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江县小南街小学王丽琼长期以来,受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高的追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情感教育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原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兴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决不是讲几个笑话,教师的教学艺术应是如何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懂得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追究的兴趣。因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而在于深藏的奥秘,激发儿童在自然界的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生活实例选材。对于小学生来说,问题提出的太抽象,往往会使他们觉得不够具体,不知如何思考,所以在教学中,举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于他们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请两位学生一起站在讲台边上,让其他小朋友观察: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讨论中进入新知识点的学习。
(2)从学生好奇好胜的心态着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处于遇事往往有较多的问号,并且很多事上多会争强好胜的心理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10的分与合》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法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玻璃球。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抓一把玻璃球,看看你一把最多能抓几个,老师能很快猜出剩下的数。你们相信吗?”经过几轮的测试,我都能正确说出答案,这有什么奥秘呢?同学们以求知的最大欲望进入了学习。
2.学用结合,提高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但要注意不可空洞说教,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学生普遍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先提问: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我总结:闹钟、手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该干什么了。你们想学会这个本领吗?这是一个现实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于生活问题。在学用结合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学习的劲头也特别足。
3.学用结合,增强兴趣
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思维活动,并且能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三角形面积》时,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课上先让他们用每对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否拼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可拼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问学生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地实践操作,获得了新的知识点。
4.运用网络,引发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递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恰当的配合,不仅能把抽象的数学内容用现代化的工具直观的展现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之处,可以使静态变动态,使难以在课堂上展现的事物,变得易于演示且清晰可见,还有利于突出某些概念的本质特征,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重要作用,从而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可以综合利用声、光、形、色等形式,同时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了桥梁。(二)唤起情绪,调动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在一定的心境状态下传授或接受教学内容,当个体处于某种心境之中,他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活动都蒙上一层相应色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师生情感融洽会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关心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喜欢他的老师,那么这个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必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颗喜爱数学的童心。“师爱”犹似母爱,又胜似母爱。“师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教学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能不对其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吗?。
2.热爱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实践证明,小学生往往因喜欢那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门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给予鼓励、关心、同情。我们要把微笑带进教室,用和蔼、慈祥的目光看着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3.利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动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竞争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教育还要使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要相互依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各种机会来进行这一双重教育,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他人、尊重他人,在合作中平等竞争,合理竞争。如在《数的意义》复习课时,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对数的意义进行整理,充分体现了小组内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各小组展示汇报成果,展开激烈的辩论。在结束这节复习课之前,我为学生再次提供一次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机会,刚才争得面红耳赤的同学,客观的评价对方小组的整理结果。在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喜欢合作、善于合作。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相应提高了。因此,我们可以确信无疑地说,兴趣情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是随着兴趣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