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6、细辛: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
5—1克,外用适量.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药食同源101种中药的来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毒性 DOC 文档
青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辛,温。归脾、胃、肾经。
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无
花椒挥发油口服和腹腔注射相对毒性更明显,而肌肉和皮下注射的毒性反倒较小。花椒毒性大于青椒。
花椒
30
赤小豆
赤小豆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甘,温。归心、脾经
9~15g。
无
无
20
决明子
决明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9~15g。
无
无
小决明
21
百合
卷丹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甘,寒。归心、肺经。
6~12g。
无
百合暂时未发现毒性,而百合花色素急性毒性低 , 剂量 在5.259/kg时无致畸性 , 可望开发为食品着色剂。文献十六
序号
物质名称
植物名/动物名
功能主治
性味归经
用法用量及出处
规定的禁忌
毒理毒性、致癌、畸形、突变(文献)
1
丁香
丁香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 逆 呕 吐 ,食 少 吐 泻 ,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辛 ,温 。归 脾 、胃、肺 、肾经。
1〜3g,内服或研末外敷。
不宜与郁金同用。
丁香酚在较高剂量下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μmol/L时可以保护神经元细胞;
甘、酸,平;归脾经
煎服,10-15g
无
无
41
中药合格处方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性中药
硫黄
有毒
酸,温。归肾、大肠经
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外用 适量,研末油调敷。
罂粟壳 土荆皮 山豆根
有毒 有毒 有毒
酸、涩、平。归肺大肠、肾经 辛,温。归肺脾经
3~6g
制川乌
有毒
制天南星 有毒
木鳖子
白果 制草乌 牵牛子 香加皮 常山 蕲蛇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外用适量,醋或酒浸外搽, 或研末调涂。 苦,寒。归脾、胃经 3~6g 一般用制品1.5~3.0g,宜 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 先煎,久煎。 3~9g,外用生品适量,研 苦、辛,温。归肺、肝、脾经 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0.9~1.2g,外用适量,研 苦、微甘,凉。归肝、脾、胃经 末用油或醋调敷。 甘、苦、涩,平。归肺经 4.5~9g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肾、 一般用制品。1.5~3g,宜 脾经 先煎久煎 苦,寒。归肺、肾、大肠经 3~6g 辛、苦,温。归肝、肾、心经 苦、辛,寒。归肺、肝、心经 甘、咸,温。归肝经 3~6g 5~9g 3~9g;研末吞服1~1.5g/ 次,1日2~3次。
三、中药的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注释: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全瓜蒌、 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 白及;甘草反海藻、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诸参(人 参、沙参、丹参、太子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 芍、白芍)
蜜麻黄 10g 杭白菊 10g 明天麻20g 鲜芦根 10g 大黄(后下)10g
正文
滑石粉(包煎)10g 三七(打粉冲服)5g 共3剂,一日一剂,煎煮400ml,
中药蛤蚧药用标准
中药蛤蚧药用标准
一、性味归经
蛤蚧性平,味咸,归肺、肾经。
二、功效主治
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等病症。
三、毒性
蛤蚧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毒性成分是蛤蚧皂苷。
蛤蚧皂苷是一种溶血性皂苷,可引起溶血反应,但口服时其毒性较小。
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用法用量
中药蛤蚧的用法用量如下:
1.内服:煎汤,蛤蚧一对,加生姜三片,糯米三撮,水煎服。
或研末,每次
1-1.5g,日服一次。
2.外用:适量,研末撒。
以上是中药蛤蚧的药用标准,仅供参考。
在临床使用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28种毒性中药品种及用量记忆口诀
0.3-0.6 g
遛马看花(2倍量)
洋金花
0.3-0.6 g
藤黄
0.03-0.06g
两眼黄褐斑,(2倍量、2个字)
斑蝥
0.03-0.06g
生甘遂
0.5-1.5 g
生巴豆
0.1-0.3 g
三八(巴)
千金子
1-2g
(生1-2个千金):
蟾酥
0.015-0.03 g
(2倍量、2个字):
雪山一支蒿
0.062-0.125g
28种中药毒性药材口诀
披金戴银一天仙
半升半降黄白钱
川南狼,闹粉娘
遂草炒豆,熬酥糖
披金:砒霜、砒石、洋金花,千金子
戴银:水银
一天仙:雪山一支蒿,天仙子
半升半降: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黄白钱:雄黄、藤黄、白附子,附子,马钱子
川南狼:川乌,天南星,狼毒
闹粉娘:闹羊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遂草炒豆:甘遂、草乌、巴豆
熬酥糖:蟾酥
药材
用法用量
趣味记忆
备注
砒石(红砒、白砒)
一般只做外用
砒霜(As2O3)
水银Hg
Hg制剂有其毒
红升丹HgO、HgNO3
红粉HgO
轻粉Hg2Cl2
白降丹HgCl2
生草乌
川乌草乌附子生用不可内服,一般是炮制后使用。
生乌头类禁内服
生川乌
生附子
半夏
3-9 g
对比记忆
天南星
3-9 g
白附子
3-6 g
天仙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6-0.6 g
(10倍量-到天顶了):
闹羊(6画)花:
0.6-1.5 g
毒性中药简介
白及同用。 率缓慢,心律紊乱,
毒性成
一般不内服。 分乌头
外用同川乌
碱,主 要对心
肌、迷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心电图呈室上性与室 性期外收缩、心动过
捣汁+ 黄连甘 草犀角 煎汤。
蜂蜜
阿托 品,利多 卡因,可 拉明,洛
走神经、 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贝林
末梢神 束枝传导阻滞、低电
经又兴 压、S-T改变等。多数
