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 教育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 考虑解决问题的因素。 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也有的学者提出解决问题能力的10条基本原则。 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结合各门课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法的执行和评价。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 施,并把实际的结果与原有解决问题的要求进 行对照。
问题解决过程模型
(3)建构主义的问题解决模型
建构主义者乔纳森(D.H.Jonassen)把问题解 决分为七个环节: 理清问题及其情景限制 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 实施、监察解决方案。 调整解决方案。
1、问题的实质与类型
问题,是个人不能用以有的知识经 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分为难题(problem)和问题 (question)两种。难题不同于简单的 问题,难题的解决需进行认知操作,问 题的解决可依据已有的经验立即作出应 答。
问题解决的特点:
问题情境性
问题情境,指出现在人的面前并使人感到不了解和无法 解决的那种情况。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
(1)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于1910年根据自 己大量的观察和逻辑分析,认为解决问 题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暗示、诊断、假 设、推断、验证。
(2)信息加工的问题解决模型
建立问题表征。理解问题的意思,明确问题是 什么。
搜寻解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根据什 么原则,采取什么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
邓克在1945年的实验证实了人们对事 物的功能常常有一种固定的功能观点。 (如表)
邓克试验的数据统计
二、创造和创造力
1、创造和创造力的本质
概念的不确定性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认为。创造 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而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
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
要解决我国教育中的管理过紧、束缚过严、 包办代替的做法。
首先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其次是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第三教学内容以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
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
法 1、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展开探究 2、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
(1)华莱士的创造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G.Wallance)通过 对名人传记的研究所提出的创造过程最 具代表性,又称“创造性思维四阶段 论”:
第一阶段:准备(preparation) 第二阶段:孕育(incubation) 第三阶段:明朗(illumination) 第四阶段:验证(verification)
创造能力===创造才能===创造性
2、创造力的构成
昆特(Guenter)把美国有关创造力 的研究理论分成三大类: 智力与能力 人格特质 教学和训练。
创造性与智力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 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具体而言: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 创造性; 低智商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 也可能高; 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 般水平的智商。
finding)
(3)加拉格的创造过程
世界优质资源教育学会主席加拉格(Gallagher) 把华莱士的理论与吉尔福特的思维运作人格特质的要
素有机整合起来,提出了创造过程模式。
(4)沃尔森的创造过程
沃尔森(Olson)在其所著《创造性 思维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创造过程。 界定问题 敞开胸怀以容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付诸行动
(2)帕尼斯的创造过程
帕尼斯(Parnes)提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 程包括五个阶段:
发现事实(fact finding) 发现问题(problem finding) 发现设想(idea finding) 发现结论(solution finding) 接受所发现的解决方案(acceptance
提升创造商数
变通能力 觉察能力 解决难题的能力 想象能力 表演能力 重组能力 冒险能力 创造商数练习:脑力激荡 基本原则—禁止批评、鼓励创意、自由发挥、
限定时间、重视数量、全数记录
第二节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 能力的基础
二、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
敏锐力 发散力 变通力 独创力 精致力
创造性与人格。
一般说来,创造性高的个体具有自信、 自重与胸襟开阔等人格特征。
创造性的测量: 吉尔福特发散性思维的测 量。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言 语和图形两部分测验) 里姆和戴维斯 的创造性与人格的测验。等等。
3.创造的心理过程
4.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
(1)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
问题表征 选择操作 实施操作 评价当前状况
(2)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3)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有关的知识经验 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 问题情境 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 情绪和动机状态
(3)学习分类理论
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 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应用——解决问题(包括创造性解决 问题)。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认为,智慧技能的学习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将原有的概念和规则加以综合,在新情 境中应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
(1)效果律 指在试误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
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 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 指在试误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
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连接的时间越近, 连接保持的力量越大。
创造兴趣。 3、改进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创新。
三、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
保护学生的创造欲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 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 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
四、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法 类比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 转换思维法 直觉思维法
1、进行跳跃性思维训练 2、进行灵感性思维训练 3、进行整合性思维的训练 4、进行猜测性思维训练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 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 四、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
人人都有创造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
全”和“心理的自由”是发挥创造力必备的两个 重要条件。
1、问题空间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明确,而且达到目标 的两条途径都是相同的。
2、问题空间起点和目标明确,但有两条效率不同的达 到目标的途径。(自己努力和请别人帮助)
3、问题空间的起点和目标都明确,但不知如何达到目 标。
4、问题空间只有起始状态明确,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 径都不明确。
3.问题解决心理过程的模型
目的指向性
操作序列性
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 决。前者解觉得是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后者解决 的是没有现成方法和答案的问题。
2.问题解决的本质 几种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理论 2、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3、学习分类理论 4、信息加工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Biblioteka Baidu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 来的。其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课堂 上,通过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 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为此教 学活动要遵守以下规则: 第一,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 第二,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第三,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第四,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 至离题的想法。
(3)准备律 指在试误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
接,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 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2)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苛勒的顿悟模型。 实验1:黑猩猩叠起几个箱子够香蕉的实验 。 实验2:黑猩猩用两根竹竿接起来够食物。
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 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是尝试——错误的飞 跃。一般说来,简单的、主体已有经验可循的问题 解决,往往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尝试-错误,而对于 复杂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大多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过程,方能产生顿误。
(3)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 动的准备状态。
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度解决同 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的反应,在 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度去解决 问题。
思维定势容易使人产生封闭性。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德国心理学家邓克 (D.Kuncker)提出的,指一个人看到某 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 他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 越重要,就越难看出他的其他用途。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使学生感受 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托兰斯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 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 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情绪与动机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 的效果。 (如图)
情绪对问题的解决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 观情境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
问题情境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 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容易解决。
问题情境常常呈现出空间位置、距离、时间、 刺激物之间的关系等。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 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饿猫开
“迷箱”而获得食物地实验。P193。 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 就是这样一个通过尝试,错误的行为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 逐渐增加的过程。“尝试错误”也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就是著名 学习和问题解决的三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创造商数(Creativity Quotient)
一个人运用思考去产生一种崭新构思、观念和 想法。
创造商数高的表现:非线性思考比同龄 人高、觉察一闪即逝的念头、对直觉和 感性反应敏感、想象丰富、求知欲强、 对新事物专注、对传统和权威不盲从、 反叛心态、敢于冒险、容易陷入幻想和 沉思、对艺术兴趣浓。
第九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一、本章重点: 问题和问题解决; 创造和创造力;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本章的难点: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是知识、策略和 技能学习的自然延伸。问题解决是高级 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则是问题解决 的最高级表现。
(4)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90)认为, 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征:目的指向性、子目 标的分解和算子的选择。
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 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这种情境有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中间状态三个 基本成分组成。
信息加工理论
根据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中间状态可以把问题空间 分为四种类型:
创造性与发散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式(亦称 能力的智慧结构),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材料内容是智力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包括视觉、听觉、符 号、语义、行为。
操作是智力的加工活动,即对给予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 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产品是运用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 系、系统、转换、蕴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