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儿童遗传代谢病现状及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

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

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是儿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和遗传代谢异常。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儿童健康的提升和儿科医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学科的重要意义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遗传代谢异常则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和遗传代谢异常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还能为儿科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诊断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诊断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儿童遗传代谢异常的基因突变,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技术的改进也为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方法。

三、治疗方法的创新在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治疗方法的创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在不断优化和改进的基础上,新型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不断涌现,为一些罕见病、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在推动治疗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挑战虽然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困难和挑战,一些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困难。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五、展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懈努力,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可以预见,在新型诊断技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研究方面,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

中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

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该学科以儿童内分泌疾病与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为主要内容,涉及到生长发育、性腺发育、糖尿病、垂体疾病、遗传代谢病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学科概况1.1 学科定位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定位于儿科学科之下,是研究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及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儿童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1.2 专业建设我国的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建设日趋完善,一些知名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许多医院也加强了该学科的建设,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且吸纳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来指导工作。

1.3 学科发展近年来,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量的专家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了临床和科研方面的成果。

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加快了学科的发展。

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会成立以来,也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科特色2.1 多学科交叉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特点的学科,它融合了内分泌学、儿科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多学科交叉特色。

这使得学科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多元化,为儿童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方法和手段。

2.2 临床与科研并重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注重临床与科研的结合。

通过患儿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为科研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数据;另科研成果又促进了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和转化,为患儿的治疗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2.3 国际合作交流我国儿科内分泌和遗传代谢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一流的学科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 608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Feb 29(4)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价值分析李 富,蓝金生,陈海玲,杨小梅(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525000)摘要: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筛查的3632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高危儿干血滤纸片进行串联质谱技术检查,分析遗传性代谢病确诊率情况。

结果 3632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检出206例,检出率为5.67%;其中枫糖尿症4例,苯丙酮尿症5例,异戊酸血症9例,高羟丁酰肉碱血症44例;citrin蛋白缺乏症12例,低游离肉碱血症127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5例;串联质谱结果发现,上述遗传性代谢病的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值上限,苯丙酮尿症与citrin蛋白缺乏症具有相同的检测参数如甲硫氨酸、瓜氨酸,必要时可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和其他检验及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结论 串联质谱技术对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值得临床选择。

关键词:串联质谱技术;茂名地区;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筛查价值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8)04-0608-02遗传性代谢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是指因基因突变所致的细胞膜功能缺陷、酶缺陷等,引起人体生化代谢紊乱,代谢产物积聚或缺乏的一系列综合征[1~3]。

遗传性代谢病在患儿缺陷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高达1:3000[4],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

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有助于患儿的治疗和预后。

以往相关学者研究报道[5],细菌抑制法可有效筛查苯丙酮尿症,而目前串联质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筛查遗传性代谢病,其具有快速、高效、灵敏性高的优点,而目前尚无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高危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茂名地区高危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中的价值。

《2024年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评估》范文

《2024年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评估》范文

《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评估》篇一一、引言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近年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在GHD儿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促进生长发育外,rhGH治疗还对GHD儿童的脂代谢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评估。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GHD诊断标准的儿童,分为rhGH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

通过比较两组儿童的脂代谢指标、生长参数等数据,评估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

三、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1. 脂质代谢指标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发现,rhGH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脂质代谢指标有所改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rhGH治疗有助于改善GHD儿童的脂质代谢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的影响与治疗剂量、疗程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适当增加rhGH剂量和延长疗程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脂质代谢指标。

此外,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也对脂代谢产生影响,应鼓励GHD儿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疗效评估1. 生长参数变化rhGH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身高、体重等生长参数均有显著改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表明rhGH 治疗在促进GHD儿童生长发育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2.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rhGH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治疗后,GHD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包括心理、社交等方面的改善。

同时,rhGH治疗在缓解症状、提高生长速度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结论本研究表明,rhGH治疗对GHD儿童脂代谢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脂质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同时,rhGH治疗在促进GHD儿童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遗传代谢病致儿童癫痫的相关研究进展

