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论信息,它可以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制定一份网络舆情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舆论信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快速传播:互联网的特性使得舆情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导致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
2. 匿名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使用虚拟身份进行发言,这样就给了一些人散布谣言和恶意攻击的机会。
3. 传播范围广: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舆情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影响力更大。
二、网络舆情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1. 对个人的影响:网络舆情可以对个人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2. 对组织的影响:网络舆情对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组织的形象、销售和业绩。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1. 监测和预警:组织应该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网络舆情风险。
2. 快速回应: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后,组织应该及时回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舆情,避免舆情进一步扩大。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组织应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发布信息,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感。
4. 建立网络舆情管理团队:组织应该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分析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四、网络舆情教学的目标和内容1. 增强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学生应该了解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影响,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知水平。
2. 培养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学生应该学习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培养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
3. 培养网络素养:学生应该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参与恶意攻击和散布谣言的行为。
五、网络舆情教学的方法和形式1. 理论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完整word版)舆论学 教学大纲
《舆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我国现代化建设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作为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其它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认识舆论及其要素(4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中外学者关于舆论的不同说法和本门课程“舆论学”中研究的“舆论”;舆论的八要素;关于非舆论的几种常见类型。
⑵教学难点对舆论和非舆论界限的区分,舆论常常被误指非舆论的东西。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⑴教学内容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本节分别从传统社会的舆论、现代社会的舆论出发,探讨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了解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达到对舆论及舆论学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舆论的八要素本节将舆论分解为八个要素,分别从舆论的七个必要因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非必要因素质量问题,达到对舆论的深刻认识。
第三节什么不是舆论本节为了给舆论下定义,指出了几种不是舆论的情况,分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公众不等同于舆论;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⑵基本要求(完整word版)舆论学教学大纲了解和认识舆论的概念及舆论学的产生发展情况.理解舆论的八要素,即主体、客体、自身、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存在时间)、功能表现以及质量问题。
掌握区分舆论和非舆论的方法, 从而达到认清“什么不是舆论”的目的.(二)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功能发挥(2学时)1、教学重点、难点:⑴教学重点舆论功能的发挥,即舆论设定社会目标、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以及反馈社会效果.⑵教学难点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舆论学概论全套课件
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
某事说开去,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为
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发表了题为《那一刻
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
等大众媒体的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25日,
培养、固化和传播的意见。这些利益团体可以是政党、商业组织
或者其它积极的组织群体。
•
在美国的政治现实中,有组织的不同利益群体会开展院外立法游
说,影响媒介记者,以及在选举中拉选票等等。因此,公众舆论
就成为不同群体的公开争论。
•
这一定义的重点,不在于对意见分布的定量测量,而在于考察群
体意见的形成、公众舆论的政治功能及其操作实践。
2021/2/24
四、公众舆论是一种虚构
•
有些学者更进一步认为,公众舆论只是一种幻想,是一种被
报纸和电视滥用从而毫无意义的修辞。记者和官僚们经常谈
论特定问题上的公众舆论,但又完全没有证据支持。如果人
们频繁使用“公众舆论”一词,却没有任何定性或定量的证
据支持,那么这个词还有任何价值吗?即使有民意调查结果
一、舆论是公开的表达和传播
• 舆论从根本上讲乃是一种社会意见事实。舆论只有通过公开的表达和 传播,在公开化的过程中,增强意见的交流,取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同, 才能扩大声势和影响,也才能取得力量和权威。舆论活动者会充分利 用消息传递、讨论辩论、签名请愿、集会游行甚至罢工罢课、社会骚 乱等各种形式把意见向社会公开传达。而舆论的控制者则要用各种方 法引导甚至限制舆论的表达和传播。
• 舆论学概论全套课件
•
2021/2/24
