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商朝与周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存在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境内,发展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

商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商王,商朝的政治制度为君主专制制度。

商王通过宗族联姻和贵族土地授予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商朝的贵族阶层掌握了大部分土地和资源,而普通百姓则为贵族阶层提供劳动力。

商朝的社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

农业以小麦、大麦、黍、稷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种植蔬菜和果树。

手工业方面,商朝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制作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工艺品成为了商朝的代表。

商朝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字、宗教、礼仪等方面。

商朝使用的文字是楚系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商朝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巫术为主,巫师被认为能与神灵沟通,并通过巫术来祈求神灵的庇佑。

商朝的礼仪制度十分繁琐,注重礼仪的规范和仪式的庄重。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的都城先后迁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阳市。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基础的,国家被分为封地,封地由君主分封给诸侯。

诸侯负责管理封地,同时向周天子进贡。

周朝的统治者被尊称为天子,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周朝的社会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

农业方面,周朝的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稻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种植蔬菜和果树。

手工业方面,周朝的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制作青铜器等工艺品成为了周朝的代表。

周朝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礼乐制度等方面。

周朝的儒家思想以仁爱、尊卑有序为核心,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朝的礼乐制度注重礼仪的规范和音乐的和谐,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商朝和周朝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王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发展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地区,有着发达的手工业和繁琐的礼仪制度。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课件
历史 八年级上册 RJ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 华民国的建立
第九课 辛亥革命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 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
教学课件 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
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 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尽管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运动,但野火烧不尽,辛亥革命最 终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武昌起义
1、武昌首义——革命的爆发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 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 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 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 的闸门。
发动武装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1906年 刘道一 第一次 失败
秋瑾 1907年
徐锡麟
1907年
孙中山 黄兴
失败 失败
1911年 孙中山 影响最大 失败 黄兴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 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 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 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 【激情朗诵】
❖ 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胡适: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 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 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 歌诀小结:
❖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 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 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
❖ 随堂达标案 ❖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 请完成学生用书“当堂练习”部分。 ❖ 课后评价案 ❖ ●课后作业测评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 主阵地、兴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解 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激发学生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 教学重点: ❖ 新文化运动。 ❖ 教学难点: ❖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 1.自读课本。 ❖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 填空题,在书

八年级上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第九课知识点脱胎于劳动的文明——农业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文明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

农业文明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社会形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本文将从农业的起源、农业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文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2万年前,当时人类开始放弃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而转向种植和畜牧。

在农业的推动下,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聚居点,人们开始创造自己所需的资源,如粮食和棉花。

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的阶段。

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人们掌握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耕地的扩张、农具的改进和灌溉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此外,人们还学会了畜牧和渔业,为粮食供应提供了更多的来源。

这种农业的演变不仅解决了人们的食物问题,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后续的支撑。

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同时,人们也开始形成了基本的分工制度,农户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渐渐增多。

这种交流和合作不仅促进了技术的传播,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文明的积累。

此外,农民为了提高生产力,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经营模式,如农田经营和农民组织等。

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相继发展出了若干农业文明。

例如,在中国的北方平原和垦丁地区,发展了农田灌溉农业文明;而在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则发展了类似湿地农业的农业文明。

这些不同的农业文明,在物质生产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

农业文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业文明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自然界限,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物质生活和文化进步的大门。

其次,农业文明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业文明也培养了人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催生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思想的繁荣。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课件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辛亥革命推翻的 是君主专制或者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从公元 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 帝退位止,封建帝制共经历了2 000多年。
记忆技巧 编制歌谣记忆辛亥革命。
一九一一双十晚,革命党人武昌占。 打响起义第一枪,全国多省独立现。 脱离清朝卷全国,武昌起义辛亥年。
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激
起强烈反响。在革命党人的推动
下,各省纷纷响应。至1911年11
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
份脱离清政府,宣布起义或独立。
湖南是最先响应起义的省份。随
后,陕西、江西等省相继起义或
独立。注意观察此图,了解宣布
独立的省份,掌握首义的地点武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 昌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南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 1906年冬 领导人 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经过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 意义 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
(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背景
(2)1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借 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 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 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 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 经过 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 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 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 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第九课是历史课,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中国人民开始与周边的民族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经济交流。

