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的形象及悲剧分析

何莉,教师,现居湖北嘉鱼。
085
那么,杀害杜十娘的凶手是 李甲和那孙富吗?诚然,是他们 之间的肮赃交易把杜十娘逼上了 绝路。但是,透过这个表面的事 实,我们不难看出隐藏在李甲和 孙富后面的,是罪恶的封建礼 教。正是它一步步将杜十娘逼上 死路。杜十娘悲剧的根源决不只 是明珠暗投。在封建社会里,李 甲的形象也是有普遍意义的,杜 十娘如果不遇上李公子,也会遇 上张公子、王公子的,试想,十 娘自十三岁破瓜,七年之内,不 知经历过了多少王孙公子,才识 得这位“忠厚老诚”之人,李甲 尚且如此,别的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尽管杜十娘可以凭着自己 的聪慧跳出了老鸨的手心,却无 法挣脱封建伦理套在她身上的无 形锁链;她赎得了自己的身,赎 不了自己的名。世俗的偏见,使 她永远无法争得平等做人的权利。
但是,杜十娘没想到从良不是 幸福的开始,而是通往一条不归 路。十娘工于心计,却仅仅是为 自保。多年的风尘,使她对这些 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不敢轻信, 所以她虽然对李甲一往情深,却 不愿将“风尘数年,私有所积” 的实情告诉他,而要他奔走借 贷,以察其诚意。离开京都时, 月朗交给十娘百宝箱,也托词道 “十妹从郎君千里间关,囊中萧 索,吾等甚不能忘情,今合具薄 赐,十妹可检收,或长途空乏, 亦可少助”十娘后来又对公子说 “承众姊妹高情,不惟途路不乏, 即他日浮寓吴越间,亦可稍佐吾
在封建社会里,妓女是公子 王孙们的玩物,她们饱受侮辱和 损害,却同样渴望能够回到正常 人的生活轨道上来,获得自由和 幸福。
十娘久有从良之志,一直在 众多青楼买笑客中认真选择自己 一生的依靠。自从结识李甲,十 娘“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 向他”,“ 两下情好愈密,终日 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 各 无 他 志 ”, “ 见 他 手 头 愈 短 , 心头愈热 ”,表现出难能可贵的 真诚。面对赎身时的重重困难, 十娘表现出十足智慧和勇气。她 利用鸨母急于赶走李甲的心理, 看似不经意地让鸨母答应,允许 李甲在十日之内,用三百两银 子,把她这个本应至少十斛明 珠、千金聘礼的“曲中第一名 姬”赎出去。李甲为了三百两银 子借贷无门,在亲友面前屡屡碰 壁,他“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 无获,又不敢回绝十娘,权且含 糊答应。到第四日又没想头,就 羞回院中 ”。 又遭到好友柳遇春 的劝告,说那是“烟花逐客之 计 ”, 他 越 发 心 中 疑 惑 不 定 又 割 舍不下。她“十分着紧,就教小 厮四儿街上去寻 ”,找到后又以 白银一百五十两相赠。这个举动 使得柳遇春感动了,他对李甲 说:“此妇真有心人也。既系真
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分析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分析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
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
为赎身,早有准备。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
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四、创新式评析: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
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
西方人要问,她为什麽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麽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
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
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
请看这段《明代演义》上是如何说的:“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幸、孙富的阴狠,趁着人声鼎沸之际,杜十娘抱起那个百宝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水中,转眼就无影无踪。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
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杜十娘怒沉银锄》中的女主角,杜十娘以她的坚强、聪明、勇敢和追求正义的品质,展示了显著的进步意义。
本文将从反抗封建束缚、自我拯救和自立意识、坚守正义和勇于斗争,以及推动女性解放和平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杜十娘形象的进步意义。
一、反抗封建束缚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男权观念和束缚。
然而,杜十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摆脱了传统女性被动的角色定位,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正义。
她不愿嫁给无能的丈夫,而是选择了独立的生活方式。
这种反抗封建束缚的行为彰显了杜十娘的勇气和决心,为当时的女性群体树立了榜样,激励了更多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
二、自我拯救和自立意识面对困境和逆境,杜十娘并没有依赖他人或被动等待救援,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陷害追捕她的贪官,并最终成功摆脱困境。
这种自我拯救和自立意识展示了杜十娘的坚强和独立精神,为当代女性树立了榜样。
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拯救。
三、坚守正义和勇于斗争贪官的欺压和迫害使杜十娘面临艰难抉择,然而她并未选择逃避或忍气吞声,而是选择与之斗争。
她不仅为自己伸张正义,也为普通人民的权益奋斗。
这种对抗不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在现实生活中坚守正义,与不公平与不义进行斗争,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贡献力量。
杜十娘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了那些在困境中犹豫不决、退缩不前的人们,她告诉我们,只有敢于与不义斗争,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与平等。
四、推动女性解放和平等杜十娘的形象代表了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意愿。
她的故事引发了对性别不平等的思考,呼吁尊重和平等对待女性。
杜十娘在古代文学中突破了传统的女性刻板形象,成为一个具有个性和独立思想的女性形象,对当时的女性解放和平等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能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杜十娘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坚强、聪明、勇敢和追求正义的品质。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人物形象分析杜十娘形象分析①美丽,热情,心地善良。
