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
塑造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
0 前
言
间( 1。 图 ) 1 地域 因素 . 2
城市 公共空 间 , 也是城 市 的开放 空间 , 是城市 中 向公 众开 放 的开 敞性 的共享空 间 , 括 自然风 景 、 包 广场 、 道路 、 公共 绿地
Ab ta tTh u l paeo ct s h s e tf bea di lot e t lc a a rn i i h i . bi p c t e uire tr a sr c : ep bi s c f i i emo td nia l n as b s a et t nb igvt t t tect Pu lcs aewi p c l au ec n c a y t i i s he p h c l a yo y h af n t n ye h n ei d nic to u s a rn ra t a t nt t o l n a c sie t ainb t ocnb igg et t ci i o t f l a ar o o .
1 体 现城 市公 共 空 间特色 的因素
不 同的地域文化 差异 , 自然气候 的多样 , 构成 了体 现城市 公共空间特色的主要因素。 1 . 1文化因素
公共 空间要利用水 的界 面来体 现它 的特色 , 澳大 利亚 的悉 文化是一个空间 的精神所在 , 城市公共空间可 以充分地把 市 , 尼 的圆形码 头 ( i ua a ) c c l q y 为了使人们从各个 角度都能欣赏 r ru 这种精神传达给人 们。一 历史 古城 与一个新兴城镇 的开放空
M o di b n l ng Ur a Publ pa e wih Pe ula a u e i S c t c i r Fe t r c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 绪论整体框架①一般原则,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②共性问题──一般原则的方法③学习方法──宏观、中观、微观④目的:横向、纵向一、来源与特点:建筑与其它艺术品异同(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1.真实的:现实存在的,形象上有力客观分析薄弱。
历时性,局限性。
2.形象(图象)的:同时性,完整性(信息量大、多、自身形态、局部与整体、周围环境等)、最重要,最基本之层面。
3.意向的:语言、文字4.三者关系:三者+使用者的理想、公共的态度和价值综合规则、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各种有意义的事件=较为完整意义的建筑来源。
(1)、双重原型:真实、意象=形象(图像)(2)、意象=图像(形象)二真实a.形象是一个过程媒介b.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体系(平面构图、产体构成、空间布局)c.受真实限制、结构、经济、技术、精神、审美上述a.b.c是公建原理的主要之依据二、研究范围与平衡意识(一)、综合性学科1.自然科学特征:工程技术知识建筑学、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电气、消防、自动控制、声、光、热、材料、概预等。
(与特定的社会物质的生产和科技水平有关、受其限制)2.人文科学特征: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二)、两对对子(交叉与边缘学科)1.(1)精神范畴:设计中的理论Theory in Design建筑设计日益超越原来的物质形态设计而必须运用和借鉴的其他成熟学科的知识。
如社会人文学科。
(2)物质范畴:设计的理论:Theory of Design针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素、方法及过程的分析理论,如形式及空间的构 成关系。
功能+技术+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入环境四要素(3)某一要素取得主导地位,不完全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立场,还取决于一定特定时期、地域的社会心理、社会技术与经济水平以及某一群体(集团)的价值等观念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3.普遍、一般意义层面上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一般原理和方法。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作者简介:李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400000李曦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
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
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
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2.1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
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现代、高速、时尚相协调(见图2)。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于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所以空间的限定方法很多,但不论怎样限定,都属于建筑空间构成的范畴。
欧洲习惯于以街道和广场作为一定的交往和生活空间,我国则采用比较内向的“合院”式(见图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缩短了东西方的差距,街道和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就需要更新街道观念,在其单一的交通功能之外注入新的意义。
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
