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和创造常常以“自然”为其最高的建造标准和境界。

与中国园林相比较,英国园林则有很大不同,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多姿多彩,极具艺术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1.1商周时期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1.2汉时期汉朝初期时,称“苑”,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1.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遍风尚,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1.4隋唐时期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中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1.5宋、元时期宋元朝步入造园的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1.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1.7清末时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园林创作由全盛时期转为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2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的影响2.1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园林的第1次影响 1685年威廉·坦布尔在书中写道,不规则的园林比规则的园林更美。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布劳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Stowe Landscape Gardens, Buckingham) • 1733年,肯特成为斯陀园的总设计师;
・他逐渐改造了原先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
• 1749年,经过肯特与布朗改造之后的斯陀,园轴测图。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Stowe Landscape Garderns, Buckingham)
中外古典园林史
5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实例 (布劳诲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霍华徳庄园位于北约克郡, •约翰•范布勒为查尔斯,霍华徳设计的,始建于
1699年,面积有2000多公顷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 York)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1718年,斯威扎尔在府邸东面设计了带状小树林, 称为 有然式"放射性丛林”(Ray Wood);
• 1970年放射型树林被改成杜鹃丛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 Gardens,York)
•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 用了巨
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1726年凡布高 去世时府邸
的西翼尚未建成
• 建筑上汇集了大量的瓶饰、雕塑、半身像和
屋顶装饰风道
•远观府邸背面(来源:《European Garden Design》丿
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式园林
霍华德城堡园林(Castle Howard^aidefs, Yfiik)

西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西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钱伯斯的设计风格终于形成了一个设计流 派,法国人称之为“中英折中式园林”。 后来人们也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 林或英中式园林。
三:“园艺派”时期(极盛时期) 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英国海外贸易和殖民事业 的日益拓展,世界各地的名花异卉陆续传人,从而形成了19 世纪的主要流派“自然风致园的园艺派”。 这种造园流派在自然风致园林原有面貌下有了一些新特点: 如增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 奇花异草;此外,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 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 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这一种 园林,因为更具商业性和折衷性,符合商业时代的需求,逐渐 成为19 世纪的主流,并直接影响到20 世纪的世界园林艺术。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 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 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 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 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 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 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 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 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 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 劳力。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 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 林的影响。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
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它的重要 开拓者亚历山大· 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 约瑟夫· 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 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 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 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 (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 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 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 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特征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特征

• 具体来说,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特征有: • 在园林的布局上;尽量避免直线条、几何形状 及中轴对称的规则形式。 • 造园要素方面;大面积草坪的使用,高大乔木 和灌木的组合使用,花卉和水生植物的使用。 • 造园手法方面;园林在设计上自由灵活,不守 定式。 • 园内建筑类型方面;各类长廊,亭阁的使用, 引入了碑牌。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特征
小组成员:方正 童卓 季佳莹 周丹 高怡月 赵紫瑾
• 总的来说,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与靳诺特式 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 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 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 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 融合。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 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自然美 出发,园林中有自然的水池,略有起伏的 大片草地,在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 树群为一景。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 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任由行人 漫步或作运动场。对人工痕迹和园林界墙 均以自然景物作屏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 风景采用过渡方法。植物采用自然式布置, 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并注重园林建筑小 品的点缀和装饰。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发展简介世界园林一般分为三大体系:中国园林、伊斯兰园林以及欧洲园林。

一般而言,中国园林代表了一种浪漫与感性;而欧洲园林则是规整、典雅的象征,是以理性思考为造园思想的中世纪园林。

千百年来,一提起欧洲园林,人们就会想起巴黎的凡尔赛花园等一系列具有鲜明的规整几何特色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的宫廷式园林。

殊不知,欧洲园林中存一“异数”———英国风景式园林。

英国园林素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闻名于世。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始于18世纪,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中国园林艺术的启发,人们开始追求开朗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式园林景观。

