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创新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创新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 通过探究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分析推理能力,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探索规律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2. 教学难点电离能的理解应用。

三、教学方法:问题激疑、交流讨论四、教具准备:(一)学生准备1.尺子、铅笔2.看课本相关内容,完成学案预习部分(二)教师准备1.学案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课题引入】(图片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在运动或变化时,往往会不断重复着某种规律。

例如,日出日落、四季轮回等。

在前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半径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我们把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请大家集体回答,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目的: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板书】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学生活动】回顾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并回答【教师活动】评价、总结、板书【板书】一、原子半径(主族元素)1.规律:同主族从上下递增(能层数)同周期从左递减(核电荷数)【质疑】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变化趋势的?【思考探究】小组成员思考讨论影响原子半径递变的因素并回答【教师活动】评价学生分析情况,必要时进行补充分析(能层增加,电子间斥力使半径增大;核电荷数增加使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的增加带来原子半径减小的趋势大于增加电子后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增大的趋势)并板书【板书】2.影响因素:(1)电子的能层数(2)核电荷数【牛刀小试】1.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并回答比较依据:(1)Al Si P(2)Na K Rb(3)Cl Cl-【学生活动】思考并解答上述练习【质疑】如上题中的第(3)小题,你是依据什么来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教师活动】评价学生解答情况,必要时进行补充分析(能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不同的是核外电子数目,电子间存在斥力,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的增大)并板书【板书】(3)核外电子数【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做题情况来看,你们对原子半径递变规律的理解是相当到位的,但你们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我所提供的元素周期表也像门捷列夫曾制作的周期表一样缺少一些非常重要的元素,现在的它们位居周期表的最后一列,对,它们就是我们所谓的“惰性气体”元素。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课时3-2_元素周期律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课时3-2_元素周期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2、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教学难点:“位、构、性”的推导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元素原子的结构决定,而元素原子的结构又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即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外在反映。

那么研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有何意义呢?[板书]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师]我们首先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两方面来研究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中学化学里我们主要研究主族元素) [板书]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教师]请大家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

[学生活动][提问]元素周期表中的表格底色有几种?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学生]底色有两种,绿色和浅绿色。

可以使我们很明显地区别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教师]回答得很好。

而且,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区域特别集中,沿着周期表中硼、硅、砷、碲、砹跟铝、锗、锑、钋之间画一条线,线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在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存在着一定的递变规律。

我们可以把以上的内容用以下形式简要地表示出来。

[投影]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板书](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教师]请大家根据我们上面学过的知识,参考元素周期表,分析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在周期表中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为什么?[学生]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在周期表中,钫(Fr)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氟(F)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因此,钫元素的失电子能力应是最强的,钫元素的金属性也就最强;氟元素的得电子能力最强,氟元素的非金属性也就最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3 物质构造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构造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构造与元素旳性质 第2课时
2024/10/5
1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旳】
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旳涵义, 能应用元素旳电离能阐明元素旳某些 性质。
2024/10/5
2
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旳性质随( 核电荷数 )旳递增发生周
3、已知在200C 1mol Na失去1 mol电子需吸收650kJ能
× 量,则其第一电离能为650KJ/mol。 × 4、Ge旳电负性为1.8,则其是经典旳非金属
5、气态O原子旳电子排布为:
× 6、 半径:K+>Cl-
×
√ 7、酸性 HClO4>H2SO4 ,碱性:NaOH > Mg(OH)2
8、第一周期有2*12=2,第二周期有2*22=8,则第五周
D.钾旳第一电离能比镁旳第一电离能大.
K〈Na〈Mg
2024/10/5
16
元素周期律
2、在下面旳电子构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旳
原子可能是 ( C )
A.ns2np3
B.ns2np5
C.ns2np4
D.ns2np6
2024/10/5
17
元素周期律
(三)电负性(阅读课本P18)
1、基本概念
化学键:元素相互化合,相邻旳原子之间产生旳 强烈旳化学作用力,形象地叫做化学键。
(第ⅡA元素和第ⅤA元素旳反常现象怎样解释?) ⅤA半充斥、 ⅡA全充斥构造
2)同主族旳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降低。
2024/10/5
12
元素周期律
3、电离能旳意义:

