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一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672c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c.png)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综合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给出一套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创新能力C. 培养完整的人格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2. 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是:A.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B.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D. 班级管理的评价和反思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指的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班级管理的方向和基本要求进行规定。
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学生为主体B. 教学内容独立C. 教学环节连贯D. 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答案:A、C、D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为主体、教学环节连贯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的是:A. 学生成绩B. 班级管理C. 教学质量D. 社会反馈答案:B解析: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包括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社会反馈,班级管理不属于此类指标。
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对象和载体、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为了探讨教育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团队,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关注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等方面。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能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二参考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d98e18783e0912a3162a69.png)
新阳光 201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模拟考试题(二)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新阳光教育教学组编制一、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CD D C D C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C C C C D A A A1.C解析: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制度教育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
2.A解析: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实用主义教育观点包括:(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6)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3.C解析: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4.D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必要保障。
这是因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应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二是变革陈旧的教育方式;三是提高文化科学素质。
5.D解析: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并没有专门的教师,主要由部落首领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充当年轻一代的“教师”的角色。
官吏为师和僧侣为师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师情况。
6.C解析: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是学校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
7.D解析: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
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东汉称为“诸生”或“太学生”。
8.C解析: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
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选择题题库(含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选择题题库(含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000def90f76c661371af7.png)
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选择题题库(含历年真题) (一)、1.教育现代化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 C )。
A.系统性B.规范性C.主体性D.客体性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 A )。
A.社会实践活动B.产业活动C. 社会福利活动D.公益活动3、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 A )。
A.品德评价B.训练法C.参观D.操行评定4.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头脑里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的结果称为( C )A.教育结果B.教育观念C.教育目的D.教育理想5.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包括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知识和( B )A.考核评定B.运用知识C.练习作业D.动手操作6.17世纪美洲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是( A )。
A.哈佛学院B.威廉-玛丽学院C.霍普金斯大学D.耶鲁大学7.1944年英国教育法也称为( B )。
A.费里法案B.巴特勒教育法C.巴尔福教育法D.费舍教育法8.从"泛智论"出发,提出普及教育思想,论证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 C )。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9.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 C )。
A.1840年B.1862年C.1872年D.1898年10.为改革太学。
创立"三舍法"的是( C )。
A.朱熹B.范仲淹C.王安石D.蔡京11.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D )。
A.赞可大B.奥苏伯尔C.布鲁姆D.桑代克12.布鲁纳提倡( D )。
A.接受学习B.主动学习C.意义学刀D.发现学习13.科文顿认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 C )。
A.自我需要B.兴趣C.自我价值D.理想14.品德的组织形式包含 ( D )。
A. 定向、同化和具体化系统B.出定向、外化和具体化系统C.定向、操作和具体化系统D.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15.教学效能感是指 ( C )。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ea64c1d5bbfd0a7956732a.png)
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综合模考题一、选择题1. 杀一儆百反映的是班都拉所说的( )。
A.直接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外部强化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3.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称为( )。
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相同要素说D.概括说4.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
A.斯宾塞B.涂尔干C.狄德罗D.爱尔维修5. 陶行知创办的最早的学校是( )。
A.晓庄学校B.山海工学团C.育才学校D.自然科学园6. 强调用量表进行测试,强调用数学工具分析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现象,以确定事物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人文主义的观点B.结构主义的观点C.科学主义的观点D.自然主义的观点7. 科学假设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文献检索B.科学观察C.经验归纳D.背景知识8. 质的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
A.追究研究的绝对客观性B.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C.只使用归纳法D.重视研究关系9. 教育研究中,调查研究样本容量一般为( )。
A.总体的2%,不低于30B.总体的5%,不低于60C.总体的10%,不低于100D.总体的15%,不低于20010. 不属于教育实验基本特征的是( ) 。
