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合集下载

第23章地理分布

第23章地理分布
动物扩展的因素:扩展能力;限制阻力。 动物扩展的途径:走廊;滤道;机会通过


第二节 三、陆地的动物分布

动物的分布
陆地自然条件(景观)呈现地带性分布(纬度带;垂直带)。 生态地理动物群内的优势种和常见种: 苔原:地处北极附近,木本植物和地衣丰富。北极冻土带分 布极耐寒的动物如驯鹿、北极狐等 草地:地域广阔,降雨量少,多生长草本植物。世界上最 广阔的草地在北美洲。羚羊、松鼠类数量较多 荒漠:极为干燥的地区,年降雨量少于25 cm,包括沙漠, 生长着各 种仙人掌和灌木以及小型啮齿类、爬行类 针叶林或泰加林:植被为长绿的裸子植物如松树、云杉等。 鹿、野兔、山雀、蛇和两栖类是常见的动物 温带落叶林:植被为冬季落叶的阔叶林。动物为较大型哺 乳类如鹿、熊以及各种鸣禽、一些毒蛇和两栖类。 热带雨林:赤道附近,温度、湿度较高,植被和动物种类 极为丰富。
2、古北界 范围:包括欧洲、北回归 线以北的非洲与阿拉伯半 岛的大部分、喜马拉雅山 脉一秦岭山脉以北的亚洲 大陆以及本界内的各岛屿。 本界是6个动物区系中最 大的一个。古北界地域广 阔,没有热带的森林和稀 树草原,而不适于动物生 活的荒漠、高原、苔原等 景观却占有广大面积。 特点:古北界与新北界在最大冰期中曾因白令海峡的连通而混杂, 动物区系有许多共同特征,故有人把古北界和新北界合称全北界。 鼹鼠科,鼠兔科,河狸科,潜鸟科是全北界共有。哺乳类的睡鼠科,鼹形 鼠科等为本界特有。本界有不少特有属,如鼹鼠,金丝猴,熊猫,狼,狐, 刺犯,罐,野猪,牦牛,骆驼,羚羊,旅鼠,山鸦,鸨,沙鸡,百灵,地鸦,岩鹦,沙 雀,沙蜥,花背蟾蜍等
二、填空题:
B.热带界
、 和
C.东洋界
D.新北界
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 和 界和 。 界。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
•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到栖息地内各种要素 的制约。
• 生活于不同栖息地的动物类群,在躯体结构、生活 方式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 不同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有广、窄之分。
二、分布区
• 1、定义:种(或属、科)的分布区是指某 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 这种动物能充分地进行生长和发育,并通过 生殖繁衍出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东洋界
长臂猿
印度象
马来貘
5、古北界:
• 范围:包括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与 阿拉伯,以及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是最大 的一界。
• 特点:不具有固有的科,但有一些特有属 • 本界与新北界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有十几个科
为两科共有种因此有人将两界合称为全北界
6、新北界
• 范围:包括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 • 特点:动物总数不多,但有一些特产科,另外
• 特点:海拔在1600-4000米之间,地形起伏 很大,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自然条件的垂 直差异显著。动物种类十分丰富。该区素有 画眉和鸡的乐园之称。
• 本区被认为是物种保存与形成的中心。
6、华中区
• 范围:包括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
• 特点:西半部主要是山地和高原,东半部主 要是平原和丘陵,属亚热带,动物极为丰富。 爬行类中扬子鳄为我国特产。
划分为七个区: • 东北,华北,蒙新,青藏----古北界 • 西南,华中,华南-------东洋界
东北区 华北区 蒙新区 青藏区 西南区 华中区 华南区
1、东北区:
• 范围: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森林地 带与草原,松、辽平原和新疆的阿尔泰山。
• 特点: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狼獾、驼鹿 为本区特产。
2、华北区:
• 范围:包括北临蒙新,南抵秦岭、淮河, 西起西倾山,东临黄海、渤海,包括甘肃 南部、山西、陕西的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

