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完整版)浅析我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对策
浅析我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对策现在,中国面临着与美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相似的健康问题;不良饮食和癌症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在健康状况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改善,预期寿命增长,儿童死亡率降低,结核病和下呼吸道感染等传染病发病率下降。
然而,伴随着这些成就而来的是,非传染性疾病和诸如吸烟、高血压等风险因子的增长,让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6月8日,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相关分析研究的部分结果。
此项研究由比尔盖茨基金支持。
研究数据来自于2010年的一项全球疾病、损伤及风险因子研究(GBD 2010),这是由IHME领导全球研究员共同开展的一个合作性项目。
论文将中国与G20发展中国家其他的成员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中国在卫生健康方面发生的快速改变,指出在某些方面它现在看起来更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例如,2010年,中国的过早死亡率只略高于美国,而低于所有G20中的新兴经济体,导致了人口年龄的改变。
回首1990年,中国的健康状况与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和伊拉克相似。
在1990年,导致中国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中风、先天异常和新生儿脑病。
到2010年,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情况发生了改变。
造成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为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腰痛和道路交通伤害。
尽管中国的妇女是世界上吸烟率最低的人群,中国的男性却是最高的人群之一,吸烟率达到52%,暴露于二手烟的几率高达72%.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杨功焕(Gonghuan Yang)博士说:"香烟是中国三大风险因子之一,自1990年以来由于吸烟导致的死亡增长了近30%.渐进性的香烟管控措施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健康工作。
"除了吸烟,饮食风险和高血压是2010年中国另外的两个主要风险因子,随后是环境空气污染和家庭空气污染。
【免费下载】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
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
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
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在2012年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
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推荐下载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慢性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
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5%。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也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
10个具体目标是: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
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
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在2012年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
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是关于中国健康事业发展战略的一份研究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对于中国目前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战略措施,旨在推动中国建设健康中国。
首先,在报告中我们对于当前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概述。
我们指出,尽管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健康成就,例如提高了人民的寿命和健康水平,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在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与战略措施。
针对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慢性病高发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同时加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
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人民的健康。
最后,在报告中我们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
我们认为,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鼓励政府加大对健康事业的投入,制定长期稳定的健康政策,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合力。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从全面的角度分析了中
国的健康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战略措施。
我们相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
我们期待这份报告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并为中国的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健康中国2020总结报告
健康中国2020总结报告健康中国2020总结报告2020年是中国向健康中国迈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中国2020年有力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健康,迅速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应对疫情的挑战。
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控疫情源头、加强医疗物资保障、加强社区防控等措施。
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成功控制了疫情的传播,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2020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加强了卫生系统建设,提高了医疗水平。
通过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和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了传染病的扩散。
同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也加强了公共卫生教育,提高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其次,在健康饮食方面,我们大力推行了营养健康政策,倡导民众科学饮食,减少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病率。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了人民的食品安全权益。
在农村地区,我们加强了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在心理健康方面,我们注重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
设立了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人们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
另外,在环境健康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加强了环境监测,确保了人民的生活环境健康和安全。
总的来说,2020年是中国向健康中国迈进的关键一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在防控疫情、健康饮食、心理健康和环境健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全民健康的进程。
首先,我们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再次,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制度建设,为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保障。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
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报告》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全民健康,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
本报告旨在研究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目标和措施,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影响。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增加、环境污染等健康挑战。
此外,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卫生资源差距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
二、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1. 提高健康素养: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2. 健康扶贫: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救助和保障。
3. 健康促进:推动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鼓励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活动。
4. 健康服务改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5. 健康管理与监测:加强健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共享,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三、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1. 完善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学校、社区和媒体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2. 增加卫生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产业。
3. 推动医疗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
4. 健康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建健康城市。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对医疗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四、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健康中国战略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