《网络舆情分析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分析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WX051026课程名称(中文):网络舆情分析原理与方法课程名称(英文):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alysis学分:2总学时:32(实践学时:12适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舆情学等主讲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熟悉网络舆情的监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最终能够用网络舆情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目的(1)讲授网络舆情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熟悉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背景、规律,能整理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以专业视角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研判。
(2)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识和,在网络信息监测和分析工具的支持下,为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
(二)基本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传播场域等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舆情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网络舆情及其实践分析技术方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网络舆情分析的方法和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网络舆情的具体分析及其应对措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与难点1、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网络舆情研究的兴起第一章网络舆情信息源第一节互联网言论第二节传统媒体网络版第三节无线/即时通讯第四节新兴社交型媒体第二章网络舆情选题第一节舆情选题类型第二节舆情选题标准第三节舆情选题定位第四节网络舆情选题途径第三章网络舆情抽样第一节舆情抽样搜索工具第二节舆情样本内涵标准第三节舆情抽样外延标准第四章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第一节舆情样本分析工具第二节舆情抽样分类统计第三节舆情图表分析模型第四节舆情分析偏差校正第五节网络舆情报告文案第五章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第一节网络舆情周期第二节网络舆情宏观研判第三节政务舆情应对指标第四节企业舆情应对指标第五节网络舆情应对点评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及工作体系,有效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统计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设计、采集和分析应对,理解并确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体系和处理机制。
舆论学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一、基本概念⚫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舆论领袖指在非正式组织内,其意见、主张能够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成员的人物。
他们是靠自身的智慧、信息资源的权威和人格力量来影响他人的。
通常具有德高望重、人际关系和谐、消息灵通、意见独到的特点。
⚫公众舆论是一种含有多层结构的表层意识,是由公众的各种意见和态度构成的集合体。
根据舆论各部分分解值的大小,可以测算出公众舆论的倾向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地把握公众舆论环境。
⚫刻板成见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影响力。
⚫公共领域在私人领域和政治权力之间,有一个区别于政治和市场的空间,人们可对权力机构的政策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以维护公众利益。
而为了使公共领域发挥职能,必须有公共媒体。
⚫拟态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
⚫民意指人民群众普遍的、共同的思想和意愿。
⚫舆论监督指公众对各种公共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共事务、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
⚫意见的“质”有时意见虽为很多人所持有,但又被人们所忽视,也不能称其为舆论,因为作为意见,其诉求的强度不足以引起社会管理者的关注、决策,因此,意见的“质”也是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
二、基本理论⚫请举例简要回答什么是舆论?舆论的三要素有哪些?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舆论学授课大纲
舆论学授课大纲教学目的:在社会改革日益发展的当今中国,公众舆论的作用逐渐增强,而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该课程将主要以阅读、讨论和个人研究报告等形式,引发同学对舆论学所涉及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教学要求:平时作业15%参与课堂讨论 15%期中个人主题发言 20%期末个人研究报告 50%主要内容1 认识舆论1.1 民意与舆论1.2 对公众概念的界定1.3 对舆论概念的界定1.4 舆论的形态特征1.5 舆论研究的重要性2 舆论形态的历史演变2.1 中国古代的舆论表现形式2.2 西方古代早期的舆论表现形式2.3 中世纪西欧的舆论表现形式2.4 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3 舆论概念的历史发展3.1 古典主义舆论观3.2 早期的现代主义3.3 早期的宪政民主理论3.4 舆论概念的美国来源4 舆论测量方法4.1民意调查4.2 焦点小组讨论4.3 控制实验4.4 内容分析5 态度与意见表达5.1 意见与态度5.2态度与信念5.3 态度与情感5.4 态度的测量5.5 态度与行为5.6 刻板印象与偏见6 舆论的个体性影响过程6.1 知觉-判断论6.2 动机-功能论6.3 行为主义条件论6.4图式论与认知反应模式6.5 一致论7 舆论的群体性影响过程7.1 群体及其分类7.2 群体规范7.3群体对个人的影响7.4群体决策8 舆论的社会性影响过程8.1 社会化8.2社会表征8.3社会分层8.4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9 谣言与舆论9.1谣言的定义与特点:虚假还是未经证实9.2谣言的分类:动机还是效果9.3谣言的产生:条件和起源9.4谣言的传播9.5谣言的终结10 现代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10.1 媒介技术的社会化发展10.2 媒介中介论10.3 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10.4 议程设置论10.5沉默的螺旋10.6 媒介建构论11 舆论监督11.1对舆论监督的界定11.2舆论监督的历史发展11.3 我国的监督体系11.4 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11.5舆论监督与媒介自律参考书目: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舆论学》教案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20 14 ~20 15 学年第 1 学期)开课院(系部)文化传播学院课程名称舆论学原理授课班级 2014级网络舆情分析教研室网络舆情分析主讲教师欧勤扬职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扉页)注:表中()选项请打“√”教学进度安排授课进度检查记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记者VS舆论领袖知识分子VS舆论领袖3、第三个阶段:意见的发生4、第四阶段: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5、第五阶段:意见的互动与整合就意见交换过程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个体或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意见互动过程。
