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征时间的词语

古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
下面所辑表示时间的词,有部分是从现行初中文言文教材中搜集整理的,少数是高中课本的。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副词,在教材中应准确把握,便于正确理解。
间: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顷之:过一会儿。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久之:很久。
“久之,目似瞑”(《狼》)寻:不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顷刻:一会儿。
“顷刻两毙”(《狼》)未几:没多久。
“未几,夫鼾声起”(《口技》)旋:立刻,马上。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瞬息:一眨眼。
“瞬息可就”(《活板》)俄而:一会儿。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少顷: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既而:不久。
“既而儿醒”(《口技》)即: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立:立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已而: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晓:清晨。
“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旦:早晨。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暮:傍晚。
“暮投石壕村”(《石壕吏》)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成语“夜阑人静”是时:这个时候。
“当是时”(《口技》)日:天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曩(nang,三声):从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旦旦:天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旦日:第二天。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旦日饷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高中《鸿门宴》)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高中《蜀道难》)素:一向,平素。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素善留侯张良(高中《鸿门宴》)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成语“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文言时间词

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语时间分类1.表瞬间:暂、立、即、遽、亟;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未几、既而、已而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现在:“今、方、会”4.表示将来:“将、行将、欲、且”5.表示较长时间:长、久、常、每、辄”6、表示时间终止:终、竟、迄、卒7、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居无何,居三月”)8、表示特定时间:曙、质明、朝、旦、晓、夙、亭午、夜分、旦日、翌日、他日、后日、朔、望、既望、晦、旬、期月、期年、岁、载、明年年龄称谓序号称呼年龄序号称呼年龄1 襁褓不满周岁10 弱冠男子二十2 黄口婴儿11 而立之年三十岁3 孩提二三岁12 不惑之年四十岁4 始龀七八岁13 知天命之年五十岁5 垂髫幼年14 耳顺(花甲)六十岁6 总髻总角幼年童年15 古稀之年七十岁7 总发束发童年少年16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8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17 期颐之年百岁9 及笄之年十五岁(成年)传统节日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称春节。
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
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
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
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
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
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
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
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节气的起点。
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汇总岁一年。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是年这一年。
“是年,谢庄办团。
”)经年一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期年满一年。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迩年近年。
“迩年狱讼,情稍重。
”不终岁不到一年。
“不终岁,薄产累尽。
”不数岁不到几年。
“不数岁,田百顷。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明年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积年好几年。
“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累年年年。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李寄》)暮年晚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岁暮锄犁傍空屋。
”期月一整月。
“期月而诣莫生。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间月隔月。
“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旬日十天左右。
“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阎典史传》)旬余十多天。
“旬余,杖至百。
”(《促织》)兼旬二十天。
“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日①一昼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②白昼,白天。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③每天,天天。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
“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有日为时不久。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即日当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翌日明天,第二天。
“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
”翼日翼通翌。
明天,第二天。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促织》)旦日明天,第二天。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他日另外有一天。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后日过几天。
“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异日将来的日子。
“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
”来日未来的日子。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累日连日。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旦旦天天。
“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昔日从前。
“试用于昔日。
”(《出师表》)朔农历每月初一。
古代文言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代文言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1. “旦”,这可是表示早晨啊!就好像太阳升起的时候,咱不是经常说“旦日”吗?比如“旦日,吾必早起迎朝阳!”哇,想想早晨那充满希望的感觉。
2. “暮”呀,这不就是晚上嘛!你看“暮色苍茫”,说的不就是那夜幕降临的时候嘛,那种安静下来的氛围,就像“暮时,小镇陷入一片静谧之中”,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3. “须臾”,这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哎呀呀,“须臾之间,那美丽的烟花绽放又消失”,真是快得让人惊叹啊!
4. “俄而”,也是表示时间很快呢!如同“俄而,狂风大作,天气骤变”,这变化之快呀,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呢。
5. “久之”,那就是时间过了很久啦!你想想“久之,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持和等待呀!