4.2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

4.2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研究和应用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我们可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相似元素进行分区,以此更好的分析和观察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讲授新课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虚线左下方是金属元素,虚线右上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列是稀有气体元素。

由于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主族元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存在着一定的递变规律。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因为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例如:C的最高正化合价是+4,与它所处的族序数是4相等。

2、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而它的负化合价,则等于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砷等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对这个区域内的元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案例案例三:人们还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门捷列夫的预言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时,科学地预言了11种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为它们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

例如,他认为在铝的下方有一个与铝类似的元素“类铝”,并预测了它的性质。

1875年,法国化学家发现了这种元素,将它命名为镓。

门捷列夫的预言门捷列夫还预言了锗的存在和性质,多年后也得到了证实。

:【练习】1、填空虚线左下方是______元素,虚线右上方是_______元素,最右一个纵列是_________元素。

虚线左下方是金属元素,虚线右上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列是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2.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C、N、OB.Li、Na、KC.Cl、Br、ID.Na、Mg、Al在主族元素中,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O、F元素除外),同一周期元素,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O、F元素除外),同一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相等(O、F元素除外),A.C、N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4、+5,但O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不等,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Li、Na、K元素属于同一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都是+1价,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Cl、Br、I属于同一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都是+7价,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Na、Mg、Al最高正价分别为+1、+2、+3,所以符合题意,故D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3、电负性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2、电离能得定义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3、电负性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1. 可以以问题思考的形式复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 对于电离能和电负性概念的教学,应突出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在了解电离能概念和概念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元素电离能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大单元-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单元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间的关系。

3.能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随着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元素之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逐渐被一些科学家发现。

1829年,德国的德贝赖纳在研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时,发现有几个相似的元素组:①锂、钠、钾;②钙、锶、钡;③氯、溴、碘;④硫、硒、碲;⑤锰、铬、铁。

19世纪60年代,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等分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将元素进行分类排队,发现元素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门捷列夫发现了自然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并于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到底是按照什么标准制定的?它的价值何在?【任务六】元素周期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任务七】比较元素性质强弱的依据【任务八】元素周期表的制定依据和结构【任务六】元素周期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活动设计】问题1:什么是原子序数?它与核电荷数、质子数有何关系?问题2:前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何规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作。

核电荷数= = 。

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律?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依据事实,总结归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训练其总结归纳能力,形成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并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2.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活动设计】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元素主要化合价: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一般情况下):1.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多径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29张PPT)

电负性
1.电负性 (1)概念 ①键合电子:原子中用于形成 化学键 的电子。 ②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 键合电子 吸引力 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 越大 。 (2)衡量标准 电负性是由美国化学家 鲍林 提出的,他以氟的电负性为 4.0 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5.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表给
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电负 1.5 2.0 1.5 2.5 3.0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8
1.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 (1)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 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如r(Cl-)>r(Cl),r(Fe)>r(Fe2+) >r(Fe3+)。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 r(O2-)>r(F-)>r(Na+)>r(Mg2+)>r(Al3+)。 (3)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Li+) <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 √ )
(2)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对键合电子引力的大小( √ )
(3)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4)同一周期电负性最大为稀有气体元素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精品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精品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提供的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同位素的概念及相关知识4、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养成勇于创新的的品质【重点难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1、1869年,俄国化学家将已知的元素通过分类、归纳,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在周期表中,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做;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排成纵行,称为。

2、原子序数= = = 原子。

3、在周期表中,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如:第ⅠA族(除氢),又称;第ⅦA族,又称;0族,又称。

