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分期
病理生理学--休克的发生机制 ppt课件
低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
肺血管阻力升高
ARDS 急性呼吸衰竭
(一)肺呼吸功能的改变表现为休克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在感染、休克及创伤等 病理过程中,特别是在休克 恢复期出现的以呼吸窘迫和 进行性缺氧为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 病理表现:
肺泡毛细血管DIC,间质 性肺水肿,局部肺不张, 透明膜形成
(一) 休克肺-发病机制 休克→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肺水肿
↘ 肺血管痉挛→肺毛细血管内压↑
肺泡Ⅱ型细胞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合成↓ 水肿液→表面活性物质分解↑
↓
表面张力↑→肺不张 肺内DIC→ 死腔样通气↑ 肺血管收缩↗ 透明膜
弥散障碍 通气↓
(一) 休克肺-后果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弥散障碍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小于后阻力 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增多 微血管通透性升高 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变化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淤血缺氧期 组织灌流状态 : 血液淤滞,组织细胞淤血性缺氧
Ⅲ期:休克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微血管反应性下降,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无反应,微血管舒张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无物质交换,出现无复流现象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肺 肝 肾 胃肠道 心
罹患百分率
(一)肺呼吸功能的改变表现为休克肺
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可发生ALI (acute lung injury)和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drome) 早期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加快 通气过度 进一步发展 交感兴奋 缩血管物质作用 严重休克后期 间质性肺水肿 通气/血流失调 弥散障碍
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分期
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分期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循环失调状态,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导致全身供氧和营养不足,最终会导致组织器官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休克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通常可分为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的严重受损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脏瓣膜功能障碍。
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心室充盈不足,进而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
心源性休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1)代偿性阶段,心脏通过血管收缩和体循环进行代偿;2)不稳定阶段,心脏的代偿机制逐渐失效,导致动脉血压下降、心脏负荷增加;3)不可逆阶段,心脏功能无法恢复,最终导致心脏衰竭和死亡。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体内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失血、脱水或大量尿液丧失等。
失血性休克通常也被分为三个阶段:1)代偿性阶段,通过体循环和血管紧张素等压力调节机制进行代偿;2)耗竭阶段,自身代偿机制逐渐耗竭,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和器官灌注不足;3)不可逆阶段,休克持续时间过长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死亡。
分布性休克是由于血管床扩张或血管张力失调导致的,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过敏反应或神经调节功能障碍等。
分布性休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血管扩张阶段,由于血管张力降低导致外周血管扩张;2)微循环障碍阶段,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红细胞聚集,导致微循环灌注不足;3)器官功能丧失阶段,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阻塞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前负荷增高或心输出量减少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瓣膜狭窄、心包填塞或肺动脉栓塞等。
阻塞性休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代偿性阶段,心脏通过血管收缩和体循环进行代偿;2)不稳定阶段,心脏的代偿机制逐渐失效,导致动脉血压下降、心脏负荷增加;3)不可逆阶段,心脏功能无法恢复,最终导致心脏衰竭和死亡。
总结起来,不同类型的休克都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即导致全身供氧和营养不足。
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分期
休克的发病机制及分期休克(shock)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
2疾病病因及分类休克的分类主要是以病因学分类为主,虽然目前对于休克分类尚无统一认识,但临床一般将其分为三大类: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
一般15min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寸,机体可代偿。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r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
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2]。
血管扩张性休克这类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 杆菌感染最常见。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
(2)过敏性休克: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
(3)神经源性休克: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影响的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雨后好,常可自愈。
心源性休克此类休克是指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脏血流排出道受损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而代偿性血管快速收缩不足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压状态。
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本身病变、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3]。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课程内容〉第七章休克>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Phases and mechanism sof shock)正常微循环的结构和特点(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normal microcirculati on)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及微静脉七部分构成(图7—2)。
