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上数学第1课时 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

合集下载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判断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举办的演讲比赛吗?在比赛的时候,我们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每位选手出场的顺序,那么哪一位同学会抽到第1号,你们谁能准确地说出来呢?我们谁也说不准,只能猜测说“可能是王明,也可能是李华……”,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一种现象——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二、互动新授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教师:我们在不能确定谁抽到第1个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描述呢?①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②集体交流。

(可能是小红抽到第1个,也可能是小刚抽到第1个……)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用“可能”来描述。

如:可能是……,也可能是……。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

①猜测硬币落到地上出现的结果。

(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背面朝上。

)②实验验证。

每一小组抛6次硬币,各小组组长记录小组实验结果。

③组长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记录。

实验结论:抛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

小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象。

2.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①在小组中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分别装有红球和黄球的盒子在小组中摸一摸,并记下结果。

②小组内互相试着用语言描述摸球结果。

③集体汇报。

小结:像刚才我们经历的这种现象叫做确定现象。

在描述这种现象时可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不确定现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不确定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

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不确定现象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课件、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将以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让同学们观察和体验不确定现象。

2. 讲解:通过课件和实验,我会详细讲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不确定现象。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一个不确定现象,并说明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这个不确定现象。

答案:例如,抛硬币实验,通过多次抛硬币,观察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2. 请同学们思考,不确定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进行阐述。

答案:例如,购物时的抽奖活动,抽奖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参与者有一定的概率获得奖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不确定现象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验,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确定现象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们思考不确定现象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能够描述、分类不确定现象,并总结规律;
3.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各类不确定现象的分类;
2.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教学难点
1.各类不确定现象的分类;
2.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白板、彩笔;
3.提前准备好需要的实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出本课重点内容——不确定现象,并进行概念解释。

2.讲解不确定现象的分类,结合实物进行说明。

2. 讲授新课
1.讲解随机事件概念,以及基本概率公式的应用,并进行范例演练
2.播放 PPT,带领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实物,并说出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
3. 巩固练习
1.分组进行竞赛,现场测算问题 A、B、C 三种不确定事件概率大小,并将作答结果展示在班级榜单上。

课后作业
1.分小组,收集身边的不确定事件,并用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分类;
2.针对本次课程进行巩固复习,开展同步练习。

总结
本课时主要教授学生掌握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和概率计算方法,并用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控制和运用概率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 抽签的同学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 在有中奖、不中奖的签里抽 签,可能会中奖,也可能不 会中奖。
摸球游戏
• 每个小组一个装着乒乓球的口袋,组长拿着口袋,每 个同学只摸一次,每次摸出看清颜色后,把乒乓球放 回袋子,下一个同学再摸,组长最后摸,也就是每个 小组摸6次,组长记住每次摸出的颜色,并把次数记 录在黑板上。
在只装有黄球的袋子里,摸出的 一定(肯定)是黄球,不可能是 白色的球。
• 如果摸出的一定是白球,那袋 子里该怎样装球呢?
• 如果我们要摸出的彩球出现两种结 果: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 黄球。那袋子里该怎么放球呢?
• 小组交流
• 举例说说什么现象是不确定现象,什么现 象是确定现象。
学以致用 一定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不确定和确定现象
思维分享
• 课前探究
•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 816÷24的商是几位数?
• 2、上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抽奖游戏
• 每一个杯子里都有2根签,分别写着“中奖”、 “不中奖”,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来抽签,抽 到“中奖”的小组,下课后,每个同学都会获 得一个小礼物。不可能源自可能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三天后下雨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太阳从西边升起
对的画“ ” ,错的画 “ ”。
我的年龄不可能比哥哥大。 (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 ) 晚上一定会出太阳。( ) 花可能是香的。( ) 小明长大后一定能当飞行员。(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07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两个词,让学生们猜测它们的含义。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们理解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3. 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觉得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让学生们进行讨论。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判断给出的现象是确定现象还是不确定现象。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两个词,并在下面列出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现象是确定现象还是不确定现象,并解释原因。

2. 应用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概念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研究其他的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以便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精品课件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不确定现象》精品课件