X代表一个原子。

4、原子符号Az【思考】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学习探究】一、元素周期表【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P5页,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1、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编排的?2、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思考】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2、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3、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4、在周期表中的第18列(稀有气体元素)为何称为0族?【小结】横行叫周期,共有七周期;一~三短周期,其余长周期;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行是一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ⅢB族。

2019-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

2.能运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重点)3.理解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重点) 4.了解元素的“对角线规则”,能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基础·初探]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2.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探究·升华][思考探究]已知短周期元素,a A2+、b B+、c C3-、d 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问题思考:(1)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有何关系?【提示】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四种离子电子数相等,即a-2=b-1=c+3=d+1。

(2)A、B、C、D四种元素在同一周期吗?试推测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提示】A、B、C、D不在同一周期。

A应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B应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C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D应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族。

(3)A、B、C、D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A2+、B+、C3-、D-的离子半径呢?【提示】原子半径B>A>C>D;离子半径C3->D->B+>A2+。

(4)分析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关键是什么?【提示】①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比较,先看周期再看主族。

②对于离子的半径比较,要借助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

③同一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

[认知升华]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

如r(Cl-)>r(Cl),r(Fe)>r(Fe2+)>r(Fe3+)。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O2-)>r(F-)>r( Na+)>r(Mg2+)>r(Al3+)。

3.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Li+)<r(Na+)<r(K+) <r(Rb+)<r(Cs+),r(O2-)<r(S2-)<r(Se2-)<r(Te2-)。

1.2.3《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1.2.3《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含解析)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解析】构成催化剂的元素大多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中间部分。

【典例2】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物的性质总在不断的发生明显的变化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寻找耐高温材料【答案】 C【解析】同族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递变的,A项错误;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但没有两性金属元素这一说法,B项错误;耐高温材料应该在过渡元素中寻找,D项错误。

【板书】活动三、元素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1】(1)推测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最高正化合价是什么?【交流】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ⅥA族,根据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该元素用X代替),其酸性比硫酸弱。

【问题探究2】(2)如何比较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铝的碱性强弱?【交流】钙与铝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可借助镁来比较,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金属性:Ca>Mg>Al,故碱性:Ca(OH)2>Mg(OH)2>Al(OH)3。

【讨论】利用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进行推导的基本思维模型是什么?【交流板书】【问题探究】利用元素“位、构、性”关系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交流1】(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数;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

【交流2】(2)熟练周期表中一些特殊规律:①各周期元素种数;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③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交流3】(3)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高中化学 第1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第1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设计】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连汇贯通,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

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

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难点:“位、构、性”的推导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周期表特别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掌握。

所以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

进而学生会了解并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元素的性质(简称“性”)。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

五、教学方法:启发——归纳——应用六、课前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新课导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理论,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书为必修模块教科书,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组成。

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知识较浅显,更加强调和突出基础性,旨在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知道金属、非金属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情分析在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元素周期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节内容的学习。

考虑到学生刚经过一个寒假,以及面临文理分科的情况,本节安排的内容会比较轻松。

鉴于该班学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已经大体适应了高中的学习方式,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已经自学了此部分内容,所以本次的课将主要以交流、讨论的方式展开。

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结合数据和实验事实来认识科学规律以及认识到结果与性质间存在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概念。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终合运用有关知识、数据分析处理来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体精神。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有参与化学探究的热情。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难点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了解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3、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A4纸30张(对折撕成两半)3、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砂纸、胶头滴管药品:酚酞、2mL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NaOH溶液、3mol/LH2SO4溶液、6mol/LNaON溶液、镁条、铝箔教学过程。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1.2.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2、会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3、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分析,理解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索兴趣,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导学设计【导学习得】1、回顾化学必修2中《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有关内容,叫做元素周期律。

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等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2、思考讨论教材P16『学与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合作探究】1、观察教材P17图1-20图表,分析讨论教材P17『学与问』(1)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其主要原因是(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其主要原因是【激趣点拨】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一是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其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使电子向核收缩),则原子半径越小。

