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资本论》导读第2卷(1-3篇)

《资本论》导读第2卷(1-3篇)

《资本论》第2卷导读导言一、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本论》第2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这里的流通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资本运动的总过程。

资本的运动总是首先采取货币形式,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这形成资本运动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运动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资本也处在流通中。

这个阶段完成后,便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使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消费,结果是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这是资本运动的第二个阶段。

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再进入流通领域,通过销售行为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取得货币,这些货币又重新转化为资本。

这是资本运动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还包含流通过程。

这种周而复始地不断通过这个过程、三个阶段的循环,形成资本流通。

这样,资本运动的总过程、资本流通实际上也就是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是一种运动。

第1卷考察这种运动背后的经济关系,本卷则考察这一运动所采取的形式和遵循的条件。

《资本论》第2卷所研究的资本同第1卷一样,也是产业资本。

但是,由于已经转入流通过程的研究,资本既作为生产资本出现,又作为流通资本出现,由此引起一系列形式变化。

首先,剩余价值表现为不仅是生产过程的结果,也是流通过程的结果。

这样,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就被掩盖了,从而预示着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

其次,资本在其循环中采取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阶段,也预示着这些不同形式和不同阶段有分离和独立化的可能。

资本流通过程的考察在方法上是以矛盾分析为核心展开的。

根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对资本流通过程的考察,首先是把单个资本的循环当作一次过程来考察,而把这一过程的连续性问题存而不论;然后考察资本的连续循环,即周转,考察周转的各种规定性;最后引入各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从而揭示它的规律。

《资本论》第2卷的内容共分三篇:第一篇研究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二篇研究资本周转;第三篇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导读
三大理论 (一)生产价格理论(第一—三篇) (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第四—六篇) (三)总论(第七篇)
(一)生产价格理论(第一—三篇)
核心:商品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格(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的分配标准(平均利润)
①个别价值转 化为市场价值
②所费资本转 化为成本价格
③剩余价值
转化为利润
④利润转化为
平均利润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马克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 换关系。”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 经济运动规律”。 提示:1、《资本论》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
形态(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的规律。
2、核心是揭示其生产关系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总的指导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具体研究方法: 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矛盾运动及规律分析方法 辩证分析方法(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
《资本论》导读

中央党校 谢鲁江
本讲主要内容
一、《资本论》的基本框架
二、《资本论》第一卷基本理论
三、《资本论》第二卷基本理论 四、《资本论》第三卷基本理论
五、《资本论》全书小结
一《资本论》的基本框架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三)《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四)《资本论》的基本框架
⑤价值转化为
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
(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第四—六篇)
核心:剩余价值围绕平均利润进行分配
1、 商业资本 商业利润: 获得平均 利润
2、借贷资本 利息及企业主收入: 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信用制度和银行 股份公司 虚拟资本

资本论复习资料.doc

资本论复习资料.doc

《资本论》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价值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案要点:(1)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具有幽灵般的对像性。

(3)形成价值实体的人类抽象劳动是社会劳动。

(4)形成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结晶状态的劳动。

2.技术更新对固定资本周转周期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周转周期是指固定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技术更新对固定资本更新的影响呈现出两种相反趋势:一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技术的不断采用,质量更高、性能更好的新机器不断被发明使用,新产品的应用将延长固定资本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增加了,再加上竞争的威力,生产资料以更快的速度被更换,固定资本的周转周期变短。

但无论这个时间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但其总是存在,并有不断变短的趋势。

3.请说明转化过程中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的质与量的关系答案要点: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即购买阶段,此阶段,货币所购买的两种商品质和量区别:质的区别:它们是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购买它们的支付形式不同,前者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后者以货币的形式支付;购买它们的市场不同:前者是劳动力市场;后者是商品市场;价值形成不同:前者是再重新创造出来,后者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结果不同:前者的价值会发生变化,后者不变量的区别: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数量上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取决于生产的资本技术构成。

4.在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变化?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的运动过程中,它起到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在资本运动过程中,它起到持续推动力的作用,它决定了生产资本的大小。

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由于制度、管理等因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这样即使货币资本量没有增加,也可以增加生产规模,所以货币资本不再是决定企业生产规模绝对界限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由于信用制度和联合经营,打破了单个资本家所拥有的货币资本量对于生产资本价值的限制因此,在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在单个资本运动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5.协作是怎样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协作可以抵消各个劳动者在劳动能力上的差别,使个人劳动取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资本的生产过程张衔(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第一篇商品和货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学的真正基础。