一、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英国自然式园林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自然,疏朗,色彩明快,富有浪漫情调[3]。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规则式的,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园林和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这种规则式的园林景观风格在英国延续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背景。

1、自然地理因素英国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海洋性气候。

历史上是一个农牧国家,牧场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而森林只占10%(与其它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主要在南部以牧场为主的平原地区,自然缓坡牧地和孤立树构成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这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出现并长盛不衰的主要地理人文因素。

另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远离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罗马,英国文化受古典主义文化影响较小,而得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2、经济因素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的长时期里,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这种经济组成是直接由盎格鲁--撒克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传下来的。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历经几个世纪演进的史诗。

它起始于18世纪的启蒙时代,当理性与科学思维逐渐崭露头角,英国的园林风格也开始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在18世纪早期,规则式园林盛行于欧洲。

然而,随着英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自由思潮的出现,人们开始对这种僵硬的几何形园林产生审美疲劳。

此时,一场由威廉·肯特和布朗主导的“花园革命”应运而生。

他们摒弃了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转而追求自然、流畅的景观设计。

布朗的作品,如霍华德庄园和查茨沃斯庄园,均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园林理念。

这些园林中,地形起伏,水体蜿蜒,树木丛生,无一不流露出自然之美。

与此同时,他运用地形改造和视觉欺骗的手段,使园林在保持自然外观的同时,仍然展现出精巧的设计感。

进入19世纪,奥古斯都·布朗及其追随者的作品进一步巩固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地位。

在这一时期,诸如哈雷园、斯陀园和布赖顿皇家植物园等杰作相继问世。

这些园林不仅在视觉上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在生态和植物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自然风景园林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英中式园林风格。

这种风格的园林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不是简单地改造自然。

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观念的变革和城市化的加速,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它不仅在英国本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更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一些杰出的园林设计师如唐宁、皮特·钱伯斯等人将自然风景园林的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恰好符合这一趋势,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如今,无论是城市公园、住宅小区还是私人庭院,都能看到自然风景园林的影子。

总的来说,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它不仅见证了审美观念的变迁,更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欧洲乃至全球著名的园林风景之一,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不断创新的发展。

从最早期的中世纪花园到现代化的公园景观,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塑造。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展开介绍,探讨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

1. 中世纪花园时期在中世纪时期,英国的园林主要以修道院的院落花园和贵族庄园花园为主。

修道院的院落花园通常布局简单,以种植一些基本的蔬菜和草药为主,旨在提供食物和药材。

而贵族庄园花园则更加精致,布局精美,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体现了当时贵族社会的财富和地位。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的园艺师开始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启发,借鉴了意大利花园的设计理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国园林风格。

著名的庄园花园如汉普顿庄园、肯伯尔庄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3.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发展的转折点。

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城市的发展,英国的自然景观遭遇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也向着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公园、植物园等新型园林设施相继建成,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4. 现代化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进入了现代化时期。

园林设计不断创新,融合了现代科技和艺术元素,打造出更加多样化和具有创意性的园林景观。

一些现代化的公园如伦敦的海德公园、伯明翰的考文特花园等,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总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从中世纪花园时期到现代化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展现了英国园艺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信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将会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园林之一。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

