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考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Ⅰ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注意事项:一、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共29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一)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飞窜(cuàn)称职(chèn)酣然入梦(hān)B.娉(pīn)婷侦缉(jī)冠(guān)冕堂皇C.曲(qǔ)解胚(pī)芽唠唠叨(dāo)叨D.两栖(qī)哄(hōng)笑如坐针毡(zān)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

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____________,领略道德精髓,感受国家____________,丰富人生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____________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A.熏染情感焕发B.熏陶情怀焕发C.熏陶情感散发D.熏染情怀散发3.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语病的一句是①天津的桥梁多得数不清,许多桥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②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法国桥,是目前海河跨河桥中三座可开启的桥梁之一。

③解放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合则走人行车,开则过船。

④这座桥的发展与诞生,见证了天津近百年的曲折历史,是一块天津的活化石。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目前,紧迫需要解决的事情,就是如何通过美育弘扬中国之美,尤其是当代的中国之美,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原来我们的文化也这么酷、这么炫、这么有生命力。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鉴.赏(jiàn)丰饶.(yáo)鞠躬尽瘁.(cuì)B. 娴.熟(xián)飘逸.(yì)气冲斗.牛(dòu)C. 斟酌.(zhuó)停滞.(zhì)戛.然而止(gá)D. 坍.塌(tān)伫.立(zhù)栩.栩如生(xǔ)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

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

A. 装载吹捧印证B. 承载青睐印证C. 装载青睐印记D. 承载吹捧印记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

2023届中考语文信息卷天津版(含答案解析)

2023届中考语文信息卷天津版(含答案解析)

2023届中考语文信息卷天津专版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Ⅰ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 页至第4 页,第Ⅰ卷为第5 页至第8 页。

试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 题,共28 分。

一、(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8 分。

1~4 小题、6 小题,每题2 分;5 小题、7~11 小题,每题3 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一项是()A.赫然(hè)刹那(shà)锲而不舍(qiè)B.衰微(āi)阖眼(ké)但当涉猎(shè)C.浊流(zhú)浩荡(dàng)和颜悦色(yuè)D.教诲(huì)斟酌(zhēn)鲜为人知(xiǎn)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_审美熏陶、___________道德精髓、___________国家情怀、___________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目常生活。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A.感受丰富领略接受B.接受感受丰富领略C.感受领略接受丰富D.接受领略感受丰富3.选出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A】崇尚学术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学者的学术毅力。

【B】虽然不能排除个别人在年轻时取得举世瞩目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多数学术大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是年过半百才取得的。

专题14名著导读-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14名著导读-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专题14 名著导读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

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

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

(2)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答案】(1)范进中举后狂喜至“不省人事”,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子勾起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有忍饥挨饿的贫穷,有受尽冷眼的屈辱……这一切在他狂喜之时一齐涌上心头,因此说此时的范进是“喜由悲来”。

周进参观贡院时看到号板,悲从中来,撞板至“不省人事”,但由此却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了功名,因此说周进是“悲极喜生”。

(2)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

【详解】(1)考查名著情节。

联系相关情节分析即可。

如:范进五十四岁才考中了秀才,同年参加乡试,得中举人。

中举之前,受尽了屈辱,就连自己的岳父都认为他“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众位乡邻也多拿他取笑。

得知自己中举,屡次不第的挫败、忍饥挨饿的贫穷、受尽冷眼的屈辱……这一切的情绪在中举之时一下子涌上心头,让他悲喜交加,喜极而疯。

周进刚出场时,已经六十多岁,却依然还是个童生,,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惠的冷嘲热讽。

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

可以说,此时的他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

所以,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被触动了。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lí)憔悴.(cuì)人迹罕.至(hǎn)B.禁锢.(gù)踌躇.(zhù)深恶.痛疾(wù)C.嶙.峋(lín)恪.守(kè)心有灵犀.(xī)D.阔绰.(chuò)寒噤(jìn)惟妙惟肖.(xiāo)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劳动创造价值,技能点亮人生。

