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 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八年七月三十日1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1.0.5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术语2.0.1 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一、总则与术语总则本标准旨在规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分类方法及设防标准,以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术语抗震设防: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设防目标和要求。
设防烈度:建筑物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最大烈度。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根据建筑物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程度进行的分类。
二、基本规定抗震设防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抗震设防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科学有效的抗震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防灾救灾建筑防灾救灾建筑包括消防站、急救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其抗震设防标准应高于一般建筑。
防灾救灾建筑的抗震设防应充分考虑其在地震发生时的功能需求,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基础设施建筑基础设施建筑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关键设施,其抗震设防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定。
对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建筑,应采取更严格的抗震设防措施,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公共及居住建筑公共及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应根据其重要性分类和使用功能进行综合考虑。
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应更加重视,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六、工业与仓库建筑工业与仓库建筑的抗震设防应根据其结构特点、使用功能及存储物品的特殊性进行确定。
对于存有危险品的工业与仓库建筑,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抗震设防措施,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
七、设防标准与要求各类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分类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按照相关规定确定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目标。
建筑物在抗震设防中应满足结构安全、非结构构件安全及减轻地震灾害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八、附则与说明本标准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及标准执行。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本标准进行灵活运用,确保抗震设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被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过往的一些地震中,抗震设防差异显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员伤亡损失。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确定适当的抗震设防标准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
一、基本原则建筑抗震设计是指结合地震危险程度和建筑物的适应性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物理与机械性能及耐震需求,确定其抗震措施的设计方法。
有效的抗震措施可以保护建筑物和居民免受地震影响。
建筑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1. 地震危险程度分类原则:按照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烈度分区,对建筑物进行分级评估。
2. 建筑物适应性分类原则:依据建筑物的用途、重要性、工艺和特殊需求,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和评估。
3. 结构受力机构和层级分类原则:建筑物从地震波入手,按照结构受力机构和层级先后受力的方式,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评估。
二、地震危险程度分类标准地震危险程度是指一个地区受地震影响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地震影响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无感地震、微震、轻微震和有感地震。
根据中国规定GB 18306-2015《规定地震动参数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相应地将地震危险度划分为I、II、III、IV四个等级。
地震危险度级别越高,地震动参数强度就越大,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就越高。
三、建筑物适应性分类标准建筑物适应性是指与建筑物所承载的荷载大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的综合性能。
建筑物的适应性分类主要分为5类:聚居场所、公共场所、行政与民事场所、工业场所、专用场所。
根据不同场所的安全要求不同,追求抗震的基本要求,要求不同的地震烈度等级要求不同的设防要求。
四、结构受力机构和层级分类标准结构受力机构和层级分类标准是指建筑物在受地震作用时受力的机构类别和受力层级,如墙体、柱子、楼盖、楼板等受力结构。
设计时根据结构受力机构和层级不同,分别设定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确保建筑物能在地震中保持稳定。
五、结语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时有较高的抗震能力,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2008—07—30 发布2008—07 —3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 月30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八年七月三十日前言本标准系根据建设部[2008]建标第6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初步调查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建筑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
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3.4 公路建筑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汽车客运站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9 7度及以上地区的公路监控室以及一级长途汽车站客运候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
5.3.5 水运建筑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9 7度及以上地区的水运通信和导航等重要设施的建筑、国家重要客 运站、海难救助打捞等部门的重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
储存高、中放射性物质或剧毒物品的仓库不应低于
乙类建筑,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危险品
仓库应划为乙类建筑。 一般的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稀少、无次生灾
害的单层仓库等可划为丁类建筑。
仓库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谢谢大家
FOR WATCHING
6.0.9 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高放射性物品、剧毒的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省部级的计算中心、信息中心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 为乙类,国家级计算中心、信息中心建筑的设防标准应高于乙类。
6.0.11 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 8000人时,抗震设防类被宜应划为乙类。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稿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所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应确定其 抗震设防分类。
1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 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2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死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建筑工程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地震后果的严重性分类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 7 月 30日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8.07.30•【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施行日期】2008.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本篇法规中第1.0.3、3.0.2、3.0.3条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1年第61号)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八年七月三十日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2008-07- 30 发布2008- 07 - 3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30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如下:
1. 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a. 砖木结构:包括砖混结构和木构架结构等;
b. 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等;
c. 钢结构:包括钢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
d. 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混合结构:结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点。
2. 根据设计抗震性能要求分类:
a. 一般设防:适用于一般公共建筑或住宅小区等非重要建筑物,要求在小震动作用下不出现结构破坏;
b. 中等设防:适用于较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要求在中等强度震动下具有一定的耐震能力;
c. 高等设防:适用于关键公共建筑、医院、大型商场等,要求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在一定程度的大震动作用下保持完整和功能的继续使用;
d. 特别设防:适用于重要场所,如核电站、计算机中心等,要求在大震动作用下以及附加的地震效应下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3. 根据地震烈度分类:
a. 低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I-III的地区;
b. 中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IV的地区;
c. 高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V、VI的地区;