6. “岁”,一整年呢!“岁末之时,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啦”,到了年底的时候,那种欢喜热闹的感觉真是太棒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古代文言文表示时间的词语好神奇呀,能够让我们更细腻、更生动地表达时间的变化和感觉呢!。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

古代文言文中的时间表达我国古代汉语语言的词汇相当丰富,表示一个事物的词语往往有好几个。
表示时间的词语也相当多,现举几例如下:岁:年。
《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
《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
《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
《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
《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
《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
《(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
《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黑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
《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
《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
《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
《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
《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
《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
《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表达时间 古语

表达时间古语
1.黎明:天刚亮的时候,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2.旦日:第二天,常见于史书和文言文中,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3.朝:早晨,与“夕”相对,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日中:正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6.夕:晚上,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夜:泛指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
畔桂堂东”。
8.岁:年,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9.季: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如“四季轮回,周而复
始”。
10.朔:农历每月初一,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1.望:农历每月十五,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晦暗不明,难见天日”。
13.顷刻:极短的时间,如“顷刻之间,风云突变”。
14.须臾:片刻,如“须臾之间,胜负已分”。
文言文中表时间词语例释

文言文中表时间词语例释古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两类:一是时间名词,如“翌日”“期年”“望”;一是时间副词,如“须臾”“俄而”“良久”。
以下例释均是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搜集整理的,若能熟练掌握,应试时必当大有用场。
旦日:第二天。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明日:第二天。
“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满一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即日:当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熹微:天未大亮。
“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既:已经。
“既其出”《游褒禅山记》暮夜:晚上。
“至暮夜月明”《石钟山记》向:先前。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石钟山记》顷之:一会儿。
“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久之:很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后:过了。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望:农历每月十五。
“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是时:这时候。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既而:不久。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卒:终于。
“卒与尸合”《五人墓碑记》素:一向。
“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猝:突然。
“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是月:这一月。
“是月丁未”《登泰山记》须臾:一会儿。
“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是日:这一天。
“是日,观道中石刻”《登泰山记》寻:不久。
“寻蒙国恩”《陈情表》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七月既望”《赤壁赋》少选:不多时。
“少选当毕”《柳毅传》良久:很久。
“又哀咤良久”《柳毅传》俄: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柳毅传》俄而:一会儿。
“俄而祥风庆云”《柳毅传》有顷:一会儿。
“有顷,君复出”《柳毅传》岁:年。
“不数岁,田百顷”《促织》少间:一会儿。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食顷:一顿饭工夫。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促织》斯须:一刻工夫。
“斯须就毙”《促织》未几:没多久。
“未几,成归”《促织》翼日:同“翌日”,次日。
“翼日进宰”《促织》无何:没多久。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文言文中古词表达意思有非常多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表达时间的文言文词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表示时间的词语岁一年。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是年这一年。
“是年,谢庄办团。
”(《冯婉贞》)经年一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期年满一年。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迩年近年。
“迩年狱讼,情稍重。
”(《狱中杂记》)不终岁不到一年。
“不终岁,薄产累尽。
”(《促织》)不数岁不到几年。
“不数岁,田百顷。
”(《促织》)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明年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吧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积年好几年。
“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累年年年。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李寄》)暮年晚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岁暮锄犁傍空屋。
”(《野老歌》)期月一整月。
“期月而诣莫生。
”(《柳敬亭传》)(“期”读jī)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狱中杂记》) 间月隔月。
“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旬日十天左右。
“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阎典史传》)旬余十多天。
