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篇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
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形象的意义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身份)
答
题 2.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骤
3.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评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四看
• 看题目 • 看作者 • 看正文 • 看注释
诗歌3W
• What: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Why:为什么写,情感内容 • How:怎么写,表达技能,语言风格
的热点考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低频考点是鉴赏古
点
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唐宋诗
诗歌选材多样化,打破以唐诗宋
考情 词是命 词元曲为主,以名家名作为主的格局,
分析 题的热 而是兼顾各朝代的各类诗歌情势,如宋
点选材 诗、清诗、清词等,并关注非名篇名作。
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看
一 看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 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爱好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 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 的诗人形象。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 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20张
回归课本 领悟方法
足下蹑丝缕,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 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 世无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环境的烘托:时间 地点 特定景物
课后练习 巩固提升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碛:沙石堆积之地;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小组合作 成果呈现
阅读下面诗词,准确概括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点绛唇
出塞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李清照
马戴
陈与义
蹴罢秋千, 金带连环束战袍, 今年二月冻初融,
) ,塑造了一个 )的词人形象。
小结:
1 找准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 2 分析诗句,抓准特征,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 反复比对,找准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
风流俊逸 闲适淡泊 情趣高雅 逍遥洒脱 文采/技艺高超 品行高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诗歌鉴赏专题 之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能准确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该考点高考考法,熟悉答题步 骤,巩固练习。
考点23: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解析版)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考点23 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命题趋势】赏析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核人物形象、物象特征及其作用、诗歌的画面、意境等内容。
【真题再现】【2020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 B2.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1. B项,“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
故选B。
2.“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考点详解】一、诗歌意象鉴赏的分析方法:意象,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作者内在抽象心意的外在寄托,理解了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诗词的寓意也就迎刃而解。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题
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
借助“四角度”,采用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 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 者、诗人等)的格式,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或抓重点词语,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 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
“云海相望”是兄弟两人天各一方,一在朝廷,一在杭州。“更沾巾” 是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
可以概括为:重情、旷达、洒脱。 ➢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 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 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 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3大角度命题:
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题思考4角度】
2.
赏景物(意象) ,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 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 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 ”“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 然的隐者形象”。“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描写边塞风光 ,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士兵内心的悲苦 之情。
【教考衔接(诗人自身形象)】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素材pdf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高考中对景物描写的考查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即意象类和意境类。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分析景物的特点或者作用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意境类题目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忠实于原诗,二语言力求优美。
②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怎样“感伤”。
一、【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
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2)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 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这诗首歌词描前写两句了回一忆个当被年闲在形抗置金象不前用的线的特的抗战征金斗生英活雄:
形现系“处军鬓象在抗,先关时意斑河穿。虽金谓 的梦的诗被前脱断 慨貂中弃线离何 叹皮人置。了处 ,大物不诗前” “衣线。是天曾用歌;下说山经,通“片一”金但过尘表觉代戈仍这暗达醒指铁胸一旧敌来抗马怀形貂人,金?关尚前,报象”河未线驰国的是要。消说骋之塑塞灭“尘疆志造不,心土场,,知自在积在己天,心表满何衰山从,形 象 的 达身了老沧自洲己”壮表志达未了壮酬志、未报酬国、无报门国无的门感的慨幽。愤。 意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义
反思总结: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三
:
知人论了事解,作关者注的背生景平、思想、所处时代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语文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凄苦悲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孤寂凄清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 飞。
清单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是有很大差异的。读懂诗歌,要懂得“诗 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与“散文家语”区分开来。诗歌语言 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词语省略、语意具有跳跃 性等。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现实 生活的动作顺序,应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 “下”导致“莲动”,即“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但是按诗中顺 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画 面中心移到了“浣女”“渔舟”上,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 明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二、事物形象 即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 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石灰寄托 自己不畏艰苦的精神和坚决保持清廉品质的志向。 三、景物形象 即写景诗中描写的景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鸟”“孤舟”“蓑笠 翁”“寒江”“雪”,这些独特的景物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傲的、不屈 不挠的抗争情怀。 四、意象 诗人常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些
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
愁。”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白鸟飞回。”
杜鹃鸟。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如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