白/淡/ 炮附片
毒 腹冷痛,泄泻,阳虚水肿.寒 湿痹痛,阳虚外感
而死亡 9
毒性中药饮片
川 乌
草 乌
附 子
10
毒性中药饮片
7 生白附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化学成分: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 糖等。
性温,味辛;有毒。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
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 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20
毒性中药饮片
20 闹羊花
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干燥花
木藜芦毒素Ⅰ、石楠素、羊踯躅素Ⅲ、日本杜鹃素Ⅲ、闹羊花毒素Ⅲ、 山黎芦毒素Ⅲ、山月桂醇。
辛、温、有大毒。祛风除湿;定痛;杀虫. 风痰注痛。风湿痹痛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 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和化脓,经久不愈
10%氢氧化
误服,引起消化道黏 铝凝胶、活 膜发疱,口渴、呕吐、 性炭或盐类 腹泻、腹部绞痛等症, 泻剂
中毒性肾炎,,蛋白尿, 绿豆、黄连、
甚至引起急性肾衰、 甘草、黑豆
高烧昏迷、瞳孔缩少、 及茶叶煎服。
呼吸明显抑制、牙齿 止血,血液
常见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常见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一)狐蝎
狐蝎,又称金钱贴,多为黄色粉末,有麻木、温驱、解毒等效果。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面瘫、风疹、湿疹以及癣等病症。
用药:外用狐蝎配制接触性皮炎前捣微末。
内服狐蝎治疗肝疤、消渴等症,煎汤一次1.2〜2g,或粉末把一次0.6〜1g,每日3次。
(二)鹤顶红
鹤顶红又称石斛,具有很强的毒性,其本身就有毒,必须仔细用药。
用药:外用鹤顶红治疗疣等病症,服用方法为拌粉末,每次一到两克。
内服治疗急性
脑水肿,每次取0.6至1克。
但鹤顶红的用药应当小心,药量不得过大,以免出现毒性反应。
(三)狗脊
狗脊具有温热、消炎、抗菌的作用。
用狗脊治疗疔疮、风湿性疼痛,尤其是胆道梗阻
性疼痛,效果较好。
用药:外用狗脊治疗疔疮、风湿痛等,研末擦病处,一次2〜3g,或把末多加水煎汤,没每放入0.4〜1.2g狗脊粉末,每日1〜2次。
内服治疗腹痛、胃病症状,煎散一次0.3〜
1g,每日3次。
(四)苍术
苍术,又称“苍根”,是中药有毒药物,但在适当的用量下可兼具退热、祛寒、利尿、抗菌等功效。
用药:外用苍术研末涂擦治疗湿疹、毛囊炎、瘿瘤等,每次0.2〜1g。
内服治疗发热等,每次0.3〜1g。
应当谨慎用药,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服用,以避免因过大的用药量
而出现毒性反应。
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中药时,正确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毒性中药,它们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1.___: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3~6g,可用于配制酒。
2.九里香: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6~12g。
3.三棵针: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
外用适量。
4.千金子:有毒量,捣烂敷患处。
用量为0.5~1g,多入丸散服。
外用适量。
5.土荆皮: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3~10g。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6.土鳖虫: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1~1.5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7.大皂角:小毒剂,内服或外搽。
用量为3~9g,多入丸散用。
禁用于孕妇。
8.___:有毒量,禁用。
忌服咳血及吐血者忌用。
9.山豆根:禁用。
10.___:大毒一般炮制后用。
用量为5~10g。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患处。
11.川楝子:小毒研末调涂。
用量为2~5g。
12.干漆:有毒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用量为6~9g。
禁用对漆过敏者。
13.飞扬草:小毒煎水洗。
慎用。
14.___:大毒入丸散禁用。
用量为0.3~0.6g。
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15.马钱子粉:大毒入丸散禁用。
用量为0.3~0.6g。
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敷。
16.天仙子:大毒。
用量为0.06~0.6g。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慎用于心脏病、心动过速等人群。
17.天南星:有毒。
用量为3~10g。
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18.___:大毒。
用量为0.1~0.3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患处。
19.木鳖子:有毒调涂患处。
用量为1.5~3g。
20.水蛭:有毒。
用量为3~10g。
禁用于孕妇。
21.仙茅:小毒。
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用量为3~9g。
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28种毒性中药
水银中毒(1)
• .急性汞中毒 • (1)全身症状 口内金属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
、全身酸痛、寒战、发热(38~39℃),严重者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 甚至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
• (2)呼吸道表现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听诊可于两肺闻及 不同程度干湿哕音或呼吸音减弱。
• 【功能主治】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痰、食 、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 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狼毒
•
17生马钱子
• 【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 的干燥 种子。