二是核外电子数,因电子运动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则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三是电子层数,(电子的分层排布与离核远近空间大小以及电子云之间的相互排斥有关),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原子半径的大小由上述一对矛盾因素决定。

核电荷数增加使原子半径缩小,而电子数增加和电子层数增加使原子半径增加。

当这对矛盾因素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原子就具有了一定的半径。

同主族元素自上到下,原子具有的电子能层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同时,自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多可使原子半径减小。

但前者是主要因素,故最终原子半径增大。

【训练内化】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 C、N、O、F B. Mg、Al、Si、SC. B、Be、Mg、Na D. Mg、Na、K、Ca2、判断下列微粒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1) Ca与Ba (2) P与S (3) Na与F(4) S2-与S (5) Fe2+与Fe3+ (6) Na+与Al3+(7) S2-与Cl-(8) K+与Cl-(9) S2-与Al3+【反思提升】判断微粒半径大小的规律1、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或最高价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 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 (1 ~36 号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z z X Ab.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 符号表示的意义:A B C D E(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 微粒8e- 微粒10e- 微粒18e- 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明确学习目标] 1.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

2.掌握元素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3.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一、原子半径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2.变化规律05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06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渐增大。

二、电离能1.第一电离能03最低(1)定义:□01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02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常用单位是kJ·mol-1。

(2)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04增大趋势(有例外)。

①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05减小趋势。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呈□2.逐级电离能(1)定义:原子的+1价气态基态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以此类推。

可以表示为M(g)===M +(g)+e -I 1(第一电离能) M +(g)===M 2+(g)+e -I 2(第二电离能) M 2+(g)===M 3+(g)+e -I 3(第三电离能) (2)变化规律同一元素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即I 1<I 2<I 3<…,这是由于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1价阳离子后,半径变小,核电荷数未变而电子数目变少,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增强,因而第二个电子比第一个电子难失去,失去第二个电子比失去第一个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

同理,I 3>I 2、I 4>I 3…I n +1>I n 。

三、电负性与对角线规则 1.电负性2.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其□06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接近,性质□07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如:1.“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切元素,均满足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此规律仅适用于主族元素,而对于副族元素、第Ⅷ族元素、0族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须另作研究。

2.以钠、镁、铝为例说明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与各级电离能的关系。

提示: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较低,而第二电离能突跃式变高,也就是说,钠的第一电离能远远小于它的第二电离能。

这说明钠原子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的阳离子,从而形成稳定状态,此时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变得更强,不再轻易失去第2个电子。

因此,钠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1价。

同理可分析镁和铝。

3.按照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可推测: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哪个位置?提示: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在周期表中,越往右,电负性越大;越往下,电负性越小,由此可知,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稀有气体除外,即F 元素),最小的位于周期表的左下方(即:Cs 元素,一般不考虑Fr ——放射性元素)。

课堂互动探究 一、微粒半径的比较三看法比较粒子半径大小(1)“一看层”: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一般微粒半径越大。

(2)“二看核”:若电子层数相同,则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

(3)“三看电子”:若电子层数、核电荷数均相同,则看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径大。

[即时练]1.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微粒半径越小 B .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 C .r (K)>r (Na +)>r (Mg 2+)>r (Al 3+) D .半径大小S 2->Cl>Cl ->F 答案 C解析 Na +、Mg 2+、Al 3+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增多半径减小,故r (Na +)>r (Mg 2+)>r (Al 3+),又因r (K)>r (Na),r (Na)>r (Na +),故r (K)>r (Na +)>r (Mg 2+)>r (Al 3+),C 正确。

2.下列四种粒子中,半径按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基态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基态Y 的价电子排布式:3s 23p 5③基态Z 2-的电子排布图:④W 基态原子有2个能层,电子式为·W ······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X 、Y 、Z 2-、W 分别为S 、Cl 、S 2-、F 。