A.因果关系的推论B.自变量的操作C.足够的样本量D.控制无关变量11. 个性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性,个性的发展阶段受性活动发展的支配。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说,性活动的区域是不一样的,或者说,获得性快感的区域是不一样的,按照个体获得快感的最主要的器官来划分为( )个性发展的阶段。
A.口唇期(1岁以内)B.肛门期(1-3)C.性器期(3-6)D.潜伏期(6---12)E.生殖期(12-20)12.(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2019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三季)教育学【含答案】
![2019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三季)教育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3f9918b84ae45c3b358c9a.png)
C.全面发展学说 D.教育与劳动生产劳动相结合
13“. 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 地理、理科、 手工、图画、 唱歌、体操 ,男子加设农业、女子加设缝纫 ,并视地方情形加设英语或其他外国 语。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 ,授课时数也略有减少。”这段话最有可能来自 对 ( ) 的 描 述。
39.下列关于德育说法正确的有 ( ) 0 A.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 情、 意、 行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B.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导向 C.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D.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40.班主任的角色期待是指社会、 家长和学生对班主任角色的期望。下列不 属于班主任的角色期待的有 ( ) 。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与“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 传的鬼魂通通赶走吧”这句话持相似观点的教育学家是 ( ) 。
2
R> 鼢笔直播课
A.孟子 B.洛克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0“.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 A.传递、 保存功能
B.简捷性 C.引导性 D.教育性
25.我国古代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制
6
R> 鼢笔直播课
26.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 ,第一眼看到字迹工整的卷面即产生好印象 ,一 般会给出一个较高的分数。这属于教学评价的 ( ) 。
A.晕轮效应 B.参照效应 C.理想效应 D.首因效应
20.学期中薛老师发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 ,通过和学生谈话及 认真观察研究,薛老师根据反馈信息在原有课程目标基础之上及时调整了课程内 容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薛老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
2019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十一季)教育学【题干+答案】
![2019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十一季)教育学【题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25d241711cc7931b716c4.png)
2019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十一季)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下列对于教育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教育就是老师教学生知识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C.教育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包括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D.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教育的()。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阶级性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建议,成立中国古代国立的最高学府是()。
A.鸿都门学B.太学C.国子学D.稷下学宫4.据相关统计,熟练工人接受一年的科技文化教育,比在工厂工作一年的工人平均能提高工作效率1.6倍;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工人在技术创造性上的积极性,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而工龄相同的工人要高4 ~ 5倍。
这说明教育具有()。
A.个体发展功能B.社会发展功能C.负向功能D.隐形功能5.下列对西方教育家的教育著作及教育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B.夸美纽斯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的直观性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称为是西方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D.杜威认为学校相互联系的枢纽不是科学、文学,而是孩子本身的社会活动,并提出了教育预备说6.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下列不属于墨子主要思想的是()。
A.官无常贵,民无终贱B.尚同、尚贤C.从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法D.人的知识的来源可分为三方面,即闻见、知、行7.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
在任期间,他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7ebf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8.png)
RI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整理者:XXX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Ioo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
夕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答案】A【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L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
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工业革命C.科学技术进步D.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和保障,倘若连温饱都未解决,也就无力从事教育了。
所以发展教育的根本动力是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力。
3."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β【解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惜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L这是XX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琲: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以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习者,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必再教,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测试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c782954693daef5ef73dd6.png)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测试题(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1.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分数:2.00)A.目标评价模式√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D.差距评价模式解析:2.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周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发展B.儿童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点√C.自然条件D.教育年限长解析:3.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
其“双轨”是指()。
(分数:2.00)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解析:4.《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分数:2.00)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解析:5.持有“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观点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B.涂尔干C.夸美纽斯D.杜威解析:6.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解析:7.“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分数:2.00)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解析:8.教学原则反映了()。