例1对杜十娘的外貌描写:“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画眉远山青……误落风尘花柳中。
”例2对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轻财好义。
她不甘“风尘困瘁”“早有从良之志”。
她见李公子忠厚老诚,有心向他,她爱的是人,不是钱,她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②聪明,机智,颇有心机。
在赎身问题上,表现得颇有心计。
为终身之计,她早有准备。
她让妹妹收藏百宝箱,既避鸨母,又避李甲。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在这场斗争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③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以想见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出她的刚烈。
关于本文的学法引导1.理清故事发展的四个阶段,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杜十娘所渴望所追求的,是真正的爱情,她爱的是真正忠厚志诚之人,是真正可以“得终委托”之人。
她不愿用金银财宝来换取爱情,那样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以利相交。
赎身之后,脱离风尘,只是自由生活的开始,归宿远未落实,她要继续考验李甲。
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是杜十娘爱情的悲剧,如果改变情节,让李甲知道箱里虚实,那么主题势必变质。
2.注意在文中画出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比照概括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
杜十娘的形象所以鲜明,还在于作者把她同李甲、孙富的形象对照着刻画。
李甲的庸懦自私、背信弃义,孙富的卑鄙奸诈、巧取豪夺,和杜十娘的坚毅不屈、有胆有识形成鲜明的对比。
3.品味古白话朴实、自然而又富于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口语化,这是我国古代小说吸收民间口语、继承古代散文传统而形成的特点。
如“再说……”,“却说……”等都明显地保留了话本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杜十娘在沉江前向李甲所说的一席话,读来让人心酸,表现了她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和这种理想破灭后的痛心,表现了她对“眼内无珠”和“负心薄倖”的李甲的鄙视和忿根,对自己错误委身和“命之不辰”的无限感慨,集中地表现了她悲愤交集的复杂心情。
杜十娘观后感

杜十娘观后感杜十娘这个角色深深地打动了我,她是一位坚强而又独立的女性,她的故事充满了悲剧和无奈。
角色塑造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戏曲《杜十娘》中的主角。
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词人。
她自幼家境贫寒,丧父后靠卖花为生。
然而,她的坚强和乐观使她不断克服困境,展现出了无比的魅力。
在整个剧情中,杜十娘的才华得到了张丽华的垂青,而张丽华·与杜十娘的相爱也使得她成为了当时戏曲界的一颗明星。
她的人生似乎一片顺遂,直到遇到了负心郎戚少商。
主题探讨《杜十娘》主要讨论了命运的无情和独立女性的追求。
整个剧情中,杜十娘无奈地被迫与戚少商结婚,然而,她对有情人张丽华的忠诚并没有改变。
她以坚毅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与张丽华结成了良师益友的伙伴关系。
这种坚守和追求的态度,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杜十娘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婚姻压力下的困境。
尽管她被迫嫁给戚少商,但她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命运。
相反,她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这种强烈的独立精神令我深深地钦佩。
技艺展示《杜十娘》不仅仅是一个富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也是一部技艺高超的艺术表演。
剧中的杜十娘擅长唱词,她的歌唱技巧极为流畅,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她的每一句唱词都真实地展现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把观众带入她的角色。
除了唱词,杜十娘还擅长舞蹈。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优雅,展现了她的自信和纯粹。
整个舞蹈编排也非常精彩,舞蹈动作与音乐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总结《杜十娘》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戏曲作品,它通过杜十娘的故事,展现了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都能克服困境,追求自己的幸福。
杜十娘的才艺和勇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不断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杜十娘》,我也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深入人心,给人以启示和快乐。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和学习这种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艺术形式。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娘⼈物形象分析杜⼗娘⼈物形象分析 [篇2]《杜⼗娘怒沉百宝箱》是⼀个流传已久、家喻户晓的故事。
⽽作品主⼈公杜⼗娘更是⼀位奇⼥⼦。
下⾯我们来分析⼀下她的形象。
第⼀,她是⼀个美丽⽽热情⽽⼼地善良的⼥⼦。
⽂中描写她的美貌是“浑⾝雅艳,遍体娇⾹,两弯眉画远⼭青,⼀对眼明秋⽔润。
脸如”貌美是她的⼀⼤特⾊。
⽽她更是⼀个热情的⼈,当李甲“囊箧空虚”时,她不但不听从鸨母“打发李甲出院”的话,⽽且“见他⼿头愈短,⼼头愈热”。
为了李甲,她受鸨母的叱骂,甚⾄直接跟鸨母冲突起来。
第⼆,她是⼀个聪明、富于⼼计的⼥⼦。
杜⼗娘久有从良之⼼。
为实现⾃⼰从良的计划,摆脱妓院的禁锢,她积攒百宝箱。
这表现了她的⼼计。
⽽她聪明则表现在她与鸨母的⽃争中。
她清楚地知道鸨母的⽤⼼,就利⽤机会,赚得了鸨母只要三百两银⼦⾝价的诺⾔。
⼜怕鸨母失信,⽤⾔语激怒她,使她发下“若翻悔时,做猪做狗”的咒愿。
这就为她挣脱妓院⽣活准备了条件。
第三,她是⼀个刚强坚毅、有胆有识,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个典型的妇⼥形象。
作品描述杜⼗娘听到李甲“夫妇之欢难保,⽗⼦之伦⼜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等到李甲把“我得千⾦,可借⼝以见吾⽗母”的意思明⽩说出后,她却只“冷笑⼀声”。
