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3249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平均速度):位移=速度×时间- 位移公式(匀变速运动):位移=(初速度+末速度)×时间/2 - 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 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2. 力和压强公式- 压强公式:压强=力/面积- 引力公式:引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液体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3. 热力学公式- 热能公式:热能=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 内能公式:内能=质量×比热容×温度4. 光学公式- 焦距公式:焦距=透镜的折射率/透镜的弧度- 全反射公式:临界角=sin⁻¹(1/折射率)- 像距公式:1/物距+1/像距=1/焦距5. 电学公式- 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 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 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6. 磁学公式- 磁场公式:磁场力=磁场强度×电流×导线长度×sin(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角)7. 其他- 斯涅耳定律:光的折射率1/光的速度1 = 光的折射率2/光的速度2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公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和现象的数值。
公式是数学和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描述各种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并进行相关计算。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许多基础的物理公式需要掌握,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初中物理公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与运动学相关的公式。
在物理学中,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其中,位移是描述位置变化的量。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使用位移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公式如下:位移=速度×时间。
初中的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的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8093de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c.png)
初中的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科学课程,物理公式是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公式
1.速度公式:v=s/t
2.加速度公式:a=(v-u)/t
3.牛顿第二定律:F=ma
4.功力定理:W=Fs
二、电学公式
1.电流公式:I=Q/t
2.欧姆定律:U=IR
3.磁通量公式:Φ=B*S*cos(θ)
三、热学公式
1.热功定理:W=Q-H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3.热传导公式:Q=K*A*ΔT/d
四、光学公式
1.透镜公式:1/f=1/v+1/u
2.菲涅尔斯反射公式:θi=θr
3.薄透镜成像公式:1/f=1/d+1/d'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熟记这些公式,轻松掌握初中物理知识,取得好成绩。
初中物理公式大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15a7d3cf84b9d528ea7aa0.png)
电功率P
(普适)
(普适)
(串联,纯电阻电路)
(并联,纯电阻电路)
❶用电器铭牌“xxV; xxW”: ;
❷计算实际电压常用: ;
焦耳定律
Q=I2Rt(普适)
纯电阻电路中,Q=W。即:此时,电功和电能的公式均可用于计算Q。
电动机
W电=W机+Q
P电=P机+P热
❶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参与推导的公式不可用;
❷P热只能用公式P热=I2R来计算。
高压输电
(由于电流的热效率导致电能损耗)
W输出=W用户+Q
P输出=P用户+P热
❶输电导线为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参与推导的公式不可用;
❷输电导线的热损耗功率P热只能用公式P热=I2R来计算。
(三)热学公式
物理量
公式
转换式
注意事项
比热容c
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初中物理公式汇集
(一)力学公式
物理量
公式
转换式
注意事项
密度ρ
m=ρV
V=
❶单位统一,两套单位不能混用。1g/cm3=1×103㎏/m3
❷体积单位换算:1ml=1cm3=1×10-6m31L=1dm3=1×10-3m3
速度
s=vt
单位统一,两套单位不能混用。1m/s=3.6km/h
重力G
G=mg
m=
g=
浮力F浮
F浮=G物-F示(弹簧测力计测)
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0)
F浮=G物=m物g(漂浮、悬浮)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常用的有:
❶V排=V浸入(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初中公式物理大全
![初中公式物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1449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c.png)
初中公式物理大全一、力学公式。
1. 速度公式。
- v = (s)/(t),其中v表示速度(单位:m/s),s表示路程(单位:m),t表示时间(单位:s)。
- 变形公式:s=vt,t=(s)/(v)。
2. 密度公式。
- ρ=(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kg/m^3),m表示质量(单位:kg),V表示体积(单位:m^3)。
- 变形公式:m = ρ V,V=(m)/(ρ)。
3. 重力公式。
- G = 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N),m表示质量(单位:kg),g = 9.8N/kg(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N/kg)。
4. 压强公式。
- 固体压强:p=(F)/(S),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Pa),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m^2)。
- 液体压强:p=ρ 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kg/m^3),h表示深度(单位:m),g = 9.8N/kg。
5. 浮力公式。
- 称重法:F_浮=G - F,其中F_浮表示浮力,G表示物体重力,F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其中G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重力,V_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 漂浮或悬浮时:F_浮=G。
6. 功的公式。
- W = Fs,其中W表示功(单位:J),F表示力(单位:N),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m)。
7. 功率公式。
- P=(W)/(t),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
-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P = Fv(F为牵引力,v为速度)。