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关于“市场经济一般”的基础性解释。

按比例分配总劳动、节约劳动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价值和价值规律。

1.方法与结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数量方法。

2.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价值实体、价值量、劳动二重性、价值形式、价值本质。

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第1卷第1篇是狭义劳动价值论。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劳动价值的内容概括为价值本质规定及其规律和价值表现及其规律两个层次。

因此,劳动价值论内含着价格理论和市场机制理论。

3.除《资本论》第1卷第1篇,《资本论》第1卷第5篇,《资本论》第3卷第1—2篇、第6篇在更具体的层次展开劳动价值论。

第一章商品第1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方法:从分析到综合1.分析的起点:商品为什么从商品分析开始?作为开篇的商品的性质。

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的一般形式和细胞形式,因此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2.使用价值及其特点(P47——48)①使用价值:商品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这种需要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精神的;物可以作为消费资料直接满足人的需要,也可以作为生产资料间接满足人的需要。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使用价值的质是指使物有用的各种属性,使用价值的量是指作为有用物的量。

对物的有用性的认识和量的社会尺度的确立都是历史的成果。

使用价值的5个特点:物的有用性离不开商品体,因此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和人们为了取得它的有用性所耗费的劳动多少无关;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一定的量为前提;使用价值只是在消费中才得到实现;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内容。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中它同时又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根据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资本论》

根据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资本论》

根据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资本论》一、资本的本质和基本矛盾-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增殖价值的能力。

- 资本的基本矛盾:资本既需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取更多利润,又需要维持和保障工人的生存条件。

二、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与劳动者实际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资本的总投资之比,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重要指标。

三、商品和货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

- 货币:一种特殊的商品,用作交换价值的媒介和价值的度量标准。

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资本家占有和控制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展与私人占有制度的矛盾。

五、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 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 货币经济: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经济形态。

六、资本的流通和实现- 资本的流通:资本通过货币形式进入市场,通过购买商品转化为现实资本,再通过出售商品实现增殖。

- 资本的实现:资本通过出售商品并获取利润来实现自身价值。

七、资本的积累- 资本的积累:资本家通过从工人那里剥削剩余价值并进行再投资,不断积累更多资本。

- 资本的集中和扩大规模:资本积累过程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导致资本集中和生产规模扩大。

八、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由于剩余价值率下降、市场饱和和生产不足等原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地出现危机和萧条。

九、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解放- 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被迫为资本家工作,通过剩余价值被剥削。

- 无产阶级的解放: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实现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学说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以上是根据名著《资本论》的导读所整理归纳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一卷 第一篇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一卷 第一篇
如果把使用价值抽象掉,他就只剩下一个属性,那就是劳动产品,如果把使用价值撇开,那么作为劳动产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也必然被撇开了。.
因此,一个商品如果把使用价值抽取,那就只剩下凝结在它里面的相同的人类劳动,那就是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人类劳动和力耗费的单纯凝结。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得出结论说:“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
本片共分3章,第一章商品,第二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和商品疏通。在第一章里是对单个商品的分析,即“解剖”。不过这里不是用手术刀,而是运用思维抽象力。通过分析发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统一体,由于价值是这个矛盾统一体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马克思主要是对价值本身进行考察,揭示了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以及价值的形式和价值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历史性质。
第一卷 资本的生 商品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目录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他的经济运动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有简单上升到复杂,因为具体的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多种规定的统一题,不是凭借表面的观察就能认识的,只有先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组成它的尽可能简单的要素,并对这些要素一一加以研究,找到他的内在联系,发现这些要素的共同基础,然后再从这个共同基础出发,逐步进行综合上升到它的具体总体。
“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remium Design
Design Inspiration
TEXT HERE
马克思就是这样从交换价值的等式的分析中引出了价值,价值实体由此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价值的实体是价值的质的规定。明确价值的质,价值的量的决定也就明确了。既然价值实体是相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这就确定了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的特殊的劳动耗费决定。而是只能由平均的或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资本论导读》复习资料整理

《资本论导读》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1、私人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动产品归私人支配占有。

劳动具有私人性。

2、社会劳动:在社会分工中,每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劳动产品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劳动具有社会性。