d. 极高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VII以上的地区。
4. 根据地质条件分类:
a. 稳定地基区:地质条件较好,地质灾害较少的区域;
b. 不稳定地基区:地质条件较差,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
c. 液化区:地质条件极差,容易发生土壤液化的区域。
以上是常见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根据地震的灾害程度,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确定适当的抗震设防要求。
这些分类标准通常基于地震烈度、地震波动性质、建筑物类型和结构形式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基于这些因素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示例:1.地震烈度分类:地震烈度是以地震破坏为基础的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常见的地震烈度的分类包括:轻微烈度、中度烈度、较大烈度和特大烈度。
根据地震烈度的分类,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2.地震波动性质分类:地震波动性质是指地震波的周期、频率、振幅等参数。
不同的地震波动性质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根据地震波动性质的分类,可以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3.建筑物类型分类:建筑物类型是指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影响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物类型来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等级。
4.结构形式分类:结构形式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地震中的表现和性能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结构形式来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等级。
根据上述分类标准,可以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为多个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不同等级的抗震设防将对建筑物的设计、材料选用、结构布置、施工工艺等提出不同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当然,这些分类标准是根据实际需要和经验总结得出的,并且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产品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建筑施工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理应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不仅如此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巨大会产生后的影响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物质大量泄露或其他严重的次生。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包括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和人流临近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他火山爆发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价值观念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品牌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三级特等中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也须划分为丙类。
大中小城市的三级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子类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二院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急救室、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单轨铁路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当值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部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指挥室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
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型、地震烈度、地基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以便于对不同类型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和加固。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首先,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型来划分抗震设防等级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建筑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
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模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例如,对于框架结构建筑,需要考虑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于剪力墙结构建筑,需要加强墙体的抗震性能等。
其次,地震烈度也是影响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破坏力大小的度量,通常用地震烈度等级表示。
不同地震烈度等级下,建筑物所受地震作用的强度和频率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地震烈度等级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分类。
比如,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建筑物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抗震设防措施,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另外,地基条件也是影响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
因此,在制定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时,需要考虑地基条件的不同,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分类。
比如,在软土地区,建筑物需要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岩石地区,建筑物则需要考虑岩石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型、地震烈度、地基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合理的分类标准能够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提供指导,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发布实施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着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3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2008.7.30发布2008.7.30实施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进行科学分类和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一、按照建筑物用途分类。
1.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是指用于人居住的建筑,包括单体住宅、多层住宅、别墅等。
对于住宅建筑的抗震设防,主要考虑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的结构稳定性,采取加固墙体、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
2. 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主要用于商业经营和办公,包括商场、写字楼、宾馆等。
对于商业建筑的抗震设防,需要考虑建筑内部设施的稳固性和人员疏散通道的设置,采取加固柱子、设置避震支架等措施。
3.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主要用于生产制造,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
对于工业建筑的抗震设防,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性,采取加固梁柱、设置减震装置等措施。
二、按照地震烈度分类。
1. 小震区。
小震区是指地震烈度较小的地区,一般地震烈度不超过6度。
在小震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主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采取加固基础、设置减震支座等措施。
2. 中震区。
中震区是指地震烈度适中的地区,一般地震烈度在6-8度之间。
在中震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需要考虑地震烈度较大的影响,采取加固结构、设置减震墙体等措施。
3. 大震区。
大震区是指地震烈度较大的地区,一般地震烈度超过8度。
在大震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需要考虑地震烈度极大的影响,采取加固整体结构、设置减震层等措施。
三、按照建筑结构分类。
1. 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钢材构件的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防中,主要考虑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采取加固连接点、设置减震梁等措施。
2. 混凝土结构建筑。
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结构采用混凝土构件的建筑,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21版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及人员的危害。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是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用于划分建筑物抗震设防级别的标准。
以下是2021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内容,共计2000字。
一、引言1.1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地震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2目的本标准旨在根据地震烈度、地基条件、建筑物用途等因素,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级别,为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2.1抗震设防级别根据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用途和地震影响程度,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级别,包括一般抗震设防、中等抗震设防和重要抗震设防。
2.2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质和概率,将地震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抗震设防烈度,包括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
三、建筑物分类标准3.1一般抗震设防建筑物一般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Ⅰ、Ⅱ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住宅、一般办公楼、商业综合楼等。
