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载(3篇)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于2022年9月15日组织了一次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活动地点:我校周边社区四、活动内容1. 参观社区服务中心2. 开展社区环境清洁活动3. 进行社区知识问答4. 与社区居民互动交流5. 举办社区才艺表演五、活动过程1. 参观社区服务中心上午9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社区人口、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等。

同学们认真聆听,对社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开展社区环境清洁活动参观完毕后,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社区环境清洁活动。

同学们拿起扫把、垃圾袋等工具,清理社区的垃圾,擦拭公共设施。

经过一番努力,社区环境焕然一新。

3. 进行社区知识问答社区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

通过问答,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社区的相关知识,增强了社区归属感。

4. 与社区居民互动交流下午,同学们走进社区居民家中,与他们亲切交流。

同学们向居民们介绍了自己的学校和兴趣爱好,还帮助居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居民们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与他们分享了生活中的趣事。

5. 举办社区才艺表演晚上,同学们在社区广场举办了才艺表演。

同学们表演了舞蹈、歌唱、小品等多种形式的节目,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阵阵掌声。

才艺表演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才艺,也增进了社区居民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颇丰。

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社区,播撒爱心”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20日三、活动地点XX社区四、活动对象我校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校长发表致辞,强调了此次活动的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贡献力量。

2. 分组行动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班主任带领,分别负责不同区域的活动。

3. 清洁家园同学们拿着扫帚、簸箕等清洁工具,对社区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扫,清理垃圾、杂草,保持环境整洁。

4. 亲情陪伴部分同学走进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5. 文艺演出同学们为社区居民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小品等,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6. 环保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7. 结束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学会了关爱他人,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六、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德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道德理念,提高了道德素养。

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们对同学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2. 活动收获(1)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2)同学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3)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改进措施(1)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七、活动感悟这次德育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的力量。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为社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更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记录

德育教育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内容1. 爱心义卖活动活动当天,学生们自发组织了爱心义卖活动。

他们将自己不再需要的书籍、文具、玩具等物品捐赠出来,并在校园内设立义卖摊位。

义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

2.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学生们分组前往附近的养老院,为那里的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他们陪老人聊天、唱歌、跳舞,还为老人表演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

此次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3. 环保宣传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们在校园内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

他们制作了环保宣传海报,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此外,学生们还组织了一次校园清洁活动,清理了校园内的垃圾,为营造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生们分组前往附近的留守儿童之家,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关爱。

他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学习用品、玩具等礼物,并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学习。

此次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

四、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本次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关爱他人的理念。

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录(3篇)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日组织了一次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社区,关爱老人”,旨在让学生了解社区,关爱老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XX社区四、活动内容1. 参观社区活动中心2. 与社区居民互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3. 拜访孤寡老人,送上关爱与温暖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五、活动过程1. 参观社区活动中心上午9点,学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XX社区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位于社区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活动中心的各个功能区域,了解了社区活动中心的日常运作。

2. 与社区居民互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参观结束后,学生们与社区居民进行了互动。

他们向居民们询问社区的基本情况,如社区人口、文化活动、便民服务等。

居民们热情地回答了学生们的提问,让学生们对社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拜访孤寡老人,送上关爱与温暖下午2点,学生们分组前往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进行拜访。

在拜访过程中,学生们为老人们送上了水果、牛奶等礼品,并陪伴老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

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学生的关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下午4点,学生们在社区广场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整理绿化带,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义诊、理发等服务。

在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总结:1. 学生们对社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社区意识。

小学社会实践性活动记录(2篇)

小学社会实践性活动记录(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小学社会实践性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社区,关爱他人”。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4. 激发学生的爱心,关爱他人,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活动时间2021年5月20日四、活动地点我校所在社区五、活动内容1. 了解社区基本情况活动当天,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实地考察。

他们参观了社区的公园、文化中心、养老院等地,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后,学生们分组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有的去公园捡拾垃圾,有的去文化中心为老年人表演节目,有的去养老院陪伴老人聊天、散步。

在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3. 开展亲子活动为了让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还组织了亲子活动。

家长们陪同孩子们一起参观社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也体会到了亲子陪伴的重要性。

4. 总结分享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总结分享。

学生们分享了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表达了自己对社区的关爱之情。

同时,老师们也对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六、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社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2. 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3. 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学到了很多新知识;4. 学生们的爱心得到了激发,关爱他人的意识得到了提高;5. 家长们对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继续支持学校的工作。

七、活动反思1.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要更加充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2.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3.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4. 活动内容要更加丰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松树岗小学06-07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革命烈士纪念碑)