物 、 闲生 活 的 重 要场 所 , “ 市 大起 居 室 ” 称” 这 种 室 内 开 放 空 建 筑 的特 色 , 求 突 出 公 共 空 间 在 塑 造 商 场 形 象 、 足 人 们 多 层 次 的 休 有 城 之 I 。 力 满 间具 有 解 决 交通 集 散 、 合各 种 功 能 、 织 环 境 景 观 、 善 公 共 设 施 、 活 动需 要 、 善 购 物环 境 等 多 种 功 能 。 综 组 完 改 提 供 信 息交 换 的 作 用 。它 沟 通 了 与 消 费者 的 促 销 渠 道 。 时 随 地 地 向 随 4商 业建 筑 公 共 空 间可 识 别性 设 计 方 法 . 人 们 发 出 商 业 的 信 息 与 动 态 .能 够 提 高 民众 购 物 活 动 的效 率 和 舒适 41 立 中 心 舒 尔 茨 认 为 : 都 具 有 对 中 心 最 基 本 的存 在 要 求 . .建 人 性 , 于充 分 发 挥 商业 建 筑 的作 用 起 到 了重 要 作 用 。 对 都 具 有 向 心 感 , 在 着 一 种 心 理 归 属 感 。没 有 中心 , 会 内部 是 混 乱 存 社 1商业 建 筑 公 共 空 间的 可 识别 性 . 的 ; 了 中 心 , 能使 人 在 心 理 上 建 立 秩 序 的 终 点 。 过 人 们 的活 动 , 有 才 通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0建筑 与工程o
20 年 08
第 2 期 0
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 问可识别性设计研究
马彦 卿 ( 夏建筑设 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宁夏 宁
I 摘
.
银 川 7 0 2 ) 5 0 1
要】 笔者分析 了公共空间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的重要功 能, 阐述 了在商业建筑 中进行公共空间可识 别性设计的必要性 , 认为只要 遵循
城市公共空间印象调查报告
城市公共空间印象调查报告城市生活可提供令人满意的社会或人际关系,丰富和新颖的体验,多种参与.学习和选择的方便;而且,与小城镇相比,可利用的文化.娱乐和服务设施也更丰富多样。
因此,城市是具有多样性和对比性特征的场所;具有使人分开或聚集在一起的潜在功能;既为人提供机会,又约束人的行为;既安全又危险;有隔绝又融合;既丰富又贫乏;令人激动又令人厌烦。
总之,有利也又比有弊,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
城市生活对一些人非常合适,但对一些人则恰恰相反。
因此,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城市的景观设计设计是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设计,通过改善和加强原有环境空间场所存在的科学合理性与艺术性,从而提高人类整体的生存空间与环境质量。
但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
然而目前我国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决策、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就某些个体而言,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不断下降,功能及艺术上甚至产生退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尽力地去防范和改进。
而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公共性空间环境场所,如城市街道、城市广场、公园、公共设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关系。
在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从“城市公共环境”这一对象关联层面切入,在景观设计领域展开探讨并加以实践,对于建构富有特点、易于识别的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走过许多的弯路。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对艺术化、人性化、信息化、生态化的城市环境的渴求与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然而今天,中国的城市依然夹杂着人们错综复杂的矛盾情感,急速膨胀的城市更多伴随的是迷失的焦虑。
此背景下,重新审视我们当今居住生活的城市,并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引导城市公共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挖掘城市的可读性与可识别性,则责无旁贷。
环境导视规划设计方案
3.安全性原则:确保环境导视设施的牢固稳定,避免对公众造成安全隐患。
4.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提供便捷、舒适的导向服务。
5.环保性原则:选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规划设计内容
1.导视系统分类
-总体导视:包括区域导视、街区导视等,提供大范围的导向信息。
4.人性化: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提供便捷、舒适的导向体验。
5.环保性:选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规划设计内容
1.导视系统分类
-总体导视:涵盖城市区域、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等,提供全局导向信息。
-细部导视:涉及具体场所、设施、服务,提供详细导向信息。
2.导视设施设计
-标志牌:简洁明了,结合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易于识别。
4.导视系统色彩与材质
-色彩:选择具有地域特色、易于识别的色彩搭配,形成统一风格。
-材质:根据环境特点选择合适材质,如不锈钢、铝型材、木材等。
5.导视系统照明设计
-确保夜间导向信息的可读性,提高公众出行安全。
-结合环境特点和照明需求,选用适宜的照明方式和设备。
五、实施与保障
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导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二、规划目标
1.构建完善、人性化的环境导视系统,提高导向信息的准确性、可读性和识别性。
2.突出城市特色,融合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3.保障公共利益,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4.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环境导视系统的合法合规性。
三、规划原则
1.统一性原则:环境导视系统应遵循统一的设计风格、色彩和材质,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2.结合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塑造具有个性的导视形象。