技术工人队伍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从川流不息的港口码头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从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到集智攻关的创新一线,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用奋斗梦想,辛勤付出、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出不平凡的成绩。

A.支撑成就创造B.支撑造就制造C.支持造就制造D.支持成就创造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九河下梢天津卫,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①这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中,有这样一群河湖“最美守卫者”。

①市河长制事务中心党支部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强化河湖生态保护、持续开展水环境治理。

①在他们的精心守护下,使城市添姿增色。

A.第①句B.第①句C.第①句D.第①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津是一方戏剧沃土,孕育了津派风格的戏剧艺术□为期3个月的□天津银行·2023海河戏剧节□期间,天津本土精品剧作接连上演,京剧《珠帘秀》□津味话剧《海河人家》、评剧《革命家庭》等相继演出,在继承发展中新创剧目,向观众展现了津派作品的风范与品质。

A.。

“” 、B.;“ ” ,C.;《》,D.。

《》、5.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篇作品以叙事为主,仅用28字就塑造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形象。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8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看护(kān)着落(zhuó)粗犷(guǎng)酝酿(niàng)B.抖擞(sǒu)贮蓄(zhù)搓捻(cuō)窠巢(guǒ)C.瘫痪(huàn)絮叨(rú)央求(yāng)高邈(miǎo)D.造访(fǎng)端庄(duān)吝啬(lìn)屋檐(yàn)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侍弄感概热忱咄咄逼人B.决别徘徊蝉蜕小心翼翼C.憔悴分歧拼凑花团锦簇D.急燥干涩企盼翻来复去3.(3分)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ㅤㅤ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下面撒些秕谷,棒上( ),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将绳子一拉,便( )住了。

A.露 挑 捆 牵 罩B.显 支 系 拉 扣C.露 支 系 牵 罩D.显 挑 捆 拉 扣4.(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号香山居士。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戏曲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5.(3分)下列选项中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夸张修辞)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修辞)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当!第Ⅰ卷留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

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统筹.(chóu)安静..(tián)无影无踪(ruò)B. 静谧.(mì)禁锢.(gù)开卷.有益(juàn)C. 翘.首(qiáo)渲.染(xuān)气冲斗.牛(dǒu)D. 训诲(huǐ)闲暇.(xiá)不言而喻.(yù)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学问;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才智。

读书还要擅长思索。

擅长思索,才会有_______;擅长思索,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 开阔吸取鉴定B. 开拓吸取鉴别C. 开阔吸取鉴别D. 开拓吸取鉴定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实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细心设计的科学试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殊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究宇宙奇妙。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Ⅱ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lìn)殉职(xùn)拈轻怕重(zhān)B.愧怍(zuò)蓦然(mù)吹毛求疵(cī)C.晦暗(huì)狼藉(jí)杳无消息(yǎo)D.阔绰(zhuó)潮汛(xùn)销声匿迹(n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______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______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______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A.返回标志提供B.返回标志供应C.返程标记供应D.返程标记提供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③该国家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④坐落于此的古城遗址,更是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称号。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我们阅读的内容更加多元丰富,阅读载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版,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版,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版,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 xù)混混沌沌(hùn hùn dùn dùn)B. 俯瞰(fǔ kàn)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C. 拘泥(jū nì)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D. 惬意(qiè yì)相形见绌(xiāng xíng jiàn chù)答案:B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答案:A5.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6.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卜算子·咏梅》。

()答案:×7.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台阶》的作者分别是契诃夫、莫泊桑、鲁迅。

