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共2篇)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1前言传统语文课堂教育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高中语文新课改是不受重视的课程,即使在高等教育中,中文专业也是形同虚设,世人常认为中文专业是一种“花拳绣腿”的专业,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
在传统的老式课堂中,老师是按照高中教育与高考大纲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一味的去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培养出对语文的兴趣,更不要谈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了。
高中语文新课改高中语文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具有创造能力,并且拥有该科目的知识框架,拥有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求与老师互换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讲的是课堂学习的环节,但是课堂应当怎样组织教学是与高考、课程的参与者(学生,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2高考与语文新课改在新课改推行的近几年里,有不少老师认为,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推行在现行的“分数至尊”的高考制度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语文的新课改如果要顺利的推行下去的话,一定要把评价学生学习的准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否则,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只是一面倡导的旗帜,因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还是卷面上的分数,而不是对个人能力的考察。
高考形式语言是一种柔和的,感性的,全方位的东西,现行的高考只是简单的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了考察,而对听说的考察却没有。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不用训练也没有问题,因此对其很轻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听说的时间远高于我们读写的时间,如果我们的听说能力不强的话,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障碍。
如果强制在高考中加设有关汉语听说能力的考察项目的话,那么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在平时的说话与学习中注重听说的训练例了。
高考评分标准汉语博大精深,加之新课改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创造能力。
新课程中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中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必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全方位的挑战。
如何在新课程中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是致力于课改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应该深思的的问题。
有人说:高考考什么,高三老师就教什么;高考怎样考,高三老师就怎样教;是的,我以前也曾这样想过,也曾这样做过,而且看看当前周边的包括外县市的高三老师的做法,翻翻手头有关高三教学研究的各种资料,便会很容易得出同样的结论。
那么,在新课程中高三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呢?如何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氛围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高考各学科的鏖战中,经常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尽管学生知道高考语文分数的比重,但是老有意无意忽略,甚至有些同学抱着“无为而学”的态度。
这给语文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语文也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这科目到了高三没有投入时间认真琢磨,是很难在考试中取得突破的。
而无数的经验又告诉我们高三一年不少同学能在语文科上提高不少分数,分数差的学生可能会少一些致命的极低分,中等的同学很有希望能考出尖子生的分数,而尖子生生如果不抓紧,失去了语文学习和考试的感觉,成绩青黄不接也是常有的事。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首先时时刻刻提醒语文学习这件事。
一是确立信心,让所有的人都相信,高三语文是属于冲刺阶段,任何人在这个阶段都很有希望取得突破,语文是最有所为的科目。
二是细心维护语文学习的热情,要保持他们对这个学科的良好心态,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往往互动性差,配合主动性弱。
成绩提高很难,教师工作也不好做,所以不能让学生开始讨厌这个学科,尤其是到了高三更要维护。
时不时找机会表扬一下他某方面的悟性,某次作文的亮点,以及有机会三言两语的鼓励他,激发他的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还要创设具体的语文氛围。
我认为高一高二语文教学可以放开些,到了高三就必须把高三的系统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模块中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也按部就班的不断推进,同时高中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本篇文章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等。
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思想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便掀起了改革传统教学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此次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实施为其核心环节,而众所周知,决定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便是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1、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做足课前准备工作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之后所需要具备知识程度的预先设定,它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之前,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定好本节课需要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另外,教师在新课讲授之前的备课也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谓的备课,不仅仅只是备教材而已,还包括备学生、备教法等等。
教师只有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才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素养的提高。
2、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成为知识的收获着,更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摘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她是一门集“读、说、听、写”为一体的学科,且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基础性。
但是在应试教育引导下,语文学科渐渐偏离了其本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现代语文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基础性;高中语文;新思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以及基础性。
那么,语文的基础性究竟体现在何处呢?首先,语文的基础性指的是它是我们学习、传播我们母语的媒介,也是一个人立身为人之根本;其次,指的是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长期性和语文知识的包容性。
但在应试教育导引下的传统语文教学,却没有注重其基础性,而是偏离了其本来的方向,从而使语文学科失去了本身应有的魅力,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
因此,笔者依据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思想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规划未来,为高考冲刺等等。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在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中,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笼罩上了浓浓的功利色彩,一切都是为了高考而教,为了高考而学,从而忽略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文学艺术魅力,陷入了一个“舍本求末”的怪圈中。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和学都围绕一套高考试卷展开,如高考文学常识,教师把文学常识梳理得很细;高考考字音字形,教师就只能在课上听写字词,从而形成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尴尬局面。
一篇优美的文章,依据高考要求,拆开来讲析,拆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从而失了整篇文章的美感。
在高考应试的要求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得到的是一些有效解题的方法以及枯燥字词,学生的成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但这种教法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厌恶语文,越来越逃避语文,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借助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和喜爱,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语文对其以后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要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流利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甚至健全的人格都依靠语文学习来获得。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论文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
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1.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1.1 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
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1.2 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
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
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
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2.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2篇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必然会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和改革。