这些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刚毅和镇定。
⽽在⼗娘的内⼼充满了痛苦的时候,作品出现了⼀段杜⼗娘“⽤意修饰”的细节描写。
显然,这是极其深刻地表现她勇于承当不幸,表现她别有打算⽽⼜不使别⼈识破她的打算,表现她郑重其事地做最后⼀次梳妆以告别⼈世的⼼情。
这些更突出描写了她的坚毅不屈和有胆有识。
⽽所以这些,都表现了她是⼀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个典型的妇⼥形象。
杜⼗娘的形象是完整的,她的性格是通过作者这些⾃外貌⾄内⼼的细致描写呈现出来的。
⼆、试论述《⾦瓶梅》在中国⼩说史上的⾥程碑意义《⾦瓶梅》是中国⼩说史上第⼀部⽂⼈独创⽩话长篇⼩说,属于世情⼩说。
在艺术上虽然有诸多粗疏⾃处,但它为古代⼩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说艺术发展的⾥程碑。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第二次观看完影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心里有了更多的体会与感悟。
一下我便从我的视角上来浅析一下杜十娘这个形象。
毋庸置疑的是,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
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轻财好义的刚毅女子。
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有如此多的愿意在她困难之时帮助她的好姐妹。
她聪明机智,富有心机。
她用八年的时间苦心藏钱,就为了有朝一日能遇上一位如意郎君来为自己赎身。
她巧言巧语多次劝李甲为自己赎身。
她跟老鸨争执时抓住她的一句气话,与老鸨达成口头协议,让老鸨无反悔余地。
从这两方面足见她的心机,同时也可以看出,为了赎身,她做了多少努力。
我觉得,杜十娘强烈的赎身意识,强烈地追求自由的意识,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自觉的表现。
她强烈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对于她来说一个真正的“人”需要什么呢?她需要:爱情、一段真是的婚姻、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有她的位置的家,当然还有自由。
杜十娘是一个苦命的人,小时候被已无退路的妈妈卖到了烟花柳巷。
为了有朝一日能重新做人,杜十娘忍气吞声,但一直努力。
努力保护自己,努力是自己变得优秀成为花魁,努力攒钱。
可以说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这一个目标。
当然,要作为一个人,还必须有情感来充实。
她爱上了李甲,并希望与她共建一个家庭。
她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李甲身上,虽然她就百宝箱的事情对李甲有所隐瞒,但这并不是因为她不信任李甲,而是想留在最后时刻帮助李甲。
然而,命运多舛,杜十娘似乎生来就该是受苦的,或者说她生来上天就没给她预备做一个“人”。
当杜十娘得知自己李甲被孙富煽动将自己以1000两白银转手后给孙富后,她伤心欲绝。
可是她又哪是一般女子,她不哭不闹,反是提醒李甲小心别被那个奸商孙富给坑了。
不过,她内心的痛苦与绝望我们却能从她嘴里吐出的每个字里听出来,可以从她的每个眼神里看出来。
如果要问我是如何看待杜十娘之死的,我会说,她就应该跳江一了百了。
这是对她自己的一种解脱,也是对负心汉的一种惩罚,也许这种惩罚不会持续太久,但起码十娘下辈子投胎就可以做个人了。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
(实用版)
目录
一、杜十娘的形象特点
1.坚定的反抗精神
2.强烈的个性
3.深厚的情感内涵
二、杜十娘形象的进步意义
1.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2.挑战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
3.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正文
一、杜十娘的形象特点
杜十娘是中国古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主要人物,她的形象具有以下特点:
1.坚定的反抗精神:杜十娘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不仅勇于反抗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而且在自己的命运受到威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死抗争。
2.强烈的个性:杜十娘个性鲜明,她不仅聪明机智,而且刚烈不屈。
在面对权贵压迫时,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捍卫自己的尊严。
3.深厚的情感内涵:杜十娘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女性,她深爱着李甲,并为了他可以付出一切。
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托非人时,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以示对背叛者的惩戒。
二、杜十娘形象的进步意义
杜十娘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1.反映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杜十娘的形象体现了明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她不仅勇于反抗封建礼教,而且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表现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
2.挑战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杜十娘的形象挑战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观念。
她不仅拒绝了权贵的求婚,而且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爱情,展示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
3.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杜十娘的形象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她深爱着李甲,但当她发现自己所托非人时,她选择了以死明志。
她的行为不仅展示了女性的刚烈,而且体现了人性的尊严。
总之,杜十娘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杜十娘形象分析

杜十娘形象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第三十二篇,冯梦龙的代表作品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讲述了京城名妓于众多王孙中独独中意于貌似“忠厚志诚”的官宦富家子弟李甲。
俩人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杜十娘一旦情有独钟,便决意从良,而她亦久有从良之志。
历经波折而终能如愿。