“旬余,杖至百。
”(《促织》)兼旬二十天。
“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狱中杂记》)日①一昼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②白昼,白天。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③每天,天天。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送东阳马生序》)无日没有多少日子。
“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有日为时不久。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答李翊书》)即日当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翌日明天,第二天。
“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长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长的词语
在古代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长的词语有很多,常见的有:
1. 万古:表示无限遥远的时间,如“万古流芳”。
2. 千秋:表示长时间,如“千秋功业”。
3. 永久:表示永远不变的时间,如“永久保存”。
4. 不朽:表示永久不灭的时间,如“流芳百世,不朽之名”。
5. 悠久:表示时间长久,如“悠久的历史”。
6. 历久弥新:表示时间长久而不失新鲜感,如“历久弥新的经典”。
7. 久远:表示时间遥远,如“久远的故事”。
8. 长久:表示时间长久,如“长久的友谊”。
9. 漫长:表示时间很长且难以估量,如“漫长的岁月”。
10. 无穷:表示时间无限,如“无穷无尽”。
- 1 -。
古代描写时间的词语

古代描写时间的词语1.经年[jīngnián]释义: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去经年。
例句:宋代柳永《雨霖铃》经年不往。
2.历年[lìnián]释义:过去多年。
例句:明万历年间,岛上建有青龙寺,其建筑别致,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巍峨壮观。
3.日暮[rìmù]释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例句:交河存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
4.薄暮[bómù]释义:傍晚。
例句:《薄暮》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杜甫的作品之一。
5.往昔[wǎngxī]释义:昔日;从前。
例句:臣敢言往昔。
6.始而[shǐér]释义:则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已经开始。
例句:始而不解,继而恍然。
7.片刻[liángjiǔ]释义: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例句:汉王默然片刻,曰:不如也。
8.顷之[qǐngzhī]释义:就是指没多久。
例句:顷之,言无几何时。
9.少时[shǎoshí]释义:年幼时;少年时期。
例句:陈涉少时,闻与人佣耕。
10.须臾[xūyú]释义:一会儿。
例句: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
和古中国的时间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为现在大约十五分钟。
而现在的香有长有短,存有细存有细;存有易燃的也存有不怎麽慢燃.无法做为计时参照。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
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
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至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作“小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小时”忘记浓,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85个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

85个文言文中表时间的词语1.尝:曾经2.及:等到3.夙、旦:早晨4.向:先前5.甫:刚刚,才6.旋:立刻,马上7.既:已经8.初:刚开始9.昔日:从前10.方今:现在11.卒:通“猝”,突然12.未几:没多久13.已而:过了些时候14.少间、少时:过了一会15.岁:年16.岁暮:一年将近的时候17.是年:这一年18.越明年:到了第二年19.明年:第二年20.迩年:近一年21.累年:年年22.暮年:晚年23.期年:满一年24.积年:好几年,多年25.居数月:过了几个月26.四时:四季27.倏尔:忽然28.曩(nǎng):以往,从前29.朔:农历每月初一30.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31.望:农历每月十五32.既望:农历十六33.质明、平明:天刚亮34.晴初:天刚放晴35.秋日:秋天36.数日:几天37.异日:日后,将来38.后日:过几天39.日:一天天40.日中、亭午:正午41.薄暮:傍晚42.旦旦:天天43.旦日:第二天44.暝:日落,天黑45.夜阑:夜深46.宵:晚上47.适:刚才48.旬:十天49.旬日:十天左右50.兼旬:二十天51.将:方,刚才52.居无何:过了不久53.适:刚才54.良久:很久55.卒:通“猝”,突然56.寻:不久57.间:一会儿58.他日:以后59.居无何:过了不久60.几:将近61.且:将近62.久之:很久63.向:从前,往昔64.即日:当天65.辄:立即,就66.中夜:半夜67.翌日:次日68.昔:过去69.昼:白天70.遽:立刻,马上71.瞬息:一眨眼72.当是时:在这时73.是日:这一天74.间月:隔月75.始尔:开始76.雅:一向,平素,向来77.是月:这一月78.先是:这以前79.既而:不久,一会儿80.尔时:那个时候81.尔来:从那时以来82.夙夜:日日夜夜83.当、方、会、适、属:适逢,正赶上84.须臾、俄、俄而、有顷、顷之、少间、顷刻、少顷:不久,一会儿85.比、迨、逮、及、洎:等到。
盘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盘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本文是关于盘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感谢您的阅读!是年这一年。
“是年,谢庄办团。
”(《冯婉贞》)经年一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期年满一年。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迩年近年。
“迩年狱讼,情稍重。
”(《狱中杂记》)不终岁不到一年。
“不终岁,薄产累尽。
”(《促织》)不数岁不到几年。
“不数岁,田百顷。
”(《促织》)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明年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积年好几年。
“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累年年年。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李寄》)暮年晚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岁暮锄犁傍空屋。
”(《野老歌》)期月一整月。
“期月而诣莫生。
”(《柳敬亭传》)(“期”读jī)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狱中杂记》)间月隔月。
“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旬日十天左右。
“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阎典史传》)旬余十多天。
“旬余,杖至百。
”(《促织》)兼旬二十天。
“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狱中杂记》)日①一昼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②白昼,白天。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③每天,天天。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送东阳马生序》)无日没有多少日子。
“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有日为时不久。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答李翊书》)即日当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翌日明天,第二天。
“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
”(《〈指南录〉后序》)翼日翼通翌。