本文将讨论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高中语文新课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展开,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关注较少。
新课改强调多元化教学内容,包括现代文学、新闻与传媒、科技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的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高中语文新课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教学内容,还包括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口头表达、写作、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
再次,高中语文新课改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新课改中,强调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不再只是盲目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去思考文本中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高中语文新课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新课改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从实践中获取素材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这样的改革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新课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促进思维发展和提高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然,新课改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政府、教育机构和家长的合作。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第二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途径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摘要:我国的教育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一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模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学生升入高中后,语文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这不仅困扰着学生,也使教师很苦恼。
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的新课改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阐述语文及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入手,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现状改善措施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语文这一课程的重要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大潮流的人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必须动摇以前的教学方法,寻求一条更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道路,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在青少年时期最活跃,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时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文及语文教学的阐述在《新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其性质的阐述关键在于“文”及“工具性”。
前者有很多种含义,主要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含义。
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学会认字、组词、造句,从而顺利的完成文章。
当前对待高中语文学科有这样两种倾向:(1)语文教学成为语文考试的附庸;(2)语文教学成为漫无边际的海聊。
如今,高中语文所处的境地较为尴尬,语文本应是承载着许多责任的科目,如“文以承载道”“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等,然而如今却常常作为一个理解其他科目意思的工具,常有理科老师这样说:“学不好语文,就别想弄点其他科目的意思。
”因此语文所承载责任的范围被教师有意识的缩小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面对我们人类细微的内心,语言显得太粗糙了。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大教师在积极探索实践中创新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摆脱传统教育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是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只有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有效性;问题;思考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的文件的出台给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着新的要求、新的教材,有些教师还无法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能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导致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效果低下。
结合自己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将通过本文来探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造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一)三维目标的确立缺乏统一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提高学生语文技能、培养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会发现,有些教师还是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只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种片面的教学不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学活动还是存在着盲目跟风和流于形式的现象。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新课改是落实素质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新挑战的需要。
新课改实施至今,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
本文探讨了新课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初步的解决方法。
素质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一、学会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筛选语文人教版必修模块教材容量大,仅是阅读部分,每册就有四个单元共12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
一册必修课本实际的上课时间为半个学期,加之相当多的选文有一定难度,一篇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3~4个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
这就需要我们通读教材,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整合和筛选。
举例来说语文必修一和二中的几个表达交流模块其实是对前面教材内容的模仿和落实,要求学生从所学的范例当中吸取精华,从而学会如何应用语言文字去传情达意。
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其写作特点就是文笔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而后面的写作单元则要求学习写得具有波澜。
所以我们应在课文的学习当中渗透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将别人写作的高超技法为我所用。
这样内容的整合和筛选无形中替我们节省了时间。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升业务素养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在沿用陈法,信奉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
根据高考题目所设的板块图解语文课程。
所以成语就是全面撒网广博积累,病句就是那六大模式,背会了再用,阅读甚至按题目的分值来计划答题要点。
殊不知当前的教育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
为什么?高考的选拔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它要求我们培养给社会的应该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虫”。
我们亟需淡化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真正围绕新课程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语文教师还应当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修养,只有业务素养提升了,我们才更有底气驾驭我们的课堂,才能更稳的站好这三尺讲台。
新教材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共2篇)
新教材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结合新教材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新教材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是讲授新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导语能否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于漪曾说:课堂导入犹如提琴手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后边才能演奏好或歌唱好。
所以,导语要先声夺人,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养,使之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课文情境中去。
(一)诗文名句,创设情境诗文名句是中华文化浓缩的精华,它的内在美咀嚼不尽。
雅名贝斯说:“正是在陶冶的过程中,我内在的精神才被真正的唤醒。
”用诗文名句导入,陶冶情操,唤醒学生的内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审美创造,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氛围,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习课文本身,更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例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我是这样导入的。
我先问:“离别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一直是文学艺术表达的一个恒久主题。
人们用诗词曲赋来倾诉离愁别绪。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离别的诗?”这是课堂上的一个“逗”,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能够说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等等诗句。
然后教师总结:“离别是诗人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诗人笔下的离情或豁达,或深情,或豪放,或婉约。
而把离情写得最缠绵的当推婉约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这首千古绝唱。