• 【功能主治】 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 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 【化学成分】该品含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戊、己 、庚素,乌头碱,次乌头碱,3-去氧乌头碱,3-上一枝蒿
28藤黄
• 【来源】为藤黄科 (Guttiferae) 植物藤黄 (Garcinia hanburyi Hook.f. 或 Garcinia Morella Desr.) 的胶状树脂 。
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26蟾酥
• 【来源】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 • 【功能主治】小儿疳疾,脑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疮及一切
肿毒。
27雪上一支蒿
• 【来源】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 ,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 骨痛,牙痛;外用治骨折,扭伤,疮疡肿毒。
• 【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 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 不眠。外消痈肿。
医疗用毒性中药概述
4、蟾酥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 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痧胀腹痛吐泻。 【用法与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 量。 【注意】孕妇慎用。 采制流程:捕捉→清洗→左手固定→右手夹挤耳后腺 →晃动瓷盘→晒干→取下→成品
二 特殊管理的医疗用中药毒药品种
国务院于1988年12月27日颁布《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规定毒性中药有27种。它们是: 动物药: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 矿物药:轻粉、红粉、白降丹、雄黄、砒石(红砒石 白砒 石)、砒霜、水银。 植物药: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生附子、 生马钱子、生巴豆、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藤黄、生甘 遂、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雪上一枝蒿、洋金花、闹羊花。 药典没有收载:青娘子、红娘子、白降丹、砒石(红砒石、 白砒石)、砒霜、生藤黄、雪上一枝蒿。
包装好的轻粉和轻粉样品
2、红粉(红升丹)
本品为红氧化汞(Hg0)。 本品含氧化汞(HgO)不得少于99.0%。 【功能与主治】 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 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注意】 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久 用;孕妇禁用。
3、红娘子
大将军上战场身披穿山甲,红娘子坐花轿头戴金银花。 为蝉科动物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anea De Geer、 短翅红娘子Huechys thoracica Distanr、褐翅红娘子 Huechys philacmata Fabrecium的干燥全体。 红娘子含斑蝥素等?! 【功能与主治】破瘀,散结,攻毒。用于血瘀经闭,腰 痛,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研末入丸、散。1~3g(0,05~0.18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体弱、无瘀者及孕妇禁服。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pdf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
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
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
外用适量。
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
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
6、细辛: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
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 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性中药表
论坛宣传中心仲景学说邀请中医视频课堂1中医视频课堂2精华帖搜索插件帮助导航
复兴中医网 ? 中药学讨论版 ? 毒性中药表
中医网络课堂 最新医案交流 冯世纶教授在线讲经方 2014年国际经方大会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回复 引用 报告 TOP
中国自信
中医学生
UID204942 帖子69 精华0 积分0 复兴币253 推广分28 鲜花12 鸡蛋0 贡献分0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12-12-28 最后登录2013-7-11
3#
发表于 2013-6-6 17:55 | 只看该作者
36 红粉 大毒 外用适量 禁用 只外用,不内服,亦不宜久用
37 两头尖 有毒 1~3g。外用适量 禁用
38 两面针 小毒 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不能过量,忌以酸味食物同服
1#
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3-6-6 17:53 | 只看该作者
毒性中药表
丁公藤, 土鳖虫, 孕妇禁忌, 九里香
附表 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序号 药品名称 毒性 用法用量 孕妇禁忌 其它注意事项
17 天仙子 大毒 0.06~0.6g 禁用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者禁用。
18 天南星 有毒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慎用 生品内服宜慎。
1 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
2 九里香 小毒 6~12g
3 三棵针 有毒 9~15g
31 全蝎 有毒 3~6g 禁用
32 华山参 有毒 0.1~0.2g 慎用 不宜多服,免中毒;青光眼禁服;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27种毒性中药材学习资料