(完整版)英国风景式园林

斯陀园
1724年珀西瓦尔大臣在访问记中非常欣 赏斯陀园中由布里奇曼设计的园林,认 为设计之巧妙使得园子给人的感觉要比 实际面积大三倍,28公顷的园子需要2 个小时才能游玩一遍。
斯陀园
为了形成建筑与园林相和谐的整体效果,在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中,许多 建筑师和造园师参与工作,形式与风格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演变。
直到18世纪初,法国风格的整形式园林仍受到英国人的喜爱。
二、历史沿革
2、18世纪以后的英国园林(自然风景园时期) 18世纪,由于哲学思想,回归自然的思想,政治体制的转变,民族主义艺
术观,社会经济,文学绘画的影响,人们视野的扩大以及对自由的更大追 求,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开始产生。
2.1 不规则造园时期
斯陀园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 面,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斯陀园
斯陀园
斯陀园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 撒克逊人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 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庄园 (Castle Chatsworth)
查兹沃斯庄园是英国四个世纪园林变迁的集中体现。1570年以来,各个 时期的园林艺术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因而成为世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
18世纪前20年,由于一书中流行“洛可可”风格,因此又称为洛可 可园林时期。此时期也是自然式园林的孕育时期。
范布勒已开始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造景了
布里奇曼首创的界沟(哈哈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 练成一片,在视觉上园林内外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 林,牧场,甚至羊群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霍华德庄园
府邸为晚期巴洛克风格,这是英国第一座采用了巨型穹顶的世俗建筑物。 1726年凡布高去世时府邸的西翼尚未建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钟伟强06级园林1班222006325022005英国风景式产生的历史背景:1:文学及艺术的影响自16世纪以后,以培根(1561-1626年)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的主流。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著名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写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2.自然环境的影响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3:经济的影响在17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

以畜牧业为首,加上由其带动的毛纺织品业,构成了英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使英国境内有着连绵的牧场。

这种连绵的牧场郊野,形成英国人对风景,景观的最初印象。

(与法国的对比)如果我们说,文化界定了园林的内涵的话,经济运作方式的不同则直接导致了园林的基调及形式,并在客观上形成了造园界不同的思想主旨。

4: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当时英国在园林艺术领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如钱伯斯的丘园等。

起步或萌芽:17世纪前20年,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起步阶段。

它的重要开拓者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1688-1744年)和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年)非常赞赏picturesque所代表的风景构图,并探讨了风景画同园林设计之间的关系。

亚历山大·蒲伯以自己主持建造的园林阙根海姆(twinkenheim)为例,论证了绘画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合理模式的观点。

艾迪生于1712年,在《旁观者》上发表文章,支持如画景观的观点。

不过,18世纪早期英国的造园实践还不具备今天通常就历史文化风格而论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
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
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 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强调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 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 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东方 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 园家们。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达到高潮,许多评论和介 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现,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
里建立官方的绝对统治。
3)古典主义在经过半个世纪与巴洛克文化的较量后成为正统。
社会背景:
1)刚刚摆脱封建内战,在一切方面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
2)科学开始突飞猛进,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自己的理性有充分
的信心,
意式台地园
勒诺特尔式园林
平面布局
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
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
但整体与局部未能统一
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
从关系,将庭园与建筑看做整体
立面特征
适应地形的露台建筑式
平面图案式
美学原则
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
伟大风格”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庭园构思
立体的堆积感
平面的舒展感,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
的透视线,体现恢弘的园景
意式台地园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相同点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 . 强调情感的表达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

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心理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的园林主人以这种方式来排解个人生活的感伤和政治理想的失意,园林成为中国文人阶层宣泄感情的对象,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东方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园家们。

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达到高潮,许多评论和介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现,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国式的假山,都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的风气区别从本质上看,中、英园林仍然在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1.从园林具体空间组织上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园林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这里没有围墙,显得开朗、大方和安详。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从园林的总体形象和总体气氛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

2. 从园林功能上中国园林一向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

斯陀园

斯陀园
园边往往不柱墙而挖一条宽沟以区别内外又能防止牲畜入园称为哈哈墙而在视线上园林与外界都无隔离之感极目所至远处的农舍田野起伏的丘陵草地云朵般的羊群蔚蓝的大海及海面上成群结队的飞禽等均可称为院内借景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斯陀园
目录
1 历史 简介
2 3 4
影响
比较
斯陀园的历史