动物地理分布的形成和生物地理区系

动物地理分布的形成和生物地理区系

按照动物种类划分: 哺乳动物、鸟类、爬 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 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大洋洲等
按照生物进化历程划 分: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等
生物地理区系的特点和分布
生物地理区系是 指地球上不同地 区***组合。
生物地理区系的 特点包括:物种 丰富度、物种特 有性、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等。
适应性进化:物 种通过适应环境 变化,形成新的 形态、生理和行 为特征
分布范围:物种 的分布范围受到 进化过程的影响, 如气候、地形、 食物等
物种迁移:物种 通过迁移和扩散, 形成新的分布区 域和种群
动物迁徙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迁徙行为:动物为了寻找 食物、躲避恶劣环境或繁 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的
移动
影响因素:气候、食物、 天敌、繁殖地等
分布变化:迁徙行为会 导致动物分布的变化, 例如鸟类的迁徙会导致
鸟类的分布范围扩大
生态影响:迁徙行为对生 态系统有重要影响,例如 候鸟的迁徙对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稳定有重要作用
Part Three
生物地理区系的定 义和分类
生物地理区系的定义
生物地理区系是根据生物种类、 分布和演化的特点,将地球表 面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土壤条件、生物因素等
中国生物地理区系的保护和利用
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利用生 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修复:修复受损生态系 统,提高生态效益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 多样性,防止过度开发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 保意识,促进生物地理区系
的保护和利用
Part Six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 意义和应用价值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 机制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第一节 生物圈
❖ 概念:即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生物圈只占据地球面的一个薄层。
❖ 范围:海面下10km、地下300m; 地上垂直高度15km的大气层 。
❖ 组成: 大气圈 水圈
组成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一、水圈
占地球表面71.8%。 ❖ 水的作用: ❖ 1. 原生质的最主要成分:水生生物占70%-80%,水母
❖ 氧: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的先决条件。细胞代谢 中作为氢的最终受体而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 氮: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 CO2: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原料;构成大气外层紫外
线辐射和臭氧的屏蔽,碳酸起化学缓冲作用。
三、土壤岩圈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仅地壳表层与生命有关。
❖ 地壳:地球表面的薄层,由表层土壤和底层岩石 构成,厚度5~100km,占地球总体积的0.5%。 作用:
拿马与苏伊士地峡;南水北调后的长江、黄河。 ②滤道 仅允许有特殊适应能力的动物通过; ③机会通过 仅少数种靠机会通过,如遥远海岛动物种类少。
三、陆地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带内,分别分布着数量占 优势的代表性植物类型和生态地理动物群。
苔 原 地 带 地处极区附近; 温带草原地带 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 地带性分布 荒 漠 地 带 远离海洋; 针叶林地带 苔原地带以南阔叶林间; 阔叶林地带 亚热带温湿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地带 赤道附近。 垂 直 分 布:山地条件下,自然条件呈纬度带似的 垂直更替。
栖息地:满足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方。 ——为生态学概念,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分布区 > 栖息地
分布区有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 动物分布区能否向外扩展依赖于: (1)动物的扩展能力; (2)动物分布的阻限:非生物、生物阻限。 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 ①走廊 是一种大陆桥,动物双向自由移动。如修筑运河前的巴

动物地理分布

动物地理分布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地理位置,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地理位置,我国 许多陆栖脊椎动物可以划分为南方型和 北方型两大类。 北方型两大类。 在鸟类方面, 在鸟类方面,这种分布类型的划分 主要以其繁殖区为标准。例如, 主要以其繁殖区为标准。例如,松鸡科 个科为我国鸟类的北方代表科, 等9个科为我国鸟类的北方代表科,而 和平鸟科等25个科我国鸟类南方代表科。 25个科我国鸟类南方代表科 和平鸟科等25个科我国鸟类南方代表科。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局限性和起源情况, 根据动物分布区的局限性和起源情况, 还可以把动物划分为: 还可以把动物划分为: 固 有 种 (indigenous species, 也 称 为 土 著 种 native
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 在山地条件下, 在山地条件下,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 化,植被类型和动 物类群也呈现与纬 度梯度的地带性分 布规律相类似的变 化,称之为垂直分 布。
整个地球表面先分为大陆动物区系和海 洋动物区系,然后再按区划依据划分为若干 洋动物区系, 动物地理区域。 动物地理区域。 大陆动物区系一般分为古北界、新北界、 大陆动物区系一般分为古北界、新北界、 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 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和澳洲界,各 界又可再细分为若干区和亚区等。 界又可再细分为若干区和亚区等。海洋动物 区系一般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各带又可分 区系一般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 为若干区。 为若干区。
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 , 除了以动物区系及其起源 为根据以外,在进行动物地理区划时, 为根据以外 , 在进行动物地理区划时 , 还应当综合考 虑古环境的演变、我国的自然区划、 虑古环境的演变 、 我国的自然区划 、 生态动物地理群 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 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 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着密切 的关系, 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然分界线相当或大 体相当。 体相当。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条件的 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风区、 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风区、蒙新高原区 青藏高原区。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 和青藏高原区。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 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动物的地理分布》课件