遗传代谢病致儿童癫痫的相关研究进展

遗传代谢病致儿童癫痫的相关研究进展
李文洁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20)15
【摘要】遗传代谢病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须的某些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等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多为单基因隐性遗传病.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激素等数百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通常包括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各类疾病起病年龄有所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同种疾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无论癫痫是否发生以及何时发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都能有效改善这些遗传代谢病的预后.
【总页数】2页(P2720-2721)
【作者】李文洁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南京军区福州总院临床医学院儿科,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1
【相关文献】
1.儿童癫痫发作间期SPECT高灌注灶与EEG致痫区之间的关系 [J], 王为民;王文婷
2.舍曲林致儿童癫痫样发作1例 [J], 李静;张旭静;周雪丽
3.大气PM2.5暴露致呼吸道微生态失衡对呼吸系统损伤相关研究进展 [J], 肖纯凌
4.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儿童癫痫17例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谱 [J], 何娟;
戴园园
5.卵巢畸胎瘤致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J], 古佳鑫;陈倩;段瑞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梅州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及随访结果分析

梅州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及随访结果分析

梅州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及随访结果分析作者:刘小瑜,吴维,石玲来源:《右江医学》2021年第11期【摘要】目的研究串聯质谱技术在梅州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应用情况,初步掌握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为建立该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体系和临床综合干预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9年4月~2021年7月在梅州市出生的47 145例新生儿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可疑阳性患儿召回复查,辅助生化检查、家系基因检测,明确诊断,随访治疗。

结果共筛查47 145例新生儿,初筛阳性1489例(3.16%)。

确诊患儿11例,总发病率1/4286。

筛查出7种遗传代谢病,分别是高苯丙氨酸血症4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母源性肉碱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各1例。

结论通过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早诊疗可有效保障患儿健康,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人口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11.006Analysis of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creening and follow-up results ofneonatal genetic metabolic disorders in MeizhouLIU Xiaoyua, WU Weib, SHI Lingb(a.Child Healthcare Department, b. Medical Heredity Cente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and Family PlanningService Center of Meizhou—Meizhou Women' 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Meizhou 514021,Guangdo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screening of neonatal genetic metabolic disorders in Meizhou, and to gain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metabolic disorders in neonates in the reg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creening system and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intervention model for neonatal genetic metabolic diseases in the region. Methods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was applied to screen 47 145 newborns born in Meizhou City from April 2019 to July 2021 for genetic metabolic diseases, and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positive cases were recalled for review, adjuvant biochemical tests and family genetic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clarify the diagnosis and follow up treatment. ResultsA total of 47 145 newborns were screened and 1489(3.16%) were initially screened positive. There were 11 confirmed cases, with a total incidence of 1/4286. 7 genetic metabolic disorders were screened: hyperphenylalaninemia (4 cases),primary carnitine deficiency (2 cases ), maternal carnitine deficiency(1 case),methylmalonic acidemia(1 case), propionic acidemia (1 case), isobutyryl coenzyme 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1 case), and citrin deficiency (1 case). Conclus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screening of neonatal genetic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health of patients.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eventing birth defect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Key words】newborn screening;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是因遗传基因突变导致体内生化物质在合成、代谢、转运和储存等方面出现各种异常产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激素等代谢混乱。

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研究_过去_现在和未来_米杰

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研究_过去_现在和未来_米杰

【作者简介】米杰(1961-),女,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肥胖及慢性代谢病的流行病的流行趋势、临床特长、分子机制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8-6579(2012)11-0961-02【述 评】儿童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米杰,陈芳芳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北京 100020)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C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多种代谢异常在同一个体聚集的病理状态,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

近年,随着前瞻性队列研究提供的大量循证数据,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MS组分还应该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促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增高及促血栓状态(纤维蛋白原增高和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增高。

当这些组分聚集出现在同一个体时,使心血管发病风险大为增加。

近十年,随着儿童肥胖在全球范围的日益流行,类似成人代谢紊乱特征的危险因素及聚集状态也越来越多见于儿童群体,显著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围绕当前国内外对儿童MS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流行现状、学术争论及研究方向进行简要介绍,期望与对此领域感兴趣的国内同仁交流。

1 儿童MS的定义和诊断早期的儿童MS诊断基本沿用成人标准中的定义组分,但在每个组分的诊断切点上则采用各种族人群的性别、年龄别标准,其中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是2003年由Cook提出的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 III)修订的诊断标准[1]。

