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f812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a.png)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9 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难点精讲】一、与生长素有关的常见实验分析例题: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难点突破】验证向光性相关原理的基本实验模型(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①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②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①实验操作②实验现象:装置a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 和c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模型(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A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 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验证生长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1)原理(2)过程相同黄瓜植株⎩⎪⎨⎪⎧A 组自然生长B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C 组开花前作套袋处理,花开后人工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3)结果:A 组发育成有子黄瓜,B 组不发育,C 组发育成无子黄瓜。
(4)结论:生长素是果实发育所必需的,主要由发育中的种子合成。
变式训练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https://img.taocdn.com/s3/m/5d5c4af20975f46527d3e1ed.png)
第1、2、3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 1、 2、 3 节 植 物 生 长 素 的 发 现 和 作 用
其 他 植 物 激 素
基础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基础自主梳理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 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_微__量__有__机__物_。 2.生长素 (1)发现过程 ①19世纪末,达尔文提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尖端 产生的刺激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__快__。 ②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_顶__尖_产生的刺激可 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 用的化学物质。 (2)应用 ①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②用一定浓度的_赤__霉__素___溶液处理芦苇,就可以 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③用__赤__霉__素__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 生大量的α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啤 酒的成本。
光生长 ①直立生长②向
光(小孔) 生长 ①向右侧生长② 直立生长③向光 生长④向光生长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类别 移植类 旋转类
横置类 梯度类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 ④中IAA的含量a=b+c,
b>c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 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
离心生长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 =b c=d,都促进生长②: a<b c<d,a、c、d促进生
长,b抑制生长 得出相应的最适宜的生长素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6ce04e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d.png)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第六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17 植物激素调节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考向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1.(2020届浙江十校联盟10月联考,13)如图为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为检验达尔文父子的化学物质假说而进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生长情况为甲组向光弯曲生长,乙组直立生长B.甲组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体积和数目大于向光侧C.实验验证了“生长素由尖端传递到尖端以下”的假说D.若将光照改成黑暗,也可验证达尔文父子的化学物质假说答案D2.(2020届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9月联考,16)达尔文父子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1、2两组实验,可得出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B.通过3、4、5三组实验,可知感光部位在尖端C.通过该实验结果,可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D.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答案C考点二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考向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1.(2020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10)某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如下的插枝生根实验:组别枝条2,4-D浓度(g/L)一定时间后根的数量甲10个,带芽5×10-8较多乙10个,带芽5×10-4几乎没有丙10个,带芽清水较少丁10个,无芽清水几乎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的2,4-D浓度能促进枝条生根B.乙组的2,4-D浓度能抑制枝条生根C.丙组的芽能产生2,4-D促进枝条生根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导致几乎没有根答案C2.(2020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27)如图表示植物体内三种激素的合成过程,在不同日照长度条件下,不同代谢途径所需酶的量发生改变。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秋季短日照会促进①④⑤过程B.植物幼苗的①③过程主要发生在根细胞C.日照长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D.不同激素分别调节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答案D方法植物激素调节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设计分析1.(2020届浙江台州联考,24)如表为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2,4-D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清水。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29讲 植物生长素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29讲 植物生长素](https://img.taocdn.com/s3/m/99d4f32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a.png)
会发生紫色反应。
()
(5)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一定与单侧光的方向有关。
()
(6)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
(7)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
(8)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
()
(9)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 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生长素浓度、分布和作用效果的关系 (1)浓度高低和分布多少没有必然关系。生长素的分布是一个相对概 念,低浓度下也有分布较多的部位。 (2)作用效果和浓度并非无关系。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低浓度是 与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高浓度一般表现为抑制,低浓度一般表 现为促进。
(4)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 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 值”。
(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 的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6)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 近 地 侧 生 长 素 浓 度 为 2m , 则 茎 的 远 地 侧 生 长 素 浓 度 范 围 为 _________ _______。
(2)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①, 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 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 该观点是否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实验结果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观点正确。
江苏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江苏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5345b28762caaedc33d415.png)
第九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讲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考纲考情知识整合一、生长素的发现1.相关实验和结论(1)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________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________,造成背光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_传递到下部。
(3)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________。
(5)结论①在胚芽鞘的系列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________部位。
②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的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________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向光源生长。
2.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化学本质:________,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部位: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如幼嫩的________、________和发育着的________。