”(二)做题开路,引导思辩纵观现在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较高的往往带有趣味知识考查的特点,比如江苏卫视《一战到底》,语文教学也可从中借鉴。
推进新课改实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论文]
推进新课改实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作为重要高考科目之一的语文,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要素的缺失等原因,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
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为难的场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试图让语文之舟驶向更宽广的海域。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教学一、切合实践的方案、布置、组织是施行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还要让学生分析所学内容对本身成长进步及最切身利益高考的作用和意义,即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
处理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
其详细做法如下:1.教师要通读教材,了解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只要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了解教材构造,明白重难点,激活本人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
不只明白了教学目的任务,并且有了施行教学目的任务的思绪和做法。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要展开教学,方案非常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需要有久远的打算。
这是施行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
方案可分以下几个部分:(1)课堂教学方案。
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形式的改动问题,以及课堂构造的优化问题。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的的主阵地,必需要有细致的方案,且要布置细致,重点讲授内容和研讨性内容等。
(2)第二课堂方案。
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
其包括作业的品种及请求。
落实学生听、说、读、写才能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果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学问的活动布置等。
这些方案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
因而要非常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3)布置组织是关键。
如何落实方案,布置组织是关键。
重点是布置学校规则的时间,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规划。
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自己给本人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依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优秀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优秀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优秀教学论文自从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正在苦苦地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
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旨在扭转过分关注“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便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了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
要在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四大关系:一。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引领者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
从课堂教学构成要素看: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和学两类活动组成的,在过去,教师的教决定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受动的,学生是围着教师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主宰。
同时,在评价课堂教学中,也都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包括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评优课,教学基本功竞赛仍基本如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
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
我们必须克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多发言。
为此我在教学中除了采用上面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对问题思考回答外,还采用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进行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摘要:教改的课程改革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实践课业负担《中学语文教学》上曾辟专栏讨论“语文到底姓什么”的问题。
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已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反映出转型期的语文教学的困惑。
体现新大纲精神的语文新教材较之此前的语文教材确有很大的改进,这是语文教改的重要一环。
课程改革牵动着课堂教学,文学教育的侧重,对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冲击,而课堂教学首当其冲。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也可能是人们产生困惑的原因。
这套教材在江苏推行已五年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下列几对矛盾。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新大纲是二者并重的,似乎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工具论”的影响下的“双基”并重,以及后来强调能力训练,使得语文课日趋枯燥,美文受到肢解,成了鸡零狗碎。
人文性在人们呼唤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
文学作品成了课堂教学的大餐。
一时间,课型纷呈,调查课、表演课、影视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正如有的老师说的: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
语文课上成什么样都可以,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人文”一词轻轻挡回。
二、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教师观念滞后的,与新教材不大合拍,面对新教材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思想上能接受新教材的,课堂往往具有开放性,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时间长了,老师便会产生“水之积也不厚”的空虚。
教惯了一种教材,忽而使用另一种教材,除了适应,知识结构中的弱项还得弥补。
文学素养提高了,老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才会相应增强。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高一年语文的教学
新课改下高一年语文的教学高一年段一共有五位语文老师,在课改面前,所有人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多多交流,一定能够把课改稳步向前推进。
一、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审美、探究、应用三大能力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这一任务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已经得到强化。
但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只有处理好教材,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求得学生语文三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是新教材处理中的一对重要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讨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
这时,如何把握文本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如果架空文本,无节制的外延,它的症结在于教师过分追求知识平台这一广度,而忽视了深度。
广度是可以通过外延的无限扩展(只要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允许)来实现的,但是深度则必然要求对文本进行挖掘。
我们不要忘记了,新教材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目标虽然是不同的,但是总还有一个教学目标在。
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忽视教材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语言。
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与世界上更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严谨的拓展。
二、课改下的教学情况原有高中语文教材一册六个单元,一学期上完。
新教材一册四个单元,,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结束必修课程五本教材的教学,也就是半个学期教完一册。
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后,教学进度将从原有的半学期教完三个单元加快到半学期教完四个单元。
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个单元四篇课文一篇不拉地教过去,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改下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初探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摘要: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中反复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是和学生共同阅读文本的对话者。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师在自身的定位上必须体现出明显的学科特色,特有的知识底蕴和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师生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景。
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是教师根据师对话的具体情况,把难以预设或没有预设到的课堂活动细节在学生不知不觉的情境中作出微妙变动而形成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随着师牛心灵的和谐碰撞与精神的自由交中形成的。
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是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对话的根本保。
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坚实的知识素养相深厚的人文素养,还需要教师学会高超的教学调控艺术。