()答案:√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载舟覆舟”出自《左传》。

()答案:×9.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典故。

()答案:√10. “风正一帆悬”的“悬”与“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词性相同。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解答】答案: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先天下之忧而忧③闲来垂钓碧溪上④忽复乘舟梦日边⑤怀旧空吟闻笛赋⑥到乡翻似烂柯人⑦俄顷风定云墨色⑧秋天漠漠向昏黑12. 【解答】答案:①以中有足乐者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③然后能自反也④然后能自强也⑤所以动心忍性⑥曾益其所不能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3. 【解答】答案:不能。

2023天津和平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天津和平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天津和平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愧怍(zuò) 翩然(piān) 拈轻怕重(zhān)B.震悚(sǒng) 亘古(gèng) 坦荡如砥(dǐ)C.汲取(xī) 酝酿(yùn) 人迹罕至(hǎn)D.摇曳(yè) 遵循(xún) 不屑置辩(xi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

无论是修长幻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________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

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A.记录包含显露B.收录蕴含显露C.记录蕴含体现D.收录包含体现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

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撩逗(liáo)锱铢(zī)抑扬顿挫(cuò)B.咫尺(zhí)睥睨(nì)坦荡如砥(dǐ)C.存恤(xù)惩戒(chěng)正襟危坐(jīn)D.窠巢(kē)忸怩(ní)小心翼翼(j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时代青年的写作,呈现出千百种不同面貌:有人专注于观察生活,想到什么就写一条不超过140字的随笔杂感,却富有隽永的智慧,__________而不__________;有人喜欢编段子、写笑话,却在谈笑之间折射对社会现实的深刻__________;也有人丝毫不受岁月变迁的影响,深耕传统文学,将延续文脉视为人生志业……A.简短简单洞察B.简短简单观察C.简单简短观察D.简单简短洞察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了世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③在这场正义之战中,19.7万余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

④他们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气魄,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 (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 每题2分; 5~11小题, 每题3分)(一) 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娉婷(pīng)冠冕(guàn) 彬彬有礼(bīn)忸怩作态(ní)B. 鲜妍(yán) 旁骛(wù) 自吹自擂(léi) 间不容发(jiān)C. 宽宥(yǒu)麾下(huī)不足为据(jù) 李代桃僵(jiāng)D. 缺养(huàn) 箴言(zhēn)矫揉造作(jiāo)根深蒂固(d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书卷多情似故人,展昏忧乐每相亲。

”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它不仅多情,而且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人生伴侣。

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涩;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青春便会英缩;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

诗歌,一代一代地影响着华夏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

A. 褪色干枯默默无闻B. 变色干枯潜移默化C. 褪色干涸潜移默化D. 变色干涸默默无闻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 “中小学生做饭”成为热点话题。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2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 2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第 1-4,6 题,每题 2 分;第 5,7-11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荤菜(jūn)绯红(fēi)胆怯(qiè)一气呵成(hē)B.嗤笑(chī)妖娆(ráo)摇曳(yè)随机应变(yìng)C.濡养(rú)游弋(yì)驾驭(yù)自惭形秽(suì)D.真挚(zhì)谚语(yàn)恪守(gè)如坐针毡(zhān)2.选出依次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人不能什么事都,要适当地克制自己,,是在与亲人相处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克制。

生活中我们与外人都能够,那么,对待自己的亲人时就更应该克制自己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与他们沟通,其实这样做会使我们更幸福。

A.随心所欲甚至和平共处精心B.我行我素尤其相敬如宾细心C.随心所欲尤其和睦相处耐心D.我行我素甚至相辅相成诚心3.下面语段中,有语病的是()①青少年最有朝气,最富梦想,未来有无限可能。

②九年前聆听宇航员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的学生,很多人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甚至有人已成为与航天员们并肩战斗的航天工作者。

③当年看着电视种下的“航天梦”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

④这次展览的“太空画展”,我心中也播下探索未知、学习科学的梦想种子。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勾连整合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勾连整合
保尔与丽达、保尔与达雅(冬妮娅:真 成的》
诚大胆,但有小资产阶级情调)
《简·爱》
简·爱的爱情(简·爱:自由独立,人 格平等)
小福子的爱情、虎妞的爱情(虎妞:敢 《骆驼祥子》
爱敢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语文
《水浒传》 鲁提辖救金氏父女,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

