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 课件全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期末总复习课件 全册专题课件

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期末总复习课件 全册专题课件


黯然失色(àn )

C.秀颀(qí)

殚精竭虑(dān)

D.婆娑(suō)

意趣盎然(àng)
2021/11/5

悄然(qiāo) • 惟妙惟肖(xiào)
• 黝黑(yòu) • 连绵不断(jǐn)
• 濒临(bīn) • 摩肩接踵(zhǒng)
• 炽热(zhì) • 潜滋暗长(zh•ǎng)
【点评】A悄然(qiǎo) ,正襟危坐(jīn);B黝黑(yǒu ),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 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 生机盎然。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 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2021/11/5
【点评】A词语搭配不当,“水平”不能“发扬”, 把“发扬”改为“发挥”。B“防止”与“不”的使 用,导致表达的意思与本意相反,去掉“防止”或 “不”。C正确。D缺少主语,去掉“使”。 【答案】C
yǒu
•)
)• qiè ) xiān

) xià • ) chóu

2.易错字形。
xiè( 泄 )气 xián( 娴 )熟 蒙mèi( 昧 ) hàn( 颔 )首低眉 妥tiē( 帖 ) 不能自yǐ( 已 ) 旁逸xié( 斜 )出 推chóng( 崇 )
2021/11/5
qiān( 签 )订 zhàn( 湛 )蓝 藏污纳gòu( 垢 ) 重岩叠zhàng( 嶂 ) suǒ( 琐 )屑 diàn( 惦 )记 巧妙绝lún( 伦 ) 序mù( 幕 )
燥 zào( 殖)热 繁 zhí( )
不chuò( 辍 ) 诚huáng( 惶 )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藤野先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像藤野先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 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 “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 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 憎恶的感情。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 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 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交代了作者弃医从 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 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课导入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老师们一路陪 伴着大家成长,其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呢?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令他终身难 忘的老师。他是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这位老师吧。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 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 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 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彷徨》《野草》 《朝花夕拾》等。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读课文,体会作者独到的语言魅力。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作者远大的抱负与当时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写日本“爱国青年”,反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
第(4-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 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译文: 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
自然之美
导思1.你从这首诗 里读到了怎样的自 然美景?
意向
导思3:诗中选取了哪 些意向?意向与感情 之间有何关系?
情感
导思2.从诗歌中你 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关键词: 孤独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导思4:诗人是如何将 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的?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难点探究】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光影相映 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 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 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 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 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 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 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放牧的人赶着牛 群回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 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 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 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 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 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 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精品课件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 道,谈起。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 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 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整体感知 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粲然( càn ) 广袤( mào )
藏污纳垢( ɡòu ) 正襟危坐( jīn )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郁闷而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 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 谨的样子。
知识备查
背 人景物资介料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 出身贵族。创作时期长达60余年,作品深刻地反映 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 无情揭露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另一方面,宣传对恶不抵抗,想以“自由平等”的 小农社会来代替沙皇制度。代表作有《哥萨克》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 ké )蛋壳 壳
(qiào )地壳
(xiāng )互相 相
(xiàng )面相
预习检查 形近字
hùn( 混 )杂 gùn( 棍 )棒 kūn( 昆 )明
piān( 偏 )破 bān( 颁 )发 pín ( 频 )繁
zhū( 侏)儒 zhū( 诛)杀 植 zhū( 株)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器宇:气概,风度。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 禁锢:束缚,限制。 风姿:风度姿态。
深层探究
阅读第9段,解决课文批 注的最后一个问题:“‘看 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 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 有何深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物画像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物画像8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精读细研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目光比作钢刀, 写出了托尔斯
泰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夸张的比喻,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
生动形象,突出了他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主旨归纳
这篇人物小传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 法,对托尔斯泰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不但 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 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获奖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 元人物 画像8列 夫托尔 斯泰教 学课件 新人教 版-ppt 分析( 下载)
第二单元 人间大爱
8* 列夫·托尔斯泰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走近作者
4 背景资料
5 文体知识
6 字词梳理
7 整体感知
8 精读细研
97 疑难探究 8 7 180 主主旨旨归归纳纳
11 写作特色
12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 泰的眼睛的特点。(重点)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分析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 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


