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诸子百家名人名言整理
诸子百家名言
![诸子百家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a0bc9c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b.png)
诸子百家名言诸子百家名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熟记名言有助我们增加知识储备,打造语言亮点。
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诸子百家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诸子百家名言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1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22、敏于事而慎于言。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d1a7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8.png)
诸子百家的名言警句及解析1.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孔子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巧言令色,鲜矣仁!(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7)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诸子百家经典语录
![诸子百家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17d5a9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a.png)
诸子百家经典语录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诸子百家经典语录。
1. 孟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孟子》孟子强调仁爱与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有道德和智慧的人应该追求仁爱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乐趣。
2. 荀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劝学》荀子主张人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和追求卓越的决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人们才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墨子:兼爱非攻,普利天下。
——《墨子》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即平等地关爱所有人,追求和平而不使用武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兼爱非攻,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4. 庄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庄子》庄子的这句著名语录强调了道的无形、无名和无限。
他认为,道是超越人类理解的,不能用言语来描述或命名。
5. 韩非子:得人者显,失人者隐。
——《韩非子》韩非子主张重视并善于运用人才。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它能否吸引并留住有才能的人。
6. 墨子:非其鬼而祭之谓之盗墓,非其魂而丧之谓之伐。
——《墨子·鬼神篇》墨子反对大规模的战争和牺牲。
他认为,不应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或牺牲无辜的生命。
7.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无论是身边的三个人还是身处的环境,都能给我们带来学习的机会和启发。
8.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老子主张政府应该保持简约而高效的原则。
他认为,管理一个大国就像烹调一样,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节奏。
9. 孙子: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孙子的这句经典语录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和战争的可控性。
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军事,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
10. 庄子: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50则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50则](https://img.taocdn.com/s3/m/342385f6f61fb7360b4c65ed.png)
诸子百家名言爱国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明志5.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7.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持节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自强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1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1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诚信15.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19.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改过20.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2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厚仁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贵和28.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国学经典: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
![国学经典: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d4754f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8.png)
【导语】诸⼦的思想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
诸如孔⼦、孟⼦、⽼⼦、庄⼦、韩⾮⼦、苟⼦等先贤圣哲们对宇宙⾃然的体悟,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对治理国家的独到见解,对⼈伦天理的创造性的理解和阐述,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下⾯是分享的国学经典:诸⼦百家的名⼈名⾔。
欢迎⼤家阅读! 【孔⼦名⾔】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令⾊,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信,节⽤⽽爱⼈,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居其所⽽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死可矣。
(11)⽗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12)始吾于⼈也,听其⾔⽽信其⾏;今吾于⼈也,听其⾔⽽观其⾏。
(13)敏⽽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也。
(14)中⼈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仁者乐⼭。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五⼗⽽⽆闻焉,斯亦不⾜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复礼,为仁。
(23)⾮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24)⼰所不欲,勿施于⼈;在邦⽆怨,在家⽆怨。
(25)君,君;⾂,⾂;⽗,⽗;⼦,⼦。
(26)⽚⾔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也。
必也,使⽆讼乎! (28)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29)⽆欲速;⽆见⼩利。
欲速则不达;见⼩利则⼤事不成。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27dcb8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8.png)
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诸子百家五十句名言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2、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
——苏轼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5、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6、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
——葛洪7、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葛洪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王符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陶宗仪12、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13、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格言联璧》1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15、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16、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17、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1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
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19、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20、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高尔基2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2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斯史考伯23、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朱舜水24、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2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26、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27、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28、当以读书通世事。
——倪元璐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30、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31、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
——吴运铎32、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e009bd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d.png)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孟子,战国时期邹城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1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5.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人教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 感受古代文化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诵读之孔子名句
![人教历史必修三 第1课 百家争鸣 感受古代文化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诵读之孔子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e68c05f2aef8941ea76e0590.png)
感受古代文化经典名句诵读先秦诸子百家篇孔子经典名句一、《论语》中关于“仁”等政治主张的经典名句1、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6、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9、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11、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3、孔子谓季氏曰:“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14、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yuè]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二、《论语》中关于教育思想的经典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2、子曰:“有教无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殆[dài]。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
(完整)必修三诸子百家名人名言整理
![(完整)必修三诸子百家名人名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eaa19627d3240c8547ef96.png)
孔子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3、“克己复礼为仁。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为政》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学而);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1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15、“执其两端而用乎中”1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孟子1、“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孟子离娄上》2、“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3、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故曰:“仁者无敌。
” -—《孟子•梁惠王上》4、“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万章下》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孟子·离娄上》7、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
![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84775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a.png)
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1.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汉刘向《新序.杂事篇》简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拿自己的长处去笑话别人的短处,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简评:孝敬父母,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的事情,应该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父母渐渐变老,时日不多,不要因为没有及时尽孝,而让人生留下遗憾。
3、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简评: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关爱别人,却抱怨别人不关爱她;自己不懂得感恩,挑三拣四,讨厌这个讨厌那个,却还嫌别人对她疏远。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简评: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只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5、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本议》简评:写文章如果过分注重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到掩蔽而显得软弱无力。
做事情如果太注重细枝末节,太注重形式,往往就会丢掉根本性的东西。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新书.过秦论》简评:前人犯过的错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果还犯同样的错误,那就只能算是愚蠢的表现了。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简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遇到顺境,不必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遇到逆境,也不会心灰意冷,悲伤失望。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简评: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适可而止。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拿有限求无限,不是自寻烦恼吗?9、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简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凡事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简评:不拼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很多时候,人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