8. 机械效率公式。
- eta=frac{W_有}{W_总}×100%,其中W_有表示有用功,W_总表示总功。
- 对于滑轮组,W_有=Gh(G为物体重力,h为物体上升高度),W_总=Fs (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且s = nh(n为承担动滑轮绳子的段数),则eta=(Gh)/(Fs)=(G)/(nF)。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cbde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e.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第一章:力学1. 速度公式:速度(v)=位移(s)/时间(t)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Δv)/时间变化量(Δt)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将保持静止,物体在运动状态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4.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公式):力(F)=质量(m)×加速度(a)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另一个物体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6. 重力公式:重力(F)=质量(m)×重力加速度(g)7. 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8.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的合力等于合力的矢量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的合力。
9. 弹簧力公式:弹簧力(F)=弹性系数(k)×伸缩长度(Δl)第二章:热学1. 热量公式:热量(Q)=质量(m)×比热容(c)×温度变化(ΔT)2. 水的沸点和冰点:水的冰点为0℃,水的沸点为100℃。
3. 相变公式:Q = mL(其中,Q代表物质的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L代表物质的潜热)4. 导热公式:导热速率(P)=热导率(λ)×截面积(A)×温度差(ΔT)/长度(l)5. 熵公式:ΔS = Q/T(其中,ΔS代表熵的变化,Q代表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T代表绝对温度)第三章:光学1. 光速公式:光速(c)=真空中的光速(c0)/介质折射率(n)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沿直线传播,在介质之间的传播发生折射。
3.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代表初始介质的折射率,θ1代表光的入射角,n2代表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2代表光的折射角)4. 球面镜公式:1/f = 1/v + 1/u(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像距,u代表物距)5. 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像距为实像,物距等于焦距,像距为无穷远。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dc87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1.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1. 力学公式1.1 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公式为\( v = \frac{s}{t} \),其中\( v \) 代表速度,\( s \) 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 t \) 代表时间。
此公式表明,物体的速度等于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2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公式为\( G = mg \),其中\( G \) 代表重力,\(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约为\( 9.8 \, \text{m/s}^2 \)。
此公式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1.3 密度公式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公式为\( \rho = \frac{m}{V} \),其中\( \rho \) 代表密度,\(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V \) 代表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进而区分不同的物质。
1.4 浮力公式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公式为\( F_{\text{浮}} = G_{\text{排}} =\rho_{\text{液}}gV_{\text{排}} \),其中\( F_{\text{浮}} \) 代表浮力,\( \rho_{\text{液}}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V_{\text{排}} \) 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压力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其公式为\( p = \frac{F}{S} \),其中\( p \) 代表压力,\( F \) 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 代表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说明了压力的大小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1.6 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是液体对容器壁或物体表面的压力,其公式为\( p = \rho_{\text{液}}gh \),其中\( p \) 代表压强,\( \rho_{\text{液}} \)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h \) 代表液体的深度。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ee03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3.png)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1.电流和电量的关系公式:Q=I×t公式中,Q表示电量,单位是库仑(C),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总量;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这个公式表示,电量等于电流乘以时间。
2.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公式:U=I×R公式中,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表示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表示电阻的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这个公式表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3.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是指在电流和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4.电功和电压的关系公式:W=U×Q公式中,W表示电功,单位是焦耳(J),表示电流通过电压产生的能量;U表示电压;Q表示电量。
这个公式表示,电功等于电压乘以电量。