有一次,一个大臣冒犯了皇 帝,皇帝决定将他处死。按照当 时的法律,这位大臣有一次生死 选择的机会。 大臣从盒中抽出一张纸片,
会抽到什么呢?
可是,皇帝一心想害死 这位大臣,悄悄地把盒中的 “生”字换成了“死”字, 而法官却并不知情。
想想:现在大臣从这个 盒子里抽出一张纸片,会抽到 什么呢?
聪明的大臣知道皇帝一心想让他死, 他想了一夜,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临 刑前,法官拿来盒子让这位大臣抽,大 臣随意抽了一张纸片,猛地吞进肚子里。 法官只好打开盒中的一张纸片,只见这 张纸片上写着“死”字。
连一连
哥哥年龄 比我大 明天股票 价格会上涨
明天的气温比 今天低 不确定现象
确定现象 从1副扑克牌中 任意抽取1张 是红桃
小明20岁能 长到5米
连一连:从下面的盒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
可能是红球 一定是红球
一定是黄球
可能是白球 可能是黑球 可能是黄球
用“一定”“可 能”或“不可能” 描述下列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太阳一定从西边落下没有水人类不可能生存。
雨后可能出现彩虹。
远距离投球可能进篮
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中国选 手张怡宁和郭跃进入最后决赛,那么
(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郭跃吗?
数学故事
相传古代有个王国,由于崇尚迷信, 世代沿袭着一条奇特的法规:凡是死囚, 在临刑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 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着“生”和“死” 的字样,放在盒子里,由执行法官监督 让犯人当众抽签.如果抽到“死”签则 立即处死刑;如果抽到“生”字签,则 被认为这是神的旨意,应予当场赦免.
由此,法官判定大臣吞下的是“生” 于是便把大臣给放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一、课题名称: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了解随机事件,能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区分随机事件与确定性事件。

重点:识别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

3. 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卡片、骰子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刮风、下雨、晴天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具有确定性?(2)引出课题:不确定现象。

2. 课本讲解(1)原文内容:不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例如,掷骰子时,可能掷出1、2、3、4、5、6中的任意一个数,这就是一个不确定现象。

(2)分析:本节课通过掷骰子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其他不确定事件。

3. 随堂练习(1)例题讲解:小明从1到6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求抽到奇数的概率。

(2)学生练习:小红从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求抽到红球的概率。

4. 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事件,并分析这些事件是否具有随机性。

(2)提问问答:①问题:掷骰子,掷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②话术:同学们,掷骰子时,掷出偶数的事件是具有随机性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掷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呢?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不确定现象•学会正确使用“可能”和“不可能”进行陈述和判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认识•如何正确运用“可能”和“不可能”进行陈述和判断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教师介绍本课时的主题——不确定现象,并且提出“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老师出示一张题图:“小明在看书,小红在写字”,请学生思考小猫在干什么,提示学生用“可能”和“不可能”来陈述。

3.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抽查几位学生,让他们陈述自己觉得的“可能”和“不可能”。

主体部分1.教师拿出一个罐子,里面装满了五颗白球和五颗黑球,请学生思考:–如果从罐子里随机取出一颗球,你觉得是白球的概率有多大?–如果从罐子里随机取出两颗球,你觉得两颗球颜色相同的概率有多大?2.学生自主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分别用“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

3.教师出示一组数字(1-6),请学生思考:–如果从这组数字中随机取出一个数,你觉得是偶数的概率有多大?–如果从这组数字中随机取出两个数,相加等于7的概率有多大?4.学生自主思考,老师引导学生分别用“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

结束1.教师询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2.汇总学生思考的答案,并且展示正确答案。

3.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评估1.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的表现2.抽查学生对“可能”和“不可能”运用的表现3.课后作业:联想一件“可能”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用题目的形式来表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思考,以触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学生在针对抽样问题的思考中存在着思维模式的倾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转换思维模式的训练。

同时,作为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现象教案新课导航:师:同学们;你们抽过奖吗?那你中奖的次数多吗?抽到什么奖的次数最多呢?其实抽奖这个事件就包含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我们一起来探究抽奖的奥秘;一起来学习《不确定现象》。

设疑自探:1、活动一(确定现象)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活动;考考你的观察能力。

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纽扣(全是红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生:红色。

(师摸)师:为什么你们每次都能猜中呢?生:因为你放进去的全是红色纽扣;所以每次都能摸到红色纽扣。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那你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老师摸纽扣的过程和结果吗?试试吧!(盒子里全是红色纽扣;从里面任意摸一颗;一定能摸到红色纽扣。