斯陀园过去曾经是汉诺威宫延乔治一世和二世国王 的反对党人的重要活动中心,现在成为一所带有高 尔夫球场的寄宿学校的一部分。


所以英国园林只是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回归自 然,是自然风景的再现,虽然也有模仿中国园林 创作风格或者模仿风景画面的创作的景观,却较 少有诗情画意和高于自然的意境。这些差异,体 现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根本特征。 成熟时期的英国园林排除直线条道路·几何形水 体和花坛,中轴对称布局和等距离的植物种植形 式。尽量避免人工雕琢痕迹,以自由流畅湖岸 线·动静结合的水面·缓缓起伏的草地上高大稀 疏的乔木活丛植的灌木取胜。
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马墓穴的半圆形的纪念碑。壁龛 中有14个英国道德典范胸像,如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国王威廉三世,哲学家 培根和洛克,诗人莎士比亚和米尔顿,以及科学家牛顿等。

肯特还在园中布置古希腊名人的雕像,如荷马,苏 格拉底,里库尔格和埃帊米农达等。为了批评当代 人在精神上的堕落,肯特改建了一座废墟式的“新 道德之庙”。
总结
自然一直是中国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 标准,与中国造园艺术不同的是,直到18世纪英国 自然风景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迅速发展起来, 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
与其不同点在于英国自然是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写意园 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而在内涵和外貌尚存在很大 差异。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却高于自然, 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概括,把人的情感与 自然美景结合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美感。而英国 园林所追求的是一种广阔的自然风景构图,较少表 现风景的象征性,而注重从自然要素中直接产生的 情感。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概述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概述
• 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 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 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 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An 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Garden)
a
25
主要湖面的秋景
a
26
a
27
丘(Kew)园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发展。
•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 丘园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 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 规则式台地花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a
46
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
• 该园位于亨利四世(1586-1610)的城堡周围, 1763年归吉拉丁侯爵(Marquis de Girardin)所 有。其特点为:
1.园主支持自然风景式园林。 2.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全园由大林苑、小林苑、
偏僻之地三部分组成。 3.水面中心有一著名的小岛。种植挺拔的白杨树,
• 位于伦敦附近,建成在18世纪下半叶,至 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布朗设计。总体 格局是自然风景式。
• 中心由两个湖组成,岸边种有合适沼泽地 生长的柏树,高直挺拔,并配有其它多种 花木,具有植物园的特色。
• 1900年前后,该园又进行了第二次修建。
• 该园是由规则式转向自然风景式阶段的一 个好实例。
a
11
英国风景园介绍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3.牧场式风景园时期(1760-1780)
朗斯洛特?布朗,其作品标志着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熟,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和“大地的改造者” 。建造或改造的风景式园林200多处,主要有布伦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园、景园时期(1780年起)
威廉?钱伯斯(1723-1796),几乎与布朗同时代的人物(竞争对手),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加工。认为艺术不能拘泥于自然的原型(向中国学习),用艺术弥补自然的不足,艺术用来产生变化。二人去世后,掀起一场关于造园与绘画关系的争论两
5.园艺式风景园时期(1780年起)
胡弗莱?雷普顿,继布朗之后英国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造园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在其著作与实践中,反映出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园思想。强调自然美的同时,十分重视园林的实用功能,认为实用有时比美观更重要。不再像他的前辈,如肯特和布朗那样,追求纯净的风景式园林,而是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商业化设计风气)。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1.不规则造园时期(18世纪前20年):
布里奇曼从对称原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首创“哈-哈”墙(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连成一片,在视觉上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林、牧场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作品斯陀园)
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1730末-1750年)
威廉?肯特,彻底抛弃了规则式园林的手法与观点。成为真正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创始人。“自然是厌恶直线的” 。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蓝本,十分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造园的核心思想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地越像越好。造园中喜欢运用各种小型建筑,赋予园林浓厚的哲理与文化气息,但常因小建筑过多而显得有些杂乱。该手法受风景画家的影响,也为绘画式风景园的出现做了铺垫。

