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应用举例》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应用举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在学校门口的点C处测得树的顶端A仰角为37°,同时测得BC=15米,则树的高AB(单位:米)为A.15tan37︒B.15sin37︒C.15tan 37°D.15sin 37°【答案】C【解析】如图,在Rt△ABC中,∠B=90°,∠C=37°,BC=15,∴tan C=ABBC,则AB=BC•tan C=15tan37°.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2.如图,在海拔200米的小山顶A处,观察M,N两地,俯角分别为30°,45°,则M,N两地的距离为A.200米B.2003米C.400米D.200(3+1)米【答案】D【解析】过A作AB⊥MN于B,在Rt △ABM 中, 90,200,30ABM AB M ∠==∠=,tan AB M BM∴∠=, 2003BM ∴=,在Rt △ABN 中, 90,45ABN N BAN ∠=∠=∠=,∴BN =AB =200,()200320020031MN ∴=+=+米.故选D.3.如图是一张简易活动餐桌,测得30cm OA OB ==,50cm OC OD ==,B 点和O 点是固定的.为了调节餐桌高矮,A 点有3处固定点,分别使OAB ∠为30,45,60,问这张餐桌调节到最低时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不考虑桌面厚度)A .402cmB .40cmC .403cmD .30cm【答案】B【解析】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OAB =30时,桌面离地面最低, ∴DE 的长即为最低长度, ∵OA =OB =30cm ,OC =OD =50cm , ∴AD =OA +OD =80cm , 在Rt △ADE 中,∵∠OAB =30,AD =80cm , ∴140cm.2DE AD ==故选:B.4.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截面迎水坡AB的坡度是1:3,堤坝高为40m,则迎水坡面AB的长度是A.80m B.803mC.40m D.403m【答案】A5.如图,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QON=30°.公路PQ上A处距O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ON方向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A.409秒B.16秒C.403秒D.24秒【答案】B【解析】如图,以点A为圆心,取AB=AD=200米为半径,过点A作AC⊥MN,∵∠QON=30°,OA=240米,∴AC=120米,当火车到B点时开始对A处产生噪音影响,到点D时结束影响,此时AB=200米,∵AB=200米,AC=120米,∴由勾股定理得: BC=160米∴BD=2BC=320米,∵72千米/小时=20米/秒,∴影响时间应是320÷20=16 (秒),故选B.6.如图,在A、B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48°,A,B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若公路AB长8千米,另一条公路BC长是6千米,且BC的走向是北偏西42°,则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A.6千米B.8千米C.10千米D.14千米【答案】B【解析】∵∠ABG=48°,∠CBE=42°,∴∠ABC=180°-48°-42°=90°,∴A到BC的距离就是线段AB的长度,∴AB=8千米.BE=,她7.如图,小颖利用有一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6mAB=,那么这棵树高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 1.5m23 1.5mA.23m B.()32 1.5m D.4.5mC.()【答案】B【解析】在直角三角形ACD中,∠CAD=30°,AD=6m,∴CD=AD tan30°=6×33=23,∴CE=CD+DE=23+1.5(m).故选B.8.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于受风的影响,以30米/分的速度沿与地面成75°角的方向飞行,25分钟后到达C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小山西侧B点的俯角为30°,则小山东西两侧A,B 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米.A.7502B.3752C.3756D.7506【答案】A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如图,长4m的楼梯AB的倾斜角∠ABD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ACD为45°,则调整后楼梯AC长为_____m.【答案】26【解析】在Rt△ABD中,∵sin∠ABD=AD AB,∴AD=4sin60°=23(m),在Rt△ACD中,∵sin∠ACD=AD AC,∴AC=23sin45=26(m).故答案是:26.10.我国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如图,现有渔船B在海岛A,C附近捕鱼作业,已知海岛C位于海岛A 的北偏东45°方向上.在渔船B上测得海岛A位于渔船B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此时海岛C恰好位于渔船B的正北方向18(1+3)nmile处,则海岛A,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nmile.【答案】2【解析】作AD⊥BC于D,设AC=x海里,在Rt△ACD中,AD=AC×sin∠ACD=22x,则CD=22x,在Rt△ABD中,BD=6 tan2ADABD=∠x,则22x+62x=18(1+3),解得,x=182,答:A,C之间的距离为182海里.故答案为:182.11.如图,一轮船由南向北航行到O处时,发现与轮船相距40海里的A岛在北偏东33方向.已知A岛周围20海里水域有暗礁,如果不改变航向,轮船________(填“有”或“没有”)触暗礁的危险.(可使用科学记算器)【答案】没有【解析】已知OA=40,∠O=33°,则AB=40•sin33°≈21.79>20.所以轮船没有触暗礁的危险.故答案为: 没有.12.数学组活动,老师带领学生去测塔高,如图,从B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60,测得塔基D的仰角为45,已知塔基高出测量仪20m,(即20mDC=),则塔身AD的高为________米.【答案】()2031-【解析】在Rt △ABC 中,AC =3BC .在Rt △BDC 中有DC =BC =20,∴AD =AC−DC =3BC−BC =20(3−1)米. 故答案为:20(3−1).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某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建筑物AB 的高度.他们在C 处仰望建筑物顶端A 处,测得仰角为45,再往建筑物的方向前进6米到达D 处,测得仰角为60,求建筑物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3 1.732≈,2 1.414)≈【解析】设AB x =米, ∵∠C =45°,∴在Rt ABC △中,BC AB x ==米,60ADB ∠=, 6CD =米,∴在Rt ADB △中tan ∠ADB =ABBD, tan60°=6xx -, 解得)333114.2x =≈米答,建筑物的高度为14.2米.14.如图,一个热气球悬停在空中,从热气球上的P点测得直立于地面的旗杆AB的顶端A与底端B的俯角分别为34°和45°,此时P点距地面高度PC为75米,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15.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图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的截面图,其中线段AB、CD、EF表示支撑角钢,太阳能电池板紧贴在支撑角钢AB上且长度均为300cm,AB的倾斜角为30°,BE=CA=50cm,支撑角钢CD、EF与地面接触点分别为D、F,CD垂直于地面,FE⊥AB于点E.点A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50cm,求支撑角钢CD和EF的长度各是多少.(结果保留根号)【解析】如图所示,延长BA交FD延长线于点G,过点A作AH⊥DG于点H.由题意知,AB=300cm,BE=AC=50cm,AH=50cm,∠AGH=30°.在Rt△AGH中,∵AG=2AH=100cm,∴CG=AC+AG=150cm,则CD=12CG=75cm.∵EG=AB﹣BE+AG=300﹣50+100=350(cm).在Rt△EFG中,EF=EG tan∠EGF=350tan30°=350×33503(cm).答:支撑角钢CD的长为75cm,EF 3503.。
(完整版)人教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2
-
3,如果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2.抛物线 y= (x-1) 2+2 的对称轴是直线 ____顶点坐标为 ____。
3 .抛物线 y 3(x 1)2 2 可由抛物线 y 3 x 2 先向 ____ 平移 ______ 单位,再向 _____ 平移
_______ 单位得到。
1
1.形如 _______ ________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
2.扇形周长为 10,半径为 x,面积为 y,则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函数中 , 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 )
A.y=1- 2 x 2
B.y=2(x-1) 2+4 C.y= 1 (x-1)(x+4) D.y=(x-2)
式 :a____0,b____0,c_____0;a+b+c_____0,a-b+c_____0.
2.函数 y=(x+1)(x-2)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 _____, 顶点为 ____.
2
3.若二次函数 y=x - 2x+c 图象的顶点在 x 轴上,则 c 等于 ( )
A. - 1 B.1 4.已知一次函数
3 . 如 果 二 次 函 数 y x2 2 x c 的 图 象 过 点 ( 1 , 2 ), 则 这 个 二 次 函 数 的 解 析 式 为
_____________ 。
4.抛物线 y=x2+1 的图象大致是(
)
y
y
y
y
O
-1
x
O
-1
x
1
O
x
1
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之间的关系是y=﹣112x 2+23x+53.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m . A .8B .9C .10D .112.某海滨浴场有100个遮阳伞,每个每天收费1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个每天提高2元,则减少10个伞租出,若每个每天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个伞租出,…,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个每天应提高( ) A .4元或6元B .4元C .6元D .8元3.为了响应“足球进校园”的目标,兴义市某学校开展了多场足球比赛.在某场比赛中,一个足球被从地面向上踢出,它距地面的高度h(m)可以用公式 ℎ=−5t 2+v 0t 表示,其中t(s)表示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v 0(m /s)是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如果要求足球的最大度达到20m ,那么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应该达到( ) A .5m /sB .10m /sC .20m /sD .40m /s4.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当它的产品无利润时就会及时停产.现有一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一年中获得利润y 与月份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n 2+15n -36,那么该企业一年中应停产的月份是( ) A .1月,2月 B .1月,2月,3月 C .3月,12月D .1月,2月,3月,12月5.小杰把班级勤工俭学挣得的班费500元按一年期存入银行,已知年利率为x ,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转存,设两年到期后,本利和为y 元,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500(x+1)2B .y=x 2+500C .y=x 2+500xD .y=x 2+5x6.一个球从地面竖直向上弹起时的速度为8米/秒,经过t 秒时球的高度为h 米,h 和t 满足公式:表示球弹起时的速度,g 表示重力系数,取 g =10 米/秒2) ,则球不低于3米的持续时间是( ) A .0.4 秒B .0.6 秒C .0.8 秒D .1秒7.如图所示,赵州桥的桥拱用抛物线的部分表示,其函数的关系式为 y =−125x 2 ,当水面宽度 AB 为20m 时,此时水面与桥拱顶的高度 DO 是( )A.2m B.4m C.10m D.16m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mx2-4mx+3m(m>0)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若CA平分∠OCB,则m的值为()A.√3B.√2C.√22D.√33二、填空题9.从喷水池喷头喷出的水珠,在空中形成一条抛物线,如图所示,在抛物线各个位置上,水珠的竖直高度y(单位:m)与它距离喷头的水平距离x(单位:m)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y=−2x2+4x+1喷出水珠的最大高度是m .10.廊桥是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如图,是某座抛物线型的廊桥示意图,已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140x2+10,为保护廊桥的安全,在该抛物线上距水面AB高为8米的点E,F处要安装两盏警示灯,则这两盏灯的水平距离EF是米.(精确到1米)11.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12.如图,要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在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A点安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3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5m,水柱落地处离池中心距离为9m,则水管的长度OA是m.三、解答题13.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是某条河上的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拱桥顶部点E到桥下水面的距离EF为3米时,水面宽AB为6米,一场大雨过后,河水上涨,水面宽度变为CD,且CD=2√6米,此时水位上升了多少米?14.学校准备添置一批课桌椅,原计划订购60套,每套100元,店方表示:如果多购,可以优惠.结果校方实际订购了72套,每套减价3元,但商店获得了同样多的利润.(1)求每套课桌椅的成本;(2)求商店获得的利润.15.某造纸厂生产甲、乙两种生活用纸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其中x(吨)表示甲、乙两种生活用纸的月产量,请根据表中的信息解答后面的问题:种 品价 目出厂价(元/吨) 成本价(元/吨)排污处理费甲种生活用纸48002200200(元/吨)每月还需支付设备管理、维护费20000元乙种生活用纸7000﹣10x1600400(元/吨) (1)设该造纸厂每月生产甲、乙两种生活用纸的利润分别为y 1元和y 2元,分别求出y 1和y 2与x 的函数关系式(注:利润=总收入﹣总支出);(2)若某月要生产甲、乙两种生活用纸共300吨,求该月生产甲、乙两种生活用纸各多少吨,获得的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16.如图,有长为24米的篱笆,一面利用墙(墙的最大可用长度a 为15米),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 为x 米,面积为S .(1)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并求出当AB 的长为多少时,花圃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7.某水晶厂生产的水晶工艺品非常畅销,某网店专门销售这种工艺品.成本为30元/件,每天销售y (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当x=40时,y=300;当x=55时,y=150.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规定每天工艺品的销售量不低于240件,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取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该网店店主热心公益事业,决定从每天的销售利润中捐出150元给希望工程,为了保证捐款后每天剩余利润不低于3600元,试确定该工艺品销售单价的范围.18.如图,抛物线L :y=ax 2+bx+c 与x 轴交于A 、B (3,0)两点(A 在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已知对称轴x=1.(1)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2)将抛物线L向下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BC内(包括△OBC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3)设点P是抛物线L上任一点,点Q在直线l:x=﹣3上,△PBQ能否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2.C3.C4.D5.A6.A7.B8.D9.310.8√511.√512.15413.解:以点E为原点、EF所在直线为y轴,垂直EF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知E(0,0)、A(﹣3,﹣3)、B(3,﹣3)设y=kx2(k<0)将点(3,﹣3)代入,得:k=﹣13x2∴y=﹣13将x=√6代入,得:y=﹣2∴上升了1米.14.(1)解:设每套课桌椅的成本为x元,根据题意得:60×100﹣60x=72×(100﹣3)﹣72x,解得:x=82 答:每套课桌椅的成本为82元(2)解:60×(100﹣82)=1080(元)答:商店获得的利润为1080元15.解:(1)依题意得:y 1=(4800﹣2200﹣200)x ﹣20000=2400x ﹣20000 y 2=(7000﹣10x ﹣1600﹣400)x=﹣10x 2+5000x ;(2)设该月生产乙种生活用纸m 吨,则生产甲种生活用纸(300﹣m )吨,总利润为W 元 依题意得:W=2400(300﹣m )﹣20000﹣10m 2+5000m =720000﹣2400 m ﹣20000﹣10 m 2+5000m =﹣10 m 2+2600 m+700000 ∵W=﹣10(m ﹣130)2+869000. ∵﹣10<0∴当m=130时,W 最大=869000即生产甲、乙生活用纸分别为170吨和130吨时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869000元. 16.(1)解:∵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 AB=EF=CD=x 米,BC=(24-3x )米 S=(24-3x )x =-3x 2+24x (平方米) ∵x > 0,且 15≥24-3x > 0 ∴3≤x <8S=-3x 2+24x ( 3≤x <8 )(2)解:S=(24-3x )x =-3x 2+24x =-3(x-4)2+48 ∵a=-3<0,二次函数图形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 当x=4时,S 最大=48平方米∴当AB 长为4m ,宽BC 为12m 时,有最大面积,最大面积为48平方米. 17.(1)解: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y =kx +b 由题意得: {40k +b =30055k +b =150 ,解得: {k =−10b =700∴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10x +700 (2)解:设利润为 w 元由题意,得 −10x +700≥240 ,解得 x ≤46 则 w =(x −30)(−10x +700) =−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 ∵−10<0∴x <50 时, w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46 时答:当销售单价为46元时,每天获取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840元 (3)解: w −150=−10x 2+1000x −21000−150=3600 −10(x −50)2=−250 解得: x 1=55 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可得:当 45≤x ≤55 时,捐款后每天剩余利润不低于3600元 18.(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x=1,B (3,0) ∴A (﹣1,0)∵抛物线y=ax 2+bx+c 过点C (0,3) ∴当x=0时,c=3.又∵抛物线y=ax 2+bx+c 过点A (﹣1,0),B (3,0) ∴{a −b +3=09a +3b +3=0 ∴{a =−1b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3 (2)解:∵C (0,3),B (3,0) ∴直线BC 解析式为y=﹣x+3 ∵y=﹣x 2+2x+3=﹣(x ﹣1)2+4 ∴顶点坐标为(1,4)∵对于直线BC :y=﹣x+1,当x=1时,y=2;将抛物线L 向下平移h 个单位长度 ∴当h=2时,抛物线顶点落在BC 上; 当h=4时,抛物线顶点落在OB 上∴将抛物线L 向下平移h 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BC 内(包括△OBC 的边界)则2≤h≤4(3)解:设P(m,﹣m2+2m+3),Q(﹣3,n)①当P点在x轴上方时,过P点作PM垂直于y轴,交y轴与M点,过B点作BN垂直于MP的延长线于N 点,如图所示:∵B(3,0)∵△PBQ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PQ=90°,BP=PQ则∠PMQ=∠BNP=90°,∠MPQ=∠NBP在△PQM和△BPN中∴△PQM≌△BPN(AAS)∴PM=BN∵PM=BN=﹣m2+2m+3,根据B点坐标可得PN=3﹣m,且PM+PN=6∴﹣m2+2m+3+3﹣m=6解得:m=1或m=0∴P(1,4)或P(0,3).②当P点在x轴下方时,过P点作PM垂直于l于M点,过B点作BN垂直于MP的延长线于N点同理可得△PQM≌△BPN∴PM=BN∴PM=6﹣(3﹣m)=3+m,BN=m2﹣2m﹣3则3+m=m2﹣2m﹣3解得m= 3+√332或3−√332.∴P(3+√332,−√33−92)或(3−√332,√33−92).综上可得,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1,4),(0,3),(3+√332,−√33−92)和(3−√332,√33−9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点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OP=d点P在⇔d>r点P在⇔d=r点P在⇔d<r。
2.三点圆:不在直线上的三个点一个圆。
3.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考点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这条直线叫做圆的线。
(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这条直线叫做圆的线这个点叫做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我们说这条直线和圆。
(4)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直线l和⊙O⇔d<r直线l和⊙O⇔d=r直线l和⊙O⇔d>r。
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于过切点的半径。
3.切线长定理:(1)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两条切线的夹角。
4.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限时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全国·同步练习)以点P(1,2)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恰好有三个交点则r应满足( )A. r=2或√ 5B. r=2C. r=√ 5D. 2≤r≤√ 52.(2024·全国·同步练习)如图在△ABC中O是AB边上的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O与AC相切于点D BD平分∠ABC AD=√ 3OD AB=12CD的长是( )A. 2√ 3B. 2C. 3√ 3D. 4√ 33.(2024·江苏省·同步练习)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经过三点可以作一个圆②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③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④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⑤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斜边的中点。
