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性服饰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女性服饰演变

汉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经过近400年的发展,奠定了中国汉文化的基础。汉代的服饰文化非常发达,从汉代出土的女俑造型可以窥见一斑。汉代出土的女佣在地域上可划分为南北方地区。通过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出土的西汉和东汉女俑在服装及发式方而进行对比,并辅以壁画和帛画的补充印证下,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汉代出土女佣的服饰造型,从整体上厘清两汉期间女性服饰的演变轨迹,并分析形成这一演变规律的因素。

服饰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服和饰两者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服饰,顾名思义,服指基础的服装,而饰则是在基础服装上的饰品及点缀物。由此而知,在研究汉文化的服饰过程中,服饰应该包含服装与饰品两个方而。

由考古资料发现,西汉时期妇女的服饰集中地分散,既出现在黄河流域中的徐州、山东,也出现在长江流域中的湖北等。本文探析西汉的妇女服饰主要以汉阳陵出土的陶俑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俑及帛画为主。对于东汉时期妇女的服饰资料,女俑方而则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另外,还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的壁画,及河南、山东等地发现的画像石墓中的画像资料。本文以地域上的南北方为划分界线,分别对北方和南方地区出土的西汉及东汉

女俑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在整体上探究两汉期间女性服饰的演变规律。

一、北方地区女性服饰在西汉时朔的特点

对于北方地区西汉时期女性服饰的研究,主要以陕西汉代阳陵出土的女俑为主。近些年来,汉景帝阳陵的考古发掘使人们的口光聚焦到了汉代妇女的身上,阳陵侍女俑的出土,对后人研究汉代妇女的服饰起到了重要作用。汉阳陵人俑中的侍女俑最为奇特和精关,出土的女俑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西汉勤劳的妇女形象,更生动地再现了西汉时期妇女的服饰特征。

阳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绘侍女俑身材比例匀称,发式前额中分,身穿红、白两色的丝绸深衣,以彩色的文锦镶边,而彩绘踞坐侍女俑粉而含春,丹凤眼口视前方,容貌俏丽,袖口、衣襟处同样用彩色的纹锦镶边,衣着非常华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2000多年前宫廷内的奢华生活。此外,有些粉彩拱手俑,也是呈踞坐的姿势,双手藏于宽大的衣袖之内,合于而部,俨然一幅犹抱琵琶半遮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姿态,使东方少女的天真典雅跃然纸上。

透过众多这些阳陵侍女陶俑服饰和装饰,我们首先了解到西汉女子首要推崇和喜爱的服装,即多为束裹的曲据深衣。深衣是一种服饰形制,从西汉初年始,贵族妇女的礼服开始采用深衣制,《礼记·深衣篇》有言:“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即上下连体的衣裳,其样式以大袖为多,它是汉代自上而下都可以

穿的礼服,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饰只是通过不同的颜色、质料和配饰来表明身份的不同,但基本样式相同,这种服装把女性的风韵性处理得恰到好处。较长的衣襟缠绕在身上数道,衣长及地,喇叭状的下摆使之行不露足。由于深衣的前襟被接出一段,因而穿时必须将衣据下摆绕至身后,这样就形成了“区裙”。深衣的衣领开口低,穿时露出层层领子,“三重衣”也由此得名,衣袖宽窄两式,多有装饰性纹锦镶边。

二、北方地区女性服饰在东汉时朔的特点

北方地区女性在东汉时期的服饰资料主要集中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的壁画,及河南、山东等地发现的画像石墓中的画像资料。

至东汉时期,深衣发展的突出特点体现在衣据部分,被裁成数片三角,加之穿时叠压相交,形若燕尾式。汉代加彩陶俑的出土,使我们发现穿直据袍服的妇女。直据袍服,男女通穿,在西汉时就出现过这种服饰,但它不是正式的礼服。只因这种服饰,如果不外穿曲据深衣,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雅的事情。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不断提高,裤子的形式得到了改进,加上女性内衣款式的发展,曲据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东汉以后,直据袍服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三、南方地区女性服饰在西汉时朔的特点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尤其是马王堆一、三号墓中发现的保存完好、数量可观的服饰资料,为我们对西汉女性服饰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及帛画,使我们得以看到当时女性所穿的绕襟深衣。绕襟深衣更进一步表现出了女性的关。它不仅沿袭了深衣衣襟层数繁多、下摆大的特点,而且开始“束腰”,将绸带系腰间,直观地展现出女性的线条关。若女性加以配饰,诸如各种发髻和厚底鞋,就可以达到婷婷袅袅的效果。深衣的层层缠绕设训一兼顾了西汉女子的行走方便和优雅得体,这奠定了深衣在西汉的流行趋势。

提及西汉女性的发髻,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性木俑中,发现女俑的发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木雕垂髻,以竹钉订于脑后,垂髻下再挽30厘米长的青ALL假发,直垂至臂部,这种发式,汉代称为“分臀髻”,即髻尾有分髻。汉代傅毅《舞赋》:“华髻飞臀而杂纤罗”司马相如《上林赋》:“习纤垂臀”《文选》注:“髻,燕尾也。”都说明了这一情况。木俑中的另一种发型是雕刻盘髻,即头髻至脑后挽回,总成一束,平展盘旋于头顶,雕刻非常细致,臀髻盘曲纠结,缕缕发丝走向清楚,表露出温柔的个性和东方女性之关。此外,曾在重庆出土了西汉时期的裸体俑,这具女性俑全身赤裸,眼睛大而鼓,头顶挽着小发髻。

四、南方地区女性服饰在东汉时朔的特点

四川东汉女俑中出现了穿裙襦的女俑,为我们研究南方地区东汉女性的服饰提供了依据。裙襦的形制在时间的长河中,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始终没有离开最初的样式。汉代裙襦的上窄下宽,腰系绢带,款式如同当今的裹裙。此外,在广西韶关西河东汉墓葬中,出土的俑中有3件为女性,属女侍俑,头戴冠,下身穿裙

从四川地区出土的女俑看,东汉女子服饰整体较西汉宽松,相比西汉的线条关,东汉更侧重活泼、欢快的生活气息。在服饰的款式上,长袍相比西汉袖子变得更加肥大;在服饰的颜色上,色彩感较西汉丰富;在女俑的发髻搭配上,多为头顶高髻,发髻装饰也丰富多样。在四川西昌一号墓发掘的东汉墓葬中,发现了很多女性发式装饰品,如:圆形饰、手镯、发钗等。出土资料所反映的东汉妇女服饰风格与《后汉书》《汉赋》等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全成帛”及“头上楼堕髻,耳中明月挡,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糯”等形成了很好的映证。

纵观以上我国西汉至东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女性服饰,通过对考古出土的女俑的分类总结,可以发现两汉期间女性服饰的演变规律:即汉代女性服装由西汉早期的紧身束裹,发展到西汉中后期的合体,至东汉开始变得宽松,直至发展到东汉晚期的肥大,女性服饰整体风格是由严肃拘谨向轻松活泼转变发髻的位置由低向高发展,即西汉早中期以背后或头后挽髻为主,几乎不见头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