13·14第十三、四讲·西方园林史·英国自然风景园-近代城市公园-现代风景园林

13·14第十三、四讲·西方园林史·英国自然风景园-近代城市公园-现代风景园林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
——《中国建筑意匠》、《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东方造园艺术经论》;
—— 促成了一股仿造中国花园的热潮 ;
1772年,钱伯斯出版了《东方庭园论》,指责布朗创造的风景园只不过 是原来的田园风光而已。
真正动人的园景还应有强烈的对比和变化。 造园不仅是改造自然,还应使其成为高雅的、供人娱乐休息的地方,应 体现出渊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
5.2英风景式园林成因
(3)民族主义艺术观
Ⅱ外国景观史
——不再以国外园林为样板,转而寻求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4)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业制度的调整使乡村景观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着园 林风格的转变。 ——植树造林运动,树种的增加丰富了植物的色调,改变了 英国的植物景观类型,也使植物景观的色彩更加和谐。大量 的树种和丰富的色调使园林师在种植设计上游刃有余。 ——隐居者对花卉栽植的热爱。
——担任邱园的建筑官员,建中国式塔。
5.4英中式风景园
代表作品
邱园(Kew Garden)
1731年,威尔士亲王腓特烈在这里 建造居所,名为邱宫。王妃喜 爱园艺,在此收集植物品种。 1759年,奥古斯塔公主在这里居住 时开始在府邸周围造园。 1.模仿自然画。 2.建造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 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5.罗列建筑的做法受到攻击。
5.3自然式风景园
• 从桥头南望,可见由建筑师吉伯斯建 造的友谊殿,这座纪念建筑物类似绘 画的写实技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成为几条视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 风景式造园中的惯用手法。
Ⅱ外国景观史
5.3自然式风景园
•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面, 肯特将它改造成流线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园林的中心。 4.极度追求纯净,园林里不允许有村庄和农舍,也不允
许主建筑物周围有菜园、下房等出现。
特征
1、以摹写自然为目标。 2、常截流成湖,形成草坡和水面组成的山水画卷。 3、湖岸、道路等均采用曲线型,树木自然散置。 4、采用隐垣,扩大花园视觉面积。
意义
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局面,是西方园林艺术的 一次革命。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过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景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 的规则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 坡地,布置成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 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 中一部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 别是在种植设计方面。
布朗派和绘画派之争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的影响 中国自然山水园和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区别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对各国的影响
法国:英中式园林 欧麦弄维尔 小特里阿农
德国: 沃利兹庭园 苏维兹因根
对法国的影响
•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受英国理性主 义的影响,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的卢梭大力提倡“回归大自然”,并具 体提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构思设想,后在 峨麦农维尔园林设计建造中得到体现。
1.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 2.重点建大岛。“极乐净土”。 3.小岛仿“卢梭白杨树岛”。 4.为建筑园林。 5.表现田园风光。
平面
自然景色图
讨论思考题
英国风景园林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英国风景园林对后来欧洲园林风格有哪些影响? 英国风景园林同中国自然式园林有何区别?
• 在坡地升高的地方,改变了原来的道路, 作成大片的草坪,林木自由的种植。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研究探析重庆交通大学 徐立摘要:在世界园林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独特的欧洲园林体系。

这类园林的出现让欧洲园林设计从规则式向不规则式发展,是欧洲园林史上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

本文以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欧洲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100-0001欧洲园林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古希腊时期。

古埃及人最早实践规则式园林设计,多以果园、畜牧园形式存在。

古希腊时期则将园林作为建筑附属,开始出现公共园林。

到古罗马时期,吸收大量古希腊人造园的理念,发展了乡村庄园。

后经文艺复兴时期,至17世纪下半叶,法国规则式园林出现,开启欧洲园林风格新局面。

进入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风靡,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之前古老的园林建造风格。

一、历史背景(一)社会环境因素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现方法,其出现与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

在16世纪到18世纪这个历史阶段,英国从之前的农业社会转变成近代工业社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传统约束,自然山水和浪漫自由。

他们不仅为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产生提供了丰盛的物质根本,更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前提[1]。

