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论劳动关系的文件综述
论劳动关系的文献综述摘要: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阶段我国从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化的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通过利益分化逐步向市场化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转变。
劳资矛盾问题日益凸出,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情况和不足,希望能给目前的研究和发展尽到绵薄之力。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资矛盾集体谈判前言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有所改变,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尖锐。
从2010年富士康员工“十连跳”事件,“开胸验肺”事件,温州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到近段时间来对员工试用权益的争取。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劳资矛盾开始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有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1.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劳动关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的逐步从传统的中央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建立和健全,促使劳动关系实现转型发展,即从计划体制下的行政化的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通过利益分化逐步向市场化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转变。
1.1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大范围开放,劳动力供给方特别是底层劳动力的弱势地位,“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呈现加剧的趋势。
面临着就业危机,劳动力的供求失衡导致的劳资危机,以及劳动事故频发危机。
导致出现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维权意识淡薄;工会组织软弱无力;劳动争议案件和因劳动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现状。
和谐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12月157和谐劳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天津财经大学 张江秉摘 要: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而展开的,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基本特征、研究的现状和构建等内容。
关键字: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 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c)-157-021 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内涵和基本特征1.1 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之前,通常表述为“和谐的劳动关系”或者“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和谐只是劳动关系的一个定语。
“和谐劳动关系”的概念开始明确起来是在十六大之后,是根据“和谐社会” 概念的提出产生的。
在2006年10月,正式提出了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内容。
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做出了部署。
而在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结论是: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和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
1.2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目前,对于和谐劳动关系还存在着有较大差异的内涵界定,但是在界定内涵时学者们普遍与和谐社会的概念联系了起来。
李培志(2005)的观点侧重于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的利益之间的和谐状态,要形成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状态[1]。
高爱娣(2006)的观点是在国家、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达成一致这个基础上,劳动关系的双方可以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的要求,但是权利和义务是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是要能够纳入法律和制度框架范围内,可以依法实现和保障的劳动关系;通过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的手段,存在的利益冲突是可以自我化解和消除的,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劳动关系[2] 。
《餐饮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餐饮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 关于餐饮企业的研究 (1)2.1.1餐饮企业概念的研究 (1)2.1.2餐饮企业分类的研究 (1)2.2关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 (1)2.2.1劳动关系管理概念的研究 (1)2.2.2劳动关系管理的维度研究 (2)2.3关于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对策的研究 (2)2.4文献述评 (3)2.1 关于餐饮企业的研究2.1.1餐饮企业概念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对餐饮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姬生龙(2020)在《连锁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研究》中提到,餐饮企业所服务的范畴是指定的场所,在场所内对食物进行处理,然后售卖给消费者,且具备盈利能力[1]。
同样的,在我国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中,餐饮企业被认定为是在一定的场所内进行食物制作的企业。
申丽媛(2017)在《扬州市邗江区餐饮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防控》中,将通过整合即时加工、商业销售和劳务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饮料、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称为餐饮企业[2]。
2.1.2餐饮企业分类的研究唐雪娇(2020)在《北京比格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认为餐饮企业是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主体之一,它不仅具备即时加工制作的特征,而且集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包括酒店、饭店、餐厅(中餐、西餐)、食品加工厂等多种形式。
马瑞(2018)在《中小型传统餐饮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策略研究》中认为餐饮企业是一种经济实体,凭借着特定的场所和设施为顾客提供餐饮产品及服务,一般来说,是按照经营者的业态进行分类,按照这一标准企业可分为餐馆(包括酒楼、酒店、饭店等),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
根据餐饮企业的分类来看,本文调查研究的餐饮企业主要来自临沂市河东区内的部分饭店、酒店、火锅店,各种餐饮连锁店等,按照业态划分涉及中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三类。
2.2关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2.2.1劳动关系管理概念的研究郝晓娜(2021)在《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管理》中,将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与用工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称为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综述
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研究综述我国实施市场化改革以来,劳动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范围更广,我国的劳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劳动关系问题开始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来保证社会协调和经济发展,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研究结果。
现将学者们有关劳动关系的研究做综述如下:一、我国劳动关系的定义面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和劳动管理体制正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迁这一局面,国内学者就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和性质定位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主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来界定我国劳动关系的内涵与性质,尤其是要突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内涵和性质的限制,拓展劳动关系空间,在进行劳动关系的一般性界定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客观的分析,得出符合其特殊规定性的性质界定。
1. 关于我国劳动关系内涵的界定受不同社会的性质以及在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劳动关系内涵的界定是不同的。
由于我国处于特定的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十分复杂。
学者们对劳动关系的内涵办公室上并没有达成一致,他们之间的分歧和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观点,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
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劳动关系就是指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关系基础上的,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