5.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P=U×I公式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表示,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6.磁感应强度和电流、导线长度、导线间距的关系公式:B=(μ₀×I×L)/(2πd)公式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表示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磁力线的数量;μ₀为真空磁导率,值约为4π×10^-7帕西(T·m/A);I表示电流,L表示导线长度,单位是米(m),d表示导线间距,单位是米。
这个公式表示,磁感应强度等于真空磁导率乘以电流乘以导线长度除以2π乘以导线间距。
7. 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电流、导线长度、磁场方向的关系公式:F = B × I × L × sinθ公式中,F表示安培力,单位是牛顿(N),表示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B表示磁感应强度;I表示电流;L表示导线长度;θ表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e5b0be951e79b8968022698.png)
物理 公 式一、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RU I =3、电功率的定义式 P =t4、计算电功率的基本公式 P =I U P =I 2 R P =RU25、焦耳定律 Q=I 2Rt6、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C=λ?二、力学部分1、密度定义式:ρ=V m 2、速度公式: v =ts 3、重力的计算公式:G=mg4、杠杆平衡条件:F 动L 动=F 阻L 阻5、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21(G 动+G 物)6、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n 1(G 动+G 物) 式中n 是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7、压强定义式:p =SF 8、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9、计算浮力的公式: ①称量法:F 浮=G -F②阿基米德法:F 浮=G 排=ρ液gV 排 ③平衡法:F 浮=G 物10、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11、机械效率的定义式:η=总有用W W12、功率的定义式:P =tW 三、热学部分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计算公式:Q 吸=cm (t -t o )=cm △t2、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的计算公式:Q 放=cm (t 0-t )= cm △t3、热值的定义式:q=mQ 常用的数学公式和定理1、正方形面积公式:S=a 22、长方形面积公式:S=ab3、圆的面积公式:S=Лr 2=41Лd 24、正方体体积公式:V=a 35、长方体体积公式:V=abc6、圆柱体体积公式:V=sh7、勾股定理:a 2=b 2+c 2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9、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物理量单位换算关系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 1min=60s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m =10-3km=10dm=102cm = 10 3 mm = 10 6 μm = 10 9 nm 3、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cm 2=10-4m 2 1dm 2=10-2m 2 4、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cm 3=10-6m 2 1dm 3=10-3m 31mL=1cm 3 1L=1dm 3 1L=103mL 5、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6、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g/cm3=10 3kg/m37、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m/s=3.6 km/h8、电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A=10-3A 1μA=10-6A9、电压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v=103v 1mv=10-3v10、电阻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Ω=103Ω 1MΩ=106Ω11、电功(电能)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度=1Kw h=3.6×10 6 J12、电功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w=103w13、电磁波频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Hz=106Hz 1kHz=103Hz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340m/s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 =3.0×10 5 km/s3、水的密度:ρ=1g/cm3=10 3 kg/m3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 /(kg ℃)5、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6、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7、1个标准大气压p0 =1.013×10 5 Pa=76cmHg8、g =9.8N/kg 通常取g =10N/kg9、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10、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1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安全电压值是:不高于36V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位物理学家的贡献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1bf4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a.png)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1.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压=电流×电阻(V=I×R)2. 欧姆定律(Ohm's Law):电流=电压/电阻(I=V/R)3.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2(KE=1/2×m×v^2)4.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W=V×I×t)5.功率公式:功率=电压×电流(P=V×I)6.电阻的电功公式:电功=电流^2×电阻×时间(W=I^2×R×t)7.电阻的功率公式:功率=电流^2×电阻(P=I^2×R)8.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电阻1+电阻2+电阻3+...9.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1/(1/电阻1+1/电阻2+1/电阻3+...)10.电容的公式:电容=电荷/电压(C=Q/V)11.电容的能量公式:能量=1/2×电容×电压^2(E=1/2×C×V^2)12.电容的串联公式:总电容=1/(1/电容1+1/电容2+1/电容3+...)13.电容的并联公式:总电容=电容1+电容2+电容3+...14.感应电动势公式: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导线长度×运动速度(E=B×L×v)15.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 = 动磁通量的变化率(E = -d(Φ)/dt)1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 = -n × A × d(B) / dt(E = -n × d(Φ)/dt)17.