(二)自然环境因素英国是个岛国,其位置很独特,在欧洲的西端,有海峡也有大陆,气候特征鲜明,其气候是温带海洋性阔叶林气候,在这个岛国上,丘陵是非常普遍的,大面积的草地和孤立的树木构成了英国典型的自然景观,为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历程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整体发展过程包括4个时期:不规则化园林时期、庄园化园林时期、图画式园林时期、园艺派时期。

(一)不规则化园林时期不规则园林时期实际上就是英国从之前的几何型园林过渡到自然风景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 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 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 革命。 1.文学艺术的影响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3.产业经济的影响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平面
中国塔
棕榈温室内景
金属凉亭
棕榈温室旁的自然式水池
池南岸的中国石狮子,是1860年英法联军从我国圆明园掠去的原物
风景式园林中的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
• 在当时的英国,萌生了反叛十八世纪前半 叶古典主义文学的浪漫主义文学,它摒弃 冷酷的理智和形式,是一种崇尚热情和奔 放的思想的抒情主义文学,因而当时的诗 人所描绘的园林带有浓厚的浪漫注意色彩。 • 著名的田园诗人申斯通记述和建造的理想 园林,就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例子。
1.文学艺术的影响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
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 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 景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1) 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 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 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 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 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 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 的劳力。
• 申斯通于1764年著《园林偶感》(Unconnected Thoughts on Gardening),将园林美分为壮美 (Sublime)、优美(Beautiful)以及阴郁或闲静 美(Melancholy or Pensive)三类,这些情感要 素在园林中盛极一时。 • 申斯通在一个名叫“利索茲”的乡村建造了自己 的园林,在当时获得好评。园中有水池、小河、 小瀑布,在山谷间及曲曲弯弯的园路旁等意想不 到的地方,出现了凳子、洞室、废墟、坟墓等, 另外还有一些碑,上面刻着献给朋友的文字和讴 歌自然美的诗歌。 • 申斯通第一个赋予园林家为‘Landscape Gardener’,因为优秀的风景画家就是园林家。
沃利兹(Worlitz)园
• 位于德绍(Dessau),建于18世纪下半叶, 完成于19世纪初,为公爵佛朗西斯(Duke Francis)所有。该园的特点有: 1.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 2.重点建大岛。“极乐净土”。 3.小岛仿“卢梭白杨树岛”。 4.为建筑园林。 5.表现田园风光。
平面
自然景色图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版画(1779年):河谷山坡上的规则式花园
改造后的一角,坡地墙是19世纪由Paxton设计
规则式花园中的林荫道
布朗改造后的河道成为一片景色优美的水面
谢菲尔德(Sheffield Park Gardens)园
• 位于伦敦附近,建成在18世纪下半叶,至 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布朗设计。总体 格局是自然风景式。 • 中心由两个湖组成,岸边种有合适沼泽地 生长的柏树,高直挺拔,并配有其它多种 花木,具有植物园的特色。 • 1900年前后,该园又进行了第二次修建。 • 该园是由规则式转向自然风景式阶段的一 个好实例。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2)
• 亚历山大· 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 《论绿色雕塑》(Essay on Verdent Sculpture) • 乔治· 伦敦和亨利· 怀斯1699年《完全的造园家》 (Complete Gardener),1706年《退休的造园 家》(The Retired Gardener)与《孤独的造园 家》(The Solitary Gardener) • 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eman, -1738)完全摆 脱规则式园林,首创haha隐垣。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虽然当时英国人有不少热衷于追求中国园 林的风格,却只能取其一些局部而已。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不同:中国 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对自然的高度 概括,体现出诗情画意。英国风景园为模 仿自然,再现自然。反对者认为风景园与 郊野风光无异。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思想首先是在政治家、 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他们为风景式园 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借助于他 们的社会影响,使得自然风景式园林一旦 形成,便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1)