3、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价值: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5、交换价值:①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②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价格: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7、具体劳动:在商品生中,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要进行各种特定形式的劳动,这种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成为具体劳动。

8、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抽象劳动。

9、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10、社会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简单价值形式(一对一):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即简单价值形式。

12、扩大价值形式(一对多):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即扩大价值形式。

13、一般价值形式(多对一):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即一般价值形式。

14、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15、价值尺度: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16、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7、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18、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19、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导读
《资本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三大高峰之一,也是19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第一卷第一篇主要介绍了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构成以及资本的发生机制。

1、资本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具有不断产生物品和服务的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2、资本的构成:马克思指出资本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组成,其中生产资本包括机器、建筑物、土地和资本,而商品资本则包括原材料、可销售的物品和商品库存。

3、资本的发生机制: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发生是由价值转换机制而实现的,即资本的发生是由价值转化的过程,其中价值的转移是指将原材料、能力和劳动等表示价值的财物转化为能够获得收益的商品资本,从而产生资本增值。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一卷 第二篇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一卷 第二篇
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现在的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在这里首先从流通形式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同于货币的特点,分析了资本流通形式所包含的矛盾,并指明了这一矛盾解决的条件,也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第二篇的内容是比较特别的,本篇只有一张,也就是读张成篇。这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畴,剩余价值,资本,劳动力,商品。在这一篇中,这些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本质的范畴,还只是从资本流通形式与一般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上提出的,对这些范畴只多了一分的描述,并没有揭示它的本质,但这一发现在理论上就具有了革命的意义。
TEXT HERE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摆脱利润,利息,地租等派生形式,在一般形式上直接把握剩余价值,并在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阐明它形成的真实过程,这在科学上具有极大的革命意义。 在《资本论》英文版出版时,每一节都独立成章,这也反映了马克思对这一篇的特别重视。 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领域,剩余价值特别。作为特别范畴的提出及其形成,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得到说明,同样是经济学领域一次伟大的革命。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目录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关系,即商品关系,也就是把资本主义关系抽去后的商品关系一般,那里没有涉及资本关系本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学说是从第二篇开始的。资本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所以,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石。 .
剩余价值是全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钥匙。正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关系的本质,指明了二者利益的绝对对立和不可调和性。 .

资本论导读-导论

资本论导读-导论

2023/3/13
导论
3
一、《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尖锐化,1825年英 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阶级发展成 为争取社会解放的积极的政治力量,19世纪40年代欧 洲出现三大工人运动。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代表 性的经典巨著《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2023/3/13
导论
5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艰辛历程
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写作历时 40年,几乎倾注了马克思毕生精力。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一直 进行后续创造。但直到逝世,也没有能按计划继续出 版。后来恩格斯花了近10年时间整理马克思的遗稿, 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
2023/3/13
《资本论》导读
导论
第一节《资本论》写作简史
一、《资本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理论背景
1.历史条件:《资本论》的产生与16—19 世纪西 欧国家的社会条件变化,以及反映这种变化各种社会 理论和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19 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 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欧国家成熟 起来。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 也逐步暴露出来。
导论
6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艰辛历程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还承担着指 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繁重任务,因而遭到欧洲各国 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常常衣 食无着,债务缠身,还要忍受反复发作的病痛的折磨。
2023/3/13
导论
7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艰辛历程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来到巴黎,参与《德法年 鉴》的创办和编辑工作,同时开始了最初的政治经济 学研究。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三卷 第二篇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三卷 第二篇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Design Inspiration
Design Inspiration
Diversity of Culture
Captivate your viewing audience - PowerPoint Templates
Subtle Touch
Trendy Design in contemporary colors and styles - PowerPoint Templates
TEXT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HERE
在本章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上述矛盾解决的途径,这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为了简明地说明问题,减少单纯文字说明的困难,马克思列举了三个表格来分析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假定社会共有五个生产部门,马克思对第一个表格的编制作了如下假定:一是五个不同的生产部门预付资本均是100,根据资本的百分比构成来考察,有机构成各不相同;二是剩余价值率仍旧被假定为在五个部门中是相等的,例如为100%;三是暂且假定预付的资本100全部加人商品的价值形成中,也就是预付资本等于成本价格(即C=k);四是不考虑周转因素。例如(见表1):
TEXT HERE
Demographic-based data sets could transform search marketing ROI in 2013.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一、对《资本论》的概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急剧变化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从1843年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直至他1883年逝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写下了《资本论》这一宏篇巨著。