明天,第二天。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促织》)旦日明天,第二天。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柳宗元《捕蛇者说》)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蒲松龄《狼》)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罗贯中《杨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林嗣环《口技》)“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 (林嗣环《口技》)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 (罗贯中《杨修之死》)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林嗣环《口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干宝《宋定伯捉鬼》)⑥急令医士调治。
(罗贯中《杨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林嗣环《口技》)“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
(钱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
(林嗣环《口技》)③未几,夫齁声起。
(林嗣环《口技》)④少时,一狼径去。
文言文中常用的表时间的词语

文止文中时常使用的表时间的词汇语之阳早格格创做1、朔:农历的每月月朔.《左传·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2、视:农历的每月十五.苏轼《赤壁赋》:“壬戌之春,七月既视(既视:农历的每月十六).”3、晦:农历的每月末尾一天.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饱,取子颍坐日瞅亭,待日出.”4、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女.蒲紧龄《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讲人意中事,无毫收爽.”蒲紧龄《狼》:“少时,一狼径去.”5、斯须:一会女,一刻光阴.蒲紧龄《促织》:“及扑进脚,已股降背裂,斯须便毙.”6、已几:出有暂.蒲紧龄《促织》:“已几,成归,闻妻止,如被冰雪.”林嗣环《心技》:“已几,妇齁声起,妇拍女亦渐拍渐止.”蒲紧龄《山市》:“已几,下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乡郭矣.”7、既而:一会女.蒲紧龄《促织》:“既而得其尸于井,果而化喜为悲,抢呼欲绝.”林嗣环《心技》:“既而女醉,大笑.”蒲紧龄《山市》:“既而风定天浑,十足黑有,惟危楼一座,曲交霄汉.”8、俄、俄而:一会女,已几暂,片刻.蒲紧龄《促织》:“俄睹小虫跃起,弛尾伸须.”李往威《柳毅传》:“俄有武妇出于波间.”“俄有赤龙少千余尺,电目血舌.”“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恰,幢节玲珑,箫韶以随.”林嗣环《心技》:“俄而百千人大呼.”9、翼日、翌日:次日,第二天.蒲紧龄《促织》:“翼日进宰,宰睹其小,喜呵成.”10、食顷:一顿饭光阴.蒲紧龄《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扔降.”11、少顷:一会女,一刻光阴.林嗣环《心技》:“少顷,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谦坐寂然,无敢哗者.”12、逾时:过了一会女.蒲紧龄《山市》:“逾时,楼渐矮,可睹其顶;又渐如常楼.”13、有顷:过了一会女.李往威《柳毅传》:“有顷,君复出,取毅饮食.”14、顷刻:一会女,已几暂.蒲紧龄《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二毙,禽兽之变诈几许哉?止删笑耳.”15、须臾:出有暂.李往威《柳毅传》:“须臾,宫中皆恸哭.”“须臾,又闻怨苦,暂而出有已.”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同色,须臾成五采.”16、背:从前,先前,往昔.李往威《柳毅传》:“背者辰收灵实,巳到泾阳,午战于彼,已还于此.”柳宗元《捕蛇者道》:“背尔出有为斯役,则暂已病矣.”17、良暂:很暂.李往威《柳毅传》:“毅良暂稍安,乃获自定.”18、夕:傍早,日降的时间.李往威《柳毅传》:“其夕,至邑而别其友.”19、曩:往常,往日,从前.柳宗元《捕蛇者道》:“曩取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20、他日:往后的某一天.《火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正在浔阳楼题的诗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出有丈妇.”21、克日:往后出几天.李黑《书籍情题蔡舍人雄》诗:“层飙振六翮,克日思腾骞.”22、夜阑:深夜.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风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进梦去.”23、旦日:第二天.司马迁《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去睹项王,至鸿门.”24、旦旦:天天.柳宗元《捕蛇者道》:“岂若尔乡邻之旦旦有是哉.”25、夙、旦:早朝.《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往矣.”《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26、已而:出有暂.欧阳建《醉翁亭记》:“已而夕阳正在山,人影集治,太守归而去宾从也.”27、暝:日降,天黑.民歌《孔雀东北飞》:“晻晻日欲暝,忧思出门笑.”28、觅:出有暂.陶渊明《桃花源记》:“已果,觅病末,后遂无问津者.”29、间:一会女.韩非《扁鹊睹蔡桓公》:“扁鹊睹蔡桓公,坐有间.”30、暂之:时间过了很暂.蒲紧龄《狼》:“暂之,目似瞑,意暇甚.”司马迁《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取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暂之.”31、无何:已几暂,一会女.蒲紧龄《山市》:“无何,睹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初悟为山市.”32、是日:那一天.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浑,惠风战畅.”33:亭午:正午;夜分:三更.郦讲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二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出有睹曦月.”文止文中出现的表时间的词汇语近出有止以上那些,比圆“量明”表示“天明了”之意,“旋”“遽”表示“坐刻、赶快”之意,“适”可表示“刚刚才”之意,“子时”表示“三更”等,那些皆需要咱们正在教习中加以注意战聚集,圆可普及文止文的阅读明黑本领.一、表示动做止为已经爆收或者曾爆收,如:尝,其意义相称于“曾”.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教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道》)③予尝供古仁人之心,或者同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④陈涉少时,尝取人佣耕.(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表示动做、状态正在继承举止或者持绝存留,如:1、会,意义是“恰遇”、“正超过”.①会天大雨,讲短亨,度已得期.(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会去宾大宴.(林嗣环《心技》)2、圆,意义相称于“正”、“刚刚”.①圆欲止,转视积薪后.(蒲紧龄《狼》)3、正,“正佳”、“恰佳”的意义.①正重吟间,夏侯敦进帐,禀请夜间心号.(罗贯中《杨建之死》)②正唯弟子出有克出有及教也.(《论语/述而》)三、表示正在特定的某个时间爆收,如:是时.①当是时,妇脚拍女声.(林嗣环《心技》)“当是时”,即“正正在那个时间”的意义.四、表示事变或者动做止为突然爆收,非常十分赶快,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慢.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林嗣环《心技》)②忽一彪军碰至里前,大喊:“魏延正在此!” (罗贯中《杨建之死》)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心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尾.(蒲紧龄《狼》)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慢执之.(搞宝《宋定伯捉鬼》)⑥慢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建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皆有“突然”的意义.例⑤⑥“慢”是“慢闲”的意义,除表示动做的慢促除中,它还着重表示匆匆、闲治的意义.五、表示共时爆收,如:一时.①一时齐收,寡妙毕备.(林嗣环《心技》)“一时”译为“共一时间”,表示止为、状态存留的时间短促.