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这也是当时社会的基本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

其中最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这条古代的商道贯穿东西方,使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同时,中国也从外部引进了许多有益的物品,如马匹、稻米和西方的技术等。

这些贸易交流对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也是十分广泛和深入的。

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随着王朝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文化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这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在历史上,中国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字的交流。

中国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字系统的国家,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字的繁荣发展。

如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不仅带来了宗教信仰,还带来了梵文,梵文与汉字的交融促进了文字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是宗教与哲学的交流。

中国古代有着多种宗教和哲学思想,其中儒家、道家和佛教是最主要的几种。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另外,艺术和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深受外部文化的影响。

如唐代的雕塑艺术中就有明显的西域风格和影响。

而且,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建筑风格也开始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摩西地拉巴克风格的建筑。

最后,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交流也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和技术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课件

—— 孙中山《建国方略》
2021/12/9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军阀混战时期百姓流离失所
2021/12/9
·1925年曝尸街头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1911
辛亥 革命
1912
清帝溥 仪退位
1912
袁世凯当 选大总统
实行 独裁
1915
复辟 帝制
军阀 混战
孙中山 让总统
1912
2021/12/9
2021/12/9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袁世凯为筹措军费, ③向五国银行签订《善后借款(jiè 合 kuǎn)
同》。 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借款”)让
袁世凯遭到了全国舆论的谴责。
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
“二次革命”,由于力量分散,
不久革命失败。
2021/12/9
·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会议,发动革命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派 系
直 系
皖 系
奉 系
滇 系 2021/12/9
军阀代 表
势力范围
冯国璋 直隶/江苏
曹锟 江西/湖北
段祺瑞自我测安山评徽东//浙福江建
张作霖
东北
唐继尧
云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奉系张作霖
直系冯国璋
皖系段祺瑞
湘军
曾国藩
袁世凯
袁世凯
袁世凯
北洋新军 北洋军阀
李鸿章
淮军
2021/12/9
清末新军
地方新军
2021/12/9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自封“中华帝国”皇帝,宣布
(xuānbù)1916年为洪宪元年
·登基祭天现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 辛亥革命课件(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 辛亥革命课件(17张PPT)

9.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
)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一孙中山《<黃花岗烈士事略 >序》
合作探究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视死如归、前赴后继、 浴血奋斗、为国为民、
敢于牺牲等
二、武昌起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晚 地点 湖北武昌 革命主力 湖北新军
结合下图与教材,叙述武昌起义的过程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响应
秋瑾,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
“鉴湖女侠” 。其蔑视封建礼法 ,提倡男女平等,曾自费东渡日本 留学。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 光复军,准备起义,事泄被捕。7 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识读图片
黄兴绝命书
林觉民《与妻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 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 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 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 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 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注 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D 5、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
A、市民
B、学生
C、工人
D、倾向于革命的新军
6.右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一块浮雕,是为了
B 纪念辛亥年间一次重要的起义。此起义是( )
A.金田起义 C.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D.安庆起义
7.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 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和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 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这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孙中山
宋教仁
黄兴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本课的知识构架
一、革命志 三、绍兴起义 四、广西起义 五、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特点 第一次
结果 失败
安庆起义 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2、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炳坤、 金兆龙率领下,在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熊秉坤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 址。 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城。
汉口、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发动者: 熊秉坤
3、结果: 占领武昌城,首义胜利,成立了军政府。
4、影响:
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 迅速崩溃。
旧历1911年为辛亥年,故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形势图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改革开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3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83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过程:1979.10,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 黄,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 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写 在第二段第三行“第一年秋”上)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经济特区的作用? • (视频) •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 经验,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画43第一段第4、5行),加快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写 )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1984.1.24-29,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并 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 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写43照 片)
承包制后的农村变化15
•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 起来。(42第二段倒数的 3行画)(变化:)(视 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 能力。 • 生产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的内容。 • 种类: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 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 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 • 请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什 么关系?
第 9课 改革开放
历史小故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承包制后的农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国有企业的改革
中国朝代
• 中国朝代:夏、商、周[西周、东周(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知识点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知识点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九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原因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秦始皇统一中国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建立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知识点来详细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