要达到这些“需要”,教师就要多读书,多探索,用书香去感染自己热爱学生、献身教育的情感与精神;用探索来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就是语言工具的实践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利用这些能力进行认知、感悟和交流。
如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我的呼吁》一课,其内容是作者史怀哲在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的一次热情洋溢的演讲。
作者依靠理性而充满激情的语言,让与会者明白“珍爱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和人类只有排斥暴力、预防疾病、消除核威胁,才能获得和平”这一伟大的思想主题。
这一过程刚好就是一次语言交际功能的完美演绎,是语言通过“说”、“听”这一媒介,达到表情达意和感悟心声的,也就是语言作为基础交流工具的功能体现。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和品味课文中“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防治大众疾病的奋斗是永远需要的”、“我们的目标是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等语言文字,认识到“尊重生命的伦理,排斥暴力、战争和预防疾病”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2篇
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高中语文新课改论文第一篇: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育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本文将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育的影响。
首先,教材改革是新课改的核心之一。
新课标的推出使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的课文内容被更加先进、多元的文化内容所取代。
同时,教材突出了学科的互联性,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这对于高中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逐渐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取代。
新课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新课改还提倡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新课改对评价体系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传统的基于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逐渐向品德、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转变。
新课改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发现和培养。
同时,新的评价体系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制和表现评价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新课改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中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
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教育资源的落实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新课改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二篇: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意义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如何落实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改革方案,是高中语文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方法,是摆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新课改的标准出发,探讨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新课改
语文这门课程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等,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同之。
因此,语文课在育人上有它独特的
优势,所以语文教学尤显重要。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兴趣能激发灵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但如何组织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探求语文知识的重要一环。
高中语文老师需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唤起学生求知欲的情景,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探求新知识。
教师要通过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的诗歌,由于很多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不是很强,难免在学习诗歌时产生抵触情绪。
《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作者足毛泽东,首先对毛泽东对诗词的爱好进行介绍,毛泽东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哦,写诗作词。
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
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过的诗词总计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2000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
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
毛泽东不仅鉴赏古诗词,而且也挥笔创作多首诗词,并自成一家。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教师可这样把学生引入课本的诗词,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那凝练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
可使得学生兴趣提高,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达到教学效果。
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语言要准确,逻辑性强,简炼生动,有趣味。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
课堂上要一语道破,揭示实质,否则会使学生印象模糊,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讲内容,甚至造成错误理解。
因此要求语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最为明显的为写作部分。
写作中的要求,以及写作的过程,怎样搜集材料、怎样构思、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加工修改,这些都需要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新概念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新概念体察功能有:新思维,即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即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
新概念作文这个平台培养了大批年轻有名的作家。
这
些都是我们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所追求的,也是应该培养的。
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语文运用能力,包括字词的掌握、句子的理解、词语的选择、文意的把握,就是在阅读这一块有信息筛选,品味语言。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学科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种工具进行社会交际。
衡量一个人是否掌握语言工具的主要标志,不是看他对这种工具的理解,而是看他是否能够运用。
语文这门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能够说,能够写,也就是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
用教学大纲的语言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例如,在语文学习中要分析文章,“分析文章”是一种专门的技能,它包括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人物形象、写作特点以及追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特点等等。
这种技能在一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当然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程度是和老师的教学语言能力相挂钩。
教师也必须在课堂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书本上的东西精要地表达出来,有发挥,有删节,有声色,有含蓄,学生能从你的语言、姿态、眼神的变化中领会此中真意。
这样的教学,不仅对学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课堂讲话水平的高低,与对教材领会的深浅有关,与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实践经验有关,与是否坚持不懈地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有关,语文教师要作多方面的努力,历练课堂讲话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将《实话实说》引人语文课堂
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怎么学,而不是怎么教。
然这里边有一个怎么教学生学会的问题。
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即在课堂上。
教师只能是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
由此,不难想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栏目。
笔者认为,将《实话实说》引入语文课堂不失为是处理好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好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
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敢说敢讲,与到课堂的集体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潜能。
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内容。
明确任务,共同练习。
而教师则只需要像主持人那样穿针引线。
由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平等的对话者鼓励学生多维思考,大胆质疑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思有所悟,学有所成。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只要我们踏实勤奋,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是符合新课改的总体要求。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教材,力求将提高学生语言的阅读、欣赏、运用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
能自主的探索、创新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聂永胜.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神州.2011,(12)
[2]张江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探讨.成功(教育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