6、第六阶段:舆论的形成首先,争取了相当规模数量的社会成员认同;其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见结构;再次,确立了有序的状态。
这就意味着比较稳定的舆论已经形成了。
二、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1.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舆论的分布:是指面对一个公共问题,各种意见、偏好、需求、评价所拥有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
“J”形分布、双众数分布、正态分布(1)舆论“J”形分布的决策意义表明舆论已经被引导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
形成了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状态(2)舆论双众数分布的决策意义这种情况意味着无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偏向于哪一方面的意见都会立即得罪另一方①延迟、拖延决策②模糊决策正态分布指的是持有赞成或者反对意见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持有中立意见2、舆论的强度当一种强烈而明确的意见所拥有的人群达到整个人口的5%时,在公共管理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他们的意见,当占有10%时,决策当中要兼容这种意见,当超过15%时,要在决策当中纳入他们的意见3、舆论的稳定性课堂讨论、练习及思考题1.如何界定舆论的几个阶段表现;2.不同学科如何对舆论的形成的研究。
参考资料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2.郑杭生、李强:《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collective opinion of many people on some issue, problem, etc., esp. as a guide to action, decision, or the like.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权威辞书的解释 《辞海》——
舆论:公众的言论。
对人们的行为有支持、约束等影响。有多样性与变动性的特点。 其形成过程一般为:(1)问题的发生;(2)意见的表露;(3)意 见的扬弃与综合。 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和时势的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向,是调节决 策科学化的有力杠杆。 按范围可分为社会舆论、阶级舆论与集团舆论。按性质分,有进步舆 论、保守舆论、反动舆论等。 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 ---现实社会 宏观的如社会的变动,微观的如社会活动家的活动, 宏观的如社会的变动,微观的如社会活动家的活动,新近发生的重 大事件,流行的现象和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 大事件,流行的现象和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舆论客体不同程度地具 有争议性。在事物变化过程中被舆论主体所关注的事件和问题, 有争议性。在事物变化过程中被舆论主体所关注的事件和问题,通常以 公共事务为主。 公共事务为主。 私人事务、无关较大社会范围的、仅存在于小范围的家庭事务、 私人事务、无关较大社会范围的、仅存在于小范围的家庭事务、小 型族群事务等,往往与舆论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在现代舆论( 型族群事务等,往往与舆论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在现代舆论(即所谓 公共舆论” 中这种类型并不占主体。与此同时,信息化社会, “公共舆论”)中这种类型并不占主体。与此同时,信息化社会,个人 的私人事务成为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的私人事务成为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公共事务 VS 公众人物的私人事务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舆情信息,它可以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舆情意识和应对能力,制定一份网络舆情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背景介绍,以及网络舆情教学的重要性。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对个人和组织产生重大影响。
2.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网络上的信息来源繁多,真实性难以判断,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
3.信息泛滥和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信息数量庞大,传播范围广,学生需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三、网络舆情教学的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舆情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存在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3.培养学生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避免自身受到负面影响。
四、网络舆情教学内容1.网络舆情概述:介绍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对网络舆情有全面的了解。
2.信息辨别能力培养:教授学生辨别真假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如查证来源、多方求证等。
3.网络舆情管理策略:介绍学生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如积极回应、合理利用社交媒体等。
4.网络舆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舆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实际影响和解决方法。
5.网络舆情伦理与法律:教授学生网络舆情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相关规定。
五、网络舆情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和应对方法。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网络舆情的看法和经验。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网络舆情中的不同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管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对能力。
六、网络舆情教学评估通过考试、作业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网络舆情意识、信息辨别能力和应对能力进行评估。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