《微点精析》考向26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考向26 诗歌鉴赏之形象一、(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二、(2020·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4.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2022·安徽合肥高二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诗歌鉴赏作业形象类题目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描绘了一幅寒秋送别的凄凉画面。
落地的寒霜透出了寒意,鸿雁的哀鸣令人悲伤,云山茫茫行路难,寒冷的树色令人悲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解析】(1)筛选典型意象。
诗中的典型意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景画面。
根据上面筛选出的典型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意象连缀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3)概括画面特点。
根据画面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流程](1)游子、离歌、微霜、鸿雁、云山、关城树色、御苑砧声(3)寒秋送别的凄凉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注】也愁人苦。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三: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含解析)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
(共12分)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3从教:任凭。
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
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
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2020高考古诗词形象鉴赏知识点梳理(附练习答案解析)
【解析1】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首句即展现出非常美妙的意境。 水面上碧波荡漾,
浮游水面之菱叶,上下左右摇摆,是为萦波;加上荷花迎风招展,与菱叶交相争艳,令人心
旷神怡。而荷花深处,小舟翩翩,又增添了景物的动态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
5
【练习体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注释】 [1] 春中( 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 [2] 鸠( ji ū):鸟名,象鸽子,有斑鸠、山鸠等。 [3] 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4] 觇( chān):探测、察看。泉脉:地下的泉水。地层中的泉流象人体内血脉一样,故 称之泉脉。觇 (chan)泉脉 :查看泉水的通路 [5] 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 [6] 觞( 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临觞忽不 御:(诗人)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喝。 [7] 惆怅远行客:即“远行客惆怅” 。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人物形象,而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
题型解析: 第 (1) 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应重点关注这两首诗的三、 四句。 第 (2) 题考 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两首诗都是先景后人、 以景衬人, 这一相同点不难看出; 白诗采用了细节描写 ( “欲语低头笑” ) ,也属显而易见,较难的是“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 手法”。
三、鉴赏事物形象
【知识梳理】
诗歌的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
《卜算子 ?咏梅》中“梅”的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
2020高考诗歌鉴赏(一)之形象意境类课件 (共28张PPT)
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
门的感慨。 分析
情感
高考真题演练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 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 要分析。(4分)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考点简说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 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 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 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 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 光大。特征: 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 观感情。
4
①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 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 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 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 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②北宋诗重义理。 ③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 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 忠义。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四章古诗词鉴赏专题三核心突破一鉴赏古诗形象讲义(含解析)
核心突破一鉴赏古诗形象(说明: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
)题点一人物形象——因形悟神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二是客观形象(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
每首诗都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都有客观的人物形象。
诗中客观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抒情达意的途径之一。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是词中的人物形象,而那中年失意、壮志未酬又略显旷达的苏轼,就是主观形象。
结合课本知识填空。
《琵琶行》一诗中的客观人物形象是琵琶女,其形象特征是年老色衰、沦落江湖。
主观人物形象是作者(白居易),其形象特征是怀才不遇、沦落江湖、忧愁痛苦。
古诗中八类人物形象及其特征①正直之士: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②爱国之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③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④失意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⑤报国之士: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⑥游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⑦疆场将士:献身边疆、反对征伐。
⑧痴情儿女:缠绵悱恻、爱恨情长。
1.(2017·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2020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篇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一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人 (偏重抒情的诗歌)
切 景
象
语
诗
B、作品中其他人物。
皆
歌 形
(偏重叙事的诗歌)
象
情 语
景 诗人借以表达主 象 观感情的载体
意象(山川草木等)浸染了作者感 情的客观景象。
•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 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 高雅(2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 ”“穷”老友,珍视友情(2分);在二月春 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2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 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 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 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 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 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 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1)人象 诗中的人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 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为主,如《 孔雀东南飞》中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声 声慢》中孤独寂寞,郁闷愁苦的李清照
(2)景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
(偏重写景的诗歌)
物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象 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
202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版)总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命题分析“古代诗歌形象鉴赏”这个考点,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两个点上。
意象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出范围寻找相应意象;一是探究意象蕴含的思想感情。
意境考查也是两种形式:一是描绘意境;二是鉴赏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意象和意境都侧重于两方面,一是具体形象,一是形象蕴含的“意”。
走进高考【p159】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讲评】D(诗歌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精妙语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首题,考生要先读懂诗歌,把握诗人借书法创作抒写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情怀。
然后逐项分析,确认答案。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
2020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61张PPT)
3、作者用虚实结合手法(对写法)来写想家。 先写2、冬“至抱夜膝自”己二旅字居生动在形外象的地孤勾寂画情出景作者,默再默想呆象 家样人构坐吊围 成的 。坐两神 这灯地态 充, 分前相只 反,思有 映谈,影出论 使子作着 想陪者自 家伴思己 情着家这 绪自时己的个 更,孤远 浓显 寂行 。得 心之形 情人影 。,相这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自己的高兴心情,