不料在近李甲家乡之际,却突生变故,李甲以区区千金便将十娘转手卖给了别人。
如梦方醒的十娘打开了百宝箱,当着李甲和孙富的面逐层打开,将其中价值连城的珠宝抛入了滚滚的江流之中,同时怒斥孙富的无耻“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有知,必当诉之神明!”、李甲的负心“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最后抱箱投江自尽,千般恩爱化为万古遗恨。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和形象的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杜十娘这位悲情主人翁形象,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她的形象:美丽热情,心地善良。
从文中对杜十娘的外貌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杜十娘实为绝色美人。
看那十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文中写她美,不光是外表美,而是重在刻画她的内在、心里美。
杜十娘轻财好义,李甲越穷她胸中越热。
她这样的品质,作者是通过当时社会环境来表现的。
如果当时社会上的人都轻财好义,杜十娘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可在当时污浊的环境里,她能有这样的品质确实不简单。
一从老鸨的反映来看,李甲刚来时,他是宦家子第很有钱,小论说写鸨儿“胁肩谄笑” ,拍马屁,殷勤的不得了。
慢慢的钱没了,态度马上变“认钱不认人”,赶李甲走。
,当鸨儿和十娘打赌时,肯定李甲拿不出三百两银子。
当真的拿来了,老鸨想耍赖也不行了。
没法只好让她和李甲走,什么也不让带,决情无义。
鸨儿重财轻义,只要钱什么都不顾。
我们知道,这些社会地位低下、靠妓女吃饭,不要钱怎么行?二通过李甲借钱,到处求告碰钉子来看人情世态,趋炎附势。
杜十娘人物分析

杜十娘人物分析杜十娘是一个误落风尘的良家女子,她天真善良却命运不幸,虽身在红墙之中但她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强烈追求真正的爱情和自由幸福的生活,她期盼有一个忠情的男子对她一心一意,带她离开这痛苦的深渊,她机智勇敢,蕴藏万贯家财早已为自己的赎身做好打算,却万万没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如意郎君在她自以为将开始她幸福生活的时刻将她又推向另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杜十娘是一个有理想有主见的女性,她向往正常人一夫一妻的生活,她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她不畏贫贱,相信世间会有忠情男子,相信自己将来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杜十娘对李甲有着纯真的爱情,她千方百计的保护李甲,为李甲在老鸨面前求情,并机智地抓住老鸨信口讲出的“你对那穷汉说,有本事出几两银子与我,到得你跟了他去,我别讨过丫头过活,却不两便”几句话,利用老鸨知道李甲囊无分文、急于找借口把李甲赶出妓院的思想心理,将计就计,一步步诱使和反激老鸨与她拍掌为誓,终于答应让李甲帮她赎身从良。
她明明私蓄万金,但老鸨对她说只要李甲出三百金但须三日交付时,她不但不一口应承下来,反而代李甲求情宽限至十日,这是她的机智之处。
因为她知道如果这时让老鸨看出她有积蓄、并讲出可以资助李甲代已赎身的话,老鸨马上就会出尔反尔,她的从良之梦就会成为泡影;另一方面她这时还不想资助李甲代已赎身,有观察和考验李甲的意味。
在风尘生活中艰难生存七年的她,明显存在一点对被人的防备,她需要的是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人,当然要探明他的虚实。
如果说杜十娘在与老鸨的矛盾冲突中,主要地显示了她的机智、老练、坚定与果断的性格特点,那么在与李甲的爱情纠葛中,则进一步再现了她的纯洁多情、聪明练达、恩怨分明、坚贞刚烈的思想性格。
为了试探李甲的真心,她让李甲自己去筹钱,在试探满意的情况下拿出一半的银子添补。
就算到最后两人得以在一起,她也没告诉李甲自己有万贯私藏,而是借用姐妹馈赠来当作接口,她不想用金钱来收买爱情。
在回乡的路途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她都提前想出应对的办法,这都深刻体现了她对李甲的爱意和她机智练达的性格。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

论述杜十娘形象及其进步意义【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杜十娘的形象特点1.坚定的反抗精神2.强烈的个性3.深厚的爱情三、杜十娘形象的进步意义1.推动古代女性形象的进步2.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3.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变革四、结论正文【引言】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女性形象。
她出现在明代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以其坚定的反抗精神和深刻的爱情,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压迫和束缚中追求自由和尊严的勇气。
本文将从杜十娘的形象特点和进步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杜十娘的形象特点】杜十娘是一个具有坚定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她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杜十娘身为青楼女子,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敢于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摆脱了恶势力的控制,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杜十娘具有强烈的个性。
她不同于其他青楼女子,不仅聪明美丽,更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
她不仅关注自己的命运,还关心周围的人,她的爱情不仅真挚,而且深刻。
杜十娘对爱情有着深厚的感情。
她深爱着李甲,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她用自己的积蓄为李甲赎身,希望能够和他过上正常的生活。
然而,李甲的背叛让她的梦想破灭,她愤怒地怒沉百宝箱,以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爱情。
【杜十娘形象的进步意义】杜十娘的形象推动了古代女性形象的进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成被动的、依赖的、柔弱的,而杜十娘的形象则是积极的、独立的、坚强的。
她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困境中追求自由和尊严的勇气,为后世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杜十娘的形象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明代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勇气。
