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合集下载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电灯、汽、飞机
电脑、互联网、克隆技术、航天等
特点
1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逐渐向法美等先进国家发展。
2以蒸汽机的发明广泛使用为标志,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开始,而后进入了煤炭业,交通运输业等工业领域。
4重大发明大都来自一线的技术工人,科技含量较低,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1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1政治背景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2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3经济原因: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4坚强后盾: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国家
英国
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标志性成就
以蒸汽机的发明广泛使用为标志,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以电力,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它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核心: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
代表性成果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汽船
1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3推动高科技的发展。
4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市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①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内部分化为洋务派和顽固派。②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③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表

、汽车出行方便。
码相机等。
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技术发明者都 是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大量 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 了生产发展。
科学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新能 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 家;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 进行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 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 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 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技术革命群 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 化)
项目 起止时间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
命)
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40年代至今
领先国家
英国、美国
美国、德国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主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发展和广泛使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 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世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 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大大促进了 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社 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 企业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导致 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 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 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主要资 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 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 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世 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动力能源 主要成就
实质
煤炭
电力、石油

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三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初中历史人教版中考复习三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2、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40年代—今
范围
英国——欧美
欧洲——世界
美国——世界
主要标志
蒸汽机广泛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003年中国神Biblioteka 5号载人飞船升空生物:克隆:1997年克隆羊多里
基因:2000年,公布人类基因草图
影响
1、极大提高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2、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结构变化,产生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改变世界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加剧
启示
从国家来看国家:1、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4、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技术上的发明都是 一些不具备科学理
进行, 3、自然科学和技
相渗透相互促进,一种技术 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
论的工匠依据实际 术紧密结合,科技 命;
经验取得的成果; 成为推动生产力发 3、新技术成为最促进经济
3、大机器生产代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增长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
替工场手工业。 。
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
影响 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人 共同 们的生活方式,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 影响 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我国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对策 国战略;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2.要 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3. 启示 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4.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障;5. 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
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
;马可尼—无线电报。
生物工程: 1973年美国—重
化学工业的建立:炸药、苯、 组DNA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等
人造纤维、塑料
高新技术
传统工业进步:钢铁工业产量
提高用于制造和建筑
动力 能源
1、政治前提:资本主 1、政治前提:资本主 1、二战结束后,战时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及广泛
使用 牛顿的力学
英国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法拉第的电磁学
美、德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20世纪40.50年代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特点
1.发明者身份多是工匠
2.科学与技Leabharlann 没有紧密结合3.主要是轻工业
4.首先并且主要发生在英国
1.发明者身份是科学家
2.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3.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主要是重工业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名称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840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现在
开始标志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电力广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重要发明
(发明者+国家)
※瓦特蒸汽机(瓦特·英国)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条件
英国最先确立君主立宪制
生产供不应求
欧美国家、日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市场需求
自然科学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广泛运用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影响
1.创造巨大生产力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3.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1.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突飞猛进
2.自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3.掀起瓜分狂潮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共同影响
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类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密切。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次工业革命归纳

三次工业革命归纳
对生产生活影响(科技是双刃剑)
汽船和火车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出行、运输等生活。但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电灯带来光明、飞机和汽车方便人们出行。都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带来环境污染、交通事故
可利用网络学习、发邮件、聊天等.但网络使不健康内容更易传播,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了身心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主要内容/主要发明家及成就
①工业革命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②1783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①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
②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③1903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网络诞生. 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
交通工具信息工具
汽船、火车(蒸汽机车)
汽车、飞机
/有线电话、电报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动力(机)
珍妮机(人力)→水力织布机(水力)→蒸汽机(蒸汽)
三次工业革命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完成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上半期完成
19世纪末开始-
20世纪初完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主要标志/核心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使用为标志
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
以电子计算机(核心)、原子能、空间技术应用为标志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内燃机;电灯动力机是发电机,动力是电力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三次工业革命表格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以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至今策源地英美、德美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理论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能源蒸汽力电力、石油核能、原子能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机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新交通工具汽船、火车汽车、飞机——部门棉纺织工业(最先)-交通运输业等电力工业(最先)→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涉及部门广泛。

新兴的部门有: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动力人力-水力-蒸汽电力主要发明(成果)(最重要发明:蒸汽机)1、瓦特改良蒸汽机2、阿克莱特创办近代工厂3、富尔顿发明汽船4、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1、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2、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3、西门子发明有轨电动车、4、福特发明T型车和流水线、5、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1、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2、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3、1942年底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4、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5、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6、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影响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3、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也使人类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2.影响: (1)经济: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④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 ⑤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⑥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2)政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4.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2种趋势:①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②学科间的联系日益加深,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在综合性方向发展。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特别提醒: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次工业革命均未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时,中国处于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虽然学习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但没有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政局动荡不定,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国内长期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国际长期受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封锁、包围。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三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统治,世界形 帝 国 主 义 而 推 动 了
成 了 西 方 先 阶段过渡。 世 界 经 济
进、东方落后
格局的多
的局面。
极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 算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2、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是:
3、(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
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

生 物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理论
第一次工 第二次工 第三次科
业革命 业革命 技革命
时间 18 世纪 60 19 世纪 70 20 世 纪 四
年代
年代
五十年代
标 志 瓦特蒸汽 电力的广 电子计算
性 成机
泛应用 机 的 广 泛
就 及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应用
时代
信息时代
国家 英国
美 国 德 美国

