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 : 对福州市森林 旅游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阐述 , 分析 当前福 州地 区森林旅 游开发 、 利用过程 中存在 的生态 环境 问题 , 提
出福 州 地 区森 林 生 态 旅 游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几 点 建 议 。
关键 词:森林旅 游 ; 森林生态旅游 ; 可持续发展 ; 福州
中图分类 号:F9 . 5 2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0 2 (0 8 0 -2 30 17 -95 20 )3 3 - 0 4
Ab t a t u r n t ts a d c a a tr t s o r s tu s r s u c n F z o lb r td sr c :C re tsau n h r ce si f o e t o r m e o r e i u h u i ea o a e .T e p e e te o e vr n n n d ’ i c f i s h r s n c ・ n i me ti e o
Ke od : o s t rm; cl cl o s tu s yw r s f eto i r u s eo g a f etor m;ss n b ee p n; uhu o i r i ut al dvl met F zo i a e o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 自然景观及其附属的人文景观资源、 地形地貌资源等为人们提供旅游 、 休憩 、 疗 养、 科学考察、 探险等活动的产业 , 生态旅游” 是“ 的主体¨ 。随着我国法定假 1的增多 、 】 3 文化生活的丰富 ,
Cu r n t t s o o e tt urs e o r e a d u t n bl e e o m e f r e ts a u ff r s o im r s u c n s sai a e d v l p nto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征, 初步探 讨景 观生态学 在在 生态 旅游线 路 的应 用 , 并力 图揭示其理论基础地位 。

福 州旗 山国 家森 林公 园 生态 旅 游线 路设 计 的理 论基 础 ( ) 态旅游的含义和特征 一 生 生 态 旅 游 的兴 起 引 发 了研 究 热 潮 , 目前 对 于 生 态 旅 游
州旗 山国家森林公 园为例 , 阐明景 观生态 学是生态旅 游线路设计 的主要理论 之一 , 分析 在景观生态 学理论 指 导 下的旅游线路设计过 程 , 肯定 对旅 游地进行景 观生态 规划和设计 具有实践 上的可行 性 , 能满足 景 区旅 游生 态 平衡与人类协调 的发展要求 。 关键词 : 观生态 学 ; 景 生态旅 游 ; 线路设计
是天然 自然 环境或相对不受干扰 的 自然 区域 , 主要 包括 自 然保护 区、 森林公 园、 国家公园等 1 一 。 ( 哪 2 旅 游设施建设 和旅游活动要 以不 破坏生态环境 , 、 以
生态环境 的承受力为依据 。 3 生 态 旅 游 的资 源基 础 主 要 是 自然 环 境 , 也 包 括 相 、 但
收 稿 日期 :0 7— 3— 9 20 0 2
质性 发生发 展及 保 持异 质性 的机理 , 建立 景 观 的时 空模
型 1 。 ( 。景观生态学是在生态 学和地理学结合 下产生 P 的, 包含 了生 态学的思想和原则 , 同时重视 景观时 空特色 ,
作者简介 : 亦雄 ( 9 9一) 男 , 族 , 建仙 游人 。福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管理 系教 师, 严 17 , 汉 福 福建 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 学在 职研 究生。主要 从事旅游教 学及旅 游企业 管理研 究。
景 观 生态 学 理论 在 生态旅 游 线 路设 计 中的 应 用

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作者:刘贵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7期摘要: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

但由于自身的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和人才缺乏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就此以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对策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另外,基于旅游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旅游环境衰退,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和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呼唤。

而当前,随着当前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非常时期,向全社会开展“绿色旅游项目推介计划”和“绿色旅游行为倡议”等,积极推广各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活动。

1. 生态旅游1.1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环境意识开始觉醒,而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即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1.2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也大力推进传统林业的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同时随着人们关注森林和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增强,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中的一个新亮点。

据统计,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利用这些森林资源,截至二0一0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规划面积1151.9万公顷;森林公园已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游憩的重要场所。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园这一概念最早是 2 0世纪 5 年代 由 0 苏联提 出来 的 ,0年 代正 式在 我 国得到应 用 。 国 8 我
森 林 公 园 大 都 是 在 国有 林 场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森 林公 园 中的 自然条 件 包含 内容相 当广 泛 , 如
山体、 水体 、 地形地貌 、 气象气候等 , 再加上 当地的 历史和人文景观 ,使得森林公 园具有丰 富的自然 科学 、 人文历史 内涵 , 因而具有 多方 面的功能和开 发旅游价值 。由于森林公 园在国内还是一新事物 , 对其的定义也各不相 同。 19 年颁布的《 94 森林公园管理 办法》 中对森林 公园定义为: 森林公 园是指景观优美 , 自然景观与

二、 森林公 园开发的指导 思想
( ) 一 生态原则 。 在森林公 园的开发中应注重保 护与 开发 并重 。 护性 开 发 保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 是人类文明的摇 篮 。森林风景资源不仅具有重大 的经济开发与利 用价值 ,其本 身也是 良好 的 自然生态系统 的重要 组成部分 。建立森林公 园就是要求将珍稀 自然遗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 07 72(0 80 一 1卜 oo 10 —7320 )9 o3 03
我 国森林 旅 游业 起 步于 上 世纪 8 0年代 。18 人文景观集 中 , 92 具有一 定规模 , 可供人们游览 、 休
年 ,我国建立 了第一处森林公 园——湖南张家界 息或进行科学及文化、 教育活动的场所 。 国家森 林公 园 。 0多 年来 , 国森林 公 园建设 得 到 2 我 王兴国认为 :森林公 园是 以大面积森林为基 “ 了快速发展 , 森林旅游业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越来 础 , 生物资源丰 富 , 自然景 观 、 文景 观相对具有 人 越多的游人走进森林 ,我国森林公 园旅游迅速发 定规模 的生态郊野公 园。她是以保护为前提 , 利 用森林 的多功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展, 目前旅游线路达 2 万余公里 , 总长可 以绕地球 赤道半周。据 国家林业局统计 , 截至 目前全国各类 并可 以进行科 学文 化活 动 的经 营管 理 区域 。 ” 森林公园总数达 17 个 ,其 中国家森林公 园 34 08 4 杨桂华认为 :森林公 园是 以良好的森林景观 “ 处, 经营 面 积 66万 公 顷 , 步 形 成 了 以 国家 森林 和生态环境为主体 , 5 初 融合 自然 景观与人文景观 , 利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文档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文档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为全国“十大示范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福州唯一的4A景区。