斯 泰
(6-9段) 描写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第3段作者写寻求知识包括了哪几个方面?
1.了解人类心灵; 人 2.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 自然
人 类 知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社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 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谈谈你对第4段开头一句话含义的理解。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 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 类苦难的良知。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哲理 散文的特点。(重点)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 解其哲理意蕴。(难点)
3. 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 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 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 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 的分析》等。
永久的生命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 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 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 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 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知识
哲理散文 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 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 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 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 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
多音字
( há)o呼号 号
( hà)o号角
( chà)n震颤 颤
( zh)àn颤栗
词语集注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 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 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 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 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 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 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 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 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 行吗?)
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 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 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 桥从没出过事……” 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 分坚固。
说明语言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 一词,去行吗?)
字词积累
jiā 嘉 dǒu pō 陡坡
hú xíng 弧形
yún chèn 匀称
gǒngqiáo 拱桥 hé xié
和谐
zhāng zhuó 张鷟
wéi miào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 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 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 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 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 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 识的书籍和文章,如《中国古桥与新 桥》,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 文章。

最新统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细读品味
(5)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 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 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 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 表现了出来。
课文全篇探究
1.[重点] 作者为什么着力刻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的背影,是在祖母去世、
14. 背影
第2课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
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 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这段话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 全文定下略带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中心内容,突 出“背影”。
课文细读品味
2.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 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 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 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父亲的“背 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 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 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课文细读品味
(3)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 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 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多久。
(4)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 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 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都写得非常简略,一言两语带过。但是写父亲在火车站送别写得 非常详尽,全文共7 段,送别写了两大段,大约占了全文一半的 篇幅。这样写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如果只写“背影”,似乎单 薄了;如果全写父亲生平事迹,而无“背影”的重点描写,似乎 泛泛而谈,平铺直叙。因此本文的详略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的。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白杨礼赞优秀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白杨礼赞优秀课件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 树的崇敬和 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 景色,交代白杨树生 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 象和性格,突出它 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3.运用对比。 第九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突出地 赞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对“看不起民众、 贱视民 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示愤慨鄙弃之情。
1941 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 根据《白杨礼赞》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到后礼 赞之情意犹未尽,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作者向往 革命圣地延安, 愿与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 日寇的感情。
重难点小结 这一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不是“好女子”到 “伟丈夫”,从外形,到内在品质,运用了欲扬先抑 的手法,为第二层进一步揭示赞美白杨的意义做好了 准备。紧拉着,第二层用了四个反问句,第一句是说 不应当只觉得它只是树,而应当由树联想到人。第二 句是说白杨树的品质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具体点出了 由白杨树联想到的是哪些人。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此诗可以说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也选 一事物写几句话,或诗或文,表达一下你此时的情 感。
一、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②那就是白杨 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 的树!这些语句与标题相呼应,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是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形和 气质等方面赞美白杨树的,然后由树及人,写出了其象征 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学课件
史意义,再具体描述画面这样的顺序使人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浮雕画面的 内容及意义。“序幕”准确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严重” 说明了动摇的程度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疑难探究
2.毛泽东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反复出现 有什么深刻意义?
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远处望见,第二次是仔细瞻仰,第三次是看 完浮雕后又一次瞻仰。这八个大字是碑的主题,表达了对人民英雄丰功 伟绩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赞扬,集中体现了建碑的伟大意义——纪念在解放 战争和人民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无限崇敬 和深切怀念。这八个大字是本文的标题,也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以下八个字贯穿始终,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写作特色 恰当安排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 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作者从“东长安街”向西出发,由远及 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再碑身后小碑座、大碑座,依次瞻仰 ,最后“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文章按照这个瞻仰顺序介绍、说明, 有条不素,层次分明。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字词梳理
zhān
瞻仰
chù 矗立
màn 重幔
xìn 挑衅
qiàn jīng 天堑 旌 旗
diàn
奠基