由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学术交流的不便和相关研究的混乱,也阻碍了对MS进行更深入研究。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首个针对儿童青少年的MS全球统一定义[2],与IDF关于成人MS标准所定义的组分完全相同,强调进行MS诊断的适宜年龄范围,即对<10岁儿童暂不进行MS诊断,但强调对出现多个代谢危险因素儿童维持正常体重的重要性;10~16岁儿童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则诊断为MS:腹型肥胖合并2项及以上的代谢异常(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其中,诊断腹型肥胖的腰围标准采用分年龄、性别的第90百分位值(P90)替换成人的绝对值,血脂(TG、HDL-C)、血压和血糖采用IDF成人标准;对16岁及以上儿童建议完全参照成人标准诊断。

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与药效的研究

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与药效的研究

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与药效的研究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和药效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儿童与成人在药物代谢和作用方面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在药物治疗儿童疾病时应得到充分考虑。

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与药效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儿童用药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药代动力学的特点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儿童与成人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包括药物的吸收速率、分布容积和肝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

1. 药物的吸收速率在儿童体内,口服药物的吸收速率一般比成人快,这是由于儿童的胃液酸度较低,胃肠蠕动速度较快,肠道黏膜通透性较高所致。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加以注意,避免过快的药物吸收导致药物过量。

2. 药物的分布容积药物的分布容积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

在儿童体内,分布容积往往较大,这是由于儿童的体液量相对较高,体内脂肪组织较少所致。

因此,在用药计算剂量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达到治疗水平。

3. 肝酶活性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其中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中的酶系统代谢并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

儿童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酶系统活性较低,药物代谢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肝功能进行个体化调整,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

二、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效研究药效学研究了药物在体内产生治疗效果的机制和过程。

儿童与成人在药物的药效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主要与儿童体内的生理和代谢特点有关。

1. 药物的作用时间儿童的药物作用时间一般较短,这是由于儿童的肝脏代谢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所致。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儿童的年龄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2. 药物的副作用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药物的副作用。

这是由于儿童的代谢能力较差,药物在体内积聚的可能性较大所致。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新诊疗方法与研究进展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新诊疗方法与研究进展

1
精准医学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基因测序和代谢 组学等技术在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疗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家建议, 应进一步完善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2
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 域,如儿科、遗传学、代谢病学等。专 家强调,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形 成综合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 疗服务。
遗传代谢病分类
根据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分为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异常、尿素循环障碍、糖代谢异 常、金属代谢异常及维生素等营养物代谢异常。
发病原因及机制
基因突变
大多数遗传代谢病由单基因遗传 引起,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 连锁隐性遗传等。基因突变导致 编码的酶、受体、载体等蛋白功 能缺陷。
生化代谢紊乱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蛋白功能缺 陷,使得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 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 终末代谢产物缺乏。
临床表现多样性
不同的遗传代谢病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如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 、骨骼系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肝脾肿大、皮疹、黄疸 等。部分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如低血糖、酸中毒等。
3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疾病的控制, 还应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专家建议, 应加强对患者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关注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在使用新诊疗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早期筛查和诊断
临床医生普遍认为,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先进的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 ,能够在早期发现疾病迹象,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4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合并高氨血症的救治与护理

4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合并高氨血症的救治与护理

4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合并高氨血症的救治与护理谢帅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Treatment and care of four cases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neonatal genetic metabolic diseases complicated by hyperammonemiaXIE Shuaihua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XIEShuaihua,E⁃mail:*************Keywords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genetic metabolic diseases; methylmalonic acidemia; urea cycle enzyme defect,UCED;hyperammonemia; nursing摘要总结4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合并高氨血症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包括环境及用物的准备、建立动静脉血管通路、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与管理、密切监测体温、做好镇痛镇静治疗、严密观察出血情况等。

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保证了4例患儿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效果。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遗传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尿素循环障碍;高氨血症;护理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20.027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是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的生化代谢异常,如氨基酸代谢病⁃高苯丙氨酸血症、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enzyme defect,UCED)等[1]。

幼儿罕见代谢病的饮食治疗与营养需求

幼儿罕见代谢病的饮食治疗与营养需求

幼儿罕见代谢病的饮食治疗与营养需求罕见代谢病是指一类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通常由于体内某种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代谢物无法正常分解、转化或排泄,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幼儿期是罕见代谢病最容易发生的阶段之一,因此,对于幼儿罕见代谢病的饮食治疗和营养需求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一、饮食治疗的原则1. 限制特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针对不同的罕见代谢病,饮食治疗的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些罕见代谢病需要限制特定的营养物质摄入,以减少代谢产物的积累。