整个公园呈长方形,总面积859. 3平方米。

园内三面青山环抱,南部濒临八一湖。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公园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年平均气温20℃。

公园植被覆盖率达72% ,植被区系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计有131科546属1703种。

随着福州市的城市建设,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已由原来的城郊公园逐渐变成城市公园,是福州城市居民度假、休闲、康乐、观光的主要活动场所。

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土壤情况园内土壤母岩主要为结晶花岗岩和凝质岩。

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剖面显强酸性,下层为红棕色或桔红色,底层有红、黄、白交错的网状层。

山地大部分土层较薄,表层石砾比较多,含腐殖质较少。

个别为石质土,平地分布有少量的潜育性水稻土。

森林公园内排水状况良好,土壤中可溶盐类容易被淋洗掉,因此土壤一般显酸性。

红壤: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

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

红壤又称为红土。

分层特征:O层:在森林植被下,当年凋落物,A层:暗棕红色,团粒结构,无人为破坏下可达30cm左右,疏松。

B层:棕红色、红色,核状或核块状结构,可达0.5—1m,比较紧实,质地较粘,常有Fe结核存在。

在B层以下常有一个由红、黄、白三色交错而成的网状纹,网状纹较坚硬,对植物生长不利。

其形成机制尚无定论。

C层:母质层理化性状和肥力特点:(1)全剖面呈酸性,pH为5.0—5.5;(2)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赤铁矿,粘粒硅铝率为2.0—2.2;(3)交换量低,常为5—10cmol/kg土,细土的CEC/粘粒<0. 24;(4)红壤中有较多的游离态Fe、Al,而P易被固定,细土游离Fe2O3不小于2%;(5)肥力特点:矿质养分少、酸性大、易产生铝锰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质地粘重或砂粒过多。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浅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浅析
然风景 区 ,区 内l 体 高耸 ,峡 谷幽 深 ,树木葱郁 ,山石嵯 峨 , I _ I 奇 趣盎 然 ,石壁 对峙 ,摩 崖众 多 ,潭深 水清 ,瀑 布众 多。峰
林 艺术 于一 体 ,碧水 青 … 、瀑 布 、奇石 、 榕 、碑刻 、 稀 古 珍
的动植 物资 源 和历 史悠久 的宋 古驿 道 、清刘 冰 心墓 、正心 寺 等构成了森林公园钟灵敏秀的 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
2 公园 发展 中存在 的一 些 问题
全球 的 “ 国鸽子树 ”—— 珙 桐 ,数量 很少 的 “ 中巨人 ” 中 林
— —
望 天树 。 据说 望 天树可 以长 到 7 0多米 , 人站 在树 下望 不
到 树顶 。还有 16 90年发现 的 “ 旗 皇后 ” —金 茶花 和 世界 茶 — 最 古老 的活 化石 、人 称古森 林遗 迹 的桫 椤 ;以及 世界 著名 的
福 州市 民 的理想休 闲场 所 。该文 简要 分析 其发 展 中存在 的一 些 问题 ,并 提 出一些解 决 方法 。 [ 键词] 福 州 关 森林 公 园 问题 尼克 松先 生访华 时 送 给我 国 已故 国务 院总理周 恩来 的友谊 树 的第 二代 。 此外 还植 有世 界 四大街 道树 种— —悬 铃木 、 榆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种 国 内外 珍贵 树种 。 潭溪 自北 向南 流贳 园中 , 龙 以苏 铁 同、 棕 榈 园 、 稀植 物 园 、竹类 观 赏 园 、树 木观 赏 园 、 卉盆 景 珍 花
园及 榕树 景观 区等 多个植 物专 类 网构 成 的树 木 观赏 区 ,融 园
此外 ,还 有 鸟语林 ,设 有 珍稀 鸟 园 、鸵 鸟园 、天鹅 湖 、 鸣禽走廊 、 鹤池 、鸳鸯 溪 、龙川 瀑布 、飞 禽天地 、田冈水 仙 车 、人 鸟交 流广 场 、儿童 乐 园等景 点 ,步入 鸟语林 ,与百鸟 共 舞 , 您 的身 心在 大 自然 中得 以陶冶 。公 园北端 有龙 潭 自 令

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福建为例

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福建为例

2013年05月下半月刊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福建为例冯云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03)摘 要:文章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在分析了福建发展生态旅游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福建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发展福建生态旅游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在国际上,旅游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促进福建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推动福建省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和文化强省,2012年10月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做大福建旅游业保驾护航,福建旅游业正在茁壮成长,而且在一些领域和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和潜力,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

然而,旅游的发展在给福建经济发展带来推力的同时,也给福建人居环境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如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交通阻塞,以及旅游景区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因此,必须加快福建生态旅游的研究与建设,促进福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以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点为切入点,分析福建发展绿色旅游的必要性及其障碍,进而提出福建发展绿色的对策举措。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一)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又称“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觉醒”的产物。