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有三种血液通路。
(vidio 7—1)图7-2 正常微循环示意图直捷通路血液由微动脉经直捷通路进入微静脉。
直捷通路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微动脉的延伸,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得以快速流过。
这一通路的生理功能并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加速血液经过微循环进入微静脉。
这类通路多见于骨骼肌。
动-静脉吻合支血液绕过毛细血管网由微动脉直接进入微静脉。
此类通路的血管壁有平滑肌,管口较粗,血流迅速,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特殊情况下开放,平时关闭。
如在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吻合支开放时,进入微循环的血流基本都经吻合支返回静脉,使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液显著减少,从而减少了组织供氧。
迂回通路即真毛细血管通路,血液通过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最后汇集于微静脉.真毛细血管在细胞间隙中互相联接成网络。
由于真毛细血管壁薄,血流缓慢,故成为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生理条件下,真毛细血管相互交替开放,其功能受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控制。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时,则受控的真毛细血管网开放;反之,当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时,其后的真毛细血管网就关闭。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儿茶酚胺使其收缩,而局部产生的活性物质(组胺、乳酸、激肽、腺苷等)使其舒张。
M2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M2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一、微循环及其调节1.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指微动脉和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它是循环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最小功能单位。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及微静脉构成。
这些结构按照其在微循环中的作用可以分为3类:①阻力血管: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和血流。
具体来说,随着阻力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网的血压降低,血流减少;随着阻力血管舒张,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增高,血流增加。
所以阻力血管又被称为微循环的“前闸门”。
②容量血管:微静脉,小静脉。
其主要功能是收集毛细血管网流出的血量,送回心脏。
当其收缩时,产生两类后果,其一是毛细血管网血液流出减少,故容量血管又被称为微循环的“后闸门”;其二是使血液回心速度加快。
③通路:真毛细血管网、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
真毛细血管网最重要,容量也很大。
正常情况下真毛细血管只有20%轮流开放,保证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是维持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前提。
9-1正常微循环模式图2.微循环受神经体液的调节交感神经支配微动脉、后微动脉和微静脉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兴奋时微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而动—静脉吻合支平滑肌存在β肾上腺素受体,β受体兴奋时动—静脉吻合支舒张。
微血管壁上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也受体液因素的调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 、内皮素等引起微血管收缩;组胺、激肽、腺苷、前列环素等引起微血管舒张。
生理条件下,使微血管收缩的全身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浓度很少发生变化,所以微循环的舒缩活动及血液灌流情况主要受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的反馈调节,以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地开放。
(图9-2毛细血管灌流的局部反馈调节示意图)图9-1 正常微循环模式图图9-2 毛细血管灌流的局部反馈调节示意图二、休克分期与发病机制根据休克的微循环变化,可把休克分为3期。
各型休克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课件
(4)临床表 现
微循环淤血
回心血量↓
BP↓ 心输出量↓ 脑缺血 肾血流量↓ 肾淤血 皮肤淤血
神志淡漠 少尿、无尿
发绀、花斑
15
(三)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微循环衰
竭期)
16
(1)微循环灌流特点: 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 血细胞黏附聚集加重,微血栓形成 灌流特点: 不灌不流,灌流停止
1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感染、休克及创 伤等病理过程中,特别是在休克恢复期出现 的以呼吸窘迫和进行性缺氧为特征的急性呼 吸衰竭综合征。
肺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出血、充血、血 栓形成、肺不张以及肺泡内透明膜形成等病 理变化,称休克肺。
26
(三) 心功能障碍
(Impair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A、淤滞、泥化 d、酸中毒
18
B 原因: 凝血因子激活 内皮细胞受损 组织损伤 血细胞受损 内毒素
后果: 不灌不流 出血 血管通透性增加 器官梗塞,坏死
19
(3)主要临床表现
除休克期表现外,还有DIC和重要 脏器功能衰竭、口唇发绀、四肢冰 冷、呼吸困难、心音低弱、血压严 重下降或测不到、无尿、昏迷、多 部位出血、多器官系统衰竭
20
一、细胞损伤
(Cell damage)
❖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损 ❖ 线粒体受损 ❖ 溶酶体酶释放 ❖ 细胞坏死和凋亡
21
二、休克中的代谢障碍
(Metabolic disorder in shock)
❖ 能量生成严重障碍 ❖ 钠泵功能障碍→细胞水肿、高钾血症
❖ 糖酵解↑、脂肪氧化不全→酸中毒
22
中枢神 经系统
兴奋
医学基础知识:休克的发展过程
医学基础知识:休克的发展过程是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
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
关于休克,在事业编医学基础考试中,是病理生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知识点,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休克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能有所帮助!虽然休克的病因和始动环节不同,但微循环障碍是大多数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
那么通过微循环的变化也可以将休克分为三种时期。
(一)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此期为休克早期,又称休克代偿期。
此时微循环血流量灌流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其特点为: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现缺血缺氧状态。