例如,苯丙酮尿症需要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以减少苯丙酮的产生。

2. 补充特定营养物质:对于某些罕见代谢病,由于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某些营养物质无法正常合成或代谢。

因此,饮食治疗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补充特定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机体的需求。

例如,对于某些氨基酸代谢异常病,需要补充特定的氨基酸。

3. 维持适当的能量供应: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饮食治疗中要确保幼儿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以支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合理计算能量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4. 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每个幼儿的罕见代谢病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饮食治疗应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制定。

这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病情、年龄、生长发育情况、饮食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幼儿的饮食计划。

二、常见罕见代谢病的饮食治疗与营养需求1.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罕见代谢病,主要由于苯丙氨酸氧化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苯丙氨酸无法正常代谢。

饮食治疗的重点是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以减少苯丙酮的产生。

同时,需要补充其他氨基酸,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2. 氨基酸代谢异常病:氨基酸代谢异常病是一类由于氨基酸代谢途径中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饮食治疗的重点是补充特定的氨基酸,以满足机体的需求。

同时,需要限制某些氨基酸的摄入,以减少代谢产物的积累。

3. 脂肪代谢异常病:脂肪代谢异常病是一类由于脂肪代谢途径中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广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析

广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析

广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析
潘燕芳;高志芳;冯绍连;谭燕萍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6(035)003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宁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情况,为今后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筛查普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于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238例(其中高危儿512例)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出现阳性患儿24例,阳性率为0.29%,其中18例属于高危儿,阳性率为3.51%.结论:广宁地区遗传代谢病发病率与全国各地区接近,其中高危儿阳性率更高,串联质谱适合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及诊断中广泛推广.【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潘燕芳;高志芳;冯绍连;谭燕萍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检验科 526300;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检验科526300;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儿科 526300;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儿科 5263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石家庄地区128399例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J], 封纪珍; 贾立云; 王熙; 马翠霞; 封露露
2.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37482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 [J], 石海杰;赵振

3.庆阳地区2014—2018年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 [J], 张婷婷;齐亚庆
4.广州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法筛查结果及筛查性能评估 [J], 唐诚芳;谭敏沂;谢婷;唐芳;刘思迟;韦青秀;刘记莲;黄永兰
5.抚州地区新生儿主要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研究 [J], 郝会青;付立新;支红霞;王平珍;白小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源地区2011—2016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辽源地区2011—2016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辽源地区2011—2016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回顾性分析刘继红;王霞;连厚新【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辽源地区串联质谱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方法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辽源地区出生且自愿接受筛查的新生儿10503例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同时利用文献检索,比较分析相关遗传代谢病的检出率.结果初筛共筛查出疑似阳性149例,筛查阳性率为1.4%;召回疑似阳性病例146例,召回率为97.99%.进一步复查确诊阳性病例3例,遗传代谢病总发病率为0.03%;其中氨基酸代谢病2例,被诊断为苯丙酮尿症,检出率为0.019%;有机酸代谢异常病例1例,诊断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检出率为0.009%.结论吉林省辽源地区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可及时发现遗传代谢病患儿,大大提高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1【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新生儿筛查;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作者】刘继红;王霞;连厚新【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发育儿科,吉林辽源 136200;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发育儿科,吉林辽源 136200;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发育儿科,吉林辽源13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遗传代谢病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指遗传性代谢途径缺陷,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引起异常代谢产物蓄积、终末代谢产物缺乏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缺乏,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出生约2 000万新生儿中,包括4~5万异常代谢缺陷患儿[1],且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这一数据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遗传代谢病大多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在新生儿期死亡。

本文回顾性分析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吉林省辽源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状况,并比较分析全国其他地区的发生率。

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自愿接受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病例10 503例,其中男5 065例,女5 438例。

智力低下儿童中遗传代谢病的发病及干预的研究

智力低下儿童中遗传代谢病的发病及干预的研究

智力低下儿童中遗传代谢病的发病及干预的研究
孙德荣;张进夫;李福竹;李亚娟
【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年(卷),期】2000(0)S1
【摘要】目的:探讨智力低下儿童中遗传代谢病发病情况从而为采取正确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107例智力低下儿童手指血清滤片(Guthrie 法)进行血苯丙氨酸、促甲状腺素(TSM)、游离甲状腺素T_4(fT_4)测定,并结合病史分析。