她的形象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十娘的形象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变革。
明代是一个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杜十娘的形象反映了这个时代社会变革的要求,展示了社会进步的趋势。
【结论】总的来说,杜十娘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
传说中的杜十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古老的偶像人物,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历
经了无数年岁月的铺垫,但她并没有陷入历史的尘埃,反倒成了一位真正存在于人们心中
的虚拟女性形象。
杜十娘是一位极具魅力、勇敢、勤劳、聪明和敏感的女孩,容貌极美,令人爱不释手。
而且,杜十娘也是一位身份贵族,尽管后来她受到困扰,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典雅和锐利。
她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社会环境,而是可以切身体验各种环境。
她表现出的聪明、机智、
勇敢、支持的态度,也足以让人们相信,人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环境,而不是被动地接
受它们。
杜十娘还有着强大的正义意识,在她成为尔雅山蛇精之时,她就敢于为自己的原则而
斗争,而不是顺从荒谬的规则,证明自己的正义感。
在穿梭巨桥的刺激历程中,她不仅展
示出勇敢的偶像特质,也提醒我们时刻警惕和勇于欺骗,両者离不开彼此,但也有必要注
意两者的分别。
杜十娘的这一形象,使她成为一位跨越时间的神话人物,一位完美的女性角色,象征
着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
她证明了一个无所畏惧的女性,既具有内在的力量,又具有社
会性别角色超越的能力。
从她的故事,人们可以收获到荣耀成就的喜悦和无畏精神,从而
获得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在坎坷中勇敢地前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人物分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人物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中国明代戏曲作品,描写了明代女性杜月笙的求情沉宝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一些不同的人物角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个性特点。
下面是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分析:1.杜十娘:杜十娘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外表坚强、聪明、机智的女子。
在被央求帮助之后,她毅然决然地答应了救助杜月笙的请求,并且通过自己的机智和智慧,最终成功地救出了杜月笙。
杜十娘的坚强和聪明,以及无私的牺牲精神,使她成为了这个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2.杜月笙:杜月笙是杜十娘的丈夫,他因为贪婪而落到了如此境地。
杜月笙因为贪婪自私而让自己置于险境,并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他的性格从其中一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贪婪与无止境的欲望。
3.薛奇:杜月笙背叛的帮助他盗宝的同伙。
薛奇是一个阴险奸诈、心计深沉的人物。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最终背叛了杜月笙,使得杜月笙陷入困境。
薛奇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反面形象。
4.梁山伯:他是杜十娘的前男友,也是杜十娘真正深爱过的人。
梁山伯在故事中以回忆的方式出现,他悔过自新,变得善良和纯洁。
他与杜十娘的爱情成为了杜十娘坚定帮助杜月笙的动力,并激发了她勇敢、机智的品性。
5.黄百万:黄百万是故事中的客串角色,他是一个粗鲁、无礼的官员。
他的出现增添了故事的喜剧色彩,并且也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官员的贪墨情形。
通过以上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各个人物形象各有特色。
从杜十娘的坚强聪慧,到杜月笙的贪婪自私,再到薛奇的阴险奸诈,这些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
这些角色的设定,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并通过他们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人性的各种面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塑造出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女性形象,其中之一便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杂剧,描写了一个勇敢、智慧的女性杜十娘,她面对社会的不公和压迫,勇敢地为自己争取权益,最终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恶势力。
通过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定位和女性在其中的奋斗。
女性形象的塑造H1: 杜十娘的勇敢与智慧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被描绘为一个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
她不愿服从命运,不畏艰险,为了自己的利益积极奋斗。
H2: 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与杜十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女性角色,他们大多是被动的、逆来顺受的。
他们不敢违抗权威,只能默默忍受着不公和压迫。
社会地位的反映H1: 女性的被边缘化古代的社会对于女性的地位是较低的。
女性在婚姻中是被动的被选择者,没有话语权,只能依从男性的意愿。
H2: 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古代社会有着一种封建性的男尊女卑的价值观。
男人被认为是家族的继承人,妇女则往往只是被动的服从者。
H3: 杜十娘的追求自由与平等杜十娘作为一个强烈的女性形象,代表着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愿望。
她不甘于受命运的摆布,通过智慧和勇气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女性地位与社会变迁的关系H1: 社会变迁对女性地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也在逐渐上升。
社会转变带来的新机遇使得女性能够更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独立性。
H2: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