而温海池《关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几个问题》(1994)则认为应对之加以拓展,他认为劳动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广义而言,它指有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可称为社会劳动关系即社会物质生产领域与非物质生产领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交换关系;狭义的劳动关系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工业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其核心。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摘要:一、引言二、蓝采和其人三、醉酒当歌的含义四、蓝采和醉酒当歌的表现五、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才情与故事被传颂千古。
其中,蓝采和醉酒当歌的事迹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解析蓝采和醉酒当歌背后的故事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蓝采和其人】蓝采和,字伯玉,号东篱,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却因家道中落,沦为贫贱。
尽管身世坎坷,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投身于文学创作,终于在诗坛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蓝采和是唐代著名的“花间派”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醉酒当歌的含义】醉酒当歌,原意是指在醉酒之际高歌一曲,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个词语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醉酒当歌,人生几何?”后来,醉酒当歌逐渐演变为一种表达诗人旷世奇才、抒发壮志豪情的意象。
【蓝采和醉酒当歌的表现】蓝采和醉酒当歌的事迹,最著名的莫过于他与杜甫、李白、钱起等诗人的交游。
据传,蓝采和曾与杜甫、李白畅游于洛阳城,三人醉酒之余,相互吟咏诗词,成为诗坛佳话。
蓝采和还曾与钱起在扬州相逢,醉酒当歌,共同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这些事迹都表现了蓝采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才情横溢,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结论】蓝采和醉酒当歌的事迹,既是他个人才情的体现,也是唐代诗人勇于创新、敢于表现的精神风貌的展现。
醉酒当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达了诗人们在面对命运波折时,依然能够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劳动关系学》文献综述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作为最原始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的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关系到了这个社会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的建立起来,这这个过程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企业的入驻使得我国的劳动关系更加的复杂,同时在劳资上的矛盾也更加的显著,经常可以看到劳动争议的发生。
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形式。
本文就我国劳动争议现状做了介绍,并对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这一课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做了综述,最后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展望一、引言在我国对于劳动争议的各种处理体制当中,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作为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法律学界,有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针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
部分学者还通过对国内外的劳动争议仲裁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完善国内仲裁制度突出了相关措施。
下面就我国劳动争议现状做了介绍,并对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这一课题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做了综述,并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做展望。
二、我国劳动争议的现状我国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后,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递增。
近几年,其数量更是急剧的上升,增长的速度非常快。
仅在北京市2006年1-6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就达到了12325件,同比上升了40%。
并且劳动争议的内容,也由简单的工资问题转变为涉及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劳动安全、劳动合同等多面的问题。
尤其是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问题连续几年成为劳动争议的主要案由。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致使劳动力市场“求大于供”的现象日趋严重。
在利益的驱使下,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大部分的劳动争议案件都是由劳动者提起申诉的。
例如在2005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总数中,劳动者提出的仲裁申诉的案件为29.4万件,占受理案件总数的93.6%。
三、国内外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进展(一)国内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研究进展对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不足,国内学者研究较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如下总结:刘源认为,现行劳动争议仲裁法律机制的不足包括:劳动争议仲裁缺乏管辖权异议制度,劳动仲裁管辖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管辖权异议的规定;我国劳动仲裁缺乏劳动仲裁保全制度,司法监督体制不完善,其次,从劳动仲裁内部来看,也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机制;未明确工会的当事人地位,劳动争议仲裁举证制度存在问题(包括第劳动仲裁机构主动调查收集征据,有违法律的公正性;,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一般哪些证据与仲裁请求有关未明确;第二,用人单位在哪些具体情形下要负举证责任未明确等)。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第一篇: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我国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出现矛盾,社会劳动就业也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
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
而如何处理好劳动力供求,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安定都多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来完成文献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预测正文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在西方,马克思是较早注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论述,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等,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核心。
马克思不是单单分析劳动力供求问题,而是将劳动力供求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从深层次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供求问题的实质,并对其长期变动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凯恩斯的劳动力供求理论是一种总量的就业理论,较少分析劳动力供求结构,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新古典综合学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托宾与杜贝生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分析理论、希克斯的劳工市场部门分析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力供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结论:葛培波[2](2000)认为劳动力供求非均衡在于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速减缓,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和体制转轨使潜在的供求矛盾显形化。
因此要缓解这种劳动力供求矛盾,就必须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堂论文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课程名:法学文献与检索老师:吴文辉姓名:王莹学号:1510020082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
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一、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内研究综述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
谭规认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动关系明显上升”。
劳动合同文献综述范文
劳动合同文献综述范文劳动合同文献综述范文如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条件、权责和利益分配的法律文件。
近年来,劳动合同的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现有文献中有关劳动合同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劳动合同的内容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修订等环节。
在劳动合同订立方面,研究者从双方权益、合同条款和合同订立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
劳动合同解除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解除的原因、程序和效力等问题。