结果:甲状腺功能异常9例(8.4%),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早产及新生儿窒息13例(12.1%);先天愚型3例;家族中有类似病史5例。

结论:儿童智力低下病因构成较前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增加,积极推广和普及新生儿筛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先天性、遗传性疾病防止智力损害意义重大;临床工作中,对于智力低下,学习困难的儿童也应注意甲状腺情况。

【总页数】2页(P110-111)
【关键词】智力低下;儿童;遗传代谢病
【作者】孙德荣;张进夫;李福竹;李亚娟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安阳市脉管炎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8
【相关文献】
1.儿童智力低下发病情况及干预措施 [J], 黎嫦
2.普宁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研究 [J], 温锦才
3.1000例智力低下患儿中四种氨基酸代谢病的筛选查研究 [J], 潘素英;宋fang
4.儿童智力低下发病情况及干预措施 [J], 黎嫦
5.智低儿童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发病情况探讨 [J], 宋力;孟英韬;徐凤铎;叶明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代谢性疾病研究现状

儿童代谢性疾病研究现状

儿童代谢性疾病研究现状
刘奕君(综述);魏小平;李廷玉(审校)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13(42)28
【摘要】近年来儿童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儿童常见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这些疾病是心、脑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及高危因素。

本文就儿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3452-3454,3455)
【作者】刘奕君(综述);魏小平;李廷玉(审校)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40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肥胖与儿童代谢性疾病 [J], 商晓红
2.4528例儿童血串联质谱检测遗传代谢性疾病结果分析 [J], 杨莹;平静;高莉蓉
3.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 [J], 王昕;杨健;王立文;李尔珍
4.趋化素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J], 李海霞;魏静;哈小琴
5.傣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初探 [J], 李军;林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育落后患儿遗传性代谢病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发育落后患儿遗传性代谢病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发育落后患儿遗传性代谢病血液筛查结果分析曾凡勇;吴卫红;刘建军;张雁;席冰玉;李南玲【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目的:总结以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疑有遗传性代谢病患儿的血液筛查结果。

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串联质谱检查技术检测滤纸片中酰基肉碱和氨基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含量,对相关疾病进行筛查。

结果共筛查97例患儿,其中阳性3例(3.09%),可疑阳性55例(56.7%)。

结论串联质谱检查是筛查发育落后患儿病因的一种有效措施。

【总页数】3页(P93-95)【作者】曾凡勇;吴卫红;刘建军;张雁;席冰玉;李南玲【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1【相关文献】1.970例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及分子诊断结果分析 [J], 唐建平;孙红芹;张磊;石聪聪;李雯丽;李菲;肖昕;郝虎2.遗传性疾病疑似患儿染色体/基因相关检测结果分析 [J], 曾凡勇;刘建军;张雁;李南玲3.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尿有机酸的筛查 [J], 曾凡勇;吴卫红;刘建军;张雁;李南玲;席冰玉4.遗传性代谢病致儿童脑发育落后的治疗与预后 [J], 张建明;汪梅先;邵新华;宋小青;顾学范;韩连书;叶军;邱文娟;高晓岚;王瑜5.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患儿筛查结果分析 [J], 梅婷; 刘洋; 张文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庆阳地区2014—2018年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