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该期血压变化不明显,可骤降(如大出血),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轻度升高(代偿),但是脉压明显缩小。
此时患者的某些脏器有效灌流量却有明显减少,所以不能以血压下降与否,作为判断早期休克的指标。
(二)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此期为休克失代偿期,又称休克期、微循环瘀滞期。
此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组织呈淤血性缺氧状态。
临床表现主要为①血压和脉压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静脉萎陷;②大脑血液灌流减少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表情淡漠,神志昏迷;③肾血流量严重不足,出现少尿甚至无尿;④微循环淤血,是脱氧血红蛋白增多,皮肤黏膜发绀或出现花斑。
(三)微循环衰竭期此期休克进入不可逆期,又称为难治期或DIC期。
此期微血管发生麻痹性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中可有微血栓形成,血流停止,出现不灌不流状态。
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在三个方面:①循环衰竭,出现进行性顽固性低血压,脉搏细弱而频速,静脉塌陷,CVP下降。
②并发DIC。
③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生理学休克ppt课件
Pathophysiology of Shock
精选课件ppt
1
休克的认识发展过程
1.症状描述阶段 2.急性微循环的认识阶段 3.微循环学说阶段 4.细胞与分子水平阶段
精选课件ppt
2
一、休克的概念
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 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 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 量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和细 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全身性 病理过程。
精选课件ppt
26
微循环淤血 回心血量↓ BP↓ 心输出量↓ 脑缺血 肾血流量↓ 肾淤血 皮肤淤血
神志淡漠 少尿、无尿
精选课件ppt
发绀、花斑
27
3.休克难治期(不可逆期、DIC)
从微循环的淤血期发展为微循环凝血 期是休克恶化的表现。其特点是:在 微循环淤血的基础上,于微循环内 (特别是毛细血管静脉端、微静脉、 小静脉)有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并 常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组织细胞 因严重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多器官 功能障碍。
精选课件ppt
4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43
2.细胞损伤、凋亡与休克
①休克的始动因素的作用
②体液因子的作用
③微循环障碍引起
精选课件ppt
34
精选课件ppt
35
休克的细胞体液机制
各种病因
交感-肾上腺系统(+)
巨内
各 细 儿茶酚胺等释放
直 接 损 伤 细 胞 、 组
噬皮 细细 胞胞 、、 血白 小细 板胞 等
种胞 生因 物子 活、 性粘 物附 质分 等子
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兴奋;
机制 缩血管体液因
休克的分期及发生机制
DIC会加重休克: A.DIC时微血栓阻塞了微循环通道
→回心血量↓ B.凝血和纤溶产物如FDP/补体/激肽
→血管通透性↑ C.DIC时出血→血量↓↓ D.器官栓塞梗死
→加重了器官急性功能衰竭
(2)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持续缺血缺氧/酸中毒/许多体液因子 →微循环血管对各种神经体液因素
B.流入端收缩程度>流出端, (毛细血管前阻力 > 后阻力)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组织液返流入血↑(自我输液)
C.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 →血液重分布:
皮肤/腹腔内脏(肾)/骨骼肌血管收缩 心、脑血管无明显变化 →血液重分布 →保障重要脏器血供
D. 肾灌流↓、RAS激活→ALD↑; 疼痛、紧张、血容量↓→ADH↑
致休克的动因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心率加快 心收缩力 加强
腹腔内脏、 皮肤等小血 管收缩,内 脏缺血
儿茶酚胺分泌
皮肤缺血
汗腺 CNS 分泌 高级部 增加 位兴奋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脉压减少 肛温降低
脸色苍白 出汗 烦躁
四肢冰冷
不安
(二)休克期 微循环淤滞期;淤血缺氧期: 可逆性失代偿期;休克Ⅱ期
Fig microcirculation
二.休克的分期与微循环的改变
(一).休克早期: 微循环痉挛期;缺血缺氧期;代偿期;休克Ⅰ期。
1.微循环发生缺血缺氧变化的机制: 休克病因可引起:缩血管物质↑
儿茶酚胺、Ang II↑、血管加压素↑、 TXA2、白三烯、内皮素及血小板活化因 子(PAF)等
4.临床表现: 脉搏细弱或无,BP↓↓或测不出;无尿;嗜睡或 昏迷;MOSF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功能、代谢障碍
简述休克的发展过程
简述休克的发展过程摘要:一、休克的定义和分类二、休克的发展过程1.休克早期(轻度休克)2.休克中期(中度休克)3.休克晚期(重度休克)三、休克的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四、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正文: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指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
根据病因和病程,休克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了解休克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休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休克早期(轻度休克):在此阶段,机体尚能通过代偿性反应维持血压和器官功能。
表现为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
此阶段是治疗的黄金时期,及时干预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2.休克中期(中度休克):随着病情加重,代偿性反应失效,血压下降,心跳减弱,呼吸急促更加明显,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皮肤湿冷等症状。
此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如不及时救治,病情将继续恶化。
3.休克晚期(重度休克):此时患者生命垂危,血压极度降低,心跳呼吸微弱,各器官功能严重受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在休克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变化主要包括:1.微循环改变: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痉挛,晚期出现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细胞损伤。
2.代谢紊乱:由于缺氧,细胞代谢异常,无氧代谢增加,乳酸生成增多,导致酸碱平衡紊乱。
3.脏器功能受损:休克发展过程中,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休克的关键在于识别病史、临床表现和监测生命体征。
治疗休克的目标是纠正组织缺氧,恢复器官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1.病因治疗:针对休克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止血、抗感染、抗过敏等。
2.补充血容量:给予液体治疗以纠正血容量不足,提高血压和脏器灌注。
3.升压药物:对于严重低血压的患者,可应用升压药物提高血压。
4.脏器支持:对于严重损伤的器官,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呼吸机、血液净化等。
5.糖皮质激素:对于感染性休克等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休克