劳动合同修订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修改条件、程序和效果等问题。
劳动合同的执行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履行的问题。
在劳动合同履行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劳动报酬和工时、劳动环境和保护等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困境,如劳动争议解决、违约责任承担等方面的问题。
劳动合同的影响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影响及其社会效应。
在劳动者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对就业、收入和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在用人单位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对用工成本、企业效益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社会效应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劳动合同对社会公平、劳动关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首先,可以深入研究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和管理实践,以探索更合理和有效的劳动合同模式。
其次,可以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合同制度,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第三,可以深入研究劳动合同的实施情况和问题,以完善劳动合同的执行机制。
最后,可以关注劳动合同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评估和优化劳动合同制度。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执行和影响三个方面,未来应该从具体条款、国际比较、执行情况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国内外劳资关系文献综述
劳资关系文献综述[摘要] 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的劳资关系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研究的重点。
本文对过去劳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劳资关系劳动问题劳工运动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在不断的矛盾、斗争和调整中历经多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健全规范的劳资关系调整体系。
考察这一历史进程,对于我们今人研究和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劳动问题与劳资关系的出现(一)劳动问题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至十九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在自由竞争时期。
这一阶段的劳资矛盾主要表现为尖锐的阶级对抗和激烈的阶级冲突。
十八世纪中期兴起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生产技术的划时代变革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为资本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却使普通工人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
资本家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采用最残酷、最原始的剥削方式。
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品。
劳资矛盾处于尖锐的对抗之中。
而对资本的残酷压榨促使工人们奋起反抗。
但是,早期的工人斗争多是自发的、分散的行动,绝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工人们从实践中开始意识到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于是,在一些行业中开始出现了最初的工人组织,这便是早期的工会。
对于早期的工人组织,雇主进行了激烈的抵制。
代表雇主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府则用法律对之加以限制。
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都禁止工人结社、罢工和示威。
英国1799-1800年颁布的《结社法》和法国1791年颁布的《夏勃里埃法》就是这类法律的典型代表。
当时的政府标榜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保证“自由竞争”。
将劳资关系问题交由劳资双方去处理。
这种“自由放任”政策在资方明显处于优势、劳方处于绝对劣势的劳资关系格局中,实际上是放任、纵容雇主.限制、打击劳工的政策。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劳资关系演变的这一阶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劳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者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改善上;第二、劳工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个人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等众多方面。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便为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的研究文献。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就业是劳动者通过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从而获得工作和收入的过程。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等。
例如,Smith和Jones(2015)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另外,Brown (2017)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第二部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劳动法律是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关系的发展与劳动法律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
例如,Morgan(2016)的研究发现,工会的存在可以平衡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从而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另外,Johnson(2018)的研究表明,劳动法律的改革对于促进公正就业和减少不法用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Jackson(2017)的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另外,Wang和Li(2019)的研究表明,医疗保险的普及可以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结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政策等诸多方面。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的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也逐渐被我国的广大企业所借鉴和应用。
我国学者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也逐渐系统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具有来看,将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结论从以下的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一,关于和谐劳动关系制度研究。
胡放之(2018)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益凸显,而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深入,新的劳动关系问题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趋复杂。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为此,他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要素主要包含制度指标、薪酬指标、激励指标等等维度。
张山虎,杨俊青(2017)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刘美艳(2018)构建了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源动力,以组织转型需要、新生代管理变革和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政策因素为持续动力,最终和谐劳动关系效益反馈加强的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动力机制模型。
本研究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资方视角及微观层面运行机制,作了一个补充。
第二,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层面上,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其中,刘锐(2019)提出,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政策因素、薪酬因素、激励因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因素等等都可以包含其中;李燕(2019)主要对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重点分析了工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当中的积极价值和关键作用,为此,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让广大的员工能够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建言献策;张嘉昕、唐鑫(2020)对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积极价值和核心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也会对劳动关系的情况产生一些影响。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摘要:一、劳动关系文献综述的背景和意义二、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三、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四、劳动关系的现状和问题五、劳动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六、总结正文:一、劳动关系文献综述的背景和意义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劳动关系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雇佣、聘用、雇佣劳动者等形式。