髻子
liú
镏金
sà五卅sù上溯 Nhomakorabeayú
逾越
第六页,共二十八页。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瞻仰: 恭敬地看。 巍峨: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矗立: 高耸地立着。 挑衅: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峻峭: 形容山高而陡 顶天立地: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一着惊海天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一着惊海天PPT教学课件

课文品读
11.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第三部分(20—25段)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 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12.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 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 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 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 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 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
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
“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
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品读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第一部分(1—4段)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 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6.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 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课文品读
第三部分(20—25段)
9.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 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重要课文复习ppt课件(6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重要课文复习ppt课件(62页)

• 三、中心思想: • 《芦花荡》描写了一个老头护 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 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英雄 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自信 自尊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 扬了抗日根据的人民的爱国热情。
• 四、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 • • • • • 拂晓(fú) 瓦砾(lì ) 地窖(jiào) 匍匐(pú fú)舀出(yǎo) 泅着(qiú) 提防(dī) 转弯抹角(mò) 悠(yōu)闲(xián) 阴(yīn)惨(cǎn) 张皇(huánɡ)失措(cuò)
五、字词
1、寒噤:因寒冷而哆嗦。挂花:受伤。 2、仄歪:倾斜,歪斜。 3、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阴惨:阴沉暗淡。 5、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 做事不直截了当。 6、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7、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8、央告yānggào:恳求。 9、月明风清míngyuèqīngfēng∶明亮的月亮, 清凉的风。 10、清风明月qīngfēngmíngyuè:形容清闲无事。 也作“明月清风”。
• 芦花荡
• 一、作者简介: • 《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 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 文家。河北人。其中《荷花淀》、《芦 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形 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 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 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 二、小说知识: •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小说按内容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 篇小说和小小说。 •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1)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 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 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 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 描写等等。 • (2)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3)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 描写两类。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语文总复习课件共58张PPT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语文总复习课件共58张PPT

拂.晓( fú )
语文·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 基础积累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guī( 瑰 )宝 地jiào( 窖 ) 蜿yán( 蜒 ) 杀lù( 戮 ) 惊hài( 骇 )
阻è( 遏 ) piē( 瞥 )见 荒miù( 谬 ) yì( 屹 )立 瓦lì( 砾 )
语文·新课标(RJ)
第一单元 ┃ 基础积累
描写人物的方法 分类:①外貌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神态描写; ⑤心理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精神面貌等特点,揭 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文·新课标(RJ)
第二单元 ┃ 阅读理解
5. 请将下面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 读书卡片
文章题目:《腾一只手帮助别人》 精彩语句:①苦中作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②人有两只手,一只手帮助自己,一只手帮助别人。快乐了别 人,更快乐了自己。 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为 别人着想,既给他人带来帮助,又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
D. 他正向同事绘.声.绘.色.地描述昨天在街上见到的 精彩的一幕。
[解析] “触目伤怀”的意思是“看到(家庭败落的情 况)心里感到忧伤”,用在这里不当。
语文·新课标(RJ)
第二单元 ┃ 阅读理解
1. 选文第①段中“他是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一位老人”这句话 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 引起下文。 2. 文章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这位老人?(不少于两种, 请分别举出一例) [答题指导]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 尖历 悠闲 寒噤 肃穆 B. 健忘 荒缪 鞠躬 地窖 C. 佛晓 央告 阴惨 瓦砾 D. 能耐 仄歪 阻遏 绥靖 4. 请用恰当的成语替代下面句中的画线部分。 (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锋利无比, 不可抵挡。( 锐不可当 ) (2)老头子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船却走不动,鬼子紧 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 )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整体感知
7、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 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8、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 细描绘作了准备。
整体感知
9、如何理解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大花圈”由牡丹花 、荷花、菊花等组成的象征意义?
空间顺序 由上而下:台阶——平台(碑身四周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 (正面题字、背面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 由正面到背面:题词——碑文
整体感知
6、作者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不按“台阶——大碑座— —小碑座——碑身”的顺序介绍,而是先介绍“碑身”,而后才介绍“ 小碑座大碑座”呢?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 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整体感知
5、当作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站立在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 念碑前时,他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和 造型的?
整体感知
10、 对照碑文中的时间,给10幅浮雕分类
第一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东之北 1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坚强决心 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了封建帝制 第二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爆发 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西之北 7 抗日战争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第三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的解放战争时期 北之中 8 1949年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优质课件【最新】