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便爆收,如:顷之,俄而、已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称于“一会女”“过了一会女”的意义.①顷之,客请取予对于局.(钱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环《心技》)③已几,妇齁声起.(林嗣环《心技》)④少时,一狼径去.(蒲紧龄《狼》)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二毙.(蒲紧龄《狼》)⑥少顷,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林嗣环《心技》)⑦扁鹊睹蔡桓公,坐有间.(韩非《扁鹊睹蔡桓公》)七、表示动做、止为或者状态正在前出有暂爆收或者完毕出有暂,如:初,甫.①大女初醉声.(林嗣环《心技》)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脚.(钱大昕《弈喻》)八、表示二件事相继爆收,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觅,相称于“出有暂”“旋即”的意义.①既而女醉,大笑.(林嗣环《心技》)②已果,觅病末.(陶渊明《桃花源记》)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者止为动做便要爆收或者完毕,如:将,意义是“快要”“便要”“将要”.①出有治将恐深.(韩非《扁鹊睹蔡桓公》)②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十、表示过了一些时间才爆收.如:已而.①已而太阳正在山,人影集治,太守归而去宾从也.(欧阳建《醉翁亭记》)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暂,如:暂之,“很暂”的意义.①暂之,目似瞑,意暇甚.(蒲紧龄《狼》)②陈涉少时,尝取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暂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转帖: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汇总(完美整理版)

转帖: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汇总基础知识0509 1542: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汇总岁一年。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是年这一年。
“是年,谢庄办团。
”(《冯婉贞》)经年一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期年满一年。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迩年近年。
“迩年狱讼,情稍重。
”(《狱中杂记》)不终岁不到一年。
“不终岁,薄产累尽。
”(《促织》)不数岁不到几年。
“不数岁,田百顷。
”(《促织》)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明年第二年。
“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积年好几年。
“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累年年年。
“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李寄》)暮年晚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岁暮锄犁傍空屋。
”(《野老歌》)期月一整月。
“期月而诣莫生。
”(《柳敬亭传》)(“期”读jī)居数月过了几个月。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狱中杂记》)间月隔月。
“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旬日十天左右。
“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阎典史传》)旬余十多天。
“旬余,杖至百。
”(《促织》)兼旬二十天。
“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狱中杂记》)日①一昼夜。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②白昼,白天。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③每天,天天。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送东阳马生序》)无日没有多少日子。
“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有日为时不久。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答李翊书》)即日当天。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翌日明天,第二天。
“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
”(《〈指南录〉后序》)翼日翼通翌。
明天,第二天。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序号
词语
词意
出处
1
几
将近
《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2
久之
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
已而
不久
《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4
日
一天天
《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5
中夜
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6
无何
没有多久
《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46
遽
立刻、⻢上
《察今》:“遽契其舟。”
47
薄暮
傍晚
《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48
翼曰
明天
《促织》:“翼日进宰.宰⻅其小,怒呵成。”
49
瞬息
一眨眼
《活板》:“瞬息可就。”
50
曩
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20
即日
当天
《鸿⻔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21
初
刚开始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22
质明
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23
顷刻
一会儿
《狼》:“顷刻两毙。”
24
卒
同猝”,突然
《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25
夜阑
夜深
《十一月四日⻛雨大作》:夜阑卧听⻛吹雨。”
26
秋
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好几年
《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文言文中常用的表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常用的表时间的词语1、朔:农历的每月初一。
《左传·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2、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的每月十六)。
”3、晦: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
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4、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
蒲松龄《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蒲松龄《狼》:“少时,一狼径去。
”5、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
蒲松龄《促织》:“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未几:不久。
蒲松龄《促织》:“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林嗣环《口技》:“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蒲松龄《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7、既而:一会儿。
蒲松龄《促织》:“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林嗣环《口技》:“既而儿醒,大啼。
”蒲松龄《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8、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