(分数:2.00)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解析:9.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
(分数:2.00)A.思想教育B.社会政治意识培养C.人格塑造√D.品德培养解析:10.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常见考点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常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c36e1f482fb4daa58d4bd3.png)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常见考点1、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教育系统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制约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关于现代教育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
有的人从外部条件入手,把现代教育蚧定为“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概念、形态和特征”。
有的人从内部因素看问题,将其界定为“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社会化为能适合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现代社会的人的活动。
”综合起来看,能够将现代教育表述为:“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个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该定义力图揭示现代教育的共性。
实际上,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现代社会都会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来表现和实现这个共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现代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英国的现代教育与美国的现代教育既有着共同的趋势又有着不同的特色。
现代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综合与统一的概念。
2.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为类所特有的现象,它是通过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语言和文字来实行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教育自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后,担负起独立的社会职能,成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ZUI终目的使人社会化。
3.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ZUI主要的表现形式。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这种制约是客观地存有,只有理解它,才能把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律,教育本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促动社会的进步。
同等学力申硕2009-2019年教育学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2009-2019年教育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d62f6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d.png)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2011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教育现象B.解決教育问题C.揭示教育规律D.总结教育经验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克伯屈C.杜威D.梅伊曼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性4.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B.布鲁纳C.布鲁姆D.泰勒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 ( )A.因材施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C.理论联系实际D.在集体教育中6.中国古代的太学制度创立于 (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7.中国儒家经典“四书”是指 ( )A.《大学》、《中庸》、《孝经》、《论语》B.《论语》、《孟子》、《诗经》、《尚书》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D.《大学》、《中庸》、《孟子》、《论语》8.由维新派创立的学校是()A.京师同文馆B.万木草堂C.爱国学社D.南洋公学9.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夸美纽斯10.近代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11.个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称为()A.同化B.顺应C.平衡D.整合12.根据佛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男孩出现恋母情结的阶段是( )A.肛门期B.性器期C.澘伏期D.生殖期13.“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利用高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B.利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C.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D.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低频活动14.最早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将S-R改成了S-O-R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斯金纳C.苛勒D.托尔曼15.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失去或削弱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个体状态相对丧失,这一现象称为( )A.群体极化B.去个性化C.从众D.社会惰化16.按照行为目标,教育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和()A.职业倾向测验B.个性测验C.态度测验D.情绪测验17.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目标测评、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A.理论测评B.效益测评C.方法测评D.条件测评18.按调查对象的范围,调査研究可分为典型调查、普通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A.专家调查B.学校调查C.社会调查D.民意调查19.教育研究中假设的作用在于()A.明确硏究的范畴B.使问题更具体,方向更明确C.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定义D.明确被试的特征20.在教育实验研究中,由挑选被试产生的误差,如果极端分数进行回归,叫做( )A.偶然误差B.取样误差C.统计误差D.霍桑效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制度2.《国防教育法》(美国)3.程序性知识4.三角互证法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2.简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3.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4.简述设计问卷中的问题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为准)1.论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2019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十季)教育学【题干+答案】
![2019年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十季)教育学【题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c64974bd64783e09122bc4.png)
2019年全国教师招聘模考大赛(第十季)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下列要素均属于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的是()。
A.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的客体、教育手段B.教育的对象、教的主体、教育中介C.教的主体、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的客体D.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2.学校中的表扬制度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初衷在于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也可能会产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等预料之外的副产品。
这些副产品表明了教育的()。
A.隐性功能B.显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3.华老师认为:“家庭教育应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