第9段中说“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 中有何深意?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 及其知识财富的主人。但“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是智 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 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 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 这才是他最大的痛苦。
liǔ quán
胡髭 长髯 脸膛 一绺 鬈发
liè qiónɡ
粗劣 穹顶

jìn ɡù zēnɡ diāo
弥补 禁锢 可憎 貂皮
jué dūn
zhū
伯爵 敦实 侏儒
左边不要写成“九”。
ɡān ɡà xī zènɡ
zhòu càn
尴尬 犀利 锃亮 甲胄 粲然
luǒ

chuō
làn
赤裸裸 匕首 直戳 粗制滥造
8 列夫·托尔斯泰
新课导入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马克·吐温)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知识,积累“滞留”“蒙 昧”“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重点词语。
深入探究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从 全文看,读者仍能感觉到这位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 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突出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 至丑陋和普通人一样
反衬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 眼睛及高贵的灵魂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做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 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 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 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重点课文期末复习ppt课件【39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重点课文期末复习ppt课件【39页】

主旨:表现父爱子、子爱父的父子情深
重点语段
火车站送别(4——6) 父亲的背影 望父买橘 —艰难努力的背影(外貌、动作描写) 父子分手—人远心近的背影 儿子的眼泪(想象流泪时“我”的心理心情) 第一次:为父亲的不容易而感动、心疼 第二次:为父亲的关心而感动,想到他前途艰难而 心酸、担忧,分手之际无穷的牵挂不舍。 ※理解父亲质朴简短的语言和“我” 那时的“聪 明”。
重点语段
老王送礼(8——16) 复习问题: 1.作者为什么将老王写得那么恐怖? 2.体会老王到我家谢恩这一路的心理,那寥寥数 语背后,老王在想什么呢? 3.感受作者准确、形象、简约的语言特色。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1.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说明事物特征、阐明事理为目的, 有清晰的文章结构,会按合理的说明顺序并用恰当的说明方 法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周密。
21.桃花源记
翻译重点:
1. 句子省略成分补充
2.指代词语的理解 3.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例:( )见渔人,( )乃大惊;问( )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总分式、总分总式) 递进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 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等) 3.说明顺序: 时间 空间 逻辑 4.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5.说明的语言:以符合事实为“准确”的标准。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谈骨气》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谈骨气》课件 新人教版

知识积累
1、给划线字注音。 吴晗 (hán) 富贵不能淫 ( yín ) 嗟来 之食 ( jiē ) 拘囚 ( jū qiú ) 慷 慨 ( kāng kǎi ) 吆喝 ( yāo •he ) 高官 厚禄 ( lù )
2、解释划线词语。 富贵不能淫:迷惑 高官厚禄:古代官吏的薪水 拘囚:把人逮捕关押在监牢里 汗青:指史册 拍案而起:桌子 横眉:形容怒目而视
吴晗(1909-1969年):著名 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 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 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 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 被迫害致死。
吴晗(1909-1969年)浙江义乌人,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 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 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 中,“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 进行百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 凛然,宁折不弯,表现了革命者 刚 直 不 阿 的 骨 气 。 1969 年 10 月 11 日含冤逝世。
明知敌人要杀他,

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
武 不
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 痛斥国民党特务。
能 屈
闻一多 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提问: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选取这三个人的事例有代 表性吗?列举的三个人物能否顺序颠倒?
——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百姓,闻一 多是民主战士,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什 么阶层的人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 三个事例按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话,围 绕中心论点,所以很有说服力。
三、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从那几个角 度论证论点?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古代穷人 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枪口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三个角度论证我们中国人是 有骨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