示已知地B的纬度,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 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 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
正午太阳 高度角
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 x=20×cot 30°=34.7 m。黄赤交
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地球上总有2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并且以直射纬线南北对称分布。 4.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
度就相差多少度。
请计算下列地点在下列日期的正 午太阳高度各是多少。
纬度
6月22日
节气
夏至日
北京市 约40°N
73°26′
悉尼 约34°S
32°34′
新加坡 约1°N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按季节
►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按纬度
►北回归线以北: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 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值
►回归线之间: 两次直射,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1.3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等长 春分
昼 短 于 夜
昼 渐 长
冬至 昼最短
昼渐长,昼 >夜
北半球为例
昼渐短,昼<夜
昼最长 夏至
昼 渐 短
昼 长 于 夜
秋分 昼夜等长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1、什么是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B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课堂测验
6.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H表示已知地B正午时候的太阳高度。
探究结论总结
C C
结论二:
探究结论总结
H
C
H=900 -(φ - δ)
H
C
H=900 -(φ + δ)
公式总结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 公式为:
H=900 -│φ ± δ│
正午太阳高度=900 -│当地纬度 ± 直射点纬度│
(说明:两地位于同一半球用减法,位于不同半球用加法)
67°34′
12月22日 冬至日 26°34′
79°26′
65°34′
请思考下列现象与正午太阳高 度之间有何关系。
拓展迁移
两楼现之象间:的楼间房距之可间以的用最正小午楼太间阳距高要度求角在的正余午切的值时乘候 以楼后房面的楼高房度的计底算层。的而屋最内小有楼阳间光距进应入该。采那用么当,地最最小 小正楼午间太距阳怎高样度计角算进?行计算。
活动:五带划分的界线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课堂测验
1.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课堂测验
2.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 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
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呢?
任一纬度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有 什么关系?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最大为90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楼间距

房 高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同纬取“-”,异纬取“-”
热水器仰角
地面(或楼顶)
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 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 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楼房影子
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 阳高度变小(29°52′),楼影变 长,两楼间距应增大。
答案:(1)34.7 m (2)楼距应增大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 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 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 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
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ACD)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课堂测验
3. 读图回答:此时, 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
度和纬度可能是( C )60°
①北纬23°26′和东经120° ②南纬23°26′和东经60° ③北纬23°26′和西经120° ④南纬23°26′和西经60°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课堂测验
4.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C )
A. 当日6时
B. 当日15时
C. 当日18时 60° D. 当日24时
B A
课堂测验
5.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北京时间”
可能是( C )
①当日16时
②当日18时
60°
③次日4时
④当日12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
春 分 3月21日前后 夏 至 6月22日前后 秋 分 9月23日前后 冬 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由 赤道 向
0° 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 23°26 ′N
由 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赤道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 由 南回归线向 23°26′S 南北两侧递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