(人教版数学)初中9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1 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解析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x2﹣y=1 B.x2+2x﹣3=0C.x2+1x=3 D.x﹣5y=6【答案】B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m2﹣1=0,常数项为0,则m值等于A.1 B.﹣1C.1或﹣1 D.0【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m2﹣1=0,且m﹣1≠0,解得m=﹣1,故选B.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0的一个根是x=1,则m的值是A.1 B.0C.−1 D.2【答案】B【解析】把x=1代入x2﹣x﹣m=0得1﹣1﹣m=0,解得m=0.故选B.4.若px2-3x+p2-p=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p=1 B.p>0C.p≠0 D.p为任意实数【答案】C【解析】∵方程px2-3x+p2-p=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p≠0.故选C.5.方程2x2﹣6x﹣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A.6、2、5 B.2、﹣6、5C.2、﹣6、﹣5 D.﹣2、6、5【答案】C【解析】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的a、b、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方程2x2﹣6x﹣5=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2、﹣6、﹣5.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6.已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必有一个根是A.1 B.﹣2C.0 D.﹣1【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方程的解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几个特殊值的特殊形式:x=1时,a+b+c=0;x=﹣1时,a﹣b+c=0.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 x+4=0的解是x=2,则2020+2a﹣b的值是A.2016 B.2018C.2020 D.2022【答案】B【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4=0的解是x=2,∴4a﹣2b+4=0,则2a﹣b=﹣2,∴2020+2a ﹣b=2020+(2a﹣b)=2020+(﹣2)=2018.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定义.解题时,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数学思想.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8.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1=0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解析】将x=﹣1代入方程得:1﹣3+m+1=0,解得:m=1.9.已知(m﹣1)x|m|+1﹣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____.【答案】-1【解析】∵方程(m−1)x|m|+1−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m−1≠0,解得:m=−1.故答案为:−1.10.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2018【解析】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2-3m)+2015=2018,故答案为201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1.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²+4m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m≠−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需注意几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为0;整式方程. 12.若关于x的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等于__________.±【答案】32【解析】由题意知,方程(m-3)x2 +5x+m2 -18=0的常数项为m2−18,所以m2−18=0,±,解得:m=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一般式,本题常数项为0时方程可为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为一元二次方程,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符合题意,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易错点.13.一元二次方程2x2+4x﹣1=0的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之和为__________.【答案】3【解析】由题意,得:4+(﹣1)=3.故答案为3.【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 ,b ,c 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4.已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3,二次项系数是1,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方程即可)【答案】x 2﹣3x =0【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3,二次项系数是1,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为x 2-3x =0.故答案为x 2−3x =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灵活应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m 2 -1)x 2 -(m +1)x +m =0.(1)m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m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答案】(1)m =1;(2)m ≠±1,二次项系数为m 2-1、一次项系数为-(m +1),常数项为m .16.已知x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 ﹣1=0的实数根,求代数式 2352362x x x x x -⎛⎫÷+- ⎪--⎝⎭的值. 【答案】13【解析】原式=()()()333322x x x x x x +--÷-- ()()()()321323333x x x x x x x x --=⨯=-+-+. ∵x 2+3x ﹣1=0.∴x 2+3x =1.∴x (x +3)=1.∴原式=()11333x x ==+. 17.已知x =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mx +m 2=0的根,求代数式()()()2233m m m m --+-的值.【答案】2. 18.已知实数a 是方程的根. (1)计算的值;(2)计算的值.【答案】(1)2015;(2)5.【解析】(1)∵实数a 是方程的根,∴. ∴,即 . ∴; (2).∵,∴..。
(完整版)人教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二次函数(第一课时)一、课前小测1.已知函数y=(k+2)x+3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k_______.2.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ccm,面积为Scm2,则S与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 ___. 3.填表:4.在边长为4m的正方形中间挖去一个长为xm的小正方形, 剩下的四方框形的面积为y,则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5.用一根长为8m的木条,做一个长方形的窗框,若宽为xm,则该窗户的面积y(m2)与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二、基础训练121.形如_______ ________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2.扇形周长为10,半径为x ,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函数中,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x 2 B.y=2(x-1)2+4 C.y=12(x-1)(x+4) D.y=(x-2)2-x 2 4.在半径为4cm 的圆中, 挖去一个半径为xcm 的圆面, 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cm 2,则y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A.y=πx 2-4 B.y=π(2-x)2; C.y=-(x 2+4) D.y=-πx 2+16π 5.若y=(2-m)22m x -是二次函数,则m 等于( )A.±2 B.2 C.-2 D.不能确定三、综合训练1.已知y 与x 2成正比例,并且当x=1时,y=2,求函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3时,y的值.当y=8时,求x 的值.2.已知函数y =(m 2-m )x 2+(m -1)x +m +1.(1)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2)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则m 的值应怎样?326.1二次函数(第二课时)一、课前小测1.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a ≠0,b ≠0,c ≠0B.a <0,b ≠0,c ≠0C.a >0,b ≠0,c ≠0D.a ≠02.下列函数中:①y =-x 2;②y =2x ;③y =22+x 2-x 3;④m =3-t -t 2是二次函数的是__ __(其中x 、t 为自变量).3.当k=__ ___时,27(3)k y k x -=+是二次函数。
【九年级数学《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是d,则()A.当d=8 cm,时,直线与圆相交B.当d=4.5 cm时,直线与圆相离C.当d=6.5 cm时,直线与圆相切D.当d=13 cm时,直线与圆相切2.如图,在⊙O中,AB为直径,点C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C沿弦AC翻折交AB于点D,连接CD.如果∠BAC=20°,则∠BDC=()A.80°B.70°C.60°D.50°3.如图是一个正八边形,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等于2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102 B.20 C.18 D.202 4.如图,△ABC内接于⊙O,且∠ABC=700,则∠AOC为()(A)1400 (B)1200(C)900 (D)3505.⊙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 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 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 D.无法确定6.(3分)在⊙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弦AB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A.30° B.45° C.60° D.90°7.(3分)(2015•牡丹江)如图,△ABD的三个顶点在⊙O上,AB是直径,点C在⊙O上,且∠ABD=52°,则∠BCD等于().A.32° B.38° C.52° D.66°8.已知一块圆心角为300°的扇形铁皮,用它做一个圆锥形的烟囱帽(接缝忽略不计),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是80cm,则这块扇形铁皮的半径是()A.24cm B.48cm C.96cm D.192cm二、填空题9.用半径为6cm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 cm.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结果保留π)11.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那么该扇形的弧长是.12.如图,在⊙O中,∠OAB=45°,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E=2cm,则弦AB的长为 cm.13.(3分)用一个圆心角为90°,半径为4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14.(3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5.(3分)(2015•郴州)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cm,母线长为3cm,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cm2.16.(4分)如图,AD是⊙O的直径,弦BC⊥AD于E,AB=BC=12,则OC= .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P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BP 与⊙O 交于点C ,若AB=2,∠P=30°,求AP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AD 为弦,∠DBC =∠A.18.求证: BC 是⊙O 的切线;19.若OC ∥AD ,OC 交BD 于E ,BD=6,CE=4,求AD 的长. O EDA20.如图,已知⊙O 与BC 相切,点C 不是切点,AO ⊥OC ,∠OAC=∠ABO ,且AC=BO ,判断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已知,如图,直线MN交⊙O于A,B两点,AC是⊙O的直径,DE 切⊙O于点D,且DE⊥MN于点E.(1)求证:AD平分∠CAM.(2)若DE=6,AE=3,求⊙O的半径.22.(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 在⊙O外,∠EAC=∠B.(1)求证:直线AE是⊙O的切线;(2)若∠D=60°,AB=6时,求劣弧AC的长(结果保留π).参考答案1.C2.B.3.B.4.A5.B.6.D.7.B.8.B.9.310.24π.11.4π.12.4.13.1..14.3615.3π.16.43.17.23.18.证明:(1)∵AB为⊙O的直径∴D=90°, A+ABD=90°∵∠DBC =∠A∴∠DBC+∠ABD=90°∴BC⊥AB∴BC是⊙O的切线19.∵OC∥AD,D=90°,BD=6∴OC⊥BDBD=3∴BE=12∵O是AB的中点∴AD=2EO -∵BC⊥AB ,OC⊥BD∴△CEB∽△BEO,∴2=•BE CE OE∵CE=4,∴9OE=4∴AD=9220.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理由见解析.21.(1)证明见解析;(2)⊙O的半径为7.5.22.(1)证明见试题解析;(2)2π.《圆》的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点确定一个圆B.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C.和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2.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AOC=84°,则∠E等于()A.42°B.28°C.21°D.20°3.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CD=6,AE=1,则⊙O的直径为()A.6 B.8 C.10 D.124.如图,D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弦,DM⊥CD交AB于点M,CN ⊥CD交AB于点N.AB=10,CD=6.则四边形DMNC的面积()A.等于24 B.最小为24 C.等于48 D.最大为485.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6,OP⊥AB,垂足为点P,则OP的长为()A.3 B.2.5 C.4 D.3.56.如图表示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输水管的半径为5cm,水面宽AB为8cm,则水的最大深度CD为()A.4cm B.3cm C.2cm D.1cm7.图中的五个半圆,邻近的两半圆相切,两只小虫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到B点,甲虫沿ADA1、A1EA2、A2FA3、A3GB路线爬行,乙虫沿ACB路线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先到B点B.乙先到B点C.甲、乙同时到B D.无法确定8.在直径为200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AB=160cm,则油的最大深度为()A.40cm B.60cm C.80cm D.100cm9.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A.5πcm B.6πcm C.9πcm D.8πcm10.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圆上,已知∠OBA=40°,则∠C=()A.40°B.50°C.60°D.8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O中,弦AB∥CD,若∠ABC=40°,则∠BOD=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以顶点D为圆心作半径为r的圆,若要求另外三个顶点A、B、C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外,则r的取值范围是.13.如图,已知∠BOA=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cm 为半径作⊙M.点M在射线OB上运动,当OM=5cm时,⊙M与直线OA 的位置关系是.14.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其边长为4,则⊙O的内接正三角形EFG的边长为.15.已知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为cm.16.如图,半圆O的直径AB=2,弦CD∥AB,∠COD=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3m,其侧面展开图是半圆,求圆锥母线长.18.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8cm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能否完全装下?若未能装满,求杯内水面离杯口的距离.19.如图,AB和CD分别是⊙O上的两条弦,过点O分别作ON⊥CD 于点N,OM⊥AB于点M,若ON=AB,证明:OM=CD.20.如图为桥洞的形状,其正视图是由和矩形ABCD构成.O点为所在⊙O的圆心,点O又恰好在AB为水面处.若桥洞跨度CD为8米,拱高(OE⊥弦CD于点F )EF为2米.求所在⊙O的半径DO.21.△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C=.如图,若AC是⊙O的直径,∠BAC=60°,延长BA到点D,使得DA=BA,过点D作直线l⊥BD,垂足为点D,请将图形补充完整,判断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8,0),B(0,6),点M在线段AB上.(1)如图1,如果点M是线段AB的中点,且⊙M的半径为4,试判断直线OB与⊙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M与x轴、y轴都相切,切点分别是点E、F,试求出点M的坐标.2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AB=12,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边交于点D,过点D作DF⊥AC,垂足为F,过点F作FG⊥AB,垂足为G,连接GD,(1)求证:D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求FG的长.24.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E是边BC上的动点,EF∥AC交边AB于点F,在边AC上取一点P,使PE=EB,连接FP.(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探究:当点E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并判断四边形EFPC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以点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平行四边形EFPC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点确定一个圆B.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C.和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考点】圆的认识.【分析】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对A、B进行判断;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对C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所以A选项错误;B、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所以B选项正确;C、过半径的外端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所以C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也考查了确定圆的条件和切线的判定.2.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AOC=84°,则∠E等于()A.42°B.28°C.21°D.20°【考点】圆的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半径相等得到DO=DE,则∠E=∠DO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DOE+∠E,所以∠1=2∠E,同理得到∠AOC=∠C+∠E=3∠E,然后利用∠E=∠AOC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连结OD,如图,∵OB=DE,OB=OD,∴DO=DE,∴∠E=∠DOE,∵∠1=∠DOE+∠E,∴∠1=2∠E,而OC=OD,∴∠C=∠1,∴∠C=2∠E,∴∠AOC=∠C+∠E=3∠E,∴∠E=∠AOC=×84°=2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CD=6,AE=1,则⊙O的直径为()A.6 B.8 C.10 D.12【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连接OC,根据题意OE=OC﹣1,CE=3,结合勾股定理,可求出OC的长度,即可求出直径的长度.【解答】解:连接OC,∵弦CD⊥AB于E,CD=6,AE=1,∴OE=OC﹣1,CE=3,∴OC2=(OC﹣1)2+32,∴OC=5,∴AB=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连接OC,构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半径OC的长度.4.如图,D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弦,DM⊥CD交AB于点M,CN ⊥CD交AB于点N.AB=10,CD=6.则四边形DMNC的面积()A.等于24 B.最小为24 C.等于48 D.最大为48【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分析】过圆心O作OE⊥CD于点E,则OE平分CD,在直角△OD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E的长,即梯形DMNC的中位线,根据梯形的面积等于OE?CD即可求得.【解答】解:过圆心O作OE⊥CD于点E,连接OD.则DE=CD=×6=3.在直角△ODE中,OD=AB=×10=5,OE===4.则S四边形DMNC=OE?CD=4×6=2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线以及垂径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5.如图,在半径为5的⊙O中,弦AB=6,OP⊥AB,垂足为点P,则OP的长为()A.3 B.2.5 C.4 D.3.5【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P=AB,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答案.