一、背景在秦国崛起之前,中国境内分为七大诸侯国,相互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争霸。

这种分裂状态使得中国处于长期的国内战乱之中,百姓遭受到了巨大的痛苦。

而秦国崛起的关键在于其尚父政策,实行世袭制度使得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这为其他国家无法比拟。

二、秦国崛起秦国通过持久的战争,逐渐强大起来。

战国时期秦国的嬴政通过推行法家政治、推崇法制、加强军事力量等手段成功地实现了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他建立了一套以郡县制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了财政制度,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并将兵器标准化,提高了战争的效率。

三、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即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中国的统一。

他派遣丞相李斯主持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文字,进行了土地的平均分配,取消了封建世袭制度,设立了郡县制及三杰制度。

同时,秦始皇开始修建万里长城并连接各个战略要地,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此外,他还建立了许多官道,以方便交通和物流的流通。

四、秦始皇的成就和不足秦始皇通过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统一,一方面确实起到了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他采取了过度集权的行政体制,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和活力;二是他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打压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进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三是他修建的万里长城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对人力物力的浪费巨大。

这些问题最终也导致了秦朝的短暂和崩溃。

五、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不仅仅意味着政权的更迭,更重要的是在行政管理、文化传承和地理交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改革措施使得中国的行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化,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他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改革则是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和儒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修建的万里长城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工程,代表了中国民族的韧性和团结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0张PPT)

武昌起义:一个中国士兵眼中的“造反”
我是1907年参加新军当兵的,那时才16 岁。……革命党人准备造反,1911年10月10日晚 上,工程八营响起了起义枪声。新军中的革命党 人蜂拥而起,齐奔楚望台,打开军械库,装满子 弹,冲向总督署……直到首义成功三天之后,才 停止捕杀……这主要是由于汉兵和广大群众长期 受到清朝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歧视,积恨太 深……被杀的旗兵,只不过成了清朝封建统治者 的殉葬品和替罪羔羊而已……对此,革命党人是 无罪责的…”
470多家,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 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给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对当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对以后: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生活方面: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 习惯发生变化,体现自由平等的新风 尚。 经济方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武昌起义:一个外国人眼中“真正的革命”
“亲爱的妈妈: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看见一场革命,但是到现在我正在
目睹一场真正的革命,……他们的总部设在武昌,他们把 城门关了两天,烧毁了总督衙门及其他官署……尽管清兵 得到援助,叛乱者却占领了一个要塞,兵舰不能攻破这个 要塞,最后撤出……这个时间叛乱者已经占领了汉口、武 昌、汉阳三座城市…… 您不用担心我,我们受到的保护很好,叛乱者肯定会胜 利……我很幸运能目睹一场真正的战争……”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时间: 地点 主力军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湖北新军
过程: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爆炸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的内容主要涉及了近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这一课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和文化的背景。

在这一阶段,中国遭遇了许多国内外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等。

为了摆脱这些困境,中国国内的一些先进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并试图引入这些新观念来改变中国的命运。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当时中国人对于西方科技和文化的态度。

一方面,中国人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认为这些东西能够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对西方的影响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更为重视,并且害怕西方文化会对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观点在中国社会中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

接下来,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当时中国人引入和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为了了解西方的最新科技和文化,中国派出了许多留学生到欧美国家进行进修。

他们回国后带回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并在中国推动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