主要发明 珍 妮 机 电力: 原 子 能 、
(英国) 电 灯 ( 美 计 算 机 、
瓦特蒸汽 国爱迪生 航 天 技
机(英国)1879)、 术 、 生 物
轮 船 (美 电 话 (美 工程
国)
国贝尔
火 车 机 车 1876)、
( 英 国 无线电报
1825 试车 交通:
成功) 内 燃 机
(德国卡
尔本茨)、
汽车(德
国卡尔本
茨 1885)、
飞机(美
国莱特兄
);
工程 其中(
)尤为引人注目
第 三 1、涌现出大量的科学成果,加快了
次 科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
技 革 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命 的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
特点 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精)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 革命
特 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与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 在英国,其他国家的 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 门。 4、进入“蒸汽时 代”,大机器生产取 代手工工场。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1、科学技术 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 转化为直接 生产力的速 密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 度加快; 2、科学和技 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 术密切结合, 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 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 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各个领域间 相互渗透, 5、进入“电气时代”, 高度分化又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到来 高度综合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影响
1、生产力迅猛发展;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2、社会关系:垄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促进了社会经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 进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 变化--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 加紧瓜分世界,殖 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3、推动了国际经济 输出为主的时期; 4、政治经济发展 格局的调整--扩大了 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 的不平衡加剧,世 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 生改变。 遇,又是挑战。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 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 立; 2、生产技术-自然 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 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德、意、 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 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 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 对商品的需求。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资本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黑奴贸易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大量积累的资本
一定的物质基础
劳动力
圈地运动
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废除黑奴制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市场
殖民扩张(国外)
圈地运动(国内)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需求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科学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新能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确立
主要标志
开始: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动力机
改良的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对策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
新兴的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通工

1883汽油内燃机戴姆勒(德国)
1892柴油内燃机狄塞尔(德国)
为新交通工具的
诞生提供了条件
1969
首次登月
美国
1981
第一架航天飞机
美国
揭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


1814
第一辆
火车
“旅行者”号
史蒂芬孙
(英国)
1、标志着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2、促进了陆上运输业的飞速发展。
1885第一辆汽车卡尔·本茨(德国)
第一座核反应堆
美国
人类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
电力成为新能源
1945
第一颗原子弹
美国


1769
改良
蒸汽机
瓦特
(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电灯、电车、
电钻等等,
电力的广泛运用,标志着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52
第一颗氢弹
美国
1954
第一座核电站
苏联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
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和德国
开始于美国,后扩展到整个世界







行业
时间
名称
发明人
作用
行业
时间
名称
发明人
作用
行业
时间
名称
发明人
作用


1765
珍妮
纺纱机
哈格里
夫斯
(英国)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1831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3.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1969年,美国“阿波罗2号”
4.遗传工程:1997克隆羊




生产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结构
农业比重下降,轻工业发展
重工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
组织形式
工厂。促进近代城市兴起
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殖民扩张、工业发展积累大量资金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科学的推动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市场
殖民扩张,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内市场的统一扩大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劳动力
圈地运动
美、日、俄的改革
原料
殖民掠夺
成就
1.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开始)
电视机的发呢:1926年贝尔德(英)
2.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


思想
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凯恩斯主义;列宁主义
凯恩斯主义;
科技
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
20世纪爱因斯坦——相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宏观);
普朗克——量子论(微观)
文学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荒诞派)
绘画
印象派
现代主义
音乐
电影和电视
默片时代——卓别林
电影诞生: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法);“现代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美德迅速发展,冲击英法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以 棉 纺 织 等 轻 工 业 为 以重工业,电力,通讯 主 等领域为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迁移和运用: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次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二次 工业革 第三次工业革命 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生产力迅猛发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力,资本主义制度的 展; 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 巩固与广泛建立; 巩固与广泛建立;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的手段改变; 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垄 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断与垄断组织形成,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变革, 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为两大对立阶级; 为两大对立阶级;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进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3帝国主义列强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 生活发生变革; 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变化, 加紧瓜分世界,殖 生活发生变革; 加紧瓜分世界, 进程; 进程; 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 的调整--扩大了发 --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 输出为主的时期; 局的调整--扩大了发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输出为主的时期; 东方从属于西方; 东方从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 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差距. 的不平衡加剧, 的不平衡加剧,世 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起来, 起来,殖民侵略进入 又是挑战. 又是挑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出现原因分析)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④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④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②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蒸汽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和火车诞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
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电力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①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②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③新中国建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④50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导致“左”倾错误在六七十年代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对策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部平衡加剧
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劳动力
圈地运动
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废除黑奴制
科教的迅猛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市场
殖民扩张(国外)
圈地运动(国内)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对商品的需求
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进入信息时代
社会关系
自有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社会结构
城市化
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国际关系
共同影响
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最重要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利”
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
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确立
全球一体化
主要标志
开始: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动力机
改良的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四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20世纪初
仍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产业等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
电车、汽车、飞机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发明家
瓦特、斯蒂芬森、科尔特
本茨、戴姆勒、爱迪生、莱特兄弟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①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②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③清政府政治腐败,不重视近代科学技术和教育;④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