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痉挛较前减轻,血液由弛张的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大量进入真毛细血管网。由于血管扩 张、通透性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血液浓缩,血流淤 滞,回心血量急剧减少,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组织细 胞处于严重淤血性缺氧状态。 ●微循环血液灌多流少,灌大于流
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灌多流少,灌大于流
一、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
(一)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使毛细 血管前阻力明显增加,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微循环 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血液从动静脉吻合回流小静脉, 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
↑ 肺内皮C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 ②肾: 肾缺血→血管紧张素↑ →肾小球动脉痉挛→ 肾血流↓ →肾血管上皮变性坏死→急性肾衰→少尿 无尿
③心: 冠状动脉血流↓ 酸中毒 }→心肌缺氧受损→心功能衰竭 高血钾 ↑ 心肌血管微血栓形成→心肌局灶性坏死
④肝: 血流↓→肝细胞缺血、缺氧血液淤滞 }肝功衰竭 肝血窦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坏死
血液流变性质改变, 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血流阻力增大。
水 生 成 增 加
特点: 扩张、淤血; 1.小动脉平滑肌在酸中毒时对CA敏感性; 前阻力后阻力; 机制: 1.“自身输血”停止,血液大量淤积; 2.扩张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腺苷、激肽、K+;
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血小板聚集、WBC嵌塞; 2.“自身输液”停止,组织液生成,血液浓缩; 3.内毒素作用; 灌而少流,灌流。 后果:3.血压进行性下降,心、脑缺血。 4.血液流变性质改变:RBC聚集,WBC粘附。
毛细血管 前扩约肌 真毛细血管
病理生理——休克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纠正酸中毒 扩充血容量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细胞损伤的防治 体液因子拮抗剂的使用 防治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学防治 发病学治疗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休克
概念
微循环概念: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血液 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代谢交换的最小功能单位
扩血管物质:组胺、激肽、腺苷、PGI2(前列环素)、NO( 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脸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减少、烦躁不安。 注意:血压变化,可正常、可降低。
临床表现
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痉挛减轻、微静脉扩张、血液涌入毛细血管网中、 静脉端阻力增加(后阻力大于前阻力)、微循环瘀血
微循环变化特点
缺血、缺氧致酸中毒,酸中毒导致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缺血、缺氧导致局部扩血管物质产生增加 内毒素(肠道细菌入血)的作用,LPS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管扩张
需要足够血量 需要正常血管舒缩功能
需要正常心泵功能
实现有效灌流的基础
失血性休克
烧伤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按病因分类
过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管源性休克
按发生休克的起始环节
心源性休克
分类
全身小血管痉挛,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限 于直捷同路,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减少。
缩血管物质: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②、血管加压素、TXA2 (血栓素)、内皮素
是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微循环衰竭,其特点是 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 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经典症状描述
面色惨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少、神志淡泊、低血压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doc
课程内容 > 第七章休克 >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Phases and mechanisms of shock)正常微循环的结构和特点(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normal 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支及微静脉七部分构成(图7-2)。
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有三种血液通路。
(vidio 7-1)直捷通路血液由微动脉经直捷通路进入微静脉。
直捷通路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微动脉的延伸,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得以快速流过。
这一通路的生理功能并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加速血液经过微循环进入微静脉。
这类通路多见于骨骼肌。
动-静脉吻合支血液绕过毛细血管网由微动脉直接进入微静脉。
此类通路的血管壁有平滑肌,管口较粗,血流迅速,几乎完全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特殊情况下开放,平时关闭。
如在环境温度升高时,皮肤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吻合支开放时,进入微循环的血流基本都经吻合支返回静脉,使流经真毛细血管的血液显著减少,从而减少了组织供氧。
迂回通路即真毛细血管通路,血液通过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最后汇集于微静脉。
真毛细血管在细胞间隙中互相联接成网络。
由于真毛细血管壁薄,血流缓慢,故成为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生理条件下,真毛细血管相互交替开放,其功能受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控制。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时,则受控的真毛细血管网开放;反之,当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时,其后的真毛细血管网就关闭。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体液因素的调节。
儿茶酚胺使其收缩,而局部产生的活性物质(组胺、乳酸、激肽、腺苷等)使其舒张。
8.2休克发生机制与分期
0 2 微循环淤血期
3.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血压进行性下降; 心脑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缺血缺氧;
0 2 微循环淤血期
4. 临 床 表 现
03 PART
微循环衰竭期
0 3 微循环衰竭期
微循环衰竭期 1.微循环变化特点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3.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0 3 微循环衰竭期
1.微循环变化特点:DIC (不灌不流)
0 3 微循环衰竭期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0 3 微循环衰竭期