环境学者、生态学者、林学家等纷纷投入其中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城市的热、光、细菌等环境因子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存,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浅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浅析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浅析作者:朱如虎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7期[摘要]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是福州唯一的4A景区,还是热带亚热带树木的大展览园、福州市民的理想休闲场所。

该文简要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 福州森林公园问题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北郊新店镇赤桥村,是中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

原名福州树木园,是集科研与游览的综合性公园。

1 公园概况公园兴建于1960年2月,面积859.33公顷,1993年更名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以福飞路为界,西至湖顶与叶洋村接壤,南至八一水库北岸堤坝,北至岭头乡与笔架山毗邻。

呈长方形,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

以搜集、展览福建树种为主,引进南方的木棉树,北方的钻天杨,热带的南洋杉,亚热带的樟树,温带的油松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

龙潭溪自北向南流贯园中,以苏铁园、棕榈园、珍稀植物园、竹类观赏园、树木观赏园、花卉盆景园及榕树景观区等多个植物专类园构成的树木观赏区,融园林艺术于一体,碧水青山、瀑布、奇石、古榕、碑刻、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宋古驿道、清刘冰心墓、正心寺等构成了森林公园钟灵敏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园内有多种受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以换回5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数量很少的“林中巨人”——望天树。

据说望天树可以长到70多米,人站在树下望不到树顶。

还有1960年发现的“茶族皇后”——金茶花和世界最古老的活化石、人称古森林遗迹的桫椤;以及世界著名的巨树之一,人称“万木之王”的秃杉。

园内也有多种受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银杏、连香树、普陀鹅耳枥、杜仲、柏乐树、夏腊梅、长瓣短柱茶、云南山茶、槿棕、海南粗榧、荔枝等。

园内硕果仅存的澳洲栗豆,也在这里舒枝展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享自然奇趣,寓知于游乐——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浅议森林公园的主题构思

享自然奇趣,寓知于游乐——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浅议森林公园的主题构思



概 述
2资源优 势。( ) . 1环境资源优势 : 由于地理环境 和森林 的
防护效应 , 成了园区 内特有 的小气 候。园区夏季平均气温 形
比福州市区低 3 5摄 氏度 。 ~ 森林 释放 出大量的氧气 和负氧离 子, 使其成 为“ 福州市最大 的天然氧吧” 2 动植物优 势 : 。( ) 福
州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主 要 以搜 集 、 览 树 种 为 主 , 区 内 拥 有 展 园
1 . 森林公 园的概念 。关 于“ 森林 公园” 的概念 , 尽管不 同 学者描述 的概念各 异 , 但有其共 同内涵——即 以森林景观 为
背 景 , 合 了 自然 与 人 文 景 观 的 旅 游 及 教 科 文 活 动 区 域 。 融
W 0 e n H U a L Y OU
Hale Waihona Puke ☆文 化 旅 游 ☆
享 自 然 奇 趣 , 知 于 游 乐 寓
以福 州 国 家森 林 公 园为例 浅议 森 林 公 园 的主 题 构 思

( 重庆大学

4 04 ) 0 0 4
建筑城规学 院, 重庆

要 : 州国家森林公 园作为国家十大森林 公 园之 一, 福 是福 州唯一的 4 A景 区, 还是热带亚热带树木的大展 览
造旅 游 的 “ 自然 ” 牌 。这 是 森 林 公 园 的 优 势 也 是 其 劣 势 , 品 这
道、 清刘冰如墓 、 正心寺等人文景 观 ; 兴建 了游 客服务 中心等
相应 的旅游服 务项 目与设施 。
二 、 WOT分析 S
( ) 一 福州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福州 市是福建 省政治 、 . 经济 、 文化 的中心 , 也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森林公园游步道规划与设计研究———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发布时间:2022-08-17T07:41:04.21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4月7期作者:陈俊橙[导读] 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进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陈俊橙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摘要: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进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森林生态景区建筑中占据了日益关键的作用,而游步道则是森林公园的重要主体要素,通过深入研究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步道规划设计的科学规律,并根据工程设计原则,从游步道布置、结构、宽度、边坡类型等角度作出了详细设计,对森林公园游步道建筑设计和施工产生了必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景区规划设计;游步道;玉苍山公园;森林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0引言由于我国市场的发展,旅游观光已经形成了一个蓬勃的行业,游道体系的建设也成为了景区规划中的重点规划部门,但目前中国国内外的游道研究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 高华,吴亚娟. 浅析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126-127+164.]],江海燕于2006年开始研究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江海燕. 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规划设计[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04):17-20.]]。

李瑞冬、胡玎在二零零三年最先在国内外提到了游步道的创新设计,并针对游步道的节点结构以及游步道段结构,开展了相应的探讨研究[[[]李瑞冬,胡玎. 一次游步道的创新设计[J]. 园林,2003(12):10-11.]]。

2009年,朱忠芳先生深入发掘了游走道的产业功能价值,重新定义了游走道产品的概念定义[[[]朱忠芳. 森林公园游步道产品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国外关于游步道设计的有关调查与研究较早,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设计理论体系,而且实际工程经验丰富[[[]许祯昱. 城市山地公园游步道景观设计研究——以青口千家山生态公园为例[J]. 城市建筑,2019,16(32):112-114.]]。

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开发研究——以神农架为例

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开发研究——以神农架为例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54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开发研究——以神农架为例◎朱倩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进步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的条件下,森林养生旅游以其特有的特点吸引了不少游客,森林养生旅游不仅能增加地区经济效益还有利于地区产业转型。