【解答】解:连接OA,∵AB⊥OP,∴AP==3,∠APO=90°,又OA=5,∴OP===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表示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输水管的半径为5cm,水面宽AB为8cm,则水的最大深度CD为()A.4cm B.3cm C.2cm D.1cm【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AO=5cm,AC=4cm,进而得出CO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输水管的半径为5cm,水面宽AB为8cm,水的最大深度为CD,∴DO⊥AB,∴AO=5cm,AC=4cm,∴CO==3(cm),∴水的最大深度CD为:2c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根据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图中的五个半圆,邻近的两半圆相切,两只小虫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到B点,甲虫沿ADA1、A1EA2、A2FA3、A3GB路线爬行,乙虫沿ACB路线爬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先到B点B.乙先到B点C.甲、乙同时到B D.无法确定【考点】圆的认识.【专题】应用题.【分析】甲虫走的路线应该是4段半圆的弧长,那么应该是π(AA1+A1A2+A2A3+A3B)=π×AB,因此甲虫走的四段半圆的弧长正好和乙虫走的大半圆的弧长相等,因此两个同时到B点.【解答】解:π(AA1+A1A2+A2A3+A3B)=π×AB,因此甲虫走的四段半圆的弧长正好和乙虫走的大半圆的弧长相等,因此两个同时到B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主要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8.在直径为200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若油面的宽AB=160cm,则油的最大深度为()A.40cm B.60cm C.80cm D.100cm【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分析】连接OA,过点O作OE⊥AB,交AB于点M,由垂径定理求出AM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M的长,进而可得出ME的长.【解答】解:连接OA,过点O作OE⊥AB,交AB于点M,∵直径为200cm,AB=160cm,∴OA=OE=100cm,AM=80cm,∴OM===60cm,∴ME=OE﹣OM=100﹣60=40c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A.5πcm B.6πcm C.9πcm D.8πcm【考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如图,连接OD、OC.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证得△AOD 是等边三角形,则⊙O的半径长为BC=4cm;然后由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解答】解:如图,连接OD、OC.∵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AOD=∠DOC=∠BOC=60°.又OA=OD,∴△AOD是等边三角形,∴OA=AD=4cm,∴⊙O的周长=2×4π=8π(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该题利用“有一内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证得△AOD 是等边三角形.10.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圆上,已知∠OBA=40°,则∠C=()A.40°B.50°C.60°D.80°【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首先根据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得∠OAB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OB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OA=OB,∴∠OAB=∠OBA=40°,∴∠AOB=180°﹣40°﹣40°=100°.∴∠C=∠AOB=×100°=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O中,弦AB∥CD,若∠ABC=40°,则∠BOD= 80°.【考点】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到∠C=∠ABC=40°,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解答】解:∵AB∥CD,∴∠C=∠ABC=40°,∴∠BOD=2∠C=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也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以顶点D为圆心作半径为r的圆,若要求另外三个顶点A、B、C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个点在圆外,则r的取值范围是3<r<5 .【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要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根据点与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进行判断.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时,点在圆内.【解答】解:在直角△ABD中,CD=AB=4,AD=3,则BD==5.由图可知3<r<5.故答案为:3<r<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本题要注意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要熟悉勾股定理,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3.如图,已知∠BOA=30°,M为OB边上一点,以M为圆心、2cm 为半径作⊙M.点M在射线OB上运动,当OM=5cm时,⊙M与直线OA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作MH⊥OA于H,如图,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MH=OM=,则MH大于⊙M的半径,然后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求解.【解答】解:作MH⊥OA于H,如图,在Rt△OMH中,∵∠HOM=30°,∴MH=OM=,∵⊙M的半径为2,∴MH>2,∴⊙M与直线OA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故答案为相离.【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直线l和⊙O相交?d<r;直线l和⊙O相切?d=r;直线l和⊙O相离?d>r.14.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其边长为4,则⊙O的内接正三角形EFG的边长为 2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分析】连接AC、OE、OF,作OM⊥EF于M,先求出圆的半径,在RT △OEM中利用30度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连接AC、OE、OF,作OM⊥EF于M,∵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4,∠ABC=90°,∴AC是直径,AC=4,∴OE=OF=2,∵OM⊥EF,∴EM=MF,∵△EFG是等边三角形,∴∠GEF=60°,在RT△OME中,∵OE=2,∠OEM=∠GEF=30°,∴OM=,EM=OM=,∴EF=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与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已知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为4πcm.【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在半径是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等于圆周长C=2πR,所以n°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nπR÷180.【解答】解:∵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扇形的弧长为: =4πcm;故答案为:4π.【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解答该题需熟记弧长的公式l=.16.如图,半圆O的直径AB=2,弦CD∥AB,∠COD=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由CD∥AB可知,点A、O到直线CD的距离相等,结合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得出S△ACD=S△OCD,进而得出S阴影=S 扇形COD,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弦CD∥AB,∴S△ACD=S△OCD,∴S阴影=S扇形COD=?π?=×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S阴影=S扇形COD.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通过分割图形找出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3m,其侧面展开图是半圆,求圆锥母线长.【考点】圆锥的计算.【分析】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半圆就是底面圆的周长.依此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母线长为x,根据题意得2πx÷2=2π×3,解得x=6.故圆锥的母线长为6m.【点评】本题考查圆锥的母线长的求法,注意利用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这个知识点.18.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8cm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能否完全装下?若未能装满,求杯内水面离杯口的距离.【考点】圆柱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时,水面高为xcm,根据水的体积不变和圆柱的条件公式得到π?()2?x=π?()2?18,解得x=12.5,然后把12.5与10进行大小比较即可判断能否完全装下.【解答】解:设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时,水面高为xcm,根据题意得π?()2?x=π?()2?18,解得x=12.5,∵12.5>10,∴不能完全装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圆柱:圆柱的母线(高)等于展开后所得矩形的宽,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矩形的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19.如图,AB和CD分别是⊙O上的两条弦,过点O分别作ON⊥CD 于点N,OM⊥AB于点M,若ON=AB,证明:OM=CD.【考点】垂径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设圆的半径是r,ON=x,则AB=2x,在直角△CON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N的长,然后根据垂径定理求得CD的长,然后在直角△OAM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M的长,即可证得.【解答】证明:设圆的半径是r,ON=x,则AB=2x,在直角△CON中,CN==,∵ON⊥CD,∴CD=2CN=2,∵OM⊥AB,∴AM=AB=x,在△AOM中,OM==,∴OM=CD.【点评】此题涉及圆中求半径的问题,此类在圆中涉及弦长、半径、圆心角的计算的问题,常把半弦长,半圆心角,圆心到弦距离转换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然后通过直角三角形予以求解.20.如图为桥洞的形状,其正视图是由和矩形ABCD构成.O点为所在⊙O的圆心,点O又恰好在AB为水面处.若桥洞跨度CD为8米,拱高(OE⊥弦CD于点F )EF为2米.求所在⊙O的半径DO.【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矩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DF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OE⊥弦CD于点F,CD为8米,EF为2米,∴EO垂直平分CD,DF=4m,FO=DO﹣2,在Rt△DFO中,DO2=FO2+DF2,则DO2=(DO﹣2)2+42,解得:DO=5;答:所在⊙O的半径DO为5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此类题中一般使用列方程的方法,这种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几何代数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一定要掌握.21.△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C=.如图,若AC是⊙O的直径,∠BAC=60°,延长BA到点D,使得DA=BA,过点D作直线l⊥BD,垂足为点D,请将图形补充完整,判断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作OF⊥l于F,CE⊥l于E,设AD=a,则AB=2AD=2a,只要证明OF是梯形ADEC的中位线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图形如图所示,直线l与⊙O相切.理由:作OF⊥l于F,CE⊥l于E,∵AC是直径,∴∠ABC=90°,∵l⊥BD,∴∠BDE=90°,∵OF⊥l,CE⊥l,∴AD∥OF∥CE,∵AO=OC,∴DF=FE,∴OF=(AD+CE),设AD=a,则AB=2AD=2a,∵∠ABC=∠BDE=∠CED=90°,∴四边形BDEC是矩形,∴CE=BD=3a,∴OF=2a,∵在Rt△ABC中,∠ABC=90°,∠ACB=30°,AB=2a,∴AC=4a,∴OF=OA=2a,∴直线l是⊙O切线.【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图形中位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要证明切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连半径,证垂直,二是作垂直,正半径,此题则是运用第二种方法.2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8,0),B(0,6),点M在线段AB上.(1)如图1,如果点M是线段AB的中点,且⊙M的半径为4,试判断直线OB与⊙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M与x轴、y轴都相切,切点分别是点E、F,试求出点M的坐标.【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1)设线段OB的中点为D,连结M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MD,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得出即可;(2)求出过点A、B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x+6,设M(a,﹣a),把x=a,y=﹣a代入y=x+6得出关于a的方程,求出即可.【解答】解:(1)直线OB与⊙M相切,理由:设线段OB的中点为D,连结MD,如图1,∵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MD∥AO,MD=4.∴∠AOB=∠MDB=90°,∴MD⊥OB,点D在⊙M上,又∵点D在直线OB上,∴直线OB与⊙M相切;,(2)解:连接ME,MF,如图2,∵A(﹣8,0),B(0,6),∴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解得:k=,b=6,即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是y=x+6,∵⊙M与x轴、y轴都相切,∴点M到x轴、y轴的距离都相等,即ME=MF,设M(a,﹣a)(﹣8<a<0),把x=a,y=﹣a代入y=x+6,得﹣a=a+6,得a=﹣,∴点M的坐标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 到直线l的距离是,当d=r时,直线l和⊙O相切.23.已知等边三角形ABC,AB=12,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边交于点D,过点D作DF⊥AC,垂足为F,过点F作FG⊥AB,垂足为G,连接GD,(1)求证:D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求FG的长.【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分析】(1)连接OD,证∠ODF=90°即可.(2)利用△ADF是30°的直角三角形可求得AF长,同理可利用△FHC 中的60°的三角函数值可求得FG长.【解答】(1)证明:连接OD,∵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边交于点D,∴∠B=∠C=∠ODB=60°,∴OD∥AC,∵DF⊥AC,∴∠CFD=∠ODF=90°,即OD⊥DF,∵OD是以边AB为直径的半圆的半径,∴DF是圆O的切线;(2)∵OB=OD=AB=6,且∠B=60°,∴BD=OB=OD=6,∴CD=BC﹣BD=AB﹣BD=12﹣6=6,∵在Rt△CFD中,∠C=60°,∴∠CDF=30°,∴CF=CD=×6=3,∴AF=AC﹣CF=12﹣3=9,∵FG⊥AB,∴∠FGA=90°,∵∠FAG=60°,∴FG=AFsin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知识,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般要猜想是相切,那么证直线和半径的夹角为90°即可;注意利用特殊的三角形和三角函数来求得相应的线段长.24.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E是边BC上的动点,EF∥AC交边AB于点F,在边AC上取一点P,使PE=EB,连接FP.(1)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EF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2)探究:当点E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并判断四边形EFPC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以点E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根据⊙E与平行四边形EFPC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r的取值范围.【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专题】探究型.【分析】(1)由平行易得△BF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各边是相等的;(2)当点E是BC的中点时,△PEC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到PC=EC=BE=EF,也就得到了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再有EF=EC 可证为菱形;(3)根据各点到圆心的距离作答即可.【解答】解:(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又∵EF∥AC,∴∠BFE=∠A=60°,∠BEF=∠C=60°,∴△BFE是等边三角形,PE=EB,∴EF=BE=PE=BF;(2)当点E是BC的中点时,四边形是菱形;∵E是BC的中点,∴EC=BE,∵PE=BE,∴PE=EC,∵∠C=60°,∴△PEC是等边三角形,∴PC=EC=PE,∵EF=BE,∴EF=PC,又∵EF∥CP,∴四边形EFPC是平行四边形,∵EC=PC=EF,∴平行四边形EFPC是菱形;(3)如图所示:当点E是BC的中点时,EC=1,则NE=ECcos30°=,当0<r<时,有两个交点;当r=时,有四个交点;当<r<1时,有六个交点;当r=1时,有三个交点;当r>1时,有0个交点.【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注意圆和线段有交点,应根据半径作答.。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练习一:实数的运算】1. 计算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9 = ±3- √64 = 8- √0.25 = 0.52. 计算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8 = 2- ∛-27 = -3- ∛0 = 03. 判断下列各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 π 是无理数- 0.3 是有理数- √2 是无理数【练习二:代数式】1. 化简下列代数式:- 3x + 2y - 5x = -2x + 2y- 4a² - 3a + 5b² = 4a² + 5b² - 3a2.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当x=2,y=-3:- 2x - 3y = 2*2 - 3*(-3) = 4 + 9 = 133. 判断下列代数式是否可以合并同类项:- 5x² + 3x²可以合并为 8x²- 2y + 3z 不能合并【练习三:一元一次方程】1.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3x - 5 = 10,解得 x = 5- 2y + 4 = 0,解得 y = -22. 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并求解:- 如果一个数的3倍加上4等于26,设这个数为x,可列出方程3x + 4 = 26,解得 x = 63.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解:- 5x - 7 = 0 有解- 2x + 3 = x - 1 有解,解得 x = -4【练习四:几何图形】1.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4*4 = 16- 一个半径为3的圆的面积为π*3² = 9π2.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一个边长为5的正六边形的周长为 6*5 = 30- 一个直径为10的圆的周长为π*10 = 10π3. 判断下列几何图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 矩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垂直【结束语】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ABC ∽△DEF ,A 、B 分别对应D 、E ,且AB :DE =1:2,那么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C :DE =1:2B .△ABC 的面积:△DEF 的面积=1:2 C .∠A 的度数:∠D 的度数=1:2D .△ABC 的周长:△DEF 的周长=1:2 【答案】D2.如图,AB 、CD 、EF 都与BD 垂直,且AB =1,CD =3,那么EF 的长是A .13B .23 C .34D .45【答案】C【解析】∵AB 、CD 、EF 都与BD 垂直,∴AB ∥CD ∥EF , ∴△DEF ∽△DAB ,△BEF ∽△BCD ,∴EF DF AB DB =,EF BF CD BD =,∴EF EF DF BFAB CD DB BD+=+=1. ∵AB =1,CD =3,∴13EF EF +=1,∴EF =34.故选C .3.已知:如图,在ABCD中,AE:EB=1:2,则FE:FC=A.1:2 B.2:3 C.3:4 D.3:2 【答案】B【解析】在ABCD中,AB=CD,AB∥CD,∵BE=2AE,∴BE=23AB=23CD,∵AB∥CD,∴EFFC=BEDC=23,故选B.4.已知:如图,E是ABCD的边AD上的一点,且32AEDE=,CE交BD于点F,BF=15cm,则DF的长为A.10cm B.5cmC.6cm D.9cm【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AD上,∴DE∥BC,且AD=BC,∴∠DEF=∠BCF;∠EDF=∠CBF,∴△EDF∽△CBF,∴BC BF ED DF=,∵32AEDE=,∴设AE=3k,DE=2k,则AD=BC=5k,52BC BFED DF==,∵BF=15cm,∴DF=25BF═6cm.故选C.5.已知△ABC∽△DEF,△ABC的周长为3,△DEF的周长为1,则△DEF与△ABC的面积之比为A.9:1 B.1:9C.3:1 D.1:3【答案】B【解析】∵△ABC∽△DEF,△ABC的周长为3,△DEF的周长为1,∴△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DEF与△ABC的相似比为1:3,∴△DEF与△ABC的面积之比为1:9,故选B.6.如图,△ABC∽△AB'C',∠A=35°,∠B=72°,则∠AC'B'的度数为A.63°B.72°C.73°D.83°【答案】C【解析】∵∠A+∠B+∠C=180°,∠A=35°,∠B=72°,∴∠C=180°–35°–72°=73°,∵△ABC∽△AB'C',∴∠AC′B′=∠C=73°,故选C.7.