27种毒性中药材学习资料(含高清图和单味解析)!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号)《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与1988年11月15日国务院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
与1988年12月27日发布执行。
其管理办法具体规定毒性中药材品种28个。
此28种毒性中药材必须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具体品种如下: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羊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后因红升丹与红粉为同物异名,红升丹就被去除,所以28种毒性中药材就变成27种毒性中药材!一、标准收载27种毒性中药材收载在2015版中国药典品种19种,未收载在中国药典但收载在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的8种。
未收载在2015版中国药典品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白降丹、水银、青娘虫、生藤黄、雪上一枝蒿、红娘虫。
二、自然属性分类植物药类: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甘遂。
生狼毒、生藤黄、雪上一支蒿、生巴豆、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洋金花动物药类:斑蝥、蟾酥、青娘虫、红娘虫矿物药类: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红升丹)、轻粉、白降丹三、速记歌决及注解披金戴银一天仙,半升半降黄白钱。
川南狼,闹粉娘,遂草炒豆熬酥糖。
注: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④半升半降:生半夏、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川南狼⑥,闹粉娘⑦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四、单味解析砒石(红砒、白砒)红砒白砒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Arsenolite,或硫化物类矿物毒砂Arsenopyrite、雄黄Realgar、雌黄Orpiment经加工制成的三氧化二砷。
中药植物科普之毒性中药--天仙子
中药植物科普之毒性中药--天仙子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味剧毒中药,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仙子。
天仙子是植物莨菪的种子,在万荣县是野生或半野生状态,比较少见。
它是28种管制剧毒中药之一,大家今天认识一下,除了解它的功效主治外,还要教育孩子不要误食,以免造成中毒。
天仙子在《神农本草经》叫“莨荡(菪)子”,在民间还有叫牙痛子、牙痛草(青海);黑莨菪、马铃草(新疆);米罐子(甘肃)的,我不知道万荣县民间叫什么?这味剧毒中药为什么叫“莨荡(浪荡)子”,又叫“天仙子”?大概与它中毒后有致幻和迷人心窍的表现有关,中毒后又“浪荡”,又飘飘欲仙。
(个人臆想)。
说了半天大家还没有认识它,它是二年生草本(部分一年生),有一个特点是“全体被粘性腺毛”。
也就是说看上毛绒绒的,摸着还粘手,注定叶子上面有粘的小东西。
二年生与一年生在形态上略有区别。
这个植物的花期很长,我感觉有点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花在茎中部以下单生于叶腋,在茎上端则单生于苞状叶腋内而聚集成蝎尾式总状花序,……”一、天仙子《中国药典》:本品为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暴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有大毒。
归心、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痉止痛,平喘,安神。
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用法与用量】0.06~0.6g。
【注意】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二、莨菪根:《中华本草》【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根。
【性味】味苦;辛;性寒;有毒【功能主治】截疟;攻癣;杀虫。
主疟疾;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0.3-0.6g。
外用:适量,捣敷。
三、《中华本草》莨菪叶:【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性味】味苦;性寒;大毒【功能主治】镇痛;解痉。
主脘腹疼痛;牙痛;咳嗽气喘【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1-0.16%;或混入烟叶内烧烟吸。
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47 巴豆 48 甘遂 49 华山参 50 红粉 51 芜花 52 苦木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有大毒 有毒 有小毒
有毒成分主要是秋水仙碱 ,中毒量为 15~ 45克 凡阴虚火旺者忌服。 报道加大剂量能引起中枢麻痹,注射剂引起过敏或 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溏者忌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0.3~0.6g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 纱布涂搽患处。 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 经 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甘、微苦,热;有毒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 辛,热;有大毒 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理品种*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 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 肾经 ~0.9g,日1次。 枝:4.0~4.5g。叶:1~3g。外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孕妇忌服 用适量。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 白蔹、白及同用。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 有小毒 17 苦杏仁 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18 制草乌 有毒 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 、肾、脾经 。 