松树岗小学06-07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革命烈士纪念碑)

松树岗小学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07年4月
5日地点
水口龙小组的“革命
烈士纪念碑”
主持人邱国祥
活动
类型德育
活动名称
(主题)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

参加
人员
1至6
年级
活动内容记录
1、由学校组织学生步行前往水口龙小组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步行过程中注意安全。

2、到达目的地后学生集合,学生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带领下清洁纪念碑的环境。

3、由邱国祥主任介绍革命英雄纪念碑的历史,交待祭拜时要注意的问题。

4、由班主任组织好,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

5、学生排好队,由班主任强调纪律和卫生要求,每班逐列出队进行祭拜,献花,注意庄重,不可嬉戏打闹。

6、学生集合照相,步行返回学校。

7、校长号召同学们要学习他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学习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

小学思政实践课活动记录

小学思政实践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四、活动参与人员1. 小学全体师生2. 家长代表3. 邀请的革命烈士后代五、活动流程1. 早晨8:00,全体师生在校园集合,由班主任组织队伍,清点人数。

2. 8:30,全体师生乘坐大巴车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

3. 9:00,抵达革命烈士纪念馆,由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历史和意义。

4. 9:30,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实物展览、图片展示等。

5. 10:30,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包括: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歌曲演唱、红色游戏等。

6. 11:30,邀请革命烈士后代分享革命故事,与学生互动交流。

7. 12:00,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8. 12:30,返回学校。

六、活动内容1.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岁月中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同学们通过参观,对革命先烈们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

2. 互动体验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红色文化,我们开展了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歌曲演唱、红色游戏等活动。

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 革命故事分享在活动中,我们邀请了革命烈士后代分享革命故事。

他们用生动、感人的语言,讲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深受感动。

4. 合影留念在活动结束前,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七、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思政实践课活动,同学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表示敬意。

小学_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小学_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在活动开始前,各班级开展了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班主任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关爱他人的热情。

2. 关爱他人实践活动(1)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活动,陪伴留守儿童度过快乐的时光。

(2)关爱老人:组织学生到社区养老院开展关爱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聊天等。

(3)关爱残疾人:组织学生到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关爱活动,帮助残疾人康复训练,陪伴他们度过愉快的时光。

(4)关爱贫困学生:组织学生到贫困学生家中开展关爱活动,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召开总结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总结活动的成果。

四、活动过程1. 主题班会各班级在活动开始前,由班主任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等形式,了解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班主任还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关爱他人实践活动(1)关爱留守儿童10月15日,我校组织了20名学生前往附近的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为留守儿童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与他们一起玩游戏、画画,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2)关爱老人10月20日,我校组织了30名学生前往社区养老院开展关爱活动。

学生们为老人们表演了歌舞、小品等节目,还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聊天,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关爱。

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014.9.24 韩英
记录人 参加人 数
李艳燕 30
奉献爱心,推开心门 1、打扫院内卫生,整理物品。 2、奉献爱心,陪老人聊天。
活动过程
8点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排队来到老人家,通过与他的 交流,大致了解了老人的爱好和生活习惯,然后我们分成两组, 一组同学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排遣寂寞;另一组则进行卫生打 扫,拖地、倒水,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辛苦,但是看见老 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大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劳动结束,我 们为老人们献上了准备好的节目,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同学们用 真诚的行动换来了满院的笑声和掌声。
活动内容
4、第四小组11名学生锄草劳动。
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表现非常突出,体验亲身劳动的乐趣, 同时也树立 自身的环境意识,真正起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 们预期效果,学生身受感动,回来后上交体会非常多。
中东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活动日期 带队教师 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
孤寡老人家
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充分的展现了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和风采。这次活 动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一些问候,一些关怀,为老人们平淡的世 界里带去了一些歌声和欢乐,深得他的喜爱;同时让老人的生活 多了一份快乐少了一份寂寞,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以后我们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创新活动形 式,丰富活动内容,将学会做人的道理通过此活动深入到每一位学 生心中。
2、 由韩英、梁佳老师带队前往社区。
3、 分组进行卫生打扫。
活动效果
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知道环境对人们 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懂得珍惜环境、爱护环境。
中东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活动日期 带队教师 活动目的 活动形式

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优秀6篇)

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优秀6篇)

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优秀6篇)这里的6篇较新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德育活动记录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篇一一、活动主题立德树人,幸福成长。