从1843年开始到1857年的15年间,马克思为《资本论》的创作做了研究准备。

首先,他系统地研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以及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等人的著作,同时还阅读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其次,马克思还细致地研究了大量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是深入剖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地点英国的现状。

此外,马克思所写的其他一系列著作,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合著)等,也对《资本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从1863年8月年底,马克思开始正式以《资本论》为标题进行写作。

在写作手稿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计划,即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卷理论史。

马克思于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

此后,马克思继续为《资本论》第1卷的修订和翻译花费艰巨的劳动。

与此同时,马克思也为《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创作付出了极大的辛劳。

1865年至1880年间,马克思写了关于《资本论》第2卷的8个手稿,这些手稿成为恩格斯后来编辑《资本论》第2卷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还对《资本论》第3卷中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问题作了专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私人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动产品归私人支配占有。

劳动具有私人性。

2、社会劳动:在社会分工中,每个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劳动产品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劳动具有社会性。

3、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3、价值: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5、交换价值:①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②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价格: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7、具体劳动:在商品生中,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要进行各种特定形式的劳动,这种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成为具体劳动。

8、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人类劳动力的支出,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抽象劳动。

9、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10、社会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1、简单价值形式(一对一):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即简单价值形式。

12、扩大价值形式(一对多):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即扩大价值形式。

13、一般价值形式(多对一):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即一般价值形式。

14、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15、价值尺度:指货币可以作为衡量和计算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16、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7、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18、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19、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20、一般等价物:一种商品直接同另一种商品交换,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形式。

2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货币流通: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互换位置,形成货币流通。

②商品流通引起货币流通。

23、价值形成过程: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二者共同形成商品的价值。

24、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程。

25、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26、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7、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8、超额剩余价值: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29、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以其具体形态存在与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价值量。

30、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31、固定资本:以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其价值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

32、流动资本: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其全部价值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

33、资本积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扩大生产规模,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34、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自身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

35、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36、资本集中: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

37、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开始,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38、资本周转: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称为资本周转。

39、社会总产品: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产品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40、年剩余价值率(m'=m/v):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41、平均利润率(p'=m/c+v=p/k):按照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42、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即生产价格。

43、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部分,专门经营商品的资本。

44、信用:简称信贷,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的延期付款和货币的借贷行为,是一种以还本付息和限期归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45、借贷资本: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是一种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

46、虚拟资本: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人带来一定收入的纸质副本。

47、资本主义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48、级差地租:由于经营良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49、绝对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何种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50、垄断价格:由于独占或者由于某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产生的某些独特的产品而形成的价格。

51、金融资本:通过金融联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5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简答题:1、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含义: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称为商品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或基础。

区别: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相互排斥。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与价值对于商品的生产者与购买者来说,不能同时兼得。

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质与量的规定?质的规定: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价值只能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量的规定:①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③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②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指劳动者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支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态后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支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4、为什么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老师笔记:①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价值学说。

②不理解劳动二重性就不能正确理解商品的二因素,也就不能理解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本质。

③不理解劳动二重性就无法区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就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能阐明剩余价值来源和本质。

④不理解劳动二重性就不能理解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不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平均利润、地租等一系列问题。

百度知道:①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阐明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相对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例:20码麻布=1件上衣①麻布的价值发生变化,上衣价值不变生产麻布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麻布的价值增加一倍,即20码麻布=2件上衣。

可见,商品B的价值不变时,商品A的相对价值即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增减,与商品A 的价值成正比。

②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发生变化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上衣的价值增加一倍,即20码麻布=1/2件上衣。

可见,商品A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价值即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增减与商品B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③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同方向同比例变化这种情况下,麻布和上衣的价值也同比例变化,即仍为20码麻布=1件上衣,商品A的相对价值即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不变。

④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地变化等式会发生其他变化,商品A的相对价值视具体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由于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决定于两个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因此一个商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完全地反映在相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

最后,商品价值量和相对价值量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6、等价形式的特点。

①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7、如何理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含义:私人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动产品归私人支配占有。

社会劳动:在社会分工中,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具有社会性。

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直接私人劳动与间接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劳动的社会性要求产品符合社会需要,而劳动的私人性使上述要求无法真正实现。

8、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④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⑤促使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

9、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①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②货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本质: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