《动物的地理分布》课件
《动物的地理分布》PPT 课件
动物的地理分布 PPT课件大纲
引言
动物地理分布的概念和意义
生物地理学基础
基本方法和原则
探索生物地理学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生态因素对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了解生态因素如何影响动物的地理分布
动物地理分布的分类
全球分布
• 哺乳动物的全球分布 • 鸟类的全球分布 • 爬行动物的全球分布
区域分布
• 古北界和新北界 • 古南界和新南界
动物地理分布的形成原因
1 大陆漂移和分离
探索大陆漂移和分离 对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
2 气候变化和环境
因素
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 因素如何塑造动物地 理分布
3 生物间的竞争和
适应
研究生物间竞争和适 应对动物地理分布的 重要性
动物地理分布的保护与管理
国和管理的现状
我国保护和管理现状
了解中国动物地理分布 保护和管理的现状
保护和管理的策略 和方法
讨论动物地理分布保护 和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结语
1 动物地理分布的未来与展望
展望动物地理分布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 人类应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呼吁人类为动物地理分布保护和管理贡献力量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布有影响
竞争关系:不同动物之间 的竞争关系会影响它们的
分布和数量
帮助理解动物的分布和迁徙规律 为保护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策略
动物的分布规律
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
温带地区:物种相对较少,但特有物种 较多
寒带地区:物种稀少,但特有物种较多
促进科学研究:动物的分布规律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促进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 繁殖和分布
降水:影响动物的饮水和 食物来源
湿度:影响动物的生活环 境和生理活动
风速:影响动物的迁徙和 分布范围
山脉: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分布
河流:影响动物的饮水和觅食
干旱沙漠 区:位于 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动植物种 类特殊
高山冰雪 区:位于 高山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特殊
海洋区: 位于海洋 中,气候 湿润,动 植物种类 丰富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 候条件对动物的分布有重
要影响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动 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有
影响
食物资源:食物资源的丰 富程度和分布对动物的分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汇报人:XX
目录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动物的分布规律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动物地理分布的演 替
动物地理分布的保 护与利用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热带雨林 区:位于 赤道附近, 气候湿热, 动植物种 类丰富
温带森林 区:位于 温带地区, 气候温和, 动植物种 类多样
寒带苔原 区:位于 北极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较少
逆行演替:生态系统向简单、原始 方向发展的过程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
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动物只能生活在可以满足其生存所必
需的基本条件的地域,这些地域就是动物的栖息地。 所以,分布区是地理概念、指必需占有地球上一定地 区,而栖息地是生态学概念。 分布区与栖息地的划分:在地图上标出某种动物的分 布点,然后用线将地图上的边界点连接起来,就能清
晰的勾划出某种动物的分布区及其边界。
(2)同源器官 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 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胚 胎发育的来源相同,基本结构相同。
如鸟翼和蝙蝠的翼,鲸鱼的鳍状肢和人的手臂属同源器官。
(3)同功器官
608页
指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胚 胎发育的来源不同,结构不同的器官。
如鸟动物本身的进化历史是怎样的;生态 因素,指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其衍变;生产实践,区划工作要符 合人类生产实践的现在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
动物地理分级区划的考虑因素
大区的划分主要考虑历史因素和生态因素,而 以历史因素为主。 历史因素:根据各大陆动物区系的历史共同点, 构成这些动物区系、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 生态因素:现代的生态条件。
各大区再作更细的划分时,在考虑历史 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考虑现代生态因素 和人类生产实践因素。
,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划分为六个界:澳洲界、热带
界、新热带界、东洋界、古北界、新北界。
跨在 两世 个界 界陆 :地 东动 洋物 界区 、划 古中 北, 界中 。国
古北界(Palearctic realm)
动物进化的形式
以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表示
现时生存的和过去存在过的生物之间的祖裔关系(亲缘关系),可以形象地 表示为一株树:从树根到树顶代表时间向度,下部的主干代表共同祖先,大小枝 条代表互相关联的线系。