强度和方向: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由洛伦兹力决定(F=q×v×B)18.磁通量:磁通量=磁感应强度×形状的角度×磁场面积(Φ=B×θ×A)19.荷质比测量公式:荷质比=电场势/磁感应强度(e/m=E/B)20.欧姆定律的磁场版:洛伦兹力=电流×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F=I×L×B)21.项链式电路:电压总和 = 电效应 + 电感压降 + 电阻压降(ΣV = ε + IR +L(di/dt))22.第一法尔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的推广):感应电动势 = 电量对时间的积分(E = ∫(dQ/dt)dt)23.切割磁力线法尔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等效边界长度×线圈转速(E=B×L×ω)24.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强磁极力/磁场中单位长度上的电流(B=F/IL)25.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磁场的环路积分 = 磁场强度× 导线长度(∮B·dl = μ0 × I)。
物理计算公式初中全部
![物理计算公式初中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4ec961c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f.png)
物理计算公式初中全部初中所有物理公式如下: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密度公式ρ水=1.0×103kg/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v水<v冰。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3、重式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4、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F1/F2=l2/l1。
5、动滑轮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6、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7、压强公式P=F/S固体平放时F=G=mg。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10、功率公式P=W/tP=W/t=Fs/t=Fv(v=P/F)。
11、有用功公式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12、总功公式W总=FS(S=nh)W总=W有/ηW总=W有+W额;W总=P总t。
二、热学部分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三、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Q=I2Rt普适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8e56eedf90f76c661371a4b.png)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v=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 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 F2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S=2 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100%功率P(w)P=W:功t:时间压强p(Pa)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欧姆定律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W=UIt=Pt 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千克kg m=pv温度t摄氏度°C速度v米/秒m/s v=s/t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力(重力)F牛顿(牛)N G=mg压强P帕斯卡(帕)Pa P=F/S功W焦耳(焦)JW=Fs功率P瓦特(瓦)w P=W/t电流I安培(安)A I=U/R电压U伏特(伏)V U=IR电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热量Q焦耳(焦)J Q=cm(t-t°)比热c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初中物理公式汇编【力学部分】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相关内容•;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其他回答共1条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接电学总结(1)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④比例关系:电压:U1:U2=1:1,(Q是热量)。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c753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8.png)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压等与电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电学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电有关的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下面是初中电学常用的一些公式大全。
1.电量公式:Q=n×e其中,Q代表电量,n代表电荷数目,e代表元电荷的大小(e=1.6×10^-19C)。
2.电流公式:I=Q/t其中,I代表电流,Q代表通过某一点的电量,t代表通过该点的时间。
3.电阻公式:R=ρ×L/A其中,R代表电阻,ρ代表电阻率,L代表导体长度,A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
4.电压公式:V=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5.电功公式:W=V×Q其中,W代表电功,V代表电压,Q代表电量。
6.欧姆定律:U=I×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7.等效电阻公式(串联):R=R1+R2+R3+...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8.等效电阻公式(并联):1/R=1/R1+1/R2+1/R3+...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9.功率公式:P=V×I其中,P代表功率,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10.电能公式:E=P×t其中,E代表电能,P代表功率,t代表时间。
11.等效电容公式(串联):1/C=1/C1+1/C2+1/C3+...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倒数之和。
12.等效电容公式(并联):C=C1+C2+C3+...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
13.高斯定理:Φ=E×S=(Q/ε₀)×S其中,Φ代表电通量,E代表电场强度,S代表电场强度的面积,Q代表电场强度穿过的面积。
14.库伦定律:F=(k×Q1×Q2)/r^2其中,F代表电力,k代表库仑常量(k≈9×10^9N·m²/C²),Q1和Q2代表两个电荷的大小,r代表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49f1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2.png)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基本电路公式1.欧姆定理公式:I=U/R欧姆定理说明,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该导体两端电势差U成正比,与导体电阻R成反比。