S 、Cl 、S 2-、F 粒子半径大小排列顺序为r (S 2-)>r (S)>r (Cl)>r (F),故C 正确。

二、电离能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意义: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第一个电子。

(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呈现的是一种趋势,ⅡA族和ⅤA族元素会出现反常变化,通常同周期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ⅢA族元素高,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ⅥA 族元素高,这是因为ⅡA族、Ⅴ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是n s2、n s2n p3,n p能级是全空或半充满状态,原子较稳定,第一电离能较大。

2.逐级电离能(1)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以后再失去的电子都是能量较低的电子,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多;同时,失去电子后离子所带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更强,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

(2)当电离能突然变大时说明电子的能层发生了变化,即同一能层中电离能相近,不同能层中电离能有很大的差距。

如表所示钠、镁、铝的电离能(kJ·mol-1)3.电离能的应用(1)确定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如Li:I1≪I2<I3,表示Li元素原子核外的三个电子排布在两个能层(K、L能层)上,而且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2)确定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如K元素I1≪I2<I3,表示K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

(3)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一般地,I1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I1越小,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即时练]3.不同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如下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I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I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化规律。

(2)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①I(砷)>I(硒) ②I(砷)<I(硒)③I(溴)>I(硒) ④I(溴)<I(硒)(3)估计1 mol气态钙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的范围:______kJ<E<______kJ。

(4)10号元素I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随着原子序数增大,I值变小周期性(2)①③(3)419 738(4)10号元素为氖,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1)从H、Li、Na、K等可以看出,同主族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数值变小。

(2)从第二、三周期可以看出,第ⅢA和ⅥA族元素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I值都低。

由此可推测I(砷)>I(硒)、I(溴)>I(硒)。

(3)根据同主族、同周期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测:I(K)<I(Ca)<I(Mg)。

4.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为第一电离能(I1),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为第二电离能(I2),以此类推。

现有5种元素A、B、C、D、E,其中有3种金属元素,1种稀有气体元素,其I1~I3分别如下表。

元素I1/eV I2/eV I3/eVA 13.0 23.9 40.0B 4.3 31.9 47.8C 5.7 47.4 71.8D 7.7 15.1 80.3E 21.6 41.1 65.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中的金属元素为________,稀有气体元素为________,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显正二价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答案B、C、D E B D解析电离能越小,说明该原子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电离能越大,说明该原子不易失去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表中B、C、D 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相对比较小,应该属于金属元素;E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应该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应该是所列的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元素第二电离能与第三电离能相差很大,说明D元素的原子很容易失去2个电子,应该是显正二价的金属元素。

规律方法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横向(同周期)递增、纵向(同主族)递减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同一元素的电离能逐级增大(I1<I2<I3)等几个方面。

还要注意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增大的趋势中出现的反常现象。

三、电负性与对角线规则1.电负性的应用(1)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大的元素一般呈现负价;②电负性小的元素一般呈现正价。

(3)判断化学键的类型①一般地,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通常形成离子键;②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通常形成共价键,且电负性差值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2.对角线法则及其应用(1)方法:可由镁、铝、硅的性质分别探究锂、铍和硼的性质。

(2)实例:铍和铝的相似性①铍与铝都可与酸、碱反应放出氢气,并且铍在浓硝酸中也发生钝化。

②二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Al(OH)3+3HCl===AlCl 3+3H 2O ,Al(OH)3+NaOH===NaAlO 2+2H 2O ;Be(OH)2+2HCl===BeCl 2+2H 2O ,Be(OH)2+2NaOH===Na 2BeO 2+2H 2O 。

③二者的氧化物Al 2O 3和BeO 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④BeCl 2和AlCl 3都是共价化合物,易升华。

[即时练]5.已知X 、Y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第一电离能Y 可能小于X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 强于H n XC .非金属性:X 大于YD .X 和Y 形成化合物时,X 显负价,Y 显正价 答案 B 解析6.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对角线规则,金属铍与铝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又已知氯化铝的熔、沸点较低,易升华。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