罗切斯特的卧室着火,简·爱救罗切斯特;
①武松和孙二娘:发配孟州,路过十字坡; 《水浒传》
②李逵和张顺: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①孙悟空和猪八戒:计收猪八戒;②孙悟空
《西游记》 和沙僧:大战流沙河;③孙悟空和镇元大仙:
大闹五庄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语文
男扮女装 激将法
《水浒传》 《西游记》 《水浒传》 《西游记》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 孙悟空计收猪八戒 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 猪八戒义激美猴王
2024版 语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语文
一、故事情节勾连
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三探无底洞、三调 芭蕉扇
“三”
《水浒传》
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三山 聚义打青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的三次恋爱
《骆驼祥子》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语文
真假
《西游记》 《水浒传》
《朝花夕拾》 隘的民族偏见,不歧视“我”这个弱国 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语文
武松为报答施恩,醉打蒋门神,义夺快活 《水浒传》

知恩图报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天津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考生须知: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guǎng)绯.红(fēi)屏.息(bǐng)戛.然而止(gá)B.侥.幸(jiǎo)拘泥.(nì)稽.首(qǐ)拾.级而上(shè)C.门框.(kuàng)龟.裂(guī)缄.默(jiān)鲜.为人知(xiǎn)D.盘桓.(huán)诡谲.(jué)炽.热(zhì)矫.揉造作(jiǎo)A.今年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学雷锋”已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B.文人们留下的意蕴深厚的诗词,若不是妙手偶得....,那便是经过他们反复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截至今年3月,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这骇人听闻....的好消息传遍神州大地。

D.全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要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使“共建”和“共享”相辅相成....。

3.【A】关于建成无界公园,让市民亲近自然的美好需求得到了满足。

公园更透气,风景零距离。

拆墙透绿,拆除的是物理隔断,联通的是现代生活与自然风光。

【B】青岛的这一做法,体现了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

这也对市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公园的美不仅在于风光,还在于人文。

【D】入园赏景时,我们也要爱护公园的各种公共设施。

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和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 (本大题共11小题。

1~4题,每题2分;5~11题,每题3分;共29分)(一) 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冠.冕(guān) 濡.养(nuò) 恪.守(kè)B. 箴.言(x ián) 广袤.(mào) 宽宥.(yǒu)C. 妖娆.(ráo) 旁骛.(wù) 亵渎.(dú)D. 摇曳.(yè) 矗.立(zhù) 麾.下(huī)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座城市历经时间的洗礼总会下属于自己的故事,或在街巷的美食里,或凝注于古朴的建筑里。

这些故事记录着地方过往、发展脉络,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深入一条街,一座城,我们可以一边看城市的风景,释放自己的身心,一边感受城市历史的,涤荡自己的灵魂。

A. 沉积包含B. 沉淀蕴含厚重C. 沉积蕴含沉重D. 沉淀包含沉重3. 下面语段里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

②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形象表达。

③新时代,许多我们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继承。

④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A. 第①句B. 第②句C. 第③句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周家望的长诗《扫地婆》,刻画了一个“曾扫天街一段尘.□的农村老妇的形象。

这首诗通过扫地婆的自述,表现普通人的一颦一喜。

谁说旧体诗词不能反映现实□只可浅酌低唱风花雪月□国风以降不绝如缕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家望笔下焕发出了崭新的光彩。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_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Ⅱ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惆.怅(chóu)侍.候(cì)拘泥.(ní)B.喷薄.(báo)囫.囵(hū)诘.问(jié)C.顷.刻(qīng)惦.记(diàn)熏陶.(tāo)D.隐匿.(nì)谚.语(yàn)遵循.(xún)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圣地,它保存了系统而丰富的建筑、雕塑、壁画。