”华老师的看法与()关于教育起源说的观点一致。
A.孟禄B.沛西·能C.凯洛夫D.利托尔诺4.下列古语中出自《学记》,表述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C.君子之教,喻也D.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5.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B.韩愈的教育理念=性三品说+尊师重道C.斯巴达教育=武士教育+培养“农民—军人”D.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产婆术+培养治国人才6.提出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C.《教学与发展》D.《普通教育学》7.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具有()的基本特征。
A.非生产性、道统性、无阶级性B.自发性、专制性、阶级性C.生产性、专制性、道统性D.象征性、专制性、等级性8.瑞瑞经常在作文中表达出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强烈愿望,王老师在其作文后写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评语,以此来阐明个体身心发展要遵循()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9.“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1852bea2161479171128d7.png)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为基础。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主体【答案】B【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年。
A.2500B.2000C.1500D.1000【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
3.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答案】B【解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仅决定了社会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着对教育事业的需求水平。
4.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A【解析】1995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说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人”若处于“朱”环境,那人就容易沾染上红色;若处于“墨”环境,人也容易沾染上黑色。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47eb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d.png)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一、引言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是一项重要的教育类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教育学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通过该考试,考生可以获得硕士学位的资格。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项考试,我们将重点介绍该考试题库中的历年真题,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题库介绍该考试题库包含了历年真题,这些真题涵盖了教育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研究方法等。
考生可以通过对这些真题的练习,全面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三、历年真题分析以下是该考试题库中的部分历年真题:1、请简述教育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2019年真题)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教育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清晰地解释教育基本概念的含义,并阐述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2、请分析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系,并阐述教师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
(2018年真题)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的理解,以及教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
考生需要深入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系,并阐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3、请说明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2017年真题)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概念的理解和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考生需要清晰地解释学习动机的概念,并阐述其对学习的影响。
四、备考建议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学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全面复习:考生应该对教育学学科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的复习,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深入理解:考生应该深入理解教育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领域。
3、注重实践:考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理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1_真题-无答案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1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90485a26925c52dc5bf1a.png)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1(总分164,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 培养学生的(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
A. 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B. 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C. 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D.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A. 哲学家B. 政治家C. 公民D. 哲学王3.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标题与未加标题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对这一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A. 同化论B. 生成论C. 图式理论D. 联想论4. 提出儿童具有心理胚胎期和敏感期的教育家是A. 福禄培尔B. 蒙台梭利C. 德可乐利D. 杜威5. 以下哪一点不是卢梭的”自然人“的特征?A. 不受传统束缚B. 自食其力C. 热爱大自然D. 身心健康6.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是A. 学习需要B. 学习期待C. 学习动机D. 学习迁移7.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教育目的受A. 文化传统的制约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C. 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D. 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8. 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A. 必要性问题B. 可能性问题C. 能力问题D. 时机问题9. 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判断称为A.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B.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C. 教师的自我强化能力D. 教师的自我校正能力10. 创立“发现法”教学的是A. 诺扎洛夫B. 斯金纳C. 根舍因D. 布鲁纳11. 以下几项哪一个在时间上不属于20 世纪80~90 年代?A. 布什的教育政策B. 《国教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C. 《国防教育法》D. 《普及科学——美国2061 计划》1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A. 描述教育事实B. 探讨教育问题C. 分析教育现象D. 揭示教育规律简答题13. 当代教育实践在人的发展方面具有哪些由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特殊性?14. 从教育的产生看它的目的性。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9b00576529647d2628526b.png)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综合)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3. 名词解释7. 简答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