动物地理分布

动物地理分布

蒙新区 西南区 华中区 华北区 青 生物圈又称生态圈, 生物圈又称生态圈,是指地球上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 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 水圈, 水圈,土壤岩石圈及其生活在其中的 生物共同组成. 生物共同组成.
1.动物的栖息地(生境habitat) .动物的栖息地(生境 ) 生境是动物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 地区. 地区. 2.分布区(distribution range) .分布区( ) 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 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这 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和发育, 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和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 出具有生命力的后代.(分布区是地理概念, .(分布区是地理概念 出具有生命力的后代.(分布区是地理概念,栖息地 是生态概念)在地图上标出某种动物的分布点, 是生态概念)在地图上标出某种动物的分布点,然后 用线将边界连接起来, 用线将边界连接起来,清晰地勾划出种的分布区及其 边界.可分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 边界.可分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动物的分布区 能否向外进行扩展常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 能否向外进行扩展常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动物的扩 展能力及是否存在限制其分布的阻限. 展能力及是否存在限制其分布的阻限.动物扩展的主 要途径:走廊,滤道和机会通过. 要途径:走廊,滤道和机会通过.

B13.动物地理_第四版

B13.动物地理_第四版
主讲人:王茂先
4. 东 洋 界
主讲人:王茂先
5.古北界
范围: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及 阿拉伯半岛、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 特有种多:熊猫、金丝猴、獾、骆驼、羚 羊等。
主讲人:王茂先
6.新北界
范围: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 特点:有一些特有种:美洲麝牛、美洲 驼鹿、美洲河狸、白头海雕。
主讲人:王茂先
第四节 我国动物地理区系概述
我国分属古北界和东 洋界。两者的分界线 是:西起横断山脉北 端、经过川北岷山与 陕西的秦岭,向东达 于淮河一线。 广东属于东洋界
主讲人:王茂先
主讲人:王茂先
主讲人:王茂先
(一)东北区
1、范围及气候特点 2、植被: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3、动物群: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
主讲人:王茂先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到栖息地内各种要素的 制约生活于不同栖息地的动物类群,在躯体结构、生 活方式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不同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有广、窄之分。
主讲人:王茂先
二、分布区
1、定义:种(或属、科)的分布区是指某种动物所 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这种动物能充分 地进行生长和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出具有生命力 的后代。 栖息地: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分布区〉栖息地 2、分布区有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 3、动物分布区能否向外扩展依赖于: (1)动物的扩展能力 (2)动物分布的阻限;非生物阻限和生物阻限。 4、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 (1)走廊;(2)滤道;(3)机会通过
(二)华北区
1、范围及气候特点
2、植被:草地和灌丛
3、动物群:温带森林-森林草原、 农田动物群
特有种:褐马鸡、复齿鼯鼠
主讲人:王茂先
(三)蒙新区
1、范围及气候特点 2、植被:东部草原、

《动物地理分布》PPT课件 (2)