11、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简评:钓鱼的人躬身猫腰,并不是因为对鱼表示恭敬;拿小虫作为诱饵给老鼠,也不是因为喜爱老鼠。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bd804cd172ded630b1cb643.png)
【诸子百家】最精华55句,每一句都值得背诵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学术局面盛况空前、一派繁荣。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005e9c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a.png)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
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aac2d5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d.png)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1.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事物在这个地方亏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丰盈了;在这个地方成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失败了。
指亏或盈、成或败都是相对的。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4.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钓鱼人弓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敬,而是想得到它;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是想消灭它。
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小鸟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
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
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作用兵如神。
10.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诸子百家名言摘录
![诸子百家名言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370670d90c22590102029d24.png)
诸子百家名言摘录:孔子(孔仲尼、孔丘)名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是可忍孰不可忍?翻译: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教你学习的道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的态度啊!孟子(孟轲)名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翻译:对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不能算是人;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隐忍谦让的心,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翻译: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翻译:置身低贱才能变得高贵,深入下层才能高高在上庄子(庄周)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翻译: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翻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诸子百家》最值得背诵的几句话,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你可背过
![《诸子百家》最值得背诵的几句话,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你可背过](https://img.taocdn.com/s3/m/e2fa9a2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2.png)
《诸子百家》最值得背诵的几句话,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你可背过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9f83a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5.png)
诸子百家名言精选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诸子彼相诘难、百家争鸣,璀璨星空…儒家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6、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礼记·曲礼》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新书·过秦论》8、德胜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新语·道德篇》9、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新语·本行篇》10、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盐铁论·刺复》道家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1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1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德经》1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15、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兵家1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17、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孙子兵法·计篇》18、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墨家19、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染》2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21、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墨子》22、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2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
诸子百家家训的经典句子
![诸子百家家训的经典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69b345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e.png)
诸子百家家训的经典句子1.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2.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 曾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 孟子曰:“不幸而无貌,不智而有谋,这是两种无可救药的病。
”5.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 庄子曰:“善游者数能,故能游于天地;善存者敬慎,故能寄百世之后。
”7. 韩非子曰:“善行者得其道,不善行者失其道,得与失在己,不在人。
”8. 列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 司马迁曰:“求才不求势,任贤不任疑,士人满朝,社稷稳矣。
”10. 董仲舒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 王阳明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12. 朱熹曰:“foregoing三者,皆得之学问。
后三者,须自勉力行。
”13. 陆九渊曰:“温其风,淡其俗, Hence教化成。
”14. 庞居正曰:“学贵有恒,命取决努力。
”15. 颜回曰:“仁者先难而后获,要得其果必经其理。
”16. 冯梦龙曰:“世法水火,仁者见仁。
”17. 董永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 蒲松龄曰:“非其类,勿相求。
徒劳平生。
”19. 欧阳修曰:“大有问于天地,然後有问于人。
”20. 苏轼曰:“古人学问,无他,求其放心致诚而已。
”21. 苏洵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by简在己。
”22. 司马光曰:“读书求真知,行事遵大道。
”23. 朱熹曰:“夫道无他,唯识得之。
”24. 王守仁曰:“一日不读,顿失为人处世之本。
”25. 王阳明曰:“致良知,然后致仁,乃成圣。
”。
必修三诸子百家名人名言整理精编版
![必修三诸子百家名人名言整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ae681b58fafab068dc0220.png)
孔子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3、“克己复礼为仁。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为政》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1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15、“执其两端而用乎中”1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孟子1、“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孟子离娄上》2、“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3、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4、“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孟子·离娄上》7、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3、“克己复礼为仁。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论语·为政》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1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15、“执其两端而用乎中”1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孟子1、“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孟子离娄上》2、“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3、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4、“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6、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孟子·离娄上》7、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孟轲《孟子·告子上》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14、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17、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荀子1、“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王霸》2、“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大略篇》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性恶》4、“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5、“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荀况《荀子·天论》6、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
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荀况《荀子·王制》7、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荀况《荀子·议兵》8、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荀况《荀子·正名》9、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
──荀况《荀子·天论》10、故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况《荀子·天论》1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况《荀子·大略》老子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为无为,则无不治。
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8、小国寡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韩非子1、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韩非子·孤愤》2、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
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则临千仞之谷,材非长也,位高也。
──《韩非子·功名》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4、以法为本,法不阿贵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墨子1、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2、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3、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4、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5、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6、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
7、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8、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董仲舒1、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3、“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
4、“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 ──《春秋繁露》5、“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6、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书·董仲舒传》7、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庄子的名言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
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
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庄子•大宗师》3、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
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
"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
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真朋友不言利。
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成语“白驹过隙”出此。
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天地》(【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
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
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庄子成语朝三暮四薪火相传东施效颦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盗亦有道中规中矩大相径庭无中生有枯鱼之肆越俎代庖望洋兴叹标新立异呆若木鸡明镜止水寿长辱多螳臂挡车蜗角之争每况愈下以貌取人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踌躇滿志不翼而飞支离破碎真知灼见探囊取物强聒不舍吐故纳新昭然若揭似是而非失之交臂捉襟见肘学富五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名家名言题练习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3、制天命而用之4、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5、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6、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7、“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0、“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1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12、“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节俭则昌,淫佚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