同时,一些先进分子在国内也开设了学校和刊物,向普通民众普及西方科技和文化,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引入和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学习西方科技,中国在农业、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些新型的工业企业和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西方的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所讲述的近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得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思想观念,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当时引入西方科技和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文化冲突和社会变革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课件
——林觉民《与妻书》 利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机,刺杀恩铭,发动起义。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 2、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当时,山阴县县令李钟岳受上级官员的指令,亲自拘捕和监斩了秋瑾,后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
自主学习、交流
武昌起义 1.准备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 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2.起义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4.地点 湖北武昌 5.经过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
6.结果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浴血奋斗…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的热血青年群体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武勇史时品9装 牺 称1代,1起牲“年他主奉义。黄4们题献月。 后花的紧于2在 来岗7青紧中日这 收七春华相,次 殓十、民连同起 烈二幸;族盟义 士烈福他复会中 遗士乃在兴们, 骨”广至之甘喻。72州生路愿培具发命。用伦,合动,自、葬由都己林于黄与的觉城兴国一民郊等家切等黄人存作80花领亡为多岗导的祭人,的英
背景
“中国现今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正处在一
次伟大民
族运动的
前方,只
要星星之
火就能在
萍浏醴 起义
政治上浙皖造 成燎原起义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 辛亥革命(共5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  辛亥革命(共50张PPT)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本课难点:对辛亥革命伟大意义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一定的的 历史学习方法,掌握一定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有很 强的求知欲,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 探究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与对历史问题的理 解能力还不够,尤其是本课中涉及到一些对性质、意义的 理解,学生抽象思维还在发展中。我主要采用分组活动方 式,列表归纳法引导学生串联革命党人的早期武装起义, 情境教学法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达成教学目标。
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 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
一封家书——小爱VS大爱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 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 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 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 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辛亥革命










1894
1905
1911.10
1912.01 1912.02
1912.03




















退








六、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条理分明,以革命 党发动的武装起义为线,贯穿全课,梳理革命党人的奋斗历程, 体会辛亥革命的意义,感受革命志士为国牺牲的献身精神。尊重 历史,求真求善,合理组织使用课程资源。以学生分组预习、查 找资料并介绍各次武装起义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 兴趣,整节课师生倾心投入。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师生互动,与学生在课堂中共同体会了革命党人的浴血奋战 和辛亥革命后新的社会风貌,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 辛亥革命 共3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 辛亥革命 共34页

武昌首义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 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 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
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
位于武昌城内紫阳湖东岸。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革命 士兵勇敢地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首先从这里开始。
武昌起义门
武昌首义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 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 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帮助张之洞 教练新军。武昌起义当晚,他想制止革 命,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 联络员。由于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 “资望”不够,以枪逼迫黎元洪出任湖 北军政府的都督。
武昌首义
武昌起义后,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驻南湖的新军炮队立即起义, 进驻中和门开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此后,中和门就改称起义门。这是1981年重 修后的起义门。
军政府告示
湖北军政府颁布的设立“执法支部”、维护汉口治安的布告。
武昌首义 武昌起义纪念章
黄兴像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1904年和 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1911 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见武昌起义成功,赶忙派袁世凯领兵进攻武汉, 形势危急。黄兴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 了武昌。这是1911年11月,担任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的黄兴。
告罄,起义失败。
孙 中 山
付 之 一 炬 。 ”

吾 党 菁 华 ,
• 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 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 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引言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经之路。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将探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二、中国近代化的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同时,西方传教士和商人也相继来到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带来了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并寻求变革和自强之道。

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派人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他们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了新式海军和学堂,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虽然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自强目标,但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人才,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奠定了基础。

2、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其目的是通过变法维新,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维新派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革官制、法制和军事制度,同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政变的爆发,戊戌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

尽管如此,它仍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改革意识。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其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革命派人士通过发动多次起义和革命运动,最终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在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中,他们制定了临时约法、推动了现代化改革、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

虽然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和国家的现代化。

四、结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9课《辛亥革命》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辛亥革命》。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辛亥革命》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二课,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本课上承前一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下启一课《中华民国的建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课标对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