(3)分布: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________的部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输方向①极性运输a.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高考生物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高考生物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034f57c1c708a1284a44e0.png)
(3)材料2的学者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C.极化Biblioteka 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4.难度:中等
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 L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难度:中等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高考生物考点预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高考生物考点预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ea5a38c281e53a5802ffe4.png)
生物考点预测---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一、考点介绍:本节是考纲上中的一个考点,本节重点主要是考查的是学生的试验能力,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对于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重点的问题,在考试过程对与生长素的作用,以及生长素的特性,两重性的考查是一个很容易考查的内容,特别是生长素两重性体现的曲线更是一个很好的考点,再就是生长素的促进扦插生根的考查更是在每年高考中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高考真题:1.(08山东 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必修二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必修三中植物激素部分,中难题。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芥,出现类P基因突变体的性状,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A),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有关(B),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C)。
而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故特定的因素不可能诱发特定的基因突变,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2.(08江苏生物 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解析〗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生长素的特性有关,与光照方向无关;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等多种激素有关;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在植物体内才是。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作用特点的知识,难度不大。
激素调节知识点
![激素调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3a703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5.png)
激素调节知识点[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及测试]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一、重点难点提示信息(1)生长素的发现(2)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促进作用推动植物生长。
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备两重性:低浓度推动生长,高浓度遏制生长。
同一植物的相同部位须要的浓度相同,根须要的适合浓度最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最低。
顶端优势现象就是生长素两重性的具体表现。
(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已由最初发现的吲哚乙酸发展到现在有类似结构和作用的物质达几十种,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在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
其主要作用有:①推动分株枝条生根,提升插枝的成活率;②促进果实发育,提高结果率,获得无籽果实;③避免落花落果,提升结果率为;④大田除草,利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需要生长素浓度的差异,用高浓度的生长素除去其中的一类杂草。
二、科学知识指点1.对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①植物具备向光性。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③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就是胚芽鞘尖端。
④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够向上运输(形态学上端至下端)。
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⑦单侧光反射下,生长素原产不光滑,背光两端多于向光两端。
2.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①激素②植物激素③生长素生理促进作用④生理作用的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图4-1。
⑤同植株的相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的灵敏度相同,例如图4-2。
⑥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引发茎细长生长素原产失衡,背光一侧原产较多,向光两端原产较太少。
所以,背光一侧生长较慢,向光两端生长较快,因而整体表现出来向光性(另外,向光性除了与生长素有关以外,还与植物向光一侧的遏制激素、脱落酸的含量有关)⑦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产生: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食道生长点等出芽能力较强的部位。
分布:大都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的组织中较少。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b63843d04a1b0717ed5dd56.png)
向光性的产生与尖端有关,感光部位是尖端;乙图是温特的实
验,证明了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的确是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
的不均匀分布造成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弯向光源。
【答案】A
生长素的合成、分布与运输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等具有分生能 力的部位合成,而在衰老的组织中合成较少。 2.分布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 3.运输 (1)极性(轴向)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 输,是一种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逆浓度运输。
图 3-1-3
2.单子叶和双子叶的敏感度
图 3-1-4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同一浓度对双子叶 是抑制生长,但对单子叶是促进的。
3.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1) 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 高,发育受到抑制。 (2) 解除:去掉顶芽。 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A.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 中有种子 C.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 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题指导】无籽番茄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刺激子房壁发育 成果实,其无籽性状不能遗传,其无性繁殖时,长成的植株所 结果实中有种子;无子西瓜是三倍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 进行无性繁殖,也保持三倍体性状,也就是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B
图 3-1-5
重力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一侧生 长素浓度低,即 C>A, D>B),使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一侧生长 慢,背地一侧生长快;茎的向地一侧生长快,背地一侧生长慢, 结果出现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5.解读生长素促进作用的曲线图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素(含解析)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5293e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4.png)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6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长素(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高考真题)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种植物激素能延缓离体叶片的衰老,可用于叶菜类的保鲜。
该激素最可能是()A.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C.脱落酸D.赤霉素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B.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C.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同D.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4.(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结果不要求精确定量的是()A.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DNA的粗提取与鉴定C.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5.(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杂草化。
双子叶植物欧亚蔊菜是常见的草坪杂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坪中欧亚蔊菜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B.喷施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蔊菜C.欧亚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D.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6.(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激素代谢,可实现作物改良。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第27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1225af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0.png)
[解析] 对照组虽然没有用乙烯利处理,但是香蕉本身会产生乙烯,A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过程,因此所选取的香蕉应该是未成熟的,B错误;根据流程图中“每 取样1次,共6次”可得下表:
天数
0
2
4
6
8
10
取样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6次