其中作为主体的壁画更是______,总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

壁画以其______的规模、______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被中外学界美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

A.蔚然成风宏大精深B.蔚为壮观宏大精湛C.蔚然成风阔大精湛D.蔚为壮观阔大精深3.下面语段里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现在,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名片。

②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了《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天津中考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学生版

天津中考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学生版

一、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㈠综合性学习黄土高原是黄河的臂弯,我们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黄土高原和黄河息息相关,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某校同学要开展一项关于黄土高原和黄河关系的专题研究。

下面是他们搜集来的一些资料,请你研读后,回答25~26题。

(6分)①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

向西北开拓移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徙了70余万人口。

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农耕区。

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②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

当时"屯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

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

到了明中叶,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

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下百万根。

③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

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④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⑤目前高原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⑥唐朝初年施行屯田垦殖,在黄土高原的林牧区垦田数十万亩,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⑦清军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

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变林牧为农耕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全成了光山秃岭。

25.从以上材料来看,从秦朝开始,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原不断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㈠综合性学习黄土高原是黄河的臂弯,我们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黄土高原和黄河息息相关,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某校同学要开展一项关于黄土高原和黄河关系的专题研究。

下面是他们搜集来的一些资料,请你研读后,回答25~26题。

(6分)①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

向西北开拓移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徙了70余万人口。

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农耕区。

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②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

当时"屯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

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

到了明中叶,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

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下百万根。

③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

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④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⑤目前高原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⑥唐朝初年施行屯田垦殖,在黄土高原的林牧区垦田数十万亩,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⑦清军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

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变林牧为农耕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全成了光山秃岭。

25.从以上材料来看,从秦朝开始,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原不断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试将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只写材料的序号)。

(2分)26.该校有同学认为,古人缺乏环保意识、乱砍滥伐是黄土高原植被不断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你还能概括出两条原因吗?(每条不超过10字)(4分)⑴⑵二、综合性学习和名著阅读(本大体共4小题,共10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许多国家纷纷制订了探月计划并付诸实践,世界又出现了月球探测的新高潮。

光明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决定探究一下探月对人类社会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请阅读后回答21-22题A.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离地球最近,人类要离开地球实现深空探测,首先要对月球进行探测。

它是人类探测太阳系和其他星球最理想的跳波和中转基地。

B.月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很松散的月壤,其中含有100-500万吨的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是地球上没有的能源,只要几十吨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C.月球的环境特殊,在那里可以建立一系列的科学观测基地对地球进行监测,还可以建立生物制品和新材料实验室以及深空探测前哨站,对月球科学、天体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对地观测科学与材料科学等高端科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D.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

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存量比地球还多,月球岩石中含有的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没有的。

E.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座。

除了环形山之外,还有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其中最长的绵延1000余千米。

21.以上材料与光明学校同学探究的问题无关的是。

(只填序号)(2分)22、根据相关材料,参照加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4分)探月对人类社会实现宇宙深空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

请你按要求完成21~22题。

2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2分)【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2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传统美德:现实意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

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车行《母亲》)2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1分)2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母爱是,。

五、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分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

在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巅峰。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1.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

(3分)22.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

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青春的,但我们。

(一)综合性学习(4分)今年4月23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读书日”。

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四】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2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

(2分)2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2分)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名著阅读(5分)一、27.《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草莽英雄形象。

请根据下面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人名。

(4分)⑴小名“铁牛”,与宋江交情最好,可是反对宋江接受招安最坚决。

他性情急躁,刚直勇猛,而又鲁莽。

⑵话说原为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因被权奸高俅所害,刺配沧州,行至野猪林时,又被董超、薛霸绑缚。

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林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到九霄云外”。

这来人是。

二、《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回答23-24题。

23.该书共辑入10篇文章,外加“小引”和“后记”。

其中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1分)24.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不超过20字)(3分)三、《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

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

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

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23.【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