• 威廉· 坦普儿(William Temple,1628-1699)英 格兰政治家与外交家,于1685年出版了《论伊壁 鳩鲁的花园》(Upon the Garden of Epi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 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 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 约瑟夫· 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 1712年《论庭园的快乐》(An Essay On the Pleasure of the Garden)
建有卢梭墓的白杨树岛
眺望园景的Gabrielle建筑
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城堡前的景观
左:废墟:哲学家的庙宇
右:小岛
对德国园林的影响
• 英国自然式园林影响到德国,18世纪下半 叶德国的一些哲学家、诗人、造园家倡导 崇尚自然,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哲学 家康德和席勒进一步在推崇自然风景式园 林。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3) • 威廉· 肯特(William Kent,1686-1748) “自然是厌恶直线的”(Nature are abhors a straight line)。 • 朗斯洛特· 布朗(Lancelot Brown,17151783) • 胡弗莱· 雷普顿(Humphry Repton,17521818)杰出的造园家,理论造诣深,著作 颇丰。Gardening,Horticultur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英国风景园介绍
(布朗为布朗洛伯爵改建的伯利园)
• 雷普顿在设计 文特沃尔斯园 时采用了将现 状图与设计图 重叠比较的方 法
彼特沃斯(Petworth)花园中的水景是布朗早期的作品
谢菲尔德(Sheffield)花园中经过布朗与雷普顿改造后的水 景
查德沃斯(Chatsworth)园
• 位于利物浦东部地区。17世纪时,为典型 的规则式园林,有明显的中轴线,侧面为 坡地,布置成一片片坡地花坛。为勒诺特 尔式园林。 • 18世纪中叶,布朗对此园进行了改造,其 中一部分改成当时流行的自然风景园,特 别是在种植设计方面。 • 在坡地升高的地方,改变了原来的道路, 作成大片的草坪,林木自由的种植。
主要湖面的秋景
丘(Kew)园
• 位于伦敦西部泰晤士河畔,18世纪中叶以后得到 了发展。 •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58-1759年负责 丘园工作,1757年著《中国建筑设计》。他赞赏 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也喜欢意大利 规则式台地花园。 1.模仿自然画。 2.造了中国塔。 3.造假古迹。 4.引进国外树种,成为世界知名植物园。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 业结构改变→畜牧业发展→毛纺业发展→畜牧业 发展→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 (2)16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燃料、建筑材料 匮乏→禁止砍伐森林法令颁发→12种树必须加以 保护,包括栎树→保护了英国树林景观。 (3)18世纪,牧草与农作物的轮作制→乡村风景 面貌改变。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4)
• 威廉·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 • 自然派的鼻祖是布朗,因此也称布朗派 (Brownist),其后继者是雷普顿和马歇尔· 威廉 (Marshal William); • 绘画派的主要人物是美术评论家普赖斯,奈特 (Richard Payne Knight)及森林美学家吉尔平。 奈特提倡以法国17世纪风景画家克洛德· 洛兰的画 为蓝本布置各种树丛;普赖斯著文攻击布朗的造园 除了大片树林和人工水池等单调的景色以外,别 无它物,他强调造园应体现洛兰和罗萨 (Salvator Rosa,1615-1673)等艺术家的构思。
峨麦农维尔(Ermenonville)园
• 该园位于亨利四世(1586-1610)的城堡周围, 1763年归吉拉丁侯爵(Marquis de Girardin)所 有。其特点为: 1.园主支持自然风景式园林。 2.总体布局为自然风景式。全园由大林苑、小林苑、 偏僻之地三部分组成。 3.水面中心有一著名的小岛。种植挺拔的白杨树, 还建有卢梭墓。 4.偏僻之地十分自然,有丘陵、岩石、树林和灌木 丛林等。 5.园主将景观欣赏与音乐鉴赏相结合。
英国自然风景园对欧洲的影响
对法国的影响
•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是受英国理性主 义的影响,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的卢梭大力提倡“回归大自然”,并具 体提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构思设想,后在 峨麦农维尔园林设计建造中得到体现。 • 中国自然式园林对法国有些影响,因而, 该时期的法国园林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Jardin Anglo-Chino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