C正确;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水解为还原糖,因此,淀粉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D错误。
B
[解析] 萘乙酸的作用与生长素类似,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A正确; 的作用与细胞分裂素类似,可抑制马铃薯发芽,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与细胞分裂素无关,B错误;乙烯利的作用与乙烯类似,故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C正确; 的作用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类似,故用 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D正确。
9.(2021·湖南卷)(改编)独脚金内酯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 合成受阻或 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 突变体 和 突变体 ,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6.(2021·全国甲卷)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2.(2021·辽宁卷)下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第8辑 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第8辑 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22cbb584868762caaed59c.png)
考点一遍过 第8辑 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知识梳理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名师点拨:注意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针对胚芽鞘系列实验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3.运输⎩⎨⎧ 极性运输⎩⎪⎨⎪⎧ 部位: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4.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方式及特点(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四、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剖析1.顶端优势a .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012山东)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答案】A【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 对;生长素促进生长, B 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 错误;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 错误。
(2012四川)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 .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 .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答案】C【解析】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光能否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在本实验中并没有设计相应实验加以验证,故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2012新课标)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 、b 、c 、d 四组。
将a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 ´、b ´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 组尖端不能B.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 ´组尖端不能C.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 ) NPA(μmol/L)0.001 0.01 0.13弯曲角度α(度)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两个组别的处理可以分析出,c的放置方式是形态学的上端在上面,d的放置恰好相反,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原理,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对。
(2012上海)(一)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8分)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3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2.图12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
3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13。
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31.主动运输32.①②②33.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34.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解析】31.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2.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
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
3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花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3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RN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
(2012福建)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A项符合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B项中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C项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项说明S型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
(2011山东)1.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答案:B(2011上海)26.右图中Ⅰ、Ⅱ、Ⅲ表示幼苗根尖三个不同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区域Ⅰ的细胞经历伸长生长即可形成区域Ⅲ的细胞B.区域Ⅰ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区域Ⅱ细胞的伸长生长C.区域Ⅲ的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D.若外界溶液浓度较低,区域Ⅰ的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答案:B(2011北京)31.(16分)T-DNA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
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因为后者产生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答案:(1)顶芽生长素(2011浙江)30.(14分)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而且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____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______。
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_____组织。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答案:(1)顶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抗生长素(2)侧芽的伸长分生(3)植物激素(2010上海)(四)回答有关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
(9分)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
32. 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
解释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3. 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
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原因是。
答案:32.向光弯曲(向左侧弯曲)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并向胚芽鞘下方运输,促进胚芽鞘细胞的伸长;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同时幼苗左侧插入的云母片阻碍了向光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导致背光侧细胞伸长不均匀,因此幼苗向光弯曲。
33.生根原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相等,而经光照后的a处组织块含较多生长素,因此组织块处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小于1,故诱导生根。
(2010新课标)30.(9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a ,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a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2a 。
请预测2a 与1a 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
【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 ;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为一钟形曲线,在顶点为生长素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效果都会降低。
(2010北京)29、(20分)为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 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缓盐冲液(对照组)中。
在23℃的条件下,避光培养震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图图1 实验材料(切段)裁取示意图0.001胚芽鞘种子(幼苗)15mm8mm4mm切段12.010.07.04.000.010.1110切段平均长度(m m )实验一实验二浓度(mg/L )2 用不同浓度的A 溶液处理切段的结果(n=7)请分析并回答:⑴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
本实验中 mg/L 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⑵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⑶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
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⑷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
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浓度对切段的影响是。
⑸图2中,浓度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答案】⑴调节 1 ⑵①氧气②均匀⑶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切段中内源激素⑷7.0 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⑸C 重复实验【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植物激素调节及相关实验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