2.功率公式:P=UI功率是对电路中电能转化率的描述,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速度,单位为瓦(W)。
3.电能公式:E=Pt电能是电路中所转换的所有电能总和,单位为焦耳(J)。
4.电路总电阻公式:R=ΣRi电路中电阻的总和为电路总电阻R。
5.欧姆定律的扩展公式:I=σAU/Lσ是导体的电导率,A是导体截面积,U是导体电势差,L是导体长度。
6.功与能的转化公式:W=Et电路中所消耗的能量W与电路总电阻R、电流I和时间t 的关系为W=I²Rt。
二、串并电路公式1.串联电路电阻公式:R=R1+R2+R3+……+Rn串联电路的电阻是单个电阻的总和。
2.串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恒定。
3.串联电路电势降公式:U=U1+U2+U3+……+Un在串联电路中,电势差为单个元器件电势差之和。
4.并联电路电势差公式:U=U1=U2=U3=……=Un在并联电路中电势差相同。
5.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单个电路分支电流之和。
6.并联电路电阻公式:1/R=1/R1+1/R2+1/R3+……+1/Rn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是单个电路分支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三、电容器公式1.电容公式:C=Q/U电容是电容器存储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端电势差U之比。
2.电容式变形:Q=CU分离电一般存储在电容器的聚集电极板上,存储的电量Q 是电容 C与电势差U的乘积。
3.电容式的另一种形式:Q=AUA是电容器的电板面积,U是电场强度。
4.电能公式:E=1/2CU²电容器中的能量存储在电场中,可由E=1/2CV²求出。
5.时间常数公式:τ=RC时间常数是用于描述电容或电感通过变化量后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公式及概念
![初中物理公式及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acf11c66c175f0e7dd1371c.png)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 /t ;Q 电荷量(库仑),时间(S)。
2、电压:由电源提供,是驱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一节干电池U1=1.5V;一节蓄电池U1=2V;照明电压U0=220V;三相动力电压U=38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电阻影响因素: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及其温度}据欧姆定律:(内容是: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定律表达式及电流定义式I=U/R )得R=U/I知:R=U/I只是电阻的一个计算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因素,因为电阻R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其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的变化无关。
如R=10欧,当U=0时R=10欧;当I=0时R=10欧时。
4、电功W :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千瓦时(kw.h),且有1度=1千瓦时=3.6X106J;公式W=UIt=UQ=Pt=I2Rt=U2/R.t ; w总=W1+W2+-----Wn=UIt =Pt。
5、电功率P: 国际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 )、兆瓦(MW),关系1MW=103KW=106W公式P=W/t=UI=I2R=U2/R ;P总=P1+P2+-----Pn=UI=W/t。
6、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 ,即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速C=光速=3X108m/s=3X105km/s 。
7、串联电路特点:(1)、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2)、U=U1+U2 (串联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3)、R=R1+R2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4)、U1:U2=W1:W2=P1:P2=Q1:Q2=R1:R2(分压公式);即: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以及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分配均与电阻成正比。
8、并联电路特点:(1)、I=I1+I2 (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U=U1=U2 (各支路电压相等)(3)、1/R=1/R1+1/R2 (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或[ R并=R1R2/(R1+R2)] (两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积除以两电阻之和;此公式只限于两电阻并联)(4)、I1:I2=W1:W2=P1:P2=Q1:Q2=R2/R1(分流公式),即: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以及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分配均与电阻成反比。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718c0a0740be1e650e9a7c.png)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ρ=m/V m:质量 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 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功率P(w) P=W:功t:时间压强p(Pa) 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 +……欧姆定律 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 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t:时间 P:电功率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 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初中物理公式汇编【力学部分】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 =103kg/m3(3)、1kw•h=3.6×106J(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其他回答共 1 条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 (真空中)2、声速:V=340m/s (15℃)3、人耳区分回声:≥0.1s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6、水的密度:ρ=1.0×103kg/m3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15、家庭电路电压:220V16、单位换算:(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622d61d763231126fdb1104.pn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力学部分】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4、压强:p=F/S F=G(物体对水平面对压力) F=PS适用于固、液、气p = F / S=G/S=mg/S P=F/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柱状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先比较压力,后比较压强。