《动物地理分布》PPT课件 (2)
ppt课件12森林?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泰加群落针叶林山地森林三主要群落类型三主要群落类型群落生态ppt课件13群落生态热带雨林热带雨林ppt课件14ppt课件15ppt课件16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态ppt课件17ppt课件18群落生态针叶林针叶林代表动物ppt课件19ppt课件20群落生态草原?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冻原荒漠三主要群落类型三主要群落类型ppt课件21热带草原热带草原群落生态ppt课件22ppt课件23ppt课件24群落生态温带草原温带草原ppt课件25ppt课件26群落生态代表动物ppt课件27ppt课件28ppt课件29ppt课件30ppt课件31ppt课件32四水域的动物分布四水域的动物分布一淡水生物群落
ppt课件
49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5、东洋界
❖ 亦称“印度─马来西亚区”,几乎全部是 亚洲的热带地区,包括东南亚少量的亚 热带区,我国的中南南部、华南和西南 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在内。本区内的物种 极为丰富,特别是脊椎的种类冠全球。 有动物有亚洲象、一些种类的灵长目动 物如猩猩、长臂猿、眼镜猴、鼯猴、多 种鹿、牛科、猫熊类、熊科和虎等,鸟 类种类、鱼类和昆虫种类也极为丰富。 该区内有许多世界著名的珍禽异兽。
南的整个非洲及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本
区内哺乳动物种类繁多,有许多种类的
灵长目动物如猩猩等,食肉目以狮子、
猎豹和鬣狗为代表,各种食草动物种类
如各种羚羊也极多,标志性动物还有非
洲象、长颈鹿、河马、斑马和鹭鹰,昆
虫种类相当多。本区内没有熊、鹿和野
生牛科种类的分布。鸟类繁多。从脊椎
动物的情况来看,与本界内的东洋区较
ppt课件
65
4、青藏区

第二十三章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区划

第二十三章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区划
第二十三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物地理分布
内容提要: 一、生物圈 (一)水圈(二)气圈(三)岩石圈 二、动物的分布
(一)动物的栖息地
(二)分布区 (三)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 三、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一)世界动物地 理区划概述 (二)世界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 (三)我国动物地理区系概述
一、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能够存活的空间区域,即生物 的环境的总称,又称生态圈。生物圈只占据地球表面的一 个薄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 生物共同组成,它的范围大致处于自海面下10km、地表 下300m深以及地表以上的大气层对流层(垂直高度约15km) 之间。
3. 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群的地带性 由于地球呈椭圆形并依一定的轨道旋转,以致投射在地表 各个区域的太阳热能都不均匀,使陆地的自然条件(或称 景观)自北向南呈现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即地处极区附 近的苔原地带、温带草原地带、荒漠地带、介于苔原地带 以南及阔叶林之间的针叶林或泰加林地带、亚热带阔叶林 地带和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带等。在山地条件下,自然 条件也呈现类似纬度带的垂直更替,称之为垂直分布。各 种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带内,分别分布着数量占优势的代表 性的植物类型和生态地理动物群。动物群是在一定自然条 件下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现代生态条件下所形成的,称动物 区系。
水圈:水圈包括地球表面约71.8%的水域,也是构成大气圈及 土壤岩石圈的一部分。水是生命起温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水 生生物体内的水分占70%一80%以上,它不仅是原生质的最 主要成分,也是作为生命代谢活动的氢和有机体体内氧的来 源之一。水还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通过水把营 养与代谢过程联系起来,因而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水本身的物理特性同样对于有机体的存活和分布具有重要意 义。由于地球表面的水体巨大、因而贮存着大量的热能,水的 辐射热能为陆栖生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海洋中暖水和冷水 垂直对流所导致的海流,对于气候条件以及水生生物的分布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海洋生物群落
海洋由沿岸带、浅海带、远洋带3个大的带组成 (图23-5)。
①沿岸带 是海洋中的浅海区,为潮水涨落的高潮 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潮间带)。
沿岸带理化条件极不稳定,动物种类较少,高潮线 区域种类少而密度大,接近低潮线区域种类增多。
红树林适合某些动物的栖息地。 珊瑚礁广泛分布在南、北纬28°范围内的热带浅海 沿岸区,具有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
一、世界动物地理分区概述
大陆漂移学说 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 L. Wegener)于1912年提出。
①在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45亿年)以前,全世界的 大陆曾是一个统一整体泛大陆,其周围是辽阔海洋。
②到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早期(距今2.3亿年),泛 大陆在天体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下破裂成 分离的大陆块并开始漂移。
第三节 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动物区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地理隔离和 分布区的一致所形成的动物整体,也就是有关地区在 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 动物群。动物区系有许多分类位置明确并在地理分布 上重叠的动物种所组成。
海洋动物区系:门类齐全 按动物地理学观点分
大陆动物区系:种类多
栖息地: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分布区 > 栖息地。
2. 分布区有连续分布和间断分布。 3. 动物分布区能否向外扩展依赖于两个重要因素: ①动物的扩展能力; ②动物分布的阻限——非生物阻 限和生物阻限。
4. 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有:①走廊——大陆桥;②滤 道,仅允许有特殊适应的动物通过;③机会通过,仅有 少数种类能靠机会通过。
③经历上亿年的几度离、合,逐步形成今日各大洲 和大洋的分布格局(图23-6)。
④地球上的动物亦随泛大陆的漂移,在各大洲分别 组成不同的动物区系。
生态地理动物群与依据区系组成而划分的动物区系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两者的配合反映了现代生态 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对于当地动物的影响,以及各地
动物区系的发展动态和形成过程。
四、水域的动物分布
(一)淡水生物群落 流水水体:是指沿一定方向不断流动的水流,包括 河流、山溪及泉水等。 河流的流速和底质是形成及决定其动物区系组成、 生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静水水域:指不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水体,如湖泊、 池塘和沼泽等。 湖泊一般可分为沿岸带、亚沿岸带和深水带3个水 区,沿岸带是湖泊内生物量最大的地带(图23-4)。
生物与地壳表层——土壤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和互 相依存的关系。
生物圈是地球物质经过长期演化的产物。
绝大多数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水面以下各100 m 的范围内。
活跃生物圈、泛生物圈、副生物圈
生物圈内全部生命凭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维持。
第二节 动物的分布
一、动物的栖息地(生境 habitat)
动物是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地形、气 候、水分、土壤、植物等要素互相依存和相互制约地 融合成一个整体,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动物 栖息地是能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 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荒漠等。
三、土壤岩圈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仅地壳表层 与生命有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 km,主要由 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 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 km。
生物体的矿物质代谢都是在地壳之间进行。
地壳是生物体栖息的场所,其形态特点和运动必然 对气候及有机体存活产生巨大影响。
②浅海带 是沿岸带以下至200m左右深的海洋,很 多地区的海底倾斜平缓,构成广阔的大陆架。
浅海带是海洋生物生长最繁盛的区域。
③远洋带 为浅海带以外的全部开阔大洋。 上层200m处动物群落与大陆架内相仿; 下层物理条件几乎恒定,终年黑暗,水温低,盐度 高,压力大,植物和食源匮乏,动物种类及数量少。 海洋生物量: 沿岸带超过1000g/m2; 200m深处为50g/m2; 1000m深处为1g/m2; 深海为0.1g/m2 。 可见海洋沿岸浅海区对动植物的生存极为重要,是 人类保护和开发海洋资
1. 生物圈由