)师:我可能摸出白纽扣吗?为什么?生: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纽扣。

师: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纽扣吗?为什么?生: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纽扣。

师:那你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刚才老师摸纽扣的过程和结果补充完整吗?试试吧!(盒子里全是红纽扣;从里面任意摸一颗;一定能摸到红纽扣;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纽扣。

)师:也就是说当盒子里全是红纽扣;我们从盒子里任意摸一颗;事先能确定摸纽扣的结果;摸出来棋子的颜色只有一种结果。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确定现象。

在数学中;常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确定现象的例子;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公鸡不可能下蛋......我知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是确定现象的例子吗?(不确定现象)师:如果我把盒子里的4个红纽扣换成白纽扣;使得白纽扣、红纽扣的数量同样多。

老师继续摸;想一想老师摸出的纽扣会是什么颜色的?(说话时放慢速度)猜猜看?生1:白的。

生2:红的。

生3:也许是白的;也许是红的。

(师继续多次摸)师:为什么老师这次既可能摸到红纽扣又可能摸到白纽扣呢?生:因为盒子里有红纽扣;也有白纽扣师:也就是说;这次摸纽扣出现了两种可能。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章节导引本篇文档主要介绍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这一章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何为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并学会运用分析问题、观察数据、总结归纳等方法,开展实际探究,发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概述确定现象1.定义: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准确重复,并且预见其结果的现象。

2.特点:稳定性、有规律、可预见、重复性强。

不确定现象1.定义:不确定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准确重复,并且预见其结果的现象。

2.特点:不稳定、无规律、可变性强。

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都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考察重点,他们的存在依赖于特定条件下的一系列前因后果关系,都是科学探索的对象。

2.区别: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在性质、规律、交往过程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不同现象在描述、实验方法、结果数据等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实践探究1.活动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确认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相关实际应用。

2.活动准备:实验材料:纸/糖/玻璃/水/泥土等;实验器材:勺子/量杯/温度计/显微镜等。

3.活动流程:•步骤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光、热、电等现象进一步了解确定和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步骤二: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和器材,提醒学生观察材料的状态、温度、味道、形状等特点。

•步骤三:学生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实验器材和材料,重复进行实验,不断总结归纳,探讨不确定现象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4.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鼓励性评价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究和思考过程,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拓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如洗澡、开车、购物等等,而这些现象亦反过来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等产生深远影响。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不确定现象》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不确定现象》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一课《 不确定现象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在 认识的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事物比较直观,就安排非常生 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同时也在学习知识。 在这节课中,可以看到整节课学生几乎一直都是在玩,玩的非常开心,在 玩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思考,虽然老师没有更多的讲授,但是对知识的 理解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却都到达了。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3.例:抛硬币。
分析与解答:硬币落地后哪一面朝上是不能确定的,类似这样不能事 先确定的事都是不确定现象。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定”和“不可能”都是( )现象,可能是( ) 现象。
5.预习后我还知道:摸球游戏中,袋中有几种球,这几种球都( )被摸到,袋 中没有哪种球,这种球就( )被摸到,袋中只有一种球,这种球( )被摸
2、探究确定现象 出示例3,摸彩球。 展示盒子里的球——全是红球,另一个全是白球。学生可分组摸球 后,记录摸球后的结果。
师和学生交流:当盒子里全是红球时,小虎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 结果怎样呢?
预设:学是白球时,小猫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 结果怎样呢?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初步体验事件产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 事情。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 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 己内在的东西。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能事 先确定的,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现象就是不 确定现象。 2.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事 先确定的,具有确定性,这种现象就是确定 现象。
课后作业
01 练习二十三第1、3、4、5题。 02 作业课件中的相关练习。
探究新知
1
抽签。
抽签决定演讲顺序, 谁会抽到第1个呢?
可能是……
老师用抽签的方式决也定可这能4是名…… 同学的演讲顺序,在没抽签之 前大家猜测谁会抽到第1个。
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明确抽签结果
12 3
4
抽签的结果可能是……
明确抽签结果
41 2
3
也可能是……
明确抽签结果
43 1
2
还可能是……
数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西师大版)
八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
学习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感受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 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猜想、 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确定现象和不确 定现象。 【难点】 能列举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 可能发生的结果。
……
也可能是……
猜测硬币落地后 哪一面向上。
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实验验证
每组抛10次硬币,将硬币落地后的情况记录在表
格里。(以编者所给数据为例)
正面次数 反面次数 观察统计情况,
第一组
6
4
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组
3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8《不确定现象》课件(共13张PPT)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四年级上8《不确定现象》课件(共13张PPT)