蒲松龄《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
”李朝威《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
”“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恰,幢节玲珑,箫韶以随。
”林嗣环《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
”9、翼日、翌日:次日,第二天。
蒲松龄《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10、食顷:一顿饭工夫。
蒲松龄《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11、少顷:一会儿,一刻工夫。
林嗣环《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2、逾时:过了一会儿。
蒲松龄《山市》:“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
”13、有顷:过了一会儿。
李朝威《柳毅传》:“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14、顷刻:一会儿,不多久。
蒲松龄《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须臾:不久。
李朝威《柳毅传》:“须臾,宫中皆恸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间不容发。
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人生如朝露。
比喻人生短促。
眨眼间。
比喻极短的时刻。
说时迟那时快。
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偷安旦夕。
指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一转瞬间。
形容时间极短暂。
指一挥间。
比喻时间极短暂。
间不容瞬。
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朝种暮获。
比喻收益迅速或时间短促。
一刹那。
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桑荫不徙。
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
(学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柳宗元《捕蛇者说》)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仲淹《楼记》)④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涉世家》)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司马迁《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蒲松龄《狼》)3、正,“正好”、“恰好”的意思。
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罗贯中《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三、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林嗣环《口技》)“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
” (林嗣环《口技》)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延在此!” (罗贯中《修之死》)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林嗣环《口技》)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蒲松龄《狼》)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干宝《宋定伯捉鬼》)⑥急令医士调治。
(罗贯中《修之死》)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
例⑤⑥“急”是“急忙”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
五、表示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林嗣环《口技》)“一时”译为“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间,相当于“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的意思。
①顷之,客请与予对局。
(钱大昕《弈喻》)②俄而百千人大呼。
(林嗣环《口技》)③未几,夫齁声起。
(林嗣环《口技》)④少时,一狼径去。
(蒲松龄《狼》)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蒲松龄《狼》)⑥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林嗣环《口技》)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非《扁鹊见蔡桓公》)七、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前不久发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
①大儿初醒声。
(林嗣环《口技》)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钱大昕《弈喻》)八、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其间相距的时间较短,如:既而,寻,相当于“不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
(林嗣环《口技》)②未果,寻病终。
(渊明《桃花源记》)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就要发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
①不治将恐深。
(非《扁鹊见蔡桓公》)②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季氏》)十、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
如:已而。
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十一、表示时间过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②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司马迁《涉世家》二是用干支记年。
干,即“天干”(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是我国古代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
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为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
如:③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
(四册·《西湖游记二则》)④己亥之二月也。
(五册·《满井游记》)⑤天启壬戌秋日。
(四册·《核舟记》)三是用国君的年号记年。
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汉武帝彻“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年号记年。
如: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二册·《桃花源记》)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三册·《记承天寺夜游》)二、记月古代记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用地支记月。
按阴历,寅为正月,卯为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类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别)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组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们作各季中相应月份别称;三是如同现代记月,在月前加数字记月。
初中文言诗文中常见的是第三种,如:⑧胡天八月即飞雪。
(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⑨五月人倍忙。
(五册·《观刈麦》)⑩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
(六册·《墨池记》)三、记日古代记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一是用干支记日。
如:是月丁未。