本文以神农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下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在保证在不影响神农架林区环境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森林养生旅游,为神农架打造特色养生旅游项目。

关键词:森林养生旅游、旅游、神农架一、养生与森林养生旅游(1)养生与养生旅游。

养生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合理地饮食、休息、锻炼达到身体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

而现代意义的养生,几乎涵盖文化的诸多领域。

我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饮食养生、中药养生、运动养生、武术养生、心理养生等方面。

养生旅游则是将养生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为旅游群体提供以保养健康、延长寿命、减轻心理生理负担为目的的一种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我国不少景点推出诸如温泉浴、森林浴、空气疗法、日光疗法、花香疗法等多种项目,就是养生与旅游结合的一种养生旅游产品。

(2)森林养生旅游。

森林养生旅游是游客以森林作为旅游地点,开发以森林为主题背景的相关的旅游产品,并以森林环境带动游客住宿、餐饮、购物消费的休闲形式[1]。

森林养生旅游多数以休闲观光模式为主。

养生与森林养生旅游相结合衍生出来的森林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以“养生”为主题的森林休闲旅游,将养生之道隐匿于森林休闲之中,在放松的过程中遵从养生的宗旨,对旅游者的心情和身体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达到精神健康、身体康泰的目的。

 森林养生旅游以医疗护理与健身活动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

二、神农架林区开发森林养生旅游可行性(1)国内养生旅游市场巨大。

一方面如今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趋增大,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2.5亿。

老年产业慢慢地变成了新兴产业,老年市场潜力庞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不断增加的老年人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森林养生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2]。

浅谈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浅谈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h sb c met en w a ho ftu s a e o h e f in o r m.Th r r e o so r be n t ed v lp n fe o—tu s i u o n r s oi ee ae as r u f o lmsi e eo me t c i p h o o r m n o rc u ty i frt e s o tg f e o o e h i u o h h ra e o c n my t n q e,s e ily e u p n n es n e d t e we ls f e vrn e tp oe t n c p cat q ime ta d p ro n l a h  ̄de s o n io n m n rt i c o
A ifTa k O n TheDe eo m e tO fEc —t u im to a r s r Bre l v lp n o o rs Na in lFo etPa k
Z a gKa e ei n eerhIst eO el gi gPoic ) Frs D s nA dR sa tu f i nj n r ne t g c n it H o a v
生态旅游是 由国际 自然保护 联盟 的特别顾 问谢 贝洛斯 ・
拉斯 喀瑞 于 18 93年首次提 出。19 国际生 态旅游协会把 93年
其定义为 :具有保护 自然环 境和维 护当地人 民生 活双重 责
费约 30 0 0亿 美元 ;在 日本 ,每年 有 8亿人 次 进 行 “ 森林
浴” ;德国也提出了 “ 森林 向全民开放”的 口号。亚太地 区 的许多 国家 也同样 着力发展森林 生态旅 游。
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 众旅 游方式 的反思 和对生态旅 游及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比较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比较

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比较研究摘要目前生态旅游成为了学术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地方、景(区)点纷纷打出了生态旅游的旗号。

而对作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主体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国内许多人的认识还不足,有人甚至误以为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只是同种类型,不同的称呼而已,或者以为自然保护区可以像森林公园那样全方位地开发旅游,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后果。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定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并运用大量最新的数据,从研究文献、指导思想、原则、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让人们对二者的旅游开发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为各自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本文分为5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比较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开发原则的异同,第三部分比较了二者的旅游开发现状,第四部分比较了二者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

第五部分,得出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即: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指导思想、原则、旅游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存在若干的共同点,需要在具体的旅游开发实践中注意。

关键字: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 比较研究A Comparison Study on the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Forest Parks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ABSTRACTNowadays,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both the academy and the industry. Many destinations are developing tourism under the name of ecotourism. However,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of ecotourism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have not been understood well by many people. They consider them as the same type only with different names, or that the Nature Reserves can develop ecotourism as comprehensively as Forest Parks, which caused serious problems.This paper, adopting the comparison and qualitative study methods, from many perspectives such as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ourism product typ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marke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compares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in order that people will have a deeper and clearer interpreta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5 main parts, with the first as the bird's - eye view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lated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second as the comparis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rinciple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the third as the comparis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forth as the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last as the result statement of this study that there exists many differences and common ground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 Forest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which definitely need being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actice.Key word: Forest Parks; Nature Reserves; Tourism Development; Comparison Study目 录一、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一)国外相关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二)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 (1)(三)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比较研究概述 (3)二、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指导思想与原则比较 (3)(一)旅游开发指导思想比较 (3)1.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指导思想 (3)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指导思想 (4)(二)旅游开发原则比较 (4)1.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原则 (4)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原则 (5)三、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现状比较 (7)(一)旅游产品类型比较 (7)1.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类型 (7)2.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类型 (7)(二)旅游产品空间分布比较 (8)1.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 (8)2.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的在空间分布 (9)(三)旅游市场现状比较 (10)1.旅游客源市场比较 (10)2.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比较 (10)3.门票价格比较 (11)4.旅游知名度比较 (11)四、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 (11)(一)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模式 (11)(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模式 (12)五、结论 (13)参考文献 (14)一、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研究概述(一) 国外相关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概述国外旅游开发研究中与国内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概念当属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或是保护区Protected Area(国内常用Nature Reserve)。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研究作者:陈力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4期摘要:指出了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景观的旅游,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支持生态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国家森林公园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事实证明,国家森林公园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处处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它以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作为依托,向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生态体验与生态教育,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并向其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从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监管方、运营方及游客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问题研究;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283-021、引言自1992年国内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到现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行业已经走过了22个春秋。