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
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从属关系、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之间的对应关系、劳动关系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等。
三、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和我国劳动关系理论。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
四、劳动关系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到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劳动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未来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劳动关系形式多样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重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更加完善等。
六、总结劳动关系文献综述对劳动关系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劳动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展望了劳动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提升组织绩效的综合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竟争就是人才的竟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以人为本,“人”“能”有机结合,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于组织战略匹配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才能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全面提升,企业实现可持续的竟争优势。
因此,如何提高其绩效水平,促进持续发展成为很重要的课题。
本文献综述,针对与提升组织绩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研究。
关键词提升组织绩效因素企业家社会资本员工激励企业生命周期的智力资本建设工作团队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组织文化一、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就是其在社会价值规范下拥有的关系网络的价值。
企业家社会资本思想的提出, 是企业发展在现代竞争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追寻筑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获取资源、协调和组织资源以及节约交易费用,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家工作的本质就是要是编织、运营和发展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的各种人际关系网络。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各组织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联系, 表面上看是组织或机构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是在这些机构或组织工作的、特别是领导这些组织或机构的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际关系网络是企业家制定和组织实施企业经营中各种决策的基础: 经营方向的正确选择要求企业家不仅能够收集充分的市场信息、而且能预测可调动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 在既定方向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 要求企业家能够正确识别和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 并能调动这些人力资源在决策实施活动中的积极性。
由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网络和企业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决定的企业家社会资本, 为上述信息收集、资源获取以及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利用和积极性调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一) 对企业绩效的信息作用在传统经济或计划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信息网络是呈现为链型结构, 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 企业处于信息短缺状态。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劳动关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着员工的权益保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对于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劳动关系管理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的关系,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劳动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为了维护和促进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的管理活动。
劳动关系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局面。
二、劳工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劳工权益保护是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保护劳工权益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劳工权益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工资福利、劳动安全、职业培训、工作环境等方面。
三、劳动合同议定的内容与要点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信息、工作内容与岗位、工作时间与休息、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违约责任等方面。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充分协商,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保障劳工权益。
四、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的关系劳工权益保护与劳动合同议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劳动合同作为保障劳工权益的重要工具,通过明确双方权责、规范劳动关系,为劳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而劳工权益的保护又是劳动合同议定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劳工权益保护的要求,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保障劳工权益不受侵犯。
五、劳动关系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员工需求的多样化、法律法规的频繁变化等。
国内外劳资关系文献综述
国内外劳资关系文献综述劳资关系是指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在所有的企业都非常重要。
维护好劳资关系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减少劳资争议,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劳资关系研究文献,从劳资关系的定义、现有研究结论、理论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劳资关系的定义劳资关系包括了员工和雇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信任、沟通、传递信息和协商决策的过程。
在组织管理中,劳资关系也被定义为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决策系统。
其中,劳资关系涵盖了员工的经济利益、心理需求以及对工作和工作环境的看法。
同时,劳资关系还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
二、现有研究结论1、劳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众所周知,劳资关系对于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良好的劳资关系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影响,包括员工的生产力、劳动力成本、雇主的声誉等。
比如,Rosen 和Spreitzer(1991)的研究表明,美国的雇主在采用合作式的劳资关系模式时,可以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类似的,国内的研究也表明,企业采用灵活的劳动制度和人性化的解决劳资纠纷的方式,可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2、劳资关系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在企业中,选择合适的劳资关系模式和实施方式是成功的关键。
目前,美国和欧洲的企业普遍采用合作式的劳资关系模式,即基于相互信任、沟通和协调的模式,促进雇主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而在亚洲和南美洲,企业普遍采用竞争式的劳资关系模式,即强调雇主对员工的管理,强制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等。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分工合作的趋势,合作式的劳资关系模式正在得到更多国家和企业的认可。
因此,在选择劳资关系模式和实施方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文化和特点进行选择,并进行有效的实施。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劳动关系是指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包括雇佣、工资、福利、劳动条件、工会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劳动关系的一些文献综述:
1. 《劳动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作者:John H. Bishop):该书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关系的本质、影响因素和政策选择,提出了一些有关劳动关系的新观点和政策建议。
2. 《劳动关系与劳资冲突》(作者:John M. Bryson):该书主要探讨了劳资冲突的原因、形式和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劳资合作模式和解决劳资冲突的政策建议。