同时,健康中国战略还可以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减少慢性病患者数量,延长人均寿命。
但是,健康中国战略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均衡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转变需要时间,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最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能力仍然是一个长期任务。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解读
“ 康 中 国 2 2 ” 略 , 构建 和谐 社会 的重要 基 础 性 健 00 战 是
工程 , 利 于全 面改 善 国 民健 康 , 有 确保 医改 成果 为人 民
展 的整 体性 和协 调性 , 四是坚持 预 防为 主 , 适应 并推 动
医学模 式转 变 。 三 、 健 康 中国 2 2 ” 略 研 究 提 出“ 2 2 “ 00 战 到 0 0年 , 主 要健 康指 标 基 本 达 到 中等 发 达 国 家水 平 ” 具 体 包 。
首都公共卫生
21 0 2年 l 第 6卷 第 5期 Cpt ora o u l at,O t 0 2V 1 N . 0月 a il unl fP bi Hel aJ c h c.2 1 o. 6 o5
参 考 文 献
[1] 卫 生 部 , 合 国艾 滋 病 规 划 署 , 界 卫 生 组 织 .0 1年 联 世 21 中 国艾 滋 病 疫 情 估 计 . [ 韩 俊 魁 . 国 政 府 与 艾 滋 病 防治 领 域 非政 府组 织 的 合 作 2] 英
展 为 出发点 和 落脚 点 ; 调 “ 防为 主 ” 实 现 医 学 模 强 预 ,
“ 健康 中国 ” 略 是 一 项 旨在 全 面 提 高 全 民健 康 战
水 平 的 国家战 略 , 在 准 确 判 断 世界 和 中 国卫 生 改 革 是
发 展 大势 的基 础上 , 深 化 医药 卫 生体 制 改革 实 践 中 在 形 成 的一项 需 求 牵 引 型 的 国 民健 康 发 展 战 略 。“ 康 健 中 国” 略思 想 的 提 出 , 科 学 发 展 观 在 国 民 健 康 领 战 是 域 的具 体体 现 , 是卫 生 系 统 探 索 中 国特 色 卫 生 改 革 发 展 道路 集体 智 慧 的结 晶 , 卫 生 战线 对 中 国特 色 卫 生 是
卫生部长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卫生部长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
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
陈竺指出,开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是准确把握时代对卫生事业的新要求,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把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抓手,对科学制订我国中长期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意义重大。
陈竺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
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变服务模式;要加强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加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陈竺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成果纳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积极投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
就《“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一、“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2-08-20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七大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围绕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针对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了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
一、机遇与挑战(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转型对保障国民健康提出更高要求。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呈现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不但使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成为重大健康危险因素,而且使国民同时面临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压力。
(二)居民健康状况仍需改善,不同人群之间差异显著。
虽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但不同地域和人群间的健康差异较为显著,东西部省份人均预期寿命相差最大者达15岁。
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每千人医师数和病床数、人均医疗支出等指标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疾病发病和死亡模式转变,城乡居民疾病负担沉重。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疾病发病、死亡模式的转变。
当前,我们既面临发达国家的健康问题,也存在着发展中国家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其中以重大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四)重大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病毒性肝炎、结核、艾滋病等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控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健康中国2020
如何看待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这一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目标,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指标,以及重大传染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的控制指标,以及卫生服务规模和卫生投入指标等等,以实现卫生制度建设与健康促进目标的有机统一。
现“健康中国20战略”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健康需求和主要健康危害控制等因素,制定并实施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1、实行“大流感控制计划”,有效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2、实行肝病防治行动计划,对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并逐步扩大到缺乏免疫力的成年人;3、实行改善孕产妇和婴儿保健的“母婴安全”计划,大幅度降低母、婴死亡率;4、实行控制烟草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控行动计划,降低发病率;5、实行以行为教育和心理关怀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动计划;6、实行以科学健身运动为导向的青少年健康行动计划,兴起全民健身热潮;7、实行老年人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老龄人口生活质量;8、实行“地方病防治和职工健康”行动计划,改善卫生环境,减少职业危害;9、实行“传统医药振兴行动计划”,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研究;10、实行食品与饮用水的安全促进和食源性疾病防控行动计划,加强营养科学评价和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并带动医疗保健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健康中国2020战略
健康中国2020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健康中国2020的成立:2007年09月08日中国科协年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并透露了相关的行动计划。
的三步走战略,并透露了相关的行动计划。
陈竺说,一个全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实施途的实施途径分三步走: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他说,实施这个战略,要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有预期的努力指标;重大传染病和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与水平指标达到要求;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等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求;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等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卫生部将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卫生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进一步研究确定各个领域的关键目标和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
为健康领域等。
健康中国2020
如何看待健康中国2020战略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这一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目标,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指标,以及重大传染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的控制指标,以及卫生服务规模和卫生投入指标等等,以实现卫生制度建设与健康促进目标的有机统一。
现“健康中国2020战略”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健康需求和主要健康危害控制等因素,制定并实施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1、实行“大流感控制计划”,有效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2、实行肝病防治行动计划,对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并逐步扩大到缺乏免疫力的成年人;3、实行改善孕产妇和婴儿保健的“母婴安全”计划,大幅度降低母、婴死亡率;4、实行控制烟草和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防控行动计划,降低发病率;5、实行以行为教育和心理关怀为核心的心理健康行动计划;6、实行以科学健身运动为导向的青少年健康行动计划,兴起全民健身热潮;7、实行老年人健康行动计划,改善老龄人口生活质量;8、实行“地方病防治和职工健康”行动计划,改善卫生环境,减少职业危害;9、实行“传统医药振兴行动计划”,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研究;10、实行食品与饮用水的安全促进和食源性疾病防控行动计划,加强营养科学评价和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并带动医疗保健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020年中国健康要达到95个目标
从表面上看,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到2010年要翻一番,但这是同现在的极低水平(6%左右)作比较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过,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投入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20%,州政府超过30%,确实带来了相当大的财政负担,中国也需要“未雨绸缪”。
2020年中国健康要达到95个目标
《21世纪》:从中国宏观制度环境看,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面临着哪些制度和政策上的问题?