能活下来吗? 不可能
抛硬币游戏规则: 1、同桌合作抛硬币共10次,一 人抛,一人在表格中记录,记下 正反面朝上的次数。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判 断硬币落地后的情况,同桌间相 互说一说。
硬币落地后 可能正面朝上, 也可能反面朝上 。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确定现象? . .哪些是不确定现象?
。 大,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比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练一练
从下面的4个箱子里,分别摸出1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8白2红 2白8红
一定是白球 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 白球的可能性小
10红 10白
小丽将沙包扔进一个格子,猜一猜, 她可能把沙包扔进哪个格子?
12 3 45 6 78 9
生死 死
给转盘涂色,使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可能性一样
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对的画“ ” ,错的画 “ ”。
我的年龄不可能比哥哥大。 ( ) 1㎏的棉花可能比1㎏铁轻。 ( ) 晚上一定会出太阳。( ) 花可能是香的。( ) 小明长大后一定能当飞行员。( )
按要求涂一涂。 摸出的一定是 。
摸出的不可能是 。
摸出的可能是 。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不确定现象
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判处死刑。
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
免一死,抽到死签就可能死
一个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
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1课时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不确定现象,使用的是西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关于不确定现象的认知。

这一课时包括了教材第106页的例1、例2以及第107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学生们将通过这些例题和练习,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掌握用可能性来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与数学的可能性知识相联系,运用可能性知识对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的图片和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确定现象,什么是确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我会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通过例1、例2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可能性来描述不确定现象。

3.课堂练习:我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做一做”和“练一练”中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不确定现象的概念2.可能性的表示方法3.可能性的大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5题)3.应用题:小明抛硬币5次,请计算小明得到正面的可能性。

(2题)作业答案:1.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应用题:每题5分,共10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和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并观察学生们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不确定现象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精心挑选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第一课时)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在这篇教案中,我将以第一人称,以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确定现象为主题,详细阐述这些要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不确定现象这一概念。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不确定现象”,主要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的计算以及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利用树状图分析不确定现象,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学会利用树状图分析不确定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抽奖游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抽奖结果是否确定?引出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不确定现象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树状图分析:教授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树状图,并加以讲解。

4.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树状图分析实际问题,如:抛硬币、抽签等,并让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随机事件可能性树状图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绘制一个关于不确定现象的树状图,并写一篇短文,阐述你是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的。

答案: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抛硬币的结果。

学生可以绘制一个树状图,分支表示正面和反面,然后写一篇短文,阐述他是如何利用树状图来分析抛硬币结果的。

2. 教材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际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了不确定现象的概念,并学会了利用树状图来分析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数学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课件
签盒
号签可能被4个演讲者的任何一个抽到,这种事先不 能知道的偶然出现的结果,我们把它叫做不确定现象,通 常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
可能是……
抽签决定演讲顺序, 谁会抽到第1个呢?
可能是……
探究新知
视察,你能猜出硬币落地后是哪面向上吗?
落地后可能 是正面向上。
也可能是……
……
我们约定硬币有币值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 反面。在小组内抛硬币,研究硬币落地后的情况。
抓阄定生死的故事 相传某朝某代,朝廷形成忠奸两派。甲是忠臣之 头,乙乃奸臣之首。乙在皇帝面前诬陷忠臣甲,欲置 甲于死地。皇帝不知所措。奸臣乙趁皇帝犹豫之机, 提出以“生死抓阄”才决定甲的命运。 皇帝主持抓阄。按常理,阄是两张纸条,一张写 着“生”字,一张写着“死”字。而奸臣乙为置忠臣 甲于死地,阄的两张纸都是“死”字。而忠臣甲抓阄 后,最终活了下来。用的什么办法呢?
1.猜手中有无硬币。 2.游戏:石头、剪刀、布。
摸彩球。
请你说说以下动物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小虎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白球。 小猫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红球。 这种必然出现的现象是确定现象,通常用
“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1.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2.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有什么异同?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可能性,同学们 要初步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的 含义,在摸球游戏中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可能性大 小的问题。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活动要求:
正面
反面
1.猜一猜硬币落地后向上的一面有几种情况,如果抛20
次正面向上的估计有多少次?
2.小组同学每人抛4次硬币,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确定现在及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确定现在并描述不确定现象的语言。