瓜蒌同用。 19 南鹤虱 有小毒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 20 牵牛子 有毒 3~6g 经 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 21 鸦胆子 有小毒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服。外用适量。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 22 香加皮 有毒 3~6g 心经 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 有小毒 23 重楼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忌服。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24 急性子 有小毒 3~4.5g 肝经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 25 常山 有毒 5~9g 心经 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研末调敷。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27 猪牙皂 有小毒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肠经 取嚏或调敷。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孕妇应慎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4.5~9g 用。 有小毒 29 蒺藜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6~9g 血虚气亏患者及孕妇慎用。 3~9g;研末吞服1~1.5g/次,1 30 蕲蛇 有毒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阴虚内热患者禁服。 日2~3次。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31 鹤虱 有小毒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32 朱砂 有毒 甘,微寒。归心经 剂,外用适量 禁服。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33 马兜铃 含马兜铃酸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9g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6 附子 有毒
中药 砒霜 用法
中药砒霜用法
1. 炮制:砒霜在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炮制的方法包括煅烧、水飞等,具体的炮制方法会根据医生的经验和用药需求而有所不同。
2. 用量:砒霜的用量非常小,一般以毫克为单位进行计算。
具体的用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3. 用药途径:砒霜通常以口服的方式使用,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采用外用的方法。
口服时,一般将砒霜制成丸剂、散剂或汤剂。
4. 用药时间:砒霜的用药时间会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可能是短期用药也可能是长期用药。
需要强调的是,砒霜是一种剧毒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时间。
自行使用砒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
如果你有相关的用药需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常见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
序号
1
编码
110198
品名
性味
归经
毒性 大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宜忌
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 内服 1.5 一 3 克,外用 制川乌 辛热、有毒 心,肝,脾,肾经 大毒 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 适量。 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 辛、苦、 制草乌 热 , 有 大 毒 苦、辛、 温,有毒 心,脾,肾经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 内服1.5--3克,外用适 大毒 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 量,生品勿内服。 痛,麻醉止 痛,一般用制草乌。
39
110292
马兜铃
肺,大肠经
40
常山
苦,辛, 肺,心,肝经。 寒有毒
煎服 3--10 克。外用适 量 , 煎汤熏洗。一般生 小毒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逝 。 用,肺虚久咳者用蜜炙 。 煎服4.5--9克,涌吐可 生用,截疟宜酒制用。 小毒 涌吐痰诞,截疟。 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 或 2 小时服用,并配伍 陈皮,半夏等减轻其呕
18
110613
硼砂
甘,咸, 凉 酸、温、 有毒
肺,胃经。
大毒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25
110664
硫磺
肝,大肠经
小毒
壮 阳 , 杀 虫 。 治 阳 痿 。 虚 寒 。 泻 内服研末,0.5—3克。 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 外用适量。
26
110107
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 辛、苦、 内服3---15克,外用适 黑附片 大 热 , 有 心,肝,脾,肾经 小毒 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 量 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 毒 毒,风寒湿痹。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 辛 , 苦 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 内服 1 一 5 克,外用适 吴茱萸 肝,脾,胃,肾经 小毒 温,有毒 胀痛,脚气 , 疝气,口疮,溃疡, 量。 齿痛,湿疹,。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 通鼻。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 内服 1 一 3 克,入丸散 小毒 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头痛,呕 0.5—1克,外用适量。 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 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煎服, 5--15 克。研末 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 服用,1--2克。外用, 小毒 止血。 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 调敷。