5、液体压强:F=PS 通常求法F=G 求液体对柱状容器底的压力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P=F/S 求液体对柱状容器底的压强液体一般先比较压强,后比较压力柱状体、大口容器、小口容器内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图)大气压力F=PS1标准大气压= 76 cmHg柱= 1.01×105 Pa = 10.3 m水柱6、浮力:(1)、F浮=G-F (称重法)(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3)、F浮=G (漂浮、悬浮)(4)、受力分析法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ρ物)悬浮③F浮<G(ρ液<ρ物)下沉7、1、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2、定滑轮的公式F=G(不计绳和轮间摩擦)F >G(计绳和轮间摩擦)S=h(S表示绳自由端移动距离,h表示物体上升高度。
)动滑轮公式F=G物/2(不计动滑轮的重和摩擦)F=(G物+G动)/2(不计摩擦和绳重)S=2h VF=2v物G物:物体的重力G动: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的公式(竖直放置)F=G/n( 不计动滑轮的重和摩擦)F=(G物+G轮)/ n (不计摩擦)S=nh. 水平放置的滑轮组F= f/ n (不计摩擦)s= n s’(s’表示物体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VF=nv物(VF表示拉力F的速度,V物表示重物的速度)(此公式对于动滑轮,竖直,水平滑轮组都适用。
)3、功W = F S = P t = Gh (把物体举高)1J = 1N•m = 1W•s4、功率P = W / t = Fv F1KW = 103 W,1MW = 103KW5、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W额=ηW总额外功W额= W总– 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总功W总= W有用+ W额= F S = W有用/ η6、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滑轮组效率:(1)、η=G/ nF×100% (竖直方向)(2)、η=G/(G+G动)×100%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100% (水平方向)滑轮组 F = G / n(不计摩擦,动滑轮的重)F =(G动+ G物)/ n(不计摩擦)S F = n S物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7、机械效率的五种类型的计算1、杠杆W有用= GhW总=FSη= Gh/FS ×100%2、定滑轮竖直的W有用= GhW总=FSη=Gh/FS ×100%水平的W有用= fs’W总=FSη=f/F×100%3、动滑轮竖直的W有用= GhW额外= G动h(不计摩擦)W总= FSη=G/2F×100%水平的W有用= fs’W总= FSη=f/2F×100%4、滑轮组水平的W有用=fs物W总=Fs绳η=f/nF×100%5、斜面W有用= GhW额外=fsW总=FSη= Gh/FS ×100%8、两种计算题型:物重增加了【热学部分】1、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2、燃料燃烧放热计算公式Q=qm Q=qV3、炉子和热机的效率: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比值.η=Q有效利用/Q燃料η=Q水吸/mq×100%= Q水吸/vq×100%【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I=U/RU=IRR=U/I2、特点或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 I = I 1= I 2I = I 1+ I 2电压:U U = U 1+ U 2 U = U 1= U 2电阻:R R = R 1+ R 2电压、电流U1/U2=R1/R2I1/I2=R2/R1分配规律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电功率:P P = P 1+ P 2P = P 1+ P 2电热:Q热Q热= Q热1+ Q热2 Q热= Q热1+ Q热23、1kwh=3.6×106J4、电功的计算公式①由电能表求消耗的电能n/N×1kwh或n/N×3.6×106J②w=pt(适用于任何电路)③W=UIt(适用任何用电器或电路)④W=U2/Rt (适用纯电阻用电器或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常用)⑤w=I2Rt (适用纯电阻用电器或电路,在串联电路中常用)⑥W总=W1+W2+W3+。
物理初三所有公式
![物理初三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772e1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2.png)
物理初三所有公式物理初三公式包括:1.力学:(1)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到的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牛顿第三定律:F1=-F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动量定理:p=mv,其中p表示物体的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4)动量守恒定律:Δp=Δ(mv),其中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Δ(mv)表示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变化量。
2.电学:(1)电动势定律: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2)电容定律:Q=CV,其中Q表示电容器上的电荷,C表示电容,V表示电压。
(3)电势差定律:V1-V2=IR,其中V1和V2分别表示两个电路点之间的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4)电功定律:P=V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热学:(1)热容定律:Q=mcΔT,其中Q表示物体吸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
(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其中ΔU表示物体的内能变化量,Q表示物体吸热量,W表示物体放出的功。
(3)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其中ΔS表示物体的熵变化量,Q表示物体吸热量,T表示物体的温度。
4.光学:(1)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光线从介质1和介质2折射时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从介质1和介质2折射时的入射角和出射角。
(2)反射定律:θ1=θ2,其中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从介质1和介质2反射时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3)折射率定律:n=sinC/sinR,其中n表示介质的折射率,C表示介质的折射角,R表示介质的入射角。
(4)光的衍射定律:λ=dsinθ,其中λ表示光的波长,d表示光的衍射网格的网格间距,θ表示光的衍射角。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有哪些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d15aa6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f.png)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有哪些在解题过程中公式往往非常重要,那么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是什么呢?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拓展阅读: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初中物理 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 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26d2d0ce2f0066f5332229.png)