科研增效,彰显特色。

二、主要活动(一)主题班会活动月1.活动时间:20__年9月2.活动主题:以爱国教育、平等公正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态教育和自信教育等十大主题为选题重点,具有教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符合新道德教育理念。

3.活动形式:各学校制定系列化、常规化主题班会活动计划,所有班主任在活动期间至少组织两次主题班会,学校要有必要的督促、检查、评价措施和行动,确保活动有序、高效运行。

(二)第九届新道德教育实验优秀主题班会评选1.参评范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政教(团委、少先队)管理人员。

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成绩突出的教师优先参评。

参加区级比赛评选的教师须在活动月期间至少组织过两次主题班会。

2.内容要求(1)班会主题要具有教育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符合新道德教育理念。

参考选题范围:爱国教育、平等公正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爱心(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态教育和自信教育等十大主题。

从参考主题中分散选择参评主题,同一单位同一学段教师参评主题不得重复,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具体内容,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道德素材,关注学生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心理特征、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形成满足学生道德发展需要、易于接受的具体教育内容。

(3)班会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切合主题;设计合理,运作完整,时间把握恰当。

3.活动形式本次评选活动采取逐级评选、择优推荐上报的办法进行。

各单位要广泛发动,严格程序,择优推荐。

不认真参加活动月、不经过比赛产生的选手不得参加区级比赛。

区教科研科研中心将组织专家评委会,采取教师现场上课、评委现场打分、当场亮分的方式进行。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载卡(3篇)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记载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我校于近日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1. XX公园2. XX敬老院3. XX社区五、活动内容1. XX公园(1)参观公园: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欣赏公园内的美景。

(2)环保宣传:通过发放环保宣传单、捡拾垃圾等形式,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团队协作: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XX敬老院(1)慰问老人: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为他们表演节目。

(2)打扫卫生:帮助敬老院的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3)交流互动:与老人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传递正能量。

3. XX社区(1)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

(2)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宣传政策、维护秩序等。

(3)文明劝导:在社区内进行文明劝导,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六、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2)组织学生报名,选拔志愿者。

(3)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实施阶段(1)按照活动方案,分批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2)教师现场指导,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拍照、录像,记录活动过程。

3. 总结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

(2)评选优秀志愿者,表彰先进。

(3)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七、活动成果1. 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2.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新江小学学生到德育基地活动情况记录

新江小学学生到德育基地活动情况记录

2006年秋季学期
参加年级4—6年级负责人
参加人数159人活动类型
通过为老人表演唱歌跳舞、庆祝“元旦”
2007年春季学期参加年级1—6年级负责人
参加人数276人活动类型
2007年秋季学期
参加年级3—6年级
参加人数116人
2008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3—6年级
参加人数269人
通过参观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加强少先队员的爱
2008年秋季学期
参加年级4—6年级
参加人数142人
2009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1—6年级
参加人数248人
2006年秋季学期参加年级3—6年级
2007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4—6年级
参加人数159人
2007年秋季学期
参加年级2—6年级
参加人数140人
2008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3—6年级负责人
参加人数200人活动类型
2008年秋季学期参加年级3—6年级
2009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3—6年级
参加人数182人
2006年秋季学期参加年级5、6年级
2007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3、4年级
参加人数101人
2007年秋季学期参加年级3、4年级
2008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5、6年级
参加人数112人
2008年秋季学期参加年级5、6年级
2008年秋季学期
参加年级3、4年级
参加人数78人
2009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3、4年级
参加人数78人
2009年春季学期
参加年级5、6年级
参加人数105人。

松树岗小学06-07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农田)

松树岗小学06-07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农田)

松树岗小学德育、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
时间
2007年3月
20日
地点松树岗村主持人邱国祥活动
类型德育
活动名称
(主题)
体验农民的辛苦
参加
人员
4至6
年级
活动内容记录
1、由学校组织四至六年级学生到松树岗村的农田插秧。

2、由农民伯伯给学生讲解插秧的要领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同时示范插秧。

3、分成几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小块农田,看哪个小组插得既快又符合标准。

4、学生与农民伯伯交流插秧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5、让学生写插秧后的心得体会。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记录(3篇)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校于2021年10月组织了一次德育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关爱老人,传递温暖”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我国老龄化现状,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和需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3. 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活动地点:本地区养老院四、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了解我国老龄化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明确活动分工和责任。

(3)联系养老院,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2. 活动当天(1)早上8点,全体同学在校园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养老院。

(2)9点,到达养老院,与养老院工作人员对接,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

(3)9点30分,分组进行活动。

一部分同学负责陪老人聊天、散步,另一部分同学负责为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

(4)11点,活动结束,与养老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返回学校。

五、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通过本次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对老龄化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关爱他人,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活动也得到了养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的好评。