刘远立:第一,如何搞好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近些年来,特别是“非典”以后,中国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预防工作和防治结合方面搞好“精细化”管理?例如:虽然在新医改方案中就已经列入了“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内容,但在各地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筛查技术如何进一步科学化、标准化从而降低“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以及确诊后治疗手段的适宜性如何得到重视(是不是动不动就要手术切除?)等问题和挑战。
2020年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达6.5%
《21世纪》:在“健康中国2020”目标中提出,健康产业达到6.5%,仅比2010年增加两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健康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较大的难度?
刘远立:长期以来,不少国家的政界和学界都缺乏对于医疗卫生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健康中国2020”战略则将健康产业的发展摆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健康产业占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比例要进一步提高,达到GDP的6.5%。
《21世纪》:健康产业占GDP的比例到底反映的是什么?
刘远立:从产出角度来看,这个比例反映了该产业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而从花费的角度来看,它又反映了某一阶段社会总资源被某个领域所占用多少。比例越高,说明用于其它领域的可支配资源就越少。因此,健康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
“健康中国2020”,4000亿投资助推医疗体系建设
2012年8月17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中国卫生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为2008年卫生部主导启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主要成果。
《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
报告以2020年为限,设定了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提出10个具体目标和95个分目标,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实现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至7%等。
除了设立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之外,报告规划的“4000亿投资”,更像是在当前严峻的经济浑水中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弹,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报告,2020年之前,我国将大力发展健康产业,重点投资包括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心理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基于网络体系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建设、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的预防,以及大力发展民族健康产业等在内的七大专项,投资总规模达4000亿左右。
4000亿投资七大专项规划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各大投资专项中,县医院建设行动计划、400万护士培养工程和10万特聘全科医师计划的投资规模分列前三位,共计投资约3140亿,占投资总额的75%以上。
该三项项目是医疗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重点。
可以说,这三项投资都是用在了刀刃上。
目前,我国共有两千多所县医院,大多数县医院技术设施差、医疗服务技术能力低,医师、护理人员不足,导致国内整体医疗水平不高,也导致部分水平较好的医院人满为患;同时,部分县医院质量管理混乱也是阻碍地区深化医改的一大障碍。
从报告显示的投资方向看,国内医疗水平不高的现状有望得以根除。
陈竺部长--“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实现卫生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实现卫生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 实现卫生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对近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0
实现卫生事业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 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概念及内涵
国际经验与启示 重要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 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行为 卫生事业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是顺应医改要求和 健康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 明显改善健康公平,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 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民众满意度, 让百姓真正共享医改成果 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健康产业蓬 勃发展,改善健康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
科技支撑和领域前沿研究组
综 合 研 究 组 总 报 告 初 稿
医学模式转换研究组
中医学研究组
曾益新院士
王永炎院士
补 充 研 究 与 报 告 修 改
“健康中 国2020 战略”研 究报告
产出:各专题研究报告 卫生部综合工作组 陈竺部长
报告内容
1 2 3 4 5 6
7
研究背景 实现卫生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 实现卫生和国民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管 理 体 制
运 行 机 制
投 入 机 制
价 格 形 成 机 制
监 管 体 制
科 技 与 人 才 保 障
信 息 系 统
法 律 制 度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8
研究背景----组织过程
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组 药物政策研究组 公共卫生研究组 王陇德院士 韩启德院士 桑国卫院士 巴德年院士 刘德培院士
2020健康中国报告
2020健康中国报告引言2020年对于全球而言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年份。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本文将着重探讨2020年在中国的健康状况,并总结相关的报告和数据。
健康状况总览根据2020年的健康中国报告,中国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的趋势。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指标的总结:预期寿命2020年,中国的预期寿命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
男性的预期寿命为76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81岁。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
儿童健康儿童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婴儿死亡率和儿童营养状况都有所改善,这说明中国在儿童保健和营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相比,非传染性疾病对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报告显示,在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
这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高压工作等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
心理健康2020年,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报告指出,焦虑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在2020年有所上升,这提醒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2020年健康挑战与应对策略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中国面临了许多健康挑战。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新冠疫情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的健康状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来控制疫情的传播,并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包括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加强社区防控等措施。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一直是中国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并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人民的健康。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刘志学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2(9)26
【摘要】在8月17日开幕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
【总页数】1页(P1-1)
【关键词】中国卫生;健康问题;可持续发展;卫生事业;历史经验;卫生改革;卫生部;编委会
【作者】刘志学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导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12
【相关文献】
1.“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对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J], 任