在旧时代,女性形象更多是被动顺从的;而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女性形象逐渐呈现出勇敢和独立的一面。
总结通过研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边缘化与压迫。
杜十娘作为一个勇敢和智慧的女性形象,代表着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愿望。
同时,这部作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变迁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杜十娘》进行赏析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评剧。
这部作品以杜十娘的悲惨遭遇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现了杜十娘的坚贞不屈和反抗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赏析如下:人物形象:杜十娘是一个曾为妓女的女性,生活在风尘之中,却有着高洁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
她爱上了富家公子李甲,希望能够从良成家,摆脱苦海。
然而,她的美好愿望被李甲的背叛和鸨母的贪婪所粉碎,她被卖给了孙富,成为了他的玩物。
面对这样的命运,她没有屈服,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用生命来抗争,她怒骂李甲,痛斥孙富,把自己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以死明志。
她的人物形象具有悲剧的美感和英雄的气概,展现了她的刚毅、坚强、自尊和自爱,也折射出了她的孤独、无奈和悲哀。
她是一个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和黑暗势力的反抗者,也是一个追求真爱和自由的梦想者,她的形象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魅力。
情节结构:《杜十娘》的情节结构紧凑而完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杜十娘与李甲相恋,二是杜十娘被李甲出卖,三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三个部分分别展现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和反抗,形成了一个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起伏变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通过对杜十娘和李甲的心理描写,对鸨母和孙富的刻画,对百宝箱的象征,对江水的运用,等等,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艺术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杜十娘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冲突,也能够体会到她的悲惨命运和英雄气概。
作者还通过对杜十娘的死亡的描写,达到了一个高潮和转折,使故事具有了悲壮的气氛和深刻的寓意,也使杜十娘的形象更加光彩和感人。
语言风格:《杜十娘》的语言风格简洁而优美,通俗而富有诗意,既有文言文的古雅和韵味,又有白话文的生动和流畅。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了形象性、感染力和韵律感。
例如,对杜十娘的容貌的描写,就运用了比喻和对偶,如“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等,使杜十娘的美貌更加突出和动人。
试析杜十娘形象

试析杜十娘形象京都名妓杜十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这段文字描述了杜十娘的外在形象,娇艳可人。
而正是这一副天生好皮囊,让杜十娘的悲剧命运贯穿始终。
我们今天先从这一外在角度出发,进而分析杜十娘的整体形象。
一、生得貌美,艳压群芳。
杜十娘自年幼误落风尘花柳中,阅男人无数,却始终未曾与人交付真心。
她样貌非常出众,也让她成为了当时盛传一时的名妓,不少人慕名而来。
在那个年代,有姿色且品行刚烈的青楼女子几乎都会传下一段故事。
秦淮八艳如此、李师师如此、杜十娘亦如此。
似乎好的样貌变成了女人传奇故事的开端,无非是坏女人红颜祸水,或者是好女人命比纸薄。
历史注定不会给她们太好的结局,反而是那些长相一般的普通女子,却能安然相夫教子,过着男耕女织的平淡生活。
杜十娘的美貌使她成为花魁娘子,但同时也造就了她与李甲的一段孽缘。
李甲自与杜十娘初遇,便被她举世无双的样貌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体态吸引住了。
而李甲也算是个读书人,翩翩风度还是有的,再加外貌也算中等偏上,“性格温存,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
”自然引起了杜十娘的注意,不久便与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这是这段故事的开始。
二、温柔善良,坚强不屈。
杜十娘虽然是青楼女子,但她不是那种世俗之内的女人,相信有过不少达官贵人想为她赎身,但金钱名利于她根本不重要,她有自己的追求——从良。
自从遇见李甲之后,便将一片真心附与他。
在与老妈妈达成协议后,见李甲无法按时拿出赎金,便将自己的家当交给李甲,只求与他厮守终生。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李甲在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钱财的诱惑下,竟将自己变卖他人。
杜十娘伤心欲绝,最后她把自己的百宝箱拿了出来,“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约值数百金。
十娘遽投之江中。
李甲与孙富及两船之人,无不惊诧。
又命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箫金管;又抽一箱,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
十娘尽投之于大江中。
洗尽铅华方显本色——杜十娘形象的分析

洗尽铅华方显本色——杜十娘形象的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聪明、极有见识的京都名妓,因不满于鸨儿的贪财无义和自己非人的境遇,迫切要求从良。
当她相信李甲的爱情后,便与贪酷的鸨母展开了种种斗争,终于凭借自己的机智,跳出了火坑。
但就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引诱和个人利害的考虑下,把她出卖给富商孙富。
十娘义愤填膺,在痛骂李甲的忘恩负义之后,抱持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维持了她对爱情的理想。
杜十娘是个风尘女子,但在她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许多闪光点,使她在中国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
首先她美丽而聪明。
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惹得许多公子王孙为之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因此人们都说“院中若识杜老薇,千家粉面都如鬼”。