优秀户外公共空间案例分析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 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 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 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利用和促进此过 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
行为与距离的关系 行为的时间规律 人的活动规律分析 行为活动的分布模式 行为活动的设施需求 环境设计与人的行为习惯及模式关系
17:00―19:00:锻炼身体。根据体内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舍菲 尔德大学 运动学医生瑞沃• 尼克说。 19:30:晚餐 21:45:看会电视。这个时间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下,有助于睡眠,但要注意,尽量 不要躺在 床上看电视,这会影响睡眠质量。
23:00: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适当降低有助于放松和睡眠。”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 中心吉姆• 霍 恩教授说 23:30:上床睡觉。如果你早上7点30 起床,现在入睡可以保证你享受 8 小时充足 的睡眠。
1120122229 鞠祎雯
人的活动规律分析
人的行为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人的活动也遵循一定的规律。通常情 况下,人们的活动状态可分为正常、异常和非常三种。 ➢正常状态:是指在日常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的各种因素相互平衡,发展 趋势一般在人们的预见之内,各种条件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和 主要承担临湖观景的功能,过往的 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融入了驻足、欣赏风景的活动,除此 之外还参与了拍照、教育、交流、讲解的活动。曲江亭位置以及景观 小品的设置也为该条路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使得更多人愿意加入到 该条道路上来。基于调查时间的约束性发现,阳光充足是一些人选择 临湖路的主要原因。
11:00:吃点水果。这是一种解决身体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个橙子或一些红色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1、概述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也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既可以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也可以增强城市软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1)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布格局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品位。
优美的空间景观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而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特有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富有历史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
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地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的“橱窗” 。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
过去的社会生活积淀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的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的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
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又是前者的内容。
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场所。
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公共空间设计题库
公共空间设计题库1、城市集散开放广场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答案: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
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
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发生新的变化。
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2、你认为伦敦伍尔维奇广场的设计亮点是什么?答案:这个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每个广场包含伍尔维奇的一个文化或是历史的本质特征,建造一个对伍尔维奇来说的独特空间,能够从白天到夜晚的使用。
这个设计采用了人流量的研究,来识别穿过城镇中心的主要路线,然后发展这些空间建造一个有显著特征的公共空间,不仅加强行人的步行体验,还要满足他们的要求。
步行空间的联合通过材料和街道装置的色彩调和得到了加强,并用特色景观例如水纱幕、植被以及特色的灯光装置,发展每个广场的特色。
设计师利用梯田来改善陡峭的广场地形,而且广场的水平路线保证所有使用者可到达该地区。
设计师还发展了材料和细节的设计方式,并用到了对座位、斜坡、灯光和植被的设计实践中。
自然的石头材料突出他们的强壮和外形,而颜色要结合城镇中心更加广泛的色彩进行选择。
3、商业建筑都有什么类型?答案:封闭式的商业综合体、传统的街区式商业街、街区化形态的商业建筑4、场所性的内涵和外延指的是什么?答案:场所性的内涵是指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性,理解人性,有意识的运用行为因素,根据人的需求、行为规律、活动特点等以人为中心进行空间构思。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