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知道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的基本史事及影响、武昌起义爆发的标志、过程和结果、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意义,这样安排既体现了辛亥革命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早期革命志士的奋斗事迹,掌握武昌起义的基本事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不怕苦难,努力学习。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重点:了解并掌握辛亥革命中的主要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难点:学习并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要注意增强历史的趣味性、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小卡片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 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 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 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 建军阀集团就被称为“北洋军阀”。
◆孙中山的辛亥反思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 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 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 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 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 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 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 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 ——孙中山1924年1月
知识小卡片
袁世凯(1859—1916) 河南项城人。 1899年9月,出卖维新派,得到慈禧太后宠信,1899年升山 东巡抚,残酷镇压山东义和团。 1901年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3年任练兵会办大臣,扩张权势,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 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1909年由于同满洲亲贵之间权力之争日趋激化, 遭到排挤, 被摄政王罢免。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帝国主义选中为取代清 政府的新的代理人。 1911年11月,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清政府实权。以武 力要挟革命党,要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 1912年3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合作探究1:
(1)材料一中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主权在民 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主权在君
(2)从材料二中找出能体现民主社会特征的两个关键词, 其进步性在哪? 自由 平等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合作探究1:
(3)材料三中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
三权分立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后还颁布了哪些措施推动社会 变革?
政治: 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权利
经济: 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华侨投资国内
教育方面:
提倡公民道德教育,废除陋习
社会生活方面: 禁止蓄辫、缠足、革除陋习
观察并思考 你知道辫子和小脚及马褂的变迁吗?
观察图片,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 国社会产生的变化。
孙中山题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 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
时政府正式成立。
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
图宣 为誓 孙就 中任 山中 年 谒华 元 明民 旦 孝国 , 陵大 孙 归总 中 来统 山 。之 在 职南 ,京 1912
南 京 临 时 参 议 院 成 立 大 会 议 员 合 影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临时副总统:黎元洪 陆军总长:黄兴 实业总长:张謇 交通总长:汤寿潜 司法总长:伍廷芳 教育总长:蔡元培 海军总长:黄钟瑛 外交总长:王宠惠 内务总长:程德全 财政总长:陈锦涛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 的政府? 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即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课 标 内 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清帝退位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元旦 都城:南京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历法:改用公历 纪元:以中华民国纪元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颁布《临时约法》
武昌起义爆发时, 孙中山正在国外,但 他回国后,立即被选 为临时大总统。想一 想,为什么孙中山会 被选?为什么是临时 大总统?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国务Leabharlann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 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 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 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巩固练习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 人心,你认为南京临时政府的哪些措 施对此起了促进作用?
巩固练习
想一想,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为什么?
查找资料,说说帝制终结的原因。
再见
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
法》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附有三项条件的辞职咨文。这是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最大努力。
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根据辞职咨文所附条 件,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他的亲信部队在北京举行 “兵变”。顿时,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让步, 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什么意思? 责任内阁制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目的是 什么?有何意义?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目的是限制 袁世凯,维护共和;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的进步意义,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三、清帝退位
1.南北议和 2.帝制终结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南北议和
伍廷芳 唐绍仪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任 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掌权后的袁世凯对革命党 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在用武力镇压革命党人的同时,又在帝国 主义支持下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南北议和”。1911年12月,南北和议在 上海英租界举行。这分别是北方代表唐绍仪和南方代表伍廷芳。
2.帝制终结
爱新觉罗·溥仪 (1906—1967)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摄政王载沣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 朝灭亡。图为清帝退位诏书。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合作探究2:
李铃: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职 位是窃取的。 王强:袁世凯临时大总统职位 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革命党人让权于 袁世凯的原因。
“……袁世凯尽 管不好,我们 要希望他好, 要用诚恳的劝 告,严密的监 视,感动他, 鼓励他,使他 不 可 能 不 好……”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会见各国使节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
的支持 立宪派等 的拥护
对 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革命派软 弱妥协、 缺乏实力 依托:掌握清政府大权与北洋军
• 由于袁世凯施展种种诡计,不仅使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 日下诏书退位,而且还迫使革命派一再妥协,最终同意他 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政府迁都北京。这样,孙中山提出 的三项条件中,革命党人只落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 纸空文了。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正式解除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袁世凯凭借军事力量、列强支持、采用欺骗的手 段,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袁世凯建立起了北洋军阀 的统治,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华 民国名存实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