如图,△ABC中,E为AB中点,AB=6,AC=4.5,∠ADE=∠B,则CD=A.32B.1C.12D.23【答案】C【解析】∵E为AB中点,∴AE=12AB,∵∠ADE=∠B,∠A=∠A,∴△ADE∽△ABC,∴AE ADAC AB,∴12AB2=AD•AC,∴AD=4,∴CD=AC–AD=0.5,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8.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2,如果小三角形的面积是9,那么大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答案】36【解析】∵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2,∴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小三角形的面积是9,∴大三角形的面积是36,故答案为:36.9.矩形ABCD中,AB=6,BC=8.点P在矩形ABCD的内部,点E在边BC上,满足△PBE∽△DBC,若△APD是等腰三角形,则PE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65或310.如图,在△ABC纸板中,AC=4,BC=2,AB=5,P是AC上一点,过点P沿直线剪下一个与△ABC相似的小三角形纸板,如果有4种不同的剪法,那么AP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3≤AP<4【解析】如图所示,过P作PD∥AB交BC于D或PE∥BC交AB于E,则△PCD∽△ACB或△APE∽△ACB,此时0<AP<4;如图所示,过P作∠APF=∠B交AB于F,则△APF∽△ABC,此时0<AP≤4;如图所示,过P作∠CPG=∠CBA交BC于G,则△CPG∽△CBA,此时,△CPG∽△CBA,当点G与点B重合时,CB2=CP×CA,即22=CP×4,∴CP=1,AP=3,∴此时,3≤AP<4;综上所述,AP长的取值范围是3≤AP<4.故答案为:3≤AP<4.11.如图,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且△CDE与△ABC相似,则点E的坐标是__________.【答案】(6,0),(6,5),(6,2),(4,2)、(4,5)、(4,0).【解析】在△ABC中,∠ABC=90°,AB=6,BC=3,AB:BC=2.①当点E的坐标为(6,0)时,∠CDE=90°,CD=2,DE=1,则AB:BC=CD:DE,△CDE∽△ABC;②当点E的坐标为(6,5)时,∠CDE=90°,CD=2,DE=4,则AB:BC=DE:CD,△EDC∽△ABC;③当点E的坐标为(6,2)时,∠ECD=90°,CD=2,DE=1,则AB:BC=CD:DE,△CDE∽△ABC;同理,当点E的坐标为(4,2)、(4,5)、(4,0),故答案为:(6,0),(6,5),(6,2),(4,2)、(4,5)、(4,0).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2.求证: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解析】已知:如图,已知△ABC ∽△A 1B 1C 1,顶点A 、B 、C 分别与A 1、B 1、C 1对应,△ABC 和△A 1B 1C 1的相似比为k .求证:111ABC A B C S S △△=k 2;证明:作AD ⊥BC 于D ,A 1D 1⊥B 1C 1于D 1,∵△ABC ∽△A 1B 1C 1,顶点A 、B 、C 分别与A 1、B 1、C 1对应, ∴∠B =∠B 1,∵AD 、A 1D 1分别是△ABC ,△A 1B 1C 1的高线, ∴∠BDA =∠B 1D 1A 1,∴△ABD ∽△A 1B 1D 1,∴11AD A D =11ABA B =k , ∴111ABC A B C S S △△=11111212BC AD B C A D ⋅⋅⋅⋅=k 2.13.如图所示,Rt △ABC ∽Rt △DFE ,CM 、EN 分别是斜边AB 、DF 上的中线,已知AC =9cm ,CB =12cm ,DE =3cm .(1)求CM 和EN 的长; (2)你发现CMEN的值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得到什么结论?【解析】(1)在Rt △ABC 中,AB =22AC CB +=22912+=15,∵CM 是斜边AB 的中线, ∴CM =12AB=7.5, ∵Rt △ABC ∽Rt △DFE , ∴DE DF AC AB =,即319315DF==, ∴DF =5,∵EN 为斜边DF 上的中线,∴EN =12DF =2.5; (2)∵7.532.51CM EN ==,相似比为9331AC DE ==,∴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14.如图,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且△ACP ∽△PDB .(1)求∠APB 的大小.(2)说明线段AC 、CD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15.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如图1,在△ABC 中,∠A =48°,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D =CD ,则∠ACB =__________°. (2)如图2,在△ABC 中,AC =2,BC 2,CD 是△ABC 的完美分割线,且△ACD 是以CD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线CD的长.【解析】(1)当AD=CD时,如图,∠ACD=∠A=48°,∵△BDC∽△BCA,∴∠BCD=∠A=48°,∴∠ACB=∠ACD+∠BCD=96°.(2)由已知得AC=AD=2,∵△BCD∽△BAC,∴BCBA=BDBC,设BD=x2)2=x(x+2),∵x>0,∴x3–1,∵△BCD∽△BAC,∴CD BDAC BC=32,∴CD 312-×62.故答案为:96.。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4.1圆的有关性质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圆的有关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初中数学同步练习九年级上册24.1 圆的有关性质一、单选题1.如图,点O是正六边形的对称中心,如果用一副三角板的角,借助点O(使该角的顶点落在点O处),把这个正六边形的面积n等分,那么n的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A.4 B.5 C.6 D.72.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M,连接BC、AD,⊙AMD=100°,⊙A=30°,则⊙B=()A.40° B.45° C.50° D.60°3.如图,O是线段BC的中点,A、D、C到O点的距离相等.若⊙ABC =30°,则⊙ADC的度数是()A.30° B.60° C.120° D.150°4.如图,点A.B.C在⊙D上,⊙ABC=70°,则⊙ADC的度数为()A.110° B.140° C.35° D.130°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垂直平分弦的直线经过圆心B.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C.平行弦所夹的两条弧相等D.垂直于弦的直径必平分弦所对的弧6.如图,⊙O的直径CD⊙AB,⊙AOC=60°,则⊙CDB=()A.20° B.30° C.40° D.50°7.如图,在⊙O中,弦AC⊙半径OB,⊙BOC=48°,则⊙OAB的度数为() A.24° B.30° C.60° D.90°8.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4,CD=1,则EC的长为()A.B.C.D.4二、填空题9.如图,AB,CD是⊙O的弦,且AB⊙CD,连接AD,BC,若⊙C=25°,则⊙D的度数为.10.如图,A、B、C是⊙O的圆周上三点,⊙ACB=40°,则⊙ABO等于度.11.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100°,则⊙DCE的度数为;12.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点C、D是半圆上两点,⊙ADC = 144°,则⊙ABC =13.如图,⊙ABC内接于⊙O,AC是⊙O的直径,⊙ACB=50°,点D是上一点,则⊙D=度.14.如图,在⊙O的内接五边形ABCDE中,⊙CAD=35°,则⊙B+⊙E=.1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O的直径,连接CD,⊙B=70°,则⊙DAC=.16.如图,在中,A,B,C是O上三点,如果,弦,那么的半径长为.三、解答题17.如图,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E,AE=CE,求证:BE=DE.18.如图,已知OA、OB、OC是⊙O的三条半径,点C是弧AB的中点,M、N分别是OA、OB的中点.求证:MC=NC.19.AB为半圆O的直径,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锐角顶点P在半圆上,斜边过点B,一条直角边交该半圆于点Q.若AB=2,则线段BQ的长为多少?20.如图,在中,AB是的直径,与AC交于点D,,求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B5.【答案】B6.【答案】B7.【答案】A8.【答案】B9.【答案】65°10.【答案】5011.【答案】100°12.【答案】3613.【答案】4014.【答案】215°15.【答案】20°16.【答案】517.【答案】证明:⊙⊙A=⊙C,⊙D=⊙B ,AE=CE,⊙ ⊙AED⊙⊙CEB,⊙ BE=DE.18.【答案】解:⊙弧AC和弧BC相等,⊙⊙AOC=⊙BOC,又⊙OA="OB" M、N分别是OA、OB的中点⊙OM=ON,在⊙MOC和⊙NOC中,⊙⊙MOC⊙⊙NOC(SAS),⊙MC=NC.19.【答案】解:如图,连接AQ,由题意可知:⊙BPQ=45°,⊙AB是半圆O的直径,⊙⊙AQB=90°,又⊙⊙BAQ=⊙BPQ=45°,⊙⊙AB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Q=AQ= .即,答案为.20.【答案】解:在⊙ABC中,⊙⊙B=60°,⊙C=75°,⊙⊙A=45°.⊙AB是⊙O的直径,⊙O与AC交于点D,⊙⊙BOD=2⊙A=9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数学青岛版同步练习(含答案)121538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数学青岛版同步练习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是圆内接四边形,=,则=( )A.B.C.D.2. 如图,点、、在上,,则的度数是( )A.B.C.D.3. 如图,在中,,,动点沿折线以恒定的速度运动,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运动,,同时到达点,已知的面积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的值为( )A.B.C.D.4. 如图,是的直径,点在上,若,则的度数为 ABDC ∠1112∘∠CDE 56∘68∘66∘58∘A B C ⊙O ∠AOB =40∘∠ACB 10∘20∘30∘40Rt △ABC ∠ACB =90∘CB =4M C −A−B N C 1B M N B △CMN y x b 292394AB ⊙O C ⊙O ∠A =40∘∠B ()B.C.D.5. 如图,是的直径,点,在上,如果,那么的大小是( ) A.B.C. D.6. 下列图形中,一定满足的是( )A.B.C.D.7. 如图,是的一条弦,经过点的切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A.B.C.50∘60∘40∘AB ⊙O C D ⊙O ∠BAC =20∘∠ADC 130∘120∘110∘100∘∠A =∠B 12BC ⊙O B CO A ∠C 23∘∠A 38∘40∘42∘8. 如图,是圆的直径,、、都是圆上的点,其中、在下方,在上方,则等于( )A.B.C.D.9. 如图,内接四边形中,点在延长线上,,则________.10. 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已知=,则=________.11. 如图,,,,是圆上的四个点,点是弧的中点,如果,那么________.12.如图,为的直径,,为上两点,若,则的大小为________.13. 如图,菱形的边长为,,点是边上任意一点(端点除外),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分别于点,,,的中点分别为,.AB O C D E C D AB E AB ∠C +∠D 60∘75∘80∘90∘⊙O ABCD E BC ∠BOD =160∘∠DCE =ABCD ⊙O ∠ADC 140∘∠AOC ∘A B C D O B AC ∠ABC =72∘∠ADB =AB ⊙O C D ⊙O ∠BCD =40∘∠ABD ABCD 1∠ABC =60∘E AB CE BD CE F G AE EF M N求证:;求的最小值;当点在上运动时,的大小是否变化?为什么?14. 商洛市最大的广场——商鞅广场,坐落于广场中心的大型主题性城市雕塑“商鞅”也成为该市的标志性雕塑.某学习小组把测量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作为一次课题活动,由于雕塑周围摆满了小花盆,他们无法到达雕塑的底部,于是他们制定了如下的测量方案:如图所示,小丽通过调整测角仪的位置,在雕塑周围的点处用测角仪测得雕塑顶部的仰角为(测角仪的高度忽略不计).接着,小丽沿着方向向前走米(即米),到达雕塑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末端处,此时小明测得小丽在太阳光下的影长为米.已知小丽的身高 为米,、、、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求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15.如图,,,,四点共圆,且.求证:是等边三角形.16. 已知,以为直径的分别交于,于,连接,若.求证:;若,,求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数学青岛版同步练习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答案】A(1)AF =EF (2)MN +NG (3)E AB ∠CEF B C A 45∘BC 3CD =3D DF 2DE 1.5B C D F AB ⊥BF DE ⊥BF AB A B C D ∠ACB =∠ACD =60∘△ABD △ABC AB ⊙O AC D BC E ED ED =EC (1)AB =AC (2)AB =4BC =23–√CD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析】首先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得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其内对角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解答】∵=,∴=,∴==,2.【答案】B【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即可计算出.【解答】解:∵,∴.故选.3.【答案】D【考点】动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当在线段上时,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在时,与重合.设点的速度为,则,,在中,,即,解得.当时,,,∴.故选4.∠A ∠1112∘∠A =∠11256∘∠DCE ∠A 56∘∠ACB =∠AOB 12∠ACB ∠AOB =40∘∠ACB =∠AOB =1220∘B M AC y x x =1.5M A M a AC =1.5a AB =2.5a Rt △ABC A +B =A C 2C 2B 2+=1.5242 2.52a =2x =1.5CM =AC =3CN =1.5=CN ⋅CM =S △CMN 1294D.B【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由是的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即可求得,又由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是的直径,∴.∵,∴.故选.5.【答案】C【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析】连接,利用是直径得出,进而利用圆周角解答即可.【解答】解:连接,∵是的直径,,∴,∴.故选.6.【答案】D【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利用圆周角定理将各个图形中两角之间的关系求出即可得到答案.【解答】AB ⊙O ∠C =90∘AB ⊙O ∠C =90∘∠A =40∘∠B =−∠A =90∘50∘B BC AB ∠ABC =70∘BC AB ⊙O ∠BAC =20∘∠ABC=−=90∘20∘70∘∠ADC=−=180∘70∘110∘C解:选项中,;选项中,;选项中,;选项中,.故选.7.【答案】D【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解析】连接,如图,先利用切线的性质得=,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计算出的度数.【解答】连接,如图,∵为切线,∴,∴=,∵=,∴==,∴==,∵=,∴==.8.【答案】D【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则==,A ∠A =∠B B ∠A+∠B =12180∘C ∠A+∠B =180∘D ∠A =∠B 12D OB ∠OBA 90∘∠A OB AB OB ⊥AB ∠OBA 90∘OC OB ∠C ∠OBC 23∘∠BOC −2×180∘23∘134∘∠BOC ∠A+∠OBA ∠A −134∘90∘44∘OE OE ∠C ∠AOE ∠BOE ∠C +∠D (∠AOE+∠BOE)90∘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答案】【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析】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解答】由圆周角定理得,,∵四边形是内接四边形,∴,10.【答案】【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解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的度数,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即可.【解答】∵四边形内接于,∴=,又=,∴=,由圆周角定理得,==,11.【答案】【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知=,由此可得度数,再依据等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可得==.80∘∠A ∠A =∠BOD =1280∘ABCD ⊙O ∠DCE =∠A =80∘80∠B ABCD ⊙O ∠B+∠ADC 180∘∠ADC 140∘∠B 40∘∠AOC 2∠B 80∘54∘∠ABC +∠ADC 180∘∠ADC 110∘∠ADB ∠BDC =∠ADC =×1212110∘55∘【解答】解:∵四边形内接于,∴,∴.∵点是弧的中点,∴,∴,∴.故答案为:.12.【答案】【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连接,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及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为的直径,∴.∵,∴,∴.故答案为:.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答案】证明:如图,连接,.∵四边形是菱形,∴与互相垂直且平分,∴,又直线为的垂直平分线,∴,∴.ABCD ⊙O ∠ABC +∠ADC =180∘∠ADC =−=180∘72∘108∘B AC =AB ˆBCˆ∠ADB =∠BDC ∠ADB =∠ADC =×=1212108∘54∘54∘50∘AD ∠A ∠ADB AD AB ⊙O ∠ADB =90∘∠BCD =40∘∠A =∠BCD =40∘∠ABD =−∠A =90∘−=90∘40∘50∘50∘(1)1AC FC ABCD AC BD AF =CF FG CE EF =CF AF =EF解:∵点,分别为,的中点,∴是的中位线,∴,又是斜边上的中线,∴.由知,∴,即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易知的最小值是菱形对角线的一半.∵,,∴为等边三角形,∴,∴,故的最小值为 .解:当点在上运动时,的大小不会变化.理由如下:如图,连接,,分别交于点,,连接.易知点是的中点,又点是的中点,∴,∵,∴,∵,点为的中点,∴,在中,,∴,∴,∵,,∴,,,四点共圆,∴,故的大小不会变化.【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线段最值问题四点共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析】(2)M N AE EF MN △AFE MN =AF 12NG Rt △FGE NG =EF 12(1)AF =EF MN +NG =AF AF MN +NG AF AC ∠ABC =60∘AB =CB △ABC AC =AB =1A =AC =F min 1212MN +NG 12(3)E AB ∠CEF 2AC MG BD O H FM G CE M AE MG//AC AC ⊥BD ∠MHF =90∘AF =FE M AE ∠FMB =90∘Rt △FMB ∠FBM =30∘∠MFB =60∘∠FMH =30∘∠FME =90∘∠FGE =90∘F M E G ∠CEF =∠FMH =30∘∠CEF(1)连接,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菱形的对称性得到=和=即可得证;(2)连接,根据菱形对称性得到最小值为,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得到的最小值为的一半,即可求解;(3)延长,交于,利用外角的性质证明=,再由==,得到=,=,从而推断出==,从而可求出==,即可证明.证明:连接,∵垂直平分,∴,∵四边形为菱形,∴和关于对角线对称,∴,∴.解:连接,交于点,∵和分别是和的中点,点为中点,∴,,即,当点与菱形对角线交点重合时,最小,即此时最小,∵菱形边长为,,∴为等边三角形,,即的最小值为.解:当点在上运动时,的大小不变.理由如下:延长,交于,∵,,∴,∵点在菱形对角线上,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得:,∵,∴,,∴,∴,∵,∴,为定值.CF CF EF CF AF AC AF +CF AC MN +NG AC EF DC H ∠AFC ∠FCE+∠FEC +∠FAE+∠FEA AF CF EF ∠AEF ∠EAF ∠FEC ∠FCE ∠AFD ∠FAE+∠ABF ∠FEA+∠CEF ∠ABF ∠CEF 30∘(1)CF FG CE CF =EF ABCD A C BD CF =AF AF =EF (2)AC BD O M N AE EF G CE MN =AF 12NG =CF 12MN +NG =(AF +CF)12F ABCD O AF +CF MN +NG ABCD 1∠ABC =60∘△ABC AC =AB =1MN +NG 12(3)E AB ∠CEF EF DC H ∠CFH =∠FCE+∠FEC ∠AFH =∠FAE+∠FEA ∠AFC =∠FCE+∠FEC +∠FAE+∠FEA F ABCD BD ∠AFD =∠CFD =∠AFC 12AF =CF =EF ∠AEF =∠EAF ∠FEC =∠FCE ∠AFD =∠FAE+∠ABF =∠FEA+∠CEF ∠ABF =∠CEF ∠ABC =60∘∠ABF =∠CEF =30∘【解答】证明:如图,连接,.∵四边形是菱形,∴与互相垂直且平分,∴,又直线为的垂直平分线,∴,∴.解:∵点,分别为,的中点,∴是的中位线,∴,又是斜边上的中线,∴.由知,∴,即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易知的最小值是菱形对角线的一半.∵,,∴为等边三角形,∴,∴,故的最小值为 .解:当点在上运动时,的大小不会变化.理由如下:如图,连接,,分别交于点,,连接.易知点是的中点,又点是的中点,∴,∵,∴,∵,点为的中点,∴,在中,,∴,∴,∵,,∴,,,四点共圆,∴,(1)1AC FC ABCD AC BD AF =CF FG CE EF =CF AF =EF (2)M N AE EF MN △AFE MN =AF 12NG Rt △FGE NG =EF 12(1)AF =EF MN +NG =AF AF MN +NG AF AC ∠ABC =60∘AB =CB △ABC AC =AB =1A =AC =F min 1212MN +NG 12(3)E AB ∠CEF 2AC MG BD O H FM G CE M AE MG//AC AC ⊥BD ∠MHF =90∘AF =FE M AE ∠FMB =90∘Rt △FMB ∠FBM =30∘∠MFB =60∘∠FMH =30∘∠FME =90∘∠FGE =90∘F M E G ∠CEF =∠FMH =30∘故的大小不会变化.14.【答案】解:设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米.∵,,∴ .∵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即,解得 .答: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米.【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析】【解答】解:设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米.∵,,∴ .∵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即,解得 .答:商鞅雕塑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米.15.【答案】证明:∵,∴,,∴,∴,∴是等边三角形.【考点】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CEF AB x ∠ACB =45∘AB ⊥BC △ABC BC =AB =x AB ⊥BF DE ⊥BF ∠ABD =∠EDF =90∘∠EFD =∠ADB △EDF ∽△ABD =DE DF AB BD =1.52x x+32x =1.5(x+3)x =9AB 9AB x ∠ACB =45∘AB ⊥BC △ABC BC =AB =x AB ⊥BF DE ⊥BF ∠ABD =∠EDF =90∘∠EFD =∠ADB △EDF ∽△ABD =DE DF AB BD =1.52x x+32x =1.5(x+3)x =9AB 9∠ACB =∠ACD =60∘∠ABD =∠ACD =60∘∠ADB =∠ACB =60∘∠BAD =−∠ABD−∠ADB =180∘60∘∠ABD =∠ADB =∠BAD △ABD无【解答】证明:∵,∴,,∴,∴,∴是等边三角形.16.