是人 的活 动 ,因此 ,城 市 的公 共 空 间如 何 能 够保 持
的 空 间中暴 露 的要 少 一些 ,这 样 既可 以看清 一 切 , 自 己又 暴 露 不 多 ,个 人 领 域 减 少 至 面 前 的一 个 半 圆 , 当 人 然元 素 在 城 市 中 的空 间 关系 ,把 握住 空 间的层 次
性 和 空 间的 可 识别 性 ,使人 们 在 城市 公共 空 间 中活
动 时 能保 持 自身 的私 密性 和 领 域 感 ,使 空 间中 的 活
动 丰 富 多彩 。以商 业 步 行街 系 统 为例 , 只有创 造 良 好 的条 件 让 人们 坐 下 来 ,才 能使 行人 消除 疲 劳 ,并 有 较长 时 间的 停 留 。如 果坐 下 来 的 条 件少 而 差 ,人 们 就 会 侧 目而 过 。这 不仅 意味 着 在 公共 场 合 的逗 留 十 分短 暂 ,而 且还 会 扼杀 掉 许 多 有魅 力 和 有价 值 的 户 外活 动 ,在这 种 情 况下 , 良好 的座 椅 布 局 与设 计 是 公共 活 动 空 间 富有 吸 引力 的前提 。从 人 的分 析 中 我们 可 以发现 ,人 在 边缘 或 建 筑 物 四周 比站在 外 面
随着 我 国城 市化 进 程 的逐 渐 加 速 ,城 市 公 共 空 间环 境 有 了很 大 的 改变 ,原本 适 于 步 行和 自行 车 交
无障碍设计通则
6.1城市园林无障碍的特殊性城市园林空间在无障碍性方面,除具有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共性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
6.1.1可达性:系指在园林空间内游览、观赏、休憩过程中,景观、场所及其设施,对于特需人群(肢体残障、视觉残障、老年人、孕妇、肥胖人群等),应具有可接近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6.1.2易识别性:系指在园林空间中,对于特需人群的可达之处、专用的设施的导引与提示,以及易发生危险的警示应在字体、字号、色彩、标示符号以及设置位置上易于识别。
6.1.3可交往性:系指城市园林中在休闲、休憩空间,为特需人群设置可供交往的环境,座凳、野餐桌等布置能适合使用者的需求。
6.1.4可参与性:系指在城市园林空间中设置的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应考虑可供特需使用的需求。
6.2城市园林无障碍实施范围城市园林无障碍实施范围见表6.2。
6.3设计要素设计要素的分类:城市园林无障碍设计要素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以下几类:6.3.1出入口所有通往主要出入口及无障碍出入口的人行道,都需要为视觉及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一个安全、直接、平整的无障碍通道。
(1) 入口或无障碍出入口的无障碍通道,推荐路宽为1800mm,最小值为1200mm,由防滑材料构成。
(2) 无障碍通道路线设计应简洁,避免与车行路线交叉。
(3) 当无障碍通道路线与车行路线交叉的情况下,应控制合适的坡道坡度,并且须设置显著色彩或特殊铺装加以提示。
(4) 人行道的纵坡坡度不应超过1:20(5%)。
当地形陡峭必须设台阶时,附近应设坡道。
(见图6.3.1.4)图6.3.1.4(5) 当通往主入口或无障碍入口的坡道长度大于30米时,建议每30米设置一休息平台。
(6) 休息平台应设于无障碍通道的一侧,不影响正常通行,平台面积不少于1200x1200mm,其中包括座凳和轮椅停放的空间。
6.3.2停车场(1) 无障碍停车位距离主要出入口或无障碍出入口应在30米之内。
(2) 距出入口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无障碍专用停车位。
长株潭绿心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可识别性研究
2. 0 1年 1 1 2月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o . 1 N . 12 . o 4
De . 011 c2
J u n l fHu a n t u eo gn e ig o r a n n I si t fEn ie rn o t
长 株 潭 绿 心 地 区城 市 空 间形 态 可 识 别 性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南 省教 育 厅 科 研 资 助 项 目(9 2 3 . 湖 OC 7) 作 者 简 介 。 亚 玲 (9 6 ) 硕 士 , 李 17 一 , 讲师 , 究 方 向 城 市 与 建筑 形 态 . 研
第 4期
李亚 玲 : 长株潭 绿 心地 区城市空 间形态 可识别 性研究
的生态旅 游企业 、 高端低 碳服 务企业 、 论坛 会展 中心 以及体 育公 园等产业 实 体 机构 ; 时提 升 原居 民 的 同
生活环境质量 , 实现和谐共生. 要达到以上 目标 , 其
中一个 重要 的因素是 : 证 本 地 区城 市 空 间形 态 能 保
收 稿 日期 :0 1 0 -2 21— 6 3
李 亚玲
( 湖南 工程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潭 4 1 0 ) 湘 1 14
摘
要 :长株 潭城 市群绿 心地 区担 负着 生态公 共客厅 和 都 市生 态绿心 的 重要 城 市功 能 , 达 到 以上 目 要
标 , 中一 个重要 的 因素是 : 升本 地 区的城 市空 间形 态的 可识 别 性. 于长株 潭城 市群绿 心 地 区的 自 其 提 基 然人 文条件 , 通过 随机 调 查和 实地调研 , 述 了建设长 株 潭城 市群 绿心 地 区可 识别 性 的 两个条 件 : 体 论 整 性认 知和独特 性认 知 ; 而提 出了具 体建设 实施 策略. 进 关键词 :长株 潭 ; 心地 区 ; 绿 空间形 态 ; 可识 别性 中图分 类号 :TU9 4 1 8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1 7 一l 9 2 1 ) 4 0 6 0 6 1 l X( 0 1 O —0 8 - 5
(完整版)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Urban Ope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广场★步行街★中心区★滨水区★公园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城市公共空间概念(Open Space):开敞空间、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相对于城市中专用空间(服务于特定建筑物、特定人群的空间)而言,如相对独立的社区、工矿企业、福利院、机关单位等,其为面向广泛的市民大众开敞的空间,它具有公共性与大众性。
——城市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的面向广泛市民大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1。