其间,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业为生态环保与地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问题展开,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力求健全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体系,支持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2.1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监管方面的问题2.1.1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行业立法工作停滞不前至今为止,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行业还在延用1994年出台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而该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行业的情况。

法律依据的缺失导致对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行业的监管出现诸多问题,也致使森林公园主管部门的各项执法工作不能顺利实施。

2.1.2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部门归属不明依据旅游资源的类别,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权归属多个部门,而不是统一部门,例如:建设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设施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的林业资源;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的地质地貌,等等。

基于RMP理论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策划——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基于RMP理论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策划——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㊀2019年5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9期收稿日期:2019G02G26作者简介:张齐立(198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㊁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等规划设计工作.基于RM P 理论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策划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张齐立(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650216)摘要:基于R M P 理论,分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㊁现状旅游市场和现状旅游产品,并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资源㊁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目标,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总体定位,提出了重点发展4大主题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议.关键词:R M P 理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中图分类号:F 592.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G9944(2019)9G0263G031㊀引言1.1㊀研究背景20世纪末,世界各国纷纷兴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浪潮,森林生态旅游作为 回归大自然 的 绿色旅游应运而生.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以自然的景观为主体,再融合不同区域内的人文㊁社会景观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游客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融入大自然,获得了解自然㊁享受自然㊁回归自然的好处.会自觉产生保护环境㊁保护自然的一种文明㊁科学㊁自然的旅游方式[1].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特殊旅游产品,是以保护森林自然资源为前提,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消费特征的综合产品[2].1.2㊀昂普(R M P)理论昂普(R M P )分析理论是指,在区域旅游开发中以旅游产品为中心,通过R 性分析(r e s o u r c e s a n a l ys i s 资源分析)和M 性分析(m a r k e t a n a l y s i s 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P 性分析(p r o d u c t a n a l ys i s 产品分析),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开发框架思路[3].1.3㊀研究区域概况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0年建立,位于昆明市东南部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三州四县(即红河州㊁曲靖市㊁昆明市㊁石林县㊁弥勒县㊁泸西县㊁师宗县)交界地,是昆明市辖区内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常绿阔叶林㊁硬叶常绿阔叶林㊁暖性针叶林等的森林景观和彝族撒尼文化的人文景观为代表,是九石阿旅游带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喀斯特旅游圈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2㊀研究框架借鉴R M P 理论基础,以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作为整体目标,并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资源㊁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目标,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总体定位,提出适宜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详见图1.图1㊀研究框架2.1㊀(R 分析)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㊀㊀按照«旅游资源分类㊁调查与评价»(G B /T18972-2003),公园拥有旅游资源分类中的7个主类㊁19个亚类㊁42个基本类型.通过分析得出最具代表性的森旅游特色资源.2.1.1㊀复合多样的森林景观圭山山峰海拔2601m ,与山脚相对高度981m ,公园受垂直高差巨大的影响,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景观色彩变化多样.公园拥有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景观㊁针叶林景观㊁灌丛景观㊁草地景观㊁古树名木景观等5大森林景观类型.公园所处的石林地区主要是喀斯特峰丛地区,以石山为主,土层较薄,石漠化严重[4],但是在森林公园内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景观,是石漠化地区少有的植被景观类型.由云南松和华山松组成的针叶林景观,树形弯曲优美.灌丛景观以栒子㊁火棘为特色,夏季繁花盛开,五颜六色;冬季火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甚为壮观.草地景观也独具特点,草地上开花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入春和盛夏,各种颜色的花朵争相开放,灿烂纷呈.公园内分布的古树名木有近千株,形态优美㊁造型独特,生长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欣赏价值.2.1.2㊀特殊的地质景观石林圭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自然作用力下,362㊀张齐立:基于R M P理论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策划文史与旅游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威武雄壮的连绵奇峰,还有溶洞㊁落水漏斗遍布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其所特有.彩云壁㊁摩天岩在林海中时隐时现,其粉红色的㊁黑白相间的峭壁高数十丈,巍然耸立[5].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徐霞客游记 西南游记十»记载: 复有一峰高悬,其南浮青上耸,说若团盖,此即大龟山之特峙于陆良㊁石林㊁师宗㊁弥勒四州之交者.圭山因雄奇险秀的山峦形若大海龟隆起的背部而得名 老龟山 ,后改译音为 老圭山 [5].独特的地形地貌为开展山地观光旅游创造了条件.2.1.3㊀雾凇奇景由于圭山地区的海拔落差较大,加之森林厚密,每当冬季出现较为湿润的低温雨雪天气时,都会出现雾凇这样绝美的自然景观.雾凇挂在草木上,包裹着树叶㊁花朵㊁树杈,千奇百态.奇特的自然景观为森林公园冬季旅游带来契机.2.1.4㊀遍布公园的天然药草和果树苗木资源石漠化严重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公园内独特的观赏植物资源[6],丰富的天然药草资源和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园林花卉㊁果木资源遍布公园内,是建立中草药园和苗木园繁育培植的理想之地.2.1.5㊀丰富的动物资源公园内动物物种丰富,有哺乳动物14科56种;鸟类29科116种,其中Ⅱ级保护鸟类7种.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开展森林科普旅游的重要基础.2.1.6㊀气候宜人公园地处亚热带低纬高厚山地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4ħ,年平均无霜期210d,月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冬凉夏暖,四季如春,适游期较长.空气负离子浓度在44100~50200个/c m3之间,远高于城市居民区.宜人的气候和高含量负氧离子适宜开展森林养生旅游.2.1.7㊀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地域文脉(1)佛教文化.圭山是方圆周边四县等乡民最崇拜的佛教名山胜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开展的礼佛㊁祈福活动甚为热闹.(2)少数民族文化.