【答案】证明:∵,∴,∵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解:连接,∵为直径,∴,设,由知,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整理得:,即.【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解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由此推得=,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证得结论;(2)连接,由为直径,可证得,由(1)知=,证明后即可求得的长.【解答】证明:∵,∴,∵四边形是的内接四边形,∴,,∴,∠ACB =∠ACD =60∘∠ABD =∠ACD =60∘∠ADB =∠ACB =60∘∠BAD =−∠ABD−∠ADB =180∘60∘∠ABD =∠ADB =∠BAD △ABD (1)ED =EC ∠EDC =∠C ABCD ⊙O ∠EDC +∠ADE =180∘∠B+∠ADE =180∘∠EDC =∠B ∠B =∠C AB =AC (2)BD AB BD ⊥AC CD =a (1)AC =AB =4AD =4−a Rt △ABD B =A −A =−(4−a D 2B 2D 242)2Rt △CBD B =B −C =(2−D 2C 2D 23–√)2a 2−(4−a =42)2(2−3–√)2a 2a =32CD =32∠EDC ∠C ∠EDC ∠B ∠B ∠C AE AB AE ⊥BC AB AC △CDE ∽△CBA CD (1)ED =EC ∠EDC =∠C ABCD ⊙O ∠EDC +∠ADE =180∘∠B+∠ADE =180∘∠EDC =∠B∴,∴.解:连接,∵为直径,∴,设,由知,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整理得:,即.∠B =∠C AB =AC (2)BD AB BD ⊥AC CD =a (1)AC =AB =4AD =4−a Rt △ABD B =A −A =−(4−a D 2B 2D 242)2Rt △CBD B =B −C =(2−D 2C 2D 23–√)2a 2−(4−a =42)2(2−3–√)2a 2a =32CD =3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1.1锐角三角函数一、选择题1.在△ABC中,∠C=90°,BC=2,AB=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in A=53B.cos A=23C.sin A=23D.tan A=522.如图l-2l所示的是一水库大坝横截面的一部分,坝高h=6 m,迎水坡AB=10 m,斜坡的坡角为a,则tan a的值为 ( )A.35B.45C.43D.343.如图1-22所示,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a,且cos a=35,AB=4,则AD的长为 ( )A.3 B.16 3C. 203D.165二、填空题4.如图1-23所示,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AC=3米,cos∠BAC=34,则梯子AB的长度为米.5.若a是锐角,且sin2 a+cos2 48°=1,则a= .6.如图l-24所示,在Rt△ACB中,∠C=90°,AB=3,BC=1,求∠A的三角函数值.三、计算与解答题7.如图1-25所示,在Rt△ACB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D=3,AD =163,求sin A,cos A,tan A的值.8.如图1-2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B在第一象限内,BO=5,sin∠BOA=35.(1)求点B的坐标;(2)求cos∠BAO的值.9.请你画出一个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上的高AD=BC(1)求tan∠ABC和sin∠ABC的值;(2)在你所画的等腰三角形ABC中,假设底边BC=5米,求腰上的高BE.参考答案 1.C[提示:sinA=BCAB.] 2.D[提示:过A 点作垂线交底部于C 点,则△ACB 为直角三角形,∴BC =2222106AB AC -=-=8(m),∴tan a =68=34.故选D .]3.B[提示:∠ADE 和∠EDC 互余,∴cos a =sin ∠EDC =35,sin ∠EDC =3,45EC EC DC ==∴EC =125.由勾股定理,得DE =165.在Rt △AED 中,cos a =16355DE AD AD ==,∴AD=163.故选B .] 4.4[提示:在Rt △BCA 中,AC =3米,cos ∠BAC =34AC AB =,所以AB =4米,即梯子的长度为4米.]5.48°[提示:∵sin 2a +cos 2a =l ,∴a =48°.] 6.提示:sin A =13,cos A =223,tan A =24.7.解:∵∠ACB =90°,CD ⊥AB ,∴△ACD ∽△CBD ,∴CD 2=AD ·DB =16,∴CD =4,∴AC =22203AD CD +=.∴sin A ==35CD AC =,cos A =45AD AC =,tan A =34CD AD =. 8.解:(1)如图l -27所示,作BH ⊥OA , 垂足为H .在Rt △OHB 中,∵BO =5,sin ∠BOA =35,∴BH =3,∴OH =4,∴点B 的坐标为(4,3). (2)∵OA =10,OH =4,∴AH =6.在Rt △AHB 中,∵BH =3,∴AB =22223635BH AH +=+=,∴cos ∠BAO=635AH AB == 255. 9.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1-28所示,∵AB =AC ,AD ⊥BC ,AD =BC ,∴BD =12B C = 12AD ,即AD =2BD ,∴AB =225BD AD +=BD ,∴tan ∠ABC=ADBD=2,sin ∠ABC=AD AB =255 (2)作BE ⊥AC 于E ,在Rt △BEC 中,sinC=sin ∠ABC=255.又∵sin C=,BEBC.5BE故BE=.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选择题:1.在△ABC 中,∠A ,∠B 都是锐角,且 sin A =21,cos B =22,则△ABC 三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A .∠C >∠A >∠B B .∠B >∠C >∠A C .∠A >∠B >∠CD .∠C >∠B >∠A2.若0°<<90°,且|sin -41|+223cos ⎪⎪⎭⎫ ⎝⎛-θ,则tan 的值等于( )A .3B .33 C .21 D .233.如图1—37所示,在△ABC 中,∠A =30°,tan B =32,AC =23,则AB 的长是 ( ) A .3+3 B .2+23 C. 5 D .92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 ,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 A .32a B .a C.12a D .12a 或32a 二、选择题5.在Rt △ACB 中,∠C =90°,AC =3,AB =2,则tan2B= . 6.若a 为锐角,且sin a =22,则cos a = . 7.在Rt △ACB 中,若∠C =90°,sin A =32,b +c =6,则b = . 8.(1)在△ABC 中,∠C =90°,sin A =21,则 cos B =________; (2)已知为锐角,且cos(90°-)=21,则 =________;(3)若1)10(tan 3=︒+α,则锐角 =________.三、计算与解答9.计算(1)sin 60°·cos 30°-12.(2) 2 cos 230°-2 sin 60°·cos 45°;(3) 2 sin30°-3 tan 45°+4 cos 60°;10.如图1—38所示,在Rt △ACB 中,∠BCA =90°,CD 是斜边上的高,∠ACD =30°,AD =1,求AC ,CD ,BC ,BD ,AB 的长.11.如图1—39所示,在相距100米的A ,B 两处观测工厂C ,测得∠BAC =60°,∠ABC =45°,则A ,B 两处到工厂C 的距离分别是多少?12.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且c=53,若关于x的方程(53+b)x2+2ax+(53-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2x2-(10sin A)x+5sin A=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6,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 1. D ; 2 。
初三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训练答案整理

初三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训练答案整理初三上册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则的值为()A.2.5B.C.D.比例的性质.计算题.利用比例的性质,由得到b= a,然后把b= a代入中进行分式的运算即可.解:∵ ,∴b= a,∴ = = .故选B.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常用的性质有: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合比性质;分比性质;合分比性质;等比性质.2.把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2(x+2)2+1B.y=2(x+2)2﹣1C.y=2(x﹣2)2﹣1D.y=2(x﹣2)2+1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先得到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为(0,0),根据平移规律得到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则利用顶点式可得到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_+2)2+1.解: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1),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_+2)2+1.故选:A.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3.若b0,则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的顶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只需运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b0就可确定顶点所在的象限.解: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的顶点为(﹣,),即( ,),∵b0,∴ 0,0,∴( ,)在第三象限.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公式、象限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运用顶点坐标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下列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A.y=x+1B.y=x2﹣1C.D.y=﹣(x﹣1)2+1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都有限制条件(即范围),一次函数当一次项系数为负数时,y随着x增大而减小.解:A、函数y=2x+1的图象是y随着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B、函数y=x2﹣1,当x0时,y随着x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着x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C、函数y= ,当x0或x0时,y随着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D、函数y=﹣(x﹣1)2+1,当x1时,y随着x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着x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关键是明确各函数的增减性的限制条件.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则二次函数y=2kx2﹣x+k2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二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确定出k0,然后确定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以及二次函数与y轴的交点位置,从而得解.解:∵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k0,∴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0,∵k20,∴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纵观各选项,只有D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图象,根据k的取值范围求出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和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是解题的关键.6.一枚炮弹射出x秒后的高度为y米,且y与x之间的关系为y=ax2+bx+c(a≠0),若此炮弹在第3.2秒与第5.8秒时的高度相等,则在下列时间中炮弹所在高度最高的是()A.第3.3sB.第4.3sC.第5.2sD.第4.6s二次函数的应用.由炮弹在第3.2秒与第5.8秒时的高度相等可知这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故此可求得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解:∵炮弹在第3.2秒与第5.8秒时的高度相等,∴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4.5.∵4.6s最接近4.5s,∴当4.6s时,炮弹的高度最高.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应用,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得对称轴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已知点(x1,y1),(x2,y2)均在抛物线y=x2﹣1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y1=y2,则x1=x2B.若x1=﹣x2,则y1=﹣y2C.若0y2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由于抛物线y=x2﹣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开口向上,分别判断如下:若y1=y2,则x1=﹣x2;若x1=﹣x2,则y1=y2;若0y2.解:A、若y1=y2,则x1=﹣x2;B、若x1=﹣x2,则y1=y2;C、若0D、正确.故选D.本题的关键是(1)找到二次函数的对称轴;(2)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8.已知直线y=kx(k0)与双曲线交于点A(x1,y1),B(x2,y2)两点,则2x1y2﹣x2y1的值为()A.﹣3B.﹣6C.0D.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计算题.由于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都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因此它们的交点A、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有x2=﹣x1,y2=﹣y1.由A(x1,y1)在双曲线上可得x1y1=3,然后把x2=﹣x1,y2=﹣y1代入2x1y2﹣x2y1的就可解决问题.解:∵直线y=kx(k0)与双曲线都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交点A、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x2=﹣x1,y2=﹣y1.∵A(x1,y1)在双曲线上,∴x1y1=3,∴2x1y2﹣x2y1=2x1(﹣y1)﹣(﹣x1)y1=﹣x1y1=﹣3.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等知识,得到A、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m=0有实数根,则m的最小值为()A.﹣3B.3C.﹣6D.9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探究型.根据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可知,开口向下,a0,二次函数有最大值y=3,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m=0有实数根,知b2﹣4am≥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由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可知,二次函数y=ax2+bx的最大值为:y=3,∴ .∴ .∵一元二次方程ax2+bx+m=0有实数根,∴b2﹣4am≥0.∵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开口向下,∴a0.∴m≥ .∴m≥﹣3.即m的最小值为﹣3.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选项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灵活变化,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0.某公司要在如图所示的五角星(∠A=∠D=∠H=∠G=∠E=36°,AB=AC=CE=EF=FG=GI=HI=HK=DK=DB)中,沿边每隔25厘米装一盏闪光灯,若BC=( ﹣1)米,则需要安装闪光灯()A.79盏B.80盏C.81盏D.82盏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本题需要求出五角星的边长,即求出AB的长.由于五角星是由正五边形各边的延长线相交所得,不难求出∠A和∠ABC、∠ACB的度数.在等腰△ABC中,根据BC的长和∠ABC的度数,可求出AB的长.即可求出五角星的周长,由此可求出需安装闪光灯的数量.解:如图:∵∠ABC是△BHE的外角,∴∠D+∠H=∠ABC,∵∠ABC=2∠D,∠ACB=2∠D,∠A=∠D,则:5∠A=180°,∠A=36°,∠ABC=72°.∴AB= ÷cos72°=2,∴AB+BE+EF+FH+HK+KJ+JG+GD+DC+CA=20m=2000cm,则需安装闪光灯:2000÷25=80盏.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得到AB的长.二、填空题11.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已知一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30m,同时,高为1.2m的测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m,则可测得该电线杆的长是18m.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探究型.设电线杆高是xm,根据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设电线杆高是xm,则∵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30m,高为1.2m的测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m,∴ = ,解得x=18m,故电线杆高是18m.故答案为:18.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在测量高度时的应用,解题时关键是找出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12.已知点A(﹣3,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y3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各点横坐标的大小进行解答即可.解:∵﹣k2﹣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0,∴C(3,y3)在第四象限,∴y30.∵﹣3﹣20,∴点A(﹣3,y1),B(﹣2,y2)在第二象限.∵﹣3﹣2,∴0∴y3故答案为:y3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初三数学试卷练习答案一、选择题:ADADB CCCBB二、填空题:11.x0且x12.13. 2/3;14. +1 15.16 7/20.以下所给分值为每步分值。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含答案大全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含答案大全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含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九年级数学第21章同步测试题与答案二次根式(第二课时)随堂检测1、化简| -2|+ 的结果是( )A.4-2B.0C.2D.42、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A. B.C. D.3、已知x<y,化简 p="" 为_______.4、若,则 _________;若,则 ________.5、当时,求|2- |的值是多少?典例分析有一道练习题是:对于式子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小明的解法如下: = = = = .小明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分析:本题中有一个隐含条件,即,并由此应将化简为 .对这个隐含条件的敏感度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小明的解法对不对.改正如下:由题意得,,∴应有 .∴ = = = =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当-1< <1时,化简得( )A.2B.-2C.2D.-22、计算 =_______.3、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 .4、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1)5 (2)3.4 (3) (4)x(x≥0)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1) (2) (3)6、已知实数满足,求的值是多少?体验中考1、(2009年,长沙)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A.1B.-1C.D.(注意:由图可知,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这个结论解题.)2、(2008年,广州)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提示:由图可知,可以选择利用和解题.)参考答案:随堂检测1、A. ∵ 有意义,∴ ,∴原式= ,故选A.2、A. ∵只有A选项不含代数字母,等式总成立.故选A.3、0. ∵x4、,∵当时,由得 ;当时,由得,即 .5、解:当时, , ,∴|2- |=|2- |=| |= .课下作业拓展提高1、A. ∵当-1< <1时,∴ , ,∴ ,故选A.2、可以直接利用 ( )的结论解题. = .3、 = .4、解:(1)5=( )2 (2)3.4=( )2(3) =( )2 (4)x=( )2(x≥0).5、解:(1)(2)(3)6、解:∵实数满足,∴ ,∴ ,∴ ,∴由可得:,化简得:,∴ ,∴ .体验中考1、A 由题图可知,∴ ,∴原式= ,故选A.2、由图可知,∴原式= .九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带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1. 已知⊙O的直径为3cm,点P到圆心O的距离OP=2cm,则点PA. 在⊙O外B. 在⊙O上C. 在⊙O内D. 不能确定2. 已知△ABC中,∠C=90°,AC=6,BC=8,则cosB的值是A.0.6B.0.75C.0.8D.3.如图,△ABC中,点 M、N分别在两边AB、AC上,MN‖BC,则下列比例式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4.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 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是1cm、4cm,O1O2= cm,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外切C.内切D.相交6. 某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0, b>0, c>0B. a>0, b>0, c<0C. a>0, b<0, c>0D. a>0, b<0, c<0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平面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D.与某圆一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该圆的切线8. 把抛物线y=-x2+4x-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变换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是A.y=-(x+3)2-2B.y=-(x+1)2-1C.y=-x2+x-5D.