庆阳地区2014—2018年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分析

Screening of Genetic and Metabolic Diseases in the Newborns of Qingyang(2014-2018)作者: 张婷婷[1];齐亚庆[2]
作者机构: [1]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甘肃庆阳745000;[2]庆阳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庆阳
745000
出版物刊名: 陇东学院学报
页码: 102-10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摘要:回顾分析近五年庆阳地区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病中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状况,对患儿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及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2018年庆阳地区61319例新生PKU和CH两种
疾病的筛查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及复查率.结果显示,筛查的61319例新生儿中,
筛查率为95.19%; PKU阳性率为3.42/万、复查率为92.25%; CH阳性率3.75/万、复查率为92.97%;筛查确诊的PKU为21例;确诊的CH为23例.。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张巍;刘巍巍;庄太凤;马雅铃;马健荣;杨艳玲;焦颖;王景;宋金青;邢继伟;王立筠【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06(41)7【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期发生的遗传代谢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05年5月~2006年2月NICU中新生儿早期原因不明的严重酸中毒、高血钾、猝死、窒息等进行尿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同时部分检测血乳酸、丙酮酸、血氨等.结果7例早期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5小时、2天、3天、4天、6天发病,诊断为先天性丙酮酸代谢障碍1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例、有机酸血症2例、戊二酸尿症Ⅱ型1例、酪氨酸血症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结论NICU应警惕早期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可利用目前的技术力量提高诊断率.【总页数】3页(P29-31)【作者】张巍;刘巍巍;庄太凤;马雅铃;马健荣;杨艳玲;焦颖;王景;宋金青;邢继伟;王立筠【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北京大学妇儿医院,北京,100034;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北京大学妇儿医院,北京,100034;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J], 杨新军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J], 张欣;茹喜芳;王颖;李星;桑田;冯琪3.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遗传代谢病检测中的应用 [J], 涂文军;何健;陈惠;王新煜4.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 [J], 吴小玲;黄翠兰;林菲5.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新生儿粪便肠道病毒类型及感染临床特点 [J], 林瀚妮; 房晓祎; 李管明; 张霭润; 李宁宁; 林霓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宁县儿童遗传代谢病现状及治疗研究
目的:调查和了解广宁县新生儿和临床高危儿童遗传代谢病发病现状,并进行疾病筛查和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选取2013年4-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新生儿和门诊接诊的临床高危0~3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API3200型MSMS仪器,应用衍生法试剂进行检测,对阳性结果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再次检验,仍显示阳性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召回复查,完善尿气相色谱质谱和其他特殊代谢产物的检测,对确诊的新生儿或患儿给予特殊的饮食或药物治疗。

结果:广宁县中医院近2年共进行新生儿和0~3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22 485例,其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为可疑阳性的总例数为1483例,召回1387例,累及检出疾病4种,分别为苯丙酮尿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发病率为1∶5621;对应相应的疾病给予对应的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诊治率达到100%,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目前未出现明显病情反复。

结论:公认为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在广宁县也存在发病率,应对新生儿和0~3岁的临床高危儿童进行早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有利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不良预后。

标签:广宁县;儿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
遗传代谢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进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发生蓄积,或中末代谢产物缺乏而引起的一组具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中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疾病,疾病种类较丰富,总发病率最高可达1∶3000,占据先天缺陷疾病的主要位置[1]。

这些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能够造成患病儿童发生严重的智力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但这些疾病通过早期的筛查和治疗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在症状出现前筛查出疾病风险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外科学家就将串联质谱应用于筛查遗传代谢病中,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究,通过多种同位素内标实现一次性检测多种物质,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筛查效果。

为了解广宁县儿童遗传代谢病现状,笔者所在医院对新生儿和门诊患儿进行串联质谱筛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新生儿1124例;门诊患儿21 361例,其中门诊接诊的临床高危0~3岁儿童1285例作为研究对象。

新生儿中男698例,女426例;临床高危儿童中男784例,女501例。

1.2 方法
新生儿标本采集,于新生儿出生后3 d进行血液样本采集,采取末梢血或足跟血3滴作为样本滴于专用滤纸上,将滤纸常温下自然干燥处理,送入疾病筛查
中心;临床高危患儿不拘采血时间,操作同新生儿。

应用美国API3200型MSMS 仪器,应用衍生法试剂进行检测,采用美国CDC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评估项目样品进行室内和室外的质量控制。

对阳性结果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再次检验,仍显示阳性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召回复查,完善尿气相色谱质谱和其他特殊代谢产物的检测。

通过基因诊断,对确诊的新生儿或患儿给予特殊的饮食干预或药物治疗。

2 结果
2.1 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生率现状调查
广宁县中医院2013年4-10月共进行新生儿和0~3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22 485例,其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为可疑阳性的总例数为1483例,占总数的6.6%,召回1387例,占93.53%,累及检出疾病4种,分别为苯丙酮尿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各1例,疾病发生比例为1∶5621。

见表1。

2.2 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和随访
对相应的疾病给予对应的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诊治率达到100%,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检查患儿身高、体重、智力等是否到达正常水平,且能否进行一般日常活动,目前未出现明显病情反复。