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知识模块:教育的概念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3.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知识模块:教育的概念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5.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A.六艺B.七艺C.论语D.四书、五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概念7.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
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制度8.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
2019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真题精选
![2019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真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19022e067ec102de3bd89a4.png)
2019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真题精选[单项选择题]1、《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卢梭B.杜威C.裴斯泰洛齐D.福禄培尔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2、霍桑效应是()。
A.影响实验外效度的因素B.影响实验内效度的因素C.对内外效度都产生影响的因素D.与实验无关的因素参考答案:A[填空题]3如果要进行一项中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的实验研究,通过开设思维能力训练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请确定可能对该实验测试成绩的差异产生影响的变量或因素。
参考答案:(1)被试因素(取样不一,样本j融型,样本容量不够;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被试的缺失,实验组有的学生离开了实验,形成两个被试组不均衡);(2)测量因素(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前的测验,如果间隔时间太短,会对实验后测产生影响;在有前后测的情况下很容易带来统计回归问题;测量手段不统一);(3)偶然事件的发生。
[填空题]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
参考答案: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单项选择题]5、“导生制”学校诞生于()。
A.法国B.美国C.日本D.英国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抽样设计的原则是()。
A.方便性、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B.科学性、可行性、典型性、经济性C.目标定向、可测性、可行性、经济性D.定向性、目的性、典型性、可行性参考答案:C[填空题]7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文雅教育”两个条件:()、()。
参考答案:自由学科;闲暇时间[单项选择题]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思想出自()。
A.《论语》B.《学记》C.《孟子》D.《师说》参考答案:B[填空题]9简述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1、主张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认为学校不是孤立于社会的,人是被整个社会教育着的。
2、在教育目的上,主张把社会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在一起。
3、创立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思想方法。
4、提出了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前景教育等原则。
最全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真题(2009-2022年)
![最全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真题(2009-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76dec8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e.png)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教育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洛克B.夸美纽斯C.布鲁纳D.杜威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提出了()A.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人的自由发展学说C.人的个性发展学说D.人的和谐发展学说3.我国正式颁布并推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在()A.1840年B.1902年C.1904年D.1922年4.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A.引起求知欲B.理解知识C.巩固知识D.形成技能技巧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教育家是( )A.卢梭B .马卡连柯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6.唐代“六学二馆”是指()A.地方官学B.图书馆C.中央官学D.私学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思想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师说》8.察举制产生于()。
A.周代B.秦朝C.西汉D. 隋朝9.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陶行知D.斯宾塞10.义务教育制度最早诞生于( )A.19世纪的美国B.20世纪的俄国C.16世纪的德国D.18世纪的英国11.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A.桑代克B.卡普切列夫C.潘菽D.詹姆斯12.艾里克森认为6~12岁儿童面对的发展危机主要是()A.勤奋一自卑B.自主一羞怯C.进取内疚D.角色同一角色混乱13.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这种策略称为()。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14.“教育应该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B.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D.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15.阿特金森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称为()A.强化理论B.成就目标理论C.归因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16.问卷调查的特点是()A.方便、深入、具体B.能证明因果关系C.能验证事先提出的假设D.能搜集较大样本的信息17.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或描述式,也可以是()A.问题形式B.图表形式C.个性化形式D.假设形式18.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叫()A.演绎假设B.研究假设C.描述性假设D.归纳假设19.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A.应用理论解决问题B.推广研究成果C.解決当下的、实际的问题D.发展和完善理论20.下面哪个因素可能影响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A.统计回归B.偶然事件C.实验的交互作用D.被试成熟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课程计划2.骑士教育3.相同要素说4.研究的信度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
2019年同等学力研究生教综试题
![2019年同等学力研究生教综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4eb017453610661ed9f4a3.png)
2019年同等学力研究生教综试题一、名词解释。
1、现代教育答: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动态的综合与统一的概念。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实际(首要的基本特征)。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和加强。
➢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基本准则。
➢5)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
➢6)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教育的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
➢7)教育不断变革,现代教育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需要不断的革新。
➢8)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
➢9)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10)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11)教育的终身化趋势明显,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变预备式的教育为终身教育。
2、学园答:学园是这一时期英国出现的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由于非国教派受到国教派的压制,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