的生物共同组成。
及生活在其中
2.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可以划分成哪6界?各界动物 区系有什么特点?
3. 我国的动物区系分属于哪两大区系?共分为几 个区?
4. 概念:生物圈、分布区与栖息地、垂直分布、 动物区系。
第一节 生物圈
生物圈:又称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 总称。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 物共同组成(图23-1)。
三、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陆地自然条件(或称景观)自北向南的地带性分布: ①极地附近的苔原地带 ②远离海洋的温带草原地带 ③温带和亚热带的荒漠地带 ④介于苔原地带以南及阔叶林之间的针叶林地带 ⑤属亚热带温湿海洋性气候的阔叶林地带 ⑥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带 垂直分布:在山地条件下,自然条件呈现类似纬度带 的垂直更替(图23-3)。 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带内,分别分布着数量占优势的代 表性的植物类型和生态地理动物群。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到栖息地内各种要素 的制约。
生活于不同栖息地的动物类群,在躯体结构、生活 方式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不同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有广、窄之分。
二、分布区
1. 定义:种(或属、科)的分布区是指某种动物所占 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这种动物能充分地进行 生长和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出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一、水圈 包括地球表面约71.8%的水域,也是构成大气圈及土 壤岩石圈的一部分。水是生命起源和存在的基本前提, 也是生命代谢活动的氢和有机体体内氧的来源之一,还 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 水的物理性质对于有机体存活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圈
气圈内的大气中,氧约占 21%,氮占 78%,二氧化 碳占0.03%,还有含量不等的水蒸气和少量惰性气体。 氧的存在及溶解于水的性质,是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 的先决条件。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 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