3 讨论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等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先天性的代谢缺陷[3]。

人体正常代谢依靠多种基因产物相互作用而维持,基因决定代谢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如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结构改变,合成蛋白质量下降,如酶合成停止、酶的活性降低,信息载体、膜泵功能、转运作用都会受到影响,使代谢过程中的底物不能进入正常反应过程而贮积,或进入非正常旁路反应,致使正常代谢产物缺乏、异常产物过多、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出现临床症状[4]。

遗传代谢病种类繁多,有些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如出生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即发病,部分疾病在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发病。

如果不及早发现,对身体可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常引起嗜睡、抽搐、呕吐、黄疸、肝肿大、智力落后等异常表现,严重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5]。

多数遗传代谢病如在出生后3个月内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会造成20%以上的患儿多脏器损伤;如在出生后6个月才发现并开始进行治疗,则会造成40%以上的患儿智力发育障碍。

因此,遗传代谢病治疗的成功取决于早诊断和早治疗,在症状出现前进行遗传代谢病检测,及时确诊和尽早地进行治疗可以预防疾病发作导致的对孩子造成的损害,尤其是脑损伤;即使在疾病发生后进行诊断,虽然某些损伤是不可逆的,但通过相应的治疗可以阻止或减轻疾病的损伤。

另外,通过遗传代谢病检测明确诊断,对确诊患者母亲后续怀孕的产前诊断提供产前指导非常重要,患儿
确诊后,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后可作产前诊断,以便在产前确定胎儿是健康者、异常基因携带者还是患儿。

遗传代谢性疾病容易被误诊,确诊较难的同时有具有疾病发生、发展迅速等特点,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相互混淆,晚期出现智力发展迟缓和身体畸形时才被发现和重视,而目前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还只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较大城市推广应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生儿筛查已被普遍认可,也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普及。

与此同时,筛查的疾病病种也逐步增多,由最初苯丙酮尿症一种增加到目前的数十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方法也越来越灵敏和可靠。

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筛查检测方法,从苯丙氨酸的Guthrie(盖塞利)法至荧光定量检测,干血斑TSH检测法中放免法、ELISA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定量法的演进,到干血IEM的MS-MS分析技术,其创新发展从未停歇过[6]。

串联质谱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实验室,是更为先进、有效的分析技术。

传统的新生儿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多种疾病需要多次检测来完成;串联质谱技术只需数滴血通过一次检测,在几分钟内可检测数十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紊乱等四十六种疾病,是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及快速检测的技术[7]。

串联质谱技术应用于遗传代谢病研究,具有检测病种多,检测结果准确,假阴阳性率极低,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8]。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购买仪器开展此项检测服务,除了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杭州等已经开展较长时间的十几家医院外和独立实验室外,深圳、佛山、济南、南京、长春等市也有计划开展遗传代谢病筛查、检测和诊断的服务。

串联质谱应用10余年来已经使数万例患儿明确了诊断,挽救了数万例患儿的生命,是目前检测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最好的方法[9-10]。

参考文献
[1]范歆,陈少科,罗静思,等.串联质谱技术在广西南宁地区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5):756-758.
[2] James J P.Newborn Screening[J].Clin Biochem Rev,2010,31(1):57-68.
[3]谢利娟,朱建幸,朱晓东,等.经高危筛查发现的遗传代谢病15例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31-34.
[4]宋茂媛,刘长云.串联质谱分析在潍坊地区遗传代谢病诊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1):47-52.
[5]黄新文,杨建滨,童凡,等.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随访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0):765-770.
[6] Dau M Y,Hsiu C,Chuan-Chi C,et al.Nation widesurvey of extended newborn screening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 Taiwan[J].J Inherit Metab Dis,2010,33(1):395-405.
[7] Kaspar H,Dettmer K,Chan Q,et al.Urinary amion acid analysis:a comparison of ITRAQ-LC-MS/MS,GC/MS,and amion acid analyer[J].J Chromatogr B,2009,8(21):1838-1846.
[8]朱晓东,朱月钮,邱文娟,等.19例危重症患儿遗传代谢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6):542-544.
[9]顾学范,叶军,韩连书.上海地区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2):101-105.
[10]郑新灵.81086名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病筛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6):78-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