公园内及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村寨,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阿诗玛[7] 的传说发祥地据考证就在圭山地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撒尼)刺绣和彝族三弦舞;彝族撒尼传统的火把节㊁密枝节[8].(3)红色文化.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曾经是云南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革命根据地,现存有朱家壁将军纪念碑.这段辉煌的历史使得森林公园成为光荣的革命历史纪念地,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2.2㊀(M分析)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2.2.1㊀森林公园旅游市场的现状目前,森林公园的游客来源主要以周边区县为主;游览方式为宗教朝拜和大众观光;据森林公园管理处统计,2010~2016年调查统计,公园客源市场中,省内客源市场占97%,其中红河州占60%,昆明市占22%,曲靖市占15%.红河州的游客中又以弥勒县㊁泸西是最大的客源市场,各占30%,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其客源市场仅占总量的3%.游客当中,绝大部分是佛教信徒,占游客总量的4/5,其余游客的旅游目的主要为踏青会友㊁避暑㊁看雾凇㊁写生等,旅游市场占有率较低.2.2.2㊀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1)森林公园处于未开发状态.圭山虽然在2000年就申报成为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处于待开发状态,仅有一条上山公路,水㊁电㊁游路㊁停车场㊁公厕都很差㊁接待食宿的设施简陋.目前仅寺院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力和知明度.(2)目标客源市场潜力不足.目前到公园来的游客大多数多是农村旅游者,由于受经济限制,消费水平低.省外和入境游客比例太低,消费水平处在中等偏低,高收入游客较少,真正的旅游者很少,客源结构严重失衡.(3)知名度不高.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于没有开发和宣传,知名度较低.目前在旅行社推介的昆明市旅游路线中,很少有森林公园相关的旅游介绍,游客对圭山旅游的认知度较低.2.3㊀(P分析)森林公园现状旅游产品分析目前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仅有少量观光产品,文化休闲等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2.3.1㊀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现状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森林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缺乏较好的整合,综合品位较低,开发宣传不足,难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与同类型的旅游地竞争不具优势,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2.3.2㊀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较差缺少参与性㊁体验性产品的开发,产品品位不够高,地方文化产品功能不强,特色产品开发不全面.一些可以加强旅游参与和体验性的项目,如徒步游㊁以及多种游览方式结合的参与式体验项目,只是少数游客和居民自发组织形成的,游离于主流的游览方式之外.2.3.3㊀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发深度不够圭山丰富的森林文化㊁民俗文化㊁古树名木文化等文化没有深入挖掘,人文资源没有实现多元组合.3㊀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策划3.1㊀客源市场定位瞄准需求旺盛的家庭休闲度假㊁户外运动㊁宗教文化市场,针对需求创新开发特色产品.以昆明市及周边邻近城市(如红河州㊁曲靖市等)为客源市场主体,以四川省㊁珠三角及长三角发达城市群为重点开拓市场,并大力吸引其他机会市场.3.2㊀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定位根据R M P分析,结合当前旅游活动开展的特点与需要,整体策划森林公园游憩项目,其建设要顺应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建议重点发展4大主题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462㊀2019年5月绿㊀色㊀科㊀技第9期3.2.1㊀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科普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森林知识科普文化的建设,加强科普宣教育,让游客深入了解到森林资源的形成㊁生态资源的价值㊁保护森林的意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责任.如开展森林生物生态科研㊁生态环境教育㊁青少年科普实践㊁学生夏令营/冬令营㊁森林动植物科普观光等活动.3.2.2㊀森林康养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舒适㊁宜人,森林保健养生旅游资源品质高,高含量的负氧离子对心血管㊁高血压㊁亚健康等疾病有辅助医疗和治疗作用.深度开展森林康体养身旅游,从欣赏森林景观㊁呼吸空气负离子,到开展森林S P A㊁森林健行㊁森林禅修等保健活动,再到彝族药膳㊁药用植物疗效提取物质,开展农家食疗保健㊁养生素食等活动,形成完整的森林养生系统.3.2.3㊀森林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以森林田园生活为主题,发展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旅游,让游客回归自然㊁贴近森林人家生活,体验森林田园景观㊁森林营地度假㊁蔬果采摘和撒尼农家乐等,享受林家恬静的生活环境.打造户外拓展运动基地,开展民俗体育活动㊁负重登山㊁徒步穿越㊁森林亲子探秘活动等户外拓展活动,融极限运动㊁野外生存技能锻炼㊁娱乐㊁健身㊁探险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3.2.4㊀地域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依托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旅游㊁红色文化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在森林公园内,让游客亲身体验撒尼祭祀㊁歌舞㊁婚殇嫁娶等活动,参与体验撒尼 祭密枝 ㊁ 火把节 ㊁ 三月三 等节庆活动,充分感受公园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以红色文化为引导,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结合儿童节㊁五四青年节等青少年节日开展少先队员㊁共青团员宣誓及党员学习活动.以圭山佛教寺院为基础,为游客提供听佛㊁问佛㊁悟佛的场所,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对圭山佛教文化历史传承进行介绍展示,感受古寺佛韵.参考文献:[1]王力峰.森林生态旅游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韩久同.现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吴必虎.区域旅游R M 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103~110.[4]周国华.圭山镇石漠化治理初见成效[J].云南农业,2018(4),51~52.[5]刘映宏,黄㊀金.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及其对策[J].环境科学,2013(6):23~24.[6]陈子牛.云南石林县石灰岩山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初探[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4),75~78.[7]段凌宇.民族民间文艺改造与新中国文艺秩序建构 以«阿诗玛»的整理为例[J].文学评论,2012(6),48~56.[8]舒玉梅.彝族撒尼人原始宗教中的生态伦理观 以石林圭山海宜老寨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4(17),67~69.F o r e s tE c o t o u r i s mP r o d u c t P l a n n i n g B a s e do nR M PT h e o r yT a k i n g G u i s h a nN a t i o n a l F o r e s tP a r ka sA nE x a m p l eZ h a n g Q i l i(K u n m i n g S u r v e y&D e s i g nI n s t i t u t e o f S t a t eF o r e s t r y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K u n m i n g,Y u n n a n,65021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 t h eR M P t h e o r y,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o f G u i s h a nN a t i o n a l F o r e s t P a r k,t h e c u r r e n t t o u r i s m m a r k e t a n d c u r r e n t t o u r i s m p r o d u c t s.R e l y i n g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Gt i c 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 o f f o r e s t p a r k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g o a l o f f o r e s t t o u r i s m m a r k e t,t h i s p a p e r g i v e s a n o v e r a l l o r iGe n t a t i o n t o t h e t o u r i s m p r o d u c t s o fG u i s h a nN a t i o n a l F o r e s tP a r k,a n d p r o p o s e s t o f o c u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f o u r m a j o r t h e m e d f o r e s t e c o t o u r i s m p r o d u c t s.K e y w o r d s:R M P t h e o r y;G u i s h a nN a t i o n a l F o r e s t P a r k;t o u r i s mr e s o u r c e s;t o u r i s m m a r k e t;f o r e s t e c o t o u r i s m p r o dGu c t s562。