舆论学讲稿第七讲(汇编)第一篇:舆论学讲稿第七讲第七章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一、文艺接受理论:把视线转向公众1、研究舆论接受理论的原因当我们谈论“舆论导向”时,几乎是理所当然地把传播者置于主导的一方。
如果考察一下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人类80%的语言行为都属于信息接受性质,即由人听或阅读;只有20%的语言行为具有发出的性质,即对别人说或写。
甚至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如此!比如:新闻联播中的主持人,你不要看他们每天准时准点的在那说,感觉他们的“说”的能力非常强,其实他们说这三十分的内容,他们要准备多少倍的信息来为这些做准备。
并且听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获得信息,你看新闻时想同主持人进行交流,那他肯定听不到;但也有以聊天为主要形式的广播节目,那主持人和听众就可以进行交流,人们向主持人倾诉自己的烦恼,主持人采取适当的方式为其排忧解难。
从这个方面讲,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的方面,对于媒介引导舆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2、文学艺术对舆论转变的影响就具体的传播内容而言,人们对新闻的偏好虽然能够对观念现代化起塑造作用,但强度远不如传统娱乐节目大,比如像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等,由于这些东西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力量,对现有舆论的影响力大于直接的信息传播和劝服性传播。
(注意:这里所说的“观念现代化”不是指“穿得比较光鲜,吃得比较丰盛,住得也比较奢华”,而是指文化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
)举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的公益广告中天天再讲“全面戒烟”、“禁止吸烟”等,但是有几个人能听的进去,能有几个人看这个受到了影响并开始戒烟。
同样的,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非诚勿扰》,所有女嘉宾都说,“我不喜欢吸烟的男人”,那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肯定就想了,我要戒烟了,不戒烟连媳妇儿都找不到啊!如果这些言语出现在《职来职往》中,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不能吸烟,那看到的人,肯定会想“赶紧戒烟吧,要不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了啊,那么以后还怎么生存?”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对舆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情绪型舆论的影响,它也显示出特别的效力。
网络舆情 教学大纲
网络舆情教学大纲网络舆情与教学大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舆论和情绪,它可以对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教学大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指导文件,也需要关注并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
首先,网络舆情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教学大纲主要是由教育部门或学校制定,内容相对固定且相对独立。
然而,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得教学大纲的制定者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他们需要通过了解网络舆情来了解社会上的热点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
例如,网络上某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时教学大纲制定者可以考虑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一事件。
其次,网络舆情也对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影响。
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广泛影响使得学生们对于某些话题或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力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网络舆情中的信息和观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大纲也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关注。
另外,网络舆情也对教学大纲的评估和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大纲评估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评价,而网络舆情的出现使得评估的范围更加广泛和复杂。
教学大纲制定者需要通过了解网络舆情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评价,从而对教学大纲进行改进和优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网络舆情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然而,网络舆情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网络舆情的信息量庞大且复杂,教学大纲制定者和教师需要具备辨别和分析网络舆情的能力。
其次,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快,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调整需要更加灵活和及时。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2021年9月
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 2021年9月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及教案2021年9月《网络舆情概论》教学大纲表明:【课程性质】《网络舆情概论》就是文化学院传播学、广告学的专业课外,就是彰显该专业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要求掌握网络舆情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建议】通过讲练结合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网络舆情在网络环境治理与引导中的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作用,掌控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控舆情研判与鼓励的最为基本的业务技能。
适应环境求职、劳动力的建议。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就是在本专业已出过的《传播学导论》、《舆论学》、《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关知识略讲或不讲,重点讲学生未接触过的知识及训练作为一名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应当掌握的业务技能。
【教学内容及教学主要方式】教学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二是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使用的基本业务技能。