作者也不无惋惜地称之为“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被誉为“风流领袖”,“国色天香”。
单单美丽还不够,她很聪明,对社会世情有清醒的认识。
不留恋繁华的烟花岁月,立意从良。
更在从良路上,进行了持久而顽强的斗争。
杜十娘在七年的卖笑生涯中,使得她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封建社会里,不反对男人三妻四妾,可是人们对风尘女子却是极尽歧视的,只是把她们当作玩物而已,即便是一时迷恋也不会真心对待。
十娘在遇到太学生李甲之后,认为他“忠厚至诚”,便有心向他,立意从良。
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鸨儿的箝制进行了斗争。
首先在李甲囊空如洗,鸨母利尽而疏的情况下,鸨母要十娘打发李甲走,她不开口;鸨母破口大骂,她据理力争;鸨母乘人之危,索要财礼,她因势利导,敲定银子,推迟时日;鸨母宽限之后,她又用激将法拍掌定夺。
在筹赎金上又对李甲进行感情上的考验。
何等的机智,何等的勇敢。
同时她为自己的从良积累了大量的金银,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了经济基础。
十娘因为要试探李甲,所以十娘的百宝箱迟迟没有露面,直到她和李甲双双返回家乡时,接受柳月朗等姊妹的“惠赠”,百宝箱才始得露出其面目。
杜十娘的形象及悲剧分析

一个抗争的灵魂——杜十娘的形象及悲剧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都名妓杜媺追求纯真爱情,却明珠暗投,错信李公子,被李甲抛弃、转卖、悲愤投江而死的故事。
她是个非常纯洁,志气又高,聪明机敏的女性,因而对她的评价充斥着溢美之词,认为她是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争取女性平等权利的风尘女侠,对其悲惨结局也多归咎于他人。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杜十娘,她却是另外一种形象。
我们在看到杜十娘坚强、勇敢、刚烈、自尊的一面时,也完全可心看到她脆弱、自欺、固执而经受不起打击的另一面。
八年的风尘生涯,什么屈辱没受过。
就是在“赎身从良”的过程中所受的折磨和屈辱也该让她坚强也坚韧起来,可当面对“孙富离间”“李甲卖妻”时对她竟措手无策,毫不聪明,偏偏要演绎一幕矜持自尊刚烈的反抗悲剧。
从她选择李甲为夫的动机上来讲,显得老于世故;(她对李甲的态度是非常傲慢的:十娘在箱里取出一个红绢袋来,掷于桌上道:“郎君可开看之。
”从“掷于桌上”的动作中,可以看到,有强大的经济后盾的杜十娘对软弱无能的李甲是何等的轻蔑。
同时,见惯了风月场中虚情假意的十娘也并不完全相信李甲的所谓真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对感情完全没有渴望,她渴望李甲的真心,但李甲的真心似乎是她以百宝箱为后盾争取世俗婚姻的桥梁。
李甲,正是这个老于世故的妓女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李甲的家世背景符合杜十娘从良的标准。
二是公子仕人一旦仕途亨通则可为卿为相,这种弹性身份极具吸引力。
嫁入豪门可以享受普通老百姓所不能享受到的荣华富贵,杜十娘虽然拥有了足够的生活资本,但依然想要进入豪门,就是想借助豪门的地位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哪怕这个人并不完全值得自己所爱——其目的完全是世俗的、功利性的。
心性高傲的杜十娘相信这个酸溜溜的士子能被自己所控制、支配,对自己必能言听计从,因此这个涉世未深而意乱情迷,性格软弱的国子监太学生才与那些同样家世豪绰又甘愿破家荡产的公子王孙、商贾巨富们划开了界线。
她却万万没有料到,因为豪门礼教的逼迫,这个优柔寡断的李甲,竟然会在回家的途中就把她抛弃。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2)

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2)杜十娘人物形象分析 [篇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个流传已久、家喻户晓的故事。
而作品主人公杜十娘更是一位奇女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形象。
第一,她是一个美丽而热情而心地善良的女子。
文中描写她的美貌是“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脸如”貌美是她的一大特色。
而她更是一个热情的人,当李甲“囊箧空虚”时,她不但不听从鸨母“打发李甲出院”的话,而且“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为了李甲,她受鸨母的叱骂,甚至直接跟鸨母冲突起来。
第二,她是一个聪明、富于心计的女子。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心。
为实现自己从良的计划,摆脱妓院的禁锢,她积攒百宝箱。
这表现了她的心计。
而她聪明则表现在她与鸨母的斗争中。
她清楚地知道鸨母的用心,就利用机会,赚得了鸨母只要三百两银子身价的诺言。
又怕鸨母失信,用言语激怒她,使她发下“若翻悔时,做猪做狗”的咒愿。
这就为她挣脱妓院生活准备了条件。
第三,她是一个刚强坚毅、有胆有识,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作品描述杜十娘听到李甲“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示,等到李甲把“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的意思明白说出后,她却只“冷笑一声”。
这些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她的刚毅和镇定。
而在十娘的内心充满了痛苦的时候,作品出现了一段关于杜十娘“用意修饰”的细节描写。
显然,这是极其深刻地表现她勇于承当不幸,表现她别有打算而又不使别人识破她的打算,表现她郑重其事地做最后一次梳妆以告别人世的心情。
这些更突出描写了她的坚毅不屈和有胆有识。
而所以这些,都表现了她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
杜十娘的形象是完整的,她的性格是通过作者这些自外貌至内心的细致描写呈现出来的。
二、试论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意义《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白话长篇小说,属于世情小说。
在艺术上虽然有诸多粗疏自处,但它为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杜十娘形象分析及意义

亦或是天真——分析杜十娘形象及意义先简单介绍一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的是名妓杜十娘为了求得真诚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决心从良,嫁给官家子弟李甲,而李甲懦弱自私,在途中竟将她卖给富家子孙富,十娘痛心绝望,抱着生平积蓄“百宝箱”投江自尽的悲剧故事。
杜十娘——这个身处风尘,却仍然天真得一塌糊涂的女人,要我怎样说,才能道尽对你的伤感。
的确,在那个吃人的万恶的封建社会,也许你的结局是在所难免的,再加上,出生风尘的这个事实,你想要真正获得身体和人格的解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你最后的结局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还是为你心痛。