1 概念表述1.2 关键词1.3 四层涵义大众化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均可使用,自由进出,没有阶级分化和贫富之嫌。
开敞空间体的概念,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及人工要素都是其研究对象;具有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多重目标和功能,研究中建立目标、进行价值取向的过程很重要;载体的概念,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多种活动与联系。
2.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2。
1 空间型制2.1.1 典型型制 -—六大典型型制广场、中心区、步行街、公园、滨水区、街头绿地2.1.2 非典型型制随着城市绿化要求共享及开敞化-—“拆墙透绿",一些大型开敞的社区正以一种全新的户外空间类型显示着其重要性。
eg:穿插于老年住宅区内用于散步、小坐和娱乐的绿化区;供医院探视者、病人和工作人员使用的庭院、花园;幼托中心的户外游戏、学习和锻炼的区域;大学校园里建筑之间用于休息、交往、学习的空间等。
2.2 形状点状、线状、面状3. 城市公共空间特征3.1 功能的广泛eg:休闲、娱乐、游憩、购物、交流、生态、锻炼、观览、晒太阳等3.2 人员物资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于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人群分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呈现着一定的肌理性. 3.3 空间结构的开放性(民主性、大众性)所有人都可使用,保证行动自由,无阶级分化、贫富之嫌。
05-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注重历史与现代空间的过渡 (2)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
不同的时代为了满足不同的社会生活要求先后出现了不同的 建筑类型。新的类型必须将古典的城市与现代的城市类型相结合。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注重历史与现代空间的过渡 (3)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场所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 聚居场所“局”的最基本特征是 围合,“夫局者一圈也”。现代 城市场所理论认为,城市场所不 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 构成的,特色是场所的精髓所在。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延续传统的地块界线 地块界线是个人或者机构用地范围的清晰划分,因而同一地
块内衍生出一类契合功能和环境要求的建筑单元模式,一种建筑 形式在相邻地块的反复重现则最终整体地定义了一个地段的特有 肌理,连片地形成一种空间格局;而一旦这种地块界线被打乱, 则相关的建筑形式将无重复的边界可循,或者由于用途改变而使 先前的建筑群落合并消解为新的建筑模式,从而造成整个地段空 间肌理的突变,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原有的风貌特色。
轴线分析是我们解读城市空间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也是 规划设计中预期城市空间架构的一种手法。
城市传统的空间轴线主要诉诸视觉层面,并由轴向线性空间、广场、相 关的建(构)筑物等组成。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2
整体的、贯穿城市核心地区的轴线
空间;(如中国明清两代的北京城
市中轴线、巴黎以东西向贯穿新旧 城区的城市中轴线为核心的多组轴 罗马共和广场鸟瞰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延续肌理的关键词 修复:引入街区结构,修复由图——
底关系中所发现的破损残缺的城市之地, 重构都市秩序;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公共空间在建筑设计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它关系到建筑的使用者和周边环境的交流和互动,也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亲和力和可用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人性化,让人处于其中感受到舒适和温馨,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这意味着在设计的初期需要将人的需求和功能性考虑进去。
另外,公共空间的可用性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空间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空间的大小、比例、形态和布局,使其具备适用性和通用性。
二、可识别性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用户可以很快地识别空间的用途和功能,以此增强公共空间的可用性和便利性。
此外,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公共空间在整个建筑中的定位,以及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充分利用相关的建筑元素和特色,建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三、舒适性和安全性舒适和安全是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两个要素。
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关注空间的氛围和色彩、采光、通风、声音和气味等方面,让人在其中感到轻松愉悦。
同时,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也是重要的一项考虑因素,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紧急情况和安全预防措施,例如灭火设施、防盗门等。
四、联通性和合理性建筑中的公共空间需要具有联通性和流畅性,以方便使用者在其中的移动和交流。