(旧教材·《登泰山记》)二是用特定的节日、节气名称记日。
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册·《过故人庄》)三是在一月之,古人常用“朔”(农历每月初一)、“月出(fěi)”(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
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三册·《观潮》)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旧教材·《登泰山记》四、记时古代记时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为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入定。
二是用地支记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世(清代)又把每个时辰分为先“初”后“正”,使十二时辰变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现代时段相对应。
三是记夜。
古时没有钟表计时,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钟鼓楼置铜壶滴漏,并派人负责守漏、击鼓报时(更):漏一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
一夜共五更。
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册·《两小儿辩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二册·《石壕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六册·《君子于役》)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四册·《西湖游记二则》)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间:一会儿。
“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晓:清晨。
“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顷之:过一会儿。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久之:很久。
“久之,目似瞑”(《狼》)旦:早晨。
“旦辞爷娘去”(《木兰诗》)暮:傍晚。
“暮投石壕村”(《石壕吏》)寻:不久。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顷刻:一会儿。
“顷刻两毙”(《狼》)未几:没多久。
“未几,夫鼾声起”(《口技》)旋:立刻,马上。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瞬息:一眨眼。
“瞬息可就”(《活板》)俄而:一会儿。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少顷: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夜阑:夜深。
“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既而:不久。
“既而儿醒”(《口技》)是时:这个时候。
“当是时”(《口技》)即:立刻。
“即书诗四句”(《伤仲永》)立:立刻。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日:天天。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已而:不久。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曩:从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旦旦:天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旦日:第二天。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胜”(《涉世家》)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素:一向,平素。
“吴广素爱人”既:已经。
“既克,公问其故”秋:时候。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岁:年。
《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
《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
《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
《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
《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
《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
《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
《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胜。
”日:一天天。
《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
《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
《(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
《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
《(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
《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
《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黑了。
《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
《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
《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
《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
《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 ’尔来:从那时以来。
《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
《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
《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
《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
《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
《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
《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
《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
《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
《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
《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
《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
《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
《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
《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
《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秋:时候。
《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
《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
《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
《楼记》:“薄暮冥冥。
”一、记年古代记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记年。
汉武帝建元以前,帝王没有年号,只能直书“某某王(公)某某年”或“××年”。
例如: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四册·《涉世家》)②十年春,齐师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