中草药大狼毒的功效和用法用量介绍
中草药大狼毒的功效和用法用量介绍
中草药大狼毒的功效和用法用量介绍
大狼毒
1 拼音
dà láng dú
2 《全国中草药匯编》:大狼毒
2.1 拼音名
Dà Lánɡ Dú
2.2 别名
格枝糯、乌吐、五虎下西山、矮红、隔山堆
2.3 来源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以根入药。
秋冬挖根,洗凈泥土,放入淘米水中浸泡3日取出,再放入石灰水中浸泡3日,取出,洗凈石灰,置锅内煮2小时,取出,切片晒干。
2.4 毒性
本品大毒。
内服极慎重。
中毒后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烦躁、血压下降;重者眩晕、行步不稳、痉挛。
急救方法:(一)洗胃、给镇静剂和输液;(二)甘草、干姜各3钱,绿豆5钱,水煎服。
2.5 炮制
用醋炒至黄褐色。
2.6 性味
辛、苦,温。
有毒。
2.7 功能主治
泻下逐水,外用止血,止痒。
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外用治创伤出血,淋巴结结核,跌打淤血肿痛,皮肤搔痒,癣疥。
2.8 用法用量
干粉1~3分,研末撒患处或煎水外洗。
2.9 注意
采挖时避免汁液沾染皮肤,否则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2.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匯编》
[返回]
3 《*辞典》:大狼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妇及体虚者忌用。
散用。
42
110123
土槿皮: 辛温有毒
肺脾经 。 小毒 杀虫止痒。
外用适量,酒或醋浸涂 擦,或研末涂患处
只供外用,不宜内服
20
110559
21
110334
冰片
辛、苦、 凉
心,脾,肺经
麻黄
辛,微 苦,温
肺,膀胱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毒 无毒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 内服,入丸、散,0.5-
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 -1分(1分等于0.3克)
炉甘石 甘,平
备注:空白内容为门店不经营品种或暂时无库存
肝,胃经。
无毒 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10--15克,冲入药汁内 或开水溶化后服。外用 适量
孕妇及浦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
无毒 无毒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 调服或化水洗患处,内 体虚胃弱及无湿热痰火者忌用
血,止泻,化痰
内服多入丸散,0.03--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 0内.0服6克0.。2-外-0用.6适克量,,宜研入 格外掌感握及剂痰量热,咳体喘弱,忌青用光,眼孕,妇高 丸,散剂,做卷烟吸, 血压,心动过速禁用,孕妇, 一日量不超过1.5克, 体弱者慎用。
13
蟾酥 辛温有毒
心经。
大毒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毒
大毒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 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 痛,麻醉止 痛,一般用制草乌。
内服1.5--3克,外用适 量,生品勿内服。
宜忌
3
110332
制天南星
苦、辛、 温,有毒
肺,肝,脾经
大毒 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2.4---4.5克
4
110633
雷公藤
苦、大毒 。
大毒
杀虫,消炎,解毒。 (1) 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 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 则起泡。 (2) 治皮肤发痒:雷公藤叶,捣 烂,搽敷。 (3) 治腰带疮:雷公藤花、乌药, 研末调擦患处。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使用
12克为宜。(30—60) 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 质部。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 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
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5
110890
蟾皮
辛、凉, 有毒。
入阳明经。入心 、肝、脾、肺四
经
大毒
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 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 1只。入丸、散0.9—— 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 3克 疳积,慢性气管炎。
6
110091
7
朱砂
甘、寒, 有毒。
心经
大毒 安神、定惊、明目、解毒 ;
雄黄
辛、温、 有毒。
肝,胃。大肠经
大毒 解毒。杀虫。
0.1——0.5克
内服0.05克,入丸,散 用。外用适量,研末敷 。
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 用,切忌火煅
8
110061
鸦胆子 苦,寒
大肠,肝经 大毒 清热解毒,止利,截疟
内服0.5--2克,以干龙 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
眼 肉 包 裹 或 入 胶 囊 吞 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孕妇
服,不宜入煎剂,外用 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
适量
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入 丸 散 服 , 0.1--0.3
9
巴豆
辛,热; 有大毒
胃,大肠经
大毒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
门店常见毒性药品及用法用量
序 号
编码
品名 性味
归经
毒性 大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1
110198
制川乌
辛热、有 毒