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共空间的合理性,将公共空间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使其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五、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是当今建筑设计中最热门的话题,公共空间设计也不例外。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例如利用天然光源、节约能源、使用环保材料和绿化设计等,让公共空间成为可持续和环保的区域。
六、创新性和美学创新和美学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公共空间设计中不可遗漏的部分。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满创意和美感,使得用户在其中能够体验到不同寻常的美和创新性,从而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设计关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设计关系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公共空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活动和社交的场所,更是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重要体现。
而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设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着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可达性,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和使用公共空间的程度。
一个具有良好可达性的公共空间,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城市的社会凝聚力。
相反,如果一个公共空间难以到达,或者到达的过程充满阻碍和不便,那么它的使用效率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从交通的角度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周边的道路网络密切相关。
如果公共空间周边道路狭窄、拥堵,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施,那么人们前往该空间就会面临诸多困难。
例如,停车位不足可能导致驾车者望而却步;公交线路不完善可能使依赖公共交通的居民难以抵达;而步行和自行车道的缺失则会降低非机动出行者的积极性。
因此,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充分考虑与周边交通设施的衔接,确保多种交通方式都能够顺畅地到达。
公共空间的入口设计也对可达性有着重要影响。
一个醒目的、易于识别的入口能够引导人们顺利进入空间,而一个隐蔽、模糊的入口则可能让人们错过或者感到困惑。
此外,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来说尤为重要。
确保他们能够平等、自由地进入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除了交通和入口设计,公共空间内部的布局和流线同样影响着可达性。
合理的布局能够使空间的各个功能区域相互连通,人们在其中行走流畅,不会感到迷失或困惑。
例如,公园中的小径应该清晰明确,避免出现断头路或者复杂的交叉路口;商业广场的店铺分布应该有序,引导人流自然流动。
同时,公共空间中的标识系统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清晰准确的标识能够帮助人们快速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在设计方面,一个成功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它不仅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要适应不同的活动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摘要】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模式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良好的城市环境还应具有体现人文价值、符合美学观念等被人们所感知的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使城市具有可识别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建设时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公众才能够用过城市空间场所去更好的判别物理方位、感知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地域属性,从而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本文意图通过思考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意义以及分析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各个层面的因素,希望为城市的人文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规模较大的人类的行为场所。
为达到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的目的,我们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要考虑的远不止是调节整合城市中生活、生产等各种关系使城市安全、有序、便捷运转的理性原则,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对城市的心理需求。
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模式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良好的城市环境还应具有体现人文价值、符合美学观念等被人们所感知的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可识别性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建设时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公众才能够用过城市空间场所去更好的判别物理方位、感知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地域属性,从而对所在城市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1.1对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的认识可识别性,是指具体在某一地区内,由于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认知,具有可识别性的事物可以使其自身从周围环境中被区分出来的,并能表明自身特征和价值的性质。