教学方式主要为讲练融合。
【教学时间】一个学期。
每周2学时,自学16周,32学时;备考一周,。
【考试建议及主要内容】按学院要求,本课为考查课(结课论文);主要内容为二部分:一是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结课论文,占到70%;二就是平时成绩(执勤情况及课堂互动),占到30%。
【主要参考书目】1.《舆论学》,李普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乌合之众》,勒庞,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蒲红果,新华出版社,2021年版目录说明第一章导言一、网络舆情概念二、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类型三、网络舆情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一、网络舆情与社情民意二、网络舆情与社会心理三、网络舆情与谣言四、网络舆情与意见领袖第三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一、网络舆情传播源(一)传统媒体(二)网络媒体(三)个体网民二、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一)新闻资讯门户网站(二)互动社交平台(三)移动社交应用领域三、网络舆情传播渠道第四章网络舆情的传播效果一、网络舆情的正面效果(一)网络舆情正向传播效果整体表现(二)网络舆情产生正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二、网络舆情的负面效果(一)网络舆情正数向传播效果的整体表现(二)网络舆情正数向传播效果的原因(三)网络舆情负面效果在传播时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三、舆情传播效果的反转(一)网络舆情效果探底回升的典型案例――乌坎事件(二)网络舆情效果探底回升的原因(三)网络舆情效果多次反转现象的应对措施第五章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一、网络舆情监测数据采集(一)数据采集基本技术(二)数据采集原理(三)数据采集常用方法二、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收集(一)数据分析基本技术(二)数据分析原理(三)数据分析常用文本挖掘算法三、网络舆情监测可视化技术(一)数据可视化技术介绍。
《舆论学第一章》课件
舆论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方法,以对公众舆论进行分析、引导和危机处理。 1.5 舆论管理的方法 - 舆情分析 - 舆论引导 - 舆论危机处理
小结
通过对舆论学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舆论的概述、特征、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舆论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舆论学的更多内容,探索沟通与影响力的精妙世界。
舆论概述
舆论是广大公众对一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以及社会生活的意见、看法和主张的集中表达和传播,是现代社会 中公众声音的有效组织形式。 1.1 舆论概述 - 舆论的定义 - 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特征
舆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公众沟通和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舆论的特征 - 公众性 - 集合性 - 传染性 - 不可逆性
《舆论学第一章》PPT课件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ll explore the fundamentals of public opin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Let's dive into the world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舆论不仅能够对社会产生肤浅的影响,还能对社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1.3 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 肤浅影响 - 深层影响
舆论管理的意义
舆论管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防范舆论风险和引导舆论 发展。 1.4 舆论管理的意义 - 防范舆论风险 - 促进舆论导向
舆论管理的方法
舆论学.教案详稿(第三章)
第三章 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舆论中的地位一、反映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之一较大范围内舆论的产生和消失往往是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和引导公众的结果。
媒介改变着公众的时空观,使得个人无法经历和参与的世界性的变化,仿佛就在眼前。
媒介成为人们的“导航圈”。
从现代舆论的发展史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舆论的勃兴,同初期的党派政治宣传,以及随后急遽增长的商业广告、大众文化娱乐等需要求一起,直接刺激着一系列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连诞生。
18世纪末开妈,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把大众媒介的职能或性质定位在“社会舆论的机关”上,尽管他们各自对媒介的性质还会有另外的认识。
二、舆论历史发展中的三种趋势与传媒美国舆论学研究者Herbst S.发现舆论在社会历史中有三种趋向:1.大众意见的传播从“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的转向;2.意见表达与衡量的日益合理化;3.意见的结合逐渐无名化大众传播媒介同时还拥有空越时空的能力,当它们随着工业化浪潮而来的时候,很快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响亮的社会发言人。
三、关于舆论的社会影响来源四方格Four-cell matrix of social influences on public opinion纳入规范的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信息式的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第二节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拷贝世界一、感性世界与拷贝世界感性世界:在马克思的理论视界中,感性世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类世界,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开放的世界。
而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只有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
感性世界的现实性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性世界的统一性必须通过现实的、开放性的人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实现;感性世界的开放性始终以现实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为内容。