2. 活动感悟(1)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认识到,关爱老人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同学们认为,通过团队协作,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3)同学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了感恩和付出。

六、活动建议1. 学校应定期组织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习惯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为了加强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记录。

二、活动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三、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社区、家庭五、活动内容1.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撰写心得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学校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竞赛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校园安全等方面。

3.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到社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

活动中,师生们与留守儿童互动交流,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4.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国庆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制作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学生们在校园内捡拾垃圾,清理环境,共同营造美好校园。

6. 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到福利院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为残疾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活动中,师生们与残疾人亲切交流,为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7.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学校邀请了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们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旨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六、活动成果1. 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小学生德育社会实践记录

小学生德育社会实践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教育的真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我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德育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社区,从我做起”,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XX社区四、参与人员我校五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五、活动流程1. 开幕式:由校长致辞,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

2. 分组行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社区区域,进行环境清洁、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3. 实践体验:学生在社区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等。

4. 交流分享:各小组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表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

六、活动内容1. 环境清洁行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分组进行环境清洁。

他们拿着垃圾袋、夹子等工具,认真清理社区的各个角落。

在清洁过程中,学生们不怕脏、不怕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2. 文明劝导行动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在社区的主要路口进行文明劝导。

他们向过往的行人宣传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劝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

在劝导过程中,学生们礼貌待人,耐心讲解,得到了行人的认可和赞赏。

3. 关爱老人行动学生们走进社区的老人家中,陪伴老人聊天、散步,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状况,学会了尊重和关爱老人。

4. 环保知识宣传行动学生们在社区广场设立宣传点,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他们通过发放宣传单、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七、活动收获1. 道德素养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道德实践活动记录

小学道德实践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我校于2022年10月开展了一次小学道德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他人,从我做起”,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 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我校操场、社区、敬老院五、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校园宣传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关爱他人的意义,营造关爱他人的氛围。

3.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清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

4. 敬老院慰问活动: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为老人送上温暖和关爱。

六、活动过程1. 主题班会: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通过观看视频、分享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校园宣传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播放关爱他人的公益广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清洁、环保、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关爱他人的理念。

4. 敬老院慰问活动:学生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鲜花、水果等礼物,还为他们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七、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关爱他人的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 家长们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八、活动总结本次小学道德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德育综合实践记录册

德育综合实践记录册

一、前言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校积极开展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记录册旨在记录学生参加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收获,以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1. 志愿服务活动(1)时间:2022年9月(2)地点:社区、敬老院、福利院(3)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境清洁、敬老院慰问、福利院关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活动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共服务社区、敬老院、福利院20余次,受到社会好评。

2.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1)时间:2022年10月(2)地点:学校操场(3)活动内容:举办校园文化节,包括书法、绘画、摄影、征文等比赛,展示学生才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活动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共评选出优秀作品100余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1)时间:2022年11月(2)地点:学校操场(3)活动内容:开展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活动成果:学生积极参与,演练过程中,全体师生能够迅速、有序地完成疏散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4. 环保实践活动(1)时间:2022年12月(2)地点:学校周边(3)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4)活动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共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000余份,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

5. 社会实践活动(1)时间:2023年1月(2)地点:企业、农村、社区(3)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农村、社区,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活动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共参观企业、农村、社区10余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收获1.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 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

德育基地活动记录

德育基地活动记录

任元汉小学德育基地活动记录
一、活动目的:号召同学们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2017年4月1日
四、活动对象:四五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准备:
校旗、大队旗、中队旗、话筒、花圈
六、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四五六年级参加扫墓活动。

2、列队集合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

班主任和带班老师跟好队伍。

保证学生安全。

3、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活动纪律等教育,唱熟队歌,背熟誓词,练好宣誓。

(宣誓时要右手握拳举至耳旁)
4、各中队在扫墓活动中要保持纪律性和严肃性。

5、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6、各班安排一名旗手带好本班的中队旗,中队长带好队伍。

(二)扫墓的路上。

(三)到了墓地,清明祭扫活动开始。

第一项:出旗、敬礼。

第二项: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三项:向烈士献花圈。

第四项: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第五项:少先队员代表献词。

第六项:全体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第七项:退旗
(四)近前瞻仰纪念碑、祭扫陵园,参观陵园。