学锋
2.《“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发布创建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
[J], 胡睿
3.《“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J], 无;
4.卫生部长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J],
5.《“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部长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42013.01政策解读2008年,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
该研究历时3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和桑国卫副委员长领衔,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系统深入研究了对推动卫生改革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富有理论创见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理论体系,更有力推动了卫生改革发展实践。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以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
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卫生部长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标,提出了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等。
陈竺指出,开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探索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是准确把握时代对卫生事业的新要求,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提。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体系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为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抓手,对科学制订我国中长期卫生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意义重大。
陈竺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
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变服务模式;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腰围上的中国》阅读答案
《腰围上的中国》阅读答案《腰围上的中国》阅读答案腰围上的中国①和大多数学者不同,英国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人和着席研究员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
根据他的跟踪测量,他公布了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
在短短的27年的时间里,中国男人的腰围粗了20。
更令人震惊地是,其中40~50岁的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了86.2厘米。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②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2亿人超重,其中大约6000万人肥胖。
这个庞大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或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
③“仅仅在20多年前,即使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人们仍在努力填饱肚子,现在他们却在拼命减肥。
”与弗伦奇共同完成著作《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一位作者马修·格莱博表示:“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
”④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
⑤“啤酒肚”所体现的腹内积聚脂肪,即所谓的中心性肥胖,更容易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心性肥胖将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更高,目前中国的肥胖人群中,八成以上存在这种肥胖类型。
在中国,中心性肥胖是指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
按照这个标准,本世纪初,我国35~74岁成年男性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6.1,女性患病率为37.6。
换句话说,我国已有近4000万名男性和9000万名女性处于危险之中。
心脑血管研究专家介绍,肥胖很容易引起血压高、血脂高和血糖高,这“三高”会造成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里的斑锈迹。
这些“锈迹”脱落下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子里就是脑出血。
卫生部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
卫生部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
佚名
【期刊名称】《中老年保健》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8年第一期的《求是》杂志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中国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总页数】1页(P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健康中国-国民健康研究》提出建设健康中国亟待创新思路模式 [J], 刘瑞营
2.卫生部提出到2020年将培训30万名全科医师 [J],
3.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智慧健康养老:战略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 [J], 雷晓康; 汪静
4.卫生部:研究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 [J],
5.科学饮奶品质消费助力小康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第十一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20中国奶业展览会 2020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预备通知(中奶协发[2020]15号)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2-08-20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七大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围绕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针对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了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
一、机遇与挑战(一)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转型对保障国民健康提出更高要求。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同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呈现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不但使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成为重大健康危险因素,而且使国民同时面临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压力。
(二)居民健康状况仍需改善,不同人群之间差异显著。
虽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建国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但不同地域和人群间的健康差异较为显著,东西部省份人均预期寿命相差最大者达15岁。
卫生资源配臵不均衡,每千人医师数和病床数、人均医疗支出等指标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疾病发病和死亡模式转变,城乡居民疾病负担沉重。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变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疾病发病、死亡模式的转变。
当前,我们既面临发达国家的健康问题,也存在着发展中国家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其中以重大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四)重大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病毒性肝炎、结核、艾滋病等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控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同时,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重大地方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母婴疾病与营养不良不容忽视,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健康危险因素的影响持续扩大。
目前,烟草使用、身体活动不足、膳食不合理、过量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在我国处于流行高水平或呈进行性上升趋势。
同时,环境污染加重也对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六)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但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
(七)相关公共政策不适应我国健康状况快速转型的需要。
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滞后甚或缺如,执行力度也不够,难以适应我国健康状况转型的需要。
(八)医药科技进步为促进国民健康提供有力手段。