作为一个社会地位十分低微的妓女,你是封建贵族荒淫享乐的对象,是老鸨赚钱的工具,是一般人眼中“水性杨花”不可相交的女人,但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一样,你竟还能对生活抱着如此单纯而美好的念想,但是——你对青春生命的觉醒注定要在那个社会凋零。
是的,你的美貌无人能敌,不然的话,你不会成为招牌的姑娘,不可能赢的那么多纨绔子弟的追求;李甲也不可能为你千方百计筹钱为你赎身,(也许那个时候,他是真的爱你的吧);孙富也不会一见你就产生恶劣的想法,也就可能不会有“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或许就算没有孙富,你们还是不会幸福的,当然,这只是后话)。
是的,你是热情的,对李甲,对他的付出,在你认为已经找到托付终身的人之后,你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李甲为替你赎身却苦于没钱而一筹莫展时,你的心是热的,因为你觉得这个男人是真的爱你的,是真心想帮你脱离苦海,是真的想与你白头偕老,所以你就相信了。
是的,你是聪明的,你之前一直并没有告诉李甲你有百宝箱的事情,你是想考验他,你一直都是聪明的,直到最后和他踏上归乡之路,直到你被转卖给孙富,你还是没有说,但是你的聪明还是没有逃脱你的命运。
是的,你是刚烈的,在爱情化为乌有,在被最爱最相信的人背叛,在完全心死的情况下,你选择了解脱,你始终相信你追求的不仅是身体的自由,而是生命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所以也许到死你都相信你做的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十娘的人物形象分析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
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
为赎身,早有准备。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
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四、创新式评析:
前人将杜十娘的悲剧更多地归因于孙富和李甲这两个人物的个人品质,而深入社会本质的层面。
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成为这部剧作中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自己也跳船自尽。
西方人要问,她为什麽要这样?在西方人眼里,杜十娘是为负心郎李甲殉情而死,但她又为什麽把财宝沉掉?于是不明白。
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把中国女子的复仇心理真正刻画出来,所以西方人不明白。
中国女子自古就有一种独特的复仇情结,那就是在自己死后用社会舆论来压迫官府治仇人的罪--最好是死罪,以此来向仇人索命复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自己当众自尽,实际上是她选择的最好的复仇方式。
她已经看透了李甲是个伪君子,所以她不仅要沉掉财宝让只认钱的李甲心疼,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死唤起周围的人,特别是用舆论压迫官府对李甲进行追究,追究他的逼死人命罪。
请看这段《明代演义》上是如何说的:“船上舟子和岸边闻声而来的过路人,纷纷痛责李甲的薄幸、孙富的阴狠,趁着人声鼎沸之际,杜十娘抱起那个百宝箱,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水中,转眼就无影无踪。
”
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是按成语办事的,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而不太讲究对人死亡的直接加害证据的。
一百个人都看见是杜十娘自己跳下船淹死的,但是,中国的官府正因为一百个人看见了才要治李甲的逼死人命罪--西方可能没有此罪。
西方的法律会认为,杜十娘是自杀,李甲并没有推她,李甲与杜十娘的死就没有关系。
一百个人都看见了,不正好证明他是无罪的吗?
中国人的思维比较讲发展的观点,讲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人也比较讲究和看重舆论环境。
杜十娘深知:要想让李甲受惩罚,官府的法律中有“逼死人命”这一条。
如何让官府来认定呢?就是用中国人联想的特点和中国人舆论的力量。
中国人的证据思路和其中体现的理性与西方是不一样的。
在杜十娘死亡这件事中,与李甲无关的自杀事件,成为李甲逼死人命的案件。
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建立在宗族宗法的社会基础上的,这一法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就能治李甲的罪。
在治李甲的罪之前,李甲的名声已经坏了。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外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实现以上这一切,杜十娘非常明白:代价是自己要搭上一条命。
她义无反顾地这样做了,她也是无数这样做的中国妇女的一个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她们要获得法律的帮助,就要用生命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证据力量,在众人同情的舆论中去取得判决的优势,从而使仇人一举灭亡。
这种复仇方式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
而李甲则是一个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
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为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即使李甲知道杜十娘箱中尽是宝玉,价值万金,父母性情再严,将来也可吃穿无忧,李甲也不可能终生不变对十娘的忠诚,因为李甲是富贵子弟、纨绔少年,他对杜十娘的感情是真的,但一旦和自己的终生利益、家庭地位名声相冲突时,他便动摇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人,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
因此说李甲不可能对杜十娘终身忠诚。
那么,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从情节发展过程分析,杜十娘的悲剧中透着许多偶然性,但这些偶然又是当时社会环境所滋生的必然。
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妓女卑微的社会地位,人与人之间以利相交的关系,这些都与杜十娘对纯真感情的追求格格不入,造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必然性。
也许你会说,杜十娘有不为人知的百宝箱,她可以自己赎出自己,或另觅知音,或泛舟江湖,但她却选择沉入江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认识:杜十娘追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也不是形式上的婚姻,而是一种相互珍爱与尊重的真情。
在长期的妓女生活中,她受尽欺凌,当她苦心经营终于从良后,得到的却是被欺骗、被买卖、被遗弃。
在这个人格、尊严、良知、情感等作为商品买卖的社会环境中,她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了,所以她选择了以死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