城市的可识别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从物理结构的角度来讲,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的区域、道路、标志易于识别并又组成整体图形的一种城市。
对于一个场所而言,“可识别性”意味着它具备某种性格特征。
无论这个特征来自形象、气氛、功能或是其他因素,都可以称之为“可识别性要素”。
另一方面,从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的出发,可识别的城市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能够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内涵。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元素,通常表现在它的地形、树林、水流、气候、果实的自然特征和它的建城史、文明痕迹、历史建筑、人文空间的文化品质。
这些独特的元素在时间不停演变中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城市有别的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形态,这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们对城市认知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场所中包含地域特征的因子不但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特色的极具活力的视觉要素,也是属于国家、民族和地域之独创,成为大众心理的文化符号和人生认知的一部分,是公众的识别场所,从而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1.2当今社会中城市公共可识别性的现实状况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高效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可识别性在物理结构方面得以充分的满足,但在精神内涵的方面强烈的冲击了城市的识别性。
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逐步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迅速的跨大规模、完善公共系统设施、设置城市地标、城市空间布局往往完整有序、结构清晰,并且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但是,城市的可识别性的文化价值方面有所忽视和迷失,这一点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上可见一斑。
城市公共空间指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建筑物之间的、公众可以任意达到的、外部空间环境形式的总和。
从早期的街道、集市和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街,到如今城市开放空间系统都属于此范畴。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建立在人类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差异之中,是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就其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是该城市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以当时当地的文明手段创造的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场所和非场所成果的综合表现。
但如今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在经历着众多方面的危机,其中就包括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冲击。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在被克隆,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日渐失去地域的、多样性特色。
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因素2.1实体因素城市公共空间实体要素如公共建筑、道路铺装、街道设施使人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形成了人对空间环境的第一印象。
实体要素是空间环境形成的基础,而空间意象是对街道空间特征的抽象表达,实体要素比意象要素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直接。
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物是围合城市空间最主要的物质要素,它直接影响了人对空间的感受。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常会利用超常体量或是高度作为空间的控制性要素、主导性要素,来引起使用者情感上的激活,从而给人们留下印象,人们也借此而完善了各国的城市认知地图。
如韦斯滕大街1号的dg银行总部大厦高度的优势使大厦和它所在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它成为人们在城市当中的定位基点。
同时,沿街公共建筑通过立面造型、尺度、色彩、机理等形成的风格特征和建筑群体组合构成的整体风貌形成了自身特色。
例如黄山屯溪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空间格局,建筑形式具有明显的徽派特色。
白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2)城市路面铺装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眼前的路面,路面上铺地的材质、色彩、大小、高低、图案给人们传递了大量的视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人的行为方式、空间导向和空间界定都有重要影响。