学园在17世纪中后期得到较快发展,18世纪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学园的产生和发展,对英国、美国中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认知风格答: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认知风格种类繁多,如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
4、内在效度答:教育科研的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否基于事实或证据,研究结果能够被证明的程度。
可分为: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被精确解释的程度。
二、简答题1、家庭教育的特点答:地位: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主要特点:先导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2、文雅教育⏹答:1)含义➢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_真题-无答案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d7c0bf90f76c660371af5.png)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模拟题(总分100,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A. 《爱弥儿》B. 《人的教育》C. 《教育漫话》D. 《教育论》2.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A.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B. 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C.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D.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3.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这说明教育具有A. 历史性B. 阶级性C. 永恒性D. 相对独立性4. 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卢梭D. 裴斯泰洛齐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教育问题的提出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B. 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C. 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D. 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6. 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A. 加强德育工作B. 确立教育目的C. 设计课程体系D. 选择教学方法7. 下面哪一条教育原则是教育学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 程序编排的原则B. 激发动机的原则C.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 结构主义的原则8. 凯洛夫的《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A. 教育研究B. 教育管理C. 学校管理D. 应用研究9. 主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称为A. 现代教育派B. 传统教育派C. 形式教育论D. 实质教育论10. 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
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A. 教馆、坐馆B. 家塾、私塾C. 庠、序D. 律学、书学11. 我国最早实施小学、中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12. 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赫尔巴特D. 卢梭13.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A. 具有阶级性B. 脱离生产劳动C. 具有等级性D. 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名词解释14. 《普通教育学》简答题15. 简单介绍下学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新阳光201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模拟考试题(一)
教育学试卷
新阳光教育教学组编制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业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所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30分)
1.()认为对于教育的观点是“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柏拉图 D.斯宾塞2. 夸美纽斯说过“只有受过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A. 教育是万能的
B. 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C. 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D. 教育要适合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好孩子”取向出现在()习俗水平上。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5.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规定教学的方向和进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这指的是()。
A. 教学原则
B. 教学模式
C. 教学设计
D. 教学组织形式6.《学记》中提出的“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中的“孙”指的是()。
A.及时施教 B.预防性 C.相互观摩 D.循序渐进7.在古埃及的学校中,以教授普通文化课程和专门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是()。
A.文士学校 B.职官学校 C.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 D.宫廷学校8.“敏于事而慎于言”体现了()的道德教育思想。
A.立志乐道 B.自省自克 C.身体力行 D.改过迁善9.“新大学运动”时期建立的大学是()。
A.牛津大学 B.剑桥大学 C.伦敦大学 D.哈佛大学10.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形成于()。
A.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11.老师设定如果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就给与“小红花”,教师的这种强化属于()。
A. 强化
B. 正强化
C. 负强化
D. 惩罚
12. 以下对学习策略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把学习策略视做学习活动或步骤 B. 把学习策略视做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C. 把学习策略视做学习计划
D. 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目的
13. 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不包括()。
A. 陪伴功能
B. 归属功能
C. 认同功能
D. 塑造功能
14. 在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以注意力缺陷作为基本症状的一种心理障碍,虽发生于7岁之前,却可以持续到青少年阶段的心理障碍是()。
A.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B. 人格障碍
C. 儿童孤独症
D. 焦虑障碍
15.把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的人是()。
A. 皮亚杰
B. 罗杰斯
C. 班杜拉
D. 罗特
16. 中学生处于学生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的()。
A.强制阶段和强化阶段 B. 强化阶段和遵从集体阶段
C. 遵从集体阶段和服从法律权威阶段
D. 服从法律权威阶段和民主平等阶段
17. 研究的成果是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的是( )。
A.基础研究 B. 运用研究 C. 发展研究 D. 原因研究18.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 需要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可能性原则
D. 创新性原则
19. 直接关系到问卷的质量,关系到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的是()。
A. 问卷设计
B. 问题的形式
C. 答案的形式
D. 作答者水平20.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类型不包括()。
A. 同行专家论证
B. 研究者自我评价
C. 行政部门评审
D. 研究团体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制度
2.元认知
3.酝酿效应
4.推断统计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2.简述在欧洲新教育思潮中蒙台梭利的基本主张。
3.简述因材施教中应注意的问题。
4.一个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作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为准)
1.怎样更好地建设学校文化。
2.试析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3.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4.论述教学过程中几对重要的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