3.2中等抗震设防建筑物中等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Ⅲ、Ⅳ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医院、学校、机关大楼、超高层建筑等。
3.3重要抗震设防建筑物重要抗震设防建筑物适用于地震烈度为Ⅴ级的地区,且建筑物用途为核电站、大坝、重要交通枢纽等。
四、划定抗震设防级别的依据4.1地震烈度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质和概率,确定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4.2地基条件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地基条件,判断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3建筑物用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和承载人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级别。
五、其他要求5.1抗震设计根据所属抗震设防级别,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计算,并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完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2008.7.30发布2008.7.30实施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前言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
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1. 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大~有3条,3. 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9度设防区扩大到7度区或6、7度区~有8条, 筑中的乙类建筑~从84. 新增明确本标准是最低要求的强制性条文和信息中心类建筑的设防类别规定各1条,5. 对抗震设防类别的内涵和一些条款的文字表达作了改进~有10条。
本次修订共有26条。
约占2004年版总条款数(100条款)的1/4。
本征求意见稿中~带方框的文字为拟删除的内容~下划线为拟新增的内容~条号涂黄色的为拟新增强制性条文。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所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应确定其抗震设防分类。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修订说明]本条拟新增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二点:其一~所有建筑工程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
其二~本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有条件的建设单位、业主可以提高设防要求~例如按更高的抗震设防类别设计~或按照设计规范采用隔震、消能减震等新技术~使房屋遭遇强烈地震影响时损坏程度有所减轻。
此外~既有建筑工程的设防分类~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production and non-production areas and non-production areas and water sources are on a chicken farm in the wind, net road and dirt road separating uncrossed, dung farm is located in the field is downwind, brood care and adult care homes apart, brood care in chicken farms of the upper hand to the 6. Understand the poultry epidemic situation on the ground, trying to avoid the endemic or outbreaks have occurred in area 7. Avoid contaminated areas of the city, take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minimiz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building the second design 1. chicken coop construc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1)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broiler (2) left room for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ease of reproduction. Construction, and energy savings funds (3) meet GA requirements in chicken farm 2, chicken coop chicken coop building typ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osed-end and open-end, closed henhouse four-week window, using artificial ligh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energy Coop,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 is easy to control and easy to manage. Windows that open sheds sheds are used outside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saving the hen house. General no power ventilation, sufficient artificial lighting is used. Disadvantages are subject to external influenc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is built on chicken the best environment of rational index and building costindex based on both, mainly related to the hen house ventilation, warmth, cool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ghting and other factors. 3, ventilation air is designed to exclude as much as possible residentialair pollu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fresh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修订说明]本条文字修改~将“城市”改为“城镇”。
3.0.2 建筑工程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地震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以及使用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为甲类。
2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以及人员密集且可能产生严重灾害后果的建筑,为乙类。
3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为丙类。
4 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的建筑,为丁类。
[修订说明]划分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并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对策之一。
本次局部修订~进一步突出了设防类别划分是侧重于使用功能和灾害后果的区分~并更强调体现对人员安全的保障。
本标准的重大工程~指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工程。
所谓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引发放射性污染、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高危险传染病病毒扩散等灾难性灾害。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当为9度时,应按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 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当为9度时,应按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4 丁类建筑,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使用功能属于乙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采用结构体系合理且材料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允许按丙类设防。
[修订说明]end, closed henhouse four-end and open-nstruction of closedthe coonstruction, and energy savings funds (3) meet GA requirements in chicken farm 2, chicken coop chicken coop building type of ral requirements (1)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broiler (2) left room fo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ease of reproduction. Cn Generiate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minimiz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building the second design 1. chicken coop constructioe ground, trying to avoid the endemic or outbreaks have occurred in area 7. Avoid contaminated areas of the city, take appropon th and adult care homes apart, brood care in chicken farms of the upper hand to the 6. Understand the poultry epidemic situationken farm in the wind, net road and dirt road separating uncrossed, dung farm is located in the field is downwind, brood care production areas and water sources are on a chic-production areas and non-production and nonduction of freshintro e, lighting and other factors. 3, ventilation air is designed to exclude as much as possible residential air pollution: theand building cost index based on both, mainly related to the hen house ventilation, warmth, cool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index tages are subject to externalinfluenc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is built on chicken the best environment of rational al resource and energy saving the hen house. General no power ventilation, sufficient artificial lighting is used. Disadvaneasy to manage. Windows that open sheds sheds are used outside of naturweek window, using artificial ligh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energy Coop,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 is easy to control and -2 针对我国地震区划图所规定的烈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在建设部领导下~89规范在世界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