新方法、新药品、新仪器、新设备的发明创造和快速推广应用,使得疾病预防、诊疗水平显著提高,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实现国民健康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不断深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解决了基本制度安排问题,为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研究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总目标是: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生活质量,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使全体国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到2020年,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战略重点与行动计划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有较为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和前瞻性等筛选原则,研究提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与健康问题、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3类10项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
具体包括:促进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确保母婴平安;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危害,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健康,缩小健康差异;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保健康复,实现健康老龄化;重大和新发传染病防控;重大慢性病与伤害防控;发展生物科技,提高遗传诊断水平;多部门合作,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改善服务质量。
针对优先领域,研究提出了以下4类21项行动计划:(一)针对重点人群的行动计划。
母婴健康行动计划,通过推广婚前医学检查、普及生殖保健服务、提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比例、提供7岁以下儿童免费保健服务等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确保母婴平安、提高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改善贫困地区人群健康行动计划,通过采取倾斜性政策,设立专项,最大程度地缩小与贫困有关健康问题的城乡差距。
职业健康行动计划,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劳动力人口的健康,延长职业病患者寿命,到2020年,职业健康监护率由10%增至50%,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率、职业中毒事故死亡率分别下降50%和30%。
(二)针对重大疾病的行动计划。
重点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针对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重点或新发传染病、地方病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遏制和降低这些疾病的健康危害。
重点慢性病防控行动计划,通过设立心脑血管病控制、重要恶性肿瘤早期发现、糖尿病控制等专项,遏制慢性疾病的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减少慢性病导致的失能、致残、早逝和沉重的疾病负担。
伤害监测和干预行动计划,通过伤害综合监测,及时向社会预警伤害高危因素,指导开展儿童伤害干预活动,降低18岁以下人群伤害死亡率。
(三)针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行动计划。
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固体废弃物处臵比例,改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溯源、预警和控制,健全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能力,构建国家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风险预警交流平台,强化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倡导多部门参与合作,通过在社区、学校、工作场所等开展一系列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
减少烟草危害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完整的烟草控制监测体系、预防被动吸烟、提供戒烟服务、公众教育等措施,降低烟草流行率。
(四)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的行动计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责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县级医院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
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注重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卫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性筹资机制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健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促进合理用药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与监督系统,规范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
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医疗诊疗规范、实施临床路径,规范医院内部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行动计划,完善医疗机构经济补偿政策,规范、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医疗机构使用质优价廉药品,探索医院收付费方式改革。
公共安全和卫生应急行动计划,建立灾害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新发再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建设,完善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推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专项,加强转化整合医学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疾病和伤害防治研究和推广,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科技行动。
国家健康信息系统行动计划,制订和实施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落实医改方案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
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国家传统医学政策和规划,建立稳定增长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和应用、传统医学和西医之间的互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发展健康产业行动计划,建立以基本药械制度为核心的国家药械政策框架,加强监管,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制,重点扶持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仪器,以及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产业。
四、政策措施(一)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
组建“健康与社会福利部”或“卫生与人类发展部”,将卫生、健康与社会福利事务整合、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的、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卫生决策的咨询和问责机制。
将健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健康影响综合评价”制度。
加强和巩固基层卫生行政管理能力,确保卫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健全卫生法律体系,依法行政。
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的制订,科学设计和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促进国民健康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责任落实、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执法体制。
(三)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
转变发展观念,推进“环境友好型”、“健康促进型”社会发展模式的建立。
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推动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卫生事业发展模式。
(四)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
合理调整卫生总费用结构,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筹资,将个人卫生支出降低到30%以内。
建立卫生投入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卫生投入配臵和利用效率。
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机制,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统筹医疗保障制度发展。
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制度统一和管理统一,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从分担疾病风险向促进健康转变。
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六)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
大力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增加医学教育投入和质量评估管理,通过准入制度的建立,改善和保证医学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