旅游活动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水质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水质的影响

漫水 桥 , 测定 结 果可整 体 上代表 福州 国家 森林 公 园不 同区域 水质 受旅游 开发 活 动影 响 的强度 。 其 2 3 实验 仪器设 备 及测 定指标 . 水 环 境质 量分 析采用 德 国产 O iol6—1B D x pS T 2 O 5水 质分 析 系统 测定 ; 测 定 的 实验 指 标 包 括水 环境 所
无机 物 污染源 只 有一个 , 即生 活 污水 中阳离 子洗 涤 剂 。
中溶解氧( O 、 D )电导率、 五日生化耗氧量( O 5 。 B D)
3 旅 游 活动对 福 州国 家森林 公 园水质 的影 响
31 水质 测定 结果 分析 . 生化耗氧量( O ) B D 是表示水体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 它表示在有氧条件 下 , 好氧微生物氧
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 的游离氧的数量, 常用单位为 r / 。B D 表示 的是将水样在 2  ̄下 n L O5 g 0 C 培养 5 后 , d 水样 中溶解氧 的消耗量 。B D 值越高 , O5 表明水体受到污染 的程度越高。四个样点 20 06年 6
2 研 究 方法与 手段 2 1 研 究 方法 .
本研 究 主要使 用 既成事 实法 通过 分析旅 游 开发利 用 以来 , 州 国家 森林 公 园境 内 的水 体 所 发 生 的变 福 化, 来评 价旅 游开 发利用 对 福州 国家 森林公 园 自然生 态环境 的影响 。
2 2 样 地选择 . 按 游人在 各景 区景 点 开展森林 旅 游活 动 的密度选 择水 环境 监测 样地 , 共选 择水 库样 地 2处 、 溪流 样地 2处 , 分别 位 于游人 活 动密集 区的八 一水 库 、 人 罕 至 区龙潭 、 人 活动 松 散 区 的 山川 水 库 和龙 潭 停 车场 游 游

基于环境教育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环境教育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环境教育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优化研究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福州市的重要自然生态资源,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作为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是重要的游览指南和环境教育载体,本文针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解说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和环境教育效果。

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南郊,占地面积近20万亩,是福州市内最大的自然风景区。

森林公园内植被茂盛,气候温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不仅有翠竹林、梅花山、竹滩等自然景观,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温泉池、观音岩、南平湖等,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生态价值。

二、解说系统现状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解说系统,包括语音解说和文字版解说,覆盖了全园的各个景点和路线。

但是,现有的解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内容单一、过于严肃解说内容过于注重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缺乏趣味性和普及性,难以吸引普通游客的注意力。

此外,解说员的解说语气过于严肃,缺乏亲和力,容易让游客感到厌烦。

2、互动性差、交互性弱目前的解说系统仅限于单向传递信息,难以满足游客对景点的深入了解和参与感的需求,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

3、语音解说质量不稳定由于环境噪音、场馆拥挤等原因,语音解说的清晰度和质量常常不稳定,导致游客对解说内容的理解和听取效果不佳。

三、优化方案1、多样化展示形式,提高趣味性针对现有的解说内容单一、过于严肃的问题,应当结合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点,多样化展示形式,提高解说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例如,可以增加游戏化互动环节,如线上答题、猜图等,提高普及性和互动性;还可以融入当地方言、民俗风情,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

2、增强互动性,提高游客参与感针对目前解说系统互动性差、交互性弱的问题,必须加强互动性,提高游客参与感。

可以增加VR/AR导览、交互游戏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景点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

针对语音解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应当加强解说设备、网络等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语音解说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

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

区域发展2017年第6期104基于体验视角的福州旗山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探究马永强 江 育 王江滨摘 要:基于体验视角,通过对我国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梳理,结合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从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加强产品市场营销宣传、提升旅游者互动体验性、挖掘提升环境教育功能对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森林公园 文化旅游产品 森林体验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项目,项目名称: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项目编号:KH1501200DOI: 10.16722/j.issn.1674-537X.2017.06.034一、文献概述(一)森林文化内涵广义的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以森林为中心内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森林文化,是人类对森林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整个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