3. 《劳动法概论》(作者:David G. Littler):该书是一本介绍劳动法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科书,包括劳动关系的形成、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4. 《劳动关系与企业绩效》(作者:David G. Littler):该书主要探讨了劳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包括员工福利、劳动关系稳定性、劳资关系和谐度等因素。
5. 《劳动关系与员工福利》(作者:David G. Littler):该书主要介
绍了劳动关系与员工福利的关系,包括员工福利的种类、员工福利的影响因素、员工福利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文献综述涵盖了劳动关系的不同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和政策。
劳动教育文献综述
劳动教育文献综述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献进行综述,并从劳动教育的目的、方法、特点、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道德,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进行了研究。
国外学者Vocca(1980)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动来发掘、发挥和培养个人潜能,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具备自立、自信和创造力。
国内学者张启春(2007)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自信心,以及增强他们的工作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劳动教育的方法劳动教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传统的手工制作、实践操作、劳动见习、社会实践、学生生产等多种形式。
国内外学者也对劳动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张凤林(2012)认为,劳动教育的方法应当采用“任务—实践—反思”的教学模式,即先布置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反思、总结、巩固;夏瑜(2007)则认为,劳动教育应当注重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中,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三、劳动教育的特点劳动教育与传统的文化教育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直接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劳动教育可以重建学生对工作和人类生存的认知和评价体系,增强他们的工作意识和职业素养。
总体来看,劳动教育是一种全面性、实践性、生动性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劳动教育的实践劳动教育的实践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包括传统的手工制作,也包括实践操作、劳动见习、学生生产等多种形式。
劳动教育的实践应当围绕教育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量身定制,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鱼待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劳动关系;新古典学派;正统多元学派;激进派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国内研究综述
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袁方、程延园、常凯、冯同庆、荣兆梓、郭庆松、赵薇等学者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对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改善劳动关系对策方面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强资本弱劳工的状态,仅靠工人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平衡的,这就需要政府干预,需要公权力介入,需要法律通过限制强者以扶持弱者”气常凯从法学角度考察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提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以国际劳工标准为依据完善中国的劳动立法,实现中国的劳权保障。常凯主编的《劳动关系学》 (2005)在系统介绍和评述国内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并对我国劳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这也是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提出和构建我国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论证了劳动关系学科构成的相关内容。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王成认为:“应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制定出台切实维护弱势劳动关系群体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监督制约和保障机制”气陈谊、吴江认为:“国家对劳资关系的干预,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自身立场,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新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
新古典学派也称新保守派或新自由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劳资双方虽然具有不同的标和利益,但劳资关系表现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下,若雇员不满,可以自由地辞职,寻找新工作,若资方不满,也可以自由地替换工人,劳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各自的利益;工会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干扰了管理方与雇员之间的直接联系,使管理方处于劣势地位;主张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
(2)对我国劳动关系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认为有五个原因:“一是普通员工工资增长缓慢、二是企业用工管理不规范且工作条件差、三是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不完善且劳资双方沟通机制普遍缺失、四是工会未能有效调节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五是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陆续出台扩大了劳动者享有的法定权利范围”冯同庆指出:“现阶段中国劳动关系的变迁是缘起于产权关系变化的特殊现象,劳动者身份的变化也有着向公民转变的特殊社会背景,劳动关系及其变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注意联系产权的变化、劳动者公民身份的衍生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张彦宁、陈兰通主编的《2006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2006)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与政策、企业的用工和薪酬、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社会保险的运行、劳动争议的处理,以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予以系统分析,并对如何改善劳动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赵薇介绍了劳动关系的三种理论模型,并认为,“各个国家、行业、企业、工会都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复杂的影响劳动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1)对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研究
李培林指出:“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建立在双方力量的平衡上”;冯同庆的《中国经验:转塑社会的企业治理与职工民主参与》(2005)以大量的一手实证调研对“当前社会转型中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的现状、前景及转向”作了系统研究。谭规认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者处境艰难;劳动争议不断增强,部分劳动争议得不到及时解决;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向亟待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不稳定旳劳动关系明显上升”。文魁、宋湛指出:“企业经营者劳动保障意识薄弱;职工素质偏低,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小;劳动合同的非规范化和非法制化;工资由雇主单方面制定,工资的市场竞争力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争议增加,但争议隐性化明显;工会尚不能在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当前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中,将劳动关系至于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4)指出:“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而非对抗,现阶段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的创新应该贯彻这一精神”,这一观点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李培林在《和谐社会十讲》(2006)中从社会结构、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利益格局、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区域发展、社会风险、中国经验等十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注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他认为:“社会就业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和谐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孙立平的专著《失衡》与《断裂》(2004)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分析、对“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的分析,对劳动关系出现诸多问题的社会背景予以剖析。
劳动关系文献综述
———————————————————————————————— 作者:
———————————————————————————————— 日期:论文题目:劳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课程名:法学文献与检索
老师:吴文辉
姓名:王 莹
学号:1510020082
专业: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