W F V t
R
R
R1 R2 (只有两个电阻) R1 R2
R1 (n 个等值电阻) n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 2 斜面: F S G h 机械效率:
滑轮组: S
nh , vF nvG , F
G n
W有 W总
W
W UIt I 2 Rt P UI I 2 R
压强:
无条件
Q
U2 Q I Rt UIt t Pt R
2
F P (固、固体 (先压力, 后压强)
分配率
U1 W1 P1 Q1 R1 U 2 W2 P2 Q2 R2
P gh
容器外形规则 无条件
液体 (先压强, 后压力)
热学公式
漂浮(静止状态)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V排 V物
V排 V物
V排 V物
V排 V物
液 物
液 物
液 物
液 物
用心
爱心
专心
2
Q cmt
浮力:
Q吸 c吸 m吸 t吸
t吸 t t 0
Q放 c放 m放 t放
t 放 t 0 t
示重法
原因法
原理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F浮 G F拉
浮沉条件:
F浮 F下 F上
F浮 G排液 液 gV排
上浮(动态过程)
下沉(动态过程)
悬浮(静止状态)
U U1 U 2
1 1 1 1 R R1 R2 Rn
力学公式 速度: v 功率: P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e460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0.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等基本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科学课程,也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公式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总结了实验观测和理论推理的结果,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现象。
在本文中,将对初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力学公式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力平衡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F=0。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它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抵消。
4. 重力公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即F=mg。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对于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可以将它分解为与两个坐标轴垂直的两个力。
二、热学公式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方式,遵循傅里叶定律,即Q=K*A*(∆T/∆x),其中Q表示传导的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传热的截面积,∆T表示温度差,∆x表示温度差的距离。
2. 物体热量变化公式:物体的热量变化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比热容乘以温度变化,即Q=mc∆T,其中Q表示热量变化,m表示物体质量,c表示比热容,∆T表示温度变化。
三、光学公式1. 光的直线传播公式:光在同种介质中直线传播,遵循光线传播的几何光学定律。
2. 光的折射公式: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成正比关系,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3. 成像公式:对于薄透镜成像,可以利用薄透镜公式1/f=1/v-1/u,其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对于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成像公式可以分别为1/f>0和1/f<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所有力学公式、电学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V(m/S)v=S:路程/t:时间重力G(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 m:质量V:体积合力F 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S=2 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S=n 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s 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 有=G物h 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100%功率P(w)P=W:功t:时间压强p(Pa)P=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欧姆定律I=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定义式I=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W=UIt=Pt 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千克kg m=pv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 v=s/t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力(重力)F牛顿(牛)N G=mg压强P帕斯卡(帕)Pa P=F/S功W焦耳(焦)JW=Fs功率P瓦特(瓦)w P=W/t电流I安培(安)A I=U/R电压U伏特(伏)V U=IR电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热量Q焦耳(焦)J Q=cm(t-t°)比热c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秒初中物理公式汇编【力/米340空气中声速C°15千克/牛顿g 9.8秒/米108.学部分】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 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相关内容•;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其他回答共1条1、速度:V=S/t 2、重力:、(1)、浮力:gh 6ρp=、液体压强:p=F/S 5、压强:=m/V 4ρ、密度:G=mg 3.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nF(竖直方向)(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nF(水平方向)【热学部分】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常用物理量】1、光速:C=3×108m/s(真空中)2、声速:V=340m/s(15℃)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8、水的沸点:100℃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1)、1m/s=3.6km/h(2)、1g/cm3=103kg/m3(3)、1kw•;h=3.6×106J接电学总结(1)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Ω?表示的意义是: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a,正确使用:2A.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Ω50最大阻值是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④比例关系:电压:U1:U2=1:1,(Q是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