前三个答案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 每小题4分)9.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是2∶1,则它们周长的比 _____ .10.在反比例函数y= 中,当x>0时,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1. 水平相当的甲乙两人进行羽毛球比赛,规定三局两胜,则甲队战胜乙队的概率是_________;甲队以2∶0战胜乙队的概率是________.12.已知⊙O的直径AB为6cm,弦CD与AB相交,夹角为30°,交点M恰好为AB的一个三等分点,则CD的长为 _________ cm.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 每小题5分)13. 计算:cos245°-2tan45°+tan30°- sin60°.14. 已知正方形MNPQ内接于△ABC(如图所示),若△ABC的面积为9cm2,BC=6cm,求该正方形的边长.15. 某商场准备改善原有自动楼梯的安全性能,把倾斜角由原来的30°减至25°(如图所示),已知原楼梯坡面AB的长为12米,调整后的楼梯所占地面CD有多长?(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25°≈0.42,cos25°≈0.91,tan25°≈0.47)16.已知:△ABC中,∠A是锐角,b、c分别是∠B、∠C的对边.求证:△ABC的面积S△ABC= bcsinA.17. 如图,△ABC内接于⊙O,弦AC交直径BD于点E,AG⊥BD 于点G,延长AG交BC于点F. 求证:AB2=BF•BC.18. 已知二次函数 y=ax2-x+ 的图象经过点(-3, 1).(1)求 a 的'值;(2)判断此函数的图象与x轴是否相交?如果相交,请求出交点坐标;(3)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不要求列对应数值表,但要求尽可能画准确)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 每小题5分)19. 如图,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12×10的网格中,点O、M和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画出与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CD对称的图形;(2)平移四边形ABCD,使其顶点B与点M重合,画出平移后的图形;(3)把四边形ABCD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0. 口袋里有 5枚除颜色外都相同的棋子,其中 3枚是红色的,其余为黑色.(1)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一枚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是_______ ;(2)从口袋中一次摸出两枚棋子,求颜色不同的概率.(需写出“列表”或画“树状图”的过程)21. 已知函数y1=- x2 和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 A( ,-1).(1)求函数y2的解析式;(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和y2的图象草图;(3)借助图象回答:当自变量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对于x的同一个值,都有y122. 工厂有一批长3dm、宽2dm的矩形铁片,为了利用这批材料,在每一块上裁下一个最大的圆铁片⊙O1之后(如图所示),再在剩余铁片上裁下一个充分大的圆铁片⊙O2.(1)求⊙O1、⊙O2的半径r1、r2的长;(2)能否在剩余的铁片上再裁出一个与⊙O2 同样大小的圆铁片?为什么?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 第23、24题各7分,第25题8分)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M、N,在AC的延长线上取点P,使∠CBP= ∠A.(1)判断直线BP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O的半径为1,tan∠CBP=0.5,求BC和BP的长.24. 已知: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是4,点M、N分别在两边AB和CD上(其中点N不与点C重合),沿直线MN折叠该纸片,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点E处.(1)设AE=x,四边形AMND的面积为 S,求 S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明该函数的定义域;(2)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N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点M能是AB边上任意一点吗?请求出AM的取值范围.25.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4,0)、B(0,-3),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C,若△AOB∽△BOC(相似比不为1).(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BC的外接圆半径r;(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m,0),使得以线段BM为直径的圆与线段AB交于N点,且以点O、A、N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一、 ACCB DABB二、 9. :1 10. k< -1 11. , 12.三、13. 原式= -2+ - ×= -2 + - ……………………………………4分= -3+ ……………………………………………………5分14. 作AE⊥BC于E,交MQ于F.由题意,BC×AE=9cm2 , BC=6cm.∴AE=3cm. ……………………………1分设MQ= xcm,∵MQ‖BC,∴△AMQ∽△ABC. ……………………2分∴ . ……………………3分又∵EF=MN=MQ,∴AF=3-x.∴ . ……………………………………4分解得 x=2.答:正方形的边长是2cm. …………………………5分15. 由题意,在Rt△ABC中,AC= AB=6(米), …………………1分又∵在Rt△ACD中,∠D=25°,=tan∠D, ……………………………3分∴CD= ≈ ≈12.8(米).答:调整后的楼梯所占地面CD长约为12.8米. (5)分16. 证明:作CD⊥AB于D,则S△ABC= AB×CD. ………………2分∵ 不论点D落在射线AB的什么位置,在Rt△ACD中,都有CD=ACsinA. …………………4分又∵AC=b,AB=c,∴ S△ABC= AB×A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中心对称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D、等腰梯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第2题图2、如右图,将半径为2cm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则折痕AB的长为A.2cmB.3cm C.23cm D.25cm3、如图,BD是⊙O的直径,∠CBD=30?,则∠A的度数.A、30?B、45?C、60?D、7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A.ac<0B、b-4ac<0C、 b>0D、 a>0,b<0,c>05、抛物线y= x 向左平移8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 y=2-B、 y=2+C、 y=2-D、y=2+9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宽分别为2和1的矩形ABCD的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则点P的纵坐标y与P所走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2第3题图第4题图7、某商品原售价289元,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892=25B、2562=289C、289=25D、256=289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y 轴、x轴上,以AB为弦的⊙M与x轴相切、若点A 的坐标为,则圆心M的坐标为A、B、C、D、9.若点A的坐标为O为坐标原点,将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A、B、C、D、10、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6x 图像上的是12A、B、C、D、11.抛物线y=x?2x?3与坐标轴交点为A.二个交点 B.一个交点C.无交点D.三个交点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A、0B、C、422D、 0或二、填空题:13 、使x的取值范围是、 A DB E D14、将二次函数y=x2-4x+5化为y=2+k的形式,则15 、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 CC 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16、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AOC?45,OC?B的坐标为.17、如图所示,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半径为1的⊙O的圆心O在格点上,则∠A ED的正切值等于、三、解答题:18、解方程:2 x+6x-11=0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B,C、、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画出△ABC绕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第16B A C第17题图将△A2B2C2平移得到△ A3B3C3,使点A2的对应点是A3,点B2的对应点是B3,点C2的对应点是C3,在坐标系中画出△ A3B3C3,并写出点A3的坐标。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九年级数学第22章《二次函数》同步练一、选择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如图,则二次函数y=2kx^2-4x+k^2的图象大致为()2.(2020•牡丹江)抛物线y=3x^2+2x-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的函数解析式为().A。
y=3x^2+2x-5B。
y=3x^2+2x-4C。
y=3x^2+2x+3D。
y=3x^2+2x+43.“一般的,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P21”参考上述教材中的话,判断方程x^2-2x=(1/x)-2实数根的情况是()A。
有三个实数根B。
有两个实数根C。
有一个实数根D。
无实数根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自变量x与函数值y之间满足下列数量关系:x=2.y=45;x=37.y=374.那么 (a+b+c)/2a的值为()A。
24B。
20C。
10D。
45.对于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口向下B。
对称轴是x=-1C。
顶点坐标是(1,2)D。
与x轴有两个交点6.(2020•天水)二次函数y=ax^2+bx-1(a≠0)的图象经过点(1,1),则a+b+1的值是()A。
-3B。
-1C。
2D。
37.将函数y=x^2+6x+7进行配方正确的结果应为()A。
y=(x+3)^2+2B。
y=(x-3)^2+2C。
y=(x+3)^2-2D。
y=(x-3)^2-28.抛物线y=(1/2)(x-2)^2-3的顶点坐标是()A。
(2,-3)B。
(2,3)C。
(-2,3)D。
(-2,-3)二、填空题29.如图,是二次函数y=ax+bx+c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轴一交点为A(3,2),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bx+c<0的解集是()。
10.已知函数y=-x^2+ax-(2/a),当-1≤x≤1时的最大值是2,则实数a的值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二十五章__概率初步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测试1 随机事件学习要求了解随机事件的意义,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知道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在下列事件中:①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②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6点朝上;③任意找367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④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广告;⑤小红买体育彩票中奖;⑥北京明年的元旦将下雪;⑦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正好是偶数;⑧到2020年世界上将没有饥荒和战争;⑨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两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一定大于等于2;⑩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⑾如果a,b为实数,那么a+b =b+a;⑿抛掷一枚图钉,钉尖朝上.确定的事件有______;随机事件有______,在随机事件中,你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______,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只填序号)二、选择题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从一个装有蓝、白两色球的缸里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白球B.小丹的自行车轮胎被钉子扎坏C.小红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一定得满分D.将豆油滴入水中,豆油会浮在水面上3.同时投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点数之和为12 B.点数之和小于3C.点数之和大于4且小于8 D.点数之和为134.下列事件中,是确定事件的是( ).A.明年元旦北京会下雪B.成人会骑摩托车C.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D.从北京去天津要乘火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三、解答题6.“有位从不买彩票的人,在别人的劝说下用2元买了一随机号码,居然中了500万”,你认为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吗?请简述理由.综合、运用、诊断7.一张写有密码的纸片被随意地埋在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内,图中的四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则纸片埋在几号区域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8.在如图所示的图案中,黑白两色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甲、乙两人将它作为一个游戏盘,游戏规则是:按一定距离向盘中投镖一次,扎在黑色区域为甲胜,扎在白色区域为乙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9.用力旋转如图所示的甲转盘和乙转盘的指针,如果指针停在蓝色区域就称为成功.A同学说:“乙转盘大,相应的蓝色部分的面积也大,所以选乙转盘成功的机会比较大.”B同学说:“转盘上只有两种颜色,指针不是停在红色上就是停在蓝色上,因此两个转盘成功的机会都是50%.”你同意两人的说法吗?如果不同意,请你预言旋转两个转盘成功的机会有多大?拓广、探究、思考10.分别列出下列各项操作的所有可能结果,并分别指出在各项操作中出现可能性最大的结果.(1)旋转各图中的转盘,指针所处的位置.(2)投掷各图中的骰子,朝上一面的数字.(3)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朝上的一面.测试2 概率的意义学习要求理解概率的意义;对于大量重复试验,会用事件的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 发生的______总是会稳定在某个常数的附近,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 的______.2.在一篇英文短文中,共使用了6000个英文字母(含重复使用),其中“正”共使用了900次,则字母“正”在这篇短文中的使用频率是______.3.下表是一个机器人做9999次“抛硬币”游戏时记录下的出现正面的频数和频率.抛掷结果 5次 50次 300次 800次 3200次 6000次 9999次 出现正面的频数 1 31 135 408 1580 2980 5006 出现正面的频率20%62%45%51%49.4%49.7%50.1%(1)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1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20%,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5次后,得到______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______;(2)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______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______;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______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______;(3)请你估计一下,抛这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是______. 二、选择题4.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21,这意味着( ). A .在两次重复实验中该事件必有一次发生 B .在一次实验中没有发生,下次肯定发生 C .在一次实验中已经发生,下次肯定不发生 D .每次实验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50%5.在生产的100件产品中,有95件正品,5件次品.从中任抽一件是次品的概率为( ). A .0.05 B .0.5 C .0.95 D .95 三、解答题6.某篮球运动员在最近几场大赛中罚球投篮的结果如下: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 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 进球频率nm(1)计算表中各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每次投篮,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综合、运用、诊断7.下列说法: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②做n 次随机试验,事件A 发生m 次,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一定等于nm;③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 次试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④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8.某市元宵节期间举行了“即开式社会福利彩票”销售活动,印制彩票3000万张(每张彩票2元).在这些彩票中,设置了如下的奖项:奖金/万元 501584…数量/个20 20 20 180 …如果花2元钱购买1张彩票,那么能得到8万元以上(包括8万元)大奖的概率是______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反面的机会不能确定B .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的机会比较大C .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反面的机会比较大D .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与反面的机会相等 10.从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51,若袋中红球有3个,则袋中共有球( ). A .5个 B .8个 C .10个 D .15个 11.柜子里有5双鞋,取出一只鞋是右脚鞋的概率是( ).A .21B .31 C .51D .101 12.某储蓄卡上的密码是一组四位数字号码,每一位上的数字可在0~9这10个数字中选取.某人未记准储蓄卡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他在使用这张储蓄卡时,如果随意地 按一下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正好按对密码的概率有多少?13.某地区近5年出生婴儿性别的调查表如下:出生年份 出生数 共计n =m 1+m 2出生频率男孩m 1 女孩m 2 男孩P 1女孩P 21996 52807 49473 102280 1997 51365 47733 99098 1998 49698 46758 96456 1999 49654 46218 95872 2000 4824345223934665年共计251767 235405 487172完成该地区近5年出生婴儿性别的调查表,并分别求出出生男孩和女孩概率的近似值.(精确到0.001)14.小明在课堂做摸牌实验,从两张数字分别为1,2的牌(除数字外都相同)中任意摸出一张,共实验10次,恰好都摸到1,小明高兴地说:“我摸到数字为1的牌的概率为100%”,你同意他的结论吗?若不同意,你将怎样纠正他的结论.拓广、探究、思考15.小刚做掷硬币的游戏,得到结论:掷均匀的硬币两次,会出现三种情况:两正,一正一反,两反,所以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31.他的结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16.袋子中装有3个白球和2个红球,共5个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1)摸到白球的概率等于______; (2)摸到红球的概率等于______; (3)摸到绿球的概率等于______;(4)摸到白球或红球的概率等于______;(5)摸到红球的机会______于摸到白球的机会(填“大”或“小”).测试3 用列举法求概率(一)学习要求会通过列举法分析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求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个袋中装有10个红球、3个黄球,每个球只有颜色不同,现在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较大.2.掷一枚均匀正方体骰子,6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有: (1)P (掷出的数字是1)=______;(2)P (掷出的数字大于4)=______.3.某班的联欢会上,设有一个摇奖节目,奖品为钢笔、图书和糖果,标于一个转盘的相应区域上(如图所示),转盘可以自由转动,参与者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获得哪种奖品.则获得钢笔的概率为______,获得______的概率大.4.一副扑克牌有54张,任意从中抽一张. (1)抽到大王的概率为______;(2)抽到A 的概率为______; (3)抽到红桃的概率为______;(4)抽到红牌的概率为______;(红桃或方块) (5)抽到红牌或黑牌的概率为______. 二、选择题5.一道选择题共有4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一位同学随意地选了一个答案,那么他选对的概率为( ).A .1B .21C .31D .416.掷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2,3,3,则“3”朝上的概率为( ).A .61B .41C .31D .217.一个口袋共有50个球,其中白球20个,红球20个,蓝球10个,则摸到不是白球的概率是( ).A .54B .53C .52D .51三、解答题8.有10张卡片,每张卡片分别写有1,2,3,4,5,6,7,8,9,10,从中任意摸取一张卡片,问摸到2的倍数的卡片的概率是多少?3的倍数呢?5的倍数呢?9.小李新买了一部手机,并设置了六位数的开机密码(每位数码都是0~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第二天小李忘记了密码中间的两个数字,他一次就能打开手机的概率是多少?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0.袋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现从袋中任意摸出1球,摸出白球的概率是______. 11.有纯黑、纯白的袜子各一双,小明在黑暗中穿袜子,左脚穿黑袜子,右脚穿白袜子的概率为______.12.有7条线段,长度分别为2,4,6,8,10,12,14,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 二、选择题13.