当需要对空间的方向进行引导时,往往通过铺装方式变化来引起人的注意,从而引导人的行为方向,同时不同的铺装方式也可以用来标示不同的空间领域。
铺装对于空间上的引导和限定作用,强化了街道的方向感和领域感,可以帮助人在空间中定向定位,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
3)城市街道设施完善的街道设施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服务,它们常常作为一种独立的街道空间构成要素,由于尺度较小,更加贴近人的行为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观性设施、指示性标识设施、照明设施对于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的影响最大。
2.2空间秩序空间秩序是作为某城市序列和“城市生话”的组成部分而被人们所认识通过关联性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形式变得易于识别。
这种识别需要观察者对整体环境有较好的把握,因为只有通过长期的熟悉了解,整体的各个要素在心理形象上才会趋于一致,从而在整体上为人们所把握,并在大脑中留有记忆。
空间秩序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审美体验,属于意象层面。
意即反映、构思;象即外观、外形,它是把作为整体的事物当作一个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相互联结着的,整体的结构决定着各个要素在整体位置上的变化。
因此,它强调要素对于整体的依存性,亦即整体大于各个要素之和。
1)空间形式的秩序如美国首都华盛顿规划成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的城市格局。
在放射性道路的交汇处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它们成为控制城市整体格局的制约点,也是人们认识城市整体格局的切入点和心智地图的承载点。
华盛顿由一条约3.5km长的东西轴线和较短的南北轴线及其周边街区所构成,国会大厦作为整个城市序列的控制点,放在了制高点上,城市街道从这里向四周呈辐射状展开。
其中宾西法尼亚大街向西北延伸与白宫相连,以国会大厦和自宫为基点分别向西和向南规划了两条宽广的绿带作为轴线。
这两条轴线都延伸到波托马克河,其中西向轴线的尽端处为林肯纪念堂,南向轴线的尽端处则为杰弗逊纪念堂,在这两条绿轴的交叉点设置了华盛顿纪念碑。
它的高度被特许超过国会。
这个以大尺度开放空间为骨架的结构形成了华盛顿宏伟、舒展的景观气势。
同时,城市空间通过各个主要建筑的特殊性质得以突出,形成不同的心理定位点,城市主要建筑、城市道路、交叉空间三者紧密结合,形成清晰可辨的城市整体形象。
2)空间与行为的秩序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空间与行为成为一个整体,并暗示“秩序”的存在。
在人们城市公共空间时,会把生活的内容与空间的模式相联系。
这种体验暗示了一种秩序,即任何生活的内容是作为更广泛的空间秩序的组成部分来体验的。
就是说,任何行为必须与特殊场所联在一起,而这个场所的特点也就由这种行为来解释。
换句话说,这种行为模式一开始就构成了空间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了人们行动的框架。
这时空间与行为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性认识。
2.3人文与自然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文化与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民族习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类型。
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当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空间类型,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空间的建立也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对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研究的意义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就是指,通过公共空间的空间特质传递给人们一种“意义”上的信息,使空间本身呈现强烈而显著的精神特征,从而在精神层面增强空间场所的可识别性,建立起市民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加强可识别性提示建立涵义深邃的空间环境,与人产生深层次的情感沟通,会使人获得永久性的印记。
故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注入一定的文化内涵,增强意义层面的内涵,就能加强其形式心理效应,可以获得比普通的空间环境高出数倍的社会效益,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
3.1形式上的意义形式上的意义是指,在建筑物的造型上直接表达出想要抒发的意图当我们在对城市道公共空间进行体验的过程中,我们的体验是与周围环境、前后的序列关系和以往的经验相关联的。
换言之,在特定地点的可识别性的建立的途径之一就是,使这一空间的空间形式带有特定地域的特殊性。
因为每个市民都是与城市某一地区长期联系的,在它的印象中会留有各种记忆和特殊含义,当公共空间的形式与这种记忆或含义相吻合时,这一交叉口空间形象就会很容易在市民的记忆中被留住。
拉斯维加斯的一处赌城建筑群,位于一个大道的交叉口处。
其整体造型是将纽约的标志建筑相并置并根据曼哈顿的景观意象进行配置组合,从而构成一个微缩的曼哈顿。
将纽约的建筑形象用于此地,传达了拉斯维加斯是一座梦幻之城的含义。
3.2历史脉络的意义城市公共空间体现历史脉络的意义常常可以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以及对古老城市空间中的空间行为的回忆。
罗西认为城市中的特定因素如钟塔、街道、廊、广场等,对于人们的意义是超越表面功能的,是市民集记忆的载体,是城市特定因素中永恒不变的部分。
在澳门回归之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堂前地修复项目中,在改善公共空间的同时,兼顾对当地乡土建筑的尊重,几个风水与景观方面的问题是通过结合葡萄牙和中国的传统方法来解决的。
这里有大教堂、主教宫殿、结婚注册处和天主教学校。
装饰与城市设施是根据传统意义和记忆来设计的,尽可能清除了汽车、垃圾箱、变电箱,这些影响场所韵律与和谐的瑕疵。
喷泉和树木被加入进来,玫瑰墙保护孩子们不会掉到相邻街道较低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