敬献小白花。

(五)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01月05日星期六 01:29饮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第一周(9月1日——4日)活动记录:(一)学校礼仪教育A、校园内礼仪1、上学时,学生到执勤点自觉下车,放学时,学生走出校门后方可骑车,自行车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

2、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校一律排队喝水。

3、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4、执勤人员礼节:执勤时,老师或来宾来到,应立正,行规范队礼,并大声问好。

5、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B、教室内礼仪: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

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C、路遇时的礼节:学生要主动靠道路右侧行走。

与老师或来宾相向行走相遇时,要主动问好或点头示意,同向行走时不争道,不抢道,礼让老师或来宾先行。

当老师或来宾问话时,要主动停下,徒手时应立正,热情认真地回答问题。

D、集会时的礼节: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1、升旗。

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行队礼)2、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立在台上时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

接受奖状、奖品时,先行鞠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用双手接,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后贴放胸前。

下台时脚步稳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充分的展现了我们学校学生的素质和风采。这次活动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一些问候,一些关怀,为老人们平淡的世界里带去了一些歌声和欢乐,深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让老人们的生活多了一份快乐少了一份寂寞,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希望以后我们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学会做人的道理通过此活动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基地名称
敬老院
活动日期
2014.10.24
记录人
卢春茹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30
活动目的
奉献爱心,推开心门
活动形式
1、打扫敬老院内卫生,整理物品。
2、奉献爱心,陪老人聊天。
活动过程
8点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排队来到敬老院,பைடு நூலகம்门后我们首先找到了之前联系过的工作人员,通过与他的交流,大致了解了老人们的爱好和生活习惯,然后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排遣寂寞;另一组则进行卫生打扫,拖地、倒水,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辛苦,但是看见老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大家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劳动结束,我们为老人们献上了准备好的节目,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同学们用真诚的行动换来了满院的笑声和掌声。
活动形式
参观、劳动
活动过程
1、听菜农介绍蔬菜的名称、生长特点和各生长阶段的防治措施以及采摘注意事项。
2、参观蔬菜棚,进一步了解蔬菜的生长趋势。
3、帮助菜农采摘成熟的蔬菜。
4、写参观后的心得体会。
活动效果
学生对蔬菜的生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蔬菜种植过程中的一些常识知识。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4、第四小组11名学生社区锄草劳动。
5、第五小组30余人负责已文艺汇演形式分别到个居民聚居地方进行演出。
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表现非常突出,体验亲身劳动的乐趣,同时也树立自身的环境意识,真正起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学生身受感动,回来后上交体会非常多。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大王庙村果园
活动日期
2015.4.27
记录人
卢春茹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30
活动目的
让学生更好的领略大自然美丽风光,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形式
游览
活动过程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精心安排了游览大王庙村德育实践基地——果园,让学生在尽情观赏、玩乐中体会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恩赐,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给学生讲述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使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为了让本次的活动效果能得以更进一步的提升,学校还将持续开展、“走进春天,环保之旅摄影展”、“春游征文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比赛等活动。
陵江一小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社区
活动日期
2014.9.12
记录人
曾妍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70
活动目的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活动形式
1、义务劳动。
2、文艺演出。
活动过程
1、第一小组15名学生负责社区卫生清扫。
2、第二小组8名学生布置社区宣传栏。
3、第三小组11名学生负责向周围居民散发爱护环境的宣传单。
参观、座谈。
活动过程
1、听取院长介绍关于敬老院的历史和现状。
2、听敬老院里革命老红军爷爷讲解他们的光荣故事及优良传统。
3、学生与敬老院的老爷爷互相交流“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友爱新风”。
活动后:
1、学生为敬老院的老爷爷表演节目,舞蹈、歌唱等。
2、为老人们服务。
活动效果
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助人为乐思想的教育。
2、由赵桂娟、张丽双老师带队前往社区。
3、分组进行卫生打扫。
活动效果
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知道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懂得珍惜环境、爱护环境。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棚菜劳动基地
活动日期
2014.10.13
记录人
卢春茹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35
活动目的
掌握蔬菜种植的各时段的生长特点、防治措施和采摘注意事项等。
活动效果
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享受春天之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敬老院
活动日期
2014.11.13
记录人
卢春茹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70
活动目的
学习革命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弘扬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形式
大王庙小学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记录
基地名称
新农村建设社区
活动日期
2015.3.5
记录人
曾妍
带队教师
赵桂娟
参加人数
40
活动目的
利用雷锋学习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育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雷锋似的好少年。
活动形式
打扫社区卫生
活动过程
1、提前由相关班主任通知有关学生准备必要的东西,如:抹布、塑料袋、扫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