一个均匀的正方体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6,8,其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字的2倍的概率是( ).A .32B .21 C .31D .6114.从6名同学中选出4人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甲被选中的概率是( ).A .31B .21C .53D .3215.柜子里有两双不同的鞋,取出两只刚好配一双鞋的概率是( ).A .21B .31 C .41 D .6116.设袋中有4个乒乓球,一个涂白色,一个涂红色,一个涂蓝、白两色,另一个涂白、红、蓝三色,今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球.①取到的球上涂有白色的概率为43;②取到的球上涂有红色的概率为;21③取到的球上涂有蓝色的概率为;21④取到的球上涂有红色、蓝色的概率为,41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三、解答题17.随意安排甲、乙、丙3人在3天节日中值班,每人值班1天.(1)这3人的值班顺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2)其中甲排在乙之前的排法有多少种? (3)甲排在乙之前的概率是多少?18.甲、乙、丙三人参加科技知识竞赛,已知这三人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不知谁获一等奖、谁获二等奖、谁获三等奖的情况下,“小灵通”凭猜测事先写下了获奖证书,则“小灵通”写对获奖名次的概率是多少?拓广、探究、思考19.有两组相同的牌,每组4张,它们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2,3,4,那么从每组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5的概率是多少?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几的概率最小?20.用24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1)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1摸到白球的概率是,31摸到黄球的概率是;61(2)摸到白球的概率是,41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 83测试4 用列举法求概率(二)学习要求能运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课堂学习检测一、选择题 1.在一个暗箱里放入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3个红球和11个黄球,搅拌均匀后随机任取一个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 A .113B .118 C .1411 D .143 2.号码锁上有3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0~9共10个数字,能打开锁的号码只有一个.任意拨一个号码,能打开锁的概率是( ).A .1B .101C .1001D .10001二、解答题3.在一个布口袋中装着只有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的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只,甲乙两人进行摸球游戏;甲先从袋中摸出一球看清颜色后放回,再由乙从袋中摸出一球. (1)试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摸球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 (2)如果规定:乙摸到与甲相同颜色的球为乙胜,否则为负,试求乙在游戏中获胜的概率.4.一个袋子中装有红、黄、蓝三个小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 (1)如果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那么摸到蓝色小球的概率是多少?(2)小王和小李玩摸球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先由小王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小李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当两个小球的颜色相同时,小王赢;当两个小球的颜色不同时,小李赢.请你分析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并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加以说明.5.如图,两个转盘中指针落在每个数字上的机会相等,现同时转动A 、B 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各指向一个数字.小力和小明利用这两个转盘做游戏,若两数之积为非负数则小力胜;否则,小明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请你利用列举法说明理由.6.“石头、剪刀、布”是广为流传的游戏,游戏时比赛各方做“石头”、“剪刀”、“布”手势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同种手势或三种手势循环不分胜负继续比赛,假定甲、乙、丙三人都是等可能地做这三种手势,那么:(1)一次比赛中三人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 (2)比赛中一人胜,二人负的概率是多少?7.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三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三辆车全部直行;(2)两辆车向右转,一辆车向左转; (3)至少有两辆车向左转.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8.“五一”期间,梁先生驾驶汽车从甲地经过乙地到丙地游玩.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乙地到丙地有三条公路.每一条公路的长度如图所示(单位:km),梁先生任选一条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线,这条路线正好是最短路线的概率是______.9.同时掷两枚普通的骰子,“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与“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10.银行为储户提供的储蓄卡的密码由0,1,2,…,9中的6个数字组成.某储户的储蓄卡被盗,盗贼如果随意按下6个数字,可以取出钱的概率是______.11.小明和小颖做游戏:桌面上放有5支铅笔,每次取1支或2支,由小明先取,最后取完铅笔的人获胜.如果小明获胜的概率为1,那么小明第一次应取走______支. 二、选择题12.有三条带子,第一条的一头是黑色,另一头是黄色,第二条的一头是黄色,另一头是白色,第三条的一头是白色,另一头是黑色.若任意选取这三条带子的一头,颜色各不相同的概率是( ).A .31B .41C .51D .6113.某校九年级学生中有5人在省数学竞赛中获奖,其中3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老师从5人中选2人向全校学生介绍学好数学的经验,则选出的2人中恰好一人是一等奖获得者,一人是二等奖获得者的概率是( ).A .51B .52C .53D .54三、解答题14.口袋里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其中有红球4个,绿球51个,任意摸出1个绿球的概率是3求:(1)口袋里黄球的个数;(2)任意摸出1个红球的概率.拓广、探究、思考15.小明走进迷宫,迷宫中的每一个门都相同,第一道关口有四个门,只有第三个门有开关,第二道关口有两个门,只有第一个门有开关,他一次就能走出迷宫的概率是______.16.请你设计一种均匀的正方体骰子,使得它掷出后满足下列所有条件:1(1)奇数点朝上的概率为;3(2)大于6的点数与小于3的点数朝上的概率相同.测试5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学习要求会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学会用试验估计某事件出现的概率的操作过程.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当实验次数很大时,同一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相应的______附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用同一个事件发生的______来估计这事件发生的概率.(填“频率”或“概率”) 2.50张牌,牌面朝下,每次抽出一张记下花色后放回,洗匀后再抽,抽到红桃、黑桃、梅花、方片的频率依次是16%、24%、8%、52%,估计四种花色分别有______张.3.在一个8万人的小镇,随机调查了1000人,其中有250人有订报纸的习惯,则该镇有订报纸习惯的人大约为______万人.4.为估计某天鹅湖中天鹅的数量,先捕捉10只,全部做上记号后放飞.过了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40只,其中带有标记的天鹅有2只.据此可估算出该地区大约有天鹅______只.二、选择题5.如果手头没有硬币,用来模拟实验的替代物可用( ).A.汽水瓶盖B.骰子C.锥体D.两个红球6.在“抛硬币”的游戏中,如果抛了10000次,则出现正面的概率是50%,这是( ).A.确定的B.可能的C.不可能的D.不太可能的三、解答题7.对某厂生产的直径为4cm的乒乓球进行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如下:(1)计算各次检查中“优等品”的频率,填入表中;抽取球数n50 100 500 1000 5000优等品数m45 92 455 890 4500m优等品频率n(2)该厂生产乒乓球优等品的概率约为多少?8.某封闭的纸箱中有红色、黄色的玻璃球若干,为了估计出纸箱中红色、黄色球的数目,小亮向纸箱中放入25个白球,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为25%,摸到黄球的频率为40%,试估计出原纸箱中红球、黄球的数目.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一口袋中有6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除颜色外均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重复上述实验共300次,其中120次摸到红球,则口袋中大约有______个白球.10.某班级有学生40人,其中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成4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其中共青团员4人.如果要在班内任选一人当学生代表,那么这个代表恰好在第一小组内的概率为______;现在要在班级任选一个共青团员当团员代表,问这个代表恰好在第一小组内的概率是______.二、解答题11.在5瓶饮料中有2瓶已过了保质期,从5瓶饮料中任取2瓶,则取到的2瓶都过了保质期的可能性是多少?请你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估计问题的答案.12.某笔芯厂生产圆珠笔芯,每箱可装2000支.一位质检员误把一些已做标记的不合格产品也放入箱子里,若随机拿出100支,共做10次实验,这100支中不合格笔芯的平均数是5,你能估计箱子里有多少支不合格品吗?若每支合格品的利润为0.5元,如果顾客发现不合格品,需双倍赔偿(即每支赔1元),如果让这箱含不合格品的笔芯走上市场,根据你的估算这箱笔芯是赚是赔?赚多少或赔多少?13.为估计某一池塘中鱼的总数目,小英将100尾做了标记的鱼投入池塘中,几天后,随机捕捞,每次捕捞后做好记录,然后将鱼放回,如此进行20次,记录数据如下:总条数50 45 60 48 10 30 42 38 15 10标记数 2 1 3 2 0 1 1 2 0 1总条数53 36 27 34 43 26 18 22 25 47标记数 2 1 2 1 2 1 1 2 1 2(1)估计池塘中鱼的总数.根据这种方法估算是否准确?(2)请设计另一种标记的方法,使得估计更加精准.14.小明在乒乓球馆训练完后,不慎将若干白球放入了装有30个橙色球的袋子中,已知两种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你能帮他设计一个方案来估计放进多少白球吗?拓广、探究、思考15.北京联通公司市场部经理小张想了解市内移动公司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及用户数量,你能帮他设计一种方案估计出其他公司用户的数量吗?16.一口袋中只有若干粒白色围棋子,没有其他颜色的棋子;而且不许将棋子倒出来数,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估计出其中白色棋子的数目.测试6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二)学习要求当调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困难时,会转化成某种“替代”实际调查的简易方法.课堂掌习检测一、填空题1.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值,得到的只是______,但随实验的次数增多,频率值与实际概率值的差会越来越趋近于______,此时对这个事件发生概率值估计的准确性也就越大. 2.某单位共有30名员工,现有6张音乐会门票,领导决定分给6名员工,为了公平起见,他将员工们按1~30进行编号,用计算器随机产生______~______之间的整数,随机产生的______个整数对应的编号去听音乐会.3.为了解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小明由于时间的限制,只随机记录了一年中73天空气质量情况,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有60天,请你估计该城市一年中空气质量为优的有______天. 4.利用计算器产生1~5的随机数(整数),连续两次随机数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二、选择题5.某口袋放有编号1~6的6个球,先从中摸出一球,将它放回口袋中后,再摸一次,两次摸到的球相同的概率是( )A .361B .181C .61D .216.某科研小组,为了考查某河流野生鱼的数量,从中捕捞200条,作上标记后,放回河里,经过一段时间,再从中捕捞300条,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则估计该河流中有野生鱼( )A .8000条B .4000条C .2000条D .1000条 三、解答题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球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摸到白球的次数m 58 96 116 295 484 601 摸到白球的频率nm 0.580.640.580.590.6050.601(1)请估计:当n 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__;(2)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______,摸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__; (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小明同学猛然顿悟,过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办法了.这个问题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如何估计白球的个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及用品)?请你应用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步骤及估算方法.8.某学校有50位女教师,但不知其校男教师的人数,一位同学为了弄清该校男教师的人数,他对每天进校时的第一位老师的性别进行了记录,他一共记录了200次,记录到女教师有80次.你能根据这位同学的记录估计出该校男教师的人数吗?请说明理由.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均匀的正四面体各面分别标有1,2,3,4四个数字,同时抛掷两个这样的四面体,它们着地一面数字相同的概率是______.如果没有正四面体,设计一个模拟实验用来替代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有4根完全相同的绳子放在盒子中,然后分别将它们的两端相接连成一条绳子,问一根绳子的两端刚好都接有绳子的概率是______. 二、解答题11.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估计π的值设计了投针实验.平行线间的距离α=0.5m ,针长为0.1m ,向地面随机投了150次,经统计有19次针与平行线相交.试求出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的近似值,并估计出π的值.12.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 .为了知道它的面积,小明在封闭图形内划出了一个半径为1m 的圆,在不远处向圈内掷石子,且记录如下:掷子次数 50次 150次 300次 石子落在⊙O 内 (含⊙O 上)的次数m 1443 93 石子落在图形内的次数n1985186你能否求出封闭图形ABC 的面积?试试看.。
(人教版数学)初中9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2.3 因式分解法-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解析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2.3因式分解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x2=2x的根是A.x=2 B.x=﹣2C.x1=0,x2=2 D.x1=0,x2=﹣2【答案】C【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只适用于一些可以整理为2个一次项的积等于0的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x2−3x=0的解为A.x=0 B.x=3C.x1=x2=−3 D.x1=0 ,x2=3.【答案】D【解析】x=0或x−3=0所以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右边变形为0,然后把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这样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方程的两个根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6 B.8C.10 D.8或10【答案】C【解析】,或,,,当2为腰,4为底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底为2,腰为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一元二次方程x2+3x=0的根为A.﹣3 B.3C.0,3 D.0,﹣3【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左侧能进行因式分解,右侧为0,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5.一元二次方程3x2– 2x=0的解是A.23x=B.x=0C.x1=23-,x2=0 D.x1=23,x2=0【答案】D【解析】x(3x−2)=0,x=0或3x−2=0,所以x1=0,x2=23.故选D.【名师点睛】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根是A.x1=1,x2=3 B.x1=−1,x2=3C.x1=1,x2=−3D.x1=−1,x2=−3【答案】B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7.方程(x﹣3)(x﹣9)=0的根是_____.【答案】x1=3,x2=9【解析】(x﹣3)(x﹣9)=0,x﹣3=0,x﹣9=0,x1=3,x2=9,故答案为:x1=3,x2=9.8.方程x2+x=0的根为__________.【答案】x 1=−1,x2=0【解析】故答案为:9.若实数a、b满足(a+b)(a+b−2)−8=0,则a+b=_________.【答案】−2或4.【解析】设t=a+b,则由原方程得到:t(t−2)−8=0,整理得:(t+2)(t−4)=0,解得t=−2或t=4,即a+b=−2或a+b=4.故答案是:−2或4.10.用换元法解方程+=,设y =,那么原方程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__. 【答案】26520y y -+=【解析】原式=, ∵, ∴原式=,化为整式方程为26520y y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换元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换元法的关键就是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另外一个字母来替换它.11.一元二次方程x 2﹣x ﹣2=0的解是_____.【答案】2或﹣1【名师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此题方程的公因式较明显,所以本题运用的是因式分解法.12.我们知道方程x 2﹣2x +1=0的解是x 1=x 2=1,则给出的另一个方程(x ﹣1)2﹣2(x ﹣1)+1=0的解是_____.【答案】x 1=x 2=2【解析】∵方程x 2﹣2x +1=0的解是x 1=x 2=1,∴方程(x ﹣1)2﹣2(x ﹣1)+1=0的解满足:x −1=1,∴x 1=x 2=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认真观察所给两个方程的特点,合理换元是解答本题的突破点.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0x mx +-=的一个根的值为3,则另一个根的值是_____.【答案】−2【解析】由题意把3x =代入方程260x mx +-=得:9360m +-=,解得: 1m =-,∴原方程为: 260x x --=,解此方程得: 1232x x ==-,,∴原方程的另一根为:−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4.解方程:(2x+1)2=(2﹣x)2.【答案】x1=﹣3,x2=【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适用于所有的方程,因式分解法只适用于一些可以整理为2个一次项的积等于0的方程.15.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1)①方程x2﹣x﹣2=0的解为;②方程x2﹣2x﹣3=0的解为;③方程x2﹣3x﹣4=0的解为;…(2)根据以上方程特征及其解的特征,请猜想:①方程x2﹣9x﹣10=0的解为;②请用配方法解方程x2﹣9x﹣10=0,以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性.(3)应用: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x1=﹣1,x2=n+1.【答案】①x1=﹣1,x2=2;②x1=﹣1,x2=3;③x1=﹣1,x2=4;(2)①x1=﹣1,x2=10;②x1=﹣1,x2=10;(3)x2﹣nx﹣(n+1)=0【解析】①∵x2﹣x﹣2=0,∴(x+1)(x−2)=0,∴x1=﹣1,x2=2;②∵x2﹣2x﹣3=0,∴(x+1)(x−3)=0,∴x1=﹣1,x2=3;③∵x2﹣3x﹣4=0,∴(x+1)(x−4)=0,∴x1=﹣1,x2=4;…(2)根据以上方程特征及其解的特征,请猜想:①方程x2﹣9x﹣10=0的解为x1=﹣1,x2=10;②x2﹣9x﹣10=0,移项,得x2﹣9x=10,配方,得x2﹣9x+814=10+814,即(x﹣92)2=1214,开方,得x﹣92=112.x1=﹣1,x2=10;(3)应用:关于x的方程x2﹣nx﹣(n+1)=0的解为x1=﹣1,x2=n+1.【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类探索与规律,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1)的关键,掌握配方法是解(2)的关键,观察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与两根之间的关系是解(3)的关键.。