3.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梗死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休 克 发 病 机 制 示 意 图
过敏
失血失液
心肌梗死
血管容量↓
血量↓
静脉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血压↓
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
凝
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静
血
微血管痉挛
脉
活
回
性
微循环灌流量↓
流
加 强
组织缺氧、代谢性酸中毒
减 少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
微微静循脉环、淤小血静脉痉挛大血量管血容浆量渗↑出
DIC
血压↓
创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缺 血 缺 氧 期
淤 血 缺 氧 期
机制 影响
谢 谢!
1.微循环变化特点:缺血(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0 1 微循环缺血期
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DH 系统活性增高;
0 1 微循环缺血期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血液重新分配,保证心、脑的供血; 维持动脉血压正常;
0 1 微循环缺血期
4. 临 床 表 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shock)是机体由于各种严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这些致病因素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
2疾病病因及分类
休克的分类主要是以病因学分类为主,虽然目前对于休克分类尚无统一认识,但临床一般将其分为三大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
一般15min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寸,机体可代偿。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r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
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2]。
血管扩张性休克
这类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1)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临床上以G" 杆菌感染最常见。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有分为低动力休克(冷休克)和高动力性休克(暖休克)两型。
(2)过敏性休克: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到抗原物质时,可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出现弥散性非纤维蛋白血栓,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良可使多脏器受累。
(3)神经源性休克: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影响的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雨后好,常可自愈。
心源性休克
此类休克是指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脏血流排出道受损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而代偿性血管快速收缩不足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压状态。
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本身病变、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3]。
3发病机制
休克是一个有着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
虽然休克病因各异,类型不一,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其本质相同,即休克发生后机体重要器官微循环处于低灌注流状态,导致细胞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继续发展可导致细胞损害、代谢紊乱,组织结构损伤,重要器官
功能失常,最终出现MOD S根据微循环的改变可将休克分为三个阶段⑷。
1、休克I期(休克早期,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引起循环容量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调节和矫正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以维持循环相对稳定,又通过选择性收缩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
此时微循环内动静脉间短路开放,前括约肌收缩,表现为
“只出不进”,血量减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
若能在此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容易得到纠正。
2、休克H期(休克进展期,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
当休克继续发展,微循环将进一步因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大量开放,使原有的组织灌注不足更为加重。
毛细血管中血流淤滞,部分血管失去代偿性紧张状态。
此时微循环内“只进不出”。
临床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和酸中毒,病程由代偿期向失代偿期发展。
3、休克皿期(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当休克H期持续较长时间后,休克进入难治期或不可逆期,失代偿期时出现的某些脏器的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
注,细胞处于严重缺氧和缺乏能量的状况,引起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他的细胞。
最终引起大片组织、整个器官乃至多个器官受损⑸。
4临床表现
休克早期
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休克中期
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 g 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⑹。
休克晚期
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DIC表现:顽固性低血压,皮肤发绀或广泛出血,甲床微循环淤血,血管活性药物疗效不佳,常与器官衰竭并存。
(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吸氧难以纠正的进行性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促,发绀,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低等表现。
(3)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现:呼吸急促,发绀,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心律不齐。
如出现心律缓慢,面色灰暗,肢端发凉,也属心功能衰竭征象,中心静脉压及脉肺动脉楔压升高,严重者可有肺水肿表现。
(4)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血钾等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其他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反映脑供血情况。
肝衰竭科出现黄
疸,血胆红素增加,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肝性脑病发病率并
不高。
胃肠道功能紊乱常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呕血和黑便等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