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报告
一、作者生平及简介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钱穆一生著述颇丰,专著达80种以上。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等。
钱穆先生出生于1895年,1910年,由常州中学堂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在此时间,恰逢武昌起义,遂辍学。1911年,任教于无锡秦家渠三兼小学,开始了任教生涯。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
二、作品介绍
本书由钱穆先生于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本书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
三、个人理解
自春秋时期孔子编撰了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算起,中国历代的史学研究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对待历史的严谨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中,我们能看出来中国古代史学家仍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天地联系在一起、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必然归属于上天安排,从而给政权建立合法合理的依据。
阅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我对待历史的严谨有了更深的看法。钱穆先生在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从中可以了解到,钱穆先生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历史考据的强烈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史学研究者内心对史实的尊重和对自己学术的严格要求。
同时,这本书开头就给我们历史学子讲述了研究历史的入手途径。钱穆先生认为历史研究无非就是两种手段。其一,自下而上,自古通今,循着时代的先后来做通体的研究。其二,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根据眼前的实际问题,循序上推,寻根问底的研究,终能探出事情的所以然来。我对这句的理解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发生的事都有着这种或那种的联系。政治或经济,我们将之联系起来,就能得到关于历史的更全面理解。
这本书也对历史研究者有着具体的要求,钱穆先生就说:“中国人向来讲史学,常说要有史才史识和史德。”所谓史才即是对待历史要有敏锐感,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也能和其它事件综合起来考量。而最重要的想必就是史德了。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这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品质。汉朝司马公编篡《史记》对武帝一代历史记载比较详尽。《史记》对汉武帝的评价,基本上是“实录”,表现出来抑多褒
少。特别对于汉武帝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而班固所书的《汉书》中,则是对汉武帝的褒扬。其中说刘彻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作为一部官方的史书,班固很难按照实际情况来抒写,受政治影响颇大。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史记就客观,因为史记中对汉武帝的评价则是:穷兵黩武。这也不能不让人深思司马迁是否因为受宫刑,而对汉武帝的描写掺杂了个人感情。
对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而言,大多都囿于统治者的管制,对不利于朝廷的史实进行修饰或改写。史官们虽有才学,但难有史德。最典型的莫过于自宋朝以后,历代君主对于起居注的更改。宋朝陈桥兵变,以臣弑君,夺得天下。为了管控舆论,从宋太宗起,写好的起居注都要经过皇帝过目,而明成祖朱棣改过太祖实录,清朝的文字狱以及修撰的《四库全书》,都是对于历史的极大不尊重。
从以上而言,我认为史学研究者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史德。倘若无德,则历史就不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所记之事也就没有了研究和借鉴的意义。我们历史学习者,更应该以史德要求自己。不偏不倚,尊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