数学9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下同步测试《二次函数》(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函数中,y 是x 二次函数的是( )A .y =x -1B .y =x 2+1x-10 C .y =x 2+2x D .y 2=x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和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可能为( )3.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y =x 2+3 B .y =x 2-3 C .y =(x +3)2D .y =(x -3)24.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其中a 、b 、c 满足a +b +c =0和9a -3b +c =0,则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 A .x =-2B .x =-1C .x =2D .x =15.如图,小敏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 =-15x 2+3.5的一部分,若命中篮圈中心,则他与篮底的距离l 是( ) A .3.5m B .4m C .4.5m D .4.6m6.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直线y bx c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A B CD 第5题7.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2和1,且过点(2,8),它的关系式为( ) A .y=2x 2-2x-4 B .y=-2x 2+2x-4 C .y=x 2+x-2 D .y=2x 2+2x-48.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五个代数式ab 、ac 、a-b+c 、b 2- 4ac 、2a+b 中,值大于0的个数为( )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若抛物线y=x 2+(m-1)x+(m+3)顶点在y 轴上,则m=_______. 10.把抛物线y=12x 2向左平移三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关系式为________. 11.抛物线y=ax 2+12x-19顶点横坐标是3,则a=____________. 12.若y=(a-1)231ax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则a=____________.13.二次函数y=mx 2-3x+2m-m2的图象经过点(-1,-1),则m=_________.1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顶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二十一章__二次根式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测试1 二次根式学习要求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意义,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课堂学习检验一、填空题1.a +1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 2.当x ______时,12--x 有意义,当x ______时,31+x 有意义. 3.若无意义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49=_______;(2)2)7(_______; (3)2)7(-_______;(4)2)7(--_______; (5)2)7.0(_______;(6)22])7([- _______. 二、选择题5.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①2)2(2=- ②22=- ③2)2(2=- ④2)2(2-=-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23-B .2)3.0(-C .2-D .x7.当x =2时,下列各式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2-xB .x -2C .22-xD .22x -8.已知,21)12(2a a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aB .21<a C .21≥a D .21≤a 三、解答题9.当x 为何值时,下列式子有意义? (1);1x -(2);2x -(3);12+x (4)⋅+-xx2110.计算下列各式:(1);)23(2 (2);)1(22+a(3);)43(22-⨯-(4).)323(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1.x 2-表示二次根式的条件是______. 12.使12-x x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3.已知411+=-+-y x x ,则x y 的平方根为______. 14.当x =-2时,2244121x x x x ++-+-=________. 二、选择题15.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A .2-xB .21-xC .x -21D .121-x16.若022|5|=++-y x ,则x -y 的值是( ). A .-7B .-5C .3D .7三、解答题17.计算下列各式:(1);)π14.3(2-(2);)3(22--(3);])32[(21-(4).)5.03(2218.当a =2,b =-1,c =-1时,求代数式acb b 42-±-的值.拓广、探究、思考19.已知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b b c c a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ABC 的三边长a ,b ,c 均为整数,且a 和b 满足.09622=+-+-b b a 试求△ABC 的c 边的长.测试2 二次根式的乘除(一)学习要求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能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如果y x xy ⋅=24成立,x ,y 必须满足条件______.2.计算:(1)=⨯12172_________;(2)=--)84)(213(__________; (3)=⨯-03.027.02___________.3.化简:(1)=⨯3649______;(2)=⨯25.081.0 ______;(3)=-45______. 二、选择题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 B .632=⋅C .48=D .3)3(2-=-5.如果)3(3-=-⋅x x x x ,那么( ).A .x ≥0B .x ≥3C .0≤x ≤3D .x 为任意实数6.当x =-3时,2x 的值是( ). A .±3 B .3 C .-3 D .9三、解答题7.计算:(1);26⨯(2));33(35-⨯- (3);8223⨯(4);1252735⨯ (5);131aab ⋅(6);5252ac c b b a ⋅⋅(7);49)7(2⨯- (8);51322-(9).7272y x8.已知三角形一边长为cm 2,这条边上的高为cm 12,求该三角形的面积.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为:,4@+=xy y x 则(2@6)@6=______.10.已知矩形的长为cm 52,宽为cm 10,则面积为______cm 2.11.比较大小:(1)23_____32;(2)25______34;(3)-22_______-6. 二、选择题12.若b a b a -=2成立,则a ,b 满足的条件是( ).A .a <0且b >0B .a ≤0且b ≥0C .a <0且b ≥0D .a ,b 异号13.把4324根号外的因式移进根号内,结果等于( ). A .11- B .11C .44-D .112三、解答题14.计算:(1)=⋅x xy 6335_______;(2)=+222927b a a _______;(3)=⋅⋅21132212_______; (4)=+⋅)123(3_______.15.若(x -y +2)2与2-+y x 互为相反数,求(x +y )x 的值.拓广、探究、思考16.化简:(1)=-+1110)12()12(________;(2)=-⋅+)13()13(_________.测试3 二次根式的乘除(二)学习要求会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能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12______;(2)=x 18______;(3)=3548y x ______;(4)=xy______;(5)=32______;(6)=214______;(7)=+243x x ______;(8)=+3121______. 2.在横线上填出一个最简单的因式,使得它与所给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为有理式,如:23 与.2(1)32与______; (2)32与______;(3)a 3与______; (4)23a 与______; (5)33a 与______. 二、选择题 3.xx x x -=-11成立的条件是( ). A .x <1且x ≠0 B .x >0且x ≠1C .0<x ≤1D .0<x <14.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471613= B .xy x x y 63132= C .201)51()41(22=-D .x x x3294= 5.把321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 ). A .3232 B .32321C .281 D .241 三、计算题 6.(1);2516 (2);972(3);324 (4);1252755÷-(5);1525 (6);3366÷(7);211311÷(8).125.02121÷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7.化简二次根式:(1)=⨯62________(2)=81_________(3)=-314_________ 8.计算下列各式,使得结果的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 (1)=51_______(2)=x 2_________(3)=322__________(4)=y x5__________ 9.已知,732.13≈则≈31______;≈27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01) 二、选择题10.已知13+=a ,132-=b ,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b B .ab =1C .a =-bD .ab =-111.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yx -1 B .ba C .42+x D .b a 25三、解答题12.计算:(1);3b a ab ab ⨯÷(2);3212y xy ÷(3)⋅++ba b a13.当24,24+=-=y x 时,求222y xy x +-和xy 2+x 2y 的值.拓广、探究、思考14.观察规律:,32321,23231,12121-=+-=+-=+……并求值.(1)=+2271_______;(2)=+10111_______;(3)=++11n n _______.15.试探究22)(a 、a 与a 之间的关系.测试4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学习要求掌握可以合并的二次根式的特征,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下列二次根式15,12,18,82,454,125,27,32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与3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与5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有______.2.计算:(1)=+31312________; (2)=-x x 43__________.二、选择题3.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 ). A .10B .12C .21 D .6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可以合并B .8与80可以合并C .只有根指数为2的根式才能合并D .2与50不能合并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232=+B .5225=-C .a a a 26225=+D .xy x y 32=+ 三、计算题6..48512739-+7..61224-+8.⋅++3218121 9.⋅---)5.04313()81412(10..1878523x x x +- 11.⋅-+xx x x 124693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2.已知二次根式b a b +4与b a +3是同类二次根式,(a +b )a 的值是______.13.3832ab 与ba b 26无法合并,这种说法是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 二、选择题14.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a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a 2B .23aC .3aD .4a三、计算题 15..)15(2822180-+-- 16.).272(43)32(21--+ 17.⋅+-+bb a b a a124118..21233ab bb a aba bab a-+-四、解答题19.化简求值:y y xy xx 3241+-+,其中4=x ,91=y .20.当321-=x 时,求代数式x 2-4x +2的值.拓广、探究、思考21.探究下面的问题:(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在括号内画“√”,否则画“×”.①322322=+( ) ②833833=+( ) ③15441544=+( ) ④24552455=+( )(2)你判断完以上各题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 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写出n 的取值范围.(3)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你在(2)题中所写式子的正确性.测试5 二次根式的加减(二)学习要求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能够运用乘法公式简化运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当a =______时,最简二次根式12-a 与73--a 可以合并. 2.若27+=a ,27-=b ,那么a +b =______,ab =______. 3.合并二次根式:(1)=-+)18(50________;(2)=+-ax xax45________. 二、选择题4.下列各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的被开方数完全相同的是( ). A .ab 与2abB mn 与nm 11+ C .22n m +与22n m - D .2398b a 与4329b a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a b a b a -=-+2))(2( B .1239)33(2=+=+C .32)23(6+=+÷D .641426412)232(2-=+-=-6.)32)(23(+-等于( ). A .7 B .223366-+- C .1D .22336-+三、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21).2218( 8.).4818)(122(+-9.).32841)(236215(-- 10.).3218)(8321(-+11..6)1242764810(÷+- 12..)18212(2-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3.(1)规定运算:(a *b )=|a -b |,其中a ,b 为实数,则=+7)3*7(_______.(2)设5=a ,且b 是a 的小数部分,则=-baa ________. 二、选择题14.b a -与a b -的关系是( ). A .互为倒数 B .互为相反数 C .相等D .乘积是有理式1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a b a +=+2)(B .ab b a =+C .b a b a +=+22D .a aa =⋅1三、解答题 16.⋅+⋅-221221 17.⋅--+⨯2818)212(218..)21()21(20092008-+ 19..)()(22b a b a --+四、解答题20.已知,23,23-=+=y x 求(1)x 2-xy +y 2;(2)x 3y +xy 3的值.21.已知25-=x ,求4)25()549(2++-+x x 的值.拓广、探究、思考22.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a 与a ,63+与63-互为有理化因式. 试写下列各式的有理化因式: (1)25与______;(2)y x 2-与______;(3)mn 与______; (4)32+与______; (5)223+与______;(6)3223-与______.23.已知,732.13,414.12≈≈求)23(6-÷.(精确到0.01)答案与提示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测试11.a ≥-1.2.<1, >-3.3.x <-2.4.(1)7; (2)7; (3)7; (4)-7; (5)0.7; (6)49. 5.C . 6.B . 7.D . 8.D .9.(1)x ≤1;(2)x =0;(3)x 是任意实数;(4)x ≤1且x ≠-2.10.(1)18;(2)a 2+1;(3);23- (4)6.11.x ≤0. 12.x ≥0且⋅=/21x 13.±1. 14.0. 15.B . 16.D . 17.(1)π-3.14;(2)-9;(3);23 (4)36. 18.21-或1.19.0. 20.提示:a =2,b =3,于是1<c <5,所以c =2,3,4.测试2 1.x ≥0且y ≥0.2.(1);6 (2)24;(3)-0.18.3.(1)42;(2)0.45;(3).53- 4.B . 5.B . 6.B .7.(1);32 (2)45; (3)24; (4);53 (5);3b(6);52(7)49; (8)12; (9)⋅y xy 263 8..cm 629..72 10.210. 11.(1)>;(2)>;(3)<. 12.B . 13.D .14.(1);245y x (2);332b a + (3) ;34 (4)9. 15.1. 16.(1);12- (2).2测试31.(1);32 (2);23x (3);342xy y x (4);xxy (5);36 (6);223 (7);32+x x (8)630. 2..3)5(;3)4(;3)3(;2)2(;3)1(a a 3.C . 4.C . 5.C . 6..4)8(;322)7(;22)6(;63)5(;215)4(;22)3(;35)2(;54)1(-7.⋅-339)3(;42)2(;32)1( 8.⋅y y x x x 55)4(;66)3(;2)2(;55)1( 9.0.577,5.196. 10.A . 11.C . 12..)3(;33)2(;)1(b a x bab+ 13..112;2222222=+=+-y x xy y xy x14..1)3(;1011)2(;722)1(n n -+--15.当a ≥0时,a a a ==22)(;当a <0时,a a -=2,而2)(a 无意义.测试41..454,125;12,27;18,82,32 2.(1).)2(;33x 3.C . 4.A . 5.C . 6..33 7..632+ 8.⋅827 9..23+ 10..214x 11..3x 12.1. 13.错误. 14.C . 15..12+ 16.⋅-423411 17..321b a + 18.0.19.原式,32y x+=代入得2. 20.1. 21.(1)都画“√”;(2)1122-=-+n n nn n n (n ≥2,且n 为整数);(3)证明:⋅-=-=-+-=-+111)1(1223222n nn n n n n n n n n n 测试51.6. 2..3,72 3.(1);22 (2) .3ax - 4.D . 5.D . 6.B . 7.⋅668..1862-- 9..3314218-10.⋅417 11..215 12..62484-13.(1)3;(2).55-- 14.B . 15.D .16.⋅-4117.2. 18..21-19.ab 4(可以按整式乘法,也可以按因式分解法).20.(1)9; (2)10. 21.4.22.(1)2; (2)y x 2-; (3)mn ; (4)32-; (5)223-; (6)3223+(答案)不唯一. 23.约7.70.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全章测试一、填空题 1.已知mnm 1+-有意义,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n )位于第______象限. 2.322-的相反数是______,绝对值是______.3.若3:2:=y x ,则=-xy y x 2)(______.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5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5.当32-=x 时,代数式3)32()347(2++++x x 的值为______. 二、选择题6.当a <2时,式子2)2(,2,2,2-+--a a a a 中,有意义的有(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7.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6)9(4)9()4(=-⨯-=-⨯- B .7434322=+=+C .9181404122=⨯=-D .2323= 8.若(x +2)2=2,则x 等于( ). A .42+B .42-C .22-±D .22±9.a ,b 两数满足b <0<a 且|b |>|a |,则下列各式中,有意义的是( ). A .b a +B .a b -C .b a -D .ab10.已知A 点坐标为),0,2(A 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B 点坐标( ).A .(0,0)B .)22,22(- C .(1,-1) D .)22,22(-三、计算题11..1502963546244-+- 12.).32)(23(--13..25341122÷⋅ 14.).94(323ab ab ab a aba b+-+15.⋅⋅-⋅ba b a ab ba 3)23(35 16.⋅÷+--+xy yx y x xy yx y )(四、解答题17.已知a 是2的算术平方根,求222<-a x 的正整数解.18.已知: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 =90°,△BCD 为等边三角形,且AD 2=,求梯形ABCD 的周长.附加题19.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问题.①;2111111112111122=+-+=++②;6111212113121122=+-+=++③⋅=+-+=++12111313114131122(1)请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猜想2251411++的结果;(2)请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用n(n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20.用6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多少种拼法?求出每种长方形的对角线长(精确到0.1cm,可用计算器计算).答案与提示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全章测试1.三. 2..223,223-- 3..2665- 4..555+ 5..32+ 6.B . 7.C . 8.C . 9.C . 10.B . 11..68- 12..562- 13.⋅1023 14..2ab - 15..293ab b a - 16.0. 17.x <3;正整数解为1,2. 18.周长为.625+ 19.(1);2011141411=+-+(2).)1(111111)1(11122++=+-+=+++n n n nn n20.两种:(1)拼成6×1,对角线);cm (0.733712721222≈=+(2)拼成2×3,对角线3.43131236242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选择题:
1. 如果(a -1)x 2+ax +a 2
-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必有( )
A. a≠0
B. a≠1
C. a≠-1
D. a =±-1
2. 某种产品原来每件的成本是1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 ,现在的成本是81元,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 ,则所得方程为( )
A. 100(1+x)2=81
B. 100(1-x)2=81
C. 81 (1-x)2=100
D. 81(1+x)2=100
3. 若a -b +c =0,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根是( )
A. 2
B. 1
C. 0
D. -1
4. 若ax 2-5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3a +6>0的解集是( ) A. a>-2 B. a<-2 C. a>-2且a≠0 D. a<21
5. 一元二次方程3x 2
-2x =1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3,2,1
B. 3,-2,1
C. 3,-2, -1
D. -3,2,1
二. 填空题:
6.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1)(ax -2) =x 2-2x +6中,a 的取值范围是
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m -2|+2(m +1)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8. k 为何值时,(k 2-9)x 2+(k -5)x -3=0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9. 已知09|25|2=+++-b a a ,关于x 的方程ax 2+bx =5x 2-4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5x 2+2x -1=
三. 解答题:
10. k 为何值时,(k 2-1)x 2
+(k +1)x -2=0;(1)是一元一次方程?(2)是一元二次方程?
1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是1,且a 、b 满足等式的根求方程0c y 41,3a 22a b 2=---+-=。
1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长5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 ,如果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设为xm ,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2)已知,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 ,如果花园的面
积是24m 2,求花园的长和宽。
(3)有n 支球队参加排球联赛,每队都与其余各队比赛2场,联赛的总场次为132次,问共有多少支球队参加联赛?
(4)某工厂经过两年时间将某种产品的产量从每年14400台提高到16900台,求每年的增长率x 是多少?
【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C
6. a≠±1
7. 4 8. k =±3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