2.能够使用“现在”、“过去”、“将要” 这些词描述时间。

3.了解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概念。

4.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

二、教学重点1.确定现在时间的语言表达。

2.同时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能够将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更好地理解不确定现象的概念。

2.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从实际中寻找其他不确定现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讲述现在时间的语言表达•“现在”:指当前这个时刻,是活生生的;•“过去”:是着重说明过去某一时刻,事情已经发生了;•“将要”或“以后”:指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指示学生指某个具体的东西,如桌子,并问“这是现在还是过去?”。

学生回答:“现在。

”•指示学生做一些特定的行动,如跳跃,并问“这是现在还是未来?”。

学生回答:“现在。

”2. 确定不确定现象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回想一些他们以前可能经历过的不确定现象,如早上发烧,下雨天是否能外出等等,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的不确定现象。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可能出现的不确定现象。

提示学生使用“可能”、“有时”、“或许”、“也许” 等词来描述不确定现象。

例如:•“明天天气可能下雨。

”•“如果我们很努力,或许会成功。

”•“有时候抽奖会中奖,有时候不中奖。

”3. 通过例子学习不确定现象的概念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概念,其中可以涉及到乘法原理。

例如:听取每个同学的生日,计算出全班同学生日不同的可能情况。

答案:假设全班有 40 个人,每个人的生日只在 365 天中任意一个日子,那么全班同学生日不同的情况总数就是365 × 364 × 363 × … × 326,共有40 项相乘,且每项都比前一项小 1,即:365 × 364 × 363 × … × 327 × 326 = P(365,40)4. 拓展思维,发现更多不确定现象让学生自行寻找现实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以句子形式描述。

最新西师大版四上《第课时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课件(市优)

最新西师大版四上《第课时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课件(市优)

动手试一试。 抛一枚硬币5次,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
记录在表格里。
次数 1
2
3
4
5

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不能事先确定, 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这属 于不确定现象。
摸彩球。 你知道小虎和小猫摸出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摸彩球。
小虎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白球; 小猫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红球。
800÷20=40, 在十位上商4。
840÷21=
40 21 840
84 0
(次)
21 ×4
84
商的个位 上为什么
840÷21= 40 (次)
写0?
40
21 840
84
0
答:要运( 40 )次。
0 0 可简写
有840箱 货物。
(2)如果每次运24箱,要运多少次?
把840看作 800,24看作 20,800÷20 =40,在十 位上商4。
4 也可能2是······3·
小梅
1
小冬
小明 小芳
4 还可能1是······2·
小梅
3
1234
①号签可能被4个演讲者中的任何一个抽到。 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我们把
它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 ,“也 可能”来描述。
抛硬币。
正面
反面
猜一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 还是反面向上?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知识回顾
完成下列竖式
6 30 1 8 0
180
0
23 20 4 6 0
40 60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也可能2是······3·
小梅
1
小冬
小明 小芳
4 还可能1是······2·
小梅
3
1234
①号签可能被4个演讲者中的任何一个抽到。 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我们把
它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 ,“也 可能”来描述。
抛硬币。
正面
反面
猜一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 还是反面向上?
八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抽签。ຫໍສະໝຸດ 小冬小明 小芳小梅
这4个同学将在六一庆祝会上参加演讲 比赛,在演讲前需要抽签来决定演讲的顺序, 请同学们猜一猜谁会抽到第1个呢?
小冬
小明 小芳
小梅
1 出场顺2序可能是·3······ 4
小冬
小明 小芳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
在全部是红球的箱子里,小虎摸出的一定 是红球;小猫在全部装白球的箱子里,摸出的 不可能是红球。这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太阳从东方升起。 掷骰子不会掷出比6大的数。 没有电,手机无法开机。
连线。
1.猜手中有无硬币。
2.游戏:剪刀、石头、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动手试一试。 抛一枚硬币5次,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
记录在表格里。
次数 1
2
3
4
5

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不能事先确定, 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这属 于不确定现象。
摸彩球。 你知道小虎和小猫摸出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摸彩球。
小虎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白球; 小猫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红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