《舆情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舆情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01404411 课程学时:30 学分: 2 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三年级一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新闻媒体的相关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焦点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侧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释疑解惑,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以便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热点舆情研究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特点。
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以及对社情民意的调查手段、研究方法等,均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并熟练运用。
课堂讲授二部分内容要合理分布,突出重点。
要针对现实中的各种焦点或热2.教学难点:社会运行现状分析,舆情热点需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2.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理解 3第一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内容(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方法(理解)第三节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意义(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学研究的内容本章难点:舆论调控学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舆论调控的客观根据掌握 3第一节舆论与宣传(了解)第二节新闻引导舆论(理解)第三节舆论形成的互动性(掌握)第四节舆论内部构成及转化(掌握)第五节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理解)第六节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理解)本章重点:舆论形成的互动性本章难点:媒介、公众、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舆论调控的目的理解 3第一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主体—--政府行为(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保障----舆论权(理解)第三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标准----正向舆论(掌握)第四节舆论调控要有明确的目的----维护思想稳定和社会稳定,从而维护政权稳定(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内容第四章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掌握 3第一节舆论调控呈现二级形态(掌握)第二节二级形态中舆论调控的特点(理解)第三节掌握媒介才能完成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理解)第四节舆论调控在以往舆论传播研究中的渊源(理解)第五节舆论调控在传播结构与模式中的重点(理解)第六节舆论调控流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矛盾(理解)第七节舆论调控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关系(上)(掌握)第八节舆论调控要处理好的几对矛盾关系(下)(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二级形态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几对关系第五章舆论调控的原则掌握 3第一节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理解)第二节党性原则(理解)第三节新闻舆论的内在规律(掌握)第四节市场经济规律(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原则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内在规律第六章舆论调控的关键重点掌握 3第一节导向是舆论调控与舆论传播的关键(掌握)第二节舆论导向“祸福论”(理解)第三节舆论平稳有序是导向正确的基本要求(掌握)第四节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超的引导艺术相统一(理解)第五节要把握各个层次的导向(掌握)第六节客观报道绝不是模糊导向(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关键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层次第七章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理解 3 第一节“新闻自由”的由来及历史作用(了解)第二节“新闻自由”已经成为本质虚伪的漂亮口号(理解)第三节“客观”“公正”与“立场”“观点”的对立统一(理解)第四节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的辩证关系(掌握)第五节舆论从来都是有控制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与新闻自由第八章舆论调控体系掌握 3第一节调控体系(了解)第二节舆论调控运行机制(掌握)第三节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掌握)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体系与机制第九章舆论调控的重点媒介理解 2 第一节重要的少数原则(掌握)第二节我国重要舆论机关简介(了解)第三节形成合力(理解)第四节媒介内部的自我调控(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的重点媒介本章难点:舆论调控的合力第十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一:媒介控制理解 2第一节媒介管理体制(掌握)第二节对新闻舆论的法规调控(理解)第三节对新闻舆论的经济调控(理解)第四节对新闻舆论的社会调控(理解)第五节对新闻舆论的人事调控(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一:媒介控制第十一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二:方针引导理解 2第一节宣传方针的制定(掌握)第二节对舆论的集中,实现对社会的赞扬(理解)第三节对舆论的调整,实现对社会的监督(理解)第四节对舆论的匡正,实现对社会的疏导(理解)第五节对舆论的调节,实现对社会的稳定(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二:方针引导第十二章舆论调控方法之三:内容督察理解 2第一节内容督察与报道量(掌握)第二节对新闻传播内容真假的评议(理解)第三节对新闻传播内容的结构调节(理解)第四节对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调谐(理解)第五节对新闻传播过程的有机把握(理解)本章重点:舆论调控方法之三:内容督察五、考察范围与形式就课程内容选择专题写作课程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英文) :舆论学/The public opinion 课程编码:Z315321
总学时/总学分:32/2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0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选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舆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掌握舆论的本质特征、内在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演变过程和社会功能,掌握舆论的客观法则和重要规律以及民意测验的各种手段和途径,并熟悉其基本技术和方法步骤,以便能够认识社会思潮的激变,洞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新闻媒体的相关工作及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舆论现象概说(2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是一种自在的社会意识;舆论的表现形态;舆论形态的历史考察。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辨识现实社会中的舆论现象,了解舆论与一般