心,肝,脾,肾 经
大毒
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 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 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
内服1.5 适量。
一3克,外用
2
110197
辛、苦、 制草乌 热 , 有 大 心,脾,肾经
内 服 0.015--0.03 克 , 研细,散用,外用适量 。
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外 用不可入目,孕妇慎用。
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
14
升药
辛,热, 有大毒
肺,胃经。
大毒 拔毒,去腐。
用,不能内服,且不用 纯品,而多配煆石膏外 用。同时,研极细粉 末,干掺或调敷,或以
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 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 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
辛,咸,
研末服,1--1.5克;亦 辛散走窜之性强,非顽疾证实
38
110589
皂荚 温 。 有 小 肺,大肠经。 小毒 袪顽痰,通窍开闭,袪风杀虫。 可入汤,1.5--5克。外 体壮者慎用。孕妇,气虚阴亏
毒
用适量。
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39
110292
马兜铃
苦,微 辛,寒
肺,大肠经
宜做复发散剂或入膏 药,药捻用,内服一次 0.002--0.004克,入丸
本品剧毒,内服宜慎,外用亦 应注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孕妇忌服
散用。
17
铅丹 辛,微寒
心,肝经
大毒 拨毒生肌,杀虫止痒。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 熬膏贴敷。内服每次 0.3--0.6克,入丸散服 。
本品有毒,用之不当可引起铅 中毒,应慎用。不可持续使用 以防蓄积中毒。
内服1 一3克,入丸散 0.5—1克,外用适量。
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煎 服 , 5--15 克 。 研 末
29
110458
黄药子
苦,寒。 有毒。
肺肝经。
小毒
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 服用,1--2克。外用,
止血。
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
调敷。
微苦、辛
30
110471
急性子 、 温 有 小 肺,肝经
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 。研末撒或调敷 煎服,2--9克,发汗解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 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
用蜜炙
当慎用。
22
110534
芒硝
咸,苦, 寒
胃,大肠经。
23
110076
白矾
酸,涩, 寒
脾,肺肝大肠。
24
110058
15
轻粉
辛,寒, 有毒
大肠,小肠经
大毒
外用攻毒杀虫,敛疮,内服逐水通 便。
药外捻用沾适药量粉,使研用末。调涂或 干掺,或制膏外贴。内 服每次0.1--0.2克,入
本品有毒(可至汞中毒),内 服宜慎,且服后应漱口,体虚 及孕妇忌服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16
砒石
辛,大 热,有大 毒
肺,肝经
大毒
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 痰平喘,截疟
服0.6--1.5克,入丸散 。
服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调敷,水飞点眼,吹喉 宜炮制后用
。一般不内服
34
110473
牵牛子
苦,寒; 有毒
肾,肺,大肠经
小毒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35
110560
甘遂
苦 , 寒 , 肺,肾,大肠经
有毒
。
小毒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36
110667
商陆
苦 , 寒 ; 肺,脾,肾,大
有毒
肠经。
小毒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煎服,3--9克,入丸散 服,每次1.5--3克。本 品炒后药性减缓 。
肾,肝经
祛风,定惊,散结,解毒。治中风 0.9~1.5g;或1.5~
小毒 瘫痪,历节风痛,风痰,瘰疬,恶 4.5g水煎服;(2)内
疮。
服:焙研入丸、散。外
用:研末调敷。
33
110140
蜈蚣
辛,温, 有毒
肝经。
小毒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
内服:3--5克,外用适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
量
妇忌用。
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
外用适量。
26
110107
黑附片
辛、苦、 大热,有 毒
心,肝,脾,肾 经
小毒
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 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 内服3---15克,外用适 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 量 毒,风寒湿痹。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
27
110130
吴茱萸
辛,苦 温,有毒
小毒 破血软坚,消积
毒
31
110115
水蛭
咸,苦, 平。有小 毒
肝经
小毒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3--4.5克
内无瘀积及孕妇忌用
煎服,1.5--3克,研末
服,0.3--0.5克。以入 丸,散或研末服为宜。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
(1)炒后研细粉,每服
32
110611
壁虎 咸 , 寒 , (守宫) 有小毒。
肝,脾,胃,肾 经
小毒
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 内服1 一5克,外用适 胀痛,脚气, 疝气,口疮,溃疡, 量。
齿痛,湿疹,。
28
110129
细辛
辛、温, 有小毒
心,肺,肾经
小毒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
通鼻。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 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头痛,呕 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
18
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