总 结
借风雨、落花写自己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
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表意之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 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借助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情景 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艺术境界。它通 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创造的境界; 意境是由一个或几个意象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则是构成建筑 的砖石。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 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 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 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 情长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等。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
用想象,感知形象。 (4)注意细节描写。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 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 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
飐风:在风中摇摆。
②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简析两首诗 中采莲少女 形象的异同 之点。
两首诗中的采 莲少女都热爱 劳动,热爱生 活。王诗中少 女美丽,欢快, 充满青春活力。 白诗中少女羞 涩,纯真,情 感真挚
婉约、感伤的阴柔美带给人带来淡淡的哀伤,《雨霖 铃》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阔大、雄奇的阳刚美能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审美感受, 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三、诗歌中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象、景 象、物象(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 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 “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国无门的感慨。
指出形象的意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很 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每处 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作用时,不能单纯地 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 整体出发,进行赏析。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 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 出深夜“月弄清辉”的清幽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 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带 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1)人象 诗中的人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 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为主,如《 孔雀东南飞》中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声 声慢》中孤独寂寞,郁闷愁苦的李清照
(2)景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一种物象(花鸟虫鱼等) 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一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人 (偏重抒情的诗歌)
切 景
象
语
诗
B、作品中其他人物。
皆
歌 形 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情 语
景 诗人借以表达主 象 观感情的载体
意象(山川草木等)浸染了作者感 情的客观景象。
课时内容:
• 一、形象的含义 • 二、形象的特点 • 三、形象分类 • 四、对形象的认知理解 • 五、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 六、形象题型答题步骤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 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 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 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 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 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不是本诗表现的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 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总括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 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 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
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自我形象)
例②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 “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 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
物(山川草木等)来抒怀。这个象即 “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与景
象这个客体合二为一。诗中往往有几个意象,各个意 象之间构成一定的联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时 候,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3)物象。
二、形象的特点:
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视觉感受有:明暗 阔狭 虚实 动静 强弱 急缓 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 暗相衬,动静结合。
听觉感受有:闹 静 美妙动听 不堪入耳等。如:“千里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 闹。
嗅觉感受有:香 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 香。”
一群幽怨的宫女形象。 (他人形象)
五、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借助描写方法 2、借助诗中意象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chuílún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 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试作分析。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 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 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 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 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 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 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之形象。
释中对写诗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 作者被贬后不避坎坷、 超脱旷达的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借助描写手段 (叙事性强) 2、借助诗中意象 (抒情性强) 3、分析关键词句 (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 (作者、注解)
六、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 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 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
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
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
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
思想感情。
总结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形象的意义。
概括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分析形象的 基本特征
诗歌描写了一个矢志报国却被闲置不用
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
马”来表现作者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
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
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
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
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自己壮志未酬、报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哀叹昔盛今衰等。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 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①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②儒先: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赏析或解读)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 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 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 高雅(2分);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 ”“穷”老友,珍视友情(2分);在二月春 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2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