意见和议论的区别,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舆论的特点;理解舆论既是一种社会集
合意识又具有客观自在性的特点。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
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二章舆论的要素(2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的外部要素;舆论的内部要素。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的内部及外部要素,理解领会舆论各个要
素的内涵及特征。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
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三章舆论的功能(4学时)
教学内容:何谓舆论的功能;舆论功能的表达方式。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的各项功能,理解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发
挥的作用机制。
本章难点是舆论对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
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四章舆论的形成(4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产生的原因;舆论的形成机制;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理解舆论形成的原理与方式;理解大众传媒、政党机构等诸因素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和制约,掌握舆论形成的一般规律。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五章舆论的发展与畸变(4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发展状态的阶段性考察;当代社会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舆论的畸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应的特征;理解当代社会背景下舆论发展的总体特点;掌握舆论的畸变形态以及谣言产生的原因,领会辟谣的艺术。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六章网络舆论(4学时)
教学内容:网络舆论概说;网络舆论的定义与特点、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舆论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理解掌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传播方式,掌握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七章舆论与当代大众传媒(4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的媒介化;大众传媒影响舆论的主要方式;社会系统对媒介舆论的制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舆论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理解大众传媒通过宣传、新闻策划和议程设置等手段影响舆论的方式,理解并掌握社会系统对大众传媒的制约机制。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八章舆论引导(2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引导的内涵与意义;舆论引导的前提与目标;舆论引导方式的创新。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社会主体对于舆论引导的动因,理解舆
论引导的含义及其意义,掌握舆论引导的前提与目标及若干舆论引导方法。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九章中西舆论制度(4学时)
教学内容:我国的舆论制度;西方国家的舆论制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各自不同的舆论制度;熟悉中西方不同的舆论管理和处置方式;理解中西方舆论机关的运作特点。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
第十章舆论的测量方法(2学时)
教学内容:舆论测量的意义;舆论测量方法简介。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舆论调查历史和现状,理解舆论测量的定义与意义,掌握舆论测量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
课内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为主、课中提问为辅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回答课后思考题,并要求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测量方法研究有关的舆论问题。
三、参考教材
使用教材:
吕文凯主编《舆论学简明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刘建明著:《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丁柏铨等著:《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刘建明著,《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李普曼著《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韩运荣、喻国明著《舆论学原理、方法与运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7、孟小平著《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出版
四、学习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焦点或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侧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释疑解惑,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以便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训
练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开卷。
总评成绩由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中包括:考勤40%;课堂讨论30%;平时作业30%。
由授课教师负责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考勤”考核采取点名方式进行考核;课堂讨论(或提问)按照学生对问题重点内涵的把握和条理性进行评定;授课教师对重点章节布置作业,并按照学生实际提交作业的次数、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评定平时作业成绩。
大纲制定者:刘艳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2010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