笔者探讨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是基于广义森林文化角度研究。

(二)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目前国内对于森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较少,黄丽萍,兰思仁从区位、资源、客源、外部环境等角度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SWOT 分析与评价,提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定位及相应开发策略。

张少青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角度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

(三)旅游体验研究派恩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概念, 指出体验本质上来说以个人化的方式经历过程并获取可回忆的一系列事件,体验分为审美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和逃避现实体验四种类型。

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与外部信息交换,并调整和改变旅游者心理水平和心理结构的过程,是旅游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

厉建新认为旅游体验可以分为高峰性体验和支撑性体验两个类型,分别由对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等体验和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消费构成。

马永强、陈贵松等基于审美、情感、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生态教育和高新科技六个方面提出福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善行旅游在生态型森林公园中的良性实践嫁接与再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善行旅游在生态型森林公园中的良性实践嫁接与再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摘要: 善 行 旅 游 是 一 种 全 新 理 念 和一 种 良性 实 践 的智 慧 结 晶 , 它 通过融合 生态 旅游 、 绿色旅 游 、 低 碳旅游 、 可持 续旅 游的理念 , 以一 种 可 行 的 实 践 方 式 推 动 着 人 与 自然 、 社 会 三 方 的 和 谐 共 处 。鉴 于此 , 对善行旅游进行论证 , 对 生 态 型 福 州 国 家森 林 公 园 开 发 现 状进行描 述 , 挖 掘 其存 在 的 瓶 颈 , 针 对 问 题 将 善 行 旅 游 这 样 一 种 良性 实 践 嫁 接 于 生 态 型 森 林 公 园 。 从 旅 游 服 务 理 念 、 旅 游 发 展 机 制、 旅游文化保 护 、 旅 游 发展 产 业 、 旅 游 产 品 形 态 方 面 对 福 州 国 家森 林 公 园 进 行 再 造 与 转 型 升 级 。 关键词 : 善行旅游 ; 生态型森林公 园7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8 1 4 1 ( 2 0 1 4 ) 0 1 — 0 0 9 3 —0 3
Go o d To ur i s m a Be n i g n Pr a c t i c e Gr a f t an d Re e ng l n e e r i n g i n Ec o t yp e Fo r e s t Pa r k
。 。。。。。 。。。— —
Ta ki n g Fu z ho u Nat i o n a l Fo r e s t Pa r k a s a n Exa mpl e
ZHENG Ya o— x i n g , RUAN Yo n g— mi n g , CHU De— p i n g ’
( 1. S c h o o l o f T o u i r s m, F u j i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1 0 8 ,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5 8 , C h i n a )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生态旅游为例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生态旅游为例

旅游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生态旅游为例
谭霖
【期刊名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年(卷),期】2024()5
【摘要】本文以生态旅游为例,探讨尽可能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采用SWOT分析,比较了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出符合生态旅游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研究显示,生态旅游在保护环境,提升地区经济,及增强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推行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总体可持续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刺激地区经济的稳健发展,推动社区参与和乡土文化的保护。

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适当的管理策略,包括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定价体系,教育公众关于生态和环保的重要性,营造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方式等。

理解并改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总页数】4页(P0076-0079)
【作者】谭霖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1
【相关文献】
1.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探讨--以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
2.GIS在生态旅游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宜君县福地湖旅游度假区为例
3.都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管理策略\r——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为例
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5.基于SWOT分析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生态旅游是 21 世纪的旅游热点,森林生态旅游则是最能体现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

森林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一个非常好的场所。

本文以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学等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及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结合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建议
Abstract
Eco-tourism is a tourist hotspot in the 21st century, forest eco-tourism is a form which can embody eco-tourism best. Forest eco-touris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forestry development, it will also become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forestry. Based on 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ory as eco-tourism, ecological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d principles and design of 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give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first introduced the overview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then analyzed eco-tourism resort product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with SWO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gave the advice to development for eco-tourism products of Fuzhou Qishan National forest Park.
Key words:Forest eco-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 advice
目录
一、引言 (4)
(一)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 (4)
(二)研究的意义 (5)
(三)完成文章的思路 (6)
二、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 (6)
(一)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界定 (6)
(二)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相关理论 (6)
三、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7)
(一)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概况 (7)
(二)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
(三)福州旗山公园生态旅游度假产品开发现状 (8)
(四)福州旗山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 (9)
(五)福州旗山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对策及建议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福州国家森林
公园为例
一、引言
(一)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
国内外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2)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3)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而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森林为载体,围绕这个载体所产生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进行了界定。

(1)从森林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角度对森林生态旅游进行解释。

譬如,有学者认为森林旅游资源是以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对旅游者能产生吸引力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森林自然景观资源、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资源三大类[1]。

(2)从旅游者的角度对森林生态旅游进行界定。

譬如,有学者认为可以将生态旅游资源理解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要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能为生态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相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客观存在[2]。

(3)从生态的角度对森林生态旅游进行说明。

譬如,崔国栋认为森林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人文社会景观对象的郊野性旅游。

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触,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顺归自然的意境,从而成为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3]。

如有的学者将森林生态旅游资理解为森林生态旅游吸引力的资源,即森林和环境具有满足旅游者游览、观光、度假或其他特殊旅游效用,为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各种森林类型和环境因素[4]。

2、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地方森林旅游资源的特色,因地制宜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策